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漢國(劉秀建立的政權(25年-220年)))

東漢(劉秀建立的政權(25年-220年))

漢國(劉秀建立的政權(25年-220年))一般指本詞條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雒陽(今河南洛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光武中興。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漢章帝後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君多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併土地。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西歸(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鄭玄經學推向高峰並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渾天儀,軍事上迫使匈奴西遷,佛教在此期間經白馬寺傳入中國。東漢豪強地主勢力擴張並形成門閥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匈奴西遷後鮮卑人占據漠北,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
  • 外文名:The Han Dynasty
  • 別稱:後漢、大漢帝國、炎漢、天漢
  • 時間:公元25年 ~ 公元220年
  • 帝王:劉秀、劉莊、劉怛、劉肇、劉隆等
  • 首都洛陽(雒陽)、長安 
  • 主要城市許昌南陽睢陽陳留揚州等 
  • 語言:雅言
  • 貨幣:漢五銖
  • 所屬時期:漢朝
  • 人口數量:6500萬(永壽三年) 
  • 主要民族:漢族
  • 國土面積:580萬平方公里(永和五年) 
  • 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 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
國號,天下大亂,東漢開國,光武中興,明章之治,戚宦之爭,走向滅亡,疆域,國土疆域,行政區劃,政治,中央系統,三公,九卿,尚書台,地方官制,選官制度,軍事,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人口,文化,思想,科技,醫學,繪畫,文學,史學,宗教,民族,匈奴,西域,烏桓,鮮卑,羌族,蠻族,外交,東亞,南亞和越南,西方,帝王世系,

國號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是漢室後裔,延續“漢”的國號,建都洛陽,由於都城洛陽在西漢都城長安之東,故稱東漢。又西漢在前東漢在後,又稱後漢

天下大亂

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代漢建新朝之後,先後頒布“王田令”、“私屬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圖緩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然而,王莽改制觸動了大豪強與許多上層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激烈的反對與排斥,加之改革的理想化與盲目崇古。終適得其反,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且新朝末年水旱災害不斷,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一時間,四方回響,天下大亂。終於使這場由封建統治階級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敗告終。
漢光武帝劉秀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父親劉欽曾任濟陽縣(今河南蘭考)、南頓縣縣令。赤眉、綠林起義爆發後,新朝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長兄劉縯為恢復劉姓統治,起事於舂陵,組成“舂陵軍”。王莽地皇四年(23年),劉秀在昆陽之戰中一舉摧垮新莽大軍,標誌著新莽賴以維持統治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同年綠林軍攻破許昌,王莽死於義軍之手,新覆滅。更始帝劉玄北都洛陽後,劉秀被派往河北地區鎮撫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強地主率宗族、賓客、子弟先後歸附,使他在河北站穩了腳。
劉秀劉秀
此後,劉秀拒聽更始政權的號令。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編了銅馬等部農民起義軍逐漸自立。不久,與更始政權徹底決裂。

東漢開國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軍擁立漢朝後裔劉盆子為帝,史稱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劉秀在鄗(今河北柏鄉縣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舖)即位稱帝,國號仍為“漢”,史稱漢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時關西號為銅馬帝
東漢全盛圖東漢全盛圖
劉秀定都洛陽後,把南陽設為陪都,並開始東漢統一戰爭,先後消滅了盤踞關中、號稱百萬的赤眉軍,割據隴右稱王的隗囂與盤據西蜀的公孫述等大小數十個割據勢力。經過十一年的東征西討,劉秀終於在公元36年掃滅了最後一個割據勢力成家帝公孫述。自此,歷經新莽末年長達近十九年的紛爭混戰,中國再次歸於一統。
東漢軍隊東漢軍隊

光武中興

  • 加強中央集權
劉秀鑒於西漢時期權臣干政、外戚篡國以及地方權重等歷史教訓,首先致力於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雖封功臣為侯,賜予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干預政事。對諸侯王和外戚的權勢也多方限制。
強項令董宣強項令董宣
劉秀以“柔道治國”為主理念,退功臣、進文吏,使得大多數開國將帥皆以列侯歸鄉享受優厚待遇,而不參與政治。當時功臣能夠參議大政的僅鄧禹李通賈復三人。這幾個人亦深知劉秀心跡,“並剽(消除)甲兵,敦儒學”,以避猜忌。劉秀對大臣更為警惕。建武時任大司徒者多遭打擊,如伏湛因事罷官,韓歆因剛直去位,又被逼自殺,歐陽歙戴涉皆因罪下獄而死,史稱“自是大臣難居相任”。
劉秀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專制皇權。劉秀對宗室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嚴。建武二十四年(48年),劉秀重申西漢時代的阿附藩王法,嚴禁諸王交通賓客,結黨營私。公元52年,他藉故搜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漢明帝即位後,更是屢興大獄,株連極廣。
  • 改革官制
在行政體制上,劉秀一方面進一步抑奪三公職權,使全國政務都經尚書台,最後總攬於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強監察制度,提高刺舉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隸校尉部刺史的許可權和地位。又令全國共並省400多個縣,吏職減省至十分之一。
  • 發展經濟
天下平定之後,劉秀重視生產與人民生活的恢復與發展,開始著力發展生產、提高民生、恢復國力,劉秀還採取了不少措施來安定民生,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建武六年下詔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東漢初年的封建租賦徭役負擔,比起西漢後期和戰爭期間有所減輕。他前後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為庶人,使流民返回農村,促進生產。他統治的時期,遭戰亂破壞的生產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人口與墾田數目大大增加,史稱“光武中興”。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進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同時清查土地,新定稅金,振興農業,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東漢經“光武中興”,社會的經濟有了一定的恢復,文化進一步發展,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東漢時期,各地豪強控制大量土地及耕作的農民,建立大型田莊,發展自給自足的田莊經濟,甚至擁有私人武裝力量,這一切都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明章之治

