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
元羅
元羅,北魏宗室,權臣
元叉的弟弟。北魏孝莊帝
元子攸時期是右僕射、東道大使。出帝時,遷尚書令,尋除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梁州刺史。西魏
元寶炬大統元年(535年)七月,南梁武帝
蕭衍圍攻梁州,時任梁州刺史的元羅投降
南梁。何時北歸則沒記載。北周世宗宇文毓
武成二年(560年)九月,時任少師的元羅封韓國公。
元謙
唐朝
張仁願
張仁願(?-714年),原名仁亶,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臨渭區)人,唐朝宰相、名將。
張仁願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後任肅政台中丞,檢校幽州都督,擊退突厥默啜可汗的進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唐中宗繼位後,張仁願被召回,授左屯衛大將軍、檢校洛州長史,但不久又被任命為朔方軍大總管,防禦突厥,並沿黃河北岸修築三座受降城,向北拓地三百餘里。
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拜相,任
同中書門下三品、左衛大將軍,封韓國公,又加鎮軍大將軍。開元二年(714年),張仁願去世,追贈太子少傅。
苗晉卿
安史之亂爆發後,苗晉卿因不肯出鎮陝郡,被勒令致仕。長安失陷,苗晉卿逃奔金州,被唐肅宗召赴鳳翔,拜為宰相。他兩次擔任
侍中,進封韓國公,並開創宰相奏對延英殿的先例[2]。廣德元年(763年)以
太保致仕。
永泰元年(765年),苗晉卿病逝,追贈
太師,賜謚懿獻,改諡文貞。大曆年間配享肅宗廟庭。
龐玉
龐玉,隋未曾任監門直閣。大業十三年(617),瓦崗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密率軍攻下洛口倉,並增築洛口城,他率關中精兵隨王世充與李密作戰。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陽後,又率萬餘騎兵投降李淵,封韓國公。李淵因他是隋朝舊臣而給予禮遇。龐玉身材魁偉,英武有力,明曉軍法,由於久守宮禁,熟知朝廷典章禮制。高祖看到各將領大多不懂禮數,於是任命他為領軍、武衛二大將軍,要大家以他為楷模。後出任梁州總管,轉任越州都督,又召還為監門大將軍。太宗因他是資歷老、有名望的大臣,命他掌管太子東宮軍兵事務,其時他雖已高齡,但從不怠懈,大小公事無不親自處理。死後,太宗為之廢朝,追贈幽州都督、工部尚書。
魚弘志
五代
鄭仁誨
鄭仁誨年輕時曾跟隨唐驍將陳紹光。後來退歸鄉里,不問政事。
後漢高祖
劉知遠鎮守河東時,隨行的
郭威經常到鄭仁誨家中與他長談。後漢政權建立後,郭威任樞密使,就召鄭仁誨來授職郭威西征,鄭仁誨曾為密謀軍機,凱旋後升鄭仁誨為檢校吏部尚書。郭威建立後周,又授給鄭仁誨一系列的官職:初為檢校司空,客省使兼大內都點檢,繼而再轉為檢校太保,樞密使,加同乎章事。真可謂官運亨通。
周世宗即位後,鄭仁誨仍受重用。世宗北征時,以鄭仁誨為東京留守。鄭仁誨的後勤工作相當出色,調撥軍需物品非常及時,從未出現短缺。後周世宗回來後,鄭仁晦加兼侍中。
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冬,鄭仁誨病危。後周世宗到他府上親自慰問,異常悲傷,欷歔不止。鄭仁誨去世後,世宗又親自去弔唁,臨行前近臣曾啟奏:“歲道非便、不宜臨喪”,世宗不但不聽勸阻,而且哀哭數次。
贈中書令,追封韓國公,謚曰忠正。
白文珂
白文珂(876—954),字德溫,
太原人也。曾祖辯。父君成,遼州
刺史。文珂初事
後唐武皇,補河東牙將,改遼州副使。莊宗嗣位,轉振武都
指揮使。天成中,
鎮州節度使王建立表為本州馬步軍都
指揮使,遙授
舒州刺史、檢校
司空,歷
青州、魏府都指揮使,歷瀛、蔚、忻、代四州刺史。領代州日,兼蕃漢馬步都部署。
漢高祖鎮並門,表為副留守、檢校太保。漢國初建,授河中節度使、西南面
招討使、檢校
太傅。漢祖定兩京,改
天平軍節度使,加同
平章事。未幾,鎮陝州,檢校
太師。會河中
李守貞叛,詔充
河中府行營都部署。時文珂已老,朝議恐非守貞之敵,乃命太祖西征。河中平,文珂授
