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簡介
:文殊菩薩當來成佛,名
普見如來。《華嚴經》則說,文殊菩薩,是十方諸
佛母,一切
菩薩師。今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示現出生於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一婆羅門家,父名梵德,從母右協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同等。
梵語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略稱文殊,譯名妙吉祥,或妙德。因其出生時,家族中出現十種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薩,
古佛再來,了了見佛性,因名妙德。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言:‘妙吉祥菩薩,是
三世覺母,故名文殊師利。’
文殊菩薩,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左手持青蓮華,右手執寶劍,常騎獅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卻是無量諸佛母,一切菩薩師。大乘心地觀經言:‘文殊師利大聖尊,十方諸佛以為母;一切如來
初發心,皆因文殊教化力。’放缽經中,釋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
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云:‘
本為能仁師,今乃為弟子,佛道廣大,清淨無增減,我欲現
佛身,二尊不並立……’
文殊菩薩,本居
佛位,何止是釋尊之師,亦釋尊的師祖。在法華經序品中說:
無量劫前,有二萬日月燈明佛出現於世:其中最後一位日月燈明佛,末出家時,有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
四天下,後聞父王出家已成佛道,皆舍王位,出家修行,發大乘意,皆為法師。時日月燈明佛座下有妙光菩薩,曾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
小劫,常為人演說。
日月燈明佛,為彼說法華經,佛
入滅後,佛的八王子,皆以妙光菩薩為師。
妙光菩薩教化八王子,令其堅固菩提心,終於次第成佛,其最後佛名燃燈佛。而然燈佛正是釋迦如來的本師。時妙光菩薩,即今的文殊師利菩薩。是以文殊菩薩,豈獨是釋尊本師,亦是釋尊的祖師,今以祖師身份,示現為弟子,可見佛法平等,不生執著,但為利生,不拘世俗知見。而文殊菩薩本門之深遠,智慧之卓超,乃佛教無上智慧之化身。
文殊菩薩功績
文殊師利,梵文manjusri的譯音,略稱文殊。新譯“曼殊室利。”漢譯為妙德,義為萬德圓明,皆徹性原。又譯妙吉樣,因他出生時,家裡出現十大吉祥瑞兆。
(一)天降甘露,
(二)地涌七珍,
(三)倉變金粟,
(五)光明滿室,
(六)雞生鳳子,
(七)馬產祥麟,
(八)牛生白犢,
(九)豬誕龍豚,
(十)六牙象現。
西元前六世紀,(與釋迦同時代)生於
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
族姓中,
父名梵德,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墮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復其上,文殊具有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與佛相同。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菩薩對善財說:“文殊大願,非余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常為無量諸佛之母,常為無量菩薩之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名稱普聞
十方世界。在
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如說
般若為諸佛之母,文殊為
七佛之師。常見的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
五智無上無得之相。五智:法界
體性智,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
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觸之即燒。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
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或坐蓮花台,表示清淨,或乘
獅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敦煌莫高窟014窟主室北壁千缽文殊變全貌(圖片來源:
鳳凰網華人佛教)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中,始自華嚴,終於涅槃,凡是大乘法會,皆有文殊參加。在輔助釋迦牟尼佛,宣傳
