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國際上,工業污染控制方式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重大的變革:以原先西方已開發國家“末端處理”式的先污染後治理方式轉化為以污染防範為主的污染控制戰略,這種新戰略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業環境活動中心稱為“清潔生產”戰略。“清潔生產”謀求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整個工業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力工具。污染防止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末期。剛出現時人們冠之以不同的稱呼:美國稱之為“污染預防”、“減廢技術”和“廢料最少化”,日本稱之為“無公害工藝”,而
中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則稱之為“少廢無廢工藝”,另外一些國家也有“清潔工藝”、“綠色工藝”、“生態工藝”等稱呼。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上才逐步統一說法,稱之為“清潔生產”。
定義
對清潔生產的定義尚未達成共識,但其內涵可歸結如下:
清潔生產包括的內容:
①清潔的能源及生產過程 a.選擇綠色資源(Green Resources),著重使用無公害、養護型的新能源、新資源,如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b.清潔利用礦物燃料,加速以節能為重點的技術改造,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c.採用無污染、少污染的技術、新設備,節約能源及資源;開展原材料的循環套用和回收利用,綜合利用邊角下料和廢舊物資,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對地球資源的耗用;d.強化工藝、設備、原材料儲運管理和生產組織過程的管理,減少物料的流失和泄漏事故;e.對排放的污染物進行“三廢”綜合治理。②清潔的產品 a.產品所用材料應無毒害物,易分解處理、潔淨產品及生存空間;b.產品應具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以及節能、節水、省電和低噪音等特點;c.產品使用後不含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因素,易於回收、復用和再生;d.附加服務和附加利益組成
綠色產品的附加產品。
清潔生產的目標:
①在生產過程中,消除減少廢、污物的產生和排放,以實現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產品生產和消費過程與環境相容,減少整個生產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②通過資源的有效利用、短缺資源的代用、資源的再利用,以及節能、省料、節水,以實施資源的合理利用,減緩資源的耗竭。
清潔生產應貫穿於兩個“全過程”:
①生產的組織全過程。即從產品開發、規劃、設計、建設到運營管理的全過程,採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產生。②物料轉化全過程。即從原材料加工到產品生產、產品使用甚至報廢處置的各個環節採取必要的措施,實施污染控制。
深入研究
綠色生產與清潔生產的概念並無太大差別,我們可以把綠色生產定義為按照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原則來組織生產過程,創造出綠色產品,以滿足
綠色消費。因為以往清潔生產的概念較專注於工業生產,所以綠色生產在某種意義上內涵比清潔生產更廣。
除了清潔生產的內容,綠色生產更突出開發和生產綠色產品這一點。綠色產品是指在其行銷過程中具有比類似產品更有利於環保的特性的產品。它可以是改良型或全新的產品。綠色產品除了具有傳統產品的基本要求外,還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即符合環保要求,有利於環保。採用綠色生產的意義是多方面的,例如更易獲得消費者對企業及產品的好評和信賴、財務收益(由於排污費用的降低和原材料及能源的消耗量的降低),以及新的盈利機會(利用
綠色技術可以將無用的東西轉為盈利的有用之材,通常稱之為“廢物利用”)。
需要指出的是,綠色生產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所謂的綠色生產和綠色產品都是相對於原來的生產過程和產品而言的。所以綠色生產本身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隨著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綠色生產的內涵將不斷更新進步。生產綠色產品的企業應在生產中引入綠色生產、清潔生產的觀念,對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設備進行改造。在綠色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綠色產品功能的延伸和再利用,儘量節省原材料,減少廢棄物。同時,還應考慮廢棄物回收和處理的方便,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減少或消除消費者在處理廢棄物時的麻煩和無意中造成的環境污染。
實施方法
綠色企業實施綠色生產可大致分為準備階段、調研階段、制定方案階段和實施方案階段。
準備階段
(1)明確目標,轉變觀念。綠色生產的目標可能來自
上級主管部門或主管部門下達的指標、環保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的發展戰略。在準備階段,企業只是預定一個大致努力的方向,目標的具體化將在以後階段完成。轉變觀念可謂實施綠色生產的首要問題。更新觀念的關鍵是各級政府官員與企業領導,要通過各種學習班、培訓班對他們進行綠色生產的目的、意義、實現途徑、實施方法、法規、政策與運行機制的培訓,從而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調整戰略,掌握操作方法。
