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為塞王寧王所統轄,在諸王中,以北方諸王的勢力最大。其中寧王以“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為解後顧之憂燕王一人先入城,從官稍稍入城,陰結諸胡並思歸之士,瀕行寧王餞送郊外,伏兵擁寧王去,遂詔諸胡及護衛官校,皆從寧府畢發,而城為之空。其後,大寧棄與朵顏諸虜,而行都司遷保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朵顏三衛
  • 時間:14世紀中葉
  • 領域:歷史
  • 地點蒙古東部
來歷,建立,戰爭,

來歷

14世紀中葉蒙古東部,即大興安嶺以東,直到女真地區,北抵黑龍江流域,南臨西拉木倫河的廣大地域,駐牧和活動著不少的蒙古部落。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烏齊葉特部和札剌亦兒部等等。這些部落的來歷,還要追溯成吉思汗忽必烈汗時代。成吉思汗曾把大興安嶺以東的部分地區分封給其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和侄兒額勒只帶二人,作為他們的兀魯思。帖木哥斡赤斤的兀魯思“地大物博”,西起大興安嶺,橫跨嫩江,東與女真為鄰,南近松花江,北抵黑龍江流域。該兀魯思的主要部眾是烏齊葉特人。額勒只帶的兀魯思,位於上述兀魯思之南,西拉木倫河以北,其主要部眾是兀良哈人和乃蠻人。這部分兀良哈人是成吉思汗的名將者勒篾的後裔所率之部。他們是跟隨額勒只帶從不兒罕山遷徙到此的。起初,這部分兀良哈人居住在額客朵顏溫都兒山一帶和搠河(今綽爾河)流域。
明朝疆域明朝疆域
成吉思汗封札剌亦兒部出身的著名將軍木華黎為國王,讓他統馭大興安嶺東西之地。後來,他的後裔相繼稱國王,統治遼陽行省。因此,札剌亦兒部在木華黎將軍後裔的統率下,在嶺東地區的活動曾經十分令人矚目。
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台的封地,在臨潢(今巴林左旗林東)東北方,元代的泰寧路(在今吉林省洮兒河流域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一帶),東至嫩江松花江交匯處以西一帶。另外,別勒古台的孫子爪都,曾被忽必烈汗派駐遼陽行省的陳河(今黑龍江省湯旺河)一帶任探馬赤。因此,別勒古台的後裔有一部分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根據蒙古文獻記載,他們所領有的部落稱為翁牛特。除此之外,大興安嶺以東還有弘吉剌特、伊奇烈思、兀魯兀特、忙兀特等部。
元惠宗妥歡帖木兒汗從大都退回蒙古草原以後,這一地區的蒙古各兀魯思和部落,為保衛自己的領地,防止明朝進攻,進行了積極的防禦。他們往往採取以攻為守的政策。當時,木華黎後裔納哈楚將軍統率著二十萬蒙古軍,駐紮在遼河以北的金山到龍安(今吉林省農安縣)、一圖河(今伊通河)、亦迷河(今驛馬河)一帶,成為上述蒙古各部的防禦屏障。
科爾沁部是成吉思汗二弟拙赤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的部落。拙赤合撒兒的封地位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和闊連海子(今內蒙古呼倫湖)、海剌兒河(今海拉爾河)一帶。因此,這些地區也是科爾沁人遊牧和活動的地域(今額爾古納右旗境內仍然保留著拙赤合撒兒故城的遺址)。
15世紀初,阿速特部大首領阿魯台與衛拉特部為敵時,就得到科爾沁部的支持。因此,阿魯台和科爾沁部的關係十分友好。在衛拉特馬哈木擁立德勒伯克為全蒙古大汗的同時,阿魯台擁立了科爾沁部的阿岱台吉,亦稱全蒙古大汗。阿岱汗封阿魯台為太師。但阿岱汗和阿魯台太師的聯合力量最終未能擊垮衛拉特,並不時遭到衛拉特首領東進的威脅。15世紀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阿岱汗和阿魯台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達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以“嫩江科爾沁”之名著稱。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
他們之所以遷到這一地區駐牧,是因為兀良哈地區的一些蒙古封建主和阿魯台的關係較為親密,有的人還同阿魯台結為兒女親家。阿魯台的軍隊中有相當數量的士兵是征自兀良哈三衛。在阿魯台遭到明朝永樂皇帝進攻時,兀良哈三衛曾給過他多次援助。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領主都甘願服從阿魯台的控制和調遣。其中,駐牧嫩江流域的福余衛的一些領主,在阿岱汗和阿魯台太師進入其駐地時,就曾經起而反抗。結果,他們遭到阿魯台太師的鎮壓,人畜被掠奪。一部分福余衛人放棄其駐地,逃往海西女真部地區。
有的文獻稱嫩科爾沁為“烏齊葉特科爾沁”。這是因為,福余衛中的主要部眾是烏齊葉特人,而嫩科爾沁又占據了原來福余衛駐地的緣故。《蒙古源流》把阿岱汗說成是“科爾沁之斡赤斤諾延之裔”,就是因為阿岱汗據有了原斡赤斤諾延的烏齊葉特部所產生的誤會。明代史籍中亦有類似情況,將嫩科爾沁人稱作福余衛人,或籠統地稱作兀良哈人。如蒙古文獻中所記殺害岱總汗(即托都布和汗)的人是嫩科爾沁郭爾羅斯部的沙布丹,而漢文史籍則稱他是兀良哈的沙布丹。這並不矛盾。因為嫩科爾沁部駐牧地原屬福余衛,而三衛的駐地,明朝人均稱兀良哈地區。後來,蒙古史學家博明在其《西齋偶得》一書中說:“科爾沁等部,乃朵顏三衛之眾”。這裡的科爾沁部系指居住於朵顏三衛地區的嫩科爾沁。
總之,15世紀30年代以後,駐牧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遂成為兀良哈地區比較顯赫的蒙古部落。他們同兀良哈、翁牛特、烏齊葉特及其他蒙古部落共同活動和生存。所以,史書所提之兀良哈三衛(部),大致亦包括嫩科爾沁部

