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國生理學家卡波維奇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及對冠心病等的康復訓練的開展,運動處方開始受到重視。

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開始使用運動處方術語,從而在國際上得到認可。運動處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復醫師或體療師,對從事體育鍛鍊者或病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包括運動試驗和體力測驗),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及運動頻率,提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運動處方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畫和科學地鍛鍊的一種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運動處方
  • 提出時間:20世紀50年代
  • 特點:目的性強。普及面廣
  • 體能測定:進行力量、耐力、速度和靈敏
簡介,特點,作用,內容,種類,基本原則,制訂程式,普及運動知識方面,健康檢查,運動負荷測定,體能測定,制定運動處方,效果檢查,

簡介

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開始使用運動處方術語,從而在國際上得到認可。運動處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復醫師或體療師,對從事體育鍛鍊者或病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包括運動試驗和體力測驗),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及運動頻率,提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運動處方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畫和科學地鍛鍊的一種方法。
運動處方是指針對個人的身體狀況,採用處方的形式規定健身者鍛鍊的內容和運動量的方法。其特點是因人而異,對“症”下藥。20世紀50年代,美國生理學家卡波維奇提出了運動處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的豬飼道夫教授先用了運動處方術語,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使用了運動處方術語,在國際上得到確認。前西德Holl—mann研究所從1954年起對運動處方的理論和實踐進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運動員、肥胖病等各類運動處方,社會效果顯著。
美國的庫珀教授用4年的時間研究運動與健康的關係,1968年出版了著名的《有氧代謝運動——通向全面身心健康之路》、《12分鐘跑體能測驗》等專著,前一本書被翻譯成25種文字,發行1 200<BR>余萬冊,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採用。

特點

1、目的性強。運動處方有明確的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都是圍繞運動處方的目的進行的。
2、計畫性強。運動處方中運動的安排有較強的計畫性,在實施運動處方的過程中容易堅持。
3、科學性強。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過程是嚴格按照康復體育、臨床醫學、運動學等學科的要求進行的,有較強的科學性。按運動處方進行鍛鍊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明顯的健身和康復效果。
4、針對性強。運動處方是根據每一個參加鍛鍊者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制定和實施的,有很強的針對性,康復效果較好。
5、普及面廣。運動處方簡明易懂,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收效快,是進行大眾健身和康復的理想方法。

作用

運動處方與普通的體育鍛鍊和一般的治療方法不同,運動處方是有很強的針對性、有明確的目的、有選擇、有控制的運動療法。運動處方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運動處方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運動處方主要是採用中等強度的有氧代謝為主的耐力運動,即:有氧運動。正常情況下,有氧運動對增強心血管系統的輸氧能力、代謝產物的清除,調節做功肌肉的攝氧能力、組織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顯的作用。按運動處方鍛鍊可使心率減慢,血壓平穩,心輸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統的代償能力增強等。但注意在有心臟疾病的情況下要慎重,如:在兒童中常見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運動後易出現疲勞,有氧運動能力降低。若勉強運動可發生昏厥、胸痛,少數甚至發生猝死。
(二)運動處方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實施運動處方可增強呼吸系統的通氣量、攝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狀態。
(三)運動處方對運動系統的作用
實施運動處方可增強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協調性保持及恢復關節的活動幅度,促進骨骼的生長,刺激本體感受器,保存運動條件反射,促進運動系統的血液和淋巴循環,消除腫脹和疼痛等。
(四)運動處方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實施運動處方能促進消化系統的機能,加強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增進食慾,促進膽汁合成和排出,減少膽石症的發生,促進胃腸蠕動,防治便秘等疾病。
(五)運動處方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實施運動處方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或抑制能力,改善大腦皮質和神經—體液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調節。
(六)對體脂的作用
實施運動時間長、運動強度中等的運動處方能有效地減少脂肪組織,達到預防疾病和健美的目的。
(七)運動處方對代償功能的作用
因各種傷病導致肢體功能喪失時,人體產生各種代償功能來彌補喪失的功能。有的代償功能可以自發形成,如:一側腎切除後,身體的排泄功能由對側腎負擔。而有的代償功能則需要有指導的進行訓練或刻苦訓練,才能產生所需要的功能。如:肢體殘缺後,用健側肢體代替患側肢體的功能。運動處方對代償功能的建立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八)運動處方對人的心理作用
運動能有效的釋放被壓抑的情感,增強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的平衡。在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能增強患者治療和康復的信心,有助疾病的恢復;按預防、健身、健美的運動處方運動,可保持良好的情緒,使工作、學習更積極、更輕鬆。