西京留守、河南尹。太祖踐阼,加兼中書令,頃之,以
太子太師致仕,封韓國公。世宗即位,封晉國公。顯德元年,卒於
西京,年七十九。輟視朝一日。
趙暉
趙暉,字重光,五代時期將領,歷侍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後周顯德元年,封韓國公,隨即以疾告老,授太子太師致仕,進封秦國公。尋卒於其第,年六十七。制贈尚書令。
楊信
楊信,原名楊承信,因避
後漢隱帝劉承祐名諱,改名。其父
楊光遠先後叛後唐歸後晉,又外接契丹而欲自立,由於
契丹失約失敗被殺。後來,楊信被契丹任命為平盧節度使,並將原來楊光遠手下的軍隊交給他。後漢隱帝時期,楊信先後任安州節度使、鄜州節度使、並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杞國公、韓國公、魯國公。
北漢時期,楊信作為殿前都指揮使曾與北宋進行過幾次戰鬥,但鮮有勝績。
宋朝
趙桓
宋欽宗
趙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
趙佶長子,宋高宗
趙構異母兄,母顯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個月。
生於
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十三日,初名趙亶,封韓國公,次年六月晉爵京兆郡王,大觀二年(1108年)晉爵定王,大觀五年(1111年)立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拜開封牧,不久受徽宗禪讓登基,改元靖康。
為人優柔寡斷、反覆無常,對政治問題缺乏判斷力和敏銳力。他是歷史上懦弱無能的昏君,聽信奸臣讒言,罷免了
李綱。金兵圍攻
汴京,卻無力抵抗。
靖康之變時被金人俘虜北去,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病死於
燕京,終年57歲,葬於
永獻陵。
趙楗
趙楗,宋徽宗第二十一子,初封韓國公,晉封廣平郡王。
趙相
趙相,宋徽宗第三十二子,韓國公。
趙從藹
趙宗禮
趙宗禮,漢恭憲王
趙元佐之孫,平陽郡王
趙允升之子。宗禮嘗侍宴太清樓,仁宗賦詩,命屬和,侍射苑中,復獻詩。終虔州觀察使、成國公,贈安遠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國公。
趙宗繢
南康郡王
趙宗繢,鎮恭懿王
趙元偓孫,相王
趙允弼子。襲祖恭懿王封為韓國公。卒,贈南康郡王,謚良孝。
曹利用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北宋大臣、將領。官至宰相,澶淵之盟簽訂時宋朝的代表。
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南侵,宋真宗親征,駐澶州,宋軍射殺遼國主帥撻覽,曹利用以閣門祇使、崇儀副使至遼國兵營議和,拒絕割地要求,達成和議,史稱“
澶淵之盟”。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任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右僕射。乾興初年,加任左僕射兼
侍中,封韓國公。後恃功益驕,並得罪太后及
宦官。恰逢其侄曹汭犯罪,曹利用因被牽連,遂貶為知隨州,又被誣指私貸景靈宮錢。遂繼貶房州安置,並命內侍楊懷敏護送,至襄陽驛站時,楊懷敏不肯再走,並用話威逼他,曹利用素來剛烈,於是上吊自殺。
富弼
富弼(1004年2月13日[1]—1083年),字彥國,洛陽人,北宋名相。
慶曆二年(1042年)出使遼國,以增加歲幣為條件,拒絕割地要求;次年任樞密副使,與
范仲淹等共同推行慶曆新政,條上所擬河北守御十二策。慶曆五年(1045年)被排擠,出知鄆州、青州(今山東益都)。時河北大水,難民四處流亡。富弼動員救災,以地為食,募數萬饑民為兵。
至和二年(1055年)與
文彥博同為宰相,後因母喪罷相。
宋英宗即位,召為樞密使,又因足疾解職,進封“鄭國公”。
熙寧元年(1068年)入朝,
宋神宗趙頊問他如何處理邊事,富弼說:“陛下臨御未久,當布德惠,願二十年口不言兵”。
富弼多次出使遼國,對
