鹹陽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1—2023年)

《鹹陽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1—2023年)》已經鹹陽市政府同意,鹹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9月6日印發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陽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1—2023年)
  • 頒布時間:2021年9月6日
  • 發布單位:鹹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1—2023年)》(陝政辦發〔2021〕16號)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鹹發〔2021〕6號)、市委、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鹹陽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1—2025年)》(鹹辦字〔2021〕46號),有效破解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激發我市民營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加快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行動計畫:
一、促進企業增量提質、提質增效行動
(一)支持“個轉企”“小升規”。落實“個轉企”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企。建立擬納規企業培育庫,常態化實施市級領導幹部“三包三促”責任制,開展精準服務。對當年新進“小升規”企業給予每戶20萬元獎勵,力爭每年新增“個轉企”1000戶,“小升規”100戶,到2023年規模以上企業達到900戶。(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支持“專精特新”發展。鼓勵引導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實施專精特新梯次培育、動態管理。引導民營企業加快新產品研發和發明專利申請,鼓勵企業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力爭到2023年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突破60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突破20戶、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00戶。(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支持“規改股、股上市”。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符合條件的股改企業及時納入市級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加大宣傳培訓。重點引導和支持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等加大“規改股、股上市”力度。力爭到2023年組織“規改股”企業數量不少於30戶,上市企業不少於1戶。(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鹹陽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動民營企業技術改造。以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為主攻方向,引導和推動民營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進行改造提升。不斷加大支持力度,積極組織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項目和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爭取省級財政支持,用足用活市級工業發展資金。(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增強民營企業創新能力。依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輻射帶動作用,支持民營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引導和推動民營企業實施或參與重大科技項目,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平台,促進行業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落實科技創新獎補政策落地實施,引導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套用。力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以上製造業“隱形冠軍”企業年均增加2—3戶。(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圍繞省、市重點產業領域,依託省、市科教資源,落實全省開展的民營經濟“千企示範、萬企轉型”“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活動,推動民營企業針對細分市場,開發專項技術,形成比較優勢。圍繞“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組織企業申報省級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示範認定工作。力爭到2023年,認定省級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示範企業90戶以上。(市工信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積極推動實施綠色發展。引導民營企業開展工業領域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持續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行動,針對重點行業的主要工序工藝、重點用能系統、關鍵技術裝備等開展節能診斷服務,全面提升中小企業能源管理意識和能力。持續開展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創建活動,打造製造業綠色轉型升級領軍力量。(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快推動工業設計賦能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發揮工業設計在產業整合、商業模式創新、新技術套用、新領域拓展、創新成果產業化等方面的引領和協同整合作用,依託國家和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建立以產業鏈、價值鏈為紐帶的設計創新體系。重點引導和支持工業設計中心和專業化工業設計平台建設。(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快園區最佳化整合,促進提檔升級行動
(九)加速推進園區最佳化整合。按照“一縣一區、一區多園”的原則,加速推進園區最佳化整合,強化“畝均效益”,推動專業化、特色化園區建設,構建要素涌流、產業鮮明、土地集約、活力迸發的縣域工業經濟新支撐,以新特色形成園區新地標。緊緊圍繞我市產業鏈發展,不斷提升主導產業,實現“首位產業”和“主導產業”協同錯位發展,著力打造“地標產業”。力爭到2023年將工業園區打造成為產業聚集的重要平台、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載體、拉動縣域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推進產城融合的重要示範、對外開發開放的重要視窗。(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推動工業園區提檔升級。持續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標準廠房、孵化器、倉儲物流、檢驗檢測、電子商務、金融法律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對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高的重點建設縣域工業園區、特色專業園區給予資金支持。同時,積極創建省級高新區技術開發區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到2023年,爭創一批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或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並給予重點支持。(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打造特色產業園區。依託本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生態,聚焦發展首位產業、主攻產業,科學確定園區主導產業,實施產業鏈帶動、品牌帶動、市場帶動,引導“鏈主”企業和龍頭企業加快產業聚集。實施精準招商,強化項目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加大資金支持。力爭到2023年,形成2—3個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點特色專業園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快“雙創”基地建設。推動民營龍頭企業建立專業化眾創空間和以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為支撐的專業化眾創空間數字平台。打造一批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基地等載體,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力爭到2023年,新增小微企業雙創基地5個以上,基本實現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縣(市、區)全覆蓋。(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供應鏈發展,強化產業鏈行動
(十三)實行產業鏈“鏈長制”。圍繞我市電子、智慧型製造、現代醫藥等產業鏈,實行產業鏈“鏈長制”,統籌推進產業鏈企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重大事項,推動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引導民營企業加強產業協作配套,著力補鏈、延鏈、強鏈,積極培育打造現代產業集群,不斷提升產業鏈配套水平。到2023年重點產業鏈配套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市級各有關職能部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強化供應鏈支撐能力。充分發揮我市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強與產業鏈上下遊民營企業的協同發展,解決配套民營企業技術、設備、資金、原輔料等實際困難。開展供應鏈平台協作對接,促進信息共享,幫助中小企業快速融入,全面提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能力。到2023年,圍繞我市特色和優勢產業,搭建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強的供應鏈平台。(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推進三次產業提速發展。建立市級電商數據云平台,技術先進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大力支持中小企業開展標識解析套用示範。逐步構建集研發、設計、檢測、倉儲、物流、電子商務於一體全方位生態體系。(市商務局、市大數據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引導民營企業開拓市場。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和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國家戰略,發揮陝西自貿試驗區和“長安號”國際班列等平台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組織民營企業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交流與合作,鼓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走出去投資辦廠、開展產能合作、建設海外行銷視窗;引導民營企業走出去開拓新興市場,不斷擴大出口份額。加大貿易推廣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微信群等手段,及時發布全球經貿動態等信息,促進民營企業開拓國際視野。(市發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務局、市工商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開展數位化賦能,助推企業上雲行動
