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殊像
- 別稱:文殊師利
- 新譯:曼珠室利
- 意譯:妙德
“文殊師利”的略稱。新譯“曼珠室利”,意譯“妙德”、“妙吉祥”。我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稱為“華嚴三聖”。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是佛門中...
銅鎏金文殊像,明永樂,高20.5cm,寬14.5cm。文殊頭戴寶冠,紺發,寶繒在耳後扎花結,呈“U”字形。面龐方形,修眉細目,眼睛微閉,莊重中蘊含慈祥,鼻高直,耳飾...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
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
據《山西通志》記載∶「隋開皇元年詔五頂胥建寺,塑文殊像,歲度僧三人。」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間又由秋月禪師予以重修。...
形態特徵:銅質鎏金,文殊像頭戴五拂冠,身披瓔珞、綬帶,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執青蓮華,安於胸部,跏趺坐於蓮台上。蓮座前鐫刻“大明永樂年施”文字,工藝精湛,造型...
貼金佛像、千手觀音佛像、觀音佛像、五百羅漢佛像、十八羅漢佛像、彌勒佛像、自在觀音佛像、文殊佛像、普賢佛像、四大金剛佛像、阿彌陀佛佛像、西方三聖佛像等上百種...
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稱“大文殊院”。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僧人法雲重建,稱“真容 菩薩頂·祖師殿 院”。宋景德年間,真宗敕建,設文殊像,賜額“奉...
陶侃移任江州作官後,派人迎請金文殊像,準備送往家鄉黃金山永昌寺供養,誰知金像抬上舟船便沉到水底,多次打撈,了無蹤跡,這始終成為陶公的一樁心事。...
五方文殊像(3張) 南到北依次為:東台聰明文殊,北台無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獅子吼文殊。五方文殊神態各異,金光奪目,莊嚴祥和,殿前左側立有...
這是一般佛寺文殊像中不曾有的。另外,這尊文殊騎的青獅臥在蓮花上,而一般佛寺中文殊騎的青獅立在或臥在磚台上。羅候寺大佛殿 ...
所不同的是,顯通寺的大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無垢文殊,...
據《山西通志》記載∶「隋開皇元年詔五頂胥建寺,塑文殊像,歲度僧三人。」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間又由秋月禪師予以重修。...
五座台頂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人們轉遍五座台頂,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薩,叫“大朝台”。黛螺頂把五座台頂文殊菩薩的五種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也就等於...
一文殊菩薩像和觀音菩薩像分立於這尊佛像的左右兩倒,而這兩尊菩薩像旁又分別是一尊跏趺的度母像。此外,牆邊的四尊憤怒相的護法神是守護這座佛殿的。門的右邊...
文殊銅境:通高1.29米,兩面鏨刻文殊坐像,像極優美生動;鏡有華麗檀木圓雕鏡座,雕刻精細,造型精美,傳為第五世達賴時清順治皇帝所賜之物。銅造像:有數千尊,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