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乘

菩薩乘

菩薩乘 梵語 bodhisattva-ya^na。三乘之一,五乘之一。又稱佛乘。乘,運載之意。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越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盤彼岸,如乘舶過海,故稱菩薩乘。或有直稱菩薩之機類為菩薩乘。(法華玄論卷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華嚴五教章卷一、觀經疏玄義分傳通記卷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菩薩乘
  • 外文名:bodhisattva-ya^na
菩薩乘
梵語 bodhisattva-ya^na。三乘之一,五乘之一。又稱佛乘。乘,運載之意。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越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盤彼岸,如乘舶過海,故稱菩薩乘。或有直稱菩薩之機類為菩薩乘。(法華玄論卷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華嚴五教章卷一、觀經疏玄義分傳通記卷二)
行菩薩乘學理精要:
菩薩
一、菩薩之意: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簡單地說既是眾生;"菩提薩埵"就是覺悟的眾生。覺悟的眾生有三種:一者、羅漢--自己覺悟;二者、菩薩--除了自己能覺悟之外,還可引導別人覺悟;三者、--自己能覺悟,又可以引導眾生覺悟,而且佛的覺悟是最圓滿。
二、菩薩之行為:
菩薩的行為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薩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眾生;既是菩薩應學習種種智慧自度,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引導其他眾生也能走上解脫之道。
三、菩薩之開始:
菩薩都從凡夫做起,甚至於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過去在行菩薩道時,也是凡夫。凡夫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既是發成佛之心,是修行菩薩道的最初所應具有之心,以此心去救度眾生。如果只是貪求成佛之心,沒有要救度眾生之心,那不等於說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要以大悲心為基礎,見眾生受苦,就會以智慧、悲心救度之,所以發此成佛之心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如果只是羨慕佛果是至高無上的覺悟,為追求這樣的覺悟而發心成佛,那是不想救度眾生,只不過是要求個人的解脫罷了,此種心並不是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的凡夫既是菩薩,我們稱為初發心菩薩。初發心菩薩必須發種種成佛度眾生之願望,以此願望為目標,以完成願望為目的,願望實現了,就是菩薩的成佛之日。
菩薩要努力實踐六度,既六波羅蜜,以實現成佛之願。
般若是梵語,譯為華語是大智慧的意思。菩薩道的行者,發過了菩提心後,勇猛精進向著佛道,為了證成無上菩提,為了廣度無量有情,雙管齊下,菩薩就不斷的充實自己,廣學博覽世間出世間法,使自己成就大智慧。
菩薩道的行者,本身為了成就佛道,所以精進勤修,廣學一切諸法,自度生死,上求佛道;上求佛道不能離開眾生,離開眾生不得成就佛道,因為,菩薩道在利益一切眾生中而自利,又在自利中利益一切眾生;也就是說,沒有利他,就不能自利;不能自利,就不能利他;自利與利他,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
菩薩完全在奉獻當中,犧牲當中,燃燒自己當中,以求得自己最後的勝利;也就是在利益一切眾生當中而自利,更可以說是在教學相長鞭策之下,不斷的求進步,不斷增長智慧,因而圓成佛道。
一切眾生是菩薩的增上緣,沒有眾生的話,菩薩就難得成就佛道,何以得知?因為眾生有生老病死的苦難,菩薩見之,內心自然生起大悲心;眾生迷妄無知,邪知邪見,不得出離三界生死,菩薩見之,內心自然生起大悲之心,廣學一切法以救度之;眾生殺盜淫妄,犯五逆十惡,菩薩見之,內心不忍,自然生起大悲心,設法以救度之;眾生沉迷五欲六塵,菩薩見之,哀憫眾生無知,甚可憐憫,自然發露大悲心以救度之。
