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於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兵,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慶(今南京),爾後即吳王位,建百官,初步建立江南政權以後,先後消滅了占領
湖廣、江西等地的
陳友諒、占據江浙一帶的
張士誠和浙東的
方國珍,為北上滅元創造了有利條件。對於北上作戰的戰略部署和進軍路線,朱元璋作了審慎的籌劃。他首先徵求諸將的意見。
平章常遇春提出長驅直入,直搗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主張。
朱元璋不同意這個輕敵冒進的方案。他根據當時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以及各部之間的關係和各部內部的政治傾向、軍事實力,認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懸師深入,不能即破,頓于堅城之下,糧餉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必然陷入被動之中。為此,他提出穩紮穩打,漸次推進的北伐戰略:“先取山東,撤其禁止;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朱元璋根據這一戰略構想,將整個戰略行動分為三個階段加以實施。第一階段,首先攻取山東,繼而轉攻河南,占據
潼關;第二階段,攻取河北及元朝大都,消滅元朝;第三階段,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
陝甘,完成北方之統一。北伐戰爭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戰略實施的。
戰爭經過
攻取河南、山東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命丞相徐達為
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人由淮入河,北伐中原。為減少北伐阻力,爭取人民擁護,出兵之前,朱元璋特別告誡將士,師到之處,切勿殺掠。並向北方人民發布檄文,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對漢族各階層人民產生了一定的號召力,所以北伐比較順利。為了保障北伐,令留守江淮之部隊加強戒備,以防元軍襲擊。
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朱元璋得知
徐達、
常遇春所率北伐軍已按既定撤禁止、剪羽翼、據戶檻之方略,平定山東、河南,占據
潼關,孤立大都。
元朝大都之禁止已撤,外援隔絕,陷入了明軍的弧形包圍圈中。五月,朱元璋親抵
汴梁,聽取前線將領的軍事情況匯報,並討論了下一階段的戰略步驟。根據當時元廷已陷入孤立無援的軍事形勢,徐達提出由臨清(今屬山東)直搗大都的主張,朱元璋表示同意。遂決定由征虜右副將軍
馮勝守汴梁,
江西行省左丞
何文輝守河南(今河南洛陽),
鎮國將軍郭興等人鎮守潼關,徐達率大軍直取大都。
攻取河北
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初,徐達令河南各軍向
河陰(今河南
武陟西南)集結,各衛糧船由濟寧起航,保障後勤供應。七月二十九日,他又遵朱元璋之命,令都督同知
張興祖、平章
韓政、都督副使
孫興祖、指揮
高顯等率
益都、
徐州、濟寧之師集結於
東昌,等待與河南諸軍會師北進。閏七月初二日,明軍出師
汴梁(今河南開封),一路勢如破竹,連克
衛輝(今河南
汲縣)、
彰德(今河南安陽)、
磁州(今河北
磁縣)、
邯鄲、
廣平(今均屬河北)。閏七月十一日至臨清(今屬山東),遂令集結於東昌之師來會,且令參政傅友德開通陸路,都督副使顧時開通河道,於閏七月十五日水陸兩路並進。師至德州,會征虜副將軍
常遇春、張興祖、高顯、
毛驤、程華等師北進。
攻占大都
洪武元年(1368年)閏七月二十日下
長蘆(今河北滄州)、
青州(今河北青縣及天津靜海等地),二十三日至
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敗元軍於
河西務(今天津市
武清東北)。二十八日克
通州(今北京通縣)。
元順帝見大勢已去,遂於當日夜三鼓攜太子、后妃出
健德門,由
居庸關逃往上都開平(今內蒙古
多倫西北)。
八月初二日,徐達等進師攻取元都,至齊化門,令將士填壕登城而入。徐達本人親自登上齊化門樓,殺死元朝監國宗室淮王
帖木兒不花和右丞相張康伯等人,並俘諸王子六人,封存府庫圖籍寶物以及故宮殿門,令兵守衛。命令士卒不得侵暴搶掠,居民各安其業。同時遣將巡邏古北諸處關口,又命指揮