光武帝死後,漢明帝即位。命竇固耿秉征伐北匈奴。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據伊吾。因此西域各國皆遣子入侍,第二年復置西域都護府,遂“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然而不久焉耆龜茲復叛攻陷西域都護府,漢章帝即位後,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國而罷遣都護。
永平十二年(69年),位於今雲南緬甸北部一帶的哀牢國,舉國內附東漢,漢明帝以其地設永昌郡。哀牢之地,東起哀牢山,西至緬北敏金山,南達今西雙版納南境,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麓,哀牢內附初步奠定了中國對雲南地區的統治範圍。
漢章帝漢章帝
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並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明帝之世,吏治比較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國在籍人口為2100多萬,至漢章帝末年人口已達4300多萬。
明章二帝在位時期,秉承劉秀遺規,對外戚勛臣嚴加防範;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後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復置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號稱“明章之治”。

戚宦之爭

漢章帝時期開任用外戚之先河。漢章帝死後,漢和帝劉肇十歲繼位,竇太后臨朝稱制。竇太后倚仗親族,竇氏戚族開始專權。永元四年,漢和帝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招納賢士,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軍事外交上降服匈奴,並任命班超平定西域諸國,致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105年)的墾田數字達到732萬多頃,人口達5325萬人。
漢和帝去世後,漢殤帝繼位,政權為鄧太后的兄長鄧騭為代表的鄧氏戚族掌控,漢殤帝延平元年(106年)八月去世。鄧氏戚族扶持漢安帝繼位,鄧太后死後,漢安帝親政並掃滅鄧氏,但未能阻止其他外戚專權。
漢安帝死後,劉懿為閻氏戚族擁立,即位二百餘日後就因病去世。不久之後閻氏戚族就被宦官消滅。宦官擁立漢順帝,漢順帝對外戚繼續放任自流,結果導致梁氏戚族長達20多年的專權。梁冀更是達到了外戚權力的巔峰,漢沖帝漢質帝都被他牢牢控制。漢質帝因童言無忌而被毒殺,之後漢桓帝即位。
跋扈將軍跋扈將軍
公元159年,漢桓帝聯合宦官一起誅滅了梁氏。漢桓帝將與他同謀的十三個宦官封侯,自是宦黨干政。宦官的腐敗比外戚更甚,導致士大夫不滿,士大夫與外戚聯合一同對抗宦官。雙方鬥爭激烈,最終導致了兩次黨錮之禍,正直的士大夫全被排斥出朝堂。東漢王朝自此江河日下,瀕於滅亡。漢靈帝繼位後比漢桓帝更信任宦官。漢靈帝將朝政委任於宦官,使政局更為惡化。黃巾起義爆發後,黨錮才被解除。

走向滅亡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腐朽的朝廷根本無力平叛,在黃巾軍衝擊下,岌岌可危的東漢王朝決定飲鴆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備,雖成功鎮壓了黃巾起義,但卻使地方州郡長官擁兵自重。公元188年,劉焉謂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遂改部分刺史為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軍政的長吏、太守的上級,州郡縣三級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設立和州刺史權力的提升,埋下了東漢末期軍閥割據的禍根。
東漢末年東漢末年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志於剷除宦官勢力,但何太后反對,士大夫領袖袁紹提出建議,讓西北軍董卓進京,逼迫何太后答應。何進同意了袁紹的建議。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為強,殺死何進。當時在西園軍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追兵到,張讓自殺身亡。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導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董卓為了樹立威望,廢掉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190年漢少帝和何太后被董卓殺害。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中原地方諸侯勢力的不滿,紛紛以討董為名起兵並推舉袁紹為盟主,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但關東軍內訌、盟軍決裂導致失敗告終。初平元年(190年)又起董卓之亂,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軍閥紛紛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實力,中央政府的威望蕩然無存。
公元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將呂布,合作謀殺了董卓,下令大赦,董卓之亂結束。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將李傕郭汜捲土重來,王允被殺,東漢朝廷再度失控。公元195年,李傕、郭汜發生內斗,漢獻帝劉協和群臣逃到洛陽,但漢獻帝陷入窘迫的處境。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則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之後曹操逐漸掌握朝廷權力。220年,曹丕篡漢,定都洛陽,改國號為“魏”,史稱“曹魏”,東漢滅亡,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三國時期。

疆域

國土疆域

西漢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真番郡、臨屯郡併入樂浪郡玄菟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棄嶺東地。因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棄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對海南的統治。交州的日南郡象林縣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林邑割據獨立。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內附並被安置於河套,又於建武二十六年(50年)匈奴中郎將監護南匈奴降部。建武二十五年(49年)烏桓率眾內屬,內遷於北部諸郡之北,又置烏桓校尉監護烏桓併兼領鮮卑。;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內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擴充至大盈江一帶。至漢和帝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濱。