內容

運動處方的內容應包括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進度及注意事項等。
一、運動處方的運動種類
運動處方的運動種類可分為三類,即:耐力性(有氧)運動、力量性運動及伸展運動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
耐生性(有氧)運動是運動處方最主要和最基本報運動手段。在治療性運動處方和預防性運動處方中,主要用於心血管、呼吸、內分泌等系統的慢性疾病的康復和預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內分泌等系統的功能。在健身、健美運動處方中,耐力性(有氧)運動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體重的有效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的項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樓梯、游泳、腳踏車、功率腳踏車、步行車、跑台、跳繩、划船、滑水、滑雪、球類運動等。
(二)力量性運動
力量性運動在運動處方中,主要用於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等肌肉、神經麻痹或關節功能障礙的患者,以恢復肌肉力量和肢體活動功能為主。在矯正畸形和預防肌力平衡被破壞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復中,通過有選擇地增強肌肉力量,調整肌力平衡,從而改善軀幹和肢體的形態和功能。
力量性運動根據其特點可分為:電刺激療法(通過電刺激,增強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經控制)、被動運動、助力運動、免負荷運動(即在減除肢體重力負荷的情況下進行主動運動,如在水中運動)、主動運動、抗阻運動等。抗阻運動包括:等張練習、等長練習、等動練習和短促最大練習(即等長練習與等張練習結合的訓練方法)等。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
伸展運動及健身操較廣泛地套用在治療、預防和健身、健美各類運動處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鬆精神、消除疲勞,改善體型,防治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
伸展運動及健身操的項目主要有:太極拳、保健氣功、五禽戲、廣播體操、醫療體操、矯正體操等。
二、運動處方的運動強度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運動處方的核心及設計運動處方中最困難的部分,需要有適當的監測來確定運動強度是否適宜。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的運動量,即:運動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而運動量是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的乘積,即: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繩索度可根據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數、代謝當量、心率、自覺疲勞程度等來確定。
1.最大心率的百分數在運動處方中常用最大心率的百分數來表示運動強度,通常提高有氧適能的運動強度宜採用70%~85%HRmax,這一運動強度的範圍通常是55%~70%VO2max。
2.代謝當量代謝當量是指運動時代謝率對安靜時代謝率的倍數。1MET是指每kg體重,從事1min活動消耗3.5mL的氧,其活動強度稱為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動強度相當於健康成人坐位安靜代謝的水平。任何人從事任何強度的活動時,都可測出其吸氧量,從而計算出MWN數,用於表示其運動強度。在制定運動處方時,如已測出某人的適宜運動強度相當於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動項目,寫入運動處方。
3.心率除去環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與運動強度之間存在著線性關係。在運動處方實踐中,一般來說達最大運動強度時的心率稱為最大心率,達最大功能的60%~70%時的心率稱為“靶心率”或稱為“運動中的適宜心率”,日本稱為“目標心率”,是指能獲得最佳效果並能確保全全的運動心率。為精確地確定各個病人的適宜心率,須做運動負荷試驗,測定運動中可以達到的最大心率或做症狀限制性運動試驗以確定最大心率,該心率的70%~85%為運動的適宜心率。用靶心率控制運動強度是簡便易的主法,具體推算的方法有:
(1)公式推算法
以最大心率的65%~85%為靶心率,即:靶心率=(220-年齡)×65%(或85%)。年齡在50歲以上,有慢性病史的,可用:靶心率=170-年齡;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可用:靶心率=180-年齡。
例如:年齡為40歲的健康人,其最大運動心率為:220-40=180次·min-1&shy;,適宜運動心率為:下限為180×65%=117次·min-1,上限為180×85%=153,即鍛鍊時心率在117~153次·min-1之間,表明運動強度適宜。