西夏情形也十分關注,他認識到遼國“委實強盛”,西夏“日漸壯大”,與古代夷狄大不相同,已是中原文明的勁敵。富弼利用自己對宋、遼、西夏三國關係的透徹了解,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
熙寧二年,再度復相,因反對
王安石變法,又求退,出判亳州。拒不執行新政
青苗法,聲稱“新法,臣所不知”。以韓國公致仕,退居洛陽,仍繼續請求廢止“新法”。
元豐六年(1083年)去世,享年八十,臨終前上書神宗割地於西夏,已達到修兵息民。諡號“文忠”。
武行德
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漢族,北宋開國名將。父親潘瞞。
潘美與宋太祖
趙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參加平定李重進叛亂,鎮守揚州、潭州,累遷
防禦使。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兵馬都部署,率軍攻滅南漢。後參與平南唐、滅北漢、
雁門之戰等重要戰役,被封為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因攻打遼國失敗,導致楊業全軍覆沒,潘美被削三任,降為檢校太保。次年,又復舊官。淳化二年(991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後病逝。追贈為中書令,諡號武惠。
王宴
王宴,徐州人,本是農民,後唐同光中,應募隸禁軍,累遷奉國小校。後晉時,任建雄軍節度。後漢時,加封同平章事。後周時,封滕國公。宋太祖即位,進封趙國公。從征李筠,師還,改安遠軍節度。乾德元年,進封韓國公,上章請老,拜太子太師致仕。每朝會,令綴中書門下班。俄歸洛陽別墅。四年冬,卒,年七十七。廢朝三日,贈中書令。
遼國
耶律仲禧
耶律仲禧,漢人,本姓李。重熙中始仕。清寧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鴨子、混同二水間,拜北院宣徽使。鹹雍初,坐誤奏事,出為榆州刺史。俄詔復舊職,遷漢人行宮都部署。六年,賜國姓,封韓國公,改南院樞密使。時樞臣乙辛等誣陷皇太子,詔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無辜,未嘗雪正。乙辛薦仲禧可任,拜廣德軍節度使,復為南院樞密使,卒,謚欽惠。
蕭韓家奴
蕭韓家奴,字括寧,奚族首領渤魯恩的後代,為人孝順,對兄弟很友愛。
遼聖宗耶律隆緒太平年間,當上祗候郎君,後晉升為敦睦宮使。討伐西夏的時候,為左翼都監,後晉升北面林牙。不久後晉升為南院副部署,賜玉帶,改封奚族六部大王,治理地方很有聲色。
遼道宗
耶律洪基清寧初年(1055年),封韓國公。歷任南京統軍使、北院宣徽使,晉封蘭陵郡王。
清寧九年(1063年)七月,耶律隆基去太子山狩獵,得知皇太叔
耶律重元謀反,大驚失措,要逃亡北、南大王院去避難。蕭韓家奴和
耶律仁先拉住他的馬韁再三進諫,才打消念頭。
第二天,耶律重元利誘奚獵夫來攻打皇帝行營。因是同族,蕭韓家奴獨自一人出來勸說道:“你們跟隨耶律重元謀反,乃是取死之道,禍及子孫。若能悔過,必轉禍為福!”於是奚獵夫率部投降。謀反平定後,因功升遷殿前都點檢,封荊王,賜資忠保義奉國竭貞平亂功臣。
鹹雍二年(1066年),升西南面招討使。大康初年徙封吳王,賜白海東青鶻。大康三年(1077年)皇太子
耶律浚被
耶律乙辛誣告被廢,幽禁在上京(
內蒙古自治區
巴林左旗林東鎮南)。蕭韓家奴上書為太子鳴冤,卻沒有下文,十一月,太子被耶律乙辛派人殺死。大康四年(1078年),再次任西南面招討使,按例要削封,於是改回蘭陵郡王。
金國
蒲察賽補
金睿宗沒有當過皇帝,他的兒子
完顏雍即位,為金世宗,追封他為金睿宗。並追封他的生母完顏宗輔的妾侍李氏為貞懿皇后、完顏宗輔的正室蒲察氏為欽慈皇后。蒲察氏的曾祖父蒲察賽補追封司空、韓國公。
完顏劾者
完顏劾者,金景祖完顏烏古乃的長子,追封韓國公。
斜卯阿里
斜卯阿里,金朝著名將領。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致仕,加特進,封王。改封韓國公。年七十八,病卒,謚智敏。
劉麟
劉麟,字元瑞,生卒年不詳,
金國傀儡政權
偽齊皇帝
劉豫之子。偽齊建立後,任興平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
