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邊重鎮
- 別名:九邊、九塞、九鎮
- 設立時期:明朝弘治年間
- 地區:明長城沿線
- 防禦對象:韃靼、瓦剌、女真等遊牧民族
- 防禦範圍:東至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 性質: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文化分界點
九邊重鎮,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昌平鎮,真保鎮,建設戰事,荒廢,
九邊重鎮
遼東鎮
薊州鎮
總兵初駐桃林口,後移遷安寺子峪(也稱獅子峪),天順年又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境內)。管轄的長城最初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原名灰嶺口),自增設昌平鎮後,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懷柔區境)。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
宣府鎮
大同鎮
太原鎮
總兵初駐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後移駐寧武所(今山西寧武縣)。管轄的長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縣舊縣城)的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之真保鎮長城,全長800多公里。因該鎮在大同、宣府兩鎮長城的內側(南邊),故又稱為內長城,而偏頭、寧武、雁門三關也就合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在東邊的薊州鎮與真保鎮的居庸、紫荊、倒馬三關就為“內三關”。山西鎮長城城牆多為沉重大石。
延綏鎮
總兵初駐綏德州(今陝西綏德縣),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衛(今陝西榆林市)。管轄長城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多公里,在大邊南側另有“二邊”,東起黃河西岸(今陝西府谷縣牆頭鄉),曲折迂迴,西至寧邊營(今陝西省定邊縣)與大邊牆相接。延綏鎮長城遺蹟多被積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尚有夯土墩台存在。
寧夏鎮
總兵駐寧夏衛(今寧夏銀川市)。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里。寧夏鎮長城遺蹟大部分埋於流沙之中,僅賀蘭山段石砌城垣有斷續殘存,並保存一段因斷層地震活動而造成的錯位現象。
固原鎮
甘肅鎮
總兵駐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市)。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甘肅鎮長城遺蹟,雖經風沙剝蝕堆埋,仍大段保持連貫的牆體,在山丹境內還保存著一段兩條間距10餘米的平行牆體。
昌平鎮
真保鎮
建設戰事
明太祖北伐成功將元軍趕出了長城以北地區,並未趕盡殺絕。元朝的殘存勢力雖然經常互相殘殺,有時強盛有時衰弱,但一直侵擾明朝的邊境,企圖捲土重來。因此,明朝自建國起,其國防就一直以北方邊鎮最為重要,而有明一代,北方的邊患也從未停止過,直到亡於李自成。
洪武年初,朱元璋即在北方設遼東〔今遼寧遼陽〕、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延綏四鎮,不久又設寧夏、甘肅〔在張掖〕、薊州〔今天津市薊縣〕三鎮,其鎮守為武職大臣,提督則為文職大臣。又以山西鎮巡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鎮巡統馭固原,也稱為太原、固原二鎮,這九鎮統稱“九邊”。九邊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里。
朱元璋又在長城以北建立大寧衛〔今凌源〕、開平衛〔今內蒙古多倫〕、東勝衛〔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三個軍事重鎮,作為九邊的外圍據點。於要害之地,如紫荊關、蘆花領、古北口、居庸關、喜峰口、松亭關等處,也都置兵戍守。於是東起遼陽,西經大寧、開平、興和、獨石、東勝,抵大同,數千裡間,各邊鎮衛所都駐軍隊、開屯田,聲勢相連,形成了一條牢固的防務線。
其中,大寧、山海關乃關內外交通樞紐,地勢最為重要,女真興起後,以此地駐兵最多,設總兵和經略負責鎮守。駐守邊鎮的軍隊稱為邊兵,總兵官總鎮正兵,副總兵領三千人作為奇兵,游擊 也領三千人往來防禦,為游兵,恭將分守各路要塞,東西互相策應,為援兵。永樂年間,成祖自動放棄大寧衛,把大寧所轄邊地賞給兀良哈,從此北邊失一重鎮,遼東與宣府、大同的聯絡也因此阻絕。成祖又徙東勝左衛於永平,右衛於遵化,宣宗更因開平衛孤遠難守,徙於獨石,三衛盡失,邊防的形勢大為削弱。以前是邊防第二線的宣府、大同也逐漸變為最前線的要塞了,北方的國防線因此步步南移。不過成祖對邊防還是相當重視的,自宣府以西,直至山西邊緣,“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凡通車馬的隘口,設百戶防守,只有樵夫牧民的隘口,也安置邊兵十人戍守。英宗正統元年,因為寧夏所轄的屯堡均在河外,曠遠難守,由總兵史昭建議,在花馬池築哨馬營,以便策應。憲宗成化七年,延綏巡撫餘子俊大築邊城,東起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共一千二百餘里。而在牆內,自偏頭至寧固,塹山堙谷,稱之為夾道。這些邊城,非常堅固,守衛的將士也英勇頑強,北人稱之為駱駝城,一時之間,西北防務頗為振飭。
荒廢
由於邊防的馳壞,也是從成祖時逐漸開始的。洪武時,平時只讓出生本地的士兵和有罪謫戍者守邊,邊境有事才調動內地的軍隊,稱為客軍。成祖卻命內地的軍隊都要輪流戍邊,稱為邊班,從此邊兵逃亡的人數逐漸多起來。而邊軍的屯田制度,從宣德、正統時起也開始遭到破壞,分駐各邊鎮的親王、太監、軍官等都爭相侵占屯田,役使軍丁為他們耕種,軍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當時的正派官吏,象山西、河南巡撫于謙,宣大巡撫羅亨信深知問題嚴重,對宦官及其私黨的所為極其不滿,為維護屯田制度不廢餘力,象于謙就曾“盡奪鎮將私墾田為官屯,以資邊用”,而羅亨信也迫使明廷停止徵收軍丁私墾田的田稅。邊軍屯田還不能做到糧食自給,朱元璋便下令鹽商只能拿邊境的糧食來換鹽引,於是富商大賈紛紛出錢召募農民到邊境開荒墾田,邊境的糧倉也因此充足了。但是到了孝宗弘治年間,戶部尚書葉淇卻讓鹽商納銀換引,而由太倉供給邊境用糧,鹽商們自然不再管邊境的糧倉是否裝得滿,邊地日見荒蕪,邊境的糧價越來越貴,邊軍用糧也越來越困難了。
武宗以後,邊將冒餉,邊兵逃亡,諸如此類的事已司空見慣,邊備日漸廢池。直至明朝滅亡。
〔參考《明史》“兵志”、“于謙傳”,《明會要》“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