(2)耗氧量推算法
人體運動時的耗氧量、運動強度及心率有著密切的關係,可用耗氧量推算靶心率,以控制運動強度。大強度運動時相當於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2max),運動時的心率約為125~165次·min-1;中等強度運動相當於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max),運動時的心率約為110~135次·min-1;小強度運動相當於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小於40%VO2max),運動時的心率約為100~110次·min-1。在實踐中可採用按年齡預計的適宜心率,結合鍛鍊者的實踐情況來規定適宜的運動強度。
4.自感用力度自感用力度是Borg根據運動者自我感覺疲勞程度來衡量相對運動強度的指標,是持續強度運動中體力水平可靠的指標,可用來評定運動強度;在修訂運動處方時,可用來調節運動強度。自感用力度分級運動反應與心肺代謝的指標密切相關,如:吸氧量、心率、通氣量、血乳酸等。
(二)力量性運動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1.決定力量練習的運動量的因素
(1)參加運動的肌群的大小:大肌肉群運動的運動量大,小肌肉群運動的運動量小。如:肢體遠端小關節、單個關節運動的運動量較小;肢體近端大關節,多關節聯合運動,軀幹運動的運動量較大。
(2)運動的用力程度:負重、抗阻力運動的運動量較大:不負重運動的運動量較小。
(3)運動節奏:自然輕鬆的運動節奏其運動量較小:過快或過慢的運動節奏其運動量較大。
(4)運動的重複次類:重複次數多的運動量大。
(5)運動的姿勢、位置:不同的運動姿勢,位置對維持姿勢和克服重力的要求不同,運動量也不同。
2.力量練習的運動強度運動量:力量練習的運動強度以局部肌肉反應為準,而不是以心率等指標為準。
在等張練習或等動練習中,運動量由所抗阻力的大小和運動次數來決定。在等長練習中,運動量由所抗阻力和持續時間來決定。
在增強肌肉力量時,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加重複次數或持續時間(即大負荷、少重複次數的練習);在增強肌肉耐力時,宜逐步增加運動次數或持續時間(即中等負荷、多次重複的練習)。在康復體育中,一般較重視發展肌肉力量,而肌肉耐力可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得到恢復。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1.有固定套路的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量:有固定套路的伸展運動和健身操,如“太極拳、廣播操等,其運動量相對固定。如:太極拳的運動強度一般在4~5MET或相當於40%~50%的最大吸氧量,運動量較小。增加運動量可通過增加套路的重複次數或動作的幅度、架子的高低等來完成。
2.一般的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量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小運動量是指做四肢個別關節的簡單運動、輕鬆的腹背肌運動等,運動間隙較多,一般為8~12節;中等運動量可做數個關節或肢體的聯合動作,一般為14~20節;大運動量是以四肢及軀幹大肌肉群的聯合動作為主,可加負荷,有適當的間歇,一般在20節以上。
三、運動處方的持續時間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運動時間
運動處方中的運動時間是指每次持續運動的時間。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為15~60分鐘,一般須持續20~40分鐘;其中達到適宜心率的時間須在15分鐘以上。在計算間歇性運動的持續時間時,應扣除間歇時間。間歇運動的運動密度應視體力而定,體力差者運動密度應低;體力好者運動密度可較高。
運動量由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共決定(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在總運動量確定時,運動強度較小則運動時間較長。前者適宜於年輕及體力較好者,後者適宜於老年及體力較弱者。年輕及體力較好者可由較高的運動強度開始鍛鍊,老年及體力較弱者由低的運動強度開始鍛鍊。運動量由小到大,增加運動量時,先延長運動時間,再提高運動強度。
(二)力量性運動的運動時間
力量性運動的運動時間主要是指每個練習動作的持續時間。如等長練習中肌肉收縮的維持時間一般認為6s以上較好。促最大練習是負重伸膝後再維持5~10s。在動力性練習中,完成一次練習所用時間實際上代表動作的速度。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時間
成套的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時間一般較固定,而不成套的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時間有較大並異。如:24式太極拳的運動時間約為4分鐘;42式太極拳的運動時間約為6分鐘;伸展運動或健身操的總運動時間由一套或一段伸展運動或健身操的運動時間、伸展運動或健身操的套數或節數來決定。
