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橋鎮(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轄鎮)

花橋鎮(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轄鎮)

花橋鎮是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轄鎮,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崑山市東部,地處蘇滬交界處,東鄰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有“江蘇東大門,蘇滬大陸橋”之稱。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5.436平方公里,轄19個社區、9個村,在實際行政管理中呈“南北分治”格局:南部為花橋經濟開發區,與花橋鎮實行“區鎮合一”體制,轄15個社區、3個村,面積50.09平方公里,人口122311人(2016年末);北部蓬朗地區的6個社區、6個村由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鎮人民政府駐花溪社區花溪路358號。

花橋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經濟結構長期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三麥油菜。改革開放後,第二產業崛起。2006年設立花橋經濟開發區花橋國際商務城後,依託緊鄰上海的地緣優勢,服務業成為主導產業。2017年,花橋經濟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1460元,在全國百強鎮中排名第14位。

花橋鎮交通發達便捷,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穿境而過。花橋鎮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衛生鎮等榮譽稱號,花橋國際商務城先後獲得“中國10大最佳服務外包園區”、“服務外包認證國家示範區”等榮譽稱號。2018年10月9日,花橋鎮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橋鎮
  • 行政區劃代碼:320583108
  • 所屬政區: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
  • 地理位置:江蘇省東南端,崑山市東部
  • 下轄村居:21個社區、9個村
  • 行政區域面積:85.436平方公里
  • 實際管轄村居:15個社區、3個村
  • 實際管轄面積:50.09平方公里
  • 政府駐地:花溪社區花溪路358號
  • 總人口:122311人(2016年末)
  • 戶籍人口:40972人(2016年末)
  • 電話區號:0512
  • 車牌代碼:蘇E
  • 郵政編碼:215332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氣候,土壤,水文,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綜述,公路,鐵路,水路,公共運輸,社會事業,科技創新,教育事業,文化體育,醫療衛生,歷史文化,文物古蹟,江南絲竹,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夏商時期,今花橋境域屬揚州。
春秋時期,屬吳國婁邑。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境域屬越國。戰國中期,楚威王(公元前339~前329年)滅越,為楚地。
秦代,屬會稽郡婁縣
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屬荊國婁縣。高祖十一年,荊國除,婁縣屬會稽郡。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立吳國治荊國舊地,婁縣屬之。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吳國廢,立江都國治吳國舊地,婁縣屬江都國。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江都國廢,婁縣屬會稽郡。
新莽始建國年間(公元9—13年),婁縣更名婁治,屬會稽郡。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復名婁縣,仍屬會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會稽郡置吳郡,婁縣屬吳郡。
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分婁縣置信義縣,屬信義郡。大同初年(535—536年),分信義縣置崑山縣,今花橋境域始屬崑山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撤崑山縣;開皇十八年(598年),復置崑山縣,屬蘇州。
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崑山縣劃為九鄉二十四保,今花橋境域屬永安鄉。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崑山縣置新陽縣,兩縣同城分治,今花橋境域仍屬崑山縣永安鄉。清代中期,黃渡某營盤兵丁來此張貼告示,此地尚未命名,兵丁遂在今三角街市河段一座跨越南北的木橋處詢問百姓,得知木橋周圍民眾大都姓花,故名花家橋。宣統元年(1909年),推行地方自治,今花橋鎮境域分屬安亭鄉、菉葭浜鄉和蓬閬鄉。
