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環境,交通,基礎交通,鐵路,公路,航空,公交,自然資源,農業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狀況,潢光一體化,戰略定位,產業布局,旅遊景點,黃姓發源,黃國故城,黃氏家族,歷史文化,光州古城,聖王故里,戲曲舞蹈,光州大鼓和光州漁鼓,光州燈會,光州十景,潢川方言,觀音廟會,光黃古道,飲食文化,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科技,歷史名人,友好城市,城市榮譽,城鎮名片,
歷史沿革
潢川古為
光國。《光州志
·點校本》記載:“
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為姓一十有二,其結姓分國,見之於古籍者,一曰光。”《國名紀》云:“《春秋圖》有光國,今光州是也。”《禹貢》載:“為
揚州之域,三代因之,春秋時為黃國。”
春秋時為
黃國。是中華
黃姓發源地;戰國四公子之一,楚相
春申君黃歇故里。魯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
楚滅
黃,黃地入楚。黃國雖立國久長,但在歷史上不過是一個勢力不大的彈丸小邦。兩周之際,隨著楚國日益強大,不斷向四周擴張勢力,黃國與
隨國(在今
隨州)結成同盟,共同抵抗楚國的威脅和侵略。《十三州志》云:黃不事楚,曰:自
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正是黃國的大意以及黃、隨的抵制惹惱了楚國,最終導致“魯僖公十二年,楚滅之。”因而今潢川在戰國時期屬楚。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兩郡地置
弋陽郡,郡治弋陽縣(今河南潢川縣),弋陽縣為郡治,轄弋陽、期思、軑和西陽4縣,隸
豫州,始系郡、縣同治。
西晉初改弋陽郡為弋陽國,治所在弋陽縣,永嘉(307—312年)後移置。
南北朝時期: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陽郡轄弋陽、期思、安豐3縣;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蠻民居地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邊城、史水、開化7縣,均隸弋陽郡;
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陽郡立光城左郡,八年(464年)省光城左郡為縣,仍隸弋陽郡;
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陽郡領弋陽、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輿5縣;武帝永明十三年(495年)弋陽郡屬
北魏,只領弋陽1縣;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在南光城郡置
光州,治
光城縣;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弋陽縣歸屬
北齊,定城後齊置南郢州,後廢入南、北二弋陽縣;北齊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陽入南弋陽,更名
定城縣,治今潢川南城;
陳宣帝十一年(579年)
北周攻占定城,改弋陽郡為
淮南郡,省定城為郡治。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淮南郡,復弋陽郡,復置
定城縣,仍為弋陽郡治,統定城、光山、殷城、固始、期思、樂安6縣,隸揚州。
唐代光州屬
淮南道。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陽郡為
光州,以定城為
弦州(隸光州),領定城縣;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廢弦州入光州,屬淮南道,領定城、殷城(今商城)、光山、樂安、固始5縣。唐睿宗太極元年(712年)光州州治遷至定城,州轄定城、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縣,隸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光州為
弋陽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光州,隸
淮南道。
五代十國期間:五代十國時期,光州轄縣仍舊。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年)光州歸
後梁,乾化二年(912年)屬
吳國;後晉高祖天福二年(937年)隸
南唐;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年)歸
後周。
兩宋時期光州均隸屬
淮南西路。北宋太宗至道二年(997年)領定城、固始、仙居(南宋時省入光山縣)、光山4縣,原
殷城縣先改稱商城縣,後廢縣改為商城鎮,併入固始縣;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光州隸淮南西路;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改為光山軍,不久又屬光州,領屬依故。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為避金太子光瑛諱,改光州為蔣州,未幾即復,定城均為州郡治;寧宗時建州為兩城,南城為縣治、北城為州治;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兵亂,光州徙治
金剛台。
元代,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復遷定城,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討司,十二年光州屬
黃蘄州宣慰司,二十三年劃歸
淮西道宣慰司,三十年光州改屬
汝寧府,領定城、光山、固始3縣。
明代,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省定城入州,原定城縣省去,以州代縣,光州管實土;二年降息州為息縣,屬光州;四年光州改屬中部臨濠府,十三年仍屬汝寧府,州領三縣:固始、光山、息縣。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析固始置
商城,隸光州,光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
清代,初期光州領屬沿襲明治,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為
直隸州,直隸河南布政使司,仍領光山、固始、息縣、商城4縣。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州設縣,
光州更名潢川。光州下轄光山縣(今光山縣、新縣),固始縣,商城縣,息縣(今息縣、淮濱縣大部)。民國17年(公元1928年),為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區治所,轄潢川、光山、固始、息縣、商城、信陽、羅山、正陽八縣;民國21年(公元1932年),為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潢川、光山、固始、息縣、商城、信陽、羅山、
經扶縣(今新縣)8縣。
1952年10月,潢川專區及其轄縣併入
信陽專區。2005年,列為省擴權縣。2009年,列為第三批省直管縣。