四、運動處方的運動頻率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運動頻率
在運動處方中,運動頻率常用每周的鍛鍊次數來表示。運動頻率取決於運動強度和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一般認為:每周鍛鍊3~4次,即:隔一天鍛鍊一次,這種鍛鍊的效率最高。最低的運動頻率為每周鍛鍊2次。運動頻率更高時,鍛鍊的效率增加並不多,而有增加運動損傷的傾向。
小運動量的耐力運動可每天進行。
(二)力量性運動的運動頻率
力量練習的頻率一般為:每日或隔日練習1次。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頻率
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頻率一般為每日1次或每日2次。
五、運動處方的運動進度
一般根據運動處方進行適量運動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練習後(大概6~8星期左右),心肺功能應有所改善。這時,無論在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方面均應逐漸加強,所以運動處方應根據個人的進度而修改。在一般情況下,運動訓練造成體能上的進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進展階段和保持階段。
(一)初級階段
指剛剛開始實行定時及有規律的運動的時候。在這個階段並不適宜進行長時間、多次數和程度大的運動,因為肌肉在未適應運動就接受高度訓練很容易造成受傷。所以,以大部分人來說,最適宜採取強度較低、時間較短和次數較少的運動處方。例如選擇以緩步跑作為練習的運動員,應該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進行,而時間和次數則因應自己的體能而調節,不過每次的運動時間不應少於15分鐘。
(二)進展階段
指運動員經過初級階段的運動練習後,心肺功能已有明顯的改善,而改善的進度則因人而異。在這個階段,一般人的運動強度都可以達到最大攝氧量的40%~85%,運動時間亦可每2~3周便加長一些。這個階段是運動員體適能改善的明顯期,一般長達4~5個月時間。
(三)保持階段
在訓練計畫大約進行了6個月之後出現。在這個階段,運動員的心肺功能已達到滿意的水平,而他們亦不願意再增加運動量。運動員只要保持這個階段的訓練,就可以確保體魄強健。這時,運動員亦可以考慮將較為刻板沉悶的運動訓練改為一些較高趣味的運動,以避免因沉悶放棄繼續運動。
六、注意事項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注意事項
用耐力性(有氧)運動進行康復和治療的疾病多為心血管、呼吸、代謝、內分泌等系統的慢性疾病,在按運動處方進行鍛鍊時,要根據各類疾病的病理生理特點、每個參加鍛鍊者的具體身體狀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注意事項,以確保運動處方的有效原則和安全原則。一般的注意事項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1、運動的禁忌症或不宜進行運動的指征在耐力性(有氧)運動處方中,應有針對性地提出運動禁忌證。如:心臟病人運動的禁忌症有:病情不穩定的心力衰竭和嚴重的心功有障礙;急性心包談、心肌炎、心內膜炎;嚴重的心率失常;不穩定型、劇增型心絞痛,心肌梗塞後不穩定期;嚴重的高血壓;不穩定的血管栓塞性疾病等。
2、在運動中應停止運動的指征在耐力性(有氧)運動處方中應指出須立即停止運動的指征,如心臟病人在運動中出現以下指征時應停止運動:運動時上上身不適,運動中無力、頭暈、氣短,運動中或運動後關節疼育或背痛等。
3、運動量的監控在耐力性(有氧)運動處方中,須對運動量的監控提出具體的要求,以保證運動處方的有效和安全。
4、要求做充分的準備活動
5、明確運動療法與其他臨床治療的配合如: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療法須與藥物治療飲食治療相結合,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運動的進時間應避開降糖藥物血濃度達到高峰的時間,在運動前、中或後,可適當增加飲食,以避免出現低血糖等。
(二)力量性運動的注意事項
1、力量練習不應引起明顯疼痛。
2、力量練習前、後應做充分的準備活動及放鬆整理活動。
3、運動時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
4、必要時給予保護和幫助。
5、注意肌肉等長收縮引起的血壓升高反應及閉氣用力時心血管的負荷增加。有輕度高血壓、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應慎做力量練習;有較嚴重的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忌做力量練習。
6.經常檢修器械、設備,確保全全。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注意事項
1、應根據動作的難度、幅度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2、指出某些疾病應慎採用的動作。如:高血壓病患者、老年人等慶不伏或少做過分用力的動作及幅度較大的彎腰、低頭等動作。
3、運動中注意正確的呼吸方式和節奏。