華雲龍經理大都,新築城垣。
攻取大都之役的勝利,從根本上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使殘存在各地的元軍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為明太祖朱元璋最終統一中國,奪取了戰略上的絕對優勢。
山西與陝甘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十五日,朱元璋命都督副使
孫興祖、都督僉事
華雲龍留守北平府(今北京),徐達、常遇春揮師西向,攻取山西。同時,命馮勝、偏將軍
湯和由河南渡河北向,以策應攻晉主力。經過近五個月的艱苦作戰,明軍於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攻克
大同,進而平定山西。這時盤據在陝甘方面的尚有
李思齊、
張思道等十餘萬人。徐達平定山西以後,迅即轉攻陝甘,以求徹底完成此次北伐戰略任務。自二月徐達派常遇春、馮勝渡河趨陝,至十二月明軍擊潰擴廓帖木兒反攻蘭州之軍,歷時十個月。明軍相繼攻克
奉元路(明改為西安府,即今陝西西安)、鳳翔、蘭州、臨洮、慶陽等重鎮,基本上消滅了這一地區元軍之勢力。至此,朱元璋北伐滅元之戰宣告結束,基本上實現了戰前擬定的戰略計畫。
此時北元尚有軍隊數十萬,分據
上都、秦隴、雲南、遼東,四川亦尚有
明升之夏政權。十二月,徐達分兵三路克太原、大同、
宣府(今河北宣化)等地,迫元將
擴廓帖木兒敗逃甘肅,山西歸明。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軍入陝西,克西安、
鳳翔,迫元將
李思齊率部十萬奔
臨洮(今屬甘肅)。朱元璋致書招降,右副將軍
馮勝往攻,李思齊出降。五月,徐達乘勝取平涼、延安。北元主力擴廓帖木兒部精銳,被殲於蘭州(今屬甘肅)東。六月,常遇春回師北平(今北京),進克上都,元順帝北逃
應昌(蒙古鄂爾渾河上游東岸哈爾和林)。八月,徐達克
慶陽,斬元將
張良臣,占陝西。
洪武二年(1369年),北元兵襲擾原州、
涇州、大同等地,皆被明軍擊退。
洪武三年(1370年),元順帝駕崩,皇太子
愛猷識理達臘襲位,改元
宣光。朱元璋以擴廓帖木兒屢擾西北,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
李文忠、馮勝、
鄧愈、
湯和為副將軍,分路出擊,先後克
定西(今屬甘肅)、
興和(今河北張北)、應昌等地,大敗擴廓所部,俘元
郯王及平章以下將士8.6萬餘人,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北走。鄧愈率部自臨洮進克
河州(今甘肅
臨夏東北),安撫
吐蕃,於是河州以西,朵甘、
烏斯藏諸部歸附明朝。
東南沿海
在明朝立國前夕,湯和與副將軍
廖永忠在滅方國珍勢力後,出奇兵克福州,旋於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破
延平(今
南平),執元福建行省平章陳友定;胡廷瑞克
建寧(今
建甌)、
興化(今
莆田),招降
汀州(今
長汀)及泉州以南州縣;浙江行省平章
李文忠率部入閩,殲陳氏餘黨金子隆等部,占福建。二月,朱元璋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朱亮祖為副將軍,由福建海道入廣東,與先遣由湖南征廣西的楊璟及江西贛州衛指揮使陸仲亨部互為犄角,進軍兩廣。三月,楊璟克全州(今屬廣西)、武岡(今屬湖南)等地。 四月,廖永忠率部抵廣州,元廣東行省左丞
何真勢窮出降。諸路明軍入廣西,戰至七月,相繼攻取未下州縣。
備註 | 備註 |
---|
| 洪武元年(1368年),盤踞溫州、台州、 慶元一帶的 方國珍投降,明軍平定浙江。 |
|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年)十一月三十日,東路胡廷瑞率師由江西度 杉關,下光澤,連克 邵武、 建陽、 建寧、 汀州(今長汀)、 寧化等地。征南將軍 湯和、副將軍 廖永忠所部先後攻克福州、 延平(今南平)、漳州,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福建平定。 |
| 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初二日,命平章廖永忠為征南將軍,參政 朱亮祖為副將軍,率平閩之師由海道取廣東。二十一日,命贛州衛指揮使 陸仲亨和 胡通配合廖永忠等征廣東,由韶州直搗 德慶,是為中路。三月十二日,東路軍自福州趨廣東,由潮州登入,攻克東莞,進逼廣州,元江西分省右丞 何真及元將盧左丞、張元帥各率所部投降,遂占據其城。中路軍連下 英德、清遠、 連江、 連州、 肇慶及德慶諸州縣,與東路軍會師於廣州,廣東得以於定。 |
