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朔方刺史部
朔方刺史部為西漢十三刺史部之一。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州治在朔方縣(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北)。東漢建武十一年(45年),朔方刺史部入并州刺史部...
十三刺史部是指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除京師附近七郡外,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
朔方古道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西北部的杭錦旗境內,地處庫布其沙漠腹地,從賽音烏素到巴音烏素,全長57.52公里,主要以碎石路、硬土路、沙丘為主,並伴有沙坑和水溝,...
王莽改朔方為溝搜。東漢建武初年,朔方、五原、雲中等郡為盧芳所據。建武七年(31年),盧芳所置朔方太守田颯、雲中太守喬扈降漢。十一年,省朔方刺史部入并州。...
五原郡,郡名。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郡治在九原縣(縣治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隸屬於朔方刺史部。東漢時屬并州。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
兩漢州部《晉書地理志》 承認朔方為一刺史部,又以朔方郡屬并州。《漢書》顏師古注以為朔方刺史專察朔方一郡,不在十三州之限。杜佑《通典》以為“南置交趾”...
8. 以上屬朔方刺史部 9. 《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並郡,復禹貢之九州。...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省涼州刺史,以並雍州...
西漢置朔方刺史部(當今內蒙古自治區及陝西省的一部分,所轄有朔方郡),與并州刺史部(當今山西省)相鄰。桑乾河並不流經朔方刺史部或朔方郡,所以和朔方之地無關。...
西漢置朔方刺史部(當今內蒙古自治區及陝西省的一部分,所轄有朔方郡),與并州刺史部(當今山西省)相鄰。桑乾河並不流經朔方刺史部或朔方郡,所以和朔方之地無關。...
元朔四年(前125)併入并州刺史部(監察區)西河郡增山縣,元始二年(公元2年),屬朔方刺史部(監察區)西河郡隰城縣(存疑)。後王莽設增山縣,本境又屬之。...
西漢郡國朔方刺史部 【北地郡】治馬領(今甘肅慶陽)下轄:馬領,郁郅,略畔道,義渠道,直路,泥陽,鶉孤,大要,弋居,歸德,富平,廉縣,靈武,方渠。【上郡】治...
【朔方郡】治朔方(今內蒙古烏拉特旗南部)下轄:朔方,渠搜,呼遒,修都,廣牧,臨河,沃野,臨戎,三封,窳渾。西漢行政區劃冀州刺史部 ...
西漢武帝開疆拓境,分天下為13 州,將原屬雍州的北地郡劃歸新置的朔方刺史部①,郡治很可能北遷至馬嶺(今甘肅慶陽縣西北)。到了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 ...
治所在平定縣(縣治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南),屬朔方刺史部。領三十六縣:富昌、騶虞、鵠澤、平定、美稷、中陽、樂街、徒經、皋狼、大成、廣田、圜陰、益闌、平...
東漢行政區劃,是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光武帝時確定,基本沿用西漢的郡國並行制為實體、州刺史部為監察的行政區劃,分全國為十三個州刺史部。與西漢的主要區別是正式...
(1)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朔方刺史部”,州治在朔方縣(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北)。東漢建武十一年(45年),省朔方刺史部入并州。...
益州刺史部 蜀、廣漢、漢中、武都、巴、犍為、越嶲、牂柯、益州九郡 涼州刺史部 安定、天水、隴西、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八郡 朔方刺史部 北地、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