建立

洪武二十年(1387),明朝派遣馮勝傅友德藍玉等率領二十萬大軍繞道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境內)包圍了納哈楚軍隊駐地。納哈楚被迫投降。上述蒙古諸部失去屏障,其駐地隨時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二十一年(1388),蒙古大汗脫古思帖木兒捕魚兒海(今內蒙古貝爾湖)被明將藍玉的軍隊擊敗西走。這些重大的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
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在這一地區設定了朵顏泰寧福余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指洮兒河南支流歸勒里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余衛嫩江和福余河(今烏裕爾河)流域。同時,明廷授封三衛首領以各級官職,進行籠絡羈縻。封阿札施里為泰寧衛指揮,塔賓帖木兒為指揮同知;海撒男答奚為福余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爾為朵顏衛指揮同知“各領其所部,以安畜牧”(《明實錄·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癸巳》),隸屬寧王大寧都司。
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余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後來,明朝也把朵顏衛稱為兀良哈衛。當初,三衛當中以泰寧衛最強大,其次福余衛,朵顏衛在後。後來,朵顏衛實力迅速壯大,躍居三衛之首。因此,明朝往往把三衛籠而統之地稱作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把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的駐地統稱為“兀良哈地區”。

戰爭

日本學者和田清先生已考證三衛的前身分別就是元代的朵因溫都兒兀良哈千戶所、台州等處怯憐口千戶所和灰亦兒等處怯憐口千戶所,他們的住地基本都在元遼王的封地內。洪武二十一年(1389)脫古思帖木兒汗遇弒後,以上諸部在遼王阿扎失里率領下遣使降明,明封遼王阿扎失里為泰寧衛指揮,封朵顏元帥府(此時已由千戶所升為元帥府)首領脫魯忽察兒為朵顏衛指揮同知,封海撒男答奚為福余衛指揮同知,“各領所部,以安畜牧”。但是,三衛建立不久又叛歸北元新汗。
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明朝派遣傅友德、郭英率軍討伐遼王阿扎失里於挑兒河一帶,這樣三衛與明朝的關係中斷①。
兀良哈三衛與明朝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始於永樂朝。建文四年(1402),明成祖即位後派人去招撫兀良哈三衛,永樂元年(1403)五月再次遣使,逾年三衛遣使來貢。明廷“命脫兒火察(即脫魯忽察兒)為左軍都督僉事,哈兒(兀)歹為都指揮同知,掌朵顏衛事;安出及土不申俱為都指揮僉事,掌福余衛事;忽剌班胡為都指揮僉事,掌泰寧衛事;余及所舉未至者總三百五十七人,各授指揮、千、百戶等官,賜誥印冠帶及白金、鈔幣、襲衣”。永樂這次重建的兀良哈三衛以朵顏衛為首,泰寧衛降至最末,由於泰寧衛上次反叛在明朝的支持下朵顏衛逐漸吞併兩衛。由於朵顏衛是由兀良哈人組成,故明人以朵顏衛的族別統稱其為兀良哈三衛。對三衛的住牧地,明後期人認為自永樂年間開始其分布就是“東起廣寧前屯,立(歷)喜峰近宣府為朵顏,自黃泥窪逾瀋陽、鐵嶺至開原為福余,由錦、義渡遼河至白雲山為大寧”②。這主要是受當時私人著述中出現的所謂明成祖“棄大寧予兀良哈”之說的影響。和田清先生對這種誤解作了批駁,經過詳細的考證,他認為上述的分布是明中後期的情況。在明初,三衛的遊牧地遠在瀟水(今西拉木倫河)之北,其中泰寧衛牧地在元泰州(今吉林省眺安縣)一帶;朵顏衛在額克多延溫都兒(今內蒙占扎貴特旗北),溯兒河(今內蒙古興安盟境內綽爾河,和田清認為即今挑兒河上游支流鳥蘭灰河)一帶;福余衛在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附近的瑚裕爾河流域;南遷明薊遼邊外放牧是明中期以後之事③。這是正確的。