行政區劃

州名古名今地大致範圍所轄郡國
洛陽
河南洛陽東北
陝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
京兆尹(12個縣)左馮翊(13)右扶風(15)
弘農郡(9)河內郡(18)河南郡(21)河東郡(20)
鄗縣
河北柏鄉縣北
河北中南部
魏郡(15)鉅鹿郡(15)渤海郡(8)常山國(13)
中山國(13)安平國(13)河間國(11)清河國(11)趙國(5)
薊縣
北京市
河北北部,遼寧大部、朝鮮半島北部
涿郡(7)代郡(11)上谷尹(8)漁陽郡(9)右北平郡(4)
遼西郡(5)遼東郡(11)玄菟郡(6)樂浪郡(18)廣陽郡(5)遼東屬國(6)
并州
晉陽
山西太原西南
山西中部、北部、陝西、寧夏、蒙古的一部
太原郡(16)上黨郡(13)西河郡(13)五原郡(10)雲中郡(11)定襄郡(5)雁門郡(14)朔方郡(6)上郡(10)
姑臧
甘肅武威市
甘肅及寧夏大部
隴西郡(11)漢陽郡(13)武都郡(7)金城郡(10)安定郡(8)北地郡(6)武威郡(14)張掖郡(8)酒泉郡(9)敦煌郡(6)張掖屬國(5)居延屬國(1)
雒縣
四川廣漢
四川、雲南大部,廣東、陝西一部分
漢中郡(9)巴郡(14)廣漢郡(11)蜀郡(11)犍為郡(9)牂牁郡(16)越巂郡(14)益州郡(17)永昌郡(8)廣漢屬國(3)犍為屬國(2)
龍編
越南河內東
廣東、廣西南部等地區
南海郡(7)鬱林郡(11)蒼梧郡(11)交阯郡(12)合浦郡(5)九真郡(5)日南郡(5)
荊州
漢壽
湖南常德市東北
湖北、湖南二省及陝西、河南、貴州、廣東的一部分
南陽郡(37)南郡(17)江夏郡(14)零陵郡(13)武陵郡(12)桂陽郡(11)長沙郡(13)
揚州
歷陽、壽春、合肥
安徽和縣、安徽壽縣、安徽合肥西北
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蘇、安徽南部
九江郡(14)丹陽郡(16)豫章郡(21)吳郡(13)會稽郡(14)廬江郡(14)
譙縣
安徽亳縣
河南東部、安徽西部
潁川郡(17)汝南郡(37)梁國(8)沛國(21)陳國(9)魯國(6)
郯縣
山東郯城
江蘇北部、山東東南部
東海郡(13)廣陵郡(11)琅邪國(13)彭城國(8)下邳國(17)
臨淄
山東淄博市
山東北部
平原郡(9)東萊郡(13)濟南國(10)樂安國(9)北海國(18)齊國(6)
昌邑
山東金鄉西北
山東西南部、河南東北部
陳留郡(17)陳郡(15)泰山郡(12)山陽郡(10)濟陰郡(11)東平國(7)任城國(3)濟北國(5)
它乾、柳中
新疆新和縣、鄯善縣境內
同西漢

政治

中央系統

東漢的中央政府組成沿用西漢官制,以三公九卿為基本架構。但是實際政治權力已經完全轉移到尚書台。東漢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錄尚書事,總領政務。東漢不設丞相東漢末年曹操任丞相是特例刺史成為一級地方長官,地方軍隊的職權也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御史台體制貶損,成為少府屬官。侍中從西漢的加官轉為正式職務,設侍中寺作為侍中的正式官署,隸屬少府。
漢代洛陽的宮殿復原圖(絕對新圖)漢代洛陽的宮殿復原圖(絕對新圖)
與西漢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上公不同,東漢唯以太傅為上公,無太師、太保。漢獻帝末期,曹操遷都許昌,自任太師,位在太傅上。這是權臣擅權所為,死後即廢。據《漢官》記載,太傅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各二十二人。長史為太傅府群吏之長,掌章奏、顧問。掾屬是比較高級的屬吏,分曹辦事。令史、御屬是比較低級的吏員,辦理文書、車馬等瑣事。
東漢在遵循西漢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更加適合於自身的政治制度。與西漢相比,東漢官制的最大特點就是:“雖置三公,事歸台閣”,三公權利的削弱,代之而來的是“尚書台”和六曹機構權利的大大加強,這就是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
在加強封建中央集權方面,劉秀進行了一系列措施。東漢中央政府的官員分省官宮官外官三大系統。內官、外朝的區分古已有之,而在宮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區域稱省中(亦稱“禁中”),因此內宮官員中又有宮官與省官的區分。在皇帝身邊執役、照顧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隸屬黃門令管轄。省內的禁衛工作亦由宦官但任。
劉秀即位,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
大司徒,負責人民教化,掌禮儀諸事,與太尉、司空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
大司空,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務,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
大司馬,負責全國軍官的考核,每歲末,評定等次,上奏皇帝,作為軍官升遷、降調的依據。
東漢一朝,由於講求經術,太子宮臣中以太傅為首。太傅藉此向太子灌輸自己的政治理念。太子即位後,往往以太傅錄尚書事,成為事實上的丞相。歷史上,趙熹鄧彪張禹馮石馮魴桓焉趙浚均以太傅錄尚書事。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漢靈帝時,以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後來陳蕃被處死,以胡廣繼任,這是唯一的例外。

三公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品級最高,名義上的職責是輔導皇帝主持國家政務;三公之上還有太傅,其職責輔導皇帝,但不常設。東漢的實際政務都同屬尚書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沒有“錄尚書事”的頭銜,就是沒有實權的虛職。三公的屬官有長史一名,掾屬令史御屬各二、三十名。其中,長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屬是分管具體事務的部門負責人(掾是正職,屬是副職),除長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屬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按東漢以三公領九卿的制度,太尉太常衛尉光祿勛三卿。太尉府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總管各曹事務。各曹掾、史、屬共二十四人。在諸曹中,西曹負責太尉府官吏的任免;東曹負責二千石的遷調;戶曹負責戶籍、祭祀、農桑;奏曹負責奏議;辭曹負責審理案件,接受抗訴;法曹負責驛站事務;尉曹負責士卒和囚犯的徵調、運輸事務;賊曹負責緝拿盜賊;決曹負責裁決刑法;兵曹負責軍事事務;金曹負責貨幣與鹽鐵事務;倉曹負責國家倉庫事務。此外,還有黃閣主簿,是閣下諸吏的長官。另有令史及御屬二十三人,閣下令史負責太尉的儀仗執事;記室令史負責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種文書的管理;門令史負責太尉府門衛。其他令史分隸諸曹,辦理文書事務。從東漢太尉府諸曹的設定以及職掌來看,太尉的管轄範圍似乎非常廣,但那都是名義上的東西,太尉諸曹所領事務,或受制於尚書台,或僅僅為文牘往來,本身並沒有可否之權,而且太尉對本府諸曹事務並沒有實際節制的權力。

