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六度之首)

布施(六度之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布施,(1)將金錢、實物布散分享給別人。(2)指佛教用語,人的行為。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布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施
  • 定義:宗教用語,人的行為
  • 類別六度之一
  • 梵語:dāna
詞語簡介,檀越概念,詞語地位,八種布施,行布施,行布施者,布施做法,布施果報,十種利益,布施種類,擴展內容,內容,評述,利益相關,

詞語簡介

布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項主要內容,是菩薩的正道,是攝盡一切菩薩道的總行,是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的途徑,也是悟入唯識性的因和果。今僅以六度之首的布施度試作探討。
泰國巴吞吐他尼舉行大規模布施活動泰國巴吞吐他尼舉行大規模布施活動
“布施”是佛教六度波羅蜜之一。是修行的一個重要法門,布施可以廣結善緣,捨去慳貪,培植善根。佛教最初傳入我國,不事生產,遵守釋迦之教,以乞食為生。和尚見人就叫“施主”,就是這個原因。
然而布施一詞,最早也是出於道經。《莊子·外物第二十六》里有個故事:
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舍珠為。接其鬢,摩其顱,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儒以詩禮發冢,這裡引用了一句《詩》,就是:“生不布施,死含珠何為?”意思是說那些富貴人、奴隸主,在世的時候不布施給窮人,死了還含著寶珠,企求不朽。這句詩在現在的《詩經》里找不到,屬於佚詩。大概是孔子刪定詩書的時候,覺得這句詩不夠溫柔敦厚,就刪除了。但是在《莊子》里卻保存了下來。讓我們後人知道,布施一詞,也是古已有之。
布施度,又名檀波羅蜜、檀度、施度。施波羅密,意為布施,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眾生。布施有三種之分:第一種是法布施,即以清淨心為人宣說如來正法,令聞者得法樂,資長善根之功。第二種是財布施,此中又分兩類:一是內財施,即以自己頭目腦髓,以至整個色身施於眾生,如釋迦如來在因地中行菩薩道,曾割肉餵鷹、捨身飼虎;二是外財施,即以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饑寒的痛苦。第三種是無畏布施,即眾生若有種種災難怖畏之事,能夠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免去內心的怖畏。
為什麼要行布施?因為它是立人間和樂、出世聖法的根本。眾生在三界之中流轉,不得出離,就是由於貪愛執著境界和自體。所謂境界愛,就是世間五欲的享受和占有。在自己一無所有之時,就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去尋求,而且貪得無厭,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圖多求,甚至不擇手段,造出種種惡業。一旦擁有名利等妄境時,更是惶惶不安,唯恐失去。象這樣求之尚憂不得者,又何能普舍於眾生?既以自我為出發點,執妄境為我所者,又何能去貪著得出離?所謂自體愛,就是貪著個人、種族現在和未來的生命。夫婦和家室,便是生命愛的對象。眾生由於這些妄境之故,慳吝不捨,而導致六道輪迴、永無出期。而布施,是慳吝的正對治,能夠破裂眾生慳吝之心,讓眾生不被欲累,放下對財物、名利、家室甚至色身的執著,培養慈悲心,以種種錢財寶物,乃至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悉皆施予一切眾生,從物質和精神上支持他們,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痛苦、煩惱和無知,滿足他們的願求,與眾生廣結善緣和法緣,使他們因此而親近我們、信任我們,為我們進一步感化他們,激發他們向上向善,做好人緣準備,從而能夠攝受他們,使之成為法眷,並永斷貧窮根本。