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郡

北地郡

北地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滅義渠後所置,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義渠縣(在今甘肅慶陽市西南)。西漢時北地郡治馬嶺縣(在今甘肅慶陽市環縣東南的馬嶺鎮)。東漢時郡治富平縣(在今寧夏吳忠市西南),後由於羌族作亂,永初五年(111年)之後,北地郡徙池陽縣(在今陝西省涇陽縣三原縣附近)。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北地郡遷回原地(富平縣)。永和六年(141年)春,征西將軍馬賢為羌人擊敗身亡,東漢驚恐,將北地郡遷至馮翊郡(郡治高陵,今陝西高陵縣西南)。漢靈帝中平十五年(185年),北地富平縣在過了46年“寄理”的日子後,終於打算從馮翊移回原址。但僅遷徙彭陽縣界就走不動了,這時已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各地群雄並起,邊塞也不安寧,只好再向西南回遷,最後落戶在陝西懷德,這就是今天的陝西富平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地郡
  • 行政區類別:郡
  • 所屬地區:中國甘肅,中國陝西
  • 下轄地區朐衍縣 直路縣 除道縣 泥陽縣 郁郅縣
  • 政府駐地:義渠縣→富平縣
  • 地理位置:甘肅慶陽,陝西懷德
  • 方言:陝西方言關中片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性大陸型氣候
  • 著名景點:金粟山國家森林公園、和仙坊民俗村
徙遷情形,基本情形,富平三遷,秦朝,轄區範圍,行政區劃,西漢,轄區範圍,行政區劃,郡守,東漢,轄區範圍,行政區劃,郡守,曹魏西晉,轄區範圍,行政區劃,隋唐,相關史料,