民國元年(1912年)崑山縣、新陽縣合併為崑山縣,今花橋境域屬崑山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江蘇省調整縣以下行政區劃,崑山縣劃分為10個區,329個鄉、39個鎮。原安亭鄉、菉葭浜鄉合併為第三區,轄5鎮37鄉,其中今花橋鎮境域大體包含花家橋鎮、安亭鎮、徐公橋鎮、天福庵鎮、逢善鄉、金城鄉等鄉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6月,崑山縣調整劃分為8個區,41個鄉、24個鎮。第三區亦稱自治實驗區,轄花家橋鎮、菉葭浜鎮、天福庵鎮、安亭鎮、徐公橋鄉、金城鄉等4鎮4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崑山縣調整劃分為11個區、72個鄉鎮,其中花橋鎮、金城鄉劃為第七區,天福庵鎮屬第五區,徐公橋鄉屬第九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崑山縣改劃為8個區、64個鄉鎮,原第七區和第九區合併為新的第三區,轄花家橋鎮、天福庵鎮、菉葭浜鎮、安亭鎮、徐公橋鄉、金城鄉等4鎮4鄉。同年12月,第三區改稱菉葭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崑山縣改劃為1個區,26個鄉、1個鎮。其中在今花橋鎮範圍內,原花家橋鎮、金城鄉合併成立花溪鄉,原天福庵鎮、安亭鎮、泗橋鄉、徐公橋合併成立安亭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縣下設督導區,花溪鄉、安亭鄉隸屬縣第三督導區。5月,花溪、安亭解放。7月,區、鄉建立人民政權,其中花溪鄉、安亭鄉屬蓬閬區。11月,蓬閬區劃出菉葭、花溪、安亭3個鄉,新建菉葭區,轄菉葭、花溪、安亭3個鄉,今花橋鎮境域分屬花溪鄉、安亭鄉。
1950年1月,劃設小鄉鎮,花溪鄉、安亭鄉劃為金城鄉、花溪鄉、雞鳴鄉、天福鄉、公橋鄉、新安鄉6個鄉,屬菉葭區。
1956年3月,菉葭區、蓬閬區合併為菉葭區,轄花溪鄉、公橋鄉等8個鄉鎮;8—12月撤區並鄉,撤銷菉葭區,原花溪鄉、公橋鄉合併設立花橋鄉。
1958年,撤銷花橋鄉,成立花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
1983年6月,政社分設,花橋人民公社改為花橋鄉。
1986年12月,撤銷花橋鄉,設立花橋鎮,以原花橋鄉行政區域為花橋鎮行政區域。
1989年9月,撤銷崑山縣,設立縣級崑山市,花橋鎮屬崑山市。
2003年12月,撤銷花橋鎮、蓬朗鎮,合併設立新的花橋鎮,以原花橋鎮、蓬朗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花橋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花橋集鎮;原蓬朗鎮行政區域內的各項工作委託崑山經濟開發區管理。
2006年8月,成立省級花橋經濟開發區;9月,實行“區鎮合一”體制。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8年8月,花橋人民公社成立時轄10個大隊;10月,因提倡軍事化,10個大隊改為10個營,營下設連,連下設排。
1959年5月,10個營改設為27個農業大隊、1個漁業大隊和1個副業大隊。
1961年,祁巷大隊分劃出上岸大隊。
1962年3月,調整人民公社規模,星浜大隊分劃出星生大隊。花橋人民公社轄32個生產大隊,其中農業大隊29個,漁業和副業大隊3個。
1966年,星建、星福2個大隊合併為建福大隊,全公社有28個農業大隊,1個漁業大隊。
1982年1月,楊家大隊更名為聚揚大隊,光輝大隊更名為三巷大隊,星龍大隊更名為曹村涇大隊,星莊大隊更名為新胡大隊,星樂大隊更名為新廟大隊,黎明大隊更名為蓬善大隊,星光大隊更名為鮑涇大隊,星生大隊更名為珠翠大隊,星聯大隊更名為蘆浦大隊,光明大隊更名為古巷大隊,新農大隊更名為曹安大隊,新豐大隊更名為新浦大隊。時花橋公社境內有3個自然鎮,29個生產大隊,221個自然村。
1983年6月,花橋鄉成立,29個生產大隊改為29個行政村,有生產隊271個。
1984年,全鄉271個生產隊改為271個村民小組。
1986年12月花橋鎮成立時,轄上岸、祁巷、陶家、陸巷、東涇、薛家、趙家、聚楊、周涇、石頭、三巷、利生、順楊、蓬善、珠翠、鮑涇、曹村涇、新胡、新廟、建福、星浜、古巷、姚南、蘆浦、公橋、曹安、新東、新浦、水產等29個行政村、1個社區。計275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
2000年11月,徐公橋村併入新浦村,珠翠村併入星浜村,石頭村併入周涇村,聚楊村併入上岸村,鮑涇村併入蓬善村,新廟村和曹村涇村併入建福村(後更名為天福村)。
2001年8月,陸巷村、陶家村合併,成立金城村;祁巷村併入東涇村;薛家村、趙家村合併,成立集善村;順楊村、利生村、水產村合併,成立順楊村;蘆浦村、三巷村合併,成立巷浦村;古巷村、姚南村合併,成立古南村。
2003年5月,撤銷曹安村,設立新安社區;撤銷新東村,設立橫漕社區;撤銷新浦村,設立徐公橋社區。6月,設立曹安街道,轄新安社區、橫漕社區和徐公橋社區。2006年成立花橋經濟開發區後,曹安街道自然消亡。
2006年6月,設立花溪社區、花安社區。此時花橋鎮轄新安、橫漕、徐公橋、花溪、花安、花橋6個社區,上岸、東涇、金城、集善、順楊、古南、蓬善、天福、新胡、星浜10個行政村,139個自然村。
2007年2月,設立花橋街道、曹安街道,街道辦事處為花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派出機構,副科級建制。花橋街道轄花溪社區、花安社區和花橋社區,曹安街道轄新安社區、橫漕社區和徐公橋社區。
2008年4月,設立蓬萊社區,隸屬蓬朗街道,由崑山開發區代管。
2009年2月,設立蓬苑社區,隸屬蓬朗街道,由崑山開發區代管。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花橋鎮共轄21個社區、9個村。其中花橋鎮實際管轄鎮域南部花橋經濟開發區的15個社區、3個村,北部蓬朗區域的6個社區、6個村由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
花橋鎮實際管轄區域
(花橋經濟開發區)
花橋街道
花溪社區花安社區集善社區、花橋社區、天福社區、聚福社區、橫墅江社區
曹安街道
徐公橋社區、新安社區、橫漕社區、時代社區、綠地社區、星浜社區
上岸村、東涇村、金城村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
蓬朗街道
蓬朗社區、蓬曦社區、蓬萊社區、蓬苑社區、蓬晨社區、蓬欣社區
邵涇村、馬塘村、通輝村、蓬朗村、小連村、石林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花橋鎮位於江蘇省東南端,崑山市東部,昆(山)嘉(定)青(浦)三縣結合部,有“江蘇東大門”之稱。東與太倉市城廂鎮、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接壤,南與上海市青浦區白鶴鎮趙屯鎮交界,西與玉山鎮陸家鎮相連,北與周市鎮、太倉市城廂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直線距離5.4公里,南北最大直線距離8.2公里,地跨東經121°02′26″—121°09′42″,北緯31°16′04″—31°21′21″,總面積50.09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花橋集鎮花溪路,西北距崑山市人民政府13.5公里。
花橋鎮

