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機
瘰癧發病情況多由三焦、肝、膽等經
風熱氣毒蘊結而成,肝腎兩經氣血虧損,虛火內動所致,可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多因外感
風熱、內蘊痰毒而發;慢性多因氣鬱、虛傷而發。該病常憤怒忿郁,謀慮不遂,精神頹靡。
結核桿菌可通過淋巴或血行途徑感染頸部淋巴結,鼻咽部、口腔、喉部結核多通過黏膜下淋巴回流感染到淋巴結,肺部結核則可通過血行或淋巴途徑感染淋巴結。而民間醫者常說此病發病原因:病人由於常和家人或鄰里之生氣過多,脾氣暴躁引起。
臨床表現
1.初期
頸部核塊如黃豆大小,一個或數個,可同時出現或相繼發生,皮色不變,質稍硬,表面光滑,不熱不痛,推之能活動。
2.中期
核塊漸增大,與表皮粘連,有時數個核塊互相融合成大的腫塊,推之不能活動,疼痛。當進一步化膿時,則表麵皮膚轉成暗紅色,微熱,按之有輕微波動感。
3.後期
已化膿的腫塊經切開或自行破潰後,流出清稀膿水,夾有敗絮狀物質,瘡口呈潛行性管腔(表麵皮膚較薄,皮下有向周圍延伸的空腔),瘡口肉色灰白,四周皮膚紫黯,並可以形成竇道。如果膿水轉稠,肉芽變成鮮紅色,表示即將癒合。按照局部病變可分為3期,但實際上有些患者可能同時兼見兩個或者三個階段的病變。
病初起無全身症狀,在化膿時可有低熱,食慾不佳。後期破潰,若日久不愈,可導致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證見
潮熱,盜汗,神疲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蒼白,頭暈失眠,食慾不佳,苔少舌紅,脈細數無力。大多數能治癒。預後一般良好,少數體虛的人可繼發
流痰。治癒後每因體虛或過度勞累而復發。
辨證施治
1.初期
(1)證候 瘰癧初起如豆,單個或數個串生,不熱不痛,皮色不變,推之能動,舌苔白,脈弦。
(2)治則 疏肝養血、理氣化痰。
(3)方藥 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
2.中期
(1)證候 瘰癧累累如串珠,皮核相親,或融合成塊,漸感疼痛,推之不移,或液化成膿,按之復指,舌苔薄黃,脈弦數。
(2)治則 解郁化痰、托毒透膿,
(3)方藥 內托生肌散加減。
3.後期
結核潰破,膿水清稀,久則成瘺,經久不愈,低熱盜汗,咳嗽,舌紅少苔,脈細數。
(1)治則 滋陰降火、益氣養血。
(2)方藥 香貝養營湯合六味地黃湯加減。
飲食調理
1.攝取優質蛋白質和含鈣豐富的食品,如:肉類、家禽、魚類、蛋類、豆製品及奶類。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B、C、D的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配合一些大肉、蛋、等動物蛋白質。
2.不宜食用過多的脂肪,禁用海產品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忌食辛辣食物,禁菸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