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英語:Brussels;法語:Bruxelles;德語:Brüssel;荷蘭語:Brussels),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歐盟,EU)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
布魯塞爾位於塞納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蘭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台地,平均海拔58米。
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建築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下城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其中以市政廳較為壯觀。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築和博物館、摩天大樓跟中世紀古建築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宮為中心,沿“小環”而建,遊覽以步行為佳。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使用者占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
在歐洲聯盟的四個主要機構中,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位於布魯塞爾,另一個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處(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譽。
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布魯塞爾地區生產總值為2004.57億歐元(約合14177億元)。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第35期(GFCI35)綜合競爭力排名,布魯塞爾以684的金融指數,位居全球第60位。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城市概況,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人文環境,語言,風土人情,飲食文化,經濟,教育,交通,外部交通,內部交通,治安,旅遊,城市榮譽,友好城市,抗議事件,
歷史沿革
布魯塞爾有1000多年的歷史。
公元979年,以塞納河流域為封邑的查理公爵,選擇塞納河的聖熱里島為定居點,在島上築起要塞和碼頭,為自己修建了豪華的住所,從此這裡出現了城市的雛形,當時稱“布魯奧克塞拉”,條頓語為“沼澤上的住所”之意。“布魯塞爾”的名字,就是由此演化而來的。
城市的建立,即從公元979年算起。
中世紀時,布魯塞爾相繼成為布拉班特公爵和查理五世的領地,但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眾多政治力量都想把它據為己有,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爭奪。特殊的歷史使布魯塞爾形成了包容、開放的城市性格和在大國之間保持獨立發展的高超技巧。
到14世紀,布魯塞爾有了第二道城牆,從而形成了五角形城區。
15世紀為勃艮第公國行政中心之一。18世紀進行了大規模城市建設。
1815-1830年與海牙同為荷蘭首都。
1830年10月4日比利時獨立,定為首都。
城市概況
布魯塞爾市區略呈五角形,名勝古蹟甚多,是歐洲著名的旅遊勝地。城區分為上城和下城。