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寶篋經》里記載,佛在舍衛國時,有一年,一連下了七天大雨,許多農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沒,
祇園有八百比丘,萬餘菩薩,面臨著飢餓的慘狀。
阿難請求文殊設法予以救濟,文殊使眾多佛弟子都得到飽足,安心於道。說明文殊在物質方面給予釋迦
僧團以很大的幫助。在釋迦僧團成份中,
婆羅門種姓占有
絕對優勢,他們多數人是厭離心切,習慣於苦行,如
迦葉等。對大乘法,行於世間而不為
世間法所染,與
外道和睦相處而不為其知見所動,雖斷煩惱而不捨
菩薩行,雖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文殊協助釋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許多
聲聞眾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得入,於是文殊仗劍逼佛,佛說:“文殊住住!吾必被殺。我被害矣,誰害吾子。”於是五百比丘,
自悟本心,了法如夢,皆得
法忍說偈贊曰:“文殊大智士,深達
法源底,手自握利劍,逼持如來身。如劍佛亦爾,一相無二相,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文殊用殺佛的辦法,來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義,證得法忍,堪稱釋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對眾生宣講大乘空義說:“不用見佛,不用求法。”時有二百比丘,以為錯亂說,舍佛而去。文殊於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飛空(跳過去),上見鐵網,生大恐怖。回視祇園途徑,遍布
青蓮。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見。佛告比丘:“
內火未盡,欲度
外火,無有是處。汝諸比丘,墮在見網,欲度鐵網,亦無是處。……此之愛見,無所從來,亦無所至。從妄想生,無我,無我所。”二百比丘,聽到佛的教導,余漏永盡,成
阿羅漢。可見文殊不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義的智者,對神通幻術的運用,也十分熟練。二百比丘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回頭,心中的火氣冷靜下來,接受佛的教導,使他證得羅漢的
果位。還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違反了僧制,迦葉以長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趕出去。當迦葉剛拿起槌子時,見千百億文殊頓時出現,迦葉這時用盡一切力氣,拿不起槌子。佛此時對迦葉說:“迦葉,這么多文殊,你要擯除那一個。”迦葉頓感自慚,覺得不是文殊的對手。還有舍利弗,在釋迦弟子中,也算是個佼佼者,一次文殊與他游諸
佛土,有
一佛土,到處都是大火瀰漫,人行其中,頃刻化為灰燼,舍利弗見之惶恐萬狀。文殊以神力令無數蓮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時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這些例子,生動地講明了文殊和釋迦在教育聲聞,萌發
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應手。所以《法華經
安樂行品》,文殊啟請末世持經之方,佛特為說曰安樂行,便於後世護持,讀誦是《法華經》。文殊遵照釋迦的囑託,於
佛滅度後,和阿難、彌勒在
鐵圍山結集大乘經典,使
大乘佛教賴以住世和發揚光大。近人不察論述
印度佛教史,認為大乘
空有二宗肇始
龍樹、無著,斯乃枝末之見,實際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頭,佛在世時,文殊、彌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學體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槃經》里說:
佛滅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揚法化。最後諸有緣者悉皆得度,與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鄉舍衛國多羅聚落於尼
枸樹下,
結跏趺坐,入
首楞嚴三昧,從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鑠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內有真金像,
正長六尺,坐蓮華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時有八大王,將琉璃像,置金剛山頂,起塔供養。
文殊菩薩道場簡介