2010年,信陽市成立了常務副市長領銜的“
潢光一體化”領導小組,指導兩縣一體化進程。信陽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提升潢川作為副中心城市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潢川、光山兩縣一體化發展,構建市域副中心城市,支持撤縣改市工作。
2019年5月9日,經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行政區劃
各街道、鎮、鄉轄22個社區、250個行政村,其中社區有:西關、文廟、機場新區、春申、五里、奚店、中信、天駒、潢紡,中山、小東關、新園、先鋒、新生,中大、南海、大巷、愛國,東關、建國,雙柳街,踅孜街。
區劃沿革
2005年,潢川縣撤銷城關鎮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城關鎮,分設春申、定城、老城、弋陽四個街道;
撤銷
小呂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談店鄉管轄,談店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
彭家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白店鄉管轄,白店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
牛崗鎮,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魏崗鄉管轄,魏崗鄉政府駐地不變。
2011年,城區實施“村改居”,其中弋陽街道撤銷建國村,設建國社區;春申街道撤銷五里村,設五里社區;產業集聚區撤銷奚店村,設奚店社區;老城街道撤銷愛國村,設愛國社區;定城街道撤銷先鋒村,設先鋒社區。2013年,春申街道增設中信、天駒社區;定城街道增設新生社區。2014年,春申街道增設潢紡社區。
區劃詳情
| 地名 | 駐地 | 面積(平方公里) | 人口(萬人) |
| 潢川縣 | 定城街道 | 1638 | 85.78 |
縣城 | 定城街道 | 方店村 | 22 | 4 |
春申街道 | 機場新區 | 24 | 7.2 |
老城街道 | 愛國社區 | 13 | 2.2 |
弋陽街道 | 東關社區 | 42.3 | 3.5 |
河南潢川經濟開發區 | 潢緯七路 | - | - |
衛星鄉鎮 | 傅店鎮 | 傅店村 | 83 | 3.7 |
卜塔集鎮 | 卜集村 | 40 | 2.9 |
傘陂鎮 | 傘陂寺村 | 98 | 4.1 |
隆古鄉 | 隆古村 | 74.2 | 2.9 |
白店鄉 | 白店村 | 122 | 5 |
魏崗鄉 | 集鎮村 | 116 | 5.5 |
談店鄉 | 談店村 | 125.3 | 5.3 |
南部經濟協作區 | 雙柳樹鎮 | 雙柳街社區 | 84.5 | 5.4 |
仁和鎮 | 仁和村 | 91.4 | 4 |
江家集鎮 | 江集村 | 96 | 4.1 |
傳流店鄉 | 傳流店村 | 82.2 | 3.8 |
東部經濟協作區 | 桃林鋪鎮 | 桃林鋪村 | 114 | 4.1 |
黃寺崗鎮 | 黃寺崗村 | 116 | 4.3 |
張集鄉 | 張集村 | 96.1 | 3.8 |
黃湖農場 | 黃湖農場 | 12 | 0.2 |
北部經濟協作區 | 踅孜鎮 | 踅孜街社區 | 44 | 3.1 |
來龍鄉 | 來龍村 | 83 | 5.1 |
上油崗鄉 | 上油崗村 | 99.6 | 3.5 |
註:人口統計時間為2014年末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潢川南依
大別山,北臨
淮河;地處鄂、豫、皖三省連線的中心地帶,東經114°53′~115°21′,北緯31°52′~32°22′之間,總面積163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里。
境域東西最大距離44.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3.0公里,總面積163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416平方公里,占86.5%,水域面積222平方公里,占13.5%。
地形地貌
潢川縣地處
大別山側洪積扇向
淮北平原過渡地帶,屬合肥-潢川盆地,地貌為剝蝕侵蝕類型,地勢南高北低,略向東北傾斜。地形分為南部低山丘陵(面積占11.4%)、中北部壟崗(面積占65.7%)、沿河平原(面積占22.9%)地貌,屬剝蝕侵蝕類型。
境內自西向東依次縱列排列著淮鳳崗、
七里崗、黃寺崗三條帶狀壟崗,
寨河、
潢河、
白露河、春河四條河流相間分布,淮河沿境北東流。地形差異、地貌不同。其中,低山地貌主要分布在與商城縣交接的晏崗一帶,占全縣土地面積的4.1%。一般海拔90米以上,最高峰薄嶺海拔330米,相對高度230米。丘陵地貌大都分布在江家集、雙柳樹、仁和、白店等鄉鎮,地處低山地貌北側,占全縣土地面積的7.1%。壟崗地貌集中於縣境中北部的淮鳳崗、七里崗、黃寺崗之間,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2.6%。平原地貌全部分布在潢河、白露河、春河、寨河、淮河5條河流沿岸,占全縣土地面積的19.6%。淺窪地貌零星片狀分布在魏崗和來龍兩鄉壟崗東坡與河谷平原交接地,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7%。
氣候環境
春季驟冷驟熱,常有低溫連陰雨,春雨綿綿不斷,降雨天數在四季中是最長;夏季初期易旱,中期常暴雨成災,降水量在四季中最多;秋季氣溫陡降,深秋旱澇不定;冬季不甚寒冷,雨水明顯減少。
年平均氣溫15.7℃。1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6℃;7月平均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40℃。年無霜期平均239天,最長達268天,最短為207天。年平均日照1914.9小時,年總輻射量111.2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043.4毫米,平均降水日112.5天,最多年份149天,最少年份84天;降水集中在每年的5~8月,7月最多。
土壤類型多種多樣,共有三個土類、7個亞類、17個土屬、61個土種,其中
水稻土占68%,
黃棕壤土占26.4%,
潮土占5.6%。
交通
潢川圍繞構建河南省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加快推進綜合樞紐和運輸通道建設,著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鐵路、幹線公路為骨架的縱貫南北、橫連東西的路格線局,基本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以完善網路、提升互聯互通能力為重點,進一步謀劃潢光一體快速交通道路,進一步改造提升幹線公路,重點推進G106線、312國道改線工程,多條縣道升級改造等重點工程,加快建設外緣內環通道工程,基本形成與城鄉一體化要求相適應的公路網路體系。加快客運場站建設,完成全縣22個鄉鎮客運站建設,形成以城區為中心,等級配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站運一體的場站格局。完成G106線城關段改線工程。
基礎交通
潢川縣有
京九鐵路、
寧西鐵路及規劃中的
衡潢鐵路、G40滬陝高速公路、G312國道、G106國道。
鐵路
潢川是河南省7個重要鐵路樞紐中唯一的縣。
寧西鐵路、
京九鐵路與規劃中的衡潢鐵路交匯於此,為潢川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和基礎。