| 三路明軍中,唯西路遭到元軍的頑強抵抗。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五, 楊璟所部進抵 永州(今湖南零陵),久圍不下,延至四月,始攻克永州。繼而轉攻 靖江(今廣西桂林)。同時,東路軍平定廣東後,繼續西進,形成東西兩路夾擊廣西之勢。先後攻克梧州、 藤州、貴州、 雷州、 靖江等地,七月二十日攻克 象州,廣西至此平定。 |
攻取四川
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朱元璋趁南征北伐勝利之際,遣使赴蜀招降割據的夏政權首領
明升,遭拒絕後,決計用兵。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朱元璋命湯和為征西將軍,
周德興、廖永忠副之,率舟師溯長江而上;傅友德為征虜前將軍,顧時副之,率步騎從陝西南下,兩路明軍水陸並進攻夏。閏三月,湯和部進攻瞿塘(今四川
奉節東)受挫。四月,
傅友德部聲言出金牛道(川陝棧道),暗率5000精兵出
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南),攻克夏軍防守薄弱的
階州(今甘肅
武都),開闢入川通道,六月克
漢州;湯和克
夔州(今奉節),抵重慶,明升勢窮出降,夏亡。七月,傅友德圍成都,夏丞相戴壽以城降。
統一雲南
明朝建國後,元梁王
把匝剌瓦爾密等,繼續占據云南。朱元璋先後遣使招降,均被
梁王所殺。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決意用武力攻取,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
藍玉、
沐英為左、右副將軍,率步騎三十萬征雲南。九月二十六,明軍進至
湖廣(約今湖北、湖南)後,兵分兩路:一路由都督郭英領兵五萬,經
永寧(今四川敘永)南下取
烏撒(今貴州
威寧);一路由傅友德率主力二十五萬,經
辰州、
沅州(今湖南
沅陵、
芷江),占
普定(今貴州
安順),直趨雲南。梁王派司徒平章達里麻率兵十餘萬,至雲南東部門戶曲靖抗擊。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十六日,明軍乘大霧進抵曲靖東北之
白石江。達里麻隔江相望,大為震驚。傅友德採納沐英出奇制勝的建議,佯作正面攻擊,另派兵一部從下游渡江,秘密迂迴至元軍側後,在山谷間豎旗擊鼓,元軍頓時混亂。此時,沐英令勇士先行泅渡,主力乘勢過江,又出動騎兵搗其中堅,俘獲達里麻以下兩萬人。傅友德占領曲靖後,分遣藍玉、沐英率軍進攻昆明,自率兵數萬北上,以策應郭英進攻烏撒。十二月二十二日,梁王逃離昆明自殺。次日,明軍進抵板橋(今昆明東),元右丞
觀音保出城投降,藍玉等整軍入城。與此同時,郭英率軍到達
赤水河,元右丞實卜引軍抵抗。傅友德率兵來援,實卜聞訊倉皇南撤。傅友德軍進占烏撒後,實卜復率部爭奪。明軍依山為營,乘勢攻殺,大敗元軍,並克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直達畢節,附近州縣望風歸降。
洪武十五年(1382年)閏二月二十三日,藍玉、沐英率部攻
大理(今屬雲南)。大理城西倚點蒼山,東臨
洱海,南北有上、下兩關,地勢險要。首領段明之弟段世,聚眾扼守下關。藍玉等到達品甸,先派
王弼部由洱水進攻上關,鉗制段世兵力;夜半,又遣
胡海部出石門渡河,繞到點蒼山後,攀援而上,豎立旗幟。次日拂曉,明軍進抵下關,守軍驚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將士緊隨,殺進關內,與山上士兵兩面夾擊,攻占大理,俘獲段世。不久,明軍分兵攻取了雲南全部。
此戰明軍正確分析判斷敵情和地形,避實擊虛,出其不意,較快地取得了勝利。洪武十六年(1383年),大軍班師,留沐英鎮守雲南。
統一東北
洪武三年(1370年),北元帝
愛猷識理達臘敗走漠北後,部將四逃。以太尉納哈出為首的一部遁入遼東,收殘兵二十萬餘,以金山(今吉林雙遼東北)為中心,設區置官,割據東北,拒絕朱元璋招降,還屢次出兵襲擾明邊,並脅迫
高麗(今朝鮮、韓國)國王背明與之結盟。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命徐達、湯和、傅友德從海、陸入遼東,斷納哈出與高麗聯繫。
洪武十八年(1385年),命馮勝、傅友德、藍玉率師會諸道兵至北平操練備征。乘納哈出勢孤,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命馮勝為征虜大將軍,傅友德、藍玉副之,率軍二十萬征遼東。五月,馮勝師抵遼河東,獲納哈出屯卒,知其大營虛實。六月,乘機越過金山,納哈出降,部眾聞敗潰散。馮勝旋遣官諭降,得其眾四萬餘人。九月,朱元璋封納哈出為海西侯。命藍玉為征虜大將軍,
唐勝宗、