所以說,眾生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無知,一切的造業,自然引發菩薩的大慈悲心所流露。因此我們說,眾生是菩薩的增上緣,因為眾生有無量無邊的無知與造業,菩薩為了要救度一切苦難的眾生,就無止盡的廣學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來醫治一切眾生的無知與造業之病態,普讓一切眾生,能夠正知正見,能夠端莊不造一切惡業,踏上覺悟光明的佛道。
偉大的菩薩道行者,就在這種情況之下成就了大智慧,眾生有無明邪見,菩薩為了要解決無明邪見,菩薩不得不廣學對治法,來治療眾生的無明邪見;表面看起來,菩薩好像吃虧很多,比方菩薩為救度眾生,光陰犧牲了、青春犧牲了、體力犧牲了、財物犧牲了、名譽犧牲了、甚至生命犧牲了,樣樣都犧牲了……。
如此這般的犧牲,對菩薩道的行者來說,絲毫也未曾虧損一毛,更未曾有犧牲過如芝麻許,這道理如何而說呢?因為菩薩犧牲的當下,反彈回來的,就是大慈悲心的復活,就是大智慧的復活,就是覺悟的復活,就是邁向佛道的步伐,步步覺悟,步步法身慧命的覺醒。
菩薩道的行者,心裡很明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朴鼻香;出世解脫的神聖使命,至大至剛,至中至正,至寬至深。
菩薩道精深微妙,精深微妙的佛法,完全在經歷一切人事物當中,歷劫參與,所得到的真相體證,從中無迷無惑,如是信受與肯定,不動不搖,是名為般若波羅蜜。
六波羅蜜是菩薩的行為。六波羅蜜是古印度話(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個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邊,登上陸地就安全、安穩,絕不會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稱為度到彼岸。佛陀說眾生在生死苦海中飄浮,沒法游到安全之陸地上,比喻修行者斷除了煩惱,就是已經出離了生死輪迴,到達沒有生死之彼岸,稱為波羅蜜。發菩提心者,必須修種種的六度萬行,以完成成佛之願。六度就是六波羅蜜,也既是所謂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一、布施
①、財施:以錢財施捨給貧窮疾病者,或資助慈善團體。一切身外物稱為外財,所以財施也稱外施。
②、無畏施(放生即是無畏布施):我們令眾生不害怕,無恐怖,無災害,稱無畏施。菩薩行無畏施時往往連自己的生命也布施給眾生,故無畏施也稱為內財施。
③、法施:以世間的善法,以及佛陀所宣揚的宇宙人生之真理,勸導人們修善斷惡,離苦得樂,乃至涅盤,稱為法施。
為什麼布施能度到彼岸呢?因為我們有種種煩惱,所謂貪瞋痴三毒,在此三毒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貪,要解決此大煩惱,就要從布施著手。因為眾生認為千辛萬苦得來的財物是屬於自己的,捨不得給別人,那就是貪心在作怪,我們要由捐一毛錢,捐一塊錢給眾生,從中慢慢開始學習布施。吝嗇與貪心的煩惱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為有行布施才能對治我們慳貪之心。凡是貪心煩惱重的人,是不捨得把自己的財物給予別人的,故佛陀教導眾生要修行布施。但是以此方式布施,並不能完全稱為行菩薩道。因為此種布施只是度個人內心的煩惱而已,而菩薩是觀察到眾生苦,願令一切眾生得樂,所以行布施;另外菩薩知道行布施是有因果、有果報的,菩薩要行菩薩道,利益眾生,其本身必須要具足種種福德因緣,而此福德因緣是要靠修行得來的。菩薩必須具有高尚的品德、地位、財富,這樣對眾生的影響力才大,眾生才會信服,所以菩薩要求種種福德。佛陀是一個有福德的人,是福德圓滿的覺者,他的福報是世間第一,即使是佛陀涅盤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世人還建造金碧輝煌的廟宇來供奉他,而這種福德圓滿是佛陀累劫修行布施波羅蜜得來的。因為佛陀有無量福報,才能以無量無邊的財富布施給眾生,故菩薩修行的第一步為布施。
一般人行布施可以得到將來的果報,不能稱為到彼岸,這只是求人天福報罷了。如果要求人生的解脫,對治慳貪的心,便要行布施。一個行菩薩道者,也要行布施、因為要度自己慳貪之心,同時將來還可得到大福德;另一方面,菩薩看見眾生疾苦,以其所擁有的龐大財富布施給眾生,令眾生得樂,所以此三種布施是行菩薩道者所應做的事。
一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如有人向他討錢,就應該布施,如果他一毛不拔,捨不得施與,就沒有資格稱為菩薩,沒資格達到解脫之境界,因為他還有慳貪的煩惱,世間的善人都能慷慨解囊,慈悲濟世,為慈善事業盡心盡力,何況是菩薩行者呢?