太中大夫、濟南知府等,封梁國公。多次與南宋軍隊作戰。偽齊亡後,在金國任職,歷任
參知政事、
尚書右丞、
尚書左丞、轉運使等,封韓國公。劉麟死時六十四歲,
正隆二年(1157年),改贈特進、息國公。
元朝
趙良弼
任江淮宣撫使時,主張
中國待日以親藩之禮,被世祖採納。1270年12月世祖擇廷臣赴日,他不顧年邁請行,世祖特授少中大夫秘書監充國信使,持書赴日。世祖命派兵3000護送,謝辭僅偕書狀官24人前往。1271年9月,抵
日本肥前
金津(松浦郡),因
太宰府置之不管,無結果。1272年3月,再赴金津,又為太宰府所拒。赴日期間他記載的日本群臣爵號、州郡名數、風俗土宜具有重要史料價值,返
燕京後呈上。以在日所見具奏,不宜以有用之民力對日用兵,有益於中日友好。1285年 (至元二十三年) 退隱懷孟務農。贈推忠翊功臣、
太保、
儀同三司追封韓國公,諡文正。
李孟
李孟(1255—1321),字道復,號秋谷,沙陀族人,元代中葉政治家。封秦國公、韓國公。死後,贈舊學同德翊戴輔治功臣、太保、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魏國公,諡文忠。
明朝
李善長
李善長(1314~1390)他善於調護諸將,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
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后,以
李善長為右相國。他嫻於辭令,明習故事,處理政務,裁決如流,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調兵轉餉無乏,恢複製錢,榷淮鹽,立茶法,開鐵冶,定魚稅,國用益饒,而民不困。吳元年(1367),論功被封為韓國公。吳改官制,尚左,故
李善長由右相國改稱左相國,居百官之首。
在歷史上
朱元璋對其評價很高,被稱為“在世
蕭何”。他在
朱元璋最式微的時候投奔而來,一直負責軍隊的糧餉供應,成為前線將士風掃殘雲的“發動機”。他是
朱元璋登基典禮的“總導演”,是朱元璋大封功成時的“首席公卿”,是朱元璋的親家翁。
朱元璋曾特賜他一方鐵制的憑券,上面明寫著可以免除他兩次死刑、免除他兒子一次死刑的承諾,但最終,他還是由於一句話不慎,招惹滅族之災,全家70多口被滿門抄斬,朱元璋只免了他女兒女婿,也即公主附馬。
六公之首
明朝建立,兼
太子少師,授銀青
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定官制、禮儀,監修《
元史》,編《祖訓錄》、《大明集禮》,事無巨細,都由善長與儒臣謀議而行。
洪武三年(1370),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
左柱國、
太師、中書
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
予鐵卷,免二死,子免一死。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
蕭何,褒稱甚至。但
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不滿。四年,以疾致仕。病癒後主持修建
臨濠(今安徽鳳陽)宮殿。時朱元璋徙江南富民十四萬於
臨濠,又以善長管理其事。九年,與
曹國公李文忠總中書省、
大都督府、
御史台,同議軍國大事,督修圜丘。其子琪尚
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
死因
關於
李善長詳細的死因,因其當時一句話。
胡惟庸在朝時,曾想拉
李善長下水,善長不從,胡拉李善長的弟弟勸說善長,時間久了,善長終於說了一句“
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這句話後來由於
李善長的下人屈打成招,說了出來,
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謀反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善長既無謀反的野心也無那個必要,
胡惟庸若是做了皇帝,李善長不過也是人臣第一,同現在沒區別,為什麼要花那個風險去幫胡謀反呢?