郭英副之,率軍征漠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擊敗北元主脫古思帖木兒於
捕魚兒海(今俄羅斯貝兒湖)。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脫古思帖木兒被殺,餘眾投降明朝。
邊疆地區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即派人赴藏聯絡,對西藏各地僧俗首領加以安撫,承認他們的固有地位,但需要上交元朝封賜的舊印,由明朝重新任命並頒發新印。
洪武五年(1372年),元朝最後的一位攝帝師(即代理帝師)喃加巴藏卜率先歸順明朝,明朝封他為熾盛佛寶國師,賜玉印一顆。喃加巴藏卜還先後向明朝舉薦了元朝在
衛藏地區的舊官員一百多名,明朝都分別授給他們各級官職。
之後,西藏地區的僧俗地方勢力,紛紛來到明朝首都南京,請求冊封,明朝一律授以新的官職。明朝沿襲元朝利用和扶持佛教的政策,但與元朝只推崇
薩迦一派的作法不同,而採取“多封眾建。即對據有實力的佛教各派領袖人物都賜加封號。明朝共敕封過三大法王和五個王,史稱“明封八王”。
明朝雖採取普遍封賜的辦法,但名義上即委託帕竹一派行使西藏地方政權。薩迦派的權勢早在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即被以
絳曲堅贊為首的帕竹噶舉派所取代,絳曲堅贊被元朝封為
大司徒,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帕竹地方政權,他規定凡繼承大司徒職位的人,必須在
澤當出家,並擔任澤當寺的座主。到了明朝,帕竹地方政權繼續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認,它的掌權人先後被封為灌頂國師和
闡化王。從絳曲堅贊開始,帕竹地方政權在
衛藏各要衝地點,興建了十三個宗(縣),整頓了原有的四個宗,委派宗本管理各宗行政事務。這些宗本都是帕竹屬下的貴族,他們既是地方政權的官員,同時又受明朝的委託,被授於都指揮僉事的官職,成為中央政府屬下的官員。
帕竹政權在西藏地區實際只維持了近百年的統治。
明初,隨著明朝在關內統治地位的鞏固,其勢力逐漸向河西遙進。洪武五年(1372年)五月,明徵西將軍馮勝於永昌大敗元軍後,又攻克
亦集乃(
額濟納)路,甘肅遂告平定。這時,明軍放慢了向西域進攻的勢頭,“
嘉峪關以西置不間。”這樣,嘉峪關以東,是明王朝的統治區,以西大部分地區,則是大大小小的封建割據者,他們主要是
察合台汗後裔。夾在明王朝和割據者之間的哈密一帶則是
肅王的轄地。肅王是元王朝的宗室,是“正統”的皇族,與新建的明王朝處於對立狀態。還在明朝軍隊抵達哈密以前,明朝就先後在哈密以東的酒泉地區和青海
柴達木盆地周圍,建立
赤斤、
安定、
曲先、阿端、
罕東、罕東左以及先置後廢的
沙州等七個
衛所,從而為進軍哈密掃清了道路。
洪武十三年(1380年)四月,明太祖命都督淮英率兵西征
哈密,攻到哈密城下,哈密王
兀納失里獲悉,非常懼怕,遂遣使納貢。後來,哈密王依靠其所占據的交通要路,阻撓中亞諸地去明朝的使者、商人,妄圖藉此壟斷貢利,控制明朝與西域各地的貿易往來。這自然使明統治者極為惱火。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明太祖令左軍都督僉事劉真、
宋晟率兵征討。明軍從涼州出發,橫穿沙磧,乘夜直至啥密城下,包圍了哈密城。兀納失里不甘心束手被擒,拂曉時突然從城內驅馬三百餘匹出城,一時間城門洞開,奔馬狂突,明軍不知是計,爭相奪馬。兀納失里趁亂率家眷隨從突圍而去,一直逃到東天山深處躲藏起來。天明後,劉真、宋晟率軍入城,一年後,藏匿於大山的兀納失里不得不派出使臣向明太祖請罪,並進貢騾馬若干匹,此後,兩地關係愈益親密。哈密正式歸屬明朝。朱元璋冊封蒙古降王納失里鎮守哈密,設立哈密衛,這是明朝對西域地區行使主權的標誌。
永樂元年(1403年),
明成祖即位,對哈密一改其父以往謹慎小心、閉關自守的作法,把哈密看成是中原與西域地區來往的咽喉,對哈密採取羈縻政策,哈密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更為密切。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二十萬大軍繞道(今內蒙古
巴林右旗境內)包圍了納哈楚軍隊駐地。納哈楚被迫。上述蒙古諸部失去屏障,其駐地隨時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蒙古大汗在
捕魚兒海(今內蒙古
貝爾湖)被明將
藍玉的軍隊擊敗西走。這些重大的軍事失敗,使
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設定了
朵顏、
福余、
泰寧三衛,合稱朵顏三衛,用以安置當地歸順明朝的蒙古族部眾。
朵顏衛在屈裂兒河(指