地質

花橋鎮境域系華東陸台範圍江南古陸地帶,古時受黃浦江回潮影響,泥沙逐漸沉積,成土母質為河湖相沉積,局部地區兼有江海沉積,地下7—140米深度之內均為第四紀疏鬆堆積物所覆蓋,成陸年代約在距今5000—6000年之前。
花橋地區典型地層概化模型花橋地區典型地層概化模型
花橋鎮是崑山市軟土分布相對最發育的部位,軟土以淤泥質粉質粘土和淤泥質粘土為主要土層,區內以第四紀全新世沖—湖積、湖沼積沉積為主。地層分布由上至下主要為填土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夾粉土、粉質粘土、砂土、粉質粘土等夾層的形式。軟土的總體特點是埋藏淺、沉積時代較新、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透水性弱、抗剪強度低、靈敏度高、易觸變,在增加地面荷載的情況下易產生地面形變災害。
花橋鎮地層分布概況
地層特點
填土
平均厚度約2.2米,以粘性土為主,土質鬆軟,夾植物根莖及少量碎石磚屑
粉質粘土
平均厚度約1.8米,含鐵質氧化斑點,夾青灰色條紋,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乾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淤泥質粉質粘土
含少量腐殖質及有機質,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乾強度中等,韌性中等;是主要的不良工程地質層,厚度變化大,對地下空間開發的影響較大
粉質粘土夾粉土
互層狀分布,水平層理髮育,”千層餅”狀層理,偶見貝殼碎片,稍有光澤,搖振反應慢,乾強度中等偏低,韌性中等偏低
粉質粘土
較均質,上部含少量粉粒,無層理髮育,底部夾粉土、粉砂薄層;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乾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砂土
石英長石為主要礦物成份,含雲母碎屑,夾少量粉質粘土薄層,均飽和,厚度2一36.4米不等,底板埋深-58米到-92米不等;部分區域無砂土層
粉質粘土
夾少量粉土、粉砂薄層,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乾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地形

花橋鎮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水網沖積平原,屬吳淞江半高田地區,地勢南高北低,自然坡度較小,地面平均海拔3.6米(基準面吳淞零點),境內99.4%的耕地海拔在3.2米以上。

氣候

花橋鎮屬北亞熱帶南緣,是東南亞季風盛行地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全年降水集中於4、5、6、9月,分春雨、梅雨、秋雨三個時段。冬季風以西北、偏北風為主,夏季多東南、偏南風,颱風平均10年8遇。20世紀90年代後氣候變暖,境內霜、雪量逐漸減少。災害性天氣有颱風暴雨乾旱冰雹霜凍等。
氣象指標1959年—1987年1995年—2006年
年平均氣溫
15.3℃
16.7℃
極端最高氣溫
38.3℃(1959年)
37.2℃(2003年)
極端最低氣溫
-10℃(1967年)
-5.7℃(2005年)
年平均降水量
約1300毫米
約1101毫米
年平均日照時數
2200小時
1915小時
年平均風速
3.8米/秒
3.6—3.7米/秒
無霜期
229天
約236.5天

土壤

花橋鎮境內土壤起源類型基本為沼澤草甸土類型,經過人類長期的墾種、灌溉、施肥的利用影響下,逐步形成現今的水稻土。據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測定,境內土壤分為2個土類(水稻土類、潮土土類)、2個亞類(瀦育型水稻土、灰潮土)、4個土屬(黃泥土、黃鬆土、園田灰潮土、堆疊灰潮土)、11個土種(黃泥土、粉沙心黃泥土、粉沙底黃泥土、烏泥底黃泥土、鐵屑底黃泥土、小粉底黃泥土、黃鬆土、菜園土、園林土、旱地黃土、堆疊土)。土壤組合以黃泥土、粉沙心黃泥土、粉沙底黃泥土為主,局部鑲嵌有烏泥底黃泥土、鐵屑底黃泥土、黃鬆土等。旱地為黃土、菜園土、園林土、堆疊土。