法施令眾生能聽聞到正法,了解人生是很苦惱的,同時也使他們懂得解脫的道理,能令他們走上解脫之道,這三種布施能度我們到達生死解脫之彼岸,故稱為波羅蜜。
有些人行布施是貪求地位、福報、名譽,這不能度到生死解脫的彼岸,故不能稱為波羅蜜。六波羅蜜是為修學菩薩道的菩薩而講的。
二、持戒
戒律可分為三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①、律儀戒:佛陀所制定的各種戒律,稱為律儀戒。這些戒律是要防止我們做各種壞事,既是防非止惡的戒法。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等,戒稱為律儀戒。受持律儀戒的原因有三:
⒈為了防止墜落,確保我們在善道中受生。
⒉世間的善人都能奉公守法,遵守法律,何況是一個菩薩行人?所以菩薩行者更應該杜絕各種侵犯眾生的惡行。
⒊戒律能戒掉我們的煩惱,以它為依止,令我們不做因果上的惡行為,故戒律可以度我們毀犯的惡行為。
②、攝善法戒:
菩薩行者發願行一切善法,如果不這樣做,就是他的過失,故應戒除。善法有六度萬行,稱為菩薩學處。
③、饒益有情戒:
發心行菩薩道者,一定要發利益一切眾生之心,以一切善法、資財、神通等利益有情。菩薩行者起瞋心後,就不想利益眾生,他應戒掉此噁心,生起利益眾生之心,稱為饒益有情戒。
持戒是修行之根本,持戒則可產生定,生起智慧。貪心重的人,整天想侵害眾生,想從眾生那兒得到利益,認為持戒有損己利,所以菩薩行者先要修學布施,減少自己慳貪之心後,才來持戒。當然,此次地對個別的人來說有時是不一定的,但對一般慳貪重的人來講,那是肯定的。一個肯布施的人,他才肯持戒,連布施都不肯做,他一定不肯持戒,因為他慳貪、吝嗇,不願意給眾生利益。持戒就是要防範他的貪瞋痴,他哪裡願意做呢?故菩薩的修學應從布施開始,然後才發心持戒。
三、忍辱
菩薩行者要忍耐種種苦。忍可分為忍辱與忍之不同。忍辱是忍受種種的惱害。六度中的忍不止是忍受各種惱害而已,它可分為三種:
①、生忍(耐怨害忍):忍耐眾生對菩薩所做的損害。
②、法忍(安受苦忍):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應忍受飢、渴、寒、熱、天災人禍、疾病等世間的一切苦法。
③、無生法忍(諦察法忍):以堅韌的意志,審諦觀察思維我們對佛法的認可。比如有人講一些佛法,我們聽了內心沒有不耐煩,不同意,可忍受那個道理,稱為無生法忍。萬法本來是不生不滅的,這是真正究竟之法,我們聽後能接受嗎?慢慢觀察,了解後可真接受,既是無生法忍。
這三種忍可令菩薩度到無煩惱的生死解脫之彼岸。
做父母親的可忍受孩子打他一巴掌,但這不能令他們度到彼岸,因為他是以貪愛子女的心來忍受。如果我們被其他眾生打罵,而能忍受,此即可度到彼岸,理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如幻如化,眾生執著實有,故不能忍受。當我們能觀察到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沒執著,就可以忍受。忍受並非是眾生令我們苦惱,我們要忍氣吞聲,強忍住,此為凡夫的忍辱。六度中的忍辱波羅蜜是要以智慧看透世間之真相,接受此一事實。比如有人罵你,你觀察到眾生有煩惱,講出此話,那只是聲音罷了,看透,接受它,不起煩惱,以智慧觀察而忍,可令我們度到生死解脫之彼岸。