種類

隨著康復體育的不斷發展及運動處方套用範圍的擴大,運動處方的種類也不斷增加,常見的分類有:
(一)按鍛鍊的對象和作用分
1、治療性運動處方以治療疾病、提高康復效果為主要目的。
2、預防性運動處方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為主要目的。
3、健身、健美運動處方以提高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健美為主要目的。
(二)按鍛鍊的器官系統分
1、心血管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2、運動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3、神經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4、呼吸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基本原則

(一)因人而異的原則
運動處方必須因人而異,切忌千篇一律。要根據每一個參加鍛鍊者或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個人身體客觀條件及要求的運動處方。不同的疾病,運動處方不同;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病期,運動處方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功能狀態下,運動處方也應有所不同。
(二)有效的原則
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應使參加鍛鍊者或病人的功能狀態有所改善。在制定運動處方時,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各項內容;在運動處方的實施過程中,要按質、按量認真完成訓練。
(三)安全的原則
按運動處方運動,應保證在安全的範圍內進行,若超出安全的界限,則可能發生危險。在制定和實施運動處方時,應嚴格遵循各項規定和要求,以確保全全。
(四)全面的原則
運動處方應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則,在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中,應注意維持人體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達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制訂程式

運動處方的制定應嚴格按照運動處方的制定製度進行,首先應對參加鍛鍊者或病人進行系統的檢查,以獲得制定運動處方所需要的全面資料。
運動處方的制定程式包括:一般調查、臨床檢查和功能檢查、運動試驗及體力測驗、制定運動處方、實施運動處方、運動中的醫務監督、運動處方的修改步驟。
一、一般調查
通過運動處方的一般調查可了解參加鍛鍊者或病人的基本健康狀況和運動情況,一般調查應包括:詢問病史健康狀況、了解運動史、了解健身或康復的目的和了解社會環境條件等。
(一)詢問病及健康狀況詢問病史及健康狀況應包括:既往病史、現有疾病、家族史、身高、體重、目前的健康狀況、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情況,女性還須詢問月經史和生育史。
(二)了解運動史在一般調查中應了解參加鍛鍊者和病人的運動經歷、運動愛好和特長、目前的運動情況(是否經常參加鍛鍊、運動項目、運動量、運動時間、運動中後期的身體反應等)、在運動中是否發生過運動損傷等。
(三)了解健身或康復的目的應了解參加鍛鍊者的病人的健身或康復的明確目的及對通過運動來改善健康狀況的期望等。
(四)了解社會環境條件了解參加鍛鍊者或病人的生活條件、工作環境、基本的經濟狀況、可利用的運動設施和條件、有無健身和康復指導等。
二、臨床檢查和功能檢查
運動處方的臨床檢查主要包括:運動系統的檢查、心血管系統的檢查、呼吸系統的檢查、神經系統的檢查等。
(一)運動系統的檢查
1、肌肉力量的檢查和評定
(1)肌肉力量的檢查和評定
主要方法有:手法肌力試驗、器械測試和圍度測試等。
(2)肌肉力量耐力的測試
該測試可通過肌肉重複某動作次數或持續的時間來間接表示肌肉的力量耐力。
(3)肌肉力量檢查的注意事項
·測試前鬚鬚知簡單準備活動。
·測試的姿勢和位置要正確。
·測試動作要標準化。
·避免在運動後、疲勞時或飽餐後進行肌肉的測試。
(4)肌肉力量評定的注意事項
·若採用不同的測試方法,其結果不同,缺乏比較性。
·進行每次肢體肌力的測試,須做左右對比(因健康肢體的肌力,也有個體差導及生理性波動),一般兩側差異大於10%~15%時有意義。
(5)肌肉力量檢查的禁忌症
·有高血壓或心臟病的患者,慎用肌力測試;有較嚴重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禁用肌力測試。
·運動時有肢體疼痛、運動系統慢性損傷等,進行肌力測試時應小心;有嚴重疼育、積液、急性運動損傷等,禁用肌力測試。
·關節活動度受限時,只做等長或短弧等速的測試。
2、關節活動度的檢查
關節活動度是評定肢體運動功能的基本指標和評定關節柔韌性的指標。
(1)主動ROM和被動ROMROM的檢查應包括主動ROM檢查和被動ROM檢查,主動ROM檢查是指患者主動活動關節時ROM的大小;被動ROM檢查是指在步態下進行正確的診斷。
(2)攝影分析用攝像機將步態拍攝下來,選擇其中的關鍵畫面進行分析。用此方法可保存步態的資料,便於進行前後對比。
(3)步態分析室分析由三維測力儀、調整攝像機、錄像機、解析儀、肌電圖儀、計算機、氣體分析儀等設備組成的步態分析室,可對步態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定。
(二)心血管系統的檢查