徙遷情形

基本情形

據國內權威性的大辭典《中國歷史大辭典》記載:
富平,秦置。治今寧夏吳忠市西南。屬北地郡。東漢為北地郡治。元初四年(117年),任尚馬賢先零羌戰於富平上河,即此。永和六年(141年)因羌亂,北地郡內遷,寄居馮翊,舊土廢棄,復置富平縣於今陝西富平縣西,郡縣分置。”(《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卷》〔M〕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編纂委員會,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919)
北地郡始設於秦代,為秦統一天下所置36 郡之一,郡治在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西武帝開疆拓境,分天下為13 州,將原屬雍州的北地郡劃歸新置的朔方刺史部①,郡治很可能北遷至馬嶺(今甘肅慶陽縣西北)。到了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 年),“省朔方(郡)入并州”(《晉書·地理志上》),罷雍州而置涼州,北地郡歸入涼州所轄,郡治為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東漢末之北地郡,寄治馮翊郡界(渭河以北地區)。東漢未年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 年),“省涼州刺史,以並雍州部”②,北地郡又成了合併雍、涼二州為雍州後的22 郡之一。三國魏豁馮翊之祋祤縣為北地郡的實土(今陝西耀縣、富平、同官),北地郡由寄治變成了實土。魏晉二代,雍州雖先後分割出涼州秦州③,但北地郡一直屬雍州不變,④郡治改在泥陽
北地郡治於東漢魏晉時期先後設在富平、泥陽,今地該注何處,必須聯繫當時羌胡內侵的態勢加以確定,不留意很容易弄錯。西漢時北地郡治由義渠北遷馬嶺,應與北地郡領地向西北拓境至今寧夏靈武以遠有關。《漢書·地理志》根據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 年)即西漢未年天下戶口領地情形,記載北地郡領縣十九。其中西北方向轄有富平,在今寧夏吳忠市西南靈州,在今寧夏吳忠市西北;東南方向有泥陽義渠道,在今甘肅寧縣東西,與今陝西省交錯毗接。
西漢王朝拓境守邊,疆域安寧,毋庸贅言。但是,經過王莽之亂,東漢王朝建立後,北境的羌胡叛亂內侵卻愈演愈烈,始終困擾著東漢政權。東漢初,北地郡屬隴右軍閥隗囂的勢力範圍,羌胡盤踞,士民內徙。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 年),北地等邊郡“郡民歸於本土”,“城郭丘墟,掃地更為”(《通鑑》卷四四)。安帝永初五年(111 年),北地郡內徙池陽(今陝西三原縣北);順帝永建四年(129 年),還治舊土;永和六年(141 年),又徙居馮翊郡境。此後直到傅玄死, 100 多年間,北地郡再沒有恢復舊土失地,始終寄寓馮翊西部,夾在馮翊、扶風二郡之間。東漢一朝,北地郡三次內徙,即便還治舊土,城郭已遭戰亂破壞,“丘墟”而“更為”,顯然再不能據西漢地名所在按圖索驥了,變動是毫無疑義的。
首先,東漢時北地郡所領的富平、靈州二縣治,絕不可能仍歸故地。《後漢書·郡國志五》出北地郡有六城,戶3100 多,口18000 余,領縣不到西漢時的1/3,人口與西漢相比(戶64000,口21萬有餘),竟不夠1/10。“六城”中就有富平(郡治所在)、泥陽、靈州。《郡國志》是根據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的領地作統計的,此前此後,北地郡均曾內徙。
