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赫【赫,讀音作hè(ㄏㄜˋ)】,【黑、讀音hēi】,【何、讀音hé】【讀音xī】
姓氏淵源
起源一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史學家
何拔儒在整理四川省
鹽亭縣的天垣場盤埡村所發現的
盤古王表時發現:
赫胥氏,就是約在公元前5071~前4170年間的帝王,其世系承傳為:
渾沌氏(共七代)→
葛天氏(共四代)→
女媧氏→
伏羲氏→赫胥氏→東戶氏(共十七代)→皇覃氏(共七代)→啟統氏(共三代)→吉夷氏(共四代)。
到公元前4171~前3150年的帝王世系承傳為:倉帝
史皇氏→
柏皇氏(共二十代)→中皇氏(共四代)→大庭
炎帝氏(共五代)→粟陸氏(共五代)→崑崙氏(共十一代)→
西陵氏→
文昌、
夸父、
歧伯、金二伯、
嫘祖。
赫胥氏,為
母系氏族社會的群落稱謂,是傳說歷史,嚴格地講,還不是真正
姓氏學意義上的姓氏概念;但其後裔分衍有赫氏、赫胥氏、赫蘇氏,則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起源二
源於
子姓,出自商朝末年王公貴族囚禁之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典籍《
荀子·議兵》記載:“
紂刳
比干,囚
箕子,為
炮烙刑。”商朝末年
紂王因群臣力諫其政,怒而剖殺了王叔比干,還將另一王叔箕子囚禁起來,準備用炮烙
酷刑之,以鎮群臣之口。後因諸多大臣的勸諫,加之暗悔比干之死,遂流徙箕子一族至赫邑(古邑
赫章,今貴州赫章)。
周武王姬發揮軍滅商後,派人將箕子找回,並向其請教治國之策。但箕子不願意臣服於西周王朝,遂挾四千族眾向北,於公元前1122年建立了朝鮮國,史稱“
箕子朝鮮”。箕子朝鮮一直到公元前194年被
燕國人
衛滿所滅,
國祚長達九百二十八年。未與箕子同行之商族後裔子孫中,有以箕子之邑“赫邑”為姓氏者,稱赫章氏,後輾轉遷徙於陳邑(今河南
淮陽),逐漸融合於戰國時期的
楚文化中,後省文簡化為
單姓赫氏。
陳氏一族的先祖之一
陳叔明之孫、陳志高之子
陳才的妻子赫氏,就是
箕子後裔赫氏族人。
起源三
源於
匈奴族,出自
南匈奴鐵弗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匈奴鐵弗部的首領劉勃勃(
赫連勃勃)自稱大夏天王,號稱“雲赫連天”,建立了夏國,其王族便以
赫連為姓氏,史稱“
胡夏”。據史籍《
晉書》的記載:“赫連氏為
劉元海之族,篡位自稱天王,有詔書曰:我的先祖,從北方遷至幽朔後,改姓姚,與中原的姓氏不同音,故又隨母親姓齊。子孫隨母姓是不合禮儀的。古代人姓氏不定,有隨母姓的,有隨父姓的,我現在要根據禮法改變這種習慣。帝王是上天之子,是顯赫的徽記,天地相連的樞紐。故現在改姓稱赫連氏,順應天意,永享天下。天子位尊,不能與
支庶同姓,其他非正統的子孫,皆以
鐵伐為氏。願我的
宗族子孫剛銳如鐵,皆能征善戰。”自
赫胥氏箕子劉元海起,其後代遂以諧音漢字“
赫連”為姓氏,稱赫連氏。
赫連氏一族後為
鮮卑慕容部的分支
吐谷渾部所擊破,族人四散,有取其赫連氏的省文單字為
漢姓赫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四
源於
鮮卑族,出自古代
北匈奴吐谷渾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西晉至東晉時期,鮮卑
慕容部的分支吐谷渾部族攻破了胡夏國,俘虜了赫連氏王族。結果後來吐谷渾部自己的族人中有人敬佩
赫連世家的驍勇,遂也以“赫連”為姓氏。
後吐谷渾部為鮮卑的
拓跋部所破,赫連氏在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有省文簡化改單字
漢姓赫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五
⑴滿族
赫舍里氏,又作何舍里氏,
滿語為Heseri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唐朝末期,赫舍里氏為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當時稱紇石列氏。到金國時期,稱女真族
紇石烈部,以部為姓氏。赫舍里氏始祖為女真族紇石列部族人(紇石烈部、赫舍哩部),取部落名為氏,世居都英額(今遼寧
清原英額門)、哈達(今遼寧
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