潢川站位於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場大道,現為
武漢鐵路局麻城車務段下轄的國家二等綜合車站;
潢川北站位於定城街道轄區,現為寧西鐵路四等區間站;江集站位於江家集鎮域,現為寧西鐵路五等區間站;
河南省已規劃濮陽至潢川鐵路,即衡潢鐵路濮潢段;線路途經潢川站。
公路
G312國道、G106國道、G40滬陝高速公路
潢川汽車站:位於定城街道內環東路138號,占地面積45畝,按照一級客運站標準建設,日發班次600餘個,進站車輛400多部,日傳送旅客6000多人次。有發往河南、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份共131個城市的1107條長途線路。
潢川火車站客運站:又名弋陽汽車站、潢開汽車站,位於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弋陽街道)廣場大道,有發往豫南九縣及周邊鄉鎮班車。
潢川新汽車站:位於春申街道三環路新塘一帶,尚在規劃中。
航空
原潢川機場位於潢川縣城西北部,建於1952年前後,由於中原戰區的軍事需求,國民革命軍和舊軍閥在潢川修建了臨時小型機場。機場區域現屬春申街道機場新區。
2011年,信陽市將“潢川民用機場項目推介”納入該市十二五規劃。2012年,河南省“十二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豫政〔2012〕109號)已將潢川支線機場項目“納入全省民航建設重點工程。
潢川機場已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潢川機場預選場址有三個,分別是隆古鄉吳莊村、白店鄉陳樓村和桃林鎮杜寨村。該機場戰略定位是省內支線機場,為鄂豫皖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機場等級為4C級。
公交
潢川縣城:上世紀90年代,因京九鐵路潢川站的通車運營,潢川城區開設了兩條公交線路,其中1路車由汽車站開往火車站,途經內環東路、新潢橋、弋陽路、車站北路、廣場大道;2路車由方店開往何店,後又延長至余店開往何店,途徑航空北路、內環東路、躍進路、春申路、工業大道、華英大道。2014年,潢川縣在保留1、2路公交線路的基礎上,開通了躍進路-內環路循環線路、航空路線路兩條免費臨時公交線路。2015年,潢川公交重新規劃修訂為5條城區公交線路。
光山縣城:2014年,光山縣城開通兩條試運營循環公交線路;2015年“五一”期間再開通兩路城區公交線路,逐步實現城區公交“全覆蓋”。
潢光城際公交:根據《信陽市潢光一體化概念規劃》要求,潢川、光山兩城之間應儘早開通城際公交線路,促進潢川、光山城區的快速銜接。因潢光路(008縣道)仍處於招
標擴建階段,兩城公共運輸仍以縣際客運為主,由位於潢川城內環東路的潢川汽車站至位於光山城弦山北路的光山汽車北站,途徑傅店、寨河、十里鎮。
光州通:2015年9月10日,潢川惠通城市公交公司正式推出4類公交智慧型IC卡服務,開啟潢川公交智慧型時代新篇章。首階段,智慧型公交卡覆蓋2、3、4、4A、5路等5條公交線路。
自然資源
農業資源
潢川農業資源十分豐富,農林牧副漁業蓬勃發展,鱉、鴨、花、豬、漁等特色農業享譽全國。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潢川
“中國優質糯米之鄉”稱號。潢川是全國優質糯稻產區之一,糯稻種植面積穩定在32萬畝以上,年產量近2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省縣級前三位。年加工工業用糯米粉4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40%。潢川《湯圓用水磨白糯米粉全國行業標準》成為全國統一適用的標準。
潢川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立足農業做強工業是潢川激活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全縣食品工業企業發展到近6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8家,占全縣規模工業的57%,成為潢川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輻射帶動農戶8.3萬多戶,從業人員達24.9萬人。初步形成了畜禽、水產、糧油、糯米粉、飲品五大食品產業集群競相發展的格局,擁有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級研究所,2個產品研發中心,企業創新能力居河南省前列,華英和黃國產品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
潢川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豐裕,四季分明,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紅麻、水產、畜禽、花卉、茶葉等。特色農業甲魚年產35萬公斤,有“甲魚王國”之稱;櫻桃谷鴨養殖量達2400萬隻,居世界第—;花卉面積5萬多畝,有200多個屬類,是全國花木示範基地縣和國家授牌的“
花木之鄉”。主要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有鴨、花、鱉、豬、羽毛、水產和優質糧油等,素有"
魚米之鄉"之美稱。
潢川是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縣、全省畜牧重點縣、全省漁業重點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生豬出口基地縣、全省26個推進城鎮化重點縣(市)和首批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市)之一、全省35個擴權縣(市)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的6個縣(市)之一。
生物資源
境內有高等植物284科1959種,另有低等植物多種,僅適於藥用的就有4類17科27種。
潢川特色產業聞名遐邇,是中國花木生產基地,花卉種植面積達18萬畝,卜塔集鎮被命名為“
中國花木之鄉”;
華英集團被譽稱為“中國鴨王”,年生產加工櫻桃谷鴨7000萬隻,產品暢銷韓、日、中東、俄羅斯和
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華鱉為正宗原產地,年產生態中華鱉36萬公斤,被譽為“甲魚王國”。
水資源
水資源年均總量73.47億立方米,地表徑流占7.9%、地下水占1.3%、過境水占87.9%。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
淮河、
潢河、
白露河、紫泥河、春河、
寨河,河道總長210公里;境內最大河流為潢河,發源於新縣萬支山,由卜塔集馬湖村入境,至西南向東北貫穿卜塔集、城區、魏崗、來龍、談店、上油崗、踅孜,至兩河口入淮河,境內河道長52公里,流域面積557.4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12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潢川2017年末總人口88萬人,常住人口66.2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869人,出生率11.87 ‰;死亡人口3825人,死亡率5.77‰;全年自然增長人口40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1‰;城鎮化率達47.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8個百分點。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占99.5%;另有回、壯、苗、滿等19個少數民族,占0.5%,其中,回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3.8%。
