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農業產業集群

綠色農業產業集群

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是指一組在地理上相互臨近的企業和互補機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生產和加工生態、安全、優質、高產、高效綠色農產品為對象,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由於共性或互補性聯繫在一起形成的有機整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農業產業集群
  • 外文名:Gree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特徵,效應,

特徵

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既有產業集群所共有的一般性特徵,如產業在地理上的臨近性、產業鏈條的完整性、網路組織及其社會根植性以及集群結構的柔性化等,也有自身的特點。不同於一般的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集群,綠色農業產業集群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態的可持續性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我們的共同未來》報告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接受和認可。農業由於其與自然界的特別密切關係,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確立,可持續農業逐步成為占主流地位的現代農業發展思潮。綠色農業強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本質上是一種可持續農業,是可持續農業的一種實踐形態。作為綠色農業高級發展形態的綠色農業產業集群自然具有綠色農業具備的生態可持續性的特點。所謂生態的可持續性就是要保護農業發展的資源基礎,使農業建立在生態持續的基礎上。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注重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注意利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之間能量的轉移,把能量轉化過程中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重視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使資源能得以永續利用,實現生態的可持續性。如在陝西渭北綠色果品產業集群中,以蘋果種植產業為主導產業,在集群區域內實施“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的生態果園建設模式,“果、畜、沼、窖、草”共同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能量循環生態系統,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節約和高效利用了資源,充分體現了集群生態可持續性的特點。
(二)經濟的高效性
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所體現出來的經濟高效性,一是與產業集群本身固有的內在特徵有關,二是與其提供的綠色農產品的特性有關。首先,綠色農業產業集群以要素的大量集聚和產業的關聯為重要特徵,使其在成本的節約、市場的開拓、經營效率的提高等諸多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克服了農業生產規模不經濟的缺陷,提高了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其次,隨著人們物質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農產品需求的多樣化,優質、生態、安全的綠色農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消費者也願意為綠色農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因此,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一方面,綠色農產品的消費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容量不斷擴大,為綠色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綠色農產品相對於一般農產品具有較大的需求價格彈性,可以獲得較高的銷售價格。綠色農業產業集群以綠色農產品生產為核心,其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既為人們的農產品消費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引導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
(三)產品的標準規範性
綠色農業產業集群以生產和加工生態、安全、優質、高產、高效綠色農產品為對象。嚴格的第三方認證和標準化管理是綠色農業產業集群中農產品生態、安全、優質的重要保障。首先,綠色農業產業集群中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強調標準化,不同質量等級的農產品必須經過專門機構的嚴格認證,方能獲得相應的識別標誌。在我國,綠色農產品主要包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等層次,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管理機關為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綠色食品的認證機構為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有中國環境保護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等。通過農產品的標誌認證,利於對產品的識別和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控制。其次,在綠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整個產業鏈條中,以綠色科技為依託,採用科學現代的管理手段,進行無公害綠色生產、綠色加工、綠色儲運和綠色行銷,實行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中的全程質量控制,保證了綠色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