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築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參眾兩院所在地)、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銀行、保險公司、及一些著名工商業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這裡。下城為商業區,這裡商店鱗次櫛比,熱鬧非常。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其中以市政廳最為壯觀。附近還有歷史博物館、馬克思當年常去的天鵝咖啡館以及1830年革命的發祥地金融街劇場等。
在布魯塞爾郊外的王宮附近,有一組原子結構形的建築,故名原子球,又稱原子博物館。是為紀念1958年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它一共有9個球,每個球直徑達18米,最高的球離地102米,球與球之間有管道相通,有些管道里還安裝有電動扶梯,供遊人上下。
在布魯塞爾南郊,有一片起伏的開闊地,是著名的滑鐵盧古戰場,1815年法國皇帝拿破崙戰敗的地方。如今,在一座高約50米的圓丘上,屹立著一頭鐵鑄雄獅,是用當年遺留在戰場上的槍炮鑄成的。獅子山腳下,有一個滑鐵盧古戰役展覽廳,那裡陳列著法國著名畫家杜默蘭於1912年完成的一幅長達110米,高約12米的環形壁畫,描繪了在這場震撼世界的戰爭中兩軍激戰、以及拿破崙騎兵潰敗的場面。
1994年9月22日,布魯塞爾大區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這裡是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所在地,同時有其他700多個國際組織和100多個外交使團在這裡設立總部或辦事處,也因為這個原因,布魯塞爾的居民中有27%是外國人,使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城市。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布魯塞爾是布拉班特省首府,是比利時首都。位於國境中部斯海爾德河支流塞納河畔。面積162平方千米,人口約98萬,約占全國人口的1/10,是比利時最大的城市。布魯塞爾位於比利時中部,名勝古蹟甚多。城區分為上城和下城。
布魯塞爾
地形地貌
布魯塞爾地形主要為平原和高原,山地面積較小。
氣候特徵
布魯塞爾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835毫米。比利時屬海洋溫帶闊葉林氣候,四季明顯,旅遊時間以春秋兩季為佳。春天由每年3月21日至6月21日,氣溫為7℃到20℃之間;夏天由每年6月21日至9月21日,氣溫為15℃到35℃之間;秋天由每年9月21日至12月21日,氣溫為0℃到20℃之間;冬天由每年12月21日至3月21日,氣溫為-15℃到10℃之間。
人文環境
語言
儘管原本是一座荷蘭語城市,但布魯塞爾已經發展成為法語和荷蘭語並存的雙語城市。總體上,法語是布魯塞爾大多數人口的母語,也是該市的優勢語種。布魯塞爾檔案館的資料顯示,在法語普及(1793年至1815年)之前,儘管在勃艮第時代,法語是當地統治者的語言,但荷蘭語仍是當地行政機構中最常用的語言。自1880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荷蘭語使用者開始使用兩種語言,最終在1910年之後,僅說法語的人口開始增加。到了20世紀中期,單純法語人口已經超過了使用兩門語言居民。
在十九世紀,許多原本以荷蘭語為母語的居民都開始改說法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法語在當時歐洲社會是優越文明和身份的象徵(甚至連弗拉芒大區人士都改說法語),另外荷蘭語代表著貧窮落後的佛蘭德斯,而且當時比利時政府的官方語言僅有法語一種。布魯塞爾的教育機構也幾乎都使用法語教學,這進一步阻礙了荷蘭語的推廣,也導致人們產生了荷蘭語的低等印象。結果,當地居民只在私人場合或家中說荷蘭語,而在公共場合都使用法語。
