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黯

陳黯

陳黯,[唐](約805—877)字希儒,號昌晦,又自號場老。唐朝文學家。10歲能詩文,勤奮練筆,才思日增。13歲時,有一清源縣令譏陳面上有痘瘢說:“小詩童,黑痘瘢,怪好看。”陳黯即揮筆詩道:“玳瑁應難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滿面與汝花。”意思是:龜類動物那漂亮的斑點比不上我痘瘢好看,犀牛那美麗的花斑也無法與我相比,上天惟恐我長得不夠端正美麗,就用花朵妝飾我的臉部。機敏應變,聲名大振。

基本介紹

  • 本名:陳黯
  • 字號:字希儒,號昌晦,又自號場老
  • 所處時代:唐鹹通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泉州南安
  • 出生時間:805
  • 去世時間:877
  • 主要作品:代河湟父老奏
人物生平,陳黯隱居石室,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泉州南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鹹通初前後在世。父早逝,事母甚孝。10歲能詩,13歲拜見清源縣令時,縣令嘲笑其臉有痘瘢,立即賦詩自辯,“玳瑁應難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滿面與妝花,”由此名聞鄉里。40歲後屢次赴京應試均名落孫山。老年潦倒,隱居金榜山麓。一生詩文甚多,但多散失。今見於《全唐文》有《華心》等10篇文章。(新唐書藝文志注云:昭宗時人。此依全唐詩小傳約算)會昌迄鹹通間,(公元八四一至八七三年)累舉不第。其他事跡均不詳。黯著有文集五卷,(新唐書志作三卷。此從全唐詩)傳於世。

陳黯隱居石室

位於廈門金榜山北面山腰的"玉笏"石下方,洞口朝北,天然岩石倚疊而成。上覆巨石,長約20米,高約10米。室內最高處為4.5米。1995年,廈門市政府撥款修葺,置陳黯石雕坐像,並在洞口巨石上鐫刻"釣隱"2字。陳黯,唐末知名文士。系唐代徙居廈門島"南陳北薛"中陳氏家族名人之一。該遺址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黯墓陳黯墓

主要作品

《代河湟父老奏》
臣等世籍漢民也,雖地沒戎虜,而常蓄歸心。時未可謀,則亻免亻黽偷生,既遭休運,詎可緘默。伏思中國之患邊戎,其來久矣。唐虞夏殷之前,則淳風未漓,夷夏自判。故干戈不興,事亦宜矣。繇周以降,或侵或伐,無代無之。然則享國長久,君臣有謀,唯是其餘不足徵也。周漢討邊之事,臣知之矣,請較而論之,以為國朝比。且周之伐獫狁也。以斥逐為心,不常事之。故進則遄征,退則息兵。致其邊鄙無備,壁壘不營。此乃周之謀失於不固矣。漢之討匈奴也。乘時之豐,恃兵之雄,深入窮荒,莫計遠邇。故雪山青海,皆為內封。其後財匱力殫,厥功不就,遂交和親之好,自冫免帝屬,延法後時。斯為漢之謀失於太廣矣。唐有天下,邁於周漢之道,一家其六合,一心其兆人。唯茲犬戎,未能無患。當開元中,有將臣善於攻戰,振張皇威,殲殄醜虜,自秦地而西,有地數千里,此則展拓周疆,翦裁漢域,所謂廣袤得其中矣。其後國家以內寇時起,不遑西顧。其蕃戎伺隙,侵掠邊州,臣等由此家為虜有。然雖力不支而心不離,故居河湟間,世相為訓,今尚傳留漢之冠裳。每歲時祭享,則必服之,示不忘漢儀,亦猶越翼胡蹄,有巢嘶之異。噫!其怨慕也有是。
陛下新統寰區,以慈仁化育,聞之得不惻然而軫念乎!夫事有可行,勢有必克,苟懈而不為,是失古人見幾之義。今國家無事,三方底寧,獨取邊陲,猶反掌耳。矧故老之心,觖望復然,儻大兵一臨,孰不面化。今陛下采臣之言,則先選良將,不以前負勳業者與更授節制者為之。何者?彼功崇矣,彼位極矣,復將悉力營之哉!以此臨事,必多自顧。願陛下詔班行之中,器識有殊,籌畫可用者,逾一資一級,授鉞將兵,俟見功庸,而後國之爵賞。必能摧凶破敵,無所愛矣。戎翟者,亦天地間之一氣耳,不可盡滅,可以斥逐之,伊周漢之事,如前所陳。今之所取,願止於國朝已來所沒秦渭之西故地,朗畫疆域,牢為備御,然後辟邊田,飽士卒,可以為永遠之謀,迥出周漢之右。則臣得棄戎即華,世世子孫無流離之苦。生死幸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