輝發河上游)、
佛阿拉(今遼寧
新賓永陵鎮)、
伯都訥(今吉林松源)、
長白山、多爾濟河(今俄羅斯
濱海邊疆區)、黑龍江色欽(今黑龍江
虎林)及穆理哈(今黑龍江穆理哈村)、塔散堡(今黑龍江塔散堡)等地區。滿清開國初期,其先祖赫舍哩·碩色巴克什率部歸附
後金政權,佟·
努爾哈赤大喜,將其部劃歸隸屬於
正黃旗滿洲。赫舍哩·碩色
巴克什本人就十分精通滿、漢、蒙文字,其子赫舍哩·
索尼亦精通諸般文字,文學水平更佳,且作戰英勇,遂由頭等侍衛歷著戰功,最終受清世祖章皇帝
愛新覺羅·福臨之託,成為
顧命輔政大臣,授一等公爵,諡文忠。赫舍哩·索尼一族的祖墓在
昭陵左掖,其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
漢姓為赫氏、何氏、高氏、康氏、張氏、蘆氏、賀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等。
⑵滿族赫書氏,
滿語為Hesu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乃金國女真族和速嘉氏,以姓為氏。世居
葉赫(今吉林
梨樹)、烏拉(今黑龍江
牡丹江流域)。赫書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書氏等。
⑶滿族赫宜氏,又作何葉、和衣、赫葉,滿語為HeyeHala,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國時期稱霍域氏,世居舒勒赫(今吉林
西團山)、屯昂阿(今黑龍江瑪
延河黑河口)、錦州等地。赫宜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何氏等。
⑷滿族赫舒哩氏,
滿語為HesuriHala,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
小清河流域)、
松花江地區。赫舒哩氏的後裔在清末民初時期,分改為漢字
單姓赫氏、何氏等。
⑸滿族赫爾濟氏,又作和和濟氏,滿語為HerginHala,漢義為“綱紀”,世居長白山。赫爾濟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
⑹滿族赫爾蘇氏,滿語為HersuHala,世居烏拉地區(今黑龍江牡丹江)。赫爾蘇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
⑺滿族赫濟哩氏,滿語為HegiriHala,世居輝發地區(今吉林
輝發河上游)。赫濟哩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
⑻滿族赫佳氏,又作何佳氏,
滿語為HegiyaHala,世居雅蘭(今俄羅斯濱海雅蘭河)、訥殷(今吉林
撫松)等地區。赫佳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
⑼滿族赫錫赫理氏,滿語為HehiheriHala,世居烏拉(今黑龍江牡丹江)、尼馬察(今俄羅斯
烏蘇里斯克)等地區。赫錫赫理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末民初時期多改為漢姓赫氏。
⑽滿族赫葉勒氏,滿語為HeyelHala,又作何雅禮,世居瀋陽。赫葉勒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賀氏、何氏等。
⑾滿族赫哲氏,
滿語為HejeHala,世居今黑龍江省
同江縣、
饒河縣、
撫遠縣一帶。赫哲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
⑿滿族黑赫穆氏,滿語為HeihemuHala,世居黑龍江地區。黑赫穆氏家的後裔子孫在清末民初時期改為漢姓赫氏、黑氏等。
⒀滿族亨奇勒氏,為庫雅拉女真,滿語為HengkileHala,漢義為“叩首”,世居庫雅拉(今俄羅斯濱海渾春河)等地。亨奇勒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末民初多改為漢姓赫氏。
⒁滿族赫爾諾絡雅蘇氏,滿語為HernuoloyasuHala,世居
烏里雅蘇台(今蒙古
烏蘭巴托)。赫爾諾絡雅蘇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
⒂滿族赫齊拉氏,
滿語為HecilaHala,世居雅蘭(今俄羅斯濱海雅蘭河)。赫齊拉氏家族的後裔子孫在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赫氏、黑氏等。