水文

地表水
花橋鎮為江南水鄉,河浜縱橫,塘池密布。1994年,境內河、浜、漊、塘、池情況如下:
  • 主要過境河道有吳淞江、雞鳴塘、顧浦、西泗涇、虬江河、徐公河、漕塘河、馬涇河、 大瓦浦、薛家涇、橫塘河、潘正浦、蔣浦、小瓦浦等14條,總長68.2公里。
  • 境內河道有旱涇河、橫豎港、周浦、千河涇、茅巷河、支昌塘、前涇、陸巷涇、新莊河、夏泉涇、羅家江、斜望涇、三凌江等13條河流,總長30.56公里。
  • 村級水系有河、浜、漊、塘、池有282條,總長293.28公里。
從1995年到2006年底,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量河道被填平,水系生態發生了變化。過境河道中,雞鳴塘、大瓦浦在順楊村因築路被填1.8公里,其餘無變化;境內河道中,蓬善村的斜望涇填沒1.2公里,夏泉涇填沒約1公里、羅家江填沒2.5公里,其餘無變化;村級水系中填沒河、浜、漊、塘、池153條(159.12公里),剩餘129條(134.16公里)。其中東涇、上岸、金城、新胡、天福5個村原有河浜101條,總長105.04公里,因築路、綠化填沒19條(19.76公里),剩82條;古南、順楊、蓬善、星浜、集善5個村和花安、花溪、橫漕、徐公橋、新安5個社區原有河浜181條,總長度為188. 24公里,被填沒134條(139.36公里),剩下47條保持原狀。
三淋橋三淋橋
地下水
花橋鎮區域內淺部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微承壓水。孔隙潛水主要賦存於淺部黏性土中,富水性差,以地面蒸發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潛水位穩定,水位埋深一般在0.25—0.54米之間,其相應標高一般在1.00一1.41米之間,平均為1.71米。微承壓水主要賦存於夾層砂質粉土中,主要補給來源為淺部地下水的垂直入滲以及地下水的側向徑流,且以地下水側向徑流為主要排泄方式;含水層埋深一般在3.0—11.0米之間。
註:以下人口、經濟、社會事業內容僅涉及花橋鎮實際管轄區域(花橋經濟開發區),均不包含崑山經濟開發區代管的蓬朗區域。

人口

戶籍人口
花橋鎮主要年份戶籍人口數據
年份總戶數總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
1960年
5586
22575
10782
11793
1970年
7666
30335
15088
15247
1980年
8235
31605
15689
15916
1990年
8721
32811
16306
16515
2000年
10268
31689
15631
16058
2010年
9521
34601
17043
17558
2015年
11347
37788
18287
19501
2016年末,花橋經濟開發區總戶數12709戶,戶籍人口40972人,其中男性19822人,女性21150人;年平均人口數39380人。全年出生595人,人口出生率15.1‰;死亡256人,人口死亡率6.5‰;自然增長33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6‰。
外來人口
20世紀90年代初以後,外來人口成規模進入境內。2006年末,花橋鎮有外來暫住人口30800人,登記在冊外來人口為44829人。外來人口中,男性占60.3%,女性占39.7%;打工者占67%,投資經營者占12.3%,種養殖者占8.9%,其他占11.8%。截至2014年末,花橋鎮外來暫住人口達到100716人。

經濟

綜述

20世紀80年代以前,以糧油為主體的農業經濟在花橋鎮的經濟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起步,先後辦起服裝、紡織、五金、化工、塑膠、建築等鄉鎮工業。1986年,花橋鎮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衛星鎮
花橋鎮1986年以來主要年份經濟指標
年份地區生產總值(億元)三次產業之比財政收入(億元)
1986年
0.4826
46.73:42.91:10.36
0.0404
1990年
1.1765
33.35:50.32:16.33
0.0659
1995年
3.1440
22.71:36.26:40.03
0.1694
2000年
7.0577
7.78:48.17:44.05
0.5757
2005年
26.2571
2.49:66.99:30.52
2.7675
2010年
91.2334
0.59:41.81:57.60
14.9108
2015年
213.6839
0.26:17.35:82.38
31.8098
自2006年設立花橋經濟開發區花橋國際商務城以來,花橋鎮利用緊鄰上海的特殊區位條件和政策優勢,集聚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產城一體化”,產業結構由“二三一”迅速向“三二一”轉變,在上海輻射帶動下錯位發展成為其衛星商務城。2017年,花橋開發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5億元,現價增長14.4%;完成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億元,同比增長5.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同比增長2.9%;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41460元,同比增長8.5%。2017年在全國百強鎮中排名第14位。