布魯塞爾首都區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荷蘭語。自從比利時劃定語言分界線後,國家不再進行官方的人口語言調查,因此所有研究成果都只是某種程度的估測。
考慮到布魯塞爾畢竟是一個擁有60%的荷蘭語人口的國家的首都,加之布魯塞爾區本身就被完全包圍在荷蘭語文化地域之中,因此許多周邊地區的荷蘭語使用者會經常到城市裡來工作、購物或休閒。因此,儘管這座城市的優勢語種為法語,但荷蘭語的最低限度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對荷蘭語態度的變化導致了一個結果:許多在家中並不說荷蘭語的學生選擇在荷蘭語學校讀書。學者估計約有28.23%的城市人口具備“良好到流利”的荷蘭語水平(包括以荷蘭語為第一語言或第二語言的人口)。關於英語,具有同等水平的人口大約有35.4%,而法語作為布魯塞爾的優勢語種,具有上述水平的人口約有95%。
由於城市化進程突破了布魯塞爾首都區的邊境,許多原本屬於荷蘭語地域的佛蘭德斯地區也吸引了大批法語人口的入住。在20世紀後半階段,一些緊鄰首都區邊界的小城鎮的優勢語種也逐漸變成法語,有些甚至達到了70%的人口比例。這導致了比利時國內出現了新的語言衝突難題,其中以布魯塞爾-哈萊-菲爾福爾德地區最為典型。而近些年,最大的變化則是由於穆斯林移民大量進入,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廣泛使用。
風土人情
復古聖誕節
每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家大教堂都會舉行英式聖誕節風俗展,在開幕式上,欣賞到維多利亞時代人們歡度聖誕節的模型和耶穌誕生地模型而且還有古裝打扮的女孩子翩翩起舞以及藝術家高唱聖誕歌。當然還有以烤火雞為主的傳統英式聖誕大餐,與其它聖誕大餐不同的是,它是要放在午餐吃的。愛爾蘭風俗中,聖誕節碰到的第一個人是黑頭髮將非常吉祥,所以中國人非常受歡迎。
布魯塞爾的民間於廉節
小英雄於廉的青銅雕塑每年都披上盛裝。在銅管樂的伴奏下,身穿傳統民族服裝的會員載歌載舞,表演各種文藝節目,還不時分發啤酒、咖啡及糖果給市民和遊客品嘗。為了表示對於廉的紀念,大家都會在於廉銅像面前唱《藍色多瑙河》。
文化廣角
布魯塞爾交通惱人
這一提案立即引起社會各方的強烈反應,絕大部分人反對這項提案。原因是:布魯塞爾公道系統發達,連線城外的點極多,為了收費,交管部門不得不關閉某些路口,這將更加惡化交通擁堵情況;其次,這項提案將造成社會不公,因為窮人可能因交不起費而不開車,富人則會繼續駕車出入城。另外,一些政府部門的官員認為,這項提案可能會使很多公司搬出布魯塞爾,這對布魯塞爾的“開放”政策是個挑戰。
首都地位
作為國際性城市,歐洲經濟共同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世界勞聯等數百個國際機構設於此。加上為數眾多的外國使館、銀行和商號等,外籍人員占全市人口的1/4,並經常舉行國際會議,有歐洲首都之稱。作為全國文化中心,設有布魯塞爾自由大學(2013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第72位)、皇家科學和醫學院、法語語言文學院等高等院校。
布魯塞爾藝術宮為繪畫、音樂、戲劇等藝術愛好者提供活動場所,大部分街區都有類似的小藝術宮。每年舉辦國際音樂比賽。有30所劇院,以國家劇院最大。還有原子型博物館、滑鐵盧紀念館、雨果舊居等。以中央大街為界,全市分為上城和下城兩部分。上城為皇宮、議會、政府機關和大商號、大銀行所在地,並有美術館、圖書館等。下城為商業和鬧市區。市中心有中世紀大廣場,廣場周圍有眾多的古建築群。
飲食文化
酒類
朱古力
朱古力作為比利時的特產與瑞士朱古力齊名。著名品牌有:金邊/Coted'or,雅克/Jacques和嘉勒博/Callebaut。這些朱古力比糖衣杏仁便宜得多,在無人售貨店和書店均有出售,味道從傳統的榛子和易溶的糖衣杏仁口味一直到最有異國情調的香蕉味、草莓味和朗姆酒味,應有盡有。在精美西點屋和超市,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手工製作的朱古力。高檔的朱古力(奶油和獻黃油朱古力是平時吃的)帶來非同凡響的感受,尤其是魯道夫博朗牌Rudolf Braun1899,金羊毛牌/CornelaToisond'or蛋卷朱古力(不要和皇家港口牌/CornePortRoyal朱古力搞混了),高迪瓦牌/Godiva和諾豪斯牌/Neuhaus朱古力。里奧尼達斯/Leonidas是個半機器生產朱古力廠家,以著名的“瑪儂”牌/MANON白朱古力而受喜歡。
