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鹹陽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已經鹹陽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鹹陽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4月18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陽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 頒布時間:2022年4月18日
  • 發布單位:鹹陽市人民政府
全文
2022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10%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81萬噸以上,能耗強度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
重點工作任務:
(一)夯實發展基礎,穩定經濟成長。一是足額兌現政策。梳理落實國家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創新方式將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面落實中省穩增長和紓困解難惠企舉措,開展“三送一解”活動,足額兌現規上工業企業、限上消費企業獎補資金、國有和民營企業減免房租等政策,最大限度為市場主體減負讓利,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活力。二是實施高質量項目年行動。出台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工作方案》,聚焦項目全流程管理,分級分類建立項目謀劃、前期、開工、建設、投產清單,加強全過程、各環節調度協調,縮短前期工作、狠抓施工進度、促進儘快投產,形成項目接續滾動的工作機制,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三是全產業鏈精準招商。突出電子顯示、智慧型製造等7條優勢產業鏈和輸配電、氫能等18條特色產業鏈,加強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培育和補鏈延鏈強鏈,跟進龍頭企業、細化產業圖譜、組建招商小分隊精準招商,推進平台招商、以商引商,引進一批含金量高、含綠量足、含新量多的好項目。全年工業項目投資占比65%以上,力爭簽約項目350個左右、到位資金900億元以上。四是統籌防範化解風險。有力有效應對疫情,落實落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織密織牢“人、物、環境”同防防控網。增強核酸檢測、流調溯源等處置能力,完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守護好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糧食能源、保供穩價等領域預警管控,建立市縣金融風險防範基金,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二)聚焦延鏈補鏈,提升產業能級。一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控制“非糧化”,建設高標準農田40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181萬噸以上。持續開展高質高效果園建設,創建2個省級、1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新增百萬元合作組織50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5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個,建設中國供銷鹹陽生鮮冷鏈集配中心等一批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設施。二是最佳化現代產業體系。做深做實“鏈長制”,完善產業鏈提升行動方案,打通產業鏈堵點斷點,積極打造現代產業集群。加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快速成長,推進101個工業重點項目和80個技改項目加快建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0戶,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5%以上。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出台差別化要素供給政策,引導企業提質增效。三是壯大現代服務業。釋放文化、旅遊、教育、養老等潛力,改造特色商業街區,加快推進乾陵景區、馬欄革命舊址等提檔升級,全面推動服務業最佳化升級。培育智慧型消費、互動消費、沉浸式消費等新模式新業態,線上線下融合打造新的消費點,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30戶、限下示範業店200戶。
(三)堅持系統謀劃,持續擴大投資。一是中省資金帶動投資。重點圍繞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中省行業部門投資專項,加強政策培訓和業務指導,精準謀劃爭取中省資金,全年到位中央預算內資金12億元、專項債券發行額度70億元左右,項目年內全部開工,資金支付率分別達到60%、90%以上。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和重點開發區年度中省資金到位增長8%以上。二是重點項目支撐投資。加強組織協調,強化市級領導聯繫包抓項目推進督辦機制,持續營造“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良好氛圍。圍繞年度433個市級重點項目,高效組織月開工、季觀摩、季點評活動,建立“紅黑牌”工作機制。通過重大項目管理平台強化過程管控,確保重點項目上半年開工80%以上、三季度前全部開工,全面完成年度1431.4億元投資任務,提升重點項目對全市投資的貢獻率。三是基礎設施拉動投資。抓住“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政策機遇,推進主城區“東接、西延、南優、北擴”,實施年度城建項目計畫,有效改善城鄉面貌。圍繞國省幹線公路、縣鄉公路新改建、重點水源、中小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加強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西興高速改造、引漢濟渭鹹陽北塬城鄉供水、跨渭河(鐵路)橋隧工程等重大項目規劃建設;聚焦5G基站、工業網際網路、充電樁等新型設施,建設大數據中心機房,推進工業企業上網上雲,力爭5G基站達到3000座以上,新增“5G+套用”示範場景10個以上;實施29條城市道路新建改造、50個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主城區建設停車位5600個、充電樁830個以上。四是要素保障促進投資。全面梳理產業扶持、要素保障政策,提高土地、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供給質量。推進“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全市新增土地指標用於重點項目的比重達到60%以上、縣級新增土地用於工業項目的比重達到20%以上、有條件地區新批工業用地以“標準地”方式供應的比重達到40%以上。發揮我市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作用,搭建銀企對接平台,多方提供信貸產品和融資需求,切實提升信用信息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項目支持力度,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鼓勵基礎設施、固定資產等領域在公開市場發售資產證券化產品。
(四)突出創新引領,激發經濟活力。一是建強秦創原。落實秦創原鹹陽核心區三年行動計畫、“政策包”等措施,加快西部(鹹陽)科技創業灣、秦創原臨空智港建設,提升眾創空間和孵化基地市場化運作水平。制定吸引力強的人才政策,推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雙向交流合作,建設高校院所科技工作隊伍。開展科技成果路演4場次,定期公布“揭榜掛帥”榜單,促成50項以上技術難題合作。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63件。二是培育新主體。市場化運作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建立科技企業研發孵化中心,鼓勵龍頭企業建設創新聯合體,支持企業爭創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加快彩虹光電和步長製藥等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新增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3戶。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和科技型企業研發投入普惠政策,力爭新增350戶科技型中小企業、60戶高新技術企業、16戶瞪羚企業。建立企業培育庫和服務平台,培育健民製藥、長風動力等專精特新企業10戶,新增3戶小巨人企業、培育5戶隱形冠軍企業。三是蓄增長動能。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支撐政務服務“一張網”“一朵雲”,推進“秦務員”政務服務APP套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新一輪最佳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推廣“容缺受理”“承諾+副本制”,完善“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常態化開展“網際網路+”大走訪活動,力爭全年市場主體數量增長25%。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推動國資國企綜合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落實發展民營經濟政策措施,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爭取鹹陽高新區、經開區納入全省自貿協同創新區,推動冠捷、正泰等域外產能向我市轉移,協調加密“中歐班列”頻次。鼓勵企業參加“進博會”等展會,建設2個“海外倉”,新增外貿企業10戶以上。