九卿

九卿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他們各自分管的政務是:太長掌典禮,光碌勛、衛尉掌宮省禁衛,太僕掌皇帝車馬,廷尉掌司法,大鴻臚掌接待諸侯與少數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務,大司農掌國家財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飾。九卿各官的長官是卿,副職為丞;其下分設各官管理具體事務,大體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
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九卿分隸屬三公。太常、光祿勛、衛尉三卿屬太尉;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屬司徒;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屬司空。東漢九卿均於官稱上加“卿”字,如太常卿等,秩中二千石。除此之外,東漢九卿與西漢不同者還有:一、光祿勛除西漢的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之外,增置東中郎將北中郎將西中郎將南中郎將。二、少府尚書改稱尚書台,由西漢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為六曹:改常侍曹為吏曹,增三公曹,將主客曹分為南主客曹與北主客曹。尚書台增設左右丞二人,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諸曹各三人,事務繁劇的曹增令史各三人。尚書台組織較西漢尚書要重要、龐大的多。
王府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職務和漢朝的郎中令相類似,主管王府的大夫、郎等;仆一人,秩千石,負責王府的車馬訓練與駕馭;治書數人,秩六百石,職如尚書;謁者數人,秩四百石,職務是奉王命出使;另有禮樂長、衛士長、醫工長、永蒼長、祠祀長等,秩皆比四百石。
郡太守秩皆二千石,只有河南郡因京師所在,長官稱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諸郡各置丞一人,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負責民政事務;邊郡另置長史一人,秩六百石,負責軍政事務。長史之下有司馬一人,負責具體軍事指揮。東漢內地不設郡都尉,以太守領兵。邊郡置都尉或屬國都尉領軍並轄縣,地位略與內地較小的郡相仿。如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置西河屬國都尉、上郡屬國都尉;永和十五年(105年)置遼東西部都尉;漢安帝置右扶風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等。
東漢的縣級地方建制與西漢相同。列侯以縣為封地則稱侯國,侯國置相一人,相當於縣令或縣長(以侯國大小為異),相不隸屬於列侯,但負責為列侯徵收租稅。封國戶數在千戶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滿千戶的,只置庶子一人。東漢的侯另有鄉侯、亭侯,所封之地各為一鄉、一亭,這樣的封地轄於所在縣,與鄉、亭相等。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稱,置令、長,邑的體制與侯國相當。少數民族聚居地設道,隸屬於郡,多設於巴、蜀等西南地區,以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為道的長官。萬戶以上的縣置縣令一人,秩千石;縣丞一人,掌民政、文書、倉庫;縣尉二人,掌治安。萬戶以下的縣置縣長一人,秩三百石或四百石;縣丞、縣尉各一人。東漢諸縣出產鹽的,置鹽官,負責管理鹽場、鹽礦,徵收鹽稅。出產鐵的縣置鐵官,負責冶煉、鑄造。在手工業發達的縣置工官,負責管理工匠、徵收工商稅賦。在水產發達的縣置水官,負責管理漁場、徵收稅賦。以上這些官吏不隸屬於郡縣,均隸屬於少府,屬於派出機關。東漢在縣以下的官制與西漢無異,具體可以參見西漢官制。
輜車畫像磚(東漢)輜車畫像磚(東漢)

選官制度

參見:察舉徵辟
察舉和徵辟是東漢選拔官吏的制度。所謂察舉,是地方州郡以“賢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薦上去,經過考核,任以官職。所謂徵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徵召某人當官。
在名義上,被察舉和徵辟的人,必須有“高才重名”,為鄉黨輿論所推崇。因之,為了爭取被察舉和徵辟,當時的士大夫頗注意修飾自己的品行,以激揚聲名,抬高身價。有的人更是矯情造作,沽名釣譽,以便博取高官厚祿。在察舉和徵辟時,賄賂請託,特權橫行,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選舉乖實”的狀況,甚至連最高統治者也不得不承認。漢明帝剛即位就說:“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託,殘吏放手。”就是在這種腐朽的選舉制度下,豪強地主盤根錯節地控制著各級政權部門,封建的等級關係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為官”的豪門閥閱、“儒學世家”開始形成。如鄧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長官48人,其餘官職不可勝數。弘農楊氏、汝南袁氏並為四世三公之名門。這些世家大族,以後就發展成為門閥士族。
東漢丹陽銅鏡東漢丹陽銅鏡

軍事

在軍事方面,相當三公的中央高級官員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相當九卿的有前、後、左、右將軍,均不常設。以上將軍均開府,府屬有長史、司馬各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御屬三十一人,從事中郎二人,職掌參謀,均由朝廷任命。將軍直接領兵的,在部、曲、屯等建置上分別設校尉、司馬、軍侯、屯長等統兵官。
東漢中期以後,太后臨朝稱制,外戚以大將軍執政,與太傅三公合稱為五府。另有所謂雜號將軍,臨事設定,事畢即撤。唯度遼將軍因南匈奴所部時有內亂,自永平八年(65年)後常設。漢靈帝設西園八校尉,統率首都洛陽駐防軍隊,以宦官主之,這是後世宦官領兵的開端。
東漢銅車馬東漢銅車馬
常備軍由中央與地方軍(郡國兵)組成。中央軍中,京師衛戍部隊由城門校尉統領,野戰部隊(北軍)由北軍中侯統領。北軍下轄五個兵種的部,番號分別為屯騎(騎兵)、越騎(特種兵)、步兵、長水(水軍)、射聲(弓箭)。長官為校尉,副職司馬。全軍總數約五千人不到。北軍平時駐屯在京城長管君主宿衛、助理首都治安,發生戰事就成為組建出征部隊的核心。地方上的郡國兵經東漢初期多次裁撤、削減,只剩下邊郡與內地關隘的少數駐軍。遇有戰亂,都是臨時募兵或抽調京師北軍出戰。