經濟狀況
潢川被國務院大別山扶貧規劃列為鄂豫皖三省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2018年,潢川生產總值達268.2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6:33.9:46.5,二三產業占比首次突破80%,經濟結構實現了質的飛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3億元,增長15.6%,邁上了年淨增超億元的大台階,其中稅收收入4.9億元,增長21.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3.3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78元,增長8.5%,居各縣第1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8元,增長9.5%,居各縣第1位。縣域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51.6億元,貸款餘額258.2億元,存貸比高達102.6%。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成立五大項目組團建設指揮部,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36個。29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7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19%。實施淮河航運潢川段疏浚工程,謀劃啟動火車站改造,紮實開展京九高鐵、寧西高鐵前期工作,潢川機場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調規項目。全年新增“四上”企業23家,其中工業企業14家。
工業轉型步伐加快。兩大產業集聚區不斷融合,建成區面積13.8平方公里,入駐企業355家,主營業務收入達240億元。潢川開發區連續兩年在全省考核中排名靠前,榮獲全省商務工作先進單位;縣產業集聚區創建成為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商標品牌培育基地。
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新建高標準糧田2.5萬畝,糧食總產量69.6萬噸。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獲省“紅旗渠”精神杯。小龍蝦、花木、糯米粉、華英鴨、生豬、茶等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再次被評為中國茶業百強縣。
潢光一體化
2006年2月,信陽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潢川城區向西南發展,光山城區向東北發展,兩城區連片建設成豫東南新的地區性中心城市,該新城市按我市次中心城市的定位規劃為中等城市”。此是為“潢光一體化”的首次提出。
2009年2月,信陽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潢光一體化”正式列入信陽社會經濟發展大戰略。
2010年6月,信陽市政府設立“潢光一體化”規劃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由時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副市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信陽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2010年11月,信陽市在潢川召開潢光一體化工作座談會。會議提出以“複合城區”為核心理念,通過區域“規劃統籌、交通一體、產業連結、服務共享、生態共建”,提高產業集聚、產城融合、城鄉統籌、城際開放能力。
2012年2月,信陽市正式啟動組團發展規劃編制,提出年底前完成“潢光一體化”組團式空間發展規劃方案。同年10月,《信陽市潢光一體化概念規劃》獲由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協會(ILIA)主辦的2012第二屆艾景獎國際景觀規劃專業組設計金獎。
新城市定位為豫東南、皖西、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訊樞紐城市,以輕工、商貿為主的生態宜居複合型城市。
新城市包括五個城區組團:潢川城區、光山縣城、光源新城(潢光新城)、傅店工業區、龍埂水庫風景旅遊區,其中,光源新城(潢光新城)為主中心、潢川、光山城區為副中心。
戰略定位
國家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規劃》,並進入國家戰略研究層面。成功申報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縣。潢川民用機場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著力建設“大別山片區中心城市”。潢川位於豫鄂皖三省交界處,具有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良好基礎和巨大潛力。依託“一河”(潢河)治理開發、“兩路”建設提升(京九大道、工業大道),推進“六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老城區、黃國故城旅遊區、萬畝花木生態區)聯動融合發展。推進“潢光一體化”,沿京九大道往南、潢河往上游,規劃建設城市新區,充分彰顯水城花鄉城市個性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謀劃大項目,實施大建設,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彰顯水城花鄉城市個性特色,打造潢川智慧城市、海綿城市。著眼交通一體、產業同構、資源共享、功能集合,最佳化空間功能布局,加快推進我縣與光山縣組團式、一體式發展。積極申報撤縣設市,重塑歷史
光州的區域地位和城市風采,成為引領大別山扶貧片區的領頭羊城市。
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基地。潢川農業產業集群效應持續放大,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勢頭良好,企業和品牌影響力增強,基地發展效果凸顯:華英集團已成為全省百強企業,先後被評為國家櫻桃谷鴨養殖加工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鴨肉質量安全示範區、全省“禽肉產品出口基地”;明業食品榮獲省“百高”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稱號;黃國糧業牽頭成立國家“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永江羽毛進入全國文化產業500強企業;華英鴨業、黃國裕豐米業、盛世萊新花木三大農業產業化集群受到省政府命名表彰;潢川貢面、潢川甲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稱號。保持現有良好勢頭和發展優勢,穩步提高糧食產量,提升農業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圍繞糯米粉、花木、櫻桃谷鴨、生豬、食用菌、水產品等六大產業集群,把肉製品綜合加工、優質糧油精深加工、醫藥醫療器械製品、羽絨羽飾等產業培育成上規模、具特色、有品牌的區域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食品加工業,鞏固發展全省食品工業縣的優勢地位。
