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陝西省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畫》(陝政辦發〔2022〕9號)檔案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市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實現規模倍增,築牢鹹陽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的市場主體基礎,匯聚鹹陽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秦創原建設部署要求,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傳統企業改造升級、加力科技型企業引進培育、加速科技型企業量質雙升,健全科技型企業成長梯次培育機制,推動企業“小升規、規做優、優做精、精上市”,為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打造鹹陽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提供有力的支撐。
到2024年底,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在“十三五”末基礎上翻一番,排名全省前三。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55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1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突破4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不少於200家,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專精特新”企業突破100家。累計培育瞪羚企業50家以上,力爭新增5家以上科技型上市企業。打造“零時限”“零干擾”“零負擔”的“301”科創特區,形成“1+N”的立體聯動孵化體系。
二、梯次培育科技型企業
(一)實施“星火”計畫推動傳統企業“入科”
1、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清零行動。圍繞市“544”產業“卡脖子”技術、共性技術和急需引進的科技成果,依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定“揭榜掛帥”科技項目,對成功揭榜的給予項目研發總投入30%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支持。(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加強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效益”產出考核,支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投入力度,每年研發投入清零規上企業50家以上,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數量占比不斷提高,到2024年達到23%以上。(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開展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提升行動。組建智慧財產權服務團,為企業提供業務指導,鼓勵企業開展智慧財產權貫標,每年開展智慧財產權貫標企業10戶,到2024年通過智慧財產權貫標認證企業達到100戶。開展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推動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組織舉辦秦創原高價值專利大賽,引導企業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等二類以上智慧財產權。(市市場監管局負責)支持企業圍繞主營業務進行智慧財產權布局,加快專利技術實施轉化,到2024年,力爭全市30%的科技型企業擁有有效智慧財產權。(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負責)
3、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每年優選100戶發展質量效益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產品研發、工藝創新、人才引進、科技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綜合性支持,培育一批“四科”(研發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夠形成核心技術產品)特徵明顯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人民銀行鹹陽市中心支行、鹹陽銀保監分局負責)加大市級財政投入,對首次通過國家評價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2萬元獎勵。每年優選支持一定數量科技人員自主創辦、引進人才領辦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市財政局、市委人才辦、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負責)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裝備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軟體首版次等創新產品的政府非招標採購力度。(市財政局負責)組織產學研對接交流、科技成果路演活動,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融入區域技術創新網路。(市科技局負責)
4、規範企業研發投入活動。每年定期組織科技政策宣傳、業務培訓活動,組織專家團隊到企業實地“把脈問診”,幫助企業建立科技計畫項目管理體系、完善研發費用歸集的會計核算體系,確保研發費用數據統計“顆粒歸倉”。(市科技局、市稅務局負責)確保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收優惠政策“應享盡享”,落實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的稅收優惠。落實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載體稅收優惠政策。(市稅務局負責)
(二)實施“火炬”計畫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登高”
5、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摸清科技型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研發投入及研發費用歸集等情況,著力在技術創新、人才引進、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每年從上一年度通過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中篩選出100家企業,作為高企後備力量進行重點培育,對首次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通過複審的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負責)各縣市區、各開發區也要出台相應的獎勵政策。(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6、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市重點研發計畫單列預算資助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精準支持具備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承擔省上和國家科技任務,與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人才引進與培養、成果轉化等科技合作,攻克技術瓶頸,實現規模化發展。(市科技局負責)鼓勵各縣市區、開發區制定政策,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技術研發成果予以獎勵。(各縣市區政府、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負責)對我市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第一完成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得陝西省科技獎勵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第一完成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5萬元、3萬元獎勵。(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負責)