洮兒河南支流歸勒里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余衛在
嫩江和福余河(今)流域。同時,明廷授封三衛首領以各級官職,進行和。封阿札施里為泰寧衛,塔賓帖木兒為指揮同知;海撒男答奚為福余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爾為朵顏衛指揮同知。明廷要求他們“各領其所部,以安畜牧”,做明朝的“屬夷”。
蒙古人稱朵顏衛為
兀良哈,泰寧衛為
翁牛特,福余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後來,明朝也把朵顏衛稱為兀良哈衛。當初,三衛當中以泰寧衛最強大,其次福余衛,朵顏衛在後。後來,朵顏衛實力迅速壯大,躍居三衛之首。因此,明朝往往把三衛籠而統之地稱作朵顏三衛或,把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的駐地統稱為“兀良哈地區”。
戰爭結果
洪武初年,元在中原的統治雖已結束,但退據上都的北元還具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仍不時窺視著中原,意欲捲土重來。另有無丞相納哈出率二十萬大軍屯據東北,夏政權據有四川,元梁王據云南,秦、晉、關、隴地區也有大大小小的武裝力量。在這樣的形勢下,朱元璋的當務之急,無疑是繼續征戰,消滅割據勢力,統一全國。
洪武二十年(1387),明軍出動二十萬大軍,以馮勝為大將軍,藍玉、傅友德為副將軍,大舉征討東北的元丞相納哈出。強兵壓境,納哈出不敵降明,東北的割據勢力被消滅。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奉命率十萬大軍入漠北,追擊北元勢力,在捕魚兒海(今貝兒湖),殺元太尉蠻子,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在逃亡途中為部將所殺。北元的威脅不復存在。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命湯和、傅友德帥軍分兩路進擊四川,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便攻克重慶、成都,夏主明昇降,夏政權覆滅。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傅友德、藍玉、沐英奉命出師征雲南。當年十二月,藍玉、沐英攻克昆明,傅友德率軍攻下烏撒,梁王在逃亡途中自縊而死。翌年二月,大軍攻下大理,雲南全境悉平。經過20年之久,於1388年最終實現統一大業。
朱元璋趁元末農民戰爭節節勝利之際,針對元朝勢力受到極大削弱,其他作戰對象各據一方、互不應援等情況,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恰當任用將帥,攻撫兼施,各個擊破,統一全國大部分地區,顯示了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駕馭戰爭的能力。
戰爭後續
北征蒙古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
元惠宗棄大都(今北京)北逃後,一直滯留在近塞地區,並多次舉兵南犯,以圖復辟,均被明軍擊敗。元朝殘餘勢力雖由此日漸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盤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為徹底消滅元朝殘餘勢力,統一
漠北(今
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遂遣軍北征。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浙江行省平章
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都督馮勝為右副將軍,
御史大夫鄧愈為左副副將軍,中山侯
湯和為右副副將軍率軍往征沙漠。對於北征沙漠的戰略方針,朱元璋根據元主滯留塞外之
和林(今蒙古
烏蘭巴托西南之
哈爾和林),
擴廓帖木兒駐兵
定西(今屬甘肅),不斷南犯的情況,決定:“兵分為二路:一令大將軍自潼關出西安搗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擴廓帖木兒);一令左副將軍出居庸關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應援。況元主遠居沙漠,不意吾師之至,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舉而兩得者,此是也。”並命大同指揮金朝興、大同都督同知
