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產業生態學家針對產業活動及其對自然系統的影響,通過比擬生物新陳代謝過程和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別是物質流與能量流的運動規律,提出了產業生態系統這一概念。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範圍內.通過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產業生態系統則是依據這一生態系統原理、基於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生態功能的網路化生態經濟系統。因此,產業生態系統是一個由製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組成的群落,它以系統解決產業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為研究視角,在協同環境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利用產業結構功能最佳化實現產業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具體來說,在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淘汰那些陳舊設備、高物耗、高能耗、污染嚴重的產業部門和環境負效應嚴重的產品。在現代社會工農業生產中大力倡導採用高效、低耗、環境污染小、經濟效益高的技術,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地探索既有利於保護環境又能提高企業效益的經營管理模式,實現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與持續發展。
演變
產業生態系統在過去的幾百年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從粗線條看,我們經歷了至少從傳統手工作坊、大規模生產、多單位公司、專業化分工、製造外包和知識性外包等幾個階段。
傳統手工作坊時期的特點是單獨作業、基本上不能形成批量生產。工業革命則帶來了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實現大規模生產,這一階段的產品相對簡單,原材料經過很少的加工過程就形成了產品,譬如紡織業產品的過程只有棉花、棉線和布匹。這兩個階段特點是生產還是由市場力量協調的,也就是所謂“看不見的手”。
在多單位公司階段,產品已經複雜到需要經過多個加工過程和大量的零部件。此時,由市場無形的手協調的成本相當大,許多企業開始縱向一體化,“將以前幾個經營單位進行的活動及其相互交易內部化”,也就是從最基本的原材料開始,經過多個部門的生產,大規模生產最終產品。亨利·福特時期的汽車業是最典型的例子,從鑄鐵開始,福特公司自行生產T型車的零部件,最終組裝成車。零部件生產開始是在一個工廠里進行,逐漸轉變為建立專門的工廠生產相應的零部件,從而形成所謂多單位公司。(福特曾試圖將縱向一體化再推進一步,向前推進到礦石採礦和橡膠採集等原材料生產過程,向後推進到作為銷售商銷售新車,但未能成功。)
在隨後的發展過程中,生產進一步專業化,零部件的生產開始部分獨立於汽車製造商,從而過渡到專業化階段。在之後很長的時期里,汽車製造業的過程再無重大變化,只不過越來越多的零部件由獨立廠商生產,生產的效率越來越高,在日本汽車企業發明即時生產?Just-in-time?JIT 達到頂點。但是,汽車製造商依然完全控制著汽車的設計與生產,零部件廠商在產業鏈中沒有多大的發言權,不同的汽車之間零部件很難通用。在過去十幾年中,隨著產業競爭加劇,不同汽車型號之間的平台共享正在變得普遍,但不同廠商之間的平台共享依然沒有出現。
組成
從生態學的角度分析,產業生態系統由產業環境與產業生物群落兩部分組成。產業生態環境即指以產業為中心,對產業生產、存在和發展起制約和調控作用的環境因子集合,如產業相關政策、市場需求、經濟情況等都是產業環境的一部分。產業生物群落是產業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它是由相互間存在物質、能量和信息溝通的企業和組織種群相對於外來物種所形成的整體,如客戶、供應鏈、生產者、流通者等參與實體。
產業生物群落主要由三方面進行表征:
種群:是指在一定時空範圍內棲居的同種個體的集合群.在產業生態系統中它是指同種企業的集合。
物種多樣性:泛指特定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的物種豐富程度,在產業生態系統中它指不同類型企業的豐富程度。
產業價值網:是指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的表現形式,產業價值網的本質是在專業化分工的生產服務模式下,由利益相關者間相互影響形成的價值生成、使用、分配和轉移關係及結構。
特徵
產業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複雜的功能體,具有整體性、競合性、開放性與豐富性的特徵。整體性是指產業生態系統的成員所構成了具有動態聯盟性質的統一整體。競合性是指企業與其對手間既有衝突競爭,又有合作雙贏。企業之間通過有效的合作機制來提高企業自身的生存能力與獲利能力,以減少和降低產業活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最終實現循環經濟。
開放性主要是指系統內成員的更換與接納,以及利益集團的重組。一般情況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系統的開放程度就越高。豐富性是指系統內產業種類的多樣化,多樣化程度關係到外界環境變化對整個產業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