統計情形說明,北地郡採用的是內徒馮翊後的實際簿籍狀況。因為《郡國志》還記載了各郡距離京都洛陽的里程。北地郡在“雒陽西千一百里”,京兆在“雒陽西九百五十里”,安定郡在“雒陽西千七百里”。這說明,北地郡治富平距京兆長安很近,當在長安西北的馮翊境內,而距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徑川縣北)尚有600 里之遙。富平、靈州二縣,西漢東漢的北地郡屬地均有其名,具體的地點卻因時制宜,不能因襲而用。
① 顧頷剛《兩漢州制考》(載前歷史語言研究所《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慶 祝論文集》)有詳考。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西漢分幅圖採用了 顧氏結論。
② 《後漢書·百官志五》注引《獻帝起居注》。
魏文帝登基(220 年)後,雍、涼分治。西晉武帝泰始五年(269 年), 雍、涼二州之間新置秦州。
④ 《三國志·傅嘏傳》裴注引《傅子》曰:“李豐與(傅)嘏同州。”李豐是馮翊人,居三輔之地,屬雍州;北地郡內徙馮翊境,就由涼州改屬雍州了,故二人可稱“同州”。
其次,東漢初年北地郡第一次內徙又復治舊土後的“靈州”,已不在西漢時的靈州舊地,而新置於西漢時郡治馬領一帶。《通鑑》卷五○記載,安帝元初三年(116 年),鄧遵先零羌於靈州。李賢注“靈州”曰:“故城在今慶州馬領縣西北。”即甘肅省慶陽縣西北。①直到曹魏嘉平五年(253年)司馬昭率軍平“新平羌”(新平治今陝西省彬縣),“耀兵靈州”(《晉書·文帝紀》),也能說明東漢以後所稱“靈州”,已不在原地附近,而在“新平”以北的西漢時馬領一帶。金城塞北原西漢靈州、富平之地,東漢時長期為先零羌據有,丁奚城羌人的重要據點。永和六年(141 年)東、西羌合勢時,當時的北地太守賈福曾率郡兵挺進射姑山(今甘肅省慶陽縣西北)抗擊羌人而敗歸,更可證明北地郡早已退縮至今甘肅省慶陽縣以南。所以《通鑑》中胡注東漢北地郡常以唐代寧州(今甘肅省寧縣一帶)指稱,可視作郡境所轄之地。
最後,魏晉時北地郡內徙馮詡,郡治泥陽縣也不再是兩漢時故地。泥陽縣故址在今甘肅寧縣東南,因處泥水之陽得名。東漢永和六年(141 年)北地郡失守後,內徙馮翊,魏晉時長期未變。《晉書·地理志上》載:北地郡“統縣二,戶二千六百”。所統二縣為泥陽、富平,泥陽郡治所在,即今陝西耀縣東南;富平即今陝西富平縣。泥陽、富平均屬以舊名稱新地。至於北地郡的戶口,顯然比東漢時又見減少。而且,據西晉時江統徙戎論》一文追述來看,漢未北地郡的居民中有一半是羌胡,“與華人雜處”。史書中所見“北地羌”、“北地胡”,根據唐長孺先生意見,所指為種族名,而並不是說居於其時的北地郡。①“北地羌”於魏晉時以馬蘭山為聚集地,南與馮翊、北地二郡連線;“北地胡”是指流動於兩漢時北地境內的盧水胡鮮卑族等。一旦反叛侵擾,“北地羌”、“北地胡”就會混成一體,井引起北地郡內雜居的羌胡回響,共同起事作亂。漢未、魏晉時所稱“北地羌”、“北地胡”,與當時的北地郡有關係,但不是一回事。
我們花費上述筆墨並非多餘,而是與傅玄家世息息相關的。傅玄的祖父傅燮的郡籍在《後漢書》本傳里稱“北地靈州”,與傅玄的“北地泥陽”就不同,如果孤立看待而不聯繫北地郡變遷的歷史背景,恐怕是很難說清楚的。東漢時的靈州東移至西漢時的馬領附近(東漢北地郡無馬領),仍以西漢靈州標註②就不合適了。北地傅氏起先由義渠北遷馬領,是隨郡治變化的結果;東漢廢馬領而徙置靈州,又成靈州人。漢未,北地原境不屬中原王朝統轄後,內徒北地郡治又成隨徙之新泥陽,傅氏只好稱泥陽人。《宋書·傅弘之傳》曰:傅氏舊屬靈州,漢未郡境為虜所侵,失土寄馮翊,置泥陽、富平二縣,靈州廢不立,故傅氏悉屬泥陽。
① 唐杜佑通典》卷一六三“州郡三”記“慶州馬嶺縣”條亦出:“漢 靈州縣故城在(馬)嶺北,有山在西北。”這與胡注相合。
① 參《魏晉雜胡考》,《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三聯書店1955 年版。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東漢分幅圖,北地郡之靈州、富平所在地仍以西漢故地標出;人們又據以注今地。
弄清北地郡徒治背景,這段話就很好理解了。只是“舊屬靈州”一語,當與東漢時靈州所在而論才是。