經濟

農業

  • 生產工具
東漢時,出現了短轅一牛挽犁,它操作靈活,便於在小塊農田上耕作。這種短轅一牛挽犁的出現,是跟犁鏵的改進結合在一起的。東漢時,已經大量使用全鐵制犁鏵,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漸縮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鐵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漸增多。在四川樂山崖墓石刻畫像中見到的曲柄鋤,是便於剷除雜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綿陽發現的鐵制鉤鐮,全長35厘米,是專用於收割的小型農具,操作起來很方便。
東漢雕塑—漢光武帝陵石辟邪東漢雕塑—漢光武帝陵石辟邪
據記載,漢獻帝末年,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可見水碓在當時已經普遍採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帶動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腳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更高。考古發掘還不斷有陶風車、陶磨盤模型出土,都說明農產品加工工具有了顯著進步。
  • 靈渠水利
在各地發現的東漢墓葬里,經常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組合的模型,有從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還在出口處安置閘門。漢靈帝時,宦官畢嵐總結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創作翻車和渴烏,使灌溉水平大大提高。
東漢時期,不僅修復和擴建了許多已堙廢的陂塘,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如汝南地區的鴻隙陂,西漢時堙廢。東漢初,鄧晨任汝南太守,加以修復,可以灌溉幾千頃良田。後來又不斷加以擴建。漢和帝時,太守何敞又在那裡修治渠道,開墾良田三萬多頃。又如下邳徐縣北的蒲陽陂、廬江的芍陂、會稽的鏡湖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灌溉工程。
東漢前期,各地還開鑿了許多灌溉渠道,三輔、河內、山陽、河東、上黨、太原、趙、魏及河西、江南地區,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區還開闢了很多稻田。黃河的治理,更是當時一項巨大的水利工程。公元1世紀初,黃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區決堤,河道南移,改從千乘(山東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幾十個縣。漢明帝時,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王吳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儀渠,並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至千乘海口千餘裡間修渠築堤,從而使河、汴分流。黃河受兩堤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經過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終於戰勝了黃河水患。此後八百年間,黃河沒有改道,水災也減少了。
  • 牛耕技術
牛耕技術受到了普遍的重視。當時,一些地方官吏注意推廣牛耕技術,鐵犁牛耕技術已從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帶推廣。陝西綏德縣東漢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和米脂縣東漢牛耕圖,證明陝北高原的牛耕技術和中原地區已沒有什麼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當地推廣牛耕,田畝年年增闢。在西漢後期發明的精耕細作的區種法,到東漢時期得到了迅速推廣。
東漢石辟邪東漢石辟邪
在崔實的《四民月令》中,記述了地主田莊內精耕細作經營農業的一些情況。這種田莊的農業經營,十分注意時令節氣,重視殺草施肥,根據不同土壤的性質,種植不同的作物,採用不同的種植密度。並能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手工業

  • 冶鐵技術
由於東漢鐵制農具的普及,鋼鐵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從而推動了冶鐵技術的改進。東漢時期的陪都南陽為全國最大的冶鐵中心,其中南陽官員、發明家杜詩發明了水排(鼓風爐),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水排的極大提高了冶鐵質量和效率,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也是世界冶鐵史和機械史上的偉大發明,約早於歐洲一千多年。在鐵器鑄造方面,東漢時已熟練地掌握了層疊鑄造這一先進技術。在河南溫縣發現的一座烘范窯,出土了五百多套鑄造車馬器零件的疊鑄泥范。把若干個泥范疊合起來,裝配成套,一次就能鑄造幾個或幾十個鑄件。同時,疊鑄技術有重大改進,由原來的雙孔澆鑄,改為單孔澆鑄。疊鑄技術的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原料。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東漢時鐵制用具已普遍套用到生活的各方面。鐵釘、鐵鍋、鐵刀、鐵剪、鐵燈等的大量出土,就是有力的證據。
鐵制兵器開始逐步取代青銅兵器是在西漢中期以後,當時出現了一種新的冶煉鋼鐵技術——“百鍊鋼”。所謂“百鍊鋼”,就是將塊煉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使鋼的組織緻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用這種技術製造的刀劍——“環首刀”,刀柄端帶有金屬圓環以利操控,刃直刀長,剛硬鋒利,質量上完全無可挑剔,輕易的壓倒了青銅劍,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
環首刀和百鍊鋼技術的孕育階段是在西漢,而成熟和普及則是在東漢,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東漢時期由於冶鐵技術和效率的進步,對鋼刀的煉製鍛打次數已可有西漢的10多次提高至30次乃至50次。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隸書銘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鍊鋼”技術將鋼材折迭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有經過“淬火”以提高表面硬度。而正是在這種先進武器和漢帝國強大國力的支持下,東漢軍隊徹底消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被完全漢化。最終這部分西遷的北匈奴後裔輾轉來到歐洲,被稱作匈人,將暮年的西羅馬帝國攪得天翻地覆。
環首刀環首刀
東漢時期,在冶鐵手工業中已經使用煤(石炭)做燃料。在河南鄭州鞏義市的冶鐵遺址中曾發現混雜了泥土、草莖製成的煤餅,說明煤已被用來煉鐵。巴蜀地區還利用天然煤氣煮鹽。
  • 紡織業
在紡織業方面,東漢初年已能用織花機織成色彩繽紛、花紋複雜的織錦。當時,蜀錦已馳名全國,襄邑(河南睢縣)和齊(山東臨淄)的絲織業特別發達。考古材料還證明,在邊疆地區,絲織業也有很大的發展。新疆不少地方漢墓出土的紅色杯紋羅,織造勻細,花紋規整,反映絲織工藝水平相當高。在同一地區出土了組織細密的織花毛織品,顏色鮮麗,顯示出當時西北高度發展的毛紡織工藝技術。
  • 漆器業
其它如漆器業、陶瓷業等手工業部門,在東漢時也都有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的漆器以蜀郡、廣漢出產最為有名,兩地工官主造的漆器,都是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當時,瓷器燒制的火候更高,器物的吸水性更弱。從出土的器物看,它已十分接近後來的青瓷。