第一產業

花橋鎮是主產糧、棉、油和其他經濟作物的綜合農業地區,主要種植水稻三麥大麥元麥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新中國成立前,境內高田、半高田為一年兩熟制,部分低洼田為一年一熟制;正常年景水稻畝產165公斤,三麥畝產50公斤,油菜畝產30公斤。傳統的漁業生產方式為內河捕撈,漁民只捕不養。1928年,黃炎培創立徐公橋鄉村改進區,曾對農民開展農技農藝指導。1950年11月全面開展土改。1956年推行三熟制。建國後引進了淡水養殖魚種,80年代起人工養殖迅速發展。1983年底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5年後恢復兩熟制。1988年起逐步推行規模經營,農業生產向商品化、專業化、社會化方向發展,1991年開始組建並發展農場(大農戶)。1996年起推行稻田養殖。2001年,花橋鎮水產養殖面積7580畝,水產品產量2493噸,雙雙達到頂峰,此後不斷下降。由於工業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耕地迅速減少,1990年尚有57496畝,2000年為45211畝,2006年急劇減少到16258畝。1999年後,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種植比例擴大,農業生產逐漸以市場為取向,向科技型、生態型、精緻型的城郊型農業轉化。
2016年花橋開發區主要農作物種植收穫情況
作物類別面積(畝)畝產(公斤)總產(噸)
夏收穀物
小麥
4078
230.5
940
20
150
3
秋收糧食
稻穀
3824
610.6
2335
2016年,花橋開發區有農戶71戶,農村人口177人,農村勞動力74人;農機總動力6026千瓦,大中型拖拉機44台;耕地面積448畝,糧食總產量3275噸,蔬菜總產量1026噸,實現農業總產值3222萬元;肉類產量308噸,全部為豬肉,牧業產值693萬元;水產品產量2噸,漁業產值4萬元;林業產值1235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890萬元。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044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5400萬元。

第二產業

民國年間,花橋地區有榨油、釀酒、糕點、紡織、印染、鐵器、木器等手工業。1921年開辦半機械化碾米廠,為現代工業之始。1958年辦起社隊工廠。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社隊(鎮村)企業、聯營企業發展壯大。1991年,第一家與台灣合資企業成立。1992年自費創辦曹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經濟進入外向發展階段。1993年,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落戶花橋。1994年底,花橋鎮有工業企業134家,其中內地聯營企業11家,與港台合資(獨資)企業8家,外資企業4家。1995年開始實施鎮村集體工業企業體制改革。到2001年,124個鎮村企業全部轉資為民營企業。2006年,花橋鎮有外資企業93家,民營企業276家,集體企業5家,實現工業產值94.2721億元,形成了以五金機械、化工、建材、電子、金屬製品、紡織、皮革、食品等門類為主導的工業體系
2006年開發建設花橋國際商務城以來,花橋主導產業由工業向服務業轉移,服裝、製鞋等勞動密集型工廠陸續遷出,工業所占比重明顯下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製造業向研發、銷售兩端升級。2016年,花橋開發區共有工業企業986家,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5488人,利稅總額10.08億元,利潤總額5.04億元,資產合計371.37億元,工業產值136.87億元(輕工業產值占7.9%,重工業產值占92.1%),工業增加值30.7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9家,利稅總額8.76億元,利潤總額4.2億元,資產合計141.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8.8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9.33%。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5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7.38億元。

第三產業

花橋地區的商業過去集中於花家橋、徐公橋、天福庵三個集鎮。清代商業漸趨繁榮。民國年間,鎮上三角街地段天天有早市,定期有集市。抗戰前夕,米糧業、中藥業興盛。抗戰時期和國共內戰時期商業蕭條。1949年12月,三個集鎮有店鋪97家。1951年成立花家橋供銷合作社。1956年開始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成立合作商店和小組。“文革”時期集市貿易蕭條,個體商業被取締。1978年後集市貿易和個體商業恢復發展。1984年成立花橋集體商業綜合公司。1985—1987年,新建花橋小商品市場、曹安小商品市場和花橋農貿市場。1991年出口額超億元。90年代中後期,國營、集體商業逐漸失去主體地位,供銷社、食品站、糧管所先後進行了體制改革。2000年設立江蘇國際商務中心。改革開放後尤其是90年代以來,個體商業快速發展,私營商戶由1994年的652家發展到2006年的2000多家,其中批發零售業戶1891家,餐飲住宿業戶244家,其他業戶786家。
2005年提出建設“花橋國際商務城”構想,總體定位為“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務江蘇”。2006年,花橋國際商務城被批准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的省級開發區。2013年入選財政部、商務部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成為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的核心區。到2014年,花橋國際商務城基本形成了以金融服務為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以海峽兩岸合作為特色的商貿流通業、以研發銷售為特色的總部經濟產業集群。2014年,花橋國際商務城累計引進服務外包企業127家,營業收入超過億元的總部企業有17家,全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92.03億元,占GDP的83.5%;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6.37億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6.48億元,房地產業39.1億元,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3.1億元,金融業9.7億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5.02億元,住宿和餐飲業1.06億元。
對外貿易
2016年,花橋開發區進出口總額13.85億元,其中進口總額7.99億元,出口總額5.86億元;註冊外資191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411萬美元。
房地產業
2016年,花橋經濟開發區有房地產開發企業53家,完成投資72.35億元;房屋施工面積709.625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24.6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51.2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209.34億元,待售面積8.29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增加值39.1億元。

