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老齡人口貧困化現狀與社會救助機制研究》是2019年6月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耀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鄉村老齡人口貧困化現狀與社會救助機制研究
- 作者:張耀華
- 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6月
- 頁數:167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0327216
《鄉村老齡人口貧困化現狀與社會救助機制研究》是2019年6月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耀華。
《鄉村老齡人口貧困化現狀與社會救助機制研究》是2019年6月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耀華。內容簡介 《鄉村老齡人口貧困化現狀與社會救助機制研究/鄉村振興與鄉村社會治理研究系列》詳細闡述了老齡化與經濟發展關係的...
《農村老齡人口貧困化研究》是2020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長永。內容簡介 老齡人口是一個特殊的脆弱群體,貧困發生率更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如何化解農村老齡人口貧困問題,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大議題。本文基於農村老年人的實地調查數據,構建脆弱性和“收入-支出”分析框架,採用Logistics回歸...
“十四五”時期,我省經濟將由中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給消費市場繁榮帶來重大機遇。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促使老年群體消費與GDP之比不斷提升,發展適合老年人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將為經濟社會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動力。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將為養老服務...
要把農村社會救助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謀劃,健全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幫扶措施。要健全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健全退役軍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2018年以來,我們實施了養老保險中央調劑金制度,僅去年一年,東部發達地區就拿出了...
——人口結構不斷變化。少年兒童人口比例逐年下降。2015年,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占比達20.27%,比2010年下降0.22個百分點,比全省水平高2.90個百分點。勞動力人口比例下降,2015年,常住人口中15—64歲人口占比達67.63%,比2010年下降1.64%,比全省水平低4.88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加重。從2001年起,...
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3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所有貧困村全部摘帽,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基本實現鄉鄉通二級(或三級)路,農村集中供水、寬頻網路覆蓋面、供電可靠性和質量顯著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城鄉...
積極使市政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實現區域共享。——城鄉人口流動通暢。進行全面的、實質性的城鄉戶籍制度...——建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加強...“十二五”期間,應積極應對社會老齡化,採取有效措施推進社會福利工作:一是加快灞橋區中心敬老院(灞橋...
健全機制防返貧。高度關注非建檔立卡低收入戶、非持續穩定脫貧戶、大病戶等重點群體,建立健全穩定脫貧和防返貧長效機制,跟進後續幫扶措施,落實兜底救助政策,確保脫貧人口退出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深化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工作,健全完善幫扶責任體系,實現幫扶責任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和標準化。保障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因需整...
18. 白維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貧困陷阱”研究——目標定位制下的負激勵分析》,載於《西北人口》(CSSCI)2010年第2期。19.白維軍、郭喜:《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目標與實施步驟》,載於《求實》(CSSCI)2010年第2期。20.白維軍:《對我國社會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載於《勞動保障...
1992 農村社會救助工作之現狀與改善,《社會工作研究》,第2期。1992 中國農村貧困現實解釋之償試,《社會學研究》,第5期。1991 Social Security Helps Farmers,(co-author with Li Shoujing),China Daily, October 28th.1991 農本論:歷史教訓、現實困境與農村發展,《農業考古》,第1期。1991 農村婚嫁流動,...
三屆三次會議提案匯總是一項由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的檔案。市政協三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立案情況匯總 立案提案(356件):1 加快我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的建議 張勇剛 2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 農工黨駐馬店市委 3 利用駐馬店市優勢,推動農牧產品深加工 梁耀武 4 關於加快我市農業社會化...
黨中央國務院圍繞兜底保障、社會救助、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福利保障、城鄉社區治理、社會組織管理、慈善事業發展、志願服務發展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檔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鞏固和完善13個方面的重大制度,其中7個方面與民政工作密切相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
包括中央和省市下撥資金在內,全縣共投入2.8億元用於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80項民生指標,辦好了去年縣人代會上政府承諾的擴大就業、加強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看病就醫、濟困助學、住房保障、扶貧開發、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等8個方面的32件民生實事。全縣新增城鎮就業2893人,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
國際環境、國內經濟社會形勢發生較大變化,我國人口及家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面對新形勢,全市養老服務發展要緊密結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民眾高品質生活、社會高效能治理,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搶抓推動...