商業

  • 田莊式的生產經營
東漢時期,豪強地主都占有大量土地,通常又採取田莊式的生產經營方式。在當時的田莊中,有農、林、牧、漁各業,還從事某些手工業的生產或進行一定的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具有極強的自給自足性質。例如劉秀母舅樊宏在湖陽經營的田莊,其中有數裡面積的樊陂,田地達三百餘頃。在這個田莊中,廬舍樓閣成片,“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檀棘桑麻,閉門成市”,可見其規模很大,具有多種經營的特點。另外,樊宏還“好貨殖”,從事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在四川發現的畫像磚上,也可以看到地主田莊的同樣情景。
東漢五誅錢東漢五誅錢
崔實所寫的《四民月令》,對地主田莊的經營情況反映得很詳盡。所謂:田莊裡種植著小麥、大麥、春麥、粟、黍、粳稻、大豆、小豆等糧食作物,胡麻、牡麻、藍靛等經濟作物,瓜果等蔬菜;自己製作各種醬、酒、醋及飴糖等食物;又種植藥用植物,以配藥品。在這種大田莊裡,還種植各種林木以及果樹,飼養馬牛等耕畜和家畜。在手工生產方面,自己養蠶,紡織各種麻布和絲織物,製作衣、鞋,製造農具和兵器等。此外,田莊中也有糧食及農副產品的買賣。可見,在地主田莊裡,各類生活資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
  • 經濟先進區域
鐵工具的普遍推廣和牛耕技術的提高,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鬥爭的能力,特別是它使江南河網沼澤地區的大規模開發成為可能。加上當時各種社會原因,東漢時期的經濟區域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東漢以前,中國經濟的先進區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別是包括關中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的人口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到了東漢後期,這種情況開始有了較大的變化。黃河流域的某些地區人口減少,出現了衰落的跡象。而南方出現了新的經濟發展地區,人口在急劇上升。
隨著人口的增加,南方不少地區的開發速度加快。如太湖和錢塘江流域,西漢時統由會稽郡管轄,東漢時分為吳、會稽二郡,這正是經濟發展的直接結果。其他如鄱陽湖、洞庭湖周圍地區及成都平原一帶,都在不斷發展,成為新的經濟發達區域。不過,東漢時期,大部分人口仍然集中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因之,黃河流域仍是當時的經濟、政治中心。

人口

由於農田水利工程的興建,農耕工具的改進,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精耕細作方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如西漢時,都城附近的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一帶,地處關中地區,人口特別稠密,共有240多萬。到東漢時,關中戰亂頻仍,殘破不堪,人口銳減至50餘萬。兗州也由780多萬減至400萬左右。相反,南方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揚州人口從320多萬增到430多萬;荊州人口從350多萬增到620多萬;益州人口也從470多萬增到720多萬。
東漢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在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現代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占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僕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匈奴羌族、氐族及百越等民族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故認為東漢人口峰值達6500萬。
東漢官方戶口統計表
公元年份
戶數
口數
墾田數(單位
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
21007820
-
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
5860573
34125021
-
漢章帝章和二年(88年)
7456784
43356367
-
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
9237112
53256229
7320170
漢安帝延光四年(125年)
9647838
48690789
6942892
漢順帝永和三年(138年)
10780000
53869588
-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
49150220
-
漢順帝建康元年(144年)
9946919
49730550
6896271
漢沖帝永嘉元年(145年)
9937680
49524183
6957676
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
9348227
47566772
6930123
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
10677960
56486856
-
資料來源:後漢書·郡國志五》及劉昭注;《晉書·地理志》。

文化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於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於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遠超過了西漢時期的水平。

思想

西漢末年,從董仲舒開始的神學化的儒學思想繼續發展,讖緯迷信開始廣泛流傳劉秀當初為了稱帝,就用符瑞圖讖來證明他當皇帝是“天命”所歸,是神的意志。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對讖緯崇信更甚。用人施政都要找讖緯作根據;各種重大問題的決策,也以讖緯來“決定嫌疑”;對於儒家經典的解釋,都以讖緯為指歸。

科技

  • 造紙業
東漢時期,造紙業取得了極大的成就。西漢時,造紙工藝還處在探索階段。《後漢書》記載,漢和帝時,尚方令蔡倫總結經驗,發明了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作原料造紙的技術。新的造紙工藝,主要是在紙漿的化學處理和漂白等關鍵工藝上有了重大突破。蔡倫的改進,使造紙原料多樣化,還能化舊利廢,取材方便,提高了紙的質量,便於普遍推廣。蔡倫的功績是不朽的,當時天下都稱之為“蔡侯紙”。從此,紙張迅速代替了過去的竹簡、木牘和縑帛,大大便利了科學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公元8世紀時,中國造紙術傳入西亞,以後又傳入歐洲,逐步在全世界得到推廣。紙的發明使用,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蔡倫的造紙術蔡倫的造紙術
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中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制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 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方面,以南陽“科聖”張衡為代表的東漢學術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張衡則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仍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地動儀,直到1700多年之後,歐洲才發明了類似的儀器。他在天文學巨著《靈憲》中對月食成因的解釋,使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揭示了月食成因的人。
東漢馬踏飛燕東漢馬踏飛燕
說唱俑說唱俑

醫學

東漢時期,是中國傳統醫學創立的重要時期。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
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在醫學比較落後的封建時代,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創造的“五禽戲”是中國第一套體操性質的健身活動。南陽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的不朽之著,成為中醫學的主要奠基人。被稱為“醫方之祖”。

繪畫

到東漢時期,書法、繪畫已不單純作為文字圖形符號使用,它們的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雖然今日東漢流傳下來的藝術品數量不多,但從其中依然能窺得漢文化的風貌。
輜車畫像磚輜車畫像磚

文學

東漢大興儒學,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故而東漢在中國歷史上的科技和文化發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此外,被稱為文宗字祖的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成為了漢字學的開山鼻祖,故後人研究漢字必先讀《說文》。

史學

東漢時期最重要的歷史著作,是班固所著的《漢書》。《漢書》起自漢高祖劉邦,止於平帝、王莽,寫了西漢王朝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