起源六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八旗滿洲姓氏通譜》、《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
⑴蒙古族
赫舍里氏,
後金政權建立後,該姓氏亦有滿族因之,
滿語為Heseri Hala,世居庫昆地方(北大河,今遼寧阜新)。
⑵蒙古族赫魯克氏,後金政權建立後,該姓氏亦有滿族因之,滿語為Heruk Hala,世居
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赫魯克氏的滿族後裔在清末民初時期,改為漢字
單姓赫氏。蒙古族赫魯克氏的
漢姓,亦有為赫氏、魯氏者。
⑶蒙古族赫勒氏,後金政權建立後,該姓氏亦有滿族因之,滿語為Hele Hala,世居
巴林(今俄羅斯
伯力)。赫勒氏的滿族後裔在清末民初時期,改為漢字單姓赫氏。蒙古族赫勒氏的漢姓,亦有為赫氏者。
⑷蒙古族赫錫特氏,
後金政權建立後,該姓氏亦有滿族因之,
滿語為Hehite Hala,世居克魯倫(今蒙古
肯特山)。赫錫特氏的滿族後裔在清末民初時期,改為漢字單姓赫氏。蒙古族赫錫特氏的
漢姓,亦有為赫氏、錫氏者。
⑸蒙古族赫爾氏,後金政權建立後,該姓氏亦有滿族因之,又作和里氏,滿語為Heru Hala,世居
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赫爾氏的滿族後裔在清末民初時期,改為漢字
單姓赫氏。蒙古族赫爾氏的漢姓,亦有為赫氏者。
起源七
源於外夷,出自古
猶太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猶太族人在史籍《
元史·帝紀》中被稱作“術忽”;清乾隆年間著作的《遼金元三史國語解》一書中,則稱其為“珠赫”;而在
穆斯林的典籍《漢譯塔布》中,則稱之為“朱乎得”。在清朝時期,滿族人以諧音稱猶太族人為“珠赫人”,後以“赫氏胡夷”簡稱之。之後,有猶太族人便以“赫”為姓氏,稱赫氏,目前多為回族。
融於回族中的猶太族人後裔,對外都一致稱自己為
回回,絕不說自己是猶太族人。
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赫應科家族世系:
第一世:赫應科(公元1690年)
第二世:赫大選
第三世:赫天正、赫山涵、赫泗涵
第四世:赫世臣、赫世卿、赫世賢、赫世爵、赫世宰、赫世祥、赫世貴
第五世:赫皎、赫墣、赫皙、赫皋、赫昆、赫侖、赫嚴、赫皆、赫皧、赫皢、赫欽、赫崇、赫嶺、赫峭、赫香、赫琢、赫皊、赫聰、赫皎、赫墣、赫皙、赫皋、赫巖
第六世:赫守仁、赫守智、赫守忠、赫守義、赫守功、赫守倫、赫守先、赫守綱、赫守玉、赫守道、赫守正、赫守法、赫守宗、赫守經、赫守分、赫守約、赫守福、赫守祿、赫守矩、赫守學、赫守德、赫守業、赫守身、赫守章、赫守賓、赫守廉、赫守龍、赫守化、赫守志、赫守盛、赫守儉、赫守堂、赫守美、赫守安、赫守信、赫守康、赫守寧、赫守珠、赫守璞、赫守珍
第七世:赫鈞、赫誠、赫純、赫鐸、赫魁、赫偉、赫棟、赫述、赫強、赫銓、赫文、赫章、赫勲、赫禎、赫祥、赫本、赫善、赫勤、赫儉、赫官、赫宦、赫檀、赫榮、赫清、赫傑、赫俊、赫振、赫俌、赫倉、赫保、赫佩、赫修、赫全、赫儐、赫侃、赫泰、赫昶、赫瑄、赫隆、赫瑛、赫璉、赫價、赫倝、赫薡、赫倜、赫儻、赫松、赫槐、赫桐、赫桂、赫偦、赫鼎、赫鼐、赫偲、赫伋、赫友、赫仲、赫恭、赫芳、赫倬、赫寧、赫義、赫前、赫健、赫春、赫廷、赫亮、赫明、赫照、赫順、赫清、赫法、赫均、赫舉、赫溫、赫傳、赫愷、赫良、赫祿、赫財、赫富
第九世:赫振雲、赫喜雲、赫朱雲
第十世:赫永文、赫永金、赫永富
第十一世:赫長春(公元1910年)
遷徙分布
赫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五百二十五位,以盛樂、渤海、太原、
京兆為郡望。
今河南省的濮陽市
南樂縣、鄭州市
中牟縣、開封市
杞縣、平頂山市、周口市鄲城縣、
扶溝縣、
淮陽縣、商丘市
夏邑縣、南陽市、漯河市臨穎縣,陝西省的鹹陽市、西安市
藍田縣,安徽省的淮北市
碭山縣、阜陽市
太和縣、
阜南縣、亳州市
蒙城縣,河北省的石家莊市裕華區、
欒城縣、正定縣、滄州市、衡水市
棗強縣、邢台市南宮市、邢台市清河縣、邢台市任縣,張家口市,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市、呼和浩特市
托克托縣,山東省的德州市
齊河縣、菏澤市、
濰坊市濰縣、威海市
文登縣、聊城市茌平縣、棗莊滕州市,江蘇省的徐州市沛縣,吉林省的四平市、白城市,遼寧省的丹東市
鳳城、朝陽市