在布魯塞爾,光城鎮中就有超過500個朱古力設計師,這幾乎相當於2000人中就有一個。比利時人喜歡吃朱古力的程度,令人無法想像。其每年食用朱古力的數量,在整個世界中是最多的,而比利時的機場,也是全世界販賣朱古力數量最多的機場。
菜餚
經濟
作為歐洲之都的布魯塞爾,服務業占其產業的很大部分。除了一些著名的啤酒生產商如Cantillon Brewery之外,布魯塞爾的產業都來自於面向歐盟組織和眾多國際組織辦事機構的服務行業。
教育
布魯塞爾擁有數所大學。最主要的兩所大學分別為以法語教學為主的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和以荷蘭語教學為主的荷蘭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前者在布魯塞爾市區的三個校區(在外地還有兩個校區)共有約20000名學生,而後者的學生總數在10000名左右。兩所大學均起源於1834年創立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在1970年,隨著法語社區和荷蘭語社區各自擁有設立高等教育機構的法定權利,兩所大學被分立開來。
布魯塞爾的高等院校還包括:聖路易斯大學(約2000名學生)、天主教布魯塞爾大學(Katholieke Universiteit Brussel)、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由法國將領於1834年設立)和兩所設立於1982年的戲劇學校。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該大學是一所以理工類為主的大學,以計算機科學和醫學教育聞名於全歐洲。
另外,還有一些大學在布魯塞爾設有分校,例如1973年設立醫學部的天主教魯汶大學,波士頓大學布魯塞爾分校創辦於1972年,提供商務管理學和國際關係學的碩士學位。為了向在此工作的各國工作人員家庭提供教育服務,布魯塞爾也有許多國際學校,包括布魯塞爾國際學校(包括2歲半到18歲為止的學生共1450名左右),布魯塞爾英國學校以及為歐盟組織服務的四所歐洲學校。
交通
布魯塞爾地處安特衛普-布魯塞爾-沙勒羅瓦工業地帶的軸心部分,又稱ABC工業發展軸心,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擁有全國1/5的從業人員,集中全國1/4的機械製造業和化學工業、1/3的服裝業、2/5的印刷業和3/5的皮革工業。電器工業和麵粉、榨油、啤酒等食品工業也很發達。比利時和歐洲大陸重要的交通樞紐,歐洲第一條鐵路即由此通往梅赫倫。有多條鐵路幹線和高速公路交會於此,通國內外主要城市。200多條空中航線聯繫歐洲和世界各地。有運河連中部工業區並通北海。市內建有地下鐵道。
外部交通
布魯塞爾不僅是比利時的首都,也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通過航空、鐵路和公路,可迅速到達歐洲各地。
航空
布魯塞爾國際機場有通達歐洲各主要城市的航班,交通非常方便。機場距市中心12公里左右,乘計程車到市區要20分鐘,35歐元。行李不多的時候可以乘火車,飛機場進入廳下面就是火車站,有火車通往市中心火車站和MIDI火車站,時間要20-30分鐘,3.7歐元。
鐵路
內部交通
布魯塞爾市區遊覽的最佳交通方式是步行,但若穿越全市就要用公共運輸工具了。
公共汽車、捷運和公共電車
公共汽車分有紅綠兩種,綠色走近郊線,紅色走市區線。捷運(Metro)有兩條線:1線和2線。1線通向市郊,2線環繞市區。有軌電車(Tram)又稱為小捷運,既有地上路段又有地下路段,速度很快,行車路線是經過市郊和市中心的。
捷運、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車票是通用的,在規定時間內不限次數使用,車票有一小時票、天票和天團體票(5人用)。電車和捷運都需要在自動售票機處買票。無票乘車時若碰到檢查員會嚴重罰款。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公共電車和捷運都是要自己按電鈕打開門的,下車時也要注意自己開門。