若能如是,則能恬淡寧靜,淨守屍羅,乃至引生智慧,如理抉擇諸法性相。自利利他者,莫過於布施,故六度中,將其列為上首。由此,也可見布施度對於眾生出離生死的重要。 凡布施,一般源於悲心和敬心。悲心者,是對那些鰥寡孤獨、無依無靠者,或者殘廢疾病之人,或者由於遭受水、火、風等意外災禍的眾生,寄予深深的同情。故以悲憫心而行布施,相近於今人所說的慈善事業。敬心者,是對父母的孝養、尊長的供奉、三寶的恭敬供養等,這是以恭敬心來行布施,其中也含有報恩的意味。此二者,就是人們常說的悲田和敬田。然世間眾生,縱偶行布施,也多為有染而不純的給予,稱之為給予更恰當。此不如法的布施,略說有七類:第一類是隨至施,此乃非自動的發心布施,而是因為乞化者或募緣者逼上門來,不便拒絕而勉強布施,內心實心痛難捨。第二類是怖施,此乃因發覺自己的財物、名位、生命等,有危急而難以保存,害怕彼等失去,故行布施,希望以此功德消災免難、逢凶化吉(世人多有此舉)。第三類是報恩施,因為曾受人恩惠,故今以酬謝心而行布施(此乃還債)。第四類是求報施,為了別人的報答,或者希望得到別人幫助,故以財等而行布施。第五類是習先施,自己本無布施的意欲,只是世代相傳的習慣,故沿習舊俗而行布施。第六類是希天施,希望得到天神的護佑,或者欲生天國而行布施。第七類是要名施,為了沽名,方行布施,以賺回一個大施主或者慈善家的美名。以上的七類布施,都不是出於悲敬之心,縱然也會有一些功德,但與布施真義,畢竟相去太遠。
如法的布施,應該具備兩個條件:一、在布施者來說,對於所施物,須有舍心。如果財物等是被別人借去而忘記歸還,或者是遺失,或者是被人搶去,表面上勉強給予,口中也冠之以“布施”之名,而內心卻心痛不捨,這種付出和給予,能夠說它是布施嗎?二、布施給別人的東西,能夠使別人獲得利益。如果給予別人毒品,意欲害人,當然更不能說是布施。所以,布施的定義就是心甘情願犧牲自己的福樂來成就別人的福樂,也就是損己利人、慈悲利他,它是無我而不求回報的。與社會上所普遍流行的那種為了追求某種功利目的而暫時給予他人以小恩小惠、以圖更大的索取和回報,是有本質的區別。它不是“收買”,不是“金錢交易”,不是“賄賂”,更不是所謂的“感情投資”,而是一種純粹無染的悲心攝受,其中沒有摻雜任何個人的目的和企圖。
布施度還圓滿具足後五度。在布施的時候,首先應防護自己的身口,就須有戒為助伴;在遭受到受施者的誤解或辱罵時,就需要有忍辱來助成布施;若在布施的過程中,心生懈怠,就需要有精進來策勵;在布施的時候,心裡應安定、專注,這就需要有靜慮;為了能知布施因果,或通達布施實相,作三輪體空(無施者,無受者,無所施物)的如法布施時,缺少智慧能行嗎?故言布施度,實為六度具足。
布施,非可望而不可及之事,乃是人人當下可行、當下可踐之舉。誠然,為眾生宣揚妙法,施予千金,乃至為彼解除身心怖畏是布施,而給人一個微笑,一句愛語、讚嘆,甚至一分歡喜,又何嘗不是布施?
一、布施的意義與種類
布施,梵語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給予他人福祉與利益之事。《維摩經》中說:“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中論》中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可見,布施作為佛教修行的突破點,可以歷煉自己的身心,增長自己的福慧,以此積累自己成佛的資糧。應當說,布施是學佛中簡單、易行、契理、契機的修學法門之一。所以菩薩六度法門的第一門就是布施門。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等三種,能治慳貪吝嗇,除滅貧窮。就三種布施而言,所謂財施,即是以財物施予他人;所謂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謂無畏施,即是以不畏懼施予他人。
二、布施的方法
