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汗州,唐羈縻州名。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冊封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轄地置忽汗州,因境內有忽汗河(今牡丹江)而得名,故治即今吉林敦化。...
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派鴻臚卿崔忻前往震國,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不稱震國,專稱渤海。 開元七年(719...
高王 大祚榮 698年—719年 713年受唐冊封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武王 大武藝 仁安(18) 719年—737年 719年受唐冊封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
[1] 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為號。762年,唐朝詔令將渤海升格為國。此外還有“靺鞨國”、“渤海靺鞨”、“高麗國...
713年,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衛士改為二十五歲入軍,五十歲免。封靺鞨太乍榮為忽汗州(以境內忽汗河,即今牡丹江得名),加授大乍榮為忽汗州都督。震國...
737年受唐冊封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天寶中,累加特進、太子詹事、賓客。762年晉封渤海國王、檢校太尉。大曆中,累加拜司空、太尉。...
“知國務”;其二,唐王朝在冊封新繼立國王的同時,必任命其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繼立者要同時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國有向唐朝貢的義務,史載渤海...
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所統 為忽汗州,領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號,專稱渤海。 3. 《舊唐書》:“詔令右金吾大將軍張玄遇...
公元713年被唐玄宗招撫,大祚榮被冊封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以其轄地為忽汗州,從此,大祚榮將其轄地專稱為“渤海”。...
如渤海國君被封為“忽汗州大都督”、疏勒國君被封為“疏勒都督”等等。羈縻唐朝 唐朝羈縻制度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在唐朝軍事力量籠罩之下的地區設立的羈縻州、縣,...
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權以渤海為號,成為唐朝版圖內的一個享有自治權的羈縻(Jīmí)州。762年,...
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權以渤海為號,成為唐朝版圖內的一個享有自治權的羈縻(Jīmí)州。762年,...
據新舊唐書渤海靺鞨傳載:“睿宗先天二年,遣郎將崔忻往冊拜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歲遣使朝貢”。⑤...
對此,唐朝採取了靈活的政策,迅速承認其屬國地位,並授予大祚榮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榮隨即去靺鞨號,以“渤海”為國號...
第二章 唐朝忽汗州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都督第一節 忽汗州都督府都督一、首任忽汗州都督——渤海國奠基人大祚榮二、“文治”國王大欽茂...
開元初,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渤海傳”記載,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
713年(唐玄宗開元元年),唐廷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改稱渤海國。建都上京龍泉府(寧安縣東京城鎮),轄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雞西市境內屬東平府伊...
唐聖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渤海國,最盛時轄5京15府62州,地跨今黑龍江省東部和南部。定都上京(今寧安)。唐代設忽汗州、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
公元737年(渤海仁安十九年)大欽茂繼位,改元大興,為渤海國文王。唐廷冊封其為渤海郡王、左驍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中文名 渤海國王大欽茂 稱號 牡丹江市第一位...
對此,唐朝採取了靈活的政策,迅速承認其屬國地位,並授予大祚榮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榮隨即去靺鞨號,以“渤海”為國號...
唐睿宗先天二年(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唐朝遣郎將崔訢從海路前往遼東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
至是,以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部為忽汗州,令祚榮兼都督。”李楷固其二 契丹猛將李楷固曾經屢次率兵打敗武周軍隊,後兵敗來降,有關部門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