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蚝油製作技藝的誕生與珠江口岸自古以來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蚝鄉”有關聯。在宋元時期,珠江口一帶培育出“淺灘底養蚝法”,從東岸的深圳、香港到西岸的澳門、香山沿海,形成了眾多蚝田。澳門舊稱“濠鏡澳”“濠江”,“濠”字由“蠔(蚝)”衍化而來。
1888年,祖籍廣東新會七堡的
李錦記創辦人
李錦裳先生於珠海市南水鎮開設了一家小茶寮兼煮蚝出售維生。一天,煮蚝時因忙於工作而忘記關爐火,當爐灶傳來濃烈香味時,本該是奶白色的蚝豉汁變成一層厚厚沉於鍋底、色澤棕褐色的濃稠液體,香郁撲鼻,味道鮮美,蚝油就這樣意外熬制而成,後來他由此建立了李錦記蚝油莊。
1902年的一場大火令南水鎮幾盡燒毀,李錦記蚝油莊亦未能倖免,李錦裳便帶著家人遷往澳門重開李錦記蚝油莊,開拓港澳市場。
1920年,家族第二代
李兆南接手管理,開始把蚝油銷往美國,開拓中國海外市場。
1932年,李錦記總部遷往香港。
1972年,
李文達正式成為李錦記的第三代接班人。經過130多年的發展,李錦記的蚝油產品暢銷至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李錦記的五大生產基地,包括中國新會、黃埔、香港,美國洛杉磯,以及馬來西亞吉隆坡。其中新會區是李錦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年產量70萬噸。
1995年,李文達回到家鄉新會設廠,把傳統的蚝油製作技藝帶回家鄉。
工藝特徵
李錦記蚝油由農田到餐桌經過多項工序,其獨特製作技藝體現在每一道工序,包括養殖生蚝、選料開蚝、熬制蚝汁、秘制蚝油。從蚝田開始監控生蚝的品質,選用優質的生蚝,百年祖傳的秘方,這些都保證了李錦記蚝油的正宗風味及獨特性。
李錦記蚝油的“蚝”味,源於李錦記一直堅守“生蚝—蚝汁—蚝油”的傳統製作工藝,生產蚝油優質的原料加上沿用百年祖傳工藝製作,所以李錦記蚝油具有濃郁的鮮蚝味,入口細膩醇厚,回味綿長,蚝香撲鼻,且醬質特別幼滑均勻,棕褐濃厚,色澤沉厚而帶光澤。
工藝流程
李錦記蚝油的製成經過多項工序,包括:選蚝開蚝、熬制蚝汁、高溫蒸煮。
一、選蚝開蚝
1、優質蚝油生產由原料開始。李錦記選用的鮮蚝均在合乎養殖的水域生長,並由李錦記專業團隊監察蚝田鮮蚝養殖情況。
2、鮮蚝需要養殖至較佳成熟期,符合新鮮度、色澤、氣味、肉質及汁液豐厚程度等規格,才能成為製作李錦記蚝汁精華的原材料。待鮮蚝至最佳成熟期,工人便進行采蚝,鮮蚝即采、即開。由開蚝工人用專門的開蚝工具開蚝。
二、熬制蚝汁
鮮蚝即采即熬制。烹調李錦記蚝汁精華的過程,須由資歷深厚的鮮蚝品鑑師監製。將鮮蚝烹調至一鍋奶白色的蚝湯精華後,再用文火慢煮多個小時,蚝湯濃縮為棕褐色的鮮美蚝汁。沿用祖傳煮蚝工藝,確保煮出百年正宗的風味。
三、高溫蒸煮
以傳統手藝製作的蚝汁與其他配料混合,進行高溫蒸煮,同時可達到良好的殺菌效果,從而製成百年正宗風味的李錦記蚝油。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
蚝油製作技藝主要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和香港、澳門等地傳承運用,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同源同根同體發展的歷史見證。
文化價值
蚝油製作技藝所製成的蚝油,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世界各地,是慰籍鄉愁,凝聚僑心的文化紐帶;它傳播中華飲食文化,促進了中外調味文化的交流融合。其衍生的非遺食品——李錦記蚝油一直廣為粵菜師傅所套用,越來越多廚師將蚝油加入到北方菜式之中。同時,李錦記蚝油亦成功跨越國界,愈來愈多亞洲菜及西方菜式均用上蚝油調味,深獲世界各地廚師及消費者愛戴,在中外飲食文化間搭起了融和之路,進一步推廣中華優秀飲食文化。
傳承人物
李惠中,男,1961年9月生,2022年6月入選江門市第七批市級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傳承人李惠中對第五代傳承人及專職從事蚝油項目的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實行李錦記蚝油製作技藝傳承機制。
2、傳承人李惠中積極推廣李錦記蚝油製作技藝,提高業內人士及大眾對李錦記蚝油技藝的認知,如與烹飪大師合作,推廣以蚝油入饌的食譜,推廣蚝油的使用。
3、傳承人李惠中及其團隊製作宣傳視頻及開放廠房,讓大眾認識蚝油傳統工藝,鼓勵及培養年輕一代套用蚝油。
4、傳承人李惠中及其團隊創辦“希望廚師”“粵菜師傅班”等項目,從小培養廚師學徒及食品行業人才,推動李錦記蚝油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
5、2016年,李錦記升級蚝油製作系統,從歐洲定製高規格的大型生產設備,使整個生產過程完全密閉獨立,有效提升生產技術、保障產品質量。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2年6月11日,蚝油製作技藝在為期四天的2022年“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主會場系列活動中,作為江門市新入選的五個省級非遺項目以圖片展的形式展示廣東省非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