布施雖有三種,卻又分明是因人而施設的方便。於是才有了三與一的不同,不可執為定法。正如《大品般若》中所說:“菩薩住二諦,為眾生說法”。對此,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解釋說:“為執有者說空,為執空者說有”;《維摩經》中,大迦葉於貧里行乞與須菩提從富舍貧,分明是給眾生一個種福田的機會。即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而眾生之病非空即有,凡自以為是,則又成新執,與佛相背。對症下藥就成了佛法中永恆的生命力。如是,所接引眾生的布施方法,正如《心地觀經》中說:“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又如永明延壽禪師所說:“雖教似月臨千界,還如空度萬緣”。如此才能恆順任運,縱橫自在。
布施是治貧窮的福田。在給予他人的過程中,自己就有了自利的可能性。布施的因緣非常微妙,不可以用我們一般人的心量與眼界觀察人生與事物。明白了這樣的道,則身處逆境、順境,都能坦然相待,不怨聲載道。
布施是治我執慳貪的妙藥。眾生的病根是“我”。因為了我,人們才會有貪心,並且這種由我執而引發的貪心之病,無量劫來一直纏繞著我們每個人,致使輪迴不息,不解脫。佛陀時代,有一位貧窮的婦女總是跟在佛陀的後面占便宜。因為佛陀每次講法後,都有豐厚的供養,佛陀轉施於她。一次,佛陀為度化她,就對她說:“只要你說出不要,食物照樣會布施給你。”可是,貪心極重的她,竟許久說不出“不要”兩個字。此時,這位婦女才認識到,自己是多么的慳貪。以此反觀自己,應該“內自省也”。
事實上,“我”到底是什麼呢?佛經上說:我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所成。用此,我是龍樹菩薩的“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也如《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又如《華嚴經》所說:“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可見,人生僅僅是一個過程而已。也就是說,人身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布施是治療消極厭世的良方。大乘佛教是把現實當作修行的道場鍛鍊自己,死後還要乘願再來。中國漢、藏兩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在面對人生的同時,放下並不是放棄,隨緣也不是隨便,負責不意味著負擔。雖然能施、所施、中間物三者都是幻化不實,但站在人的角度,或恆順人的價值觀念出發,卻依然要面對現實歷事煉心。只有這樣,才可能使人們慢慢洗心革面,接受事物的真相:色即是空,空即是空,如是感受,功德無量無邊,正是成佛的資糧。
無論是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的十二大願,還是地藏王菩薩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令人無限神往。因為菩薩只有在不斷地度眾生的過程中,最終成就自己的佛果。所以,布施的後面應加上“波羅密”,也就是只有在智慧的導引下,才能完成最圓滿的布施。正如“五度如盲,六度如導。”由此可見:如果只有布施等,沒有智慧,學佛就沒有了方向;如果只有智慧,沒有布施等,學佛也就沒有了前提。
三、布施的現代意義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佛教的布施法門面對今天的現實,怎么樣才能發揮出它的積極意義呢?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佛教所說的“同體大悲”,是從佛教人溺己溺的慈悲濟世精神出發,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出自己的雙手,或給予救濟,或給予鼓勵,或給予依止。整個布施的過程不應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覺,或者一種商人的交易心理。要感謝被幫助的人,正是因為他們,自己才有了一份機會。因為這樣的機會,我們會得到一種布施的快樂,同時也會得到一種佛法的實踐。
佛教說,“境由心轉”。如果我們能夠淡化我執的貪心,多做一些利益社會人群的事情。那么,我們所做的就是佛菩薩的行為,我們因此會生活得更加幸福。(文:靜波法師