計程車
計程車不會在大街上巡遊,要打的一定要在固定的的士站。火車站、大廣場旁邊的股票交易所(BOURSE)、大的酒店門口都可以叫車。酒店裡面還可以請RECEIPTIONIST幫忙叫車。起步3-4歐元,每公里1歐元。
治安
2014年11月6日,布魯塞爾超過100000人遊行反對歐盟財政緊縮措施,遊行者在街頭與警方發生衝突。現場多人受傷。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衝突現場,防暴警察試圖使用高壓水槍和催淚瓦斯的控制局勢。現場一度失控。
旅遊
布魯塞爾是歐洲有名的旅遊城市,素有“小巴黎”之美譽。城中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博物館,城外有茂密的森林、波光瀲灩的小湖和碧草如茵的草地。其中給遊人印象最深的是布魯塞爾的“三大件”:第一公民小於廉、原子球塔和滑鐵盧古戰場。景觀:滑鐵盧古戰場,原子模型塔,小於連,布魯塞爾大廣場,Victor Horta博物館。
坐落在市中心的大廣場,建於公元12世紀,整個廣場呈長方形,四周哥德式建築物形似燃燒的火焰,市政廳的尖塔高達85米,塔頂塑有一尊5米高的布魯塞爾城守護神的塑像,廳內天花板上繪製的圖案美妙絕倫,並藏有歷史名人的巨幅肖像畫以及著名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巨幅油畫。附近是購物街及餐廳,歐洲最古老的購物街Galeries St. Hubert也在此地。
在大廣場北面豎立著世界著名的“尿尿小童(Mannekenpis)”的銅像,銅像高半米左右,是個光身叉腰撒尿的兒童,形象逼真。據說500多年前,這位名叫於連的小男孩一泡尿澆滅了進犯者的導火索,拯救了全市居民,故立此像來紀念他。廣場旁的國王之家(Maisondu Roi)收藏有數百件來自各地的尿尿小童的服裝,值得一看。
布魯塞爾公園是布魯塞爾市民最喜愛的休憩場所。市區的聖米歇爾教堂及王宮建築在布魯塞爾公園的附近,駐有皇家衛隊。另外,著名景點有位於布魯塞爾西北部的原子能博物館和南郊的滑鐵盧古戰場。
這是11月2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西郊的拜加登城堡拍攝的秋景。深秋時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景色怡人。
建築特色
布魯塞爾最著名的建築包括布魯塞爾大廣場及在廣場中心的布魯塞爾市政廳(198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堂、以巨大的玻璃溫室著稱的拉肯皇家城堡等。布魯塞爾的另一個地標性建築就是布魯塞爾王宮。
原子球塔位於海塞爾公園內,是布魯塞爾舉辦1958年世界博覽會時建造的一座金屬結構的紀念性建築物。這座建築物是由9個直徑18米的鋁質大圓球組成,每個圓球代表一個原子,各球之間由空心鋼管連線,圓球與連線圓球的鋼管構成一個正方體圖案。這個正方體相當於放大了1650億倍的α鐵的正方體晶體結構。原子球塔旁邊是迷你歐洲公園,其集中了歐洲著名建築物的1/25的縮微複製品。
五十周年紀念公園的凱旋門
布魯塞爾的城市中心的建築風格以佛拉芒特色為主,另外新藝術運動的代表建築師維克多·奧塔設計的建築也是城市的特色之一。作為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之一,布魯塞爾的許多建築帶有新藝術風格,其中Schaerbeek、Etterbeek、Ixelles和Saint-Gilles等區的建築尤其值得一看。新藝術風格的另一典型代表就是建築師約瑟夫·霍夫曼設計的斯托克雷特宮。
布魯塞爾也是許多偉大藝術家活躍的舞台。著名的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勒內·馬格里特就曾在這裡求學。這座城市也誕生了許多著名的連載漫畫作品,例如《丁丁歷險記》、《幸運的路克》、《Gaston》、《Cubitus》和《Marsupilami》等。城市建築的外牆和捷運站內有很多畫滿了漫畫中的人物。而集中了眾多漫畫藝術的比利時漫畫博物館本身就是維克多·霍塔設計的新藝術風格建築。