富平三遷

讀古代史的人都知道,秦漢時期,寧夏境內的吳忠大地上有個富平縣。
學現代地理的人又發現:古代富平從寧夏地圖上消失了;而在今天的陝西地面上又出現了一個富平縣
據考證,今天陝西地面上的富平縣就是從古代寧夏吳忠搬遷過去的那個富平縣。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將蒙恬受命北逐匈奴,收復包括寧夏在內的大片土地,把吳忠平原及其周邊“肥饒之地七百里”命名為“新秦中”(以與“秦中”即陝西關中相區別),同時沿河築44(一說34)縣城。富平縣就是在那一年設定的。
富平是寧夏北部設定最早的一個縣,距今已有2218年的歷史了,比“靈州”(也是設定在吳忠地面上的歷史古城,設定時間:公元前191年)的歷史還早23年。
史學界一般都認定:富平的具體方位就在今天吳忠金積附近,其根據就是北魏刁雍奏表所述“富平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及酈道元的《水經注》所說:黃河水“又北過北地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也,世謂之青山峽”。“艾山”就是今峽口山與牛首山的泛稱,“上河峽、青山峽”即今之青銅峽,它們與金積的相對位置和距離恰與刁雍和酈道元所述相符。
富平縣背山帶流,地理形勢十分重要,進可以轄治整個寧夏平原,退可以據守待援;又有黃河“枝津”灌溉之利,農業開發較早,是個極為富庶的地方。
富平三遷”是發生在東漢的事情。
第一遷:池陽
東漢(公元25—220年)時期,北地郡(郡治就在富平)已成為羌族的主要居住地。這些已經歸順東漢政府的羌人,人口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強盛,但政治地位十分低下,飽受地方小吏、刁滑地痞的政治壓迫和經濟盤剝。他們“或倥騘於豪右之手,或屈折於奴僕之勤。”“皆為吏人豪右所徭役,積以愁怨”。處於苦境的羌人,不斷發生騷亂。
東漢永初元年(107年),鄧太后親政,決定要把西域都護和田卒撤回內地,便徵發金城(蘭州)、隴西、天水的羌人隨軍掩護。被征羌人害怕遠戌他鄉,不能回家,走到酒泉附近,便紛紛逃跑。朝廷令附近的郡縣發兵堵截,而且還把沿途羌人的房屋全部放火燒毀。羌人被逼走投無路,只好起來反抗。東漢王朝派車騎將軍鄧騭、征西校尉任尚帶兵征討。結果在漢陽之平襄打了一仗,任尚軍大敗,死了8000多人。
永初二年(108年),羌族部落頭領滇零奪取了富平,並在此稱“天子”。羌人力量越來越大,漢朝軍隊屢戰不利,加上邊塞一帶二千石級別的太守、比二千石級別的都尉校尉和令、長,又都是內地人,不願意在此長期守戰,都爭著向朝廷建議往內地遷移。於是,在永初五年(111年),東漢政府下詔將邊塞的四個郡(北地、安定、上郡、隴西)遷往內地。其中,將北地郡的富平縣遷往池陽(今陝西涇陽縣西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邊塞四郡內遷”,也是“富平首遷”。
這次內遷,給百姓帶來沉重的災難。官府強迫當地漢人同遷;百姓戀土,不願隨遷,地方官吏便下令把莊稼砍倒,把房子拆毀,把各種建築夷為平地,把過去的積蓄全部都破壞了。致使隨遷的老百姓“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為人仆妾,喪失大半。”隨遷的老百姓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於永初五年(111年)九月,在杜奇、杜季貢和王信的率領下也舉行起義,攻下了上邽城(今甘肅天水西)。
面對羌、漢人民的起義、反抗,東漢政府一面繼續派兵鎮壓,一面採取收買、暗殺手段,使起義隊伍逐漸削弱。義軍領袖杜奇被暗殺,王信戰死,杜季貢投奔富平的滇零。永初六年(112年),滇零病死,他的兒子零昌繼續稱“天子”,羌族人狼莫扶佐,封漢人杜季貢為將軍,並令他守丁奚城(疑即今賀蘭丁義附近)。元初二年(115年),東漢朝廷派征西將軍馬鈞率兵鎮壓,結果被羌人打敗,漢軍損傷3000餘人。羌人戰鬥力極強,“今虜皆騎馬,日行數百,來如風雨,去如絕弦。”元初三年(116年),任尚又領匈奴兵一萬多人在靈州(今吳忠)與零昌打了一仗,零昌戰敗,向富平(今金積附近)逃走。元初四年(117年),任尚收買羌人內部叛徒刺死杜季貢;九月,又收買羌人叛徒號封刺殺了零昌。是年冬天,在富平與狼莫發生了一次較大的戰鬥,兩軍相持60多天。在激烈的戰鬥中,狼莫失敗逃走,任尚軍共斬殺羌人5000多,還俘虜了1000多人。又過了不久(漢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漢將鄧遵又收買羌人叛徒刺殺了狼莫。至此,歷時11年的東漢羌漢族人民大起義遂告失敗。但這次起義給東漢統治者以沉重打擊,“十餘年問,兵連師老,不暫寧息,軍旅之費,轉運委輸,用二百四十餘億,府努空竭。延及內郡,邊民死者不可勝數。”
羌漢起義被鎮壓後,原遷往內地的邊塞四郡仍不願遷回原地。他們在“寄理”地又延拓了11年。
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尚書僕射虞詡上書漢順帝,認為包括富平在內的邊塞四郡,沃野千里,水草豐美,阻山帶河,不可久棄。建議仍遷回原地。漢順帝採納了這一建議,派郭璜督促原郡居民,各還舊縣,修復城郭,大興屯墾。於是,富平縣在遷出吳忠18年(111—129年)後,又在這一年遷回原地。永建五年(130年)十月,漢順帝親臨富平等地巡視,慰問了戌邊的軍士。
第二遷:馮翊
但是,由於漢朝廷沒有認真吸取教訓、及時調整對羌人的政策,邊郡官吏“天性虐刻”,對羌人“多所擾發”,終於在永和四年(139年),也就是在第一次羌人起義剛結束10年之後,又激發了第二次羌人起義。這一次,東漢政府派馬賢率軍鎮壓。馬賢與他的兩個兒子在一次戰鬥中戰敗身亡。羌人又攻打富平縣。北地郡太守賈福(駐富平縣)守不住了,又倉皇將富平縣遷往馮翊(今西安郊區高陵縣)。這一遷,就再也沒有回來!
漢桓帝延熹二年(159年),距第二次羌族起義20年,羌人又發動了第三次起義。這次起義戰火波及的面比上兩次都大。不僅寧夏地區全被戰火覆蓋,而且還波及到三輔(西安附近)和涼、並二州。東漢政府又起用固原人皇甫規張奐採取招撫的辦法,使羌人20萬人投降、歸順。但漢將段潁則以羌人“狼子野心,難以恩納,勢窮雖服,兵去復劫”為藉口,採用極為殘酷的鎮壓手段,“長矛挾脅,白刃加頸”,先後在靈武谷(賀蘭山口)、涇陽、瓦亭山(今固原南)追殺羌族義軍,血洗三輔、北地、安定。羌人的第三次起義終於被鎮壓。
第三遷:懷德
在漢靈帝中平十五年(185年)富平縣在過了46年“寄理”的日子後,終於打算從馮翊移回原址。但僅遷徙彭陽縣界就走不動了——這時已是東漢末年,各地群雄並起,邊塞也不安寧,只好再向西南回遷,最後落戶在陝西懷德,這就是今天的富平縣。
富平經過三次遷徙,便從吳忠的地面上永久地消失了。
(原載《吳忠日報》2004年2月24日)