檀越概念

施財之人,稱為檀越
於日本,信者所屬之寺院,稱為檀那寺;而道場所屬之信者,稱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施財之人,稱為檀越(梵da^napati ,布施主之意,意譯為施主、檀那主,簡稱為檀那);而所施之財物,稱為嚫資、嚫財、嚫金、嚫錢、堂嚫(對僧堂之僧施物之於日本,。意)、表嚫(分與於日於日本。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獻上錢財,稱為上嚫;施物供於佛前,稱為下嚫。

詞語地位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攝法之一(布施攝),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布施波羅蜜、檀波羅蜜)。布施能使人遠離貪心,如對佛、僧、貧窮人布施衣、食等物資,必能招感幸福之果報。又向人宣說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稱為法施。使人離開種種恐怖,稱為無畏施財施與法施稱為二種施;若加無畏施,則稱三種施。以上三施系菩薩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較財施為大。布施若以遠離貪心與期開悟為目的,則稱為清淨施;反之則稱不清淨施。至於法施,勸人生於人天之說教,稱為世間法施;而勸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脫門),稱為出世法施。此外,關於施、施波羅蜜之區別,據優婆塞戒經卷二載,聲聞、緣覺、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薩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稱為施;而菩薩於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則稱為施波羅蜜。
布施布施

八種布施

據菩薩善戒經卷一序品載,在家菩薩行財施法施;出家菩薩行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等四施;而得無生忍之菩薩則具足施、大施、無上施等三施。
俱舍論卷十八舉出八種布施,即:隨至施、怖畏施、報恩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為莊嚴心等施。同書卷十八亦舉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等七種布施。舊譯華嚴經卷十二‘十無盡藏品’則有修習施、最後難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等十施。
上述乃就布施行為之內容、態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種種分類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質為空,不存任何執著,稱為三輪體空、三輪清淨。[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薩地持經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論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參閱‘達嚫’5677)

行布施

行布施前,需要有前行發心,即明了要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給其他眾生的目的,乃是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於未來成佛的緣故,因而發菩提心。
真正行布施時,即正行的時候,必須要沒有人我執與法我執。也就是在沒有“我”及“我的”是真實存在的心念下行布施。世人行施心希果報,是為著相;菩薩行施了達三輪(施者、受者、所施物)體空(虛妄),能不住於相、不希果報名聞等而行施者。”
而結行是指在行布施之後,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於未來成佛,而將此布施的功德回向發願給一切眾生。具足此三法的布施才稱為布施波羅蜜。 一般而言,將財物施捨給貧困的人時,若行布施前沒有發菩提心,布施時沒有順便引導眾生邁向佛道,行布施後也沒有將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這樣雖然也有大利益,但不能成為成佛之因,所以不稱為布施波羅蜜。

行布施者

出家眾主要行無畏布施、法施。在經典中,佛並沒有要出家眾行廣大的財物布施。宗喀巴大師說,這是由於會障礙聞思修,故不許出家眾集財寶而行財布施,但若無妨害,由宿生福力多而得的財寶,也當行財布施。
在家眾主要行財布施,將錢財或物品布施給眾生,或用以供養三寶,譬如到寺院去奉獻香火錢或直接以金錢衣物供養法師等,佛家以施主稱之,又稱名檀那主、檀越主。

布施做法

布施時若有受施的人相,便會有揀擇,有分別心,則心量小,心小福亦小。若布施有所住,有所執著,不管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之任何一種,都是有所住而行布施。這種有所住之布施,只有福德沒有功德;只有布施而無布施波羅密,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脫。有智之人有五種布施:
布施布施
一、至心施。即以至誠心行布施,是故舍掉了傲慢。
二、自手施。也就是親自布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讓他人之手,所得福報也要經過他人才能所得,所以要自手施。
三、信心施。相信布施之果報不失,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布施。
四、時節施。依時節因緣之需要而行布施,就是時節施。譬如要以對方之所需要而行施,當對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醫,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時節施。
五、如法求物施。這是指布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而來的財物來布施。

