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元澄(黎元澄)
- 別名:胡澄,黎澄,字孟源,號南翁
- 國籍:越南→中國
- 出生日期:1374年
- 逝世日期:1446年
- 職業:明代大臣、兵器家
- 主要成就:被稱為“火器之神”
- 代表作品:《南翁夢錄》
生平,出身權家,亡國被虜,出仕明朝,著作,評價,家庭,
生平
出身權家
1374年(陳隆慶二年,明洪武七年),胡元澄生於越南陳朝的一個權貴之家。外祖父阮聖訓曾任陳仁宗朝的中書侍郎,父親黎季犛是陳朝末年的炙手可熱的權臣,黎元澄亦獲授官職。1394年(陳光泰七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黎元澄被授為上林寺的判寺事。1399年(陳建新二年,明建文元年)六月,黎元澄獲任司徒。
1400年(胡聖元元年,明建文二年),黎季犛篡位,改姓胡。而胡元澄授左相國,封衛王。
胡元澄雖是長子,但父親胡季犛卻另立兒子胡漢蒼為後嗣,這使胡元澄的地位甚為尷尬。為此,胡季犛曾借硯來比喻說:“此一卷奇石,有時為云為雨,以潤生民”,並要求胡元澄對答,以觀其志。胡元澄便回對:“這三寸小松,他日作棟作梁,以扶社稷。”胡季犛這便明白到胡元澄並無不滿,於是決定立胡漢蒼為太子。胡季犛還十分在意胡元澄和胡漢蒼的關係,曾寫詩告戒他們“天也覆,地也載,兄弟二人如何不相愛?嗚呼哀哉兮歌慷慨!”
亡國被虜
胡朝建立後,卻惹來了中國明朝的干涉。1405年(胡開大三年,明永樂三年),胡漢蒼(當時為皇帝)召開御前會議,討論或戰或和。左相國胡澄則認為:“臣不怕戰,但怕民心之從違耳。”對於戰事並無信心。其後,明軍侵入越南。1407年(胡開大三年,明永樂五年)農曆二、三月期間,胡澄領軍對抗明軍,不利,與胡季犛、胡漢蒼等分途逃竄。五月,胡澄、胡季犛、胡漢蒼都被明軍所擒,胡朝滅亡。九月,胡季犛等一乾俘虜被帶到南京,胡澄獲赦,明廷“命有司給衣食”。
出仕明朝
胡元澄(入明後,在其著作《南翁夢錄》及中國文獻中稱他為黎澄)雖然經歷了國破家亡後,但因他善長兵器,能造神槍火器,所以獲明朝授以官職。據《明實錄》記載,明成祖授命他“督造兵使局銃箭、火藥”。
這連黎澄也感到意外,慨嘆說自己“出自幽谷,遷於喬木,溝斷之餘,濫同成器,豈非先人之澤未割?乃得生逢聖世,深沐堯仁,而有此奇遇也歟!”黎澄的官運甚為亨通,曾任工部主事、郎中內臣、侍郎等職。1445年(明正統十年)農曆六月,黎澄從工部左侍郎升遷至工部尚書。
1446年(明正統十一年)農曆七月,黎澄去世,獲賜祭葬。
著作
黎澄在明朝工部任職時,有感於故國越南人物“自昔蕃盛,豈可以偏方而遽謂無人乎哉!前人言行才調,多有可取者,至於兵火之間,書籍灰燼,遂令泯滅無聞,可不惜歟?興思及此,尋繹舊事,遣亡殆盡,猶得百中之一二,集以為書”,又因為書中的人物“昔甚繁華,時遷事變,略無遺蹟,惟我一人,知而道之。非夢而何”,因而把自己的“南翁”一號冠在書名之前,稱為《南翁夢錄》。
評價
胡元澄雖在越南政治里經歷過戰敗被俘的遭遇,但他的兵器知識最終也被明朝賞識,明代軍士甚至奉他為“火器之神”。
中國明末時的史家談遷則綜合評論胡元澄說:“自漢以來,遠夷俘隸,得列交戟,叨右職,而令終為難。黎澄以季犛之逆屬,傾否圖新,白首冬署,雖僅效神槍之技,亦秺侯之流亞也。讀《南翁夢錄》,述陳氏興替,愴然有餘悲焉。首丘之感,夫所謂‘越吟’耶!”
家庭
外祖:阮聖訓。
父:胡季犛。
弟:胡漢蒼。
子:黎叔林,繼承胡元澄“督造軍器”。
孫:黎世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