傳為文殊菩薩顯靈說法道場的五台山,居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人稱“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可見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傳說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盤。《
道經》里稱五台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
清涼山志》稱文殊菩薩初來
震旦(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為震旦)時,居於
石盤洞中。而石盤洞是在道家的
玄真觀內,這說明五台山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終成為中國的
佛教名山,來源於佛祖的明示及佛道兩家的爭鬥。據《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對金剛密跡主菩薩說:“我
滅度後,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
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此,為諸眾生,於中說法。”這裡所說的“五頂山”,就是指現今的五台山。佛教傳入五台山,史載始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
漢明帝請來的兩位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
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五台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里很早就有了
阿育王的
舍利塔,再加上傳說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產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
但因當時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盤,道家不會輕易地允許外來教派在此建寺。一個要建,一個不讓建,這就需要藉助於第三者來裁決。據《國史舊聞》記載:“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
明帝集諸道士於
白馬寺,使於摩騰、竺法蘭二人賽法。”在明帝的主持下,雙方達成了“賽法”協定,即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相傳焚經地點在今洛陽焚經台)。其結果,道教經文(除
道德經外)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烈火不燒”。可見,外來的和尚不但會念經,而且其經文也能經得起“千錘百鍊”。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獲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權利。接下來就是建寺地點的選擇了。據《
清涼山志》記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輔輪相,十指皆現。”相傳他二人不僅發現了此足跡,而且還發現有“舍利”,再加上此處山勢奇偉,氣象不凡,與印度的
靈鷲山(釋迦牟尼修行處)相似,故決定在此建寺,並取名靈鷲寺。明帝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靈鷲寺”。
“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靈鷲寺”就是今
顯通寺的前身。從那時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紮下了根,並開始成為中國的佛教中心。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因而所有寺院裡幾乎都供奉有文殊菩薩的塑像,且多數寺院還設有
文殊殿,也有的寺院裡既有文殊殿又有
觀音殿,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觀音殿中的三大士才以觀世音居中,如顯通寺。
其實,文殊是文殊師利的簡稱,是梵文的音澤,意為“妙德”、“妙吉祥”。關於文殊的來歷,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文殊師利涅磐經》中所說:他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衛同(今印度西北)一個
婆羅門貴族家中的公子,離家投奔釋迦牟尼學道,功德圓滿後修成菩薩身,並被尊為菩薩之首。文殊在
四大菩薩中稱“大智”,常與右肋侍普賢菩薩並列於佛祖兩側.這一佛二菩薩又合稱為“
華嚴三聖”,文殊侍於佛左,專司智慧,普賢侍於佛右,司理。
文殊菩薩的本體是五髻菩薩,即頂上有五髻,為童子形。五髻表示五智
五佛,童子取天真之意,因而文殊亦稱文殊師利童子,俗稱孺童文殊。文殊的坐騎是一頭青獅,表示智慧之威猛;手持寶劍,表示智慧之銳利,因此,他的美名尊號是“大智文殊”。五台山上唐、宋、元、明、清歷代的