布施果報

布施能得五種果報,即是色身、壽命、安樂、力氣、辯才五種果報。這五種果報,無論施者、受者都可獲得,而打坐觀想布施之方式,根本不能令人獲得這五種果報,所以不算是布施。又觀想者本身,也不能獲得此五種果報。布施對象不同,所得果報有差異,此可見於《菩薩憂塞戒經》。譬如布施給畜生,得百倍果報;布施給一個破戒者,得千倍報;布施給一個持戒者,得十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外道的離欲者,得百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向道者,得千億報。若布施、供養一個初果人,乃至於成佛,都是無量報。布施之人若有下列三事,則布施後不能得到勝妙果報。
一、先多發心,後則少與——本來發心答應要布施多少,事後卻未完全做到,譬如已經答應、應承要拿一萬元幫助對方,實際上卻只拿五千元。這樣布施五千元之果報,最後雖然還是會有,卻不勝妙,也許得來會很勉強。
二、選擇惡物,持以施人——有的喜歡把自己不要的東西送給人家,或是把舊的東西送到佛寺去,這是不對的做法,這樣所得果報不勝妙。應該把最好的或是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送給對方,這才是如法之布施。
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常會聽到一句話,就是:“我很後悔幫了他!”事實上不需要這樣,幫就幫,都已經幫了,因為因緣不同,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若心生悔恨,則所得果報必不勝妙。
布施的小故事
一個人跑到釋迦牟尼面前哭訴。
“我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成功,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你沒有學會給予別人。”
“可我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呀!”
“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即使沒有錢,也可以給予別人七樣東西。
第一,和顏施,就是用微笑與別人相處;
第二,言施,就是要對別人多說鼓勵的話、安慰的話、稱讚的話、謙讓的話、溫柔的話;
第三,心施,就是要敞開心扉,對別人誠懇;
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別人;
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動去幫助別人;
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車時,將自己的座位讓給老弱婦孺;
第七,房施,就是將自己有空下來的房子提供出來,供別人來休息。
如果你有了這七種習慣,好運會隨之而來的。

十種利益

《月燈三昧經》雲布施十種利益:布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道之初門。菩薩行能此者,則獲十種利益也:
  1. 降伏慳吝 謂修菩薩行者,若能布施,則慳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復萌動矣。
  2. 舍心相續 謂修菩薩行者,行於布施,財雖匱乏,而喜舍之心,無有間斷也。
  3. 同其資產 謂修菩薩行者,施心無量,觀諸眾生,與己無異,所有財產,平等受用,無有彼此也。
  4. 生豪富家 謂修菩薩行者,於一切財物,常行惠施,心無吝惜,則當來果報,必生豪富之家,財寶具足,受用無窮矣。
  5. 生處施心現前 謂修菩薩行者,此生既能行於布施,則感後世隨其所生之處,而他人施與之者,皆無慳吝之心矣。
  6. 四眾愛樂 謂修菩薩行者,既能常懷惠施,無所慳嫉,則四眾之心,常生愛樂,而無嫌恨也。
  7. 入眾不怯 謂修菩薩行者,既能布施,而為四眾之所愛樂,故入大眾之中,自無畏怯之心也。
  8. 勝名流布 謂修菩薩行者,能無所求而行布施,則人多稱讚,勝妙名聞,流布遐邇也。
  9. 手足柔軟 謂修菩薩行者,好行布施,濟人缺乏,能感手足柔軟,相好圓滿之報也。
  10. 不離知識 謂修菩薩行者,自初發心行施以來,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等,獲聞法要,未嘗遠離也。

布施種類

總的來說,布施分為三大部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修財布施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1. 財布施:分內財、外財。譬如布施你的體力,幫別人勞動就是內財布施;布施掉你的錢財去幫助別人,這就是外財布施。
  2. 法布施:講經、印經並結緣給他人、記錄講經說法的碟片結緣給他人、勸人學佛等均是法布施。
  3. 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讓眾生不再感到畏懼。最簡單的,吃素就是無畏布施(因為你不吃它們了,它們就不會因為我們的口腹之欲而死亡)。放生也是無畏布施。
其他信息
第一、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
第二、言施:向人說好話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勵人應切實力行。
第三、心施:為對方構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布施。
第四、眼施:用和氣的眼神看人。
第五、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如幫人拿行李。
第六、座施:讓座給人的布施。
第七、察施:不用問對方,就知道對方的心理。如果你身體力行此七項布施,幸運會跟著來。