交通

綜述

花橋緊靠上海,有“江蘇東大門,蘇滬大陸橋”之稱,對外交通便捷,距上海虹橋機場25公里,浦東機場80公里,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貫穿全境;跨越蘇滬的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延伸至境內,融入上海捷運網路,乘捷運到上海徐家匯僅需1小時。

公路

1935年,蘇滬公路築成,蜿蜒穿鎮而過。60年代建成昆安線、嘉安線、青安線等幹線公路。1980年開始修建鎮村公路。到2006年,花橋鎮有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青安公路、嘉安公路、順陳路、沿滬大道等幹線公路,鎮級公路有曹浦路、徐公橋路、集善路、花望路、雙華路、花園路、三星路、綠地大道、逢星路、雞鳴塘路、光明路、花集路、花溪路等。
  • 312國道花橋段東起橫漕村,西至小瓦浦橋,過境6.5公里,2001年在境內設古南收費站。
  • 滬寧高速公路花橋段東起泗江大橋,西至順楊村,過境8.06公里,於1996年通車,2003年由雙向4車道拓寬至8車道,境內設有花橋古南收費站,2009年花橋出入口開通,2010年出入口車流量為69036輛次。
  • 上海繞城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併線)花橋段北起肖浜,南至泗江口大橋,過境3.8公里,2004年開通,雙向6車道,與滬寧高速公路成互通立交樞紐。

鐵路

滬寧鐵路於1908年通車,花橋段東起34號橋,途徑珠翠、建福、新廟、鮑涇等村,西至36號橋出境,境內長3.34公里。1920年設天福庵站,為四等站。1973年改鋪雙軌。1987年,日車流量為90對客貨列車,天福庵站停靠4班客車,全年客運量87218人次。1997年,撤銷天福庵站。滬寧城際高速鐵路建於2008年,2010年通車,線路基本平行於滬寧鐵路,境內不設站。京滬高鐵並行於滬寧城鐵,境內不設站。

水路

水路在公路、鐵路興起之前是花橋鎮傳統的交通運輸方式。清乾隆年間境內吳淞江段有渡口2處。船舶多為木製船,靠搖櫓、撐篙、背牽、扯篷行駛。1970年水泥船在各大隊普及。1974年以柴油機為動力的掛機船普及。1994年,花橋鎮有通航河道28條,總長102.56公里,主要航道有吳淞江(蘇申內港線)、雞鳴塘、大瓦浦、茅港河、徐公浦等;有機動船117艘,總載重量1480噸。1995年後由於公路運輸的迅速發展,水運逐漸減少。1998年,撤銷祁巷渡口,機動船基本消失。除吳淞江外,境內水路基本失去水上運輸功能。2010年,花橋鎮有碼頭4個,泊位6個,堆場51261平方米,岸線353延米

公共運輸

軌道交通
2010年10月,全國第一條跨省軌道交通工程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安亭站—花橋站)奠基,2011年6月30日在花橋正式開工建設。2013年10月16日載客運營。花橋段線路全長約6公里,其中上海境內約440米,江蘇境內約5公里,全線均為高架線,設兆豐路站光明路站花橋站3座車站,車輛型號採用六列編組B型車。花橋段票價與上海捷運全網票價體系保持一致,上海公共運輸卡、崑山交通卡可通用。截至2014年10月13日,軌交11號線花橋段累計總客流1071.2196萬人次,日均2.951萬人次。2016年1月,11號線花橋段的車站管理工作移交給崑山軌交方面,上海捷運管理花橋段的行車業務。
2015年,蘇崑滬市域快線(S1)初步規劃方案完成。S1線全長約71.6公里,起於蘇州高新區,止於崑山花橋開發區,規劃與上海捷運軌交11號線花橋站實現換乘,並預留支線銜接滬通鐵路南郊新城站。
公共汽車
2007年9月,花橋與上海之間開通兩條跨省公交班線。2011年8月,花橋國際商務城公交公司成立。截至2013年10月,花橋區域有100路、101路、102路、103路、127路、220路、221路、222路、228路、229路、323路、324路共12條公交線路,配車數84輛。
捷運11號線開通後,大批上海市民乘捷運前來崑山遊玩,花橋捷運站成為重要的公交接駁樞紐。2013年10月沿捷運線增加至16條公交線路、94輛車,11月開通天福生態園公交專線,2014年4月開通古鎮旅遊公交專線。
計程車
2009年6月,花橋區域計程車投運,先期投放5輛區域計程車。2013年10月捷運11號線開通後,新投放20輛計程車,花橋國際商務城區域計程車總數達到60輛。

社會事業

科技創新

2016年,花橋開發區有各類科技人員5812人。2017年,花橋開發區柔性引進“千人計畫”3人,獲評省“雙創人才”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姑蘇“雙創人才”1人,崑山“雙創人才”4人、“雙創團隊”1個。新增省級研究生工作站3家。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出台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政策,紮實推進“十個一批”項目,申報科技項目146項,申請專利786件、授權293件,其中發明專利22件;新增入庫“小巨人”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省民營科技企業10家,新增蘇州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