汪興祖(張興祖)等先期進攻山西、河北北部元軍,以吸引元軍注意力,策應主力作戰。諸將受命而行。
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二十五日,
金朝興攻克東勝州(今內蒙古
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興祖攻克
武州(今山西五寨)、
朔州(今山西朔縣)。二十九日,徐達率師進抵定西。四月八日,大敗元軍於
沈兒峪(在定西北),
王保保逃往
和林。五月初一日,徐達分遣鄧愈招諭
吐蕃,自率大軍南向攻克
略陽(今屬陝西)、
沔州(今陝西
勉縣)、
興元(今陝西漢中),二十三日,回軍西安。李文忠部出
居庸關以後,於五月初,經
野狐嶺連敗元太尉
蠻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於白海駱駝山,再敗元平章上都罕於
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五月二十一日,進逼應昌(今內蒙古阿巴哈那爾旗轄境),大敗元軍,繳獲甚眾。李文忠在回師途中還攻克
興州(今河北
灤平),降其兵民3.69萬餘人。至紅羅山(今遼寧
錦州境內)又降其居民六千餘人。十月初六日,朱元璋命徐達、李文忠等班師回朝。
明軍此次北征,兩路皆獲大勝,元朝在近塞的殘餘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
南征安南
自明朝成立以來,安南陳氏政權已趨衰微,一直內亂不斷,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安南國王
陳日堅就被伯父
陳叔明逼死,因懼怕明朝反對,陳叔明未敢纂位,乃立其弟陳瑞為國王,後陳瑞在入侵占城時敗死,弟陳煒繼立,此時
陳朝政權已逐漸落入
黎季犛的控制之中,他殺掉陳煒,改立陳日昆為王,建文元年(1399年),他又把陳日昆殺掉,建文二年(1400年),滅陳朝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大虞,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與其子漢蒼共理朝政。
永樂四年(1406年)一月,
朱棣要
陳天平“治任以行”,命使臣聶聰陪同,並命廣西總兵、征南將軍
韓觀派左副將軍黃中、右副將軍呂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五千人護送。朱棣賜陳天平綺羅紗衣各二襲、鈔一萬貫、告誡他要寬仁待下,悉心防患,又封胡漢蒼為順化郡公,以示安撫。三月,陳天平進入安南境內,到達丘溫,胡漢蒼派陪臣黃晦卿等人前來迎接,還以牛酒犒勞護送的明軍,卑辭云:“屬有微疾,已約嘉林奉迓矣”。黃中等心存疑惑,派騎兵四出偵察,也未發現可疑之處,一路上都是迎接的安南百姓,明軍過隘留、雞陵,進至芹站,周圍山道險峻加上大雨泥濘,隊伍已不成列。突然,雨霧之中,安南軍隊伏兵四出,鼓譟之聲,震動山谷,似有千軍萬馬,將明軍全部包圍,一名安南將領隔澗遙呼道:“遠夷不敢抗大國,犯王師,緣天平實疏遠小人,非陳氏親屬,而敢肆其巧偽,以惑聖聽,勞師旅,死有餘責,今幸而殺之,以謝天子,吾王即當上表待罪,天兵遠臨,小國貧乏,不足以久淹從者”。
永樂五年(1407年)初,明軍攻破升龍後,向
胡朝的首都
清化繼續前進,胡氏皇子
胡元澄領軍退守
黃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
紅河),與
胡季犛、
胡漢蒼會合。明將
沐晟則進駐木凡江(在今越南
河西省,與黃江相接)預備出擊。農曆二月,沐晟沿江兩岸擊敗胡元澄軍,追擊至悶海口(在今越南
南定省),因軍中爆發疾疫,明軍移師到鹹子關立塞備戰。農曆三月,胡軍集合水步大軍七萬,號稱二十一萬,與明軍爆發鹹子關之戰。結果胡軍潰敗,大批兵士溺斃於該處河流,無數船隻及軍糧沉沒,胡氏父子敗逃,最終在農曆五月十一日在奇羅海口(在今越南河靜省奇英縣)被明軍俘獲,胡朝滅亡,領土被明朝占領。據當時的統計,越南土地人口物產資料為: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六十八、戶三百一十二萬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馬四百二十、牛三萬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胡朝亡後,明成祖在農曆六月癸未朔(7月5日)下
詔,聲稱這次軍事行動是為了越南原本的陳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