文殊像,造型竟有五十餘種:有老文殊(顯通寺)、金剛文殊(觀海寺)、大偉德文殊(
菩薩頂)、甘露文殊(顯通寺)、帶箭文殊(菩薩頂)、千缽文殊(顯通寺)、紅文殊(廣仁寺)、黃文殊(廣仁寺)、白文殊(
羅喉寺)、聰明文殊(
東台頂)、智慧文殊(
南台頂)、獅子吼文殊(
西台頂)、無垢文殊(
北台頂)、孺童文殊(中台頂)等等。
文殊菩薩道場緣由
與
五嶽由皇帝所封不同,做為菩薩道場的佛教名山卻是沒有任何皇帝能封得了的,那么,它們是怎么個由來呢?四大佛山本無何為首之說,只因上師
嘎瑪仁波切與五台山淵源極深,每年都要帶著眾多弟子朝拜五台山,今天就先從五台山說起。
五台山位於山西
忻州市五台縣東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台,故名。佛祖釋迦牟尼住世時足跡並未到過中國,但五台山卻是在佛經中有明確記載的,由佛祖親口說出是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
《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諸菩薩住處品》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說:“爾時,世尊復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
南贍部洲(大地)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中國古稱震那(China)國,五台山
亦在印度的東北方,上述二經提到的“清涼山”、“五頂”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的特徵。
漢明帝時,天竺高僧
攝摩騰、竺法蘭等入中土後,以天眼神通觀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唐時
法藏著《
華嚴經探玄記》卷15說:“清涼山則是
代州五台山也。於中現有古清涼寺,以冬夏積雪,故以為名。此山及文殊靈應等,有傳記三卷。”唐華嚴宗四祖
澄觀在所撰《
華嚴經疏》中亦說:“清涼山,即代州
雁門郡五台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秘,洞
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
五濁之災矣。”
歷代以來,有關文殊菩薩在五台山顯靈應跡的傳說及其它神異事件極多。《感應錄》中有一則貧女故事,說五台有靈鷲山,山下建靈鷲寺,每年春天,必設
無遮大會(頌經懺拜法會)。凡參加者須
隨喜功德,令來者所求滿願。
北魏時,法會日來了一貧女,攜兒
背子又牽了一條狗,剪一束頭髮交給
主事者說:“我貧苦,無物可施,僅頭髮而已。”執事無奈收之。又說:“我時間緊迫,等不及開飯,先吃好嗎?” 執事給三份,貧女言不夠,狗也得吃。再送一份,拿了四份,貧女說還少一份,執事覺得奇怪,連狗都有了,為何還欠一份?貧女指著肚子說:“還有一個,尚未出生!”執事起了
嗔心,斥其貪得無厭。瞬間,貧女湧現虛空,說偈云:“
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貧女變文殊,狗成
金毛獅,二子為童男,侍立左右,又云:“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捨棄,其如憎愛何?”法會大眾,慚愧有眼不識菩薩,
頂禮懺悔,再求開示,又出偈曰:“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說畢隱而不現。眾將所施秀髮建塔供養。
明萬曆年初,塔頹,圓廣法師
發心重建,掘得大士聖發數根,呈金黃色,但如舍利子,隨各人業障,所見不同。聞塔尚存,在大
塔院側。
楞嚴經云:菩薩示現,不欲人知,若泄露,則不知所終。
文殊菩薩道場雖在五台,但無處不現,應化事跡不少。華嚴宗初祖
杜順和尚,又名
法順,
俗姓杜,人稱杜順。德重當時。其有弟子智沖,執意朝禮五台,屢勸不聽,乃付一密函並云:“到五台,不見文殊再拆閱。” 智沖尋遍五台,渺無文殊蹤跡,詢問一老翁,答:“大士下山弘化,杜順和尚是也!”轉身之際老翁已不見,急拆函,上有一有偈云:“遊子漫波波,台山禮
土坡;文殊只這是,何更問彌陀!”文殊菩薩近在眼前,朝夕相處,竟整天妄想,奔波五台,禮拜山坡而已!急忙趕回
長安城,杜順和尚已圓寂了。正所謂有眼不識泰山!
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場的緣由,受到了僧俗信眾的信仰、歷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將文臣的護持,成為漢、藏、滿、蒙各民族尊奉、海內外知名的佛教聖地。
中國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布道,開創本宗基地,使五台山形成漢藏佛教兩大體系匯合、各派寺院並存、顯教密教競傳的獨特格局。五台山佛山聖水也孕育了一代代名僧大德。
五台山佛教的興起和佛寺的興建始於
北魏孝文帝時期。
孝文帝以後,諸帝也都崇佛。高齊時中相劉謙之,是一名太監,他篤信佛法,厭倦世俗,不喜塵勞,雖然身在朝廷宮闈,卻經常持誦文殊菩薩聖號,每天念誦達七萬遍之多,並以此為定課,不論事務多繁忙,他持誦菩薩名號從沒有間斷過。
天寶年間,劉謙之隨侍高齊三王子入五台山參訪聖跡,見到誠篤堅志的王子為了供養大聖文殊菩薩,引火自焚其身,而使他深受感動,內心自念:“王子能為法捨身,我又何嘗不能?”於是更