7、鞏固科技型中小企業保有量。各縣市區緊盯上一年度通過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強跟蹤聯繫、主動服務,積極助推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每年6月份前,各縣市區加大服務力度,及時組織企業進行認定評價,推進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全部通過認定評價,確保存量不減。對設立時間不超過5年、經評價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按其形成的綜合貢獻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8、推動傳統優勢企業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轉型高新技術企業。每年選擇100家傳統優勢企業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列入“高企種子”培育清單,實現“點對點”服務全覆蓋,開展針對性培育。推進有研發活動的傳統優勢企業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組建“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柔性引進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開展技術改造、研製新產品。每年優選60家以上傳統優勢企業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優先推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確保認定成功率80%以上。(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負責)
(三)實施“升規”行動推動企業成長“晉位”
9、推動企業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圍繞我市“544”產業體系,每年篩選50戶潛力大、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作為培育對象,提供“一對一”升規幫扶指導服務,助推企業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對新納規的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負責)
10、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市、縣兩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各縣市區建立10-30戶的縣級企業培育庫;每年秦都、興平、鹹陽高新區、三原各推薦10戶以上企業,渭城、武功、涇陽、禮泉、乾縣、彬州各推薦8戶以上企業,永壽、長武、淳化、旬邑各推薦3戶以上企業進入市級培育庫,到2024年達到100戶以上。(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每年對市培育庫企業名單實行動態管理,對入庫企業給予科技、產業、金融等“一攬子”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市工信局負責)南部各縣市區、彬州市、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每年至少培育2戶“專精特新”企業,北部各縣每年至少培育1戶“專精特新”企業,全市每年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0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戶。(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負責)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重點支持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工信局、市財政局負責)
11、推動雙鏈融合集群發展。圍繞我市“544”產業體系,每年支持5戶鏈主企業聯合上下游中小企業、高校院所,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創新聯合體、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打造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的產業集群。(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負責)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技術引領和供應鏈帶動作用,每年支持10戶龍頭企業帶動本地中小企業建立技術創新網路和供應鏈協同網路,打造產業鏈上中下、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協同一體的高質量產業集群。(市工信局負責)
(四)實施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行動
12、加強上市後備企業聯合培育。實施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畫,建立上市企業後備庫,入庫企業達到15戶以上。深化與滬、深、北交易所和全國股轉公司戰略合作,發揮陝西資本市場服務中心功能,完善後備企業推薦、篩選、培育等工作機制。(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負責)每年從高新技術企業中優選15戶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企業,認定為市瞪羚企業進行培育,在創新平台建設、創新產品培育、科技成果轉化、設備儀器共享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和服務。“一企一策”加快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市科技局負責)
13、增強科技金融服務能力。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科技型企業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加大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規模,開展投貸結合、投保貸結合等模式創新,對以自有智慧財產權質押獲得銀行貸款的科技型企業,給予一定比例貼息。(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人民銀行鹹陽市中心支行負責)最佳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積分評價指標體系,打通創新積分與涉企金融政策支持的聯動通道,促進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市科技局、市金融協調服務中心、人民銀行鹹陽市中心支行、市銀保監分局負責)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績效考核評價制度,將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攻克關鍵技術、升級為高新技術企業,壯大為規模以上企業作為重要績效考核指標。(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負責)
三、引培科技型企業
(一)加強科技招商,引進科技型企業
14、加強科技項目、成果招引。支持產業園區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和科技項目的引進力度,加強與高校院所對接,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轉化。支持科技園區整合市、區縣兩級招商部門資源,以商招商、精準招商,吸引更多優質科技型企業項目入駐。(各縣市區政府、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負責)對通過以商招商、“組團”引進10家以上的科技型企業,各縣市區和開發區給予一定獎勵。(各縣市區政府、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負責)
15、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引進。支持科技園區、孵化載體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對於新引進落地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有效期內辦理完成異地搬遷並由省科技廳公告的,享受我市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0萬元的獎補政策。(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負責)
16、推動科技型企業數量穩定增長。各縣市區將科技型企業培育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加大擬培育企業支持力度,確保科技型企業數量逐年遞增。秦都、興平、武功、禮泉、三原、乾縣、彬州、旬邑的科技型企業數量比上一年增加20%以上,帶動其他縣市區實現快速增長。(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二)打造“立體聯動”孵化器,培育孵化科技型企業