北票縣、海城市、撫順市、瓦房店市、本溪市、鞍山市、
寬甸滿族自治縣,黑龍江省的大慶市、牡丹江市、哈爾濱市雙城縣、訥河市、七台河市、雞西市
虎林縣、雞西市雞東縣、綏化市
青岡縣、佳木斯市、齊齊哈爾市,湖北省的
襄樊市襄陽區、枝江市
百里洲,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柳州市,山西省陽高縣,上海市,北京市,重慶市,廣東省的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台灣省,馬來西亞、新加坡、墨西哥等地。均有赫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京兆:亦稱
京兆郡、
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
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
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
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
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
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
曹芳)
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
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
前秦和
後秦、
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
大興城。唐高宗
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
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
京兆府,置
京兆尹。以上稱
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
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
北洋政府改
順天府為
京兆地方,
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盛樂郡:西漢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祁縣東部一帶地區。
渤海郡:歷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兩個稱謂,另一為
渤海國。西漢時期從
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
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
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
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
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
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
大祚榮為
渤海郡王、
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國。渤海國地跨
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後唐同光四年(
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
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太原府:亦稱
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
管涔山南部一帶、
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
陽曲縣、
交城縣、
平遙縣、
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
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
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盛樂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赫天浪
赫天浪(公元1923~今),滿族,遼寧
遼陽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基礎教育家。
赫榮耀
赫榮耀(公元1938~今),滿族;遼寧瀋陽人。著名現代教育家。
赫興中
赫興中(公元1943~今),河北新城人。著名現代書畫家。
赫炬
赫炬(公元1942~今),遼寧人。著名金融管理專家。
赫建華
赫建華(公元1938~今),女;河北巨鹿人。著名跳傘運運健將。
赫金全
赫金全(公元1949~今),河南濰陽人。著名地方國防工作者。
赫國勝
赫國勝(公元1956~今),遼寧瀋陽人。著名金融學專家、教育家。
赫永峰
赫保真
赫保真(公元1904~1987),山東濰坊人。著名國畫家。
家譜文獻
遼寧
鳳城赫氏家譜三卷,(清)文林、文綽纂,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石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丹東市鳳城縣檔案館。
字輩排行
黑龍江齊齊哈爾赫氏字輩:“光世天文國德永鴻(宏)忠廣世慶廉(年)禮萬福殿朝臣”。
黑龍江哈爾濱、肇源、七台河、訥河、
依安、吉林九台赫氏字輩:“應選守振……連雲永長修令蘭桂香豐和山谷實泰康吉慶亨通福如海日升月恆文明揚昌盛之運春光同松竹桐柏壽其貞鳳得龍飛百年在治國安邦法成功”。
遼寧北票赫氏字輩:“子玄大廷雲玉耀連”。
遼寧、吉林滿族赫氏字輩:“德承吉林貴崇榮英明景會樂輔清忠良維國安全志世守純貞保泰平”。
黑龍江滿族赫氏字輩:“德承吉林貴崇榮 英明景會樂輔清 忠良衛旺安全志 世宗純臻保太平。”(現已排到明字為第十五世)
山東聊城赫氏字輩:“繼廣慶占明魯孟仁東清和善”。
赫氏一支字輩:“渤海名宗禮樂詩書光祖德”。
赫氏一支字輩:“帝臣遐裔衣冠文物振家聲”。
赫氏一支字輩:“國恩家慶……”
赫氏一支字輩:“自宣繼大廷雲雁玉耀連勝”。
赫氏一支字輩:“學必明先正家興進有功純修余立智萬世德朝忠”。
赫氏一支字輩:“元承祖德……”
赫氏一支字輩:“學成永文明志家長”。
赫氏一支字輩:“英輔景明……”
赫氏一支字輩:“敬之成建玉”。
赫氏一支字輩:“明文生連道萬玉德聖長”。
赫氏一支字輩:“法大之克元振繼建高賢”。
還有一支譜:(前面有十個字)景文永全照,世佳慰德祥(後五個字不確切)
河北省石家莊市
裕華區西仰陵村一支家譜:“升文繼世,肇錫洪昌,元承祖德,慶裕家邦”(目前尚有世字輩傳人,已有德字輩降生)
河南省淮陽縣豆門鄉杜樓村赫氏一支家譜字輩:“長廷雲鋒金,同慶閆國興,光忠學文武,耀祖顯德榮”。
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永安村赫氏一支家譜字輩“洛清孟金書智華景,銘據擁岸隸鎮龍”。
通用聯
四言
績彰
林慮;帛出私囊:上聯典指南北朝時期的北齊人
赫連子悅,字土欣,十六國中胡夏政權的建立者赫連·勃勃的後人,歷官鄭州
刺史、林慮
太守、都官尚書、太常卿。為官以清廉、勤奮自守,很受百姓擁戴。下聯典指南北朝時期的北周盛樂人
赫連達,字朔周,
赫連勃勃的後人,青年時隨
賀拔岳征討有功,封長廣鄉男,後跟從
宇文泰攻秦隴、
弘農,多立戰功。
武帝初年,官大將軍、夏州總管。為人耿直有膽力,為官廉潔仁恕,後進爵樂川郡公。曾有人贈給他羊,他取出私帛酬謝,說:“羊進了我的廚房,不能用官庫的東西謝人。”
朔方世澤;樂川家聲:赫連氏之先人為匈奴
右賢王去卑之後,劉淵之族,姓鐵弗,勃勃稱王於朔方,國號夏,改姓為赫連氏。下聯典指北周盛樂人
赫連達,武帝初為大將軍,進爵樂川郡公。
五言
赫赫有名望;連連慶豐登:此聯為鑲嵌
赫連複姓“赫連”二字的嵌字聯。
六言
永享無疆之慶;長為天地之連:全聯典指赫連氏的起源。
七言
德宏才高八賢輩;廉儉
仁恕大將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名賢赫連韜,漳浦人。有不羈之才,與莆田
陳黯、王肱、蕭樞、林賢、福州陳蔇、詹雄齊名。時稱八賢。下聯典指南北朝時期的北周盛樂人
赫連達事典。
十一言
渤海名宗,禮樂詩書光祖德;帝臣遐裔,衣冠文物振家聲:全聯典指上古帝臣
赫連胥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