生起了大悲心,自嘆身遭宮刑,非佛法器(佛經中記載,以
男根不具,列為“
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涼山(五台山),
專志修行。於是奏請當朝皇上準允在清涼山上專心修行,以期日後能有所成。皇上許之。劉謙之遂不再返朝,在五台山上住了下來,整日裡持名閱經。後竟長出鬍鬚,復得大丈夫相,讓皇帝大為震驚。有一天,劉謙之忽然
心眼開通,領悟
法要,竟然造出了《華嚴論六十卷》留傳後世(見《
大唐內典錄》)。皇帝重佛,朝野風從,一時皇親國戚、
王公貴族等,紛紛施財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禮
靈跡。
長安二年(702),
武則天自稱“神遊五頂”,敕命重建
五台山清涼寺,竣工後,命名僧感法師為寺住持,並封感法師為“
昌平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主掌京國僧尼事”。清涼山住持感法師成為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最高
僧官,這是五台山在全國佛教界取得舉足輕重地位的發端。
由於有關文殊菩薩在五台山顯靈應跡的事跡傳說很多,五台山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文殊經上說:“若人聞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便有福報,積累功德,超
四果聖人。”在大顯通寺的一座用
金箔包裹的
銅殿里供奉著一張文殊菩薩顯靈的照片,非常的清晰,這是當年林彪為了在五台山建造私人宅邸,用炮炸掉了三座寺廟,一位記者想要拍下轟炸過程,結果照片洗出來後竟有張菩薩顯靈的照片。據說文殊菩薩在五台山最近的一次顯靈是在04年
塔院寺方丈圓寂後不久,去五台山旅遊的大眾亦能經常見到各類應跡。
“爾時佛告金剛菩薩言。善男子此文殊師利童子
八字大威德力陀羅尼。
若有國王王子妃後公主。及諸宰輔並凡庶類等。能書寫此咒安於宅中。其家即得大富貴饒財常富。兒女聰明利智辯才。巧計相貌端嚴具好。人所愛樂。所出言音。眾人所奉施行無違。象馬畜類悉盛成群。奴婢
寶貨受用無盡。宅中災禍自然消滅。善神護宅人福強盛鬼神無嬈。設有鬼神皆是有福之鬼。皆護其人不求人短。...
爾時世尊告金剛菩薩言。善男子諸佛威德。及諸菩薩神通變化亦不可思議。此法寶藏亦不可思議。
是故金剛汝常精勤憶念恭敬。乃至國王人民百官。比丘比丘尼清信士女並諸法師。能常憶念此陀羅尼法寶。功能不可思議。此法與一切眾生廣行流通。從國至國乃至村坊。有人住處遞相傳受。於諸大眾流布不絕。令人受持得福無量。乃至他
國聞有善人。及國王等愛樂大乘尋訪善友。即須往彼
國令彼國王及諸人民。令使受持書寫讀誦敬信無疑。若欲擁護結界。套用此陀羅尼。一切諸處皆通用之。若有法師樂持此法者。亦傳受與之。其法師得此法已。常須恭敬此陀羅尼如佛無異。若人於此法師處生大尊重心。
金剛菩薩善男子若人聞此法寶藏經。不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不為他人廣說利益。不傳與人此陀羅尼者。此等諸人亦不能發眾生
無上菩提之心。如此人輩當獲大罪。如犯四重五逆等罪無有異也。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常當遠離。佛告金剛菩薩言。善男子於後末世。若有善男子女人等。誹謗是經及出粗語。雲此經法非佛所說。當知是一切諸佛怨。於阿鼻地獄千劫受於大苦劫盡更生餘地獄中。受諸苦惱未可窮盡。
ōng ā rā,bā zhā nà dǐ
嗡啊[日/阿],巴扎那底
文殊菩薩智慧咒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平時長念此咒能使您於空靈中將慢慢開啟智慧大門,
事事如意。
同經又說:“念誦數滿五十萬遍,即獲無盡辯才,如文殊師利菩薩等無有異。飛騰虛空,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又念誦數滿一
俱胝,離諸苦惱。滿二俱胝遍,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三俱胝遍,證悟一切諸三昧門。四俱胝遍獲大聞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
般若波羅蜜多成就,即智慧成就。難怪一般
佛教徒會認為持誦“文殊咒”可令人獲得智慧成就,且持此一咒就包含
一切如來所說法。
文殊菩薩八字真言
《
文殊八字咒》解讀與解析 簡易
羅馬拼音:
om a vi ra hum ka ca rah傳統漢字音譯:唵 阿 尾 囉 吽 佉 左洛
簡易漢字音譯:ong阿比啦轟嘎雜啦
息災除難的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說:
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獅子,右手持劍,左手執青蓮花,花頂立
五股杵。頭頂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葉或八佛頂。
此八字咒的名稱由來,在《密教大辭典》中說:文殊
菩薩乘獅子住於息災三昧時,依其「真言字數」而稱為「八字文殊」。又依「頂髻數」而名為「八髻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