著力構建“區域有影響力的現代交通、商貿物流、電力能源樞紐”。‘衡潢’鐵路、潢川花埠口踅孜港區、熱電聯產項目進入論證,潢川縣的交通、商貿物流、電力能源三大樞紐地位更加凸顯。積極謀劃推動高鐵、支線機場、能源等現代基礎設施項目立項建設,進一步強化交通樞紐功能。立足區位交通、產業支撐、央企落戶等優勢,構建倉儲配送和商貿流通兩大平台,加快建設現代物流樞紐中心、大型物流基礎設施和大型物流企業培育三大工程,加快培育電子商務產業集群,打造鄂豫皖三省交界綜合交通、商貿物流、電力能源樞紐。
和諧宜居地。以提高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為著力點,加快推進城鎮化。堅持綠色發展,培育低碳經濟,在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基礎上,持續促進生態與發展的有機結合,生態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全力打造和諧、生態、宜居城市。
產業布局
潢光一體化規劃統籌潢光產業布局,加快推進潢川產業集聚區、
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光山(官渡河)產業集聚區建設,重點做好王崗高科技示範園、十里紡織工業園、食品工業集聚區等園區建設,著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食品加工、花卉產業、特色養殖等產業,逐步實現兩縣的產業對接。
食品加工區:位於潢川產業集聚區內,規劃面積10.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畜禽加工、水產加工和生物醫藥產業,配套發展電子製造、紡織服裝等產業,形成鏈條相對完善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現代物流區:位於潢川經濟開發區內,總面積5.9平方公里。以火車站物流園區、民營工業園與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託,重點發展糧油加工、倉儲、石油、糧食、建材、物流配送等產業,形成現代物流集聚區。在集聚區北部輔助發展糧油加工、綠色飲料、新型建材等工業。
中心商務商業區:位於潢川縣城中心,包括城南區和城北區兩部分,主要為城市的行政辦公、居住、商務商業區,重點發展商貿、餐飲、住宿、文化、教育、醫療、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
文化休閒旅遊區:從京九大道到潢川站高速路口兩側為重點,以卜塔集、白店為主的南部地區,充分挖掘人文、山水和花木等旅遊資源,規劃建設文化休閒娛樂設施,重點發展歷史文化、旅遊、觀光、餐飲、娛樂等休閒業,形成花木生產、交易和休閒娛樂集聚區。
現代高效農業區:縣城區東部和北部的廣大鄉鎮,形成現代高效農業區,重點發展優質水稻、優質小麥、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花木等現代高效農業。
張集羽飾工業園區:以張集鄉張集村為中心,利用3-5年時間規劃建設羽飾產業園,積極開發羽毛加工業及絲線、模具、粘膠、包裝等相關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建成全國最大的羽毛工藝品加工基地。
旅遊景點
潢川按照“生態鄉村、和諧潢川、文化祖地”的整體開發思路,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及服務接待設施建設,加快旅遊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旅遊商品開發和旅遊宣傳促銷力度,著力打造為豫東南區域性文化休閒勝地。
潢川古蹟有:隆古鄉的國家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黃國故城遺址和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張集鄉的霸王台,望河樓藏有唐畫家
吳道子墨跡石刻觀音像、書畫家虞州南親筆“攀龍附鳳”碑刻等。革命紀念地有成立於1926年的中共潢川特別支部舊址,1928年中共豫東南特委舊址,1931年潢川蘇維埃政府舊址,團中央幹校舊址等。
| | | |
小南海文化旅遊區
| | 望河樓
| 熊翀墓
|
春申君衣冠冢
| 雙柳洪山寨旅遊區
| 傅店·里棚·陳大寨旅遊觀光園
| 中共豫東南特委舊址
|
中共潢川特別支部舊址
| 潢川蘇維埃政府舊址
| 黃湖胡耀邦故居、團幹校舊址
| |
| | | |
推進黃國故城文化旅遊區提升項目。
以南海湖公園建設為突破,加快弋陽古鎮保護開發。
整合幹校文化資源,建設黃湖農場團中央“五·七幹校”紀念館。
加快開發洪山寨連片旅遊景區。支持付店鎮創建成為河南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黃姓發源
黃國故城
據《竹書記年》文獻載,黃國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為夏啟所封,歷經夏、商、周三代王朝。春秋時期,楚國稱霸,黃國不服,借地域優勢,近與江、道、柏、弦乃至隨國結盟,遠與齊、宋、鄭、衛、魯等修好,曾一度與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為楚所滅,存在一千四百餘年。
黃國故城位於河南省潢川縣隆古鄉境內,遺址保存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椐考古專家考證,黃國故城最遲在西周時期已經形成規模。城呈長方形,周長6720米,總面積為2.8平方公里。現存城牆系用黃土夯築而成,城牆高處為7—8米,低處為4—5米,基寬59米,上寬10—25米,如今尚存三處城門豁口,其牆之厚、路之闊、基之固,均可見當年之巍峨。如今在故城遺址內,仍遍布著陶片、瓦當和多處青銅器作坊遺址,從這裡曾鑄造出許多精美作品,僅在潢川、光山等當年黃國疆域內出土的黃國青銅器就有800餘件,其中有銘文的為38件,現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黃太子伯克盤、黃父盤、黃君簋、叔單鼎4件青銅器,均出土於潢川,被郭沫若收錄入其所著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潢川李老店磨盤山收集到一批青銅器,其中的銅鐳肩部有“黃孫須子亞伯”銘文。銘文中所提“黃孫”就是黃國貴族;“須子”即須頸子,是亞伯臣的稱號,由此又證明黃國在潢川。
如今,潢川已制訂出創建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的宏偉規劃,修復開發黃國故城亦被列為全縣“三重”工作之中,已聘請國內著名的專家學者規劃出黃國故城景區開發建設項目、黃氏創業園區,並繪製出黃氏祖廟效果圖。屆時,黃國故都將成為一個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中心城市。黃國故地時刻惦念著遠在異地他鄉的黃姓兒女,正張開雙臂,隨時迎接黃姓宗親來祖地“尋根問祖、認根聯誼、紮根創業”,共建祖地光州的美好未來。
黃氏家族