青年時期的
李善長讀書不多,粗通文墨,但為人有智計,喜歡
法家學說,“策事多中”,里中推為祭酒。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
劉福通在
潁州起義,
淮河南北大震,
李善長出於對元朝統治的不滿,“欲從雄,未果”②,乃避亂東山中。
至正十三年(1353),
朱元璋方任
郭子興麾下大校,用計收得
橫澗山兵二萬,南下攻打滁陽(今安徽滁州)。在路上,
李善長到軍門求見,
朱元璋聽說他是地方上有名的人物,很禮貌地接待他,雙方談得很投機。
朱元璋問四方兵起,何時才能太平?
李善長說漢高祖也是平民出身的,為人氣量大,看得遠,善於用人,不亂殺人,五年功夫,便平定了天下。元朝不得人心,上下不和,已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
濠州與沛相去不遠,你如能學習這位同鄉的長處,天下太平也就快了。
朱元璋聽後連聲叫好,留下他做
幕府的掌書記,囑咐他:如今群雄四起,天下糜爛,仗要打得好,最要緊的是要有好的參謀人員,我看群雄中管文書的和做參謀的
幕僚,總要說左右將士的壞話,文武不團結,將士施展不了才能,自然非敗不可。將士垮了,主帥勢孤力單,也相繼而亡,你應該吸取這個教訓,協調諸將,不要學那些
幕僚的壞樣子。從這時候起,
李善長便一心一意地追隨
朱元璋,隨他“下滁陽,為參謀,預機畫,主饋餉”,很受信任。隨著事業的擴大,四方將士來投效者日益增多,
李善長考察他們的才能,建議提拔有功和有能力的,處分不積極的將吏,使部下能人盡其才,安心做事。武將中有以力相爭的,
李善長就“委曲調護”,致使不發生矛盾。①但是
李善長的鄉里觀念很重,在戰爭年代,這個缺點還不很明顯,到明皇朝建立以後,他的同鄉觀念不免有結黨之嫌,最後則成了致禍的口實。
至正十四年(1354),
郭子興南下,率萬人至滁陽,因統
朱元璋軍,並欲奪善長自用,
李善長不願,朱元璋曰:“主帥,我父也,安得不去?”但
李善長極力推託,始終未往,久之,
郭子興也不再相強,而朱元璋卻對他更加信任了②。不久,郭子興病死,
朱元璋代領其兵,鎮守和陽(今安徽
和縣)。有一次,
朱元璋親自襲擊雞籠山寨,派少量兵佐李善長留守,臨行囑曰:“敵人一旦來犯,千萬不要出擊!”當時元朝王子禿堅、樞密副使絆住馬,“民兵”元帥陳也先先後屯兵新塘、青山等處,聞和
陽城虛,急來偷襲。
李善長臨危知變,暗設埋伏,大敗敵軍,
朱元璋聞報喜曰:“不意縫掖乃辦執戈!”③因共謀渡江,李善長說:“我兵眾糧少,舟楫不備,請稍候。”碰巧
巢湖水帥
俞通海、廖永安等,以水軍萬餘來投,
李善長大喜曰:“天贊我也!”便決定渡江,敗蠻子海牙,拔牛渚,下採石,乘勝取太平。在軍隊進城前,
朱元璋叫李善長先寫好禁約:“不許擄掠,違令按軍法處置!”等太平城一下,就四處張貼,軍士們看了,“肅然無敢犯”。嚴明的軍紀使
朱元璋在民眾中留下良好的影響。乃置
太平興國翼元帥府,
朱元璋任元帥,以
李善長為帥府都事。軍紀好,民眾都放了心,這名氣傳遍了,
朱元璋軍事上的成功和鞏固便有了保障。這年,
朱元璋為江南等處
行中書省平章,以
李善長為參議,時宋思顏、李夢庚、郭景祥、
陶安等俱為省僚,而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決於李善長。有一天,
朱元璋問他:“你常比我為漢高祖,你是
酇侯。至於
徐達嗎,也比得上淮陰侯,可留侯在哪裡呢?”
