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莖方形,被逆生的長柔毛及腺點。單葉對生;葉柄長2~1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葉片長卵形至橢圓狀
披針形,長3~7厘米,先端銳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細尖鋸齒,密生緣毛,上面被白色短柔毛,下面被柔毛及腺點。
輪傘花序腋生;
苞片1,線狀披針形,邊緣具細鋸齒及微柔毛;
花萼鐘狀,5裂,裂片近三角形,具明顯的5條縱脈,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點;花冠二唇形,紫色或淡紅色,有時為白色,長3~5毫米,上唇1片,長圓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片,較小,全緣,
花冠外面光滑或上面裂片被毛,內側喉部被一圈細柔毛;
雄蕊4,
花葯黃色,花絲絲狀,著生於花冠筒中部,伸出花冠筒外;
子房4深裂,花柱伸出花冠筒外,
柱頭2歧。小堅果長1毫米,藏於宿萼內。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名稱:生薄荷。潮汕草藥
別名:薄荷、土薄荷(潮汕)、白薄荷(汕頭)、山薄荷、
雞蘇(
揭陽、澄海)、
野薄荷(澄海)、
水薄荷(揭陽)、龍頭薄荷(潮陽)、金不換、番桔仔(惠來)、家薄荷(陸豐)。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葉。
家薄荷
與上種相似。葉卵形至長圓形,長2~5厘米,兩面均有腺點。萼裂片窄三角形,有緣毛。
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小堅果長0.7毫米。
全國各地多有栽培。
此外,興安薄荷(東北),以及江蘇(蘇州、太倉)栽培的
龍腦薄荷(《
本草衍義》)等,亦同供藥用。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分布華北、華東、華南、華中及西南各地。
主要價值
性味:
味辛,氣香,性溫,無毒。效能內服
發汗散氣,消風消腫;外用消腫止痛。入
肺經。
性狀鑑別
莖方柱形,有對生分枝,長15-40cm,直徑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綠色,稜角處具茸毛,節間長2-5cm;質脆,斷面白色,髓部中空。葉對生,有短柄;葉片皺縮捲曲,完整葉片展平後呈
披針形、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2-7cm,寬1-3cm,邊緣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齒狀鋸齒,側脈5-6對;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有柔毛,下表面在擴大鏡下可見凹點狀
腺鱗。莖上部常有腋生的
輪傘花序,
花萼鐘狀,先端5齒裂,
萼齒狹三角狀鑽形,微被柔毛;
花冠多數存在,淡紫色。揉搓後有特殘香氣,味辛、涼。
以葉多、色綠、氣味濃者為佳。
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
角質層齒疣,有時具毛。四角有明顯的棱脊,向有十數列
厚角細胞,內緣為數列
薄壁細胞,細胞間隙大。
內皮層細胞1列,愷氏點清晰可見。
維管束於四角處較發達,於相鄰兩角間具數個小維管束。
韌皮部狹窄。
形成層成環。
木質部於四角處較發達,由導管、木薄壁細胞及
木纖維等組成。髓部由薄壁細胞組成,中內常有空洞。莖的各部細胞內有時含有針簇狀或扇形
橙皮甙結晶。
粉末特徵
淡黃綠色。
(1)鱗頭部頂面觀呈圓形,側面觀呈扁球形,8細胞,直徑61-99μm,常皺縮,內含淡黃以分泌物;柄單細胞,極短,基部四周表皮細胞10餘個,放射狀排列。
(2)小腺毛頭部橢圓形,單細胞,直徑15-26μm,內含淡黃色分泌物;柄部1-2細胞。
(3)非
腺毛多碎斷,完整者1-8細胞,稍彎曲,壁厚2-7μm,
疣狀突起較細密。
(4)檢皮甙結晶存在於莖、葉表皮細胞及
薄壁細胞中,淡黃色,略呈扇形或不規則形。
(5)葉片上表皮
細胞表面觀不規則形,壁略彎曲;下表皮細胞壁彎曲,細胞含淡黃色
橙皮甙結晶。氣孔較多,為直軸式。
採制
夏、秋季莖葉茂盛或花開至3輪時,于晴天分次采割,曬乾或
陰乾。
揀淨雜質,除去殘根,先將葉抖下另放,然後將莖噴灑清水,潤透後切段,曬乾,再與葉和勻。
藥理作用
薄荷醇局部套用可治頭痛、神經痛、瘙癢等。套用於皮膚,首先有涼感,以後有輕微刺灼感。此種涼感並非皮膚溫度降低,而系刺激
神經末梢之冷覺感受器所引起。
薄荷醇、
薄荷酮對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後者的作用較強。用小鼠作試驗,對離體
小腸,
薄荷精油有解痙(抗
乙醯膽鹼)作用;但對整體小鼠的小腸內容物之推進速度並無顯著影響,甚至有抑制傾向,故推測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於其嗅、味感覺續發性引起的。
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它對
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療作用,可能是由於其促進了分泌而去除了附著於黏膜上的粘液所致。薄荷酮之刺激性強於薄荷醇。
功效
薄荷產品(
薄荷腦和
薄荷素油)具有特殊的芳香、辛辣感和涼感,主要用於牙膏、食品、菸草、酒、清涼飲料、化妝品、香皂的加香;在醫藥上廣泛用於驅風、防腐、消炎、鎮痛、止癢、健胃等藥品中。全草入藥,有發汗、散風熱和止癢等功效,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無汗、風火赤眼、