可以容納5萬名觀眾的博杜安國王體育場是比利時最大的體育場,可以用來舉辦體育競賽和演唱會等。此前該球場名為“海塞爾體育場”,但在1985年的海瑟爾慘案之後,該體育場進入了一段低谷期。隨後球場被改建和更名為體育場。
小於廉撒尿雕像
全球最著名的可愛小孩之一——尿尿小童是來到布魯塞爾的遊客必定要拜訪的人物。他的塑像以青銅製成,高60厘米,建於1619年,樹立於布魯塞爾市中心區恆溫街及橡樹街轉角處。
有關這座塑像的傳說有多個版本,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叫於廉的小男孩,他的頑皮舉動熄滅了要引爆整個市政廳的炸彈。另一個傳說,尿尿小童本是古德弗雷德三世公爵的化身。1142年,他還是幾個月大的嬰兒,就被帶到蘭斯貝克戰場,搖籃就掛於樹枝上,以激勵因他父親之死而沮喪的軍隊。在軍隊正準備撤退時,小公爵突然從搖籃中站立起來,並做出後來噴泉塑像的姿勢,而這姿勢正激發了當時的士氣,轉敗為勝。
由於受歡迎,各方都喜歡送這個小男孩衣服,第一件來自法王路易十五。各國元首出訪比利時送他一套本國傳統服裝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他已擁有700多套風格各異的衣服,其中有來自中國的一套解放軍軍裝和一套中式對襟衣褲。這些衣服都在國王大廈展出,在某些特別的紀念日他也會穿上應景的服裝慶祝一下。
著名的皇家藝術博物館位於大廣場區的北方,展出比利時從古到今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如RoberCampin,RogervanderWeyden,PeterBreugheltheElder等。
博物館分為古典美術館和現代藝術美術館。前者展出公元18世紀以前的古典畫作,以顏色為分區。藍區為15-16世紀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PeterBreughel的“theFallofIcarus”;棕色區則展出17-18世紀的作品。後者一樣以顏色分區。黃區有從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到象徵主義的名作;綠區是以現代美術及雕塑為主,如野獸派、立體派、未來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著名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之“聖安東尼的誘惑”和法蘭西斯之“培根的梟與教皇”可為代表。
聖米歇爾及聖古都勒大教堂
教堂的歷史始於1047年,是在原有的聖米歇爾小教堂基礎上建成。1226年開始對教堂進行規模宏大的擴建,一直持續了兩個半世紀才完成,從而使大教堂結合了從羅馬藝術到哥特藝術興盛時期多種建築風格。大教堂內部長110米,寬50米,高26米,宏偉壯觀。中殿立柱上裝飾著耶穌12門徒的雕像。
漫畫博物館
漫畫博物館位於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裡。GrandMagasinWaucquez為VictorHorta設計的建築物,本來只是一般的公寓,改裝成漫畫博物館,收集了許多歐洲著名漫畫家的畫冊和動畫作品。博物館入口處站著比利時的著名小記者“丁丁”和他那條可愛的小狗。漫畫博物館共有3層。第一層向參觀者介紹了漫畫是如何產生的。第二層介紹的是從上個世紀初到上個世紀60年代比利時最活躍的漫畫家。第三層的名稱是“比利時現代漫畫博物館”,上百件展品概括了上個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比利時漫畫的發展情況。
布魯塞爾市政廳
在布魯塞爾大廣場眾多建築物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市政廳,這座哥德式建築物是布魯塞爾的城市地標。建築物分兩期建造,規模較大的左半部建於1402年,1455年建造右半部時,由PhilipeleBon主持建造了塔樓和96米高的尖塔。塔尖有一座5米高的風向標,是布魯塞爾守護神聖米歇爾的雕像。傳說布魯塞爾的領主曾因聖米歇爾相救而幸免於難,領主為此授予聖米歇爾布魯塞爾守護神的稱號。市政廳的走廊內布滿了壁畫。在眾多的肖像畫中有比利時的君主,有曾經統治過布魯塞爾的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國的國王,還有拿破崙。