(十七)支持民營企業上雲上平台。實施企業上雲行動計畫,推動民營企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升級,鼓勵小微企業、創業企業接入公有雲、行業雲平台,通過購買服務、租賃設備方式,使用成熟的雲存儲、雲桌面、雲設計、雲管理、雲系統等套用服務,幫助企業降低信息系統構建成本,快速形成信息化能力。力爭到2023年推動1000戶民營企業上雲上平台。(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增強民營企業數位化套用水平。大力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數位化車間改造,提升民營企業數位化水平。推進企業依託工業雲平台開展研發、設計、仿真等技術套用,提升設備遠程控制、診斷維修等能力,推進企業內部組織模式創新。推動低成本、模組化工業網際網路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部署套用,提升中小企業數位化、網路化基礎能力。(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不斷提升智慧型製造水平。引導和支持民營骨幹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鼓勵重點企業圍繞現有產業鏈條和項目,加快補鏈、擴鏈,在產業的上下游、左右鏈、高低端發展上配套項目,加快培育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的裝備製造領軍企業,促進企業由生產製造向服務+製造轉型,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2023年,重點行業和骨幹民營企業智慧型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帶動作用更加顯著。(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升融資服務,破解融資難題行動
(二十)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嚴格落實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計畫,建立無還本續貸制度,落實中小企業授信機制,擴大銀行、擔保機構評級和授信範圍。改革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壓縮管理流程,精簡審查程式,簡化申請要件,節約交易成本。定期召開銀企座談會,建立金融系統內部業績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相掛鈎的監督考核和激勵機制,提高金融系統服務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人行鹹陽中心支行、鹹陽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圍繞“兩增兩控”目標,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在整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確保民營經濟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使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拓寬資金來源,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和政府採購部門與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對接,最佳化金融機構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流程,幫助民營企業獲得應收賬款融資。做好增信服務工作,依託中省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和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推廣銀稅合作模式,建立信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實現“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目標。確保每年我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實現增速、戶數的“兩增”目標。(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人行鹹陽中心支行、鹹陽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健全融資擔保體系。完善市級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構建以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主,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為輔的全方位、多層次融資擔保體系。發揮市級工業企業擔保貸款風險補償金作用,增加融資擔保公司註冊資金,建立完善風險補償分擔機制和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考核機制,提升為民營企業融資服務能力。加強政銀擔合作,鼓勵擔保行業運用信息科技手段提升擔保能力。(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拓寬市場融資渠道。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開展股份制改造,建立上市掛牌企業信息庫,在項目審批、土地徵用、財稅政策等方面重點扶持,鼓勵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對在滬深兩市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的企業進行獎勵。引導北四縣民營企業用好中國證監會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相關優惠政策,進行多層次融資。(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人行鹹陽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強化人才支撐,開展引才育才行動
(二十四)加強人才智力支持。落實“人才興鹹計畫”,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引進機制,支持民營企業招引急需人才。發揮市科技大市場和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紐帶作用,依託省、市科教資源優勢,搭建高校和企業人才互助平台,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建立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庫,組建產業專家指導團隊,為企業提供專業人才和技術服務。(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五)強化民營企業人才支撐。支持民營企業自主培育引進人才,深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養企業需要產業工人。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和專業社會服務機構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渠道,激勵參加各系列、各層次職稱評審。(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商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最佳化發展環境,助力企業發展行動
(二十六)健全法治環境。堅持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依法懲治侵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切實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對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要慎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民營企業財產。嚴禁以刑事偵查手段插手經濟糾紛。建立民營企業家維權投訴平台,暢通訴求渠道,解決維權難題。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依法嚴厲打擊侵犯民營企業智慧財產權的經濟犯罪,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工商聯、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七)最佳化市場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創新項目信息發布機制,最佳化市場準入路徑和辦法,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保障民營企業平等地位和權益。完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清理規範年檢年報事項,創新年檢年報方式,最佳化審批環節和事項,提高辦事效能。(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行政審批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八)破除政策壁壘。統籌涉企政策,規範政策要義,統一政策兌現路徑,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政策嚴格落實。加強新出台政策的公平競爭審查,同等民企國企待遇。建立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長效工作機制,防止發生新的欠款,杜絕隱形欠款。加大審計力度,強化欠款投訴應急處置,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涉事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規範涉企檢查,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市級各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九)完善服務企業體系。建立市級領導包抓、包聯部門牽頭、行業主管部門督辦、市區縣(園區)推動、問題受理部門落實的“五位一體”服務體系,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建立服務台賬,創新服務方式,實行“專班推進”制、“專人代辦”制,推行企業訴求首問責任制,一人受理全員參與推進。建立企業反映問題督辦制度,受理部門限時辦結,銷號管理,推動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市級各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十)深入開展“暖企”行動。常態化實行“三包三促”責任制,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懇談會,聽取意見建議,及時發現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廣泛開展供產銷對接活動,暢通企業供應鏈、生產鏈、消費鏈,幫助企業做大做優做強。針對企業存在問題,實行執法部門指導督辦,分管領導負責,專門科室指導,嚴防多頭執法、粗暴執法,杜絕“以罰代管”。(市級各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十一)鼓勵企業參與重大決策。用好企業參政議政平台,完善民營企業參政議政機制。建立經濟社會發展、涉企政策、重大發展問題、重大項目建設協商會商制度,充分聽取協會、民營企業家意見,積極評估採納民營企業家的建議。完善意見建議通報反饋制度,及時回應企業家訴求,鼓勵調動企業參與發展的積極性,提高決策精準性、政策實效性。(市級各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