心血管系統的檢查包括:靜態檢查和動態檢查。常用的心血管系統的指標有:心率、心音、心界、血壓、心電圖等。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檢查一般採用定量負荷試驗,常用的有:台階試驗、一次負荷試驗、聯台機能試驗、PWC170等。
1、心率
正常的竇性心率為60~100次·min-1。心率超過100次·min-1,稱為心動過速成;心率低於60次·min-1,稱為心率過緩(經過系統訓練的運動員的心誨常低於60次·min-1,是心功能良好的表現,稱為心動徐緩)。
2、心音
心臟在一個心動周期內,可以產生四個心音。正常情況下,一般檢查心臟時能聽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檢查兒童少年的心音時,常可聽到第三心音,而成人出現第三心音時,屬於病理性的可能性較大。在嬰幼兒和中老年人,心臟正常時有時可聽到第四心音。心臟出現異常的聲音為心臟雜音。在心臟舒張期出現雜音,常表示心臟有器質性病變。在心臟收縮期出現的雜音,可分為生理性雜音和病理性雜音兩類,生理性雜音在兒童少年中較多見。出現心臟雜音時,應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心臟雜音的性質和分級。
3、心界
心界常採用X線測量的方法,在胸片上測量心臟的橫徑、縱徑和寬徑,可以下公式計算:
實測心臟面積=0.7019×縱徑×寬徑+2.096
預計心臟面積(cm2)=0.6207×身高(cm)+0.6654×體重(kg)-42.7946
用心心臟實測面積與心臟預計面積比較,若超過預計心臟面積的10%以上時,認為有心臟肥大的現象。出現心臟肥大的現象,應進一步進行檢查。
4、心電圖心臟的特殊激動傳導過程可以通過心電圖儀,將每一心動周期中的生理電流的變化記錄下來。通過對心電圖上的各種波的分析,以判斷心臟的功能。
5、血壓
健康成人的收縮壓為12~17.3kPa(90~130mmHg),最高不超過18.7kPa(140mmHg);舒張壓為8~11.3kPa(60~85mmHg),最高不超過12kPa(90mmHg);脈壓差為4~5.33kPa(30~40mmHg)。
6、定量負荷試驗定量負荷試驗有:台階試驗、一次負荷試驗、聯合機能試驗、PWC170等。
(三)呼吸系統的檢查
呼吸系統的功能檢查包括:肺容量測定、通氣功能檢查、呼出氣氣體分析、屏氣試驗、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多方面。常用的指標有:
1、肺活量
肺活量是測定肺容量最常用的指標,是指深吸氣後,做最大呼氣的氣量。正常值為:男性3470mL,女性2440mL。
2、5次肺活量試驗
讓受試者連續測量5次肺活量,每次間隔15s(呼吸時間在內),記錄每次肺活量的結果。5次肺活量值基本相同或有增加者為機能良好,逐漸下降者為機能不良。
3、肺活量運動負荷試驗
先測安靜時的肺活量,然後進行定量負荷運動,運動後即刻測量肺活量,共測5次,每1分鐘測1次,記錄測量結果。評定方法同5次肺少量試驗。
4、時間肺活量
時間肺活量也稱用力呼氣量,是指一次深吸氣後,快速用力將氣體呼入肺量計內,記錄其呼氣曲線並計算出呼氣總量以及時間肺活量。正常第一秒時間肺活量低於70%,老年人低於80%,表示有氣道阻塞。
5、最大通氣量
是指單位時間內所能呼吸的最大氣量,反映通氣功能的潛力。測定時讓受試者快速深呼吸15s,測定其通氣量,乘上4為每分鐘的最大通氣量。正常值男性為104L,女性為82L。
6、閉氣試驗
閉氣試驗是讓受試者安靜、處於坐位,分別測量深吸氣後的閉氣時間和深呼氣後的閉氣時間,記錄結果。正常時,吸氣後的閉氣時間,男性為40s左右,女性為25s左右;呼氣後的閉氣時間,男性為30s左右,女性為20s左右。
7、呼吸氣體測定
使用呼吸氣體分析儀,測定通氣量、吸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各項氣體代謝指標。
(四)神經系統的檢查
1、植物性實以系統的功能檢查
(1)臥倒—直立試驗讓受試者臥床休息3分鐘後,測1分鐘的心率,然後站立,再測1分鐘的心率,比較前後兩次的心率。正常時心率數每分鐘增加12~18次,若超過正常值,表示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若增加次數在6次以下,表示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
(2)直立—臥倒試驗測受度者安靜時1分鐘的心率,然後讓受試者緩慢躺下,15秒後再測1分鐘的心率,比較前後兩次的心率。正常時心率數每分鐘減少6~10次。若超過正常值,表示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
2、視、聽、位味覺及體表感覺神經功能檢查
(1)視神經檢查視神經檢查包括視力檢查(遠視力和近視力檢查)、視野檢查、眼底檢查等。
(2)聽覺神經檢查聽覺神經檢查包括一般聽覺神經檢查、空氣傳導檢查、骨傳導檢查、骨傳導檢查等。
(3)神經檢查位神經檢查可採用“雙指(臂)試驗”、“指鼻試驗”、“轉椅試驗”等。
(4)覺檢查味覺檢查包括對酸、甜、苦、鹹等味覺的檢查。
(5)皮膚感覺檢查皮膚感覺檢查包括對皮膚的痛覺、觸覺、溫度覺等淺感覺的檢查。
3、反射
(1)淺層反射
淺層反射是刺激皮膚或黏膜而引起的反射.常用的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足趾反射等。
(2)深層反射常用的深層反射有二頭肌腱反射、三頭肌腱反射、橈骨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4、神經肌肉功能檢查神經肌肉功能檢查在康復醫學中有重要的意義。包括坐位平衡、移動平衡、站立平衡、日常生活技巧、步行檢查等。
此外,還應何等腎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代謝功能檢查等。
三、運動試驗