胡朝)以弔民,將興滅而繼絕”,並打算對“久染夷俗”的越人“設官兼治,教以中國禮法”,以達致“廣施一視之仁,永樂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陳朝子孫被胡氏殺戮殆盡,無可繼承,於是在越南設定交址都指揮使司、交址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將之直接管轄。
朱棣對胡氏父子十分寬容,只將他們二人及少數近臣關押,
胡澄、胡芮等人皆獲赦免,然而朱棣的安撫卻沒有使安南平靜下來。永樂六年(1408年),
張輔大軍剛剛班師,以簡定、鄧悉、阮帥等人為代表的安南地方勢力就起兵叛亂,攻擊盤灘、鹹子關,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蠻、上洪、大堂、應平、石室等地安南民眾紛紛回響,明朝駐軍鎮壓不力,致使叛亂不斷蔓延。簡定起兵後,自稱日南王,後為招攬人心,又立所謂陳氏後人陳季擴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陳季擴打著陳氏後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安定朝鮮
高麗政權由於長期受蒙古人統治,其國王雖然蒙古化,但其國人和愛國大臣還是嚮往中國的先進文明。蒙古被明軍趕走後,高麗王還是追隨蒙古人,這激起廣大高麗人民和愛國大臣的憤怒。於是
李成桂在人民和愛國大臣的擁護下,推翻了高麗政權,建立了新政權,向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請命,並請求新國的國名。皇帝賜其國名為“朝鮮”。從此,朝鮮是中國的“不征之國”。
戰爭影響
明朝的統一,結束了元朝在中國近百年的統治,使全國大部分地區歸於明朝的統治之下,將蒙古勢力驅逐到長城以北。到了1368年,明帝國已成了有權繼承中華帝國悠久傳統的值得信賴的政體。中國本部的大部分都承認明朝的統治。為後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和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明王朝建立之初,為了完善周邊疆域的防務,明王朝從加強對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入手,採取了一系列政治、軍事策略。洪武年間,明朝中央政府在西藏設立烏斯藏都指揮司,委派藏族上層僧侶充任宣慰使、宣撫使和安撫使等官職,賜給他們印信,借他們在藏族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對西藏實施有效的管理。接著,明王朝又封哈密的統治者為忠順王,代理朝廷總管西域事務。雲南、貴州和兩廣地區,長期以來就是苗、瑤、彝、侗、僮、黎、傣等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歷代封建王朝的中央政府,其權力很難擴展到這一地區。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理,明王朝先是在這些地區設立土司,後改設流官,專門負責這些地區的防務管理。
為了有效控制邊遠疆域,公元1409年明王朝的中央政府在東北地區設定了奴兒乾都司,負責管理西起額嫩河,東至庫頁島,南瀕日本海,北抵外興安嶺的遼闊地區。並在那裡駐守軍隊,設定驛站。其中一條主要的驛站線,北起黑龍江下游的奴兒干城,南接遼東,一直通往都城北京。
明王朝從其建國開始,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用了將近200年的時間,修築、加固了北部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氣勢雄偉,蜿蜒13000多里。明代長城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成為世界上的一項偉大的古老工程,被現代的一位外國政治這家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明王朝的統治者除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了陸地周邊防務外,還繼承了元朝重視海防的傳統,繼續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理台灣和澎湖的軍務,並於明洪武初年,開始在沿海設定衛所,建立水軍,以抵禦倭寇。到了明朝中期,我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已分別建立了54個衛所,(每衛約5000人);127個千戶所(每所約1000人);230個巡檢司;1338座烽墩烽堡,有效地防禦了倭寇對我海疆的入侵和騷擾,維護了元代以來統一起來的遼闊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