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完善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補貼,為符合條件的特困供養人員提供護理補貼,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銜接現有特困救助供養制度、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補貼制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健全完善長期照護的福利...
3.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聚焦脫貧地區、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人群,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將幫扶政策措施與脫貧民眾參與掛鈎,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貧困。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動態化精細化管理,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對完全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獲得穩定收入,因病、因災...
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發展社會慈善事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建設。推進文化建設。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誠信行政、誠信生產、誠信交易、誠信借貸。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綜合性文化場館,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搞好...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4140億元,比2002年增加2898億元。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國農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範圍。這是保障城鄉困難民眾基本生活的一項根本性制度建設。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4140億元,比2002年增加2898億元。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國農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範圍。這是保障城鄉困難民眾基本生活的一項根本性制度建設。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
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完善老年醫療服務的醫保配套支持政策,合理設定符合老年人特點的醫保費用結算標準和方式,為老年人就醫提供便利。鼓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深入發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持續規範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建立健全長期護理保險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管理規範和運行機制。研究長期照護服務項目、...
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加快發展,75%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扶持。 鄉村振興開局良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農村無害化...改革完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加快構建分層分類農村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難兒童的關愛服務。對現有農村養老服務設施進行合理...
投入1578.4萬元資助各類貧困學生 27376 人次。引進教育人才98名,師資水平明顯提高。三是加大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工作力度,共發放醫療救助資金1304萬元,救助患重特大疾病城鄉困難民眾2695人。引進衛生人才44名,助推全市醫療水平提升。計生工作連續五年被評為省人口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四是提高低保管理水平,開展陽光低保...
統計、地震、氣象、檔案史志、民族宗教、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各項事業也都取得新成績。 民生問題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解決了6640名農村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溫飽問題。新增城鎮就業崗位2.5萬個。企業養老、失業、醫療等七項社會保障制度和特困民眾醫療救助、貧困家庭子女就學資助等十二項社會...
城鄉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月人均補差分別達到155元和55元,分散和集中供養五保對象年人均供養標準分別達到1239元和2942元。穩定價格總水平成效明顯,適時啟動與價格上漲的聯動機制,從去年(2010年)11月起,對城鄉困難民眾及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價格臨時補貼。五年新增保障性住房36.2萬戶,改造城市和國...
拓寬城鄉居民經營性、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健全創新要素參與分配機制。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發展慈善事業。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鼓勵勤勞創新致富。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著力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最佳化“一圈五區”發展格局,引導各區域鼓幹勁、爭上游、創一流。推進合肥都市圈提質升級,對標國家級...
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推行家庭醫生簽約制度。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完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加快構建分層分類農村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加強對農村未成年人、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兒童的保護與關愛服務。健全縣鎮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路,...
3.加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按照“統一、有序、高效”的原則,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住房保障等方面,逐步形成一體化、多層次、可銜接的政策體系和多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完善一元化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今年(2012年)底完成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併;到2015年,全面實現城鎮企業職工基本...
全面構築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擴大低保覆蓋面,提高低保標準,強化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實施分類施保,對重度殘疾人、高齡老人等更困難的群體,低保金上浮。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村低保標準,擴大覆蓋面。建立大病救助、就業資助和應急救助制度,緩解困難群體的生活困難。繼續搞好集中性和經常性相結合的扶貧幫困...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救助困難民眾5.24萬人次。實行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將人均住房10平米以下的城市困難家庭全部納入廉租房保障範圍,建成廉租房2.84萬平米,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9652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678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100戶。組織實施“家電下鄉”工程,銷售家電6145台,補貼...
加大開發式扶貧工作力度,繼續鞏固6個一類重點貧困鄉的扶貧開發成果,啟動實施100個一類重點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推廣參與式扶貧,堅持和完善掛鈎扶貧制度和特困民眾定期救助制度,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扶貧合力。落實土地等生產要素,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通過一年的努力,力爭基本解決一類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