大廣場
環繞廣場的其他建築物多分屬各種行會組織,如船夫、裁縫、粉刷匠等等,每個行會建築的門上的雕塑是本行會的崇敬人物或象徵性動物的雕塑。由於修建時期的不同,這些大廈體現出哥德式、巴洛克藝術、路易十四式等等多種多樣的建築風格。其中正面裝飾有19尊歷代布拉班特公爵半身雕像的布拉班特公爵大廈最為威嚴而壯觀,這組由六座大廈組成的建築群建於1698年,是磨房主、木匠等行會所在地,而這裡已成為可可和朱古力博物館。
大廣場的歷史可追溯至12世紀,是布魯塞爾第一個貿易市場,第一批木製建築幾乎全部由當時的行會修建,常有菜農、工匠、屠夫及魚販光顧。13世紀,第一批室內市場出現,廣場開始顯現出雛形。15世紀時,在勃艮第公爵的統治下,廣場地面經過鋪砌,興建了新的行會大廈和市政廳,廣場變得煥然一新。1695年,路易十四的炮火幾乎摧毀整個廣場,但經過五年的重建,廣場看起來更加壯麗,集合了歌德式、文藝復興時代和路易十四時代的建築精粹。大廣場是比利時許多重大革命事件的歷史見證,1830年革命爆發,就是在這個廣場發生的。從1971年開始,每隔兩年,在8月15日前後的周末,布魯塞爾廣場都會有一項盛大的慶典:鋪設花毯。花毯精選根特地區種植的秋海棠,每次以不同主題設計,花卉用量高達80萬株。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位於布魯塞爾以南18公里索瓦尼森林盡頭的滑鐵盧小鎮附近,1815年6月18日傍晚,阿瑟·韋爾斯利公爵指揮的英荷聯軍及普魯士軍隊就是在這裡圍困並最終擊敗拿破崙,從而結束了這位傳奇人物縱橫歐洲的歷史。
1826年,人們在盟軍奧倫治的威廉王子受傷的地點堆成一座小丘,山頂上安放一頭長4.5米、高4.45米、重28噸的鐵質巨獅,相傳此獅是用拿破崙軍隊丟棄在戰場上的槍炮鑄成的。沿226級陡峭的石階來到山頂,當年滑鐵盧古戰場可一覽無餘,布魯塞爾市也歷歷在目。距滑鐵盧紀念碑不遠處有一座拿破崙的銅質雕像。為保護歷史遺蹟,古戰場周圍禁止耕作,很多農戶因而將農舍布置成各種紀念館供遊人參觀,比較值得一看的有當年拿破崙的司令部所在地卡佑農莊、全景畫館和蠟人博物館等。雖然拿破崙是滑鐵盧大戰的失敗者,但在人們的心目中,他絕對是比勝利者更偉大的英雄,很多的紀念館都是以拿破崙為主角,而對威靈頓公爵只是輕描淡寫。每隔5年,當年的戰爭場面就會在古戰場重現一次,2000餘名當地人參與演出。
“小歐洲”公園
“小歐洲”是布魯塞爾的歐洲各國著名景觀微縮公園的簡稱,又稱“迷你歐洲”,位於布魯塞爾西北部風景如畫的布魯塞爾公園內。它的南面是著名的“原子球”,北面是為紀念比利時獨立100周年所建的著名的“百年宮”,這三大景觀呈鼎足之勢,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令世界各國旅遊者神往。“小歐洲”占地25萬平方米,裡面薈萃了歐洲聞名世界的宮殿、教堂、修道院、古堡、神廟、廣場、港口、高塔和名人的故居等300多個名勝古蹟,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歐洲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也表達了歐洲各國要求加強歐洲聯合的願望。
進入公園進“小歐洲”參觀是要買門票的,但若持有歐盟、北約或比利時的記者證,不僅可免費入內參觀,還可以免費索取有關“小歐洲”好幾種語言的各種資料。一進“小歐洲”的大門,便可看到一幢“x”型的獨特的高大建築模型,這就是位於布魯塞爾舒曼廣場附近的歐盟委員會辦公大樓的模型。大樓前面有歐盟15國的國旗在迎風飄揚,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明顯的,即歐洲已經開始聯合了。再往裡走就是歐洲各國的名勝古蹟的模型了,每個模型都被道路、河流、綠化植被、山、湖泊等模型隔離開。其中有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凱旋門、聖心教堂、英國倫敦的大本鐘和威斯敏斯特教堂,德國柏林的布蘭登堡門和波恩的貝多芬故居,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和威尼斯的聖馬丁廣場,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大廣場和根特大教堂,西班牙馬德里的埃斯科略修道院、鬥牛場和聖馬丁、皮納里奧大教堂,荷蘭的風車和鹿特丹港,希臘雅典的衛城和神廟等,還有歐洲國家聯合研製的阿麗亞娜系列火箭“空中客車”飛機和歐洲高速火車等,其造型千姿百態,形象逼真,真令人嘆為觀止。