教育事業

清代中期,花橋地區村村辦有私塾。道光八年(1828年)創辦震川書院。近代,花橋是崑山縣最早出現新式國小和中學的鄉鎮之一。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開辦天福國小。1906年創建花溪兩等國小堂,1912年改稱菉葭浜鄉立第一國民國小校。1913年建立菉葭浜鄉立第三國民學校。1927年,鄉立第一國小更名為花家橋國民國小校,附設幼稚班。1928年,黃炎培在境內創立了“江蘇崑山徐公橋鄉村改進實驗區”,對農民進行文化教育。抗戰期間學校停辦,私塾有所恢復。1943年創辦震川中學。抗戰勝利後推行國民教育。1947年,震川中學遷至安亭,老校址徐公橋作為分校。1949年,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學生84名,國小10所,學生592名。
1949年11月起整頓改造私塾。1958年成立農業中學,各大隊創辦幼兒班。1960年創辦花橋初級中學。1963年,農中與花橋中學合併為花橋農業中學,1968年花橋農中撤銷。1969年,花橋中學增設高中部。1968年成立金城、公橋、天福3所初級中學。1973年辦起“戴帽國中”(七年制學校)。1978年後教育事業走上正軌。1983年,高中部停辦,開設職業高中班。1985年成立鄉成人教育中心校。1987年新建中心幼稚園。1991年成立花橋職業中學。1993年9月,天福中學併入花橋中學。1994年,花橋鎮有幼稚園26所,入園兒童1259人;國小22所,學生2381人;中學3所,學生1201人;職業高中9班,學生426人;財會、機械、電腦專業培訓3班,學生106人。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學校撤併。1998年由企業創辦矽湖職業技術學院。2000年創辦華東台商子女學校,為幼稚園至高中一貫制學校,採用台灣學制和教材,面向華東地區招收台商子女就讀。2001年,花橋職業中學更名為崑山第三職業高級中學。2004年由企業創辦花橋前景學校,招收民工子弟。截至2010年,花橋鎮有各級各類學校12所(其中民辦學校3所),在校學生18090人,教師1075人。2011年,崑山第三職業高級中學更名為崑山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833人,教職工115人。2014年,華東康橋國際學校開學,為幼稚園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貫制學校。截至2015年,花橋有公辦幼稚園6所,公辦國小4所,公辦國中2所。

文化體育

1928年,黃炎培創辦的鄉村改進會建有民眾大禮堂、民眾教育館等文教設施,開展閱報、演講、彈唱等文化活動,抗戰前停辦。五六十年代,灘簧班、高蹺隊、龍燈隊、秧歌隊、腰鼓隊年年於春節或農閒季節走村穿戶,巡迴表演。1957年成立花橋鄉文化站,29個高級社成立俱樂部。1958年成立廣播放大站。六十至七十年代中期俱樂部活動最盛。七八十年代,棋類、拔河、桌球、腳踏車等年年有比賽。1972年建成大禮堂(影劇院)。1976年建立公社電影放映隊。1981年,花橋公社有31個圖書室,組建18個籃球場、隊。1984年舉辦首屆農民運動會。1988年,各村相繼建立老年活動室。1992年,鎮廣播站改為廣播電視站。1992年、1994年,花橋鎮先後被授予“省體育先進鎮”、“省民眾文化先進鎮”稱號。截至1994年,花橋文化站占地面積1400餘平方米,其中溜冰場663平方米,建築面積729平方米,內設圖書館,總書籍13650冊,辦有季刊《花溪之聲》,有老年活動室30個。2000年實現有線電視光纜“村村通”。2001年12月,鎮文化站與廣播電視站合併為鎮文化廣電站。2005年《花溪之聲》雜誌更名為《花溪》。2006年,鎮文廣站改為鎮文化廣電體育站,鎮文化體育中心大樓竣工。2006年,花橋鎮有文化廣電體育站1個,離退休幹部活動室1個,棋牌室、歌舞廳5家,網咖10餘家,門球場10個,籃球場7個,露天健身點10處,已舉辦6屆鎮運動會。2017年,花橋開發區建成新文體中心,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285場次,建成社區公益電影固定放映點10個,播放免費電影370場次;成立區文聯,創作《夢之所起》等文藝精品6件,創辦“西橋東亭”公益大講壇,與上海川沙合作建設紀念黃炎培主題歷史文化陣地。