運動試驗是評定心臟功能、制定運動處方的主要方法和重要依據。運動試驗方法的選擇應根據檢查的目的和被檢查者的具體情況而定。目前,最常用的運動試驗是用逐級遞增的運動負荷的方法測定,測定時採用活動平板(跑台)和功率腳踏車。遞增負荷運動試驗(簡稱GXT),是指在試驗的過程中,逐漸增加負荷強度,同時測定某些生理指標,直到受試者達到一定運動強度的一種運動耐量試驗。
(一)運動試驗的套用範圍
1、為制定運動處方提供依據運動試驗能為制定運動處方提供宣的依據。進行運動試驗,能提高在運動處方實施中的安全性。
2、冠心病的早期診斷運動試驗(用心電圖監測)是目前最前電義的診斷冠心病的夫創傷性檢查方法之一,其敏感性可高達到60%~80%。
3、評定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及心瓣膜疾病的功能運動試驗(用心電圖監測)可作為半定量指標用於評定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後。運動試驗可用來評定心瓣膜疾病的功能。
4、評定心臟的功能狀況運動試驗是評定心臟功能狀況的有效方法。
5、評定體力活動能力運動試驗可用於評定體力活動的能力。
6、發現運動的誘發的潛在的心律失常運動試驗可用於發現運動誘發的心律失常,其檢出率比安靜時的檢查高16倍。
7、評定治療效果運動試驗的重複性較好,可用來作為康復治療效果的評定指標。
8、其他運動試驗可用在觀察運動瓜的科研中,用於篩選特殊職業的人員等。
(二)運動試驗的方法
運動試驗常用的方法有活動動平板(跑台)和功率腳踏車。
1、活動平板運動試驗
活動平板是一種改變坡度和速度的步行器。活動平板運動試驗最常用的是Bruce方案,即:讓受試者在活動平板上行走,每3min增加一級負荷(包括速度和坡度),共分七級,運動中不休息。運動中連續用心電圖監護。
活動平板運動實驗的優點是:運動方式自然,較接近日常活動的生理特點;為全身運動,容易測得最大運動強度;診斷拭目以待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運動強度固定,可直接測得MET值;可供兒童測試;在實驗中連續用心電圖監測,提高了實驗的安全性。
活動平板運動試驗的主要缺點有:噪音大,價格較貴,占地面積較大,運動強度較大時不易測定生理指標,在運動中要加強保護等。
2、功率腳踏車運動試驗
功率腳踏車運動試驗是讓受試者連續蹬功率腳踏車,逐步增加蹬車的阻力而增加運動負荷,共有七級運動負荷,每級運動3min。在測定的過程中,連續用心電圖監測,並定時測量血壓。男性從2940N·m·min-1開始,每級增加2940N·m·min-1(300k·kg·min-1);女性從1960N·m·min-1(200k·kg·min-1)開始,每級增加1960N·m·min-1(200k·kg·min-1)。功率腳踏車運動試驗的優點是:噪音小;價格較低;占地面積較小;運動時上身相對固定,測量心電圖、血壓等生理指標較容易;受試者的心理負擔較小;運動較安全,適合年齡大、體力較弱的受試者的使用等。
功率腳踏車的主要缺點有:對體力較好的人(如經過系統訓練的運動員),常達不到最大的心臟負荷;對體力較差尤其是兩側下肢肌肉力量不足者,常不能達到運動試驗的目的;由於局部疲勞,因此所測得的結果低於活動平板運動試驗等。
(三)運動試驗的禁忌症
1、嚴重的心臟病(如: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不穩定的心絞痛和肌肉梗塞、急性心肌炎、嚴重的心瓣膜病等)。
2、嚴重的高血壓。
3、嚴重的呼吸系統、肝、腎疾病,貧血及內分泌病等(如:嚴重的糖尿病、甲亢等)。
4、急性炎症、傳染病等。
5、下肢功能障礙、骨關節病等。
6、精神疾病發作期間。
(四)運動試驗的中止指標
在運動試驗中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中止運動。
1、運動負荷增加,而收縮壓降低。
2、運動負荷增加,而心率不增加或下降。
3、出現胸痛、心絞痛等。
4、出現嚴重的運動誘發的心律失常。
5、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急促、下肢無力、動作不協調等。
6、病人要求停止運動。
(五)運動試驗的注意事項
1、避免空腹、飽餐後即刻進行運動試驗。
2、運動試驗前2h禁止吸菸、飲酒。
3、試驗前停止使用影響試驗結果的藥物,如因病情需要不能停藥的,在分析試驗結果時應充分考慮藥物的影響因素。
4、運動試驗前一天內不進行劇烈的運動。
5、運動試驗前休息0.5小時左右。
四、體力測驗
體力測驗必須是運動負荷運動無異常拭目以待人才能進行。體力測驗包括運動能力(肌力、柔韌性等,詳見本節第二部分)測驗和全身耐力測驗。全身耐力測驗的運動方式是採用有氧運動,包括走、跑、游泳三種方式。目前,較多採用的有定運動時間的耐力跑(如12min跑測驗),廣泛的12min跑測驗。
(一)參加12min跑測驗的人的條件
1、35歲以下,身體健康者。
2、有半年以上運動經歷者。
3、按庫珀介紹的鍛鍊計畫進行6周以上鍛鍊者。
(二)12min跑測驗的方法
為了保證12min跑測驗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在進行12min跑測驗前,應先進行周的準備練習。
1、12min跑測驗的準備練習可安排6周的準備練習時間,每周練習的次數1~3次,練習的內容可參考庫珀介紹的鍛鍊計畫,即分4個階段進行以下練習:
(1)12min以快走為主,中間穿插慢跑;
(2)12min步行與慢跑交替;
(3)12min慢跑;
(4)12min按測驗要求盡力跑。
普通人在進行一個階段的鍛鍊後,應不感到沒有信心或非常疲勞,才能從上一階段進入到下一階段的練習;經常進行耐力練習的人,可以直接從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或第四階段開始;經過系統訓練的人,最少也應在正式測驗前進行一次測驗跑。
2、12min跑測驗的方法
(1)最好用400米的田徑跑道,每隔20米或50米用標誌表示。
(2)測驗前應做充分的準備活動。
(3)測驗中出現不適或異常症狀,應減慢速度或停止運動。
(4)完成12min跑後,應進行放鬆整理活動,不要即刻停止運動。
(5)記錄受試者在12min內所跑的距離。