如果眾生辱罵我們,為了要做好人,而忍受他,這就是無智慧,因為你先認為是苦惱,然後才把它忍住。《金剛經》中記載佛陀修忍辱波羅蜜時,有一世做忍辱仙人,歌利王用刀肢解他的身體,他一點也沒起瞋心,因為他對自己的身心無執著,對眾生的煩惱行為亦無執著;他能修忍辱波羅蜜,看透一切無常,在這一切因緣和合的假相中,不認為有眾生,有眾生做出此行為來惱害我,我在忍辱,故他是忍辱仙人。
我們對佛法生起堅定的信心,稱為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對凡夫來說是不容易生起的。凡夫往往對佛法一知半解,抱著一顆懷疑的心,沒有真正的理解、真正的信心;佛弟子以為佛法是佛陀為我們所開示,它必定是好的,如果是以此心態去相信佛法,他如果在修行的過程中,發現到某個修行法不能使他解脫時,則會生起毀傍之心,此即使沒有無生法忍。根據佛經中的記載,有些佛弟子修道,自己只是進入四禪,卻以為已證悟了四果,當他臨命終時,煩惱生起,就以為佛陀欺騙他。他不能忍受佛陀所說的法,誤解了。佛法中的涅盤法就是無生法,對此種無生法生起堅定的信心,絲毫沒懷疑,稱為無生法忍。這樣的忍辱才能使我們到達生死戒脫之彼岸。
如果只是忍受有情所給予我們的苦惱,並不能度到彼岸,那只不過是凡夫之忍。修學菩薩道者,應該觀察這世間的苦、樂等等,都是我們的煩惱在作祟,看透煩惱的作用後,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看到一切都是五蘊、業行為的一連串發生罷了,裡面是苦、空、無常、、無我,既然無我,就無需忍,這才能真正到達彼岸。了解真理者,一定能了解此忍辱。如果有人還是認為人家污辱他,而後才生起要忍辱的心,那他就已經有不能忍的時候了。
如果有人不能忍別人給予他的苦,就得學習怎么忍受。如有一隻狗吠你,你聽不動它的意思,就不用忍,因為你知道它愚痴,看到人就吠,你看透這個事實,接受後就不用忍,這才是忍辱波羅蜜。有人罵你,你看到眾生愚痴,鬧起煩惱,因為他的煩惱叫他罵你,你看透此事實後,就知道原來是沒有什麼可忍的,此忍辱波羅蜜才能使我們度到生死之彼岸。
四、精進
勤勞不懶惰就是精進。以世間法說做事很賣力,就是精進;佛法中的精進是努力的去行善,去做好事。菩薩要以精進的精神修行六度波羅蜜。
①、披甲精進:
於所修的善行不退。行善時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波折,一定要完成它,永不退心。如一個兵士上戰場時穿上鎧甲,不容易被刀槍所傷害,他就勇敢地衝上前殺敵;披甲精進也是這樣,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一定要完成一件事情。有此堅定的信心,我們才能完成所制定的目標,實現我們的誓願。而菩薩廣大慈悲,立深誓願都是很難完成與實現的,那就得加倍努力去完成它,稱為披甲精進。
②、攝善法精進:
菩薩行者對一切善法都要努力的去修學,稱為攝善法精進。
③、饒益有情精進:
它與饒益有情戒相似,但是有點兒不同。饒益有情戒是指凡是對眾生有益之事,都應該去做;而對眾生有害的事,就不應為之;饒益有情精進是指菩薩做種種利益眾生的行為,就好像父母親一心一意的希望子女完成學業、成家立業,這樣努力的去栽培他們。饒益有情精進是努力給予眾生種種利樂,做種種利益他們的事業,精進不懈怠。
精進通六度,例如布施,菩薩要精進的布施,甚至連自己的生命、財物、妻子、子女等一切都布施個精光,這才是精進布施。持戒也是一樣,一切微細地戒律,菩薩都不犯,稱為持戒精進。所以在六度中都有精進度在作用,才可完成精進波羅蜜,故精進是十分重要的。菩薩行者更應該在禪定與智慧兩度上加倍用功。
五、禪定