17、建立“1+N”立體聯動孵化平台。以秦創原鹹陽科技型企業孵化中心、西部(鹹陽)科技創業灣、秦創原臨空智港為核心載體打造立體聯動孵化總視窗,以中韓產業園A區、西部智谷、啟點科技城、傳統轉型升級示範園、新興產業基地等產業園區以及各縣市區孵化載體為立體聯動載體,構建“1+N”立體聯動孵化體系。逐步在西安高新區、西鹹新區、東部發達地區建立“飛地孵化器”,加快吸收當地高校院所成果資源,轉移轉化進入鹹陽。到2024年,三原高新區建設一個省級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其餘縣市區建設1個以上的眾創空間或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全市市級以上孵化載體達到30個以上、專業孵化器2個、“飛地”或離岸孵化器1個,孵化器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以上。(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各縣市區政府、市科技局負責)
18、搭建共享孵化服務平台。支持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聯合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創業投資機構,建立概念驗證中心、技術中試基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熟化服務體系,提升科技成果熟化服務能力。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搭建加工共享基地、新材料共享基地、檢驗檢測共享平台,開展樣品樣機試製、套用場景實測、商業價值評估、市場前景論證等共性孵化服務,貫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負責)
19、建立健全孵化器運營服務體系。支持孵化器運營機構自建聯建創業投資,建立“投資+孵化”模式孵化培育企業。支持科技園區引進專業孵化機構,最佳化孵化載體管理服務,為企業和團隊提供低成本的創新創業載體空間。依託現有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孵化機構,搭建“網際網路+虛擬孵化”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對註冊地在鹹陽的虛擬孵化50個以上企業的,給予孵化平台獎勵,每註冊一個公司,給予平台1000元獎勵。(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0、強化孵化器考核評價。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體系,採用年度評價方式,重點評價在孵企業規模與經營績效、畢業企業數量與發展質量。對孵化企業成效顯著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負責)
四、最佳化科技園區營商環境
(一)完善創新創業載體建設
21、打造高效能成果轉化“301”科創特區。支持各縣市區、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開闢新的物理載體空間,打造“零時限”“零干擾”“零負擔”“支持一百萬”的成果轉化“301”科創特區,給予土地規劃、人才引進、項目支持、科技金融投資等支持。對入駐“301”科創特區的科技型企業給予租金補貼,對前景廣闊的科技型企業優先推薦市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風險補償金支持。(市科技局、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2、提升園區載荷能力。加快省級高新區創建步伐,到2024年,興平、武功、禮泉、乾縣創建成功,渭城、彬州、旬邑達到省級高新區創建標準,進一步提升縣市區承載科技成果和高新技術產業能力。(相關縣市區政府負責,市科技局配合)完善園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等生產要素保障機制,加快提升園區對大項目、大企業的承載能力。對於引進的企業、創業團隊、科研院所等,在廠房建設、水電氣熱等生產要素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和補貼。(市發改委、市工信局負責)強化園區“畝均”考核,加快盤活閒置土地資源,集聚承載更多企業主體。支持各科技園區建設標準廠房,承載高端人才“拎包入駐搞科研、標準廠房做轉化”。(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負責)
23、加強區域聯動賦能發展。發揮鹹陽高新區橋頭堡作用,推動西安—鹹陽創新驅動一體化進程,吸納西安更好更多創新要素在鹹陽落地。推動鹹陽高新區和經開區與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安“兩區兩基地”科技合作,設立3—5個“飛地孵化器”,聚焦電子顯示、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全面賦能在孵企業快速成長。(鹹陽高新區、鹹陽經開區負責)
(二)最佳化提升科技服務水平
24、發揮科技服務機構作用。健全秦創原鹹陽創新促進中心功能體系,擴大技術經理人隊伍,完善技術經理人包聯科技型企業機制,探索“企業主體、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政府主推”的新型“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科技服務模式。發揮鹹陽市科技資源統籌中心職能作用,促進各類科技資源有效利用,提高區域創新能力,每年給予專項經費支持。引進專業科技服務機構開展政策宣講、業務培訓等服務,推進企業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和成果轉化能力。對服務能力強、服務效果好、服務企業多的優秀專業科技服務機構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負責)
25、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擴大科技特派員的遴選範圍,優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科技服務機構向科技型企業派駐科技特派員,服務企業實施科研項目、攻克技術難題。到2024年,實現科技特派員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以上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全覆蓋,加強農業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對科技特派員給予最高2萬元獎補。(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負責)
26、建設區域技術創新網路。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國有企業派駐“科技大使”,引導科研機構與我市企業建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轉移、技術諮詢和技術培訓等合作關係。(市科技局負責)支持園區設立創業咖啡服務區,組織企業、投資機構、科技專家等開展對接交流活動,培育創新創業社群網路。(各開發區、各園區負責)提升科技館科普教育能力,每年列支不低於300萬元的專項經費,加快硬體設施提升,營造全社會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的創新氛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負責)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市級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強化工作指導。各縣市區(園區)要將科技型企業倍增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成立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實施方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進科技型企業倍增計畫深入實施、取得實效。
2、夯實工作責任。市科技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建立月調度、季總結、年表彰工作推進機制,加強跟蹤評估,做好業務指導,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各責任單位要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梳理承擔任務,建立台賬、制定清單,確保各項政策紮實落地。
3、廣泛宣傳引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創新方式、豐富載體,主動“送策上門”,做好宣傳解讀,擴大政策到達率、知曉度,確保措施到位、服務到位、成效到位。要加強對重大項目、成果、典型人物和企業的宣傳,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並向全市推廣,持續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4、強化督導考核。市科技局要做好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和考評指導等工作,成立市級聯合指導組,加大入縣入企服務力度,將科技型企業培育成效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全力推動科技型企業倍增計畫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