擴展內容

佛告訴毗耶娑,有人雖做了好事,但挾帶了功利性的不清淨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舉了三十三種不清淨、不純淨的布施:

內容

第一種,是以歪曲的心理、顛倒的見解、無純淨心所施的財物,這不是真正的布施。
第二種,有人昨天請我吃過一塊蛋糕,今天我要還禮;或者他十幾年前幫助過我,投桃報李禮尚往來,不算布施。
第三種,有人施捨財物,不是出於真正的慈悲、憐憫和同情心,而是為了耍闊氣,或純粹是打發人家了事,這不算布施。
第四種,因為自己有所欲求,比如看到這束花特別喜歡,多付上一毛錢;或上舞廳感到那位小姐很漂亮,多給兩個小費,這都不算布施。
第五和第六種,把財物丟到火中或投進水裡,都不能算布施。因為水火都是自然物,你把財物白白扔掉了,卻不能使別人受益。
第七種,有人送禮給大人物,指望以後可以有所提拔照顧;或者看在某個大老闆、某個大人物的面子上,在慈善救濟事上湊上一份,藉以拉個關係,這都不是純淨的布施。
第八種,怕強有力的黑道中人來搶你,趕快送錢消災,這不是布施。
第九種,送人家鴉片、海洛因、麻醉劑等毒品,這不是布施。但醫生見病人太痛苦,打麻醉針以止痛,這是布施。這裡有很多道理,要研究。
第十種,送人家武器,不是布施。我兒子前天買了一把防身刀給我,他在刀下面放了一毛錢。我打電話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說美國人的規矩,送刀給人,不是讓人自殺,放上一毛錢,表示吉利的意思。這個我不懂,他還算是真布施喔!
第十一種,送肉與人,那是殺生而施捨給人家,這不算布施。
第十二種,你收養了許多孤兒,保護他們,把他們養育成人。但你指望以後可以使喚他們,做你的幫手,這就帶上先決條件了,就不能說是純淨的布施。
第十三種,為了出名而施捨,不是純淨的布施。
第十四種,為了捧歌星、戲子而出錢,比如一個歌星開賑災歌唱會,一天收到幾千萬捐款,這個歌星做了好事,可出錢者未必是淨布施。歌星不唱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布施?有些人是為捧歌星的場,這裡面有差別。
第十五種,有些人破產了,財物轉到別人手裡,這並非出自自願,所以不是布施。
第十六種,比如說,這個屋子因鬧鬼,不敢住下去了,送給出家人做寺廟;或者因為打官司,自己的屋子有麻煩,乾脆送給社會慈善機構,這都不算淨布施。
第十七種,有人因學佛或受了教育,知道幫助人家是好事,但自己沒有錢,就拿人家的財物做人情,這也不算布施。
第十八種,谷麥在田地、倉屋中被鼠鳥等所食,並非有意送與它們吃,不能說是布施。講到這裡,想起前兩天報上揭露一批送往大陸災區的大米,在碼頭搬運中發現是發霉的。這就不是布施,相反,人吃了霉米會中毒,送的人反在造惡業了。
第十九種,假使我電腦壞了,我請這方面的行家來修理,請他吃飯,送他錢。這是你想學東西,是應該付的酬勞,而不是布施,布施是沒有條件的。
第二十種,比如病人怕自己要死,送醫師一個大紅包,以為醫生就會對他盡心了。這是有求於人而給錢,不是布施。
第二十一種,打了人家,罵了人家,自己覺得難為情,然後送東西給他謝罪,這個不算布施。
第二十二種,有人布施了之後,心中疑慮人家是否在騙他,或在想人家以後是否會報答他,這都不算布施。
第二十三種,有人施捨了之後心痛懊悔,這就不是布施。我年輕時在四川學佛,人家有困難,我站出來說要幫助他,大家比較買我的面子。後來有個老前輩勸我不要再替人家去化緣了,為什麼呢,他說四川人有句老話,“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人家雖然給了你面子,但那個人心裡難過啊!他還給我講了個笑話:有個大魔王在地方上作怪,連孫悟空都降服不了。後來從西天佛祖那裡派了個小和尚,魔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小和尚說此行不是來收服他的,只是給他看個東西。說著,從背上黃布包袱里拿出一本化緣簿,“居士,請你多少寫一筆吧!”那魔王一看,“哇!”就跑掉了。
所以,平時在人家談布施時,我就不輕易談。有些人把錢送出去以後,越想越後悔,越後悔越睡不著,“如是施者,非淨布施”。
第二十四,還有的人,送了東西給人家,好像這個人從此就賣給他了,今後定要人家報答他。這個就不是淨布施。
第二十五,有些阿公阿婆,念咒、布施都有賬可查,你看他們念什麼《心經》、《白衣咒》,念一段經,在黃裱紙上戳一個印,“我念了多少卷,死後帶到陰間去,也不知一卷是二十八塊還是三十五塊。”這等於在投資,將來連本帶利得多少好報。“如是施者,非淨布施”。
第二十六,人到衰老、重病臨死之時,感到痛苦了,曉得時間不長了,不把財產傳給子女,卻布施出去。這也不算淨布施,因為你已曉得財產把握不住了,你不布施也不屬於你了。沒有清淨心,還是不行。
第二十七種,為了名譽而施捨。希望在電視上露面,希望在報紙上廣而告之,希望一切人都感激我,這不是淨布施。
第二十八種,好比說看到黃醫師都出了十塊,我就出十五塊,蔡老闆不服氣,出二十塊,把我們兩個都蓋了。出於攀比心、嫉妒心而送財物的,不是布施。
第二十九種,為貪女色而擺闊氣,送種種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等貴重東西,那是你為了追求漂亮女人,不是布施。
第三十種,有些人因為自己沒有兒女,所以才願意拿出家產送人,這是做好事,固然不錯,但從佛法的布施學來看,還不算是純淨布施。
第三十一種,以有無福德來挑選布施對象,這樣的布施不是淨布施。
第三十二種,布施首先要雪中送炭,周濟窮苦者,若看上不看下,只做錦上添花的事,那也不算淨布施。
第三十三種,就是為了鮮花果品而舍物與人,這也不是布施。這是很輕的一條了。
佛教的布施學,這裡每一條研究起來,都是戒律。