菩薩要利益眾生,度化眾生,而自己卻心亂如麻,沒有定力,就沒有智慧。沒有定力的人比較容易生起煩惱,如何利益眾生呢?故菩薩行者一定要修禪定。如有人以求各種神通之心而修禪定,此既是以凡夫心來修禪定,不可稱為禪定波羅蜜;又如有人為解脫而修禪定,引發種種神通,生起種種智慧,以神通、智慧等等得到解脫,此可稱為到彼岸;但是菩薩除了使自己能度到生死解脫的彼岸外,他還要通過修學禪定獲得種種智慧、神通力來度化眾生,以引導他們也走上解脫之道,這才稱為禪定波羅蜜。
禪定可分為三種:
①、安住靜慮:
禪定古印度文稱為禪那,意思既是靜靜的思維修行,也既是靜慮。安住靜慮既是安住禪定。我們有昏沉與掉舉的煩惱業習,使我們的心不能敏銳的觀察此世間,不容易發覺吾人心念的起落,所以要通過修禪定使他輕安,時時刻刻保持它,不生起昏沉、掉舉的煩惱,這樣我們才能敏銳的觀察世間,不容易被迷惑。
②、引發靜慮:
既是引發禪定,菩薩要給予眾生利益,沒有神通力,他所給予的利益是不大的;菩薩必定要認真修四禪八定,在深的禪定中可以引發種種神通,以種種的善巧方便度化、利益眾生,故菩薩要修引發靜慮。
③、辦事靜慮:
行、住、坐、臥都在定中,稱為辦事靜慮。此種靜慮也稱為那伽定,既是菩薩在一切時都在定中,有此定力的菩薩則可進入世間做各種利益眾生的事業。
這三種靜慮,使我們遠離昏沉的煩惱,能更敏銳的觀察世間,而生起智慧,所以禪定能生起智慧,智慧能使我們解脫,度到生死解脫的彼岸。如有人修禪定只是為了求各種神通,則不能稱為禪定波羅蜜。
六、智慧
智慧可分為世間智慧與出世間智慧。
①、世間智慧:古印度稱為五明,既是世俗慧。
⒈聲明:世間的種種語言。
⒉因明:世間的哲理、辯論的法則以及邏輯推理的論斷方式,稱為因明。
⒊醫方明:醫學知識,醫治眾生種種疾病的學問、方法,稱為醫方明。
⒋工巧明:世間的種種科技、技術,稱為工巧明。
⒌內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法為內明,己是佛陀及其弟子所說的一切佛法。
佛法稱為內學,其他的知識稱為外學。這五種學問稱為世俗的智慧,我們以世間分析、聰明智慧,就可學習他。
②、聖義諦慧:
通達人、法二種無我真實的智慧。既是要以此智慧覺悟這個世間"人無我"、"法無我"。所謂的"人無我"既是無作者、受者之眾生;"法無我"既是一切法空無自性。修行者覺悟到人、法二無我之智慧,稱為聖義諦慧。此智慧是世間最究竟、最優勝的道理,它既是佛陀所說的無我、無常、苦、空,也就是一切萬法無自性空。覺悟此智慧者就是能夠解脫,故唯有佛陀與阿羅漢等解脫者能覺悟的智慧,並不是世俗人所能完成的。
③、饒益有情慧:
此智慧只是佛與大菩薩才能完成,既是說佛、大菩薩能有種種智慧判斷,知道如何給眾生利益;眾生有何煩惱,要以何法來度化,使他們解脫生死等等,稱為饒益有情之妙慧。佛陀有無上的智慧,他教導貪心重的眾生,修布施來對治它;淫慾心重的眾生,修不淨觀來對治它,此既是饒益有情慧。
饒益有情慧既是一切智慧,這些智慧是我們真正修行之所在,被稱為"眼睛"。就好像一個人走路要到達目的地,就要有眼睛;如果菩薩沒有智慧,在修行過程中,就會做出一些不得要領的盲修瞎練,所以佛法中說"五度如盲,智慧如眼。"既是此意。