效應

(一)經濟效應
經濟效應主要為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所表現出來的技術創新效應、市場優勢效應和區域品牌效應。
1.技術創新效應。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有利於促進集群內企業的不斷創新,產生強大的技術創新效應。首先,集群為群內相關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創新氛圍。一則集群內企業彼此接近,競爭激烈,為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二則在集群中,彼此相鄰的企業之間由於交往的頻繁性和合作的經常性,通過彼此的觀察與相互學習,一項創新技術很容易被其它企業所熟知,在此基礎上,其它企業進行消化、吸收與模仿,從而又會出現新的技術創新。其次,綠色產業集群可以降低企業創新成本。集群內企業專業化分工明確和細緻,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企業日益專精於某領域或某一項技術,使得每個企業負擔的技術創新投資成本大大降低。另外,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集群競爭合作機制,也有利於集群企業間進行技術創新合作,通過彼此間的創新合作,降低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成本。
2.市場優勢效應。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是在具有某一農產品資源優勢的一定區域內形成的專業化、規模化和特色化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農業綜合產業區,其專業化、規模化和特色化的特點,為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優勢效應。
首先是規模經濟帶來的生產成本與市場規模優勢。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後,會形成集群企業龐大的聯合需求,集群企業可通過公共基礎設施的共享、大量原材料的集中批量購買和運輸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並隨著產品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擴大,以資源要素為基礎的生產成本在產品的總成本構成中還會進一步下降;綠色農業產業集群也會由聯合供給形成可觀的綠色農產品整體市場規模,擴大綠色農產品的市場份額,進而產生綠色農產品市場規模優勢。
其次是專業化和特色化帶來的市場競爭優勢。亞當·斯密認為,分工與專業化的發展是經濟成長的源泉,分工是有助於提高生產力的最重要的條件。綠色農業產業集群中,大量有密切產業聯繫的綠色農產品生產者、加工銷售企業以及相關的支撐體系集中在一起,彼此間分工明確,相互依存,共同發展而形成的專業化、特色化產業群或企業群。專業化提高了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並促進產品創新,形成滿足不同細分需求的同類產品的多樣化產品體系,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使集群特色更加鮮明,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體現強大的市場競爭優勢。
再次是發達的專業市場體系和運銷服務體系帶來的交易成本優勢。綠色農產品專業市場和運銷服務體系是綠色農業產業集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大規模綠色農產品的集聚供應而形成的發達的綠色農產品專業市場使分散的農產品交易集中實現,既為買賣雙方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使信息更加通暢,降低了交易鎖定和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有利於節約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再者,集群內專業化的運銷服務體系和廣闊的市場網路,也為降低交易成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區域品牌效應。區域品牌是指某個行政或地理區域內形成的在某一產品市場具有較高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是綠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一種結果,綠色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會形成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如山東壽光的蔬菜已經成為無公害和綠色蔬菜的典型代表,山東的“金鄉大蒜”為中國綠色農產品中的一個典型的區域品牌。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一旦形成,則會發揮極大的品牌效應。首先是對於集群內企業的功能效應和農戶的增收效應。區域品牌對集群內企業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效應、品牌傘效應和產品促銷效應。對於集群內的農戶,區域品牌有利於單個的農戶生產與大市場連線起來,使農戶獲得產品價值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其次是區域品牌對於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本身的功能效應。區域品牌有利於產業集群的升級、根植性的強化以及競爭力的提升。再次是區域品牌通過區域行銷效應、區域要素集聚的促進效應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乘數作用,發揮對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區域的功能效應。
(二)生態效應
綠色農業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強調對資源和環境的利用與恢復,其生產過程與生態環境保護密切結合在一起,它要求農業環境和資源符合綠色質量要求,強調更有效而合理地利用化肥和農藥,將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控制在環保標準內,甚至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等生產資料,本身是一個淨化環境、控制有害物質使用的過程。作為綠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高級形態的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其生態效應包括巨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從巨觀上,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可協調整個產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促進系統物質流、信息流、能量流和價值流的合理運轉,確保系統穩定、有序、協調發展。在微觀上,通過綜合運用清潔生產環境設計綠色製造、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手段,大幅度提高產業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儘可能降低產業污染排放水平和生產全過程的環境影響,促進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持續發展。
(三)社會效應
1.滿足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供給效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就會發生重大變化,食品的消費結構會逐步實現從量的滿足到質的提高轉變。在已開發國家,綠色消費已成為一種時尚,綠色價值觀和綠色產品偏好逐漸形成。
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保障效應。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狀況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標誌。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一直把加強食品質量安全擺在重要的位置。但不可否認,近年來國際國內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重大事件時有發生,我國面臨的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國內食用有毒大米、有毒豬肉、有毒奶粉、農藥殘留超標蔬菜等而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頻繁發生,種植業產品“四超標”(農藥殘留、重金屬、硝酸鹽和有害微生物)的問題還很嚴重,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仍然是目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實行從生產到銷售、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控制,生產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屬於安全類農產品,保證了農產品(食品)的質量安全,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3.確保農民收入的增收效應。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多年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居民收入逐年拉大。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是,來自農業尤其是種植業產品市場價格持續低迷。婦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出台了大量的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政策,但在城鎮居民收入高速增長、恩格爾係數快速下降的背景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切實的解決。從供給的角度來年看,農民增收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要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提供生態、安全、優質的農產品(食品),擴大農產品的消費市場,以此來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如根據報導,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已經成為該省繼石化、裝備製造、醫藥、能源和森工之後的第六大產業,是新興產業中叫得最響的品牌,成為農民和地方財政增收的一條重要渠道。綠色農業產業集群按照特定的方式生產生態、安全、優質的綠色農產品,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促進農業增效、確保農民增收的重要組織形態,它的發展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及農民的增收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