公園內的真實景物“小歐洲”內的景物只是真實景物的1/25,除艾菲爾鐵塔和一些高大建築比人略高一些外,其中絕大部分景物都比人矮。著名的荷蘭風車像一個伸出雙臂的歷史巨人站立在河邊,而在這裡卻在孩子的胯下;比薩斜塔是一座9層樓高的世界名塔,而在“小歐洲”里只有兩米多高;飛機、火車、巨輪和大卡車在這裡就像是商店裡賣的兒童玩具、人和小汽車比人的小姆頭還小。小歸小,但卻和真景實物一模一樣,無論從整體上看,還是從局部上看,都完全一模一樣,不僅形似,而且也神似,令人讚嘆不已。
為了使一些景觀具有真實感並增加它的娛樂性,設計者們在修建小歐洲時還運用了當代科技中的電子、聲、光技術,特地請比利時一些遊樂場的專家們參加這些影觀的設計和施工。整體來看,其效果非常好,因為它不僅使“小歐洲”有了“靜中有動”的特點,而且還使參觀者興致盎然,同時也增加了經濟效益。只要按動有關電鈕,就會出現以下活動的景面:在西班牙的鬥牛場上,一頭被激怒的、剽悍公牛會沖向手揮紅布的鬥牛士,觀眾歡聲雷動:在火箭發射場,阿里亞娜火箭已進入倒記時,突然,火箭尾部噴射出火焰,轟然升空;在貨物雲集的鹿特丹港,吊車正在忙著裝卸貨物;在愛爾蘭綠草如茵的牧場上,羊群正在低頭吃草,突然,一頭牧羊犬便衝著你“汪、汪、汪”狂吠;在法國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空中客車”正在跑道上滑行;在英國泰晤士河上,一艘豪華遊艇在游弋;在德國柏林圍牆邊,大吊車正在吊著一塊水泥牆板;在波恩貝多芬故居,裡面傳出了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的樂聲。特別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小歐洲”內裝在各個微型建築上的幾千盞燈齊亮,園內一片輝煌,景色極為壯觀。
原子球
為比利時1958年在此地的展覽中心舉辦的布魯塞爾博覽會所設計的標誌建築。設計者希望通過這一巨大的建築表達微小的原子概念,並顯示人類和平利用原子的前景。構思來源於原子結構圖,九個巨大的金屬圓球由粗大的鋼管連線構成一正方體圖案。正方體的大小相當於放大了1650億倍的鐵的正方體晶體結果。八個圓球位於正方體的八個角,另一個圓球位於正方體的中心。圓球直徑18米,連線各個球間的鋼管每根長26米,直徑3米。總重2200噸,高102米。可乘電梯到達離地100米高的頂端圓球觀賞布魯塞爾的風景。其他圓球中為各種主題的科技展覽廳。分別陳列有太陽能、和平利用原子能、航天技術、天文等方面的展品,以及有關比利時氣象事業的發展史、衛星氣象、氣象雷達、氣象通訊方面的圖表。
拉肯城堡溫室花園
由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主持修建,它有一個非常美好的藍圖,他請了他的御用比利時建築師阿方斯·巴拉特一起來謀劃,要建一座比凡爾賽宮的花園還要漂亮的溫室花園。這個溫室花園全部由玻璃和金屬建成,有著明顯的古典風格,處處彰顯王家的莊重和氣派,甚至被譽為歐洲最美的溫室花園,據說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為他傾注不少心血,屋頂王冠就是由他親自設計。19世紀歐洲的房屋大多比較陰暗,冬季的照明主要依靠蠟燭,人們嚮往在冬季也能夠享受充足的陽光,為了實現國王夢想的花園,建築師巴拉特動足了腦筋,工業革命使大批量生產玻璃和鋼鐵成為可能,故其放棄傳統的建築方法,採用玻璃和金屬。再加上燈光及自然光的運用,是溫室每一個角落,展現得一覽無餘。至今保留的植物跟利奧波德二世種植的幾乎一模一樣。當然還有其最鐘愛的山茶花,有100多種,並且都是最大最古老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