秦朝

轄區範圍

統甘肅舊寧夏、慶陽、平涼、固原、涇州府州地,漢義渠,在今甘肅寧縣西北。

行政區劃

王蘧常先生的考證,秦轄縣可考者有:朐衍縣 直路縣 除道縣 泥陽縣 郁郅縣秦惠文王時置。 義渠縣,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置。
秦朝疆域(北地郡在左上角)秦朝疆域(北地郡在左上角)

西漢

轄區範圍

統甘肅舊寧夏慶陽二府之地,治馬領,在今甘肅環縣東南。

行政區劃

據《漢書》記載,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時,有戶64461,人口210688。領縣19:
馬領縣 直路縣 靈武縣 富平縣 靈州縣,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 昫衍縣 方渠縣 除道縣 五街縣 鶉孤縣 歸縣 回獲縣 略畔道 泥陽縣 郁郅縣 義渠道 弋居縣 大要縣 廉縣

郡守

張延壽(?─前65年),遷太僕。
杜延年(前65年─?)
谷永(前12年─前10年),遷大司農。

東漢

轄區範圍

後漢徙置,治富平,在今寧夏寧夏吳忠市西南,後幾經遷徙,富平縣內徙至今陝西富平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 年),北地郡內徙池陽(今陝西三原縣北);順帝永建四年(129 年),還治舊土;永和六年(141 年),又徙居馮翊郡境。此後100多年間,北地郡再沒有恢復舊土失地,始終寄寓馮翊西部,夾在馮翊、扶風二郡之間。漢靈帝中平十五年(185年)富平縣在過了46年“寄理”的日子後,終於打算從馮翊移回原址。但僅遷徙彭陽縣界就走不動了,這時已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各地群雄並起,邊塞也不安寧,只好再向西南回遷,最後落戶在陝西懷德,這就是今天的陝西富平縣。

行政區劃

據《後漢書》記載,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有戶3122,人口18637。領縣6:
富平縣 泥陽縣 弋居縣 廉縣 參縣,舊屬安定郡, 靈州縣。

郡守

馮異(30年─?) 廖信(?─68年),貪污被免。 廖□,漢安帝永國中因西羌亂免。 曹鳳,漢安帝時任。 盛包(?─115年),在任時被羌人所殺。 賈福,漢順帝永和六年見在任。 劉瑰,東漢中葉任。 邊韶漢桓帝時任。 皇甫嵩,漢靈帝初任。 夏育(?─174年),遷烏桓校尉范津,漢靈帝時任。 王季然,漢靈帝時任。 段煨,東漢末期任。 索湛。

曹魏西晉

轄區範圍

泥陽泥陽縣),亦僑置,在今陝西耀縣(現在改為耀州區)東南。三國魏豁馮翊之祋祤縣為北地郡的實土(今陝西耀縣、富平、同官),北地郡由寄治變成了實土

行政區劃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記載,曹魏時領縣與西晉相同。據《晉書》記載,西晉時有戶2600,人口不明,領縣有2:泥陽縣 富平縣。此時的泥陽即今陝西耀縣東南,富平即今陝西富平縣,泥陽、富平均屬以舊名稱新地。

隋唐

大業元年(605),改寧州為北地郡,治定安縣(今甘肅寧縣治)。 次年,改北地郡為豳州,大業八年,改豳州為北地郡。
武德元年(618),改北地郡為寧州。此後不復置北地郡。

相關史料

《晉書·地理志》:“北地郡統縣二,泥陽、宣平。”泥陽為今耀縣和同官南部。
隋書·地理志》:華原、同官、宣平“原魏置北地郡。”
《後魏書·地理志》:“北地郡,魏文帝分馮翊祋祤置。”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漢祋祤縣,地屬左馮翊,曹魏於其他置北地郡。”
宋·宋敏求《長安志》:“漢祋祤縣,魏文帝自彭原縣界界富平故城徙北地郡於此,其縣遂廢。”
續通典》:“耀州華原同官縣,本漢祋祤縣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