(五)落實“雙碳”戰略,推進綠色轉型。一是走好綠色低碳路。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加快高世代基板玻璃、正泰電氣低碳科技製造、長慶石化車用氫能動力等項目建設。在高新區布局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發展機器人、智慧型製造等產業。積極培育光伏、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塑造新能源發展格局。二是譜好節能降碳曲。出台碳達峰實施方案,建立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確保能耗水平穩定下降。開展工業領域能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工程,實施煤電行業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推動重點用能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打造一批零碳排放示範工程,建設智慧型低碳城市。三是打好防治攻堅戰。堅決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一企一策”治理污染,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力爭秋冬季PM2.5濃度、重污染天數明顯下降。實施泔河、清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19個、雨污分流工程10個,開展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完成營造林30萬畝、綠化道路300公里。強化土壤污染防控,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和土地復墾工程,加大固危廢規範化處置。
(六)統籌城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一是深度融入都市核心。落實《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出台西安—鹹陽一體化發展《政策措施》,加強與西安、西鹹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與西安產業聯動、創新協同,吸引西安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來鹹發展。加快建設捷運1號線三期,爭取11號線納入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開展14號線支線西延經開區論證。二是做強縣域經濟實力。出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措施,做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促進興平、三原重回“十強縣”,引導各縣市爭先進位,縣域經濟占比達到71%左右。加快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支持興平、乾縣、武功創建省級軍民融合示範基地。以三原國家補短板示範縣建設為突破,實施縣城補短板強弱項工程,提升縣城承載能力。三是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補齊農村水電路氣網等短板,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啟動美麗村莊建設,改造農村廁所2.7萬座。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健全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和應急回響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最佳化蘇陝協作及中行定點幫扶,強化產業、就業和消費幫扶,打造鄉村振興“鹹泰樣本”。四是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全面實施園區整合提升行動,推進鹹陽高新區提質進位,經開區、三原高新區提檔升級、爭創國家級開發區,興平、彬州、長武等7個園區提量強基、創建省級開發區。推動三原清河食品園、旬邑中醫藥健康產業園等專業化、特色化園區建設,每個縣市區形成2—3個主導產業,建設標準化廠房60萬平方米。
(七)加強監管研判,守牢安全底線。一是保能源供應。加強煤、電、油、氣動態監測,保障重點區域、尖峰時段用能和運輸需求。加快拜家河、清塬、安子窪煤礦二號井等3處煤礦機械化改造進度,協調旬邑彬東、長武楊家坪煤礦儘快核准,力爭乾縣等3個發電項目、鹹陽西330千伏等7個電力項目建成投運。加強迎峰預測預警,加快LNG儲氣庫建設,力爭年底前儲氣1200萬立方。二是保糧食安全。修訂《糧食安全應急預案》《應急成品儲備糧油管理辦法》,完善縣級糧油儲備體系,抓好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各環節工作。加強儲備糧油日常監管和輪換,建設渭城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庫等基礎設施,確保區域糧食安全。從嚴整治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三是保物價平穩。強化價格走勢分析研判,密切跟蹤重要民生商品、大宗商品市場供應和價格形勢,健全工作預案和聯動機制,針對苗頭性問題及時預警並採取干預措施。健全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加強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價格改革和管理,合理引導民眾預期,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控制在3%以內。
(八)傾力補齊短板,促進共同富裕。一是拓寬民眾增收渠道。辦好年度十大民生實事,全面推動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落實富民惠民《實施意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努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服務,開展技能提升、創業培訓,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0萬人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5億元以上,全年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以上。二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大農村公辦幼稚園建設,改善普惠性民辦幼稚園辦學條件,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33所。完成120所義務教育學校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齊“兩類學校”短板,建設一批鄉鎮寄宿制學校,改擴建普通高中8所。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畫,遷建秦都區、淳化縣、長武縣職教中心。鞏固提升“雙減”工作成效,規範發展校外培訓機構和民辦義務教育。三是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深化健康鹹陽建設,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市三級醫院各建1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實施縣級綜合醫院三年達標行動,推動特色專科、薄弱專科快速發展,興平、涇陽、三原、乾縣創建三級醫院,彬州打造市域醫療衛生副中心。謀劃建設市級公共衛生中心,加快傳染病院門診綜合樓建設。加強博物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建設,改造提升一批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鄉村體育健身場所。四是豐富公共文化供給。推進全市公共文化館、圖書館數位化建設,建立“一雲多端”服務平台。實施“111”文創計畫,精心打磨紅色音樂舞劇《馬欄情》、大型秦腔現代戲《美麗鄉村》、音樂情景劇《烽火爺台山》、話劇《國茯》等優秀劇目,推進鹹陽文化上舞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送圖書、送文化、送演出等活動2萬場次,鼓勵非遺進景區、進校園、進社區。五是最佳化社會服務體系。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鼓勵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提升農村互助幸福院服務能力,新增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0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提升行動,創建10家社區醫養結合示範點。實施好三孩生育及配套政策,探索托育機構發展新模式,打造2—3個示範托育機構,每千人托位達到2.4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