兀良哈三衛早在初建衛所的第二年就已叛走,並受到明軍征討。朱棣永樂八年(1410年)第一次北征韃靼時也發現有兀良哈人加入韃靼軍,永樂九年(1411年)明成祖遣使譴責三衛頭目時也追述說:‘’昔兀良哈之眾數為韃靼抄掠,不能安處,乃相率歸附,誓守臣節,我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窮,設福余、朵顏、泰寧三衛,授爾等官職,律各領其眾,臣屬既久,後竟叛去。及聯即位,復遣使來朝,聯略其過,加意撫綏,數年以來生聚蕃息,朝廷於爾可為厚矣。比者爾為本雅失里所脅,掠我邊卒,又遣苦列兒給雲馬市,實行窺伺。狡詐如此,罪奚可容·一。”忍所謂數為勒鞋抄掠,是指受也速迭兒侵掠之事。可見早已叛走的兀良哈三衛不可能參加靖難之役。明成祖剛即位,三衛就數次侵犯明遼東廣寧等地,被明軍俘獲多人,至永樂元年五月才被釋放回衛⑤。
《李朝實錄·世宗實錄》:“丁巳,同副代言鄭欽之問安於使臣。尹鳳出示一簇題名二單曰:“某某可任京職,某某可任平壤土官。其餘望差添設。”欽之以啟發,上皆從之。
尹鳳謂總制元閔生曰:“總制年前赴行在,艱難而還?”閔生答曰:“皇帝特賜羊酒與料而送,何艱難之有?”鳳曰:“其時事,不可說,不可說。北京距榆木川不邇,自榆木川以北, 奚止八九倍?鑾輿入幸,逐中山王阿祿大(阿魯台),王使人曰:‘予自昔受賞與爵, 不可以拒大軍。自東逐我,則我乃西走,自西逐我,則我乃東走。’終不與戰,不幸皇帝病亟,還至榆木川而崩。崩後大軍與三衛兀良哈再戰,我軍被虜,不知其幾千人也。’”
仁、宣二宗,相對於太祖、成祖二帝,可謂守成之君。而且鑒於永樂末期,明朝對蒙古阿魯台的連年征伐政策,仁、宣二宗開始著手明朝的內治,放棄了對蒙古軍事上的征伐政策,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手段和經濟手段,維繫著與蒙古的朝貢關係。而蒙古方面,雖然仍處於分裂狀態,但是卻孕育著統一的因素,而且也因忙於統一蒙古的步伐,無暇南顧。在此情況下,雙方都極力地維繫著和平通好關係。此外,二宗在放棄了軍事征伐政策後,開始著手戰略收縮,放棄安南、內遷奴兒乾、解散下西洋人員。仁、宣二宗對蒙古軍事上的不作為政策,為蒙古統一局面的形成創造了有力的外部環境,為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而長期威脅明朝的河套之患中的北虜套寇也是土木堡之變後所出現的。
三衛的南下始於明宣德五年間,正統初年已住牧於明薊遼邊外的瀟河、老哈河一帶,並活躍於整個漠南地區;據《蒙古源流》載:也先俘明英宗後“置於烏齊葉特之暖地養之”③。即烏齊業特是蒙古史籍中對三衛的稱呼。而據和田清先生考證,明英宗被俘後一直在瓦刺知院伯顏帖木兒營,隨其營往來活動於大同邊外的東勝(今內蒙古托克托縣)、豐州(今呼和浩特市)、九十九泉、官山(今卓資縣北)、昂兀腦兒(今安固淖兒)、即寧海子(今集寧南黃旗海)一帶④。可見在蒙古人的記憶中,這一地區在正統年間就是兀良哈三衛的住牧地,至天順、成化年間三衛的遊牧地就完全固定下來了。自明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開始南遷,至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經歷了兀良哈三衛南徙、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
朵顏三衛為了獲得大寧地區的駐牧權,聯合了當時頗為強大的阿速特部(明朝稱其為韃靼部)首領阿魯台。他們經常聯兵進攻明朝。永樂帝在1422-1424年連續三年“親征”,攻打阿魯台時,曾率領軍隊深入屈裂兒河流域,打擊支持阿魯台的兀良哈三衛,使他們受到極其慘重的傷亡。但是,兀良哈三衛並未屈服,他們為爭得大寧地區與明朝進行了不懈的鬥爭。不久,他們揮師南下,進入灤河流域駐牧。1428年,他們又進入大寧城,並經會州(今河北平泉縣)直趨寬河(今河北瀑河)。他們還同明朝宣宗皇帝親自率領的3000騎兵進行過激烈的戰鬥。當時,科爾沁部在阿岱汗和阿魯台太師統率下遷入嫩江流域。他們全力支持兀良哈三衛向南推進,奪取大寧地區。
三衛蒙古人從西拉木倫河到遼河流域全面展開攻勢,向南推進。到15世紀中期,他們終於來到明朝長城邊外駐牧。此後,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分布情況是:“自大寧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顏;自錦(州)、義(州)歷廣寧(衛)至遼河,曰泰寧;自黃泥窪(“窪”原有穴字頭)逾瀋陽、鐵嶺至開原,曰福余。”(《明史》卷328)。從此,西拉木倫河和遼河以南,東起開原,西近宣府的長城邊外,均屬兀良哈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