追根溯源,自有
黃國,方形成“以國為氏”的黃姓。唐代林寶的《元和姓篡》云:“黃,陸終之後,受封於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宋鄭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載:“黃氏蠃姓,陸終之後,受封於黃,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黃國故城,在楚與國也,僖公十二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北宋
江夏黃氏族譜序中亦稱:“考我黃氏,始於神農、黃帝、少昊、顓頊高陽氏曾孫陸終之後有南陸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於黃,遂因地而賜姓焉,黃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黃城。”
北京、
湖南、
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專著以及出自
廣東、
福建、
河南等地的黃氏族譜,均有類似的記載。大量史實證明,黃姓源於黃國,根在
光州。黃氏家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歷經滄桑,幾度興衰,不斷繁衍壯大,逐漸形成黃姓望族。
公元前648年,黃國為楚滅後,國亡家破的黃國臣民,紛紛離鄉背井,但他們不論走到哪裡都仍是以國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當時的楚國腹地,於是就有了因黃氏遷居而得名的
黃岡、
黃陂、
黃安、
黃石、
黃梅等地。還有一部分被“浮諸江南,以實海濱”於是就形成了南方諸多黃氏家族和黃洞蠻壯族的黃姓。
楚滅黃三百年後,在黃國故址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黃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
黃歇。宋代鄧世明所著《
古今姓氏書辯證》中載:“黃為楚滅後,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後。”這位留居黃國故址遺民的後代,為復興黃氏家族,委身仕楚,為相二十五載,政績卓著,賜以淮北十二縣,成為戰國著名四君子之一,從而給黃氏家族帶來了第一次中興。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黃歇在宮廷內訌中遇害,其子孫受株連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黃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黃氏家族並沒未因此而沉淪,他們分別與原來流散各地的黃氏族人匯合,頑強奮進,不僅渡過了危難,且先後在許多地方形成瞭望族。據有關史料和姓氏通書證實,黃歇長子
黃尚一支,形成了後來的
淮陽黃氏和
江夏黃氏;次子黃俊一支,形成了後來中原
陽夏黃氏;五子黃堂一支,形成了後來的
東吳黃氏。繼之而起的
金華、
邵武黃氏望族,皆是江夏黃氏繁衍的分支,如今在海外的黃氏族人,大多是從上述各地先後南遷的。縱觀黃姓的播遷過程,其發展脈絡清晰可見,即由黃國——黃歇,發展至淮陽、江夏黃氏,進而播衍出金華、邵武等黃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後播遷出海外異域黃姓,他們源出一脈,同根同祖。
歷朝累代,黃姓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對中原文化向南傳播及一系列的社會變革,都起過重要作用。繼黃歇之後,西漢著名丞相
黃霸被譽稱為當朝第一循吏;東漢黃香以孝道楷模而流芳千古;後唐黃峭山教子有方且頗具開拓精神,帶來了邵武黃族的繁榮;北宋的大書法家、大詩人
黃庭堅,元代的女紡織家
黃道婆,近代的民國第二開國元勛
黃興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勝舉。如今,黃姓兒女更是遍布海內外,其中許多佼佼者活躍於國際國內的社會舞台,分別在政界、僑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嶄露頭角,他們的事業舉世矚目,他們的名字四海傳揚,充分顯示了黃氏家族的興旺發達和勃勃生機。
歷史文化
光州古城
光州古城,一水隔兩城,
黃國—
弋陽—
光州—
潢川,一脈相承。
光州古城在兩千多年前已形成。從西漢初年到盛唐設州,經歷近千年的建設,已頗具規模。這裡不但保留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
黃國故城遺址;還保存有始建於西漢初年的弋陽古鎮。弋陽古鎮是目前中原地區特別是信陽市範圍內比較少有的保存相對完整的古街古城社區。這裡不但歷史悠久,也是英雄輩出之地,更是“莫道楚鄉風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人文薈萃之地。
潢水把
光州古城分作“呂”字形南北二城,沿河綠地,北岸中央依河而立的是一幢三層的老式樓閣,青磚紅瓦,弧窗拱門,前後各有小亭配樓映襯,瀟瀟霧雨中很是儒雅文氣的樣子。及至近旁,果見“汲古”、“崇文”等額匾題字,再望過河上棄用的舊斷橋,苔痕黛綠,流水清漣,讓人頗覺嗅到了些許北春申南弋陽之光州古城的韻致。
聖王故里
光州為
浮光陳氏起源地,光州之子陳元光開漳教化成聖王。1300多年,彈指一揮間。當年,陳元光帶走的87姓光州兒女,其後人已經遍布閩台和世界各地。祖地“光州”已成為人們心中特有的符號和共同的記憶,光州(今潢川)有
陳元光故居、
廣濟王祠、
威惠廟(
弋陽三公廟)、
將軍廟、龍湖、
弋陽奶奶廟等遺址。
戲曲舞蹈
潢川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悠久的歷史進程,孕育了獨特的潢川民間文化。勤勞而智慧的潢川人民,在勞動之餘,以歌以舞,以戲以劇,歌頌著風調雨順的豐年,抒發著美好生活的情懷,從而也傳承和創造了五彩繽紛的民間藝術。潢川民間戲劇獨樹一幟;民間音樂浩如煙海;民間曲藝各俱特色;民間舞蹈絢麗多彩;民間工藝種類繁多;民間故事妙趣橫生。
潢川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立項 3481個。其中語言文字類共蒐集五百餘條,民間文學305項,民間美術7項,民間音樂36項,民間舞蹈22項,傳統戲曲48項,曲藝10項,傳統手工技藝4項,傳統體育、雜技與競技65項,民間習俗66項,民間信仰15項,民間知識2381條,傳統醫藥14項,其它8項。
潢川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潢川民間舞蹈“
火淋子”和民間音樂“
十八番”已被批准為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會唱民歌會跳民間舞蹈的人幾乎每個村民組都有。逢年過節,家有喜事都會聽到看到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但是會唱民歌和會跳民間舞蹈的藝人大都四十歲以上,亟待發展新生力量傳承下去。而象山歌、夯歌、秧歌、車水歌現基本上無人演唱了。
潢川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戲曲“嗨子戲”和“
皮影子戲”是潢川人民最喜愛的戲曲。
潢川皮影戲已經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在城鄉還活躍著十幾支嗨子戲和皮影戲的演出隊,但是受經濟和其他文藝形式的影響,前景也不是十分樂觀。
光州大鼓和光州漁鼓