釋迦牟尼佛稱為覺者,就是智慧的覺悟。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就是要學習佛陀智慧的覺悟,並非要學習佛陀走路、善心或功德;而其他的各種修道法都是學習怎樣去完成智慧的覺悟。覺悟是修行者的最終目標,學佛者如不知道佛陀是一個覺者,只認為他是一位品德高尚,了不得的大人物,那就容易誤解學佛的目的。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所以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就是智慧。而菩薩所修行的六度,最終是要完成智慧波羅蜜。如果一個菩薩行者能完成智慧波羅蜜,那肯定前五度也完成,還必須完成智慧波羅蜜。
菩薩以修學一切佛法,觀察世間,通達人、法二無我,然後要學習種種利益眾生的方法。如果菩薩覺悟,證得果位後,而不會利益眾生的方法,就得努力修學,如一些中國禪宗開悟之後的祖師一樣,要跟隨另一位祖師學習接引渡化眾生的方法。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化度他們的法則也不一樣。如果教導他們的方法不合根機,則不能令眾生覺悟。
佛陀時代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他教導兩個弟子修行,一個弟子修不淨觀;另一個修數息觀。他們修學了一段時候、都沒有成就,舍利弗尊者就去請教佛陀。佛陀說:"你的兩個弟子,一個在家時是打鐵的,應修數息觀,而不是不淨觀;另一個在家時是替人收屍的,應修不淨觀,而不是數息觀。你不懂得利用適合眾生根機的修行方法教導他們,所以沒有成就。舍利弗的兩個弟子聽從佛陀的教導去修行,很快就證果了。由此可見,舍利弗尊者自己能夠修行覺悟,卻不懂得如何應機緣教導令人覺悟,所以我們修學菩薩道者要令眾生覺悟,就得學習饒益有情慧,既是學習給眾生利益的種種智慧觀察力。
五、修行六度的加行法:
所謂的加行,就是用自利利他的心,勇猛地修行不退,稱為加行。菩薩的加行以布施來說是菩薩應該觀察:我要給予眾生利益,現在有眾生來求助於我,就要歡歡喜喜地布施給他;另一方面,布施可得大財福德,將來會有更多的大財寶、福德布施給眾生,所以要努力布施;在另一方面是菩薩深知自己有慳貪的心,要用布施來對治他,故要努力布施,此就是布施的加行。
持戒的加行也是一樣,菩薩觀察:我要給眾生利益,就要持戒,不要損害他們;另一方面,菩薩若不持戒,自己就會墜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那又怎樣去利益眾生呢?所以菩薩以自利利他兩種心,努力去觀察修行六度,勇猛不退的去完成六波羅蜜,稱為加行。
六、修行六波羅蜜之功德:
修行六波羅蜜具有四種最殊勝的威德:
一、修布施可度慳貪;修持戒可度毀犯;修忍辱可度瞋心;修精進可度懈怠;修禪定可度散亂;修智慧可破一切邪見。
二、修行六度是成佛之資糧:古時的人出遠門,有些地方是沒有東西吃的,所以身邊要帶一些錢、食物與飲品等必需品,稱為資糧;而修行也要有資糧,菩薩修行六度是成佛的資糧。
三、修行六度在現世法中,自己得到利益,從攝客群生中也可得到利益。
四、修六度將來可得到廣大無量的異熟果。所謂異熟果是:現在做業,將來在不同時候、不同地點才得到果報。例如:殺母是逆罪,今生死後必定下地獄受苦,這就是一種異熟果。
修六度將來可得到種種好的果報,所以六度能令菩薩到達生死解脫之彼岸。
七、總結:
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心;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邪見)。
此六度可度我們的煩惱,同時也能度眾生,所以它被稱為六波羅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