醫療衛生

清末民初,西醫傳入花橋。1928年黃炎培創辦的徐公橋鄉村改進試驗區設有公共醫診所。建國前,境內有10家中醫診所,2家西醫診所;血吸蟲病廣泛流行,新胡、新廟、曹村涇病情尤為嚴重,此外霍亂傷寒天花傳染病時有發生。1952年組建3個聯合診所。1958年成立鄉衛生院,農業合作社始辦保健室。1969年起實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五六十年代以來多次開展大規模查螺滅螺運動以防治血吸蟲病,1985年達到了消滅血吸蟲病的標準。截至1994年末,花橋鎮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9個,廠企衛生室4個。2001年,原村衛生室撤併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3年,花橋鎮衛生院更名為花橋人民醫院。2004年組建花橋預防保健所。截至2010年,花橋鎮有衛生機構16個,其中醫院1家,醫護人員239人。2011年,經批准設定崑山泰和綠地醫院,為三級腫瘤專科醫院,床位600張。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古遺址
金城遺址、瓦城遺址、小瓦浦城遺址、清代練武場、賽馬場
古寺觀
延祥寺、永懷寺、玉皇廟、金城廟、三閭廟(三林廟)、猛將堂等
古橋樑
雞鳴塘橋、聚福橋、嚴泗橋、大瓦浦橋、花家橋、徐公橋、萬壽橋、永清橋、集善橋(趙家橋)等
古墓葬
姜家墩、徐家墳、胡家墳
近代史跡
無逸堂、大年堂、蘆浦天主堂、國民黨京滬警備司令部
金城遺址位於境內西陸巷、陶家村交界處(屬金城村),相傳為吳王所築,經考古鑑定為漢代城牆遺址。為折角形土城,總長305米,南北長170米,東西寬135米,基寬8米,高5米,城址周邊有土墩、漢代墓葬,出土有陶器、青銅鏡、錢幣等文物,是蘇州地區一處極為重要的漢代城址。
解放前,花橋地區原有寺廟30餘座,境內有祠堂11座,牌坊10座,大多在20世紀50至70年代被拆除。古橋樑多建於南宋至清代時期,今存聚福橋、嚴泗橋(集慶橋)、大瓦浦橋、徐公橋、萬壽橋、永清橋、集善橋(趙家橋)等。古墓葬中,姜家墩宋代姜氏墓地,徐家墳為清代翰林學士、山東布政徐恕墓葬,胡家墳為清代胡之鼎墓葬。
民國建築中,無逸堂為黃炎培創辦的徐公橋鄉村改進區的民眾大禮堂,大年堂是為紀念黃大年而建,蘆浦天主堂建於1912年,1958年關閉,國民黨京滬警備司令部位於古巷村張家大院(已拆除),為1937年8—9月國民黨京滬警備司令部的臨時指揮中心,蔣介石曾親臨部署戰事。

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起源於明代嘉靖年間,以竹笛二胡為主奏樂器,用琵琶揚琴小三弦等伴奏,音樂優美流暢,具有小、雅、細、輕的特點。花橋地區的江南絲竹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初成立的雞鳴堂及橄欖社,一直以來都有專門的演奏班子,並積累了一批特色曲目。許多流行於江浙滬一帶的江南絲竹曲,如《行街》《歡樂歌》《龍虎鬥》等樂曲,成為花橋樂隊的保留曲目。除了經典樂曲,花橋樂隊還演奏許多白創曲。旋律大多短小、簡潔,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如《一點金》《燕雙飛》《花快樂》等。花橋絲竹班的樂器上大多掛有珠飾“彩鳳”,有成雙成對、望子成龍、吉祥如意的寓意。1949年後,先後有新雞國樂社、周涇絲竹班等班子活躍於各類節慶喜宴活動中。1999年,花橋鎮被評為蘇州市民樂之鄉。2000年組建友衛絲竹班,並將江南絲竹、司儀滬劇錫劇、歌曲等融合一起,使漸趨衰落的花橋絲竹再現風采。2006年,花橋鎮被評為蘇州市特色文化鄉鎮“江南絲竹之鄉”。2007年,花橋江南絲竹被列入崑山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橋江南絲竹花橋江南絲竹

著名人物

陶峴(生卒年不詳),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第九代嫡孫,自號麋鹿野人。唐朝開元元年(713年)中進士。開元後期,從江西潯陽(今九江)遷徙崑山,先居現千燈陶家橋,後遷雞鳴塘(今陶家村)。性情疏脫,不謀仕宦。工詩文,通八音,撰《樂錄》八章。陶峴名聞朝廷,所經府縣官員無不招待。吳越之士稱其為“水仙”。漂泊天下三十餘年,年老時回到陶家村。
陶琰(1597?—1645),字稚圭,號別峰,其名或誤作陶炎或陶琬。明末詩文家,佛教居士。陶峴後代,世居陶家村。崇楨諸生。素奉佛法,其學以佛為宗。工詩善文,詩文多類禪偈。清軍南下,組義軍抗擊,崑山城破,閉門自盡。死後由後人輯其遺作為《仁節集》行世。
陶甄(生卒年不詳),字康令,崑山名士陶琰之子。明崇禎十五年(1643年)取得秀才。乙酉(1645年)之變父親殉難後拋棄仕途,收徒施教至終老。期間以讀詩彈琴為樂,亦精通宗教方面的理論。平常與崑山葉方恆(清順治十五年中進士,任濟寧道僉事官)友好往來。清康熙時期(1662年後)曾作《隱逸》一文,七十三歲病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