光州大鼓又稱光州大鼓書、說書,是潢川縣的漢族說唱藝術。演唱者一手擊鼓,一手擊鋼鐮,有說有唱歷史悠久,大鼓的鼻祖弟子傳到光山就叫光山大鼓。大鼓藝人全靠說和唱表述故事情節,表達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素有“單憑一張嘴吸上千百人”之說。光山大鼓藝人自編自唱新書《王二嫂趕集》、《肖志叔翻身》,但總的還是以說古書為主。
光州漁鼓,這種流行於
光州(今潢川)古老的曲藝品種,漁鼓扇紙人戲,亦名“提絲人子”,是配合漁鼓而表演的曲藝形式,由二人表演,一人坐唱敲擊漁鼓筒板,另一人操縱紙人,手持扇子,邊表演邊演唱。主要曲目為《韓湘子度林英》。
光州燈會
光州(現潢川縣)系豫南重鎮,是豫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每逢節日,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僅就
光州燈會玩燈而論,其數目之多,花樣之美,技藝之精,令人讚不絕口,幾乎達到家家張燈,戶戶結彩。有一種大型“台閣燈”,只是在光州方能見到,外省、市、縣、鄉從未目睹,也未耳聞。
光州十景
明代溫純作有《浮光八詠》,清順治《光州志》收錄有王世崧的《浮光十景》。
1982年7月在原文廟遺址發現《光州十景》石刻一塊由縣文化館收藏。寬88厘米,長30厘米,厚12厘米,為青石雕刻。書寫工整,刀工秀麗。光州十景即弋山西峙、
淮水東環、七里清泉、五龍喬阜、蕭山故廟、霸王荒台、
伯倫石冢、
春申遺宅、聚仙邃閣、文筆層巒。每景有七律詩1首。詩為光州訓導何兆渤據志書所載名勝的詠景之作。“十景”多洇沉不彰,但尚可詩中見畫,窺見當時光州名勝古景的概貌。
《光州十景》與《浮光十景》的景點選取是一致的,“浮光”即是“光州”代名詞,說明光州十景在明末已經定型。
潢川方言
潢川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蘊藏豐富。潢川方言形象恢諧,通俗易懂。潢川話,實際上是江淮音韻加上南方方言。潢川人講話藉助鼻腔共鳴,音的位置靠前而偏高,沒有翹舌音,但有兒話音,聽起來像唱歌一樣,乖、巧、趣、柔加上“短平快”是潢川話的顯著特點。其實潢川話就是豫南地區的“吳儂軟語”。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國語的普及年輕一代已有些方言辭彙已棄之不用了。
觀音廟會
光州歷史悠久,歷史上一直是州、郡、署所在地,小南海是光州宗教場所。佛教於唐末宋初傳入光州,明、清為發展鼎時期。在當時州治的十多座寺廟中,觀音廟會在南海觀音禪寺。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相傳是觀音出生、出家、得道的日期,每年此時佛教信眾雲集南海觀音禪寺,方圓百里的香客趕來光州城朝拜,形成小南海觀音廟會。
光黃古道
光黃古道是古時由
光州(今河南
潢川)至
黃州(今湖北
黃岡)的官道。如今已少有人行走,幾乎埋沒在了荊棘叢中。大名鼎鼎的詩人
杜牧、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任職都曾走過這條古驛道。
飲食文化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條件好,功能齊全。有11萬伏、22萬伏兩個中心變電站和日供水8萬噸水廠。中等城市總體規劃已經省政府批准實施。2012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4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36萬人。至202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到60萬,城市化水平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信陽東500千伏輸變電站(魏崗)建成運行,寧西鐵路複線潢川段在全市率先建成運行,106國道潢川城區段改線開工建設。城區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新建了京九大道、工業大道、中軸大道、金穗路,打通了定城路、寧西中路,提升改造了躍進路、迎賓路、建設路、文化路、草湖路等,實施了潢河二期、三期治理,開工建設了“引潑入潢”城市供水工程。
教育
學前教育。以公辦幼稚園為骨幹和示範,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幼稚園,逐步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學前教育服務網路。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及新農村建設規劃,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學前教育辦園體制,多渠道加大投入。
九年義務教育。進一步合理規劃城鄉中國小布局,適度增設城區中國小。完善農村國中寄宿制,實現農村國小中心校寄宿制,加快農村國中和國小中心校教師周轉房建設。
普通高中教育。擴大辦學規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省級示範性高中有:潢川高中、潢川第一中學。
職業教育。完成職業中專學生宿舍及實習基地建設。
特殊教育。加大對特殊教育投入的力度,對現有特殊學校選址遷出重建,擴大辦學規模,使全縣適齡殘疾兒童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繼續教育和適時發展高等教育。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對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進行恢復性重建和修繕,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電大、職業技術培訓網路、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平台,對從業人員開展繼續教育。積極推動潢川幼師升級為高等幼兒師範教育專科。
潢川職業技術學院(籌)整合潢川幼兒師範學校,信陽工業學校,潢川一、二職業高中(中專),招商引資10000萬元,國家投資5000萬元。
衛生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縣醫院的龍頭作用。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使縣級醫院和中心鄉鎮衛生院達到標準化水平,城市社區建立相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強力推進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51111工程。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不斷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機制,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方式和運行機制轉變,鼓勵民營資本興辦上規模的非營利性醫院。
全面落實新農合。加強基金管理,建立風險調劑金制度,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抗風險能力。建立健全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方便異地參合人員就醫。
科技
深入實施“科教興潢”戰略,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技術中心和產業集聚區研發平台為載體,最佳化創新環境,完善創新機制,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