普及運動知識方面

日本在1971年成立了以豬飼道夫教授為主的運動處方研究會,於1975年制定出各種年齡組的運動處方方案,出版了《日本健身運動處方》,指導大眾健身。我國用運動處方輔助治療冠心病、肥胖病等有不少臨床報導,也翻譯了一些國外運動處方專著,在醫學、體育院校的教材中,運動處方已列入基本內容。在普及運動處方知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高級階段運動處方高級階段運動處方

健康檢查

了解鍛鍊者的一般身體發育、傷病的情況和健康狀況,以確定是否是健身運動的適應者,有無禁忌症。

運動負荷測定

2.1運動處方的定義
由醫生或體育工作者給鍛鍊者按照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身體鍛鍊經歷和心肺或運動器官的機能水平等,用處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統的,個性化的健身方案;
2.2運動處方的特點:
2.2.1系統性:
運動處方的系統性包含以下6大要素:
l 運動方式:包括耐力,力量,柔韌性運動
l 運動強度:即運動中的費力程度
l 運動時間:即每次運動的時間
l 運動頻率:即每周運動多少次
l 運動注意事項:如運動時心率,血壓等指標的範圍
l 能量消耗目標
2.2.2個性化:因人而異
2.3運動處方的分類:
2.3.1治療性運動處方 用於某些疾病和創傷康復期的患者,使醫療體育更加定量化,個性化
2.3.2預防性運動處方 用於健康的中老年人及長期從事腦力勞動,希望參加體育鍛鍊,主要是預防某些疾病(冠心病,肥胖症等),防止過早衰老
2.4制定運動處方的目的
a) 增強人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工作效率;
b) 減少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或者治療慢性疾病並促進健康——全民健身基本目標
c) 提高鍛鍊中的安全性
d) 促進生長發育
e) 豐富文化娛樂生活,調節心理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2.5與其他干預措施相比,運動處方的優勢在於:
2.5.1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耐力,具體表現在:
2.5.1.1降低安靜時和同等負荷下運動時心率;
2.5.1.2增加心臟舒張期容積
2.5.1.3提高肺活量
2.5.1.4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突發事件的危險性
2.5.1.5如果發生心臟突發事件可降低其嚴重性,增加生存機會
2.5.2運動可以改善血液質量,具體體現如下:
2.5.2.1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紅細胞攜帶氧氣的能力;
2.5.2.2對血脂產生良好的影響
2.5.2.3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也防止如腦血栓,心肌梗死這些併發症的發生;
2.5.3運動對血管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運動可以增加毛細血管的數量,改善末梢循環,降低安靜時高血壓;改善冠狀動脈循環;
2.5.4運動是有效的減肥方式
2.5.5運動能夠增家骨密度;增加骨和關節力量,增加韌帶和肌腱的力量,防止多種骨,關節,肌肉的損傷;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的危險性。
2.5.6運動還能夠增加人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和病後康復速度
檢測和評定鍛鍊者對運動負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為主,進行安靜和運動狀態下的生理功能檢測,主要有心率、血壓、肺活量等指標。

體能測定

進行力量、耐力、速度和靈敏的身體素質檢測,從中判定鍛鍊者的運動能力和生理機能的狀況。

制定運動處方

1)運動目的:通過有目的的鍛鍊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於各人的情況千差萬別,運動處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娛樂的、減肥的、治療的等多種類型。
2)運動項目:在運動處方中,為鍛鍊者提供最合適的運動項目關係到鍛鍊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選擇運動項目,要考慮運動的目的,是健身的、還是治療的;要考慮運動條件,如場地器材、餘暇時間、氣候等;還要結合體育興趣愛好等。
3)運動強度:是運動時的劇烈程度,是衡量運動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可用每分鐘的心率次數來表示大小。一般認為學生心率:120次/min以下為小強度,120~150次/min為中強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為大強度。測量運動強度的簡單辦法是:測量運動後10s脈搏X 6,就是lmin的運動強度。
①適宜運動強度範圍,可用靶心率來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強度作為標準。
靶心率=(220—年齡)X(70%—85%)。如20歲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
②最適宜運動心率,計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齡
心率儲備=最大心率—安靜心率
最適宜運動心率=心率儲備X75%+安靜心率
如某大學生20歲,安靜心率70(次/min),他的最大心率為220—20=200(次/min),心率儲備為 200—70=130(次/min),最適宜運動心率為130X75%+70二167.5(次/min)。
4)運動時間:指一次鍛鍊的持續時間。它與運動強度緊密相關,強度大,時間應稍短,強度小,時間應稍長。有氧鍛鍊一般在30min左右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5)運動頻度:指每周的鍛鍊次數。
關於運動頻度,日本的池上晴夫研究表明,1周運動1次,肌肉酸痛和疲勞每次發生,運動後1—3 天身體不適,效果不蓄積;1周運動2次,酸痛和疲勞減輕,效果有點蓄積,不明顯;1周運動3次,無酸痛和疲勞;效果蓄積明顯;1周運動4—5次,效果更加明顯。可見,1周運動3次以上,效果才明顯。

效果檢查

由於個人情況千差萬別,在實行運動處方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不合適的地方,應在實踐中及時檢查和修正,以保證鍛鍊的效果。
6.大學生運動處方示例
1.減肥的運動處方
姓名:A
性別:女
年齡:20歲
職業:學生
體育愛好:羽毛球
健康檢查:良好,身高 1.55m,體重60ks,體脂中度超重,
病史——無
運動負荷測定:台階實驗,安靜脈搏79次/min,血壓 75/115mmHg,肺活量2 800ml
體能測定:力量——仰臥起坐25個/min,耐力——800m跑405,
體質評定:健康狀況,良;體重過重,心肺功能稍差
運動目的:減肥和健身
運動項目:羽毛球、健身跑、健美操、籃球等
運動強度:由小逐漸加大,心率在靶心率範圍,即140—170次/min
運動時間:12周(減少體重3—5kg),每次 30~60min
運動頻度:4~5次/周
注意事項:適當控制飲食,減少糖、油脂的攝人,可吃一定的蔬菜、水果,有病發燒停止運動
自我監督——心率
處方者: 年 月 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