宗教

  • 佛教
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經,用白馬駝回首都洛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是為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
釋源祖庭-洛陽白馬寺釋源祖庭-洛陽白馬寺
漢明帝時,因明帝劉莊夜夢金人向西而去,遂派蔡諳和秦景到天竺拜求佛法。蔡、秦等人用白馬馱回了佛像和四十二章經,及帶回了兩位在途中遇到的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供兩位高僧居住,並將寺院取名為“白馬寺”,以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後來兩位高僧將四十二章經譯成中文,佛教從此傳入中國。
  • 原始道教
五斗米道的教義與太平道相似,創始人是沛人張陵。順帝時張陵作道書,並向民眾傳道。受道的人都要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東漢末年,五斗米道活動的地區主要在雍、益二州,根據地在漢中。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傳其道,張衡死,其子張魯又繼之。

民族

東漢時期對外交流頻繁,著名者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波斯灣諸國。
另外,東漢在91年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漢朝。公元216年,南匈奴最後一個呼廚泉單于去鄴城拜見曹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匈奴汗國不復存在,困擾漢朝數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匈奴

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貴族之間爆發了爭立單于的鬥爭,互相猜忌,出現裂痕。加上蒙古草原上連年旱蝗,“人畜飢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為南北兩部。劉秀接受了南匈奴的歸附,令其入居雲中,東漢政府每年供給南匈奴一定數量的糧食、牛馬及絲帛等物資。南單于則遣侍子入朝,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等緣邊八郡,協助東漢防禦北匈奴的侵擾。
東漢竇憲出擊北匈奴東漢竇憲出擊北匈奴
南匈奴歸附東漢王朝後,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北匈奴,勢力大大削弱,在南北交戰中,數次被南匈奴擊敗。永平十六年(73年),東漢王朝大舉反擊,竇固等分兵四路,深入北匈奴腹地,取得很大的軍事勝利,往北追至蒲類海(新疆巴里坤湖,並留屯於伊吾盧城(新疆哈密
漢竇憲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戰漢竇憲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戰
到漢章帝時,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後有數十萬口入塞投降。永元元年(89年)竇憲、耿秉等率領漢軍會合南匈奴大舉北進,與北單于交戰,連戰皆捷,降者前後二十餘萬人。在以後的二年內,北匈奴不斷失敗,向西遷移,之後北匈奴的一部分越過中亞、西亞遷往歐洲。

西域

新莽時,匈奴控制了西域。建武五年(29年)竇融承制立康為西域大都尉,統屬西域55國。以後,莎車、鄯善、車師焉耆等國先後遣使朝貢,請中央在西域設定都護。但劉秀因中原初定,無力經營西域,遂送還侍子。此後,西域呈現混亂狀態,大部分政權皆役屬於匈奴。
公元73年,班超首先到了鄯善。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率領部下襲殺北匈奴使者一百多人,鄯善為之震服。以後,他又使于闐歸附中央。第二年春天,班超廢掉北匈奴所立的龜茲人疏勒王,按照疏勒人的願望,改立疏勒故王子。經過班超的堅決鬥爭,北匈奴的勢力在南道逐一被肅清,使南道諸國擺脫了北匈奴的統治。
班超在西域的活動,為增進漢族與西域各族人民的友誼,加強中原與西域地區政治、經濟的聯繫,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立下了歷史功勳。班超出使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它符合漢族人民要求恢復與西域的關係的願望,符合西域各族人民要求擺脫北匈奴的奴役,增強與漢族人民的歷史聯繫的意願。

烏桓

公元46年,匈奴內部發生分裂,烏桓各部乘機擺脫了匈奴的控制。南匈奴歸附東漢後,烏桓也向東漢政府表示臣服。劉秀封郝旦等大小酋長八十餘人為侯王君長,使其居住於幽、並二州緣邊十郡境內,招募烏桓族人內附,在上谷郡寧縣(河北宣化縣西北)設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各部。東漢王朝歲給烏桓人衣食,利用他們善於騎射的特點,讓他們助守邊防。烏桓各部世代為東漢守邊,實際上成了一支世襲的僱傭軍隊,直到魏晉時期,烏桓鐵騎仍名聞天下。

鮮卑

南匈奴和烏桓相繼歸附東漢後,鮮卑各部也遣使通好。建武三十年(54年),鮮卑接受了東漢中央的封號,也受護烏桓校尉監護。東漢還收買鮮卑部落大人,使之專門對付北匈奴。東漢中期,北匈奴殘部西遷,鮮卑族乘機占領了匈奴故地,與散居在原地的十餘萬落匈奴人融合在一起,勢力迅速強盛起來。從此以後,鮮卑族擺脫了對東漢王朝的依附,並成為東漢中後期在北方的一支威脅力量。
蒼山東漢墓畫像石《胡漢交戰圖》蒼山東漢墓畫像石《胡漢交戰圖》

羌族

東漢初,劉秀在削平隴西割據勢力後,復置護羌校尉,管理羌族諸部落,並陸續遷羌族於隴西、天水、扶風諸郡(甘肅東部、陝西西部一帶)。公元58年,竇固等攻破青海境內未臣服的燒當諸部後,又把他們遷徙至關中一帶。為了隔斷徙居內地的羌族諸部與青海境內未臣服羌族的聯繫,防止他們聯合反抗,東漢政府在今青海西寧、樂都一帶建立屯田區,長期駐軍屯墾。從漢安帝時起,羌族人民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起義,前後延續五六十年。羌族人民的鬥爭和各地的農民起義相呼應,給予東漢王朝以致命的打擊。由於長期的殘酷戰爭,使整個西北地區殘破不堪,社會生產遭到巨大的破壞。

蠻族

在西漢和新莽末年的社會大動盪中,大量漢人為躲避戰亂流入湖南西部的武陵山區,與當地人民錯居雜處。東漢建立後,當地郡縣為了重新控制這些流亡人口,也與當地人民發生了衝突。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當地人叛亂,攻擊當地郡縣,光武帝派劉尚率萬餘軍隊前往平叛,結果全軍覆沒。第二年,李嵩、馬成督軍進剿,仍然不能獲勝。第三年,伏波將軍馬援主動請纓,帶領四萬多人前去攻打。由於北方將士水土不服、不習地形等,漢軍死傷大半,馬援也因疫疾陣亡。最後,歷時三年的武陵當地人叛亂才被平定下來。
東漢中葉後,由於加重了對蠻族的控制和搜刮,結果引起了各地蠻族大起義。蠻族人民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一直延續到東漢王朝覆滅為止。
“西南夷”地區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物產十分富饒。在益州郡西部,居住著眾多的哀牢夷人。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率55萬餘人歸附東漢王朝,漢明帝在其地設定哀牢、博南二縣,與益州西部都尉所屬六縣合建為永昌郡,自此將整個雲貴地區納入版圖。東漢時期,四川、雲南西部地區少數民族諸部,都相繼歸附東漢,漢文化傳入當地後,改變了當地風俗,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文化水平。