風疹、皮膚發癢、疝痛、下痢及
瘰癧等症,外用有輕微的止痛作用,用於神經痛等。我國歷來是薄荷腦和薄荷素油的出口大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享有盛名,遠銷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外匯收入可觀。薄荷根系在生長期間向土壤中分泌的物質有抑菌作用,對棉花的幾種主要病蟲害,如
棉花枯萎病、
立枯病以及棉薊馬和
棉蚜等,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尤以對棉花枯萎病防效顯著,可在棉花重病區實行薄荷棉花
輪作。
功能主治
①《
藥性論》:"去憤氣,發毒汗,破血止痢,通利關節。"
②《千金·食治》:"卻腎氣,令人口氣香潔。主辟邪毒,除勞弊。"
④《唐本草》:"主賊風,發汗。(治)惡氣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
⑦《日華子本草》:"
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療心腹脹。下氣、
消宿食及頭風等。"
⑧《
本草圖經》:"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小兒風涎。"
⑿《
滇南本草》:"治一切
傷寒頭疼,霍亂吐瀉,癰、疽、疥、癲諸瘡。"又:"
野薄荷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眩暈、發熱,去
風痰,治
傷風咳嗽、腦漏鼻流臭涕,退虛癆發熱。"
⒂《醫林纂要》:"愈
牙痛,已
熱嗽,解郁暑,止煩渴,止血痢,通小便。"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不宜久煎),0.8~2錢;或入丸、散。
外用:搗汁或煎汁塗。
注意
④《
本草從新》:"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虛者遠之。"
附方
①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風熱:薄荷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簡便單方》)
②治眼弦赤爛:薄荷,以
生薑汁浸一宿,曬乾為末,每用一錢,沸湯泡洗。(《明目經驗方》)
③治瘰癧結成顆塊,疼痛,穿潰,膿水不絕,不計遠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陰乾),
皂莢十挺(長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塗醋,炙令焦黃)。搗碎,以酒一斛,浸經三宿,取出曝乾,更浸三宿,如此取酒盡為度,
焙乾,搗羅為散,以燒飯和丸,如
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
黃芪湯下二十丸,小兒減半服之。(《聖惠方》
薄荷丸)
⑥治
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乾者水煮,綿裹塞鼻。(《本事方》)
⑧治火寄生瘡如灸,火毒氣入內,兩股生瘡,汁水淋漓者:
薄荷煎汁頻塗。(《醫說》)
⑨治耳痛:鮮薄荷絞汁滴入。(《閩東本草》)
薄荷的瘦身優點
1、燃燒脂肪
所含的薄荷醇能加速體內循環、去油膩、緩解腹脹感並達到分解、燃燒體脂肪、輕身減肥的目的。
2、養顏美容
從薄荷中提煉出來的精油可用於
芳香療法以及製作香水和化妝品,保護皮膚。
3、緩解壓力 撫平情緒
薄荷含有
揮髮油、薄荷精以及單寧等物質,有助於撫平憤怒、沮喪等負面情緒,是消除疲勞、緩解壓力、平心靜氣的心靈補藥。
DIY薄荷食譜幫你輕鬆減肥
材料:鮮薄荷5克。
做法:
新鮮
薄荷葉,洗乾淨,沸水沖泡,自然冷卻後放入適量放入適量蜂蜜即可。
做法:
將獼猴桃削皮,蘋果去核去成小塊;先把薄荷葉放入
榨汁機中打碎,然後再加入蘋果、獼猴桃一起打成汁即可。
材料:
綠豆500克,
糯米500克,薄荷葉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許。
做法:取綠豆500克煮至爛熟,加入切碎的薄荷葉15克、
白糖25克和少許桂花做成餡備用,再把糯米500克燜熟,晾涼。然後用
糯米飯包餡,用木槌壓扁即成。
近日,生
薄荷葉成了京城一些餐館的“新寵”,用來涼拌或是製作
薄荷茶飲料,都十分受青睞。但專家提醒,薄荷葉並非人人適合,體虛多汗、大病初癒者就不宜多吃。
薄荷性涼、
味辛,有發汗退熱、疏散風熱的作用,很適合夏季食用。吃海鮮時生吃薄荷葉,有解毒清涼的作用;平時用薄荷葉泡茶可以消暑;如果入藥,則可用於
風熱感冒、頭痛、
口瘡等的治療。
但要注意的是,薄荷內含揮髮油,會使皮膚
毛細血管擴張,促進
汗腺分泌,增加散熱,所以體虛多汗者不宜食用,而大病初癒、有
風寒感冒或體質寒涼的人也最好少吃。
繁殖方法
用種子、扦插、分枝和根莖繁殖。在生產上,一一般採用根莖繁殖法。在秋季收穫後,使根莖留在土裡,栽種前挖出,選節間短、色白、粗壯、無病蟲害的根莖,切成6-10cm長的小段作為繁殖材料,栽種期自11-3月初均可,因地而異。栽種地應多施底肥深翻,整平後,按行距25cm開溝,溝深6-8cm,將種用根莖撒入溝內,隨覆土,耙平壓實,每1hm2約需用根莖1125-1500kg。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生長期中除進行
中耕除草、疏通溝道、防止雨後積水、及時灌溉外,最重要的是追肥,一般為4次,即4月齊苗後;5-6月生長盛期;7月頭刀薄菏收割後和8月下旬二刀薄荷苗高15cm左右時。所施肥料以氮肥為主,同時輔以磷鉀肥。薄荷易退化,要注意選種留種。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