李善長答:“金華人
宋濂博聞強記,又兼通象緯,可當此任。”
朱元璋補充說:“據我所知,通象緯者莫如青田
劉基。”於是便聘請兩人共謀大業。①可以這么說,以宋、劉為代表的浙東集團在
朱元璋一生事業中,與淮西力量發揮著相得益彰的巨大作用。
至正二十年(1360)夏,
陳友諒約
張士誠合攻
應天,
朱元璋決定採取速戰速決的戰術,命
康茂才速使陳友諒來攻,
李善長不解曰:“我正以來為憂,怎么反叫他快點來呢?”朱元璋解釋道:“假如陳張相結,我怎么抵擋得了。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先攻破友諒。陳敗,張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李善長稱是。遂出兵,大敗
陳友諒。②
至正二十四年(1364),
朱元璋自立為
吳王,拜
李善長為右相國,時猶承元制尚右。
李善長明習故事,裁決如流,又擅長辭令,
朱元璋有所招納,往往由他代草。幾次大的戰鬥如西克
江州(今江西九江)、兩平洪都(今江西南昌)、援
安豐(今安徽
壽縣南、
安豐塘北)、討
廬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下武昌,都由
李善長留守,將吏帖服,居民安堵。前方戰事頻起,命將四征,百萬供給,皆由
李善長轉調。又請征兩淮鹽稅,立茶法,皆根據元制而去其弊政。不久復請制錢法,開鐵冶,定
漁稅,“國用益饒而民不困”①。
吳元年(1367)九月,平吳,論功封
李善長宣國公,改
官制,尚左,以為左相國,賞賜無算。時懲元縱弛,頗用重典,法律有三條關於“連坐”的款文,
李善長建議除
大逆以外皆免之,
朱元璋遂命他與
劉基等裁定律令,頒示中外。不久,
李善長又率群臣上表勸
朱元璋即帝位,朱元璋稱帝後,命李善長為大禮使,定追封祖、父及冊立后妃、太子、諸王等事宜。置東宮官屬,
李善長兼
太子少師,授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余仍舊。不久,又上奏定
六部官制,議官民喪服及朝賀東宮儀式。監修《
元史》,主編《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制定朝臣大小服色俸賜、天下岳瀆神祇名號、封建藩國及功臣爵賞,存恤國初都先鋒、十大元帥、都尉、指揮、陣亡無後者之父母妻,禁淫祀。總之,明初國家草創,百廢待興,各種典章制度,事無大小,皆由李善長和
劉基、
宋濂及其他儒臣共同商量、斟酌制定的。
洪武三年(1370),以
徐達、
李文忠班師回京,大封功臣。當時,將軍們功勞大的平定了中原,小的也攻取了閩越州郡,
李善長留守南京,“雍容無所見績”①,
朱元璋體會到這一點,說李善長雖無汗馬勞,然與我共事的時間很長,又努力保障後勤供應,功勞很大,進封韓國公,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
光祿大夫、
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參軍國事,歲祿四千石,子孫世世勿絕,賜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時
大將軍徐達功績赫赫,然猶位在李善長之下。
李善長外寬和而內多刻薄,進封大國,卻受爵不讓;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其權,即按其罪奏黜之。其所厚者中書都事李彬犯法,
劉基鐵面無私,置之於法,
李善長“惡人先告狀”,以致劉基被迫告老退職。
朱元璋憑藉淮西力量起家,他作了皇帝以後,淮西諸將和幕府僚屬都成了開國功臣,他們不但有汗馬功勞,也有了政治地位,在明朝初年的政治局勢下,淮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很突出的地位。特別是
李善長既富且貴,驕橫專擅,憑藉自己的權勢,頤指氣使,凌駕於百官之上,為非淮人集團和朱元璋所日漸不滿。
張昶、
楊憲、
汪廣洋、
胡惟庸先後獲罪被殺,
朱元璋只礙於
李善長過去的功勞而一直隱忍不發。一天,
朱元璋借與
陶凱論齋戒當至誠為由,暗示
李善長應趁早退職,曰:“人之一心,極艱檢點,心為身之主,若一事不合理,則百事皆廢,所以常自檢點,凡事必求至當。今每遇齋戒,必思齊整心志,對越神明。”
