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皮影戲也叫“影子戲”、“皮娃子戲”、“皮摔”。深受潢川人民喜愛,這是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源起漢武帝時期,元代後流傳到南亞、波斯、埃及、土耳其及歐美。潢川境內流行這樣一句歇後語:“唱皮影戲的跺腳--假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潢川皮影戲
- 外文名:Huangchuan Shadow Play
- 貢獻: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 起源時期:漢武帝
起源,表演形式,唱腔,主要道具,學唱技能,傳唱與申遺,
起源
潢川皮影戲也叫“影子戲”、“皮娃子戲”、“皮摔”。這是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源起漢武帝時期,元代後流傳到南亞、波斯、埃及、土耳其及歐美。
皮影戲起源於漢武帝時期,因漢武帝一愛妃李氏去逝,武帝憂悶成疾。有一姓楊的太監為討好皇上,用驢皮製成女子形狀的皮影,經過彩畫裝飾後形像酷似李妃模樣。爾後啟奏皇上,晚上可與李娘娘相見。武帝信以為真,準奏。晚上楊太監一切備齊,用蠟燭照射投影,武帝淚眼朦朧,一看真酷似愛妃,萬分驚喜,當場賞賜了太監。並頒旨,娘娘金面他人不可隨意觀望,再用白沙綾罩面(就是現在的底幕),在宮內依娘娘的身份排演歌舞只供皇上大臣觀賞。所以皮影又稱“驢皮影”。因受皇封御賜,只準宮內演出,因此也叫“宮庭戲”,又叫“娘娘戲”。
表演形式
潢川皮影戲由5至8人組成一個演出團體,俗稱“一擔箱”,在一塊白布幕帳後圍成一塊四方形進行演出。用燈光照射牛皮製作的人物側面剪影來表演故事,是匯音樂、繪畫、雕刻、戲曲、表演等藝術為一體的古老而獨特的戲曲栩栩如生的皮影戲人物造型形式。一人司鼓,一人敲擊大鑼和手鑔,一人擊奏小堂鑼,此3人組成樂隊進行伴奏,二三人在白布幕帳後,把皮影貼在幕帳上表演兼說唱,靠燈光照射,使觀眾在幕帳的另一面看到人物表演。操縱皮影,依靠綴在皮影雙手及後肩上的三根水竹棍來完成。俗話說:“皮影戲好唱,三根棍難戳。”武打時,靠驚堂木、跺腳來增加氣氛。因此,潢川境內又流行這樣一句歇後語:“唱皮影戲的跺腳--假打。”
唱腔
潢川皮影戲的唱腔,屬江淮調,有古“弋陽腔”的特點:一人獨唱,眾人幫腔;打擊樂伴奏,聲腔高亢悠揚、激越嘹亮。唱腔以角色分定,即:旦角、鬚生、老旦、醜、生、淨6種角色,唱腔以徵調式為主,其次是羽調式。音樂系五聲音階,板腔體音樂,一板一眼,2/4節奏,中速進行。除角色的基本唱腔《四句牌子》外,還有些無板無眼類唱腔輔助,又借鑑了花籃戲的某些唱腔加以補充。
主要道具
潢川皮影戲的主要道具是皮影人,影人是由多片牛皮(或驢皮)連綴而成,分身(上身、下身和腿)、帽和頭三部分,如一男武身大甲,則需12片影片組成。把頭像片插入頭帽片裡,再連線身片,從而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其數量比例是“一頭配三帽,三頭護一身”。一擔箱至少需身片50副、頭片80副、帽片150副方可夠用。
學唱技能
皮影戲藝人在後台操作演出由於皮影戲的演員少,又是“活口戲”,所以,皮影藝人要一專多能,技藝全面,至少要七方面俱全:一是記戲;二是編詞;三是唱腔;四是敲打;五是打矸子;六是裝修皮影;七是搭台點燈,缺一不可。初學入門的藝人,以“沙發零丁沙零丁,么事零丁么零丁”模擬唱腔學唱,如同唱曲劇用“申皇申,申江中,一字申江”摹板一樣。
傳唱與申遺
潢川皮影戲的劇目分連本戲、單本戲和墊台戲三種,如以《紂書》(即《封神榜》)為主的劇目,共有劇目近千本。墊台戲亦名“雜出”,唱完正本後“找一出”,如大鼓書的書帽一樣,多為單一唱腔的小段短篇戲,內容多為丑角搗笑話,如《勾雞》、《打長工》、《送香茶》、《鬧書館》、《蔡鳴鳳辭店》、《張先生算命》等。自古皆靠藝人口傳心授,無文字劇本,只記故事發展的起、承、轉、合。
潢川皮影藝人,前清數“謝李羅藍”四大家秀才。民國時期有“兩個半師傅”:一是“宗大傻”宗培然,號稱“蓋五縣”,他從商城避難到潢川,為李少喬收留而成名;一是“活岳飛”王二;半個師傅是蘆鳳仙。新中國成立初期著名藝人有陳麵漿子和賈誼祥,老一輩名家還有樊登臣、賀萬祿、朱老本、朱建品、徐本、李弘地(混號“李接子”)、“楊獅子”楊庭畢、魯慶甫、李鳳德等。已經故去的著名藝人有吳殿國、劉書堂、劉書彥、徐萬欽、朱家才、徐仲超、賀良生等。
現在依然演唱的著名藝人有:賀德成、劉志遷、陳志中、余承江、李保志、郭懷金、賀志府、龔保玉、劉建偉、徐宏偉、李祥友、喻志海、徐重華等。全縣目前仍有13擔箱,80多名皮影藝人,絕大部分被評為民間藝術師。他們每人一輛腳踏車,賓士在農村廣闊的土地上,真正成為農村文化的輕騎兵。
潢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申遺大師:陳志忠、劉志千、張保榮、劉建偉、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