外交

東亞

  • 朝鮮半島
在東漢末年,朝鮮半島北部先後興起高句麗百濟兩個國家,兩國的發展水平雖略有不同,但都處在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階段。他們在東漢的強烈影響下,並沒有向奴隸社會發展,而是模仿漢朝的剝削方式和政治制度,從而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
  • 日本列島
在日本列島上居住著大和民族的先祖,東漢時有一百多個小國。建武中元二年(57年),日本國王遣使入都城洛陽進貢,願為漢臣藩,求漢皇賜名。漢以其人矮,遂賜“倭國”。其王又求漢皇賜封,光武帝又賜其為“倭奴王”,並賜封“漢委奴國王金印”金印。這顆金印已於1784年在日本九州志賀島出土,成了日本國寶,並作為中日兩國最早友好交往的證明,今收藏於福岡市博物館
漢委奴國王金印(發掘於日本九州島)漢委奴國王金印(發掘於日本九州島)

南亞和越南

東漢時期,印度、緬甸等國與中國的關係也更為密切。據記載:永元六年(94年)永昌境外的敦忍乙王莫延曾派遣使者來訪,雙方互贈禮物。公元97年,緬甸北部的撣國王雍由調派遣使者向漢王朝贈送珍寶。東漢政府則以金印回贈。永寧元年(120年),雍由調再次遣使來漢,並“獻樂及幻人”,緬甸的音樂和雜技,在當時深受歡迎。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漢與印度的聯繫就日趨密切。特別是漢明帝派人去印度取經以後,印度的僧侶大量來到中國,譯佛經,傳佛學,對中國的文化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
東漢時,越南北部設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東漢初,錫光任交趾太守,任延任九真太守,教越民耕種技術,設立學校,傳播先進文化,對改變當地落後狀態起了很大促進作用。但後來蘇充任交趾太守,對越人加重剝削,引起越人的強烈不滿。建武十六年(40年),交趾征側征貳起兵反抗,得到九真、日南等地人的回響,很快攻占六十多座城池。征側、征貳自立為王,這就是越南歷史上著名的二征王。二征王不久就被伏波將軍馬援鎮壓。東漢在鎮壓二征之後,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如穿渠溉田,發展農業生產,廢除殘暴的“越律”十餘條等。東漢先進的經濟文化給越南以深刻的影響。

西方

自張騫出使西域之後,通過絲綢之路,漢朝與中亞、西亞建立了經常的貿易關係。西漢末年,絲綢之路荒廢,到東漢初,永元九年(97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國羅馬帝國,一直到達條支海波斯灣。也是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西端從歐洲,東端到東漢京師洛陽。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商人由海路來到東漢京師洛陽,以大秦王安敦的名義,覲見漢桓帝並贈送漢桓帝一些禮物。此後漢與羅馬的貿易關係更為頻繁。
東漢(漢國(劉秀建立的政權(25年-220年)))

帝王世系

廟號
諡號
名諱
在位年份
年號
年號始終
在位時長(按年號算)
世祖
光武皇帝
25年—57年
建武
25年—56年
33年
56年—57年
顯宗
孝明皇帝
57年—75年
58年—75年
18年
肅宗
孝章皇帝
75年—88年
76年—84年
13年
84年—87年
87年—88年
穆宗
(後除)
孝和皇帝
88年—105年
89年—105年
17年
105年
孝殤皇帝
105年—106年
106年
1年
孝德皇帝



0年
漢安帝追尊為“孝德皇”
恭宗
(後除)
孝安皇帝
106年—125年
107年—113年
19
114年—119年
120年—121年
121年—122年
122年—125年
北鄉侯
125年


0年
一般不認為是東漢皇帝之一
敬宗
(後除)
孝順皇帝
125年—144年
126年—132年
19年
132年—135年
136年—141年
142年—144年
144年
孝沖皇帝
144年—145年
145年
1年
孝質皇帝
145年—146年
146年
1年
孝穆皇帝



0年
追尊為孝穆皇
孝崇皇帝



0年
追尊為孝崇皇
威宗
(後除)
孝桓皇帝
146年—167年
147年—149年
21年
150年
151年—152年
153年—154年
155年—158年
158年—167年
167年
孝元皇帝



0年
漢靈帝追尊
孝仁皇帝



0年
漢靈帝追尊
孝靈皇帝
168年—189年
168年—172年
21年
172年—178年
178年—184年
184年—189年
弘農懷王
189年
189年
1年
189年
孝獻皇帝
189年—220年
189年—189年
31年
189年—189年
190年—193年
194年—195年
196年—220年
220年
注釋
  1. 漢順帝之前本來是閻太后(漢安帝皇后)擁立的(前)少帝劉懿,劉懿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順帝趁機即位。史書和學者都沒有把劉懿歸於漢朝皇帝一類,有的則稱為北鄉侯
  2. 獻帝以前是(後)少帝劉辯,當了四個月皇帝,而且還有許多時間都在避難之中。史書和學者都沒有把劉辯歸於漢朝皇帝一類。但董卓毒殺少帝劉辯以後,改謚為弘農懷王,故,世稱(後)少帝為”弘農王“。
  3. 蜀漢昭烈皇帝所上謚為“孝愍皇帝”,但上謚時劉協並未去世。
  4. 建安中,詔除顯宗以下諸帝廟號。
  5. 永漢元年(189)十二月,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復稱中平六年。
  6. 劉慶、開、翼、淑、萇之帝謚,為漢安、桓、靈三帝追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