自主創新體系。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圍繞服務優勢產業,依託骨幹企業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積極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鼓勵和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進行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鼓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十二五”期間,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以上,推廣科技新成果100項以上;大力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建立省級大米、糯米粉及其製品檢驗站(實驗室),組織實施農業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60項。切實提高縣級財政公共科技投入比重,力求科技研發經費支出增幅高於同級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創新專項資金支持。
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科技基礎設施,加強各級科技服務機構建設和管理,加快科技示範園、中試基地、花卉勞務培訓基地建設。“十二五”期間,發展科技特派員示範基地40個,培訓農民25萬人次。逐步建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科技特派員創業基金。鼓勵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各類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和民間專業技術學會發展,引導農業、經濟等各行業專家到農村實地指導,為企業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農業增產增效、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專業化服務。重點實施企業創新主體示範工程、星火富民工程和智慧財產權戰略,“十二五”期間,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年均增長12%以上,企業專利申請比例提高到30%以上。
歷史名人
陳元光:唐代光州
弋陽人,乾隆《光州志·忠義列傳·陳元光》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生於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此載符合《唐書·地理志》。陳元光,初唐弋陽人,弋陽(郡)即光州。曾率5000弟子開發閩南,把中原文明傳播到福建、台灣等地,被歷代皇帝追封為“
豹韜鎮國大將軍”、“靈著順應
昭烈廣濟王”、“昭烈候”,後被
乾隆皇帝封為“
開漳聖王”。
陳燁:明
萬曆任光州知州,陳元光36世孫。作為地方長官,他欣然應邀給萬曆四年新版《光州志》寫序道:“燁之先世元光,光人也,唐時隨父政領兵戍閩,因家焉。今(燁)來守是邦,則視邦之士夫子弟,皆其鄉人也,敢敬與在位執事及鄉先生子弟共勖諸。”陳燁在光州知府任上,勤政惠民,政績卓著,深受士民愛戴,所以州人張襲賢作《陳公條鞭德政記》一文,盛讚陳元光36世孫陳燁為光州人民請命,善政愛民。陳燁治州政聲卓著,以致於州人緬懷起其先祖廣濟王陳元光,便籌資鳩工在文廟之東側興建
廣濟王祠,祭祀陳元光。陳燁去世後,州人把他奉入該祠配祀,之後又奉祀於名宦祠中。
劉伶:光州醪酒醉劉伶。羨君好飲變常經,誰向墳頭奠醁醽。天地有情長許醉,山川改面莫須醒。竹林夜月鳥啼遍,淮上秋煙暮雨零。荷鍤苦心人未識,臨風憑弔看雲停。這首詩的題目是《伯倫古冢》,出自清朝光州訓導何兆渤(字扶鯨,洛陽人)手筆,是何兆渤在清雍正年間任光州訓導時寫下的《光州十景》10首組詩之一。詩中所詠之人即“竹林七賢”之一劉伶,而劉伶墓就在今潢川縣牛崗胡圍子村。
嵇紹:唐杜佑撰《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十一”載:“光州今理定城縣……魏分置弋陽郡,晉、齊皆因之……定城,春秋黃國也。漢有弋陽縣,故城在今縣西。”由此可見,嵇紹被封弋陽子,這裡的弋陽就是現在的潢川。說起嵇紹,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父親嵇康。嵇康是曹操的孫女婿,“竹林七賢”之一,曾讓無數後人為之傾倒,著有《養生論》、《幽憤詩》、《琴賦》、《聲無哀樂論》等。
劉繪:明代人。字子素,(一作汝素)一字少質,光州人。生於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於神宗萬曆元年,年六十九歲。好擊劍,能挽六石弓。舉鄉試第一,登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進士,授行人,改戶科給事中,雨劾夏言。言銜之,出為重慶知府。土官爭地相仇,檄諭即定。上官交薦,言再入政府,囑言者論罷之。居家二十年,卒。繪工詩文,所著有《嵩陽集》,(《四庫總目》)行於世。
劉黃裳:明代人。字玄子,光州人。七歲能摹逸少(王羲之)書。十歲寓長安,賦京都諸篇。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
懶悟法師:懶悟(1903年-1969年),俗名張績成(一說姓李),法名曉悟,後易名懶悟,號照思、奚如,晚年又號莽張僧,河南潢川人。幼秉異慧,因卜者說其壽短,故被父母送入附近遠峰庵出家為僧。能詩詞,然不求工,而意境超俗,更擅長於丹青,且終生潛心研究。
蘇井觀:曾任中共中央軍委總衛生部部長,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全國政協第二屆、第三屆委員。
王實味:原名詩微,筆名實味、叔翰、實微。翻譯家。曾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藝研究室任特別研究員。
友好城市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城鎮名片
縣 |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 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縣 | 全國生豬大縣 | 全國禽類生產基地示範縣 | 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標誌推廣與監管示範縣 |
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 | 中國全面小康成長型百佳縣 | 中國最具創新力金融生態縣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 中國優質糯米之鄉 |
鄉 | 傅店鎮:國家重點鎮 | 雙柳樹鎮:國家示範鎮 | 卜塔集鎮:中國花木之鄉 | 江家集鎮:中州名鎮 | 桃林鋪鎮:木材加工基地 |
張集鄉:中國羽毛工藝之鄉 | 隆古鄉:世界黃姓發源地 | 傳流店鄉:綜合改革試點鄉鎮 | 魏崗鄉:治安綜合治理優秀鄉鎮 | 談店鄉:生豬養殖基地 |
類鄉 | 黃湖農場:團中央五七幹校舊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