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甘
- 外文名:Shaan-Gan
- 拼音:shǎn gān
- 注音: ㄕㄢˇ ㄍㄢ
陝甘,讀音為shǎn gān,漢語詞語,是指陝西 、 甘肅的並稱。...... 陝甘編輯 鎖定 陝甘, [1] 讀音為shǎn gān,漢語詞語,是指陝西、 甘肅的並稱。...
陝甘革命根據地,又稱“陝甘蘇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之一。位於陝西北部和陝西、甘肅邊界地區。亦稱陝甘蘇區。...
陝甘總督,清代官職,正式官銜為總督陝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其職責是“掌治軍民,總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
陝甘寧邊區是1937年至1949年之間,在中華民國內的一個行政區域,包括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寧夏的部分區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抗戰時期是國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轄行政...
陝甘花楸編輯 鎖定 觀葉觀花觀果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5米,小枝紅褐色至灰黑色。冬芽長卵形,外被柔毛。羽狀複葉,小葉17~25個,連柄長10~14厘米,小葉近無柄,...
陝甘蘇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陝西、甘肅兩省邊界和陝西省北部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區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謝子長、劉志丹、習仲勛堅持...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是二十世紀初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吳岱峰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1934年1月在華池縣南梁創立的山區革命根據地。它以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鄉(現南...
陝甘寧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陝西、甘肅和寧夏三省交界地區建立的抗日根據地。後來發展陝甘寧邊區,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沿革...
慶陽市合水縣太白鎮太白村——陝甘紅軍紀念館陝甘紅軍紀念館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太白鎮太白村,是展現“太白起義”(太白起義是由劉志丹領導和發動的,是中國共產黨...
山陝甘會館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徐府街北側,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開封的山西、陝西、甘肅三省的富商巨賈在明代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的府址上聚資...
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北54公里處,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劉志丹、習仲勛、謝子長、李妙齋、王泰吉、高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西北地區創立...
陝甘寧是西北陝西,甘肅,寧夏三省的簡稱。抗戰時期,中共曾在三省交界地區創建了一個較大規模的抗日民主政權,史稱陝甘寧邊區。由此陝甘寧三字常被作為邊區的簡稱,...
西北革命根據地(1935年2月成立)是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由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和陝北革命根據地合併創建的。創建初期它北靠長城、南至渭北平原,西倚六盤山麓,東臨黃河...
陝甘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即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以陝甘革命根據地為基礎建立的省級行政單位。...
1937年9月6日,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 林伯渠任主席。邊區轄23個縣及神府特區,面積12.9萬平方公里,人口200萬。陝甘寧邊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心,為...
陝甘木藍(學名:Indigofera hosiei Craib)為豆科木藍屬下的一個種。小灌木。產陝西、甘肅。生於山坡路旁、丘陵灌叢及疏林中,海拔800-1600米。...
12日,黨中央在川甘邊界的俄界召開政治局會議,為了縮小目標便於行動,會議決定,將軍委縱隊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共七八千人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成立由毛澤東、...
陝甘燈心草(學名:Juncus tanguticus)是燈心草科燈心草屬的植物。產陝西、甘肅、四川。生於海拔3 400-4 000米的山地。...
白彥虎(東乾語:БайЯньху,1830年2月8日-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經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陝西涇陽人(一說大荔人),清代同治年間陝甘回變的回軍領袖...
1867年(同治六年),左宗棠以欽差大臣身份督統軍隊(陝甘總督由穆圖善署理),屢次擊敗捻軍,但因回亂牽制、捻軍機動靈活等因素而難以徹底取勝;延川、綏德還多次被回民軍...
1949年12月,陝甘寧邊區轄地約為今陝、甘、寧、青、新5省區全部,山西省西半部,湖北省鄖陽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及套西地區,邊區政府入駐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