李善長聽後叩頭稱善②。
洪武四年(1371)正月,
李善長以疾致仕,賜臨濠地若干頃,置守冢一百五十戶,給佃戶一千五百家,儀仗士二十家,與
魏國公徐達等。
洪武五年病癒後,命他督建臨濠宮殿,凡數年。
洪武七年,
朱元璋推恩提拔他弟弟
李存義為太僕丞,存義的兩個兒子
李伸、
李佑擔任府州官員。
洪武九年,又把長女
臨安公主下嫁其子
李祺,拜為
駙馬都尉。光寵赫奕,時人艷羨。婚後一月,
御史大夫汪廣洋、
陳寧上疏言:“
善長狎寵自恣,陛下病不視朝將近十天,也不來問候。駙馬都尉李祺六日不上朝,宣至殿前又不謝罪,大不敬,請付有司議處。”於是坐削
李善長歲祿一千八百石,幾及其半。
李善長“自是意忽忽不自得”①。
洪武十三年(1380),左丞相
胡惟庸獲誅。
胡惟庸是善長同鄉,初為
寧國知縣,時善長當政,惟庸以黃金二百兩賄賂之,便得以入京任太常
少卿②。累遷
中書參政,又以兄女嫁
李佑,因相互往來。惟庸任相後,“與善長深相結”③,“貪賄弄權,無所畏忌”。
朱元璋為防止大權旁落,遂以“擅權枉法”之罪殺了
胡惟庸④,及其同黨
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⑤群臣請並誅
李善長,
朱元璋以彼為初起時心腹股肱,置不問。
李善長以年老養疾奏,許之。
自
胡惟庸被殺後,胡案成為
朱元璋進行政治鬥爭的武器。特別是隨著自己年事的增高,懿文太子又柔仁,便決心消除“棘杖上的刺條”,使下一代保持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⑥。凡是心懷怨望的、行動跋扈的、對皇家統治有危害性的文武官員、大族豪強,都陸續被羅織為“胡黨”罪犯,處死抄家。
胡惟庸的罪狀也隨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發展而發展,隨時擴大。最初增加的罪狀是
“通倭”,接著又是“私通蒙古”。日本和蒙古是當時明朝兩大敵人,通敵當然是謀反了。史載:“時四方仇怨相告訐,凡指為胡黨,卒相收坐重獄。”①
洪武十八年(1385),有人告
李存義父子實
胡惟庸之餘黨,詔免死,發放崇明。
李善長知道箇中緣由,也不去道歉,
朱元璋銜之。
洪武二十三年(1390),時
李善長已七十七歲,“耄不檢下”,然仍欲增隆其第宅,從
信國公湯和那裡借衛卒三百人,湯和密以聞。四月,有京民坐罪應徙邊者,
李善長又數次請託,免其所親
丁斌等。於是
朱元璋勃然大怒,先嚴刑逼供
丁斌,查出丁斌原在
胡惟庸家辦過事,知道
李存義等和胡惟庸相互勾結的情況,接著下令把李存義父子逮到京師審問,結果詞連
李善長,云:“惟庸有反謀,使存義陰說善長。善長驚詫曰:‘爾言何為者,審爾,九族皆滅。’已,又使善長故人楊文裕說之云:‘事成當以淮西地封為王。’善長驚不許,然頗心動。惟庸乃自往說善長,猶不許。居久之,惟庸復遺存義進說,善長嘆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②“又旬日,惟庸謁善長,延之東西向座,屏左右款語良久,人不得聞,但遙見頷首而已。”③這時,御史們也紛紛上疏劾
李善長:
洪武二十一年(1388),將軍出塞,至
捕魚兒海,擄獲元宗室大臣及寶璽、圖書、金銀印章無數,元宗室大臣中有
胡惟庸暗通沙漠的使者封績,而李善長卻匿不以聞。④有的更說私書中有
李善長的親筆信。⑤這時,
李善長家僕盧仲歉等亦上告他與
胡惟庸“通賂遺,交私語”①。獄詞鍛鍊完畢,
朱元璋謂:“善長元勛國戚,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恰好天象顯示有災變,占得應在大臣,遂並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誅之。②
結局
胡惟庸以
李善長推薦,被擢為
太常寺少卿,後為丞相,兩人往來甚密。洪武十三年(
1380年),
胡惟庸案發。二十三年(
1390年),
李善長以胡黨獲罪,謂其元勛國戚,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連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一律處死。朱元璋手詔條列其罪,傳著獄辭,為《昭示奸黨三錄》布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