(2)組織行動,加強領導。建立強有力的行動小組,是順利推行綠色生產的組織保證。該組織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執行以下任務:開展調研和分析:組織評價和諮詢;確定具體目標;進行方案論證;負責立項;指導實施;協調各方關係,爭取領導支持和吸收民眾參與;組織驗收,總結經驗。應該說明的是,行動小組為了順利開展工作,應首先爭取領導層的支持和授權。一般應有一位熟悉本廠生產和環保、有經驗且有威信的人來對行動小組專門負責和領導。此外,由於實行清潔生產有時涉及工業、財政、銀行、物資、能源、環保等多個部門,這時需各有關部門認識一致,主動配合,大力支持,清潔生產才有可能成為現實,所以必須加強指揮和協調。政府往往會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制定清潔生產的經濟政策與措施,制定和指導實施清潔生產計畫,組織環境審計,組織示範工程和示範區的建設,以及總結、推廣清潔生產的經驗。對於行動小組而言,還應注意在工作過程中要積極爭取領導支持,要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要做好系列宣傳工作,並進行控制和核算。
調研階段
進行調查分析是任何解決問題做決策的必經步驟。調查分析的內容一般涉及: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企業歷史、企業地址、規模、組織機構、主要產品、產量利稅及企業規劃等等);企業的環境背景(包所在地的地理、地質、地形、土壤、氣象、水文和生態環境等);企業的生產排污情況(包括能耗、物耗、廢料產生部位、
污染物的形態、性狀、毒性和數量、排污和去向等);相關的環保法規和排放要求;污染治理現狀(包括治理項目、方法、投資、評價、排污費、污染糾紛、人員健康情況等)。進行現狀調研與分析,要進行物料和能量核算,進行分析和預測。分析和預測是指對收集的一手和二手資料進行計算、分析和比較。應特別注意物料核算,因為經驗表明往往可以從中發現問題的所在和存在的機會,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回顧和預測,有助於確定目標和開發方案對未來發展趨勢的考慮。最後,經過分析和預測,把結果整理成詳細的調研報告,作為行動的依據。
制定方案階段
在這一階段,首先要確定目標。通過第二階段的調研分析一般即可發現在生產過程中最為薄弱和最易突破的環節,從中選中若干重點採取行動,同時綜合考慮企業在人、財、物及技術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最終確定一個(或幾個)具體的目標。之後,企業應提出可供選擇的方案,然後進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通過對若干可供選擇方案的技術、經濟和環境評價,從中選出最可行(或最佳)方案。
實施方案階段
這一階段通常包括四個步驟:(1)方案的實施。包括籌集方案所需資金,進行設計、申請許可證等等。(2)成效評價與反饋。方案得以實施後,若生產進入正常狀態,設計也達到要求,則可收集數據,檢查方案的實施成效並加以評價和反饋。假如未能達到原先制定的目標,要“返工”或修改原方案。這種追蹤評價的結果對於綠色生產的順利進行和進一步完善非常有用。(3)驗收。(4)進一步提出新目標。由於市場競爭,技術進步,市場需求變化及其他,綠色生產是一個“不進則退”的不間斷的進程。企業需時刻密切注意環境變化,不斷提出新目標,以與不斷變化的環境相一致。
推行障礙
在推行綠色生產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各方面的阻力。目前我國的綠色生產基本停留在對生產過程的事後處理上而大多尚未落實在生產過程中。
障礙分析大致而言,企業在實施綠色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以下障礙:(1)觀念方面的障礙。企業中往往存在種種舊觀念或對綠色生產的偏見。大多數人尚保持原有的經濟觀念,對環保認識不足,至多採取被動和應付了事的心態。此外,許多企業把滿足環保法規的要求作為企業環保工作的“上限”,而不願做進一步的努力,有些人認為綠色生產只是一種宣傳口號,是一種“花架子”,不可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實際好處。而且最關鍵的是,絕大多數人總是不喜歡變化,怕冒風險,怕採取新做法會影響原來的生產或產品質量,於是往往安於現狀,認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外,多數人容易犯近視症,認為預防污染是長期的事、以後的事。(2)經濟方面的障礙。綠色生產需大量資金投入。一方面許多企業資金不足,虧損問題尚未解決,對環保“
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另一方面,這關係到成本收益問題,成本投入很大,但收益卻不是立即可見並且是不確定的。另外,對環境損失的估計及對綠色生產項目的經濟核算是很難的。此外,中國對廢料的排放收費太低,對企業缺乏有力的經濟刺激。(3)技術方面的障礙。首先是技術部門與生產與銷售部門之間的接口問題。要把技術轉化為可生產的銷售產品,其間會有信息傳遞等各方面的問題。其次是缺少對生產進程的物耗、能耗和排污等方面的精確數據。另外,許多企業缺乏可用的技術,綠色R&D較薄弱,綠色技術人員缺乏。(4)管理等方面的障礙。管理層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等方面的正確認識(或認識不足),領導不力。而且在組織機構上不落實,並缺少必要的獎勵。(5)生產的剛性與需求的柔性方面的矛盾以及生產轉向的困難。
實現主要途徑
實現清潔生產的途徑企業要針對自身面對的關鍵問題採取綜合措施來解決。以下是實現清潔生產的幾條主要途徑:
(1)綜合利用資源(原材料和能源等),開發二次資源(例如,利用“廢渣”“廢氣”等)。
(2)在綠色生產過程中防止物料流失,對廢物要進行綜合利用。
(3)改進設備和工藝流程,開發更佳的生產流程。
(4)提升產品設計,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
(5)改進和發展綠色技術,搞好污染防範及末端處理。此外,政府加強科學管理,創建無廢工業區,推廣綠色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