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泥陽縣
泥陽縣,中國古代地名,秦置,故址今甘肅寧縣米橋鄉,後幾經變遷,遷徙到了今陝西耀州區河東堡東側。...
- 泥陽
泥陽縣,中國古代地名,秦置,故址今甘肅寧縣米橋鄉,後幾經變遷,遷徙到了今陝西耀州區(原耀縣)河東堡東側。...
- 陽周縣
秦陽周,漢置陽周縣,屬左馮翊。《史記·蒙恬傳》“胡亥囚恬於陽周”即此。陽周故城,在陝西安定縣(今子長縣)北。在縣北三十里,一名馳武,俗訛為遲疑,本漢...
- 徽縣泥陽國中
甘肅徽縣泥陽國中地處徽縣西大門,學校占地面積15334 ㎡,建築面積5537 ㎡,現有12個教學班共588名學生,教職工40人,其中專任教師35人,特崗教師5人,大專及以上40人...
- 祋祤縣
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設定祋祤縣,縣治在今陝西耀州河東堡東側。至三國黃初元年(220年),徙泥陽縣於祋祤。更祋祤為泥陽縣,兼置北地郡。...
- 泥水
【詞目】泥水。【拼音】ní shuǐ。【解釋】1.帶泥土的水。2.指建造房屋。3.古水名。泥陽縣的一條河流,即今華池縣境內柔遠河。泥陽縣,三國徙置,隋更名...
- 北地郡
最後,魏晉時北地郡內徙馮詡,郡治泥陽縣也不再是兩漢時故地。泥陽縣故址在今甘肅寧縣東南,因處泥水之陽得名。東漢永和六年(141 年)北地郡失守後,內徙馮翊...
- 耀州區
東漢永元九年(97),恢復祋祤縣,又撤翟道縣(今黃陵縣)入祋祤,仍屬左馮翊。 [3] 曹魏黃初元年(220),將原在今甘肅寧縣境內的北地郡及泥陽縣僑置於祋祤境內,...
- 銅川
後,祋祤縣制撤銷。 東漢永元九年(97年),又設定祋祤縣,隸屬左馮翊。 三國魏時,今甘肅省寧縣境內的泥陽縣僑置於祋祤縣,祋祤縣遂被撤銷。泥陽縣隸屬雍州北地郡...
- 富平縣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撤土門護軍,將其轄地併入同官縣(今銅川市),遷北地郡至泥陽縣所屬通川(今流曲鎮);又並泥陽縣於富平縣。宣武帝景明元年(...
- 宜君縣
北魏又分故泥陽地置石保縣(今宜君縣西部,縣東部原區屬中部縣),隸東秦州(孝昌二年改名北華州)中部郡。西魏、北周均沿襲舊制。...
- 李傕(東漢末年歷史人物)
李傕(jué,一說“傕”讀音“què”)(?—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陽縣(今陝西省耀縣)人,漢末群雄之一。東漢末年漢獻帝時的軍閥、權臣,官至大司馬、車騎...
- 傅遊藝
關於傅遊藝的籍貫郡望和家族世系,墓誌講的十分簡明,先祖原是北地泥陽人。“高祖...”汲縣、共城東西毗鄰,為衛州所轄縣,即《舊唐書·傅遊藝傳》謂“衛州汲人”...
- 傅玄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陽縣(今陝西銅川耀州區東南)人。西晉時期名臣及文學家、思想家。 傅燮之孫、傅乾之子。傅玄幼年隨父逃難河南。專心經學,...
- 傅介子(歷史人物)
但是由於三國兩晉時代有僑置北地郡和泥陽縣的行為,作為傅介子同宗的後代如曹魏時代的傅玄、西晉時期的傅鹹等已有論者認為他們的故里是今天的陝西銅川市耀州區。...
- 傅嘏
傅嘏(gǔ)(209年-255年),字蘭石(一字昭先),北地郡泥陽縣(今甘肅寧縣米橋鄉)人。三國曹魏後期重臣。西漢義陽侯傅介子之後、曹魏尚書傅巽之侄。傅嘏弱冠時便已...
- 寧州(古代行政區劃)
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寧州,八十年改為彭原縣,因彭池為名。原南北八十一里,東西六十里。定平縣,上。北至州七十里。自漢至晉並泥陽縣地,後魏至周並...
- 傅祗
傅祗(zhī)(245年-312年),字子莊。北地郡泥陽縣(今甘肅寧縣米橋鄉)人。西晉後期重臣,曹魏太常傅嘏之子。傅祗早年在曹魏承襲陽鄉侯,後改封涇原子。西晉初...
- 北雍州
轄境相當今陝西銅川、宜君、耀縣、淳化、三原、富平等市縣地。 北魏永熙元年(532)遷治北地郡泥陽縣(泥陽縣,縣置在今陝西省耀縣(耀州)河東堡東側)。西魏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