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湯鮑魚
- 主要食材:鮑魚
- 分類:豫菜
- 口味:可口
- 輔料:鹽(5克) 味素(3克)
- 發源地:中原
菜譜名稱,所屬菜系,歷史文化,菜品特色,做法,製作材料,製作工藝,工藝提示,營養價值,菜譜功效,食譜營養,食譜相剋,營養成分,鮑魚禁忌人群,
菜譜名稱
清湯鮑魚
所屬菜系
豫菜
歷史文化
1. 鮑魚,古稱鰻魚,雖叫魚,但並不屬魚類,它是無脊椎動物中的軟體動物。其軟體部分肉肥1 細嫩,含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且有養心明目的食療作用,為名貴的“海八珍”之一。金人劉迎說,有了鮑魚,吃起來沒個夠,過去總夸於貝類。如今和鮑魚一比,簡直不在話下;
2. 我國人民食用鮑魚歷史悠久,至遲自漢代起已因美味而見珍了。《王莽傳》載,王莽將事敗,愁得吃不下飯,但還是飲酒鮑魚。《伏隆傳》載,東漢初,張步兄弟擁兵山東,光武帝劉秀派大夫伏隆去招降。張步等遣使隨伏隆上朝,上書並進獻了鮑魚。據曹植《求祭先王表)載,曹操主前也很喜吃鮑魚。《褚彥回傳》載,南宋時,江南鮑魚貴至“每枚可值數千錢。”五代吳越有個叫毛勝的文人,居近湖海饜享群鮮,常以“天饞居士”自名。著有《人族加恩薄》。他對鮑魚的評語是:“療飢無數,清醉有材。”自號“老饕”的北宋詩人蘇東坡,愛吃鮑魚,並用保養目力,深得食療之道。他寫一首七古《鰻魚行》:“膳天善治薦華堂,坐令雕俎生輝光,肉芒石耳不足數,腊筆魚皮真倚牆。”是說有了鮑魚這樣的珍貴海味,使砧板都增光生色,廚師把烹調好的鮑魚菜送到席上,一切珍懂都黯然失色,算不了什麼。“吾生東歸收一斜,苞苴米肯鑽華屋。分送羹材作眼明,卻取細書防老讀。”蘇東坡到蓬萊,弄到了一筐鮑魚,他不肯以這種珍貴海鮮去巴結權貴,作為鑽營進取的禮物,而是分送至友做羹湯,用來保護目力讀書作詩。明清之際,鮑魚更成為最珍貴的海味之一,在遺存的“滿漢全席”膳單中,儘管各地食俗不同,物產有異,烹調方法也不盡相同,但鮑魚是不可缺少的;
3.清湯鮑魚。鮑魚,又稱腹魚、決明,肉極鮮嫩,乃海中珍品。宋代酒樓就多有應市,決明兜子是為代表作。清湯鮑魚亦稱清湯氽鮑魚,是將加工後的鮑魚片片,青豆、火腿片為配,放入海碗中,用兌入作料的上好清湯沖入碗內即成。此菜靠清湯氽制,湯清味醇,鮑魚鮮嫩,是極爽口而又回味極長的佳作,頗能說明豫菜講究制湯、用湯,淡而不薄之功力所在。
菜品特色
口味:鹹鮮味
清新潔白,味道極其鮮美。
做法
製作材料
主料:鮑魚(200克) 草菇(200克)
調料:鹽(5克) 味素(3克)
製作工藝
1. 鮑魚切成厚2 厘米的片,盛在碗裡,加入少許湯,上籠屜用中火蒸1小時,取出待用;
3. 鍋放旺火上,將高湯900毫升倒入鍋中,燒沸後,放入鮑魚、草菇,加上精鹽、味素,略滾半分鐘起鍋;
4. 將草菇裝入碗底,鮑魚排碗面,高湯徐徐倒入即成。
工藝提示
1. 鮑魚、草菇半罐,重量均為200克;
2. 湯鍋中加入鮑魚、草菇、精鹽、味素後,煮沸時間不可過長,待草菇、鮑魚排好後,將湯徐徐倒入,切不可過猛,影響形狀。
營養價值
菜譜功效
補虛養身調理 肝調養調理 明目調理 高血壓調理
食譜營養
草菇:草菇的維生素C含量高,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它還具有解毒作用,如鉛、砷、苯進入人體時,可與其結合,形成抗壞血元,隨小便排出。草菇蛋白質中,人體八種必需胺基酸整齊、含量高,占胺基酸總量的38.2%。草菇還含有一種異種蛋白物質,有消滅人體癌細胞的作用。所含粗蛋白卻超過香菇,其他營養成分與木質類食用菌也大體相當,同樣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特別是對消化道腫瘤有輔助治療作用,能加強肝腎的活力。它能夠減慢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此外,中醫認為草菇性寒味甘。草菇還能消食祛熱,滋陰壯陽,增加乳汁,防止壞血病,促進創傷癒合,護肝健胃,增強人體免疫力,是優良的食藥兼用型的營養保健食品。
食譜相剋
營養成分
·熱量 (204.04千卡);
·蛋白質 (28.60克);
·脂肪 (2.41克);
·碳水化合物 (20.20克);
·膳食纖維 (2.80克);
·膽固醇 (484.00毫克);
·維生素A (48.00微克);
·硫胺素 (0.06毫克);
·核黃素 (0.38毫克);
·尼克酸 (3.19毫克);
·維生素E (5.80毫克);
·鈣 (546.10毫克);
·磷 (202.12毫克);
·鉀 (378.82毫克);
·鈉 (6897.95毫克);
·碘 (34.20微克);
·鎂 (128.31毫克);
·鐵 (47.49毫克);
·鋅 (4.18毫克);
·硒 (57.32微克);
·銅 (6.97毫克);
·錳 (1.69毫克);
鮑魚禁忌人群
1.夜尿頻、氣虛哮喘、血壓不穩、精神難以集中者適宜多吃鮑魚
2.糖尿病患者也可用鮑魚作輔助治療,但必須配藥同燉,才有療效;
3.痛風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鮑肉,只宜少量喝湯;
4.素有頑癬痼疾之人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