評述

上述三十三種不淨布施只是大概而言,經典上記載的還有許多。佛告訴毗耶娑,這些不淨布施,不會得到真正佛道的果報,最多也就是修到仙道的果報而已。佛用種子作比喻,布施作為一種業力行為,等於播種,挾帶不純動機的“垢染布施”,就像種子下到鹽鹼地里,不會有好的收成。而且,這種子本身的功能(“種子界”),不但與土地的品質(“地界”)處在一種相依相存的關係中,還須有陽光、空氣和雨水,才能使種子發芽。種子放在玻璃瓶中,固然不會發芽,但播種在貧瘠的土地上,若得不到雨水的滋潤,也是不能開花結果的。

利益相關

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為我們這個時代所講的一部妙典。論中說:“出家重持戒,居家重布施”。菩薩的語言以作為我們後學的印證,布施中分為三種。
一、財施
以財物金錢送給貧窮之人,使其能養活色身治療疾病。以培養我們舍掉貪心的念頭。《地藏經》說:“舍一得萬報”。並且我們財施生生世世能得大富貴。
布施布施
二、法施
以印造佛經法物送給大眾並為人演說,使其能養活智慧之命。以培養我們大慈的精神,了《法華經》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並且我們法施能得大智慧。
三、無畏施
善巧方便開示心裡不安煩惱之人,使其能心無怖畏而得自在,以培養我們大悲的精神。《普賢菩薩行願品》說:“菩薩以方便力為我們在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並且我們學習菩薩無畏施能得現生健康和快樂。
以上三種布施,加戒殺放生利益六道眾生,所得果報說不能盡。——方海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