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佛學術語)

菩薩行(佛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乘佛法開頭難,從初發心到初住難走,初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則反是。以念佛法門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亂,可以到圓初住以上境界。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丟得乾乾淨淨,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菩薩行
  • 大乘佛法:初發心到初住難走
  • 利害:即能得一心
  • 十行菩薩:十行以後才能度他
菩薩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與本性不相應。正覺是覺悟覺察絕對正確,凡夫迷而不覺,小乘羅漢及辟支佛均為正覺,以正法自覺謂之正覺。小乘人不平等,自度而不發心度人,是被動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薩為不請之友。度生本來不易,眾生不肯接受還要找麻煩。
△ 十行菩薩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後才能度他。依此推論,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於自己。如布施可以度自己的慳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錢財有限,不過用布施為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貪之功。諸惡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惡念,障礙他人,持戒即不清淨;很小的善事未做,即違眾善奉行之旨,若隨時留意身口意三業之造作,何時何地不是道場?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毀謗,可以為自己消災,他人無緣無故來找麻煩,應作還債想。學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無論受任何委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如作得到,則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可放心度眾生;若仍存有計較之心,是非人我縈繞於懷,學佛算白學了。
△ 真善知識是(1)能辨別善惡因果;(2)厭棄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而勤求涅盤;(3)有大悲心,修六度萬行;(4)修一切善,離一切相;(5)無障礙修學普賢行門。
△ 用下列十種方法教導眾生者,謂之善知識:(1)勸發菩提心;(2)增長善根,凡能聞到佛者均系夙有善根,令其增長;(3)勸修六度萬行;(4)一切境界能得解脫自在;(5)成就一切眾生;(6)能得辨才無礙;(7)不著世間法;(8)於一切劫修行無厭;(9)安住在普賢行上;(10)令入一切佛智,入佛知見。
△ 大乘佛法是處在五欲六塵之中而不染,與眾生同事(四攝法之一)而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住生死,不住涅盤,不厭三界六道。
△ 世間種種行業,一轉變過來,即是佛菩薩的行業。佛菩薩穿衣吃飯都是在修般若波羅密,在日用平常之中注重觀行,即能轉變過來。大乘菩薩是在五欲六塵之中修行;小乘人遠離塵勞,沒有善巧方便,乃是笨的辦法。小乘人未見性,般若智慧未開,只能解脫三界之內的生死,而不能解脫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沒有方便智與根本智。若有方便智,在修行中均可轉變為普賢大行。但大乘行如不慎重,亦能發生流弊。菩薩有隨順煩惱行,為度生之方便,對眾生有利益時,迫不得已而偶一為之;如自己程度不夠,幸勿輕於嘗試,阿難已證初果須陀洹,尚且遭摩登伽女之難,何況其他!
清遠市御金街少林禪院修菩薩行的禪修堂清遠市御金街少林禪院修菩薩行的禪修堂
△ 三世諸佛是靠山,菩薩一言一行均根據三世諸佛之教訓;三世諸佛攝受菩薩,菩薩再攝客群生。凡夫要把意識心去掉,依靠經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如此修學,大經大論,讀誦受持,轉識成智,大開圓解。所以說欲有成就,必須依靠三寶。
△ 大乘法難行,尤其是在末法時代,似是而非的佛法,老修行人亦難以分別。大乘有隨順煩惱行一說,初學佛之人不可不知。見了性的大菩薩,為了度眾生,可以隨順煩惱行,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如羅什大師之吞針故事,即其一例。如一般凡夫四相還沒有破,一隨順煩惱,即入三惡道,不但破戒而且破見。這要看自己的程度如何,幸勿自尋苦惱。
△ 凡生到西方者均是菩薩,皆能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此種能力是神通圓滿的示現。在裟婆世界不要求神通,求神通必墮地獄,所得的利益很小,而其副作用則甚大,容易走上歧途,招來魔障。
△ 學佛應將佛所說義趣徹底明了,使心中了了,然後修行,遇一切境界時乃能歷事練心。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將其所領悟之義趣存養心中,使經義與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觀照,便是薰習,不一定要打坐參禪。
△ 佛在一切處所教化眾生,無有疲厭,因其無功用道,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欲有所收穫,常不能滿意,必致灰心;佛盡心盡力教化眾生,什麼都不要,為眾生工作而不求代價,不厭煩不疲倦。學佛人在家在社會,盡心供獻自己的能力,不計報酬,立志作大事不作大官,能如此則自無疲厭。
△ 智慧是體,慈悲是推動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凡是令我斷惑證真開悟的都是佛身,六塵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如耳根利,聽到樹聲亦能開悟。
△ 所謂自受用身,是自己用這個身體作為修行的工具,知其為工具故不執著。佛以身作身教、作榜樣,身教即是律藏,佛的經典即是言教,身口意均有教化的作用。
△ 法界指空間與時間所包括之一切。第一義是佛所證得的,亦即般若、真如、本性、究極清淨;有此智慧才能斷煩惱,念念與第一義相應,與真如本性相應。本性中一法不立、一塵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無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來的智慧,才能明了法界。故經云:“法界所有皆明了,於第一義最清淨,永破嗔慢及愚痴,彼功德者行斯道。”
△ 達摩祖師教法是觀心,心要極靜才行。後來人心漸鈍,難於成就,祖師們乃教人改參話頭。其實參話頭與念佛法門相類似,而參話頭如不破本參,不易成就;念佛果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帶業往生,謂之二力法門,此功德之殊勝又非其它法門所可比擬。我們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應老實念佛,專心念佛亦可接近第一義。
△ 正助雙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無論修哪一法門,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幫助成就。八萬四千法門均修定,淨土得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離開戒不成,戒幫助得定。止持是斷絕作惡的增上緣,作持是歷事練心。
△ 欲見真如本性,必須離名絕相,破除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起念即著相。我見是無始以來的病根,不易破除;不過為人處世應知萬事皆空,與我無涉,人情世態隨緣應付,事來即應,不為所動,應完便了,心不著相,條理井然,毫無廢事,時時均在修行,處處皆是佛法。
△ 人間有善亦有惡,善固可喜,而對惡世界亦不能生厭惡之心,否則即有分別心,無法行菩薩道。普賢行願品中有“恆順眾生”一項,即是不擇善惡一律平等。
△ 信、解、行三事不能說無有次序,但說同時並進亦可。學人須先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亦必先明佛法真實義而後方能真實修行。但若行得不夠,障深慧淺,即不能了解真實義;有解有行,信心才能堅固。三事互有牽連,並無先後次第之分。真實依教做到謂之行,真實見到佛理謂之解,真實了解三寶之義謂之信,故其中皆已含有證的意義在內,若論實際,無往而非證。
△ 晏居之時,菩薩與凡夫不同,一則貪染,一則離欲。佛將五欲比作毒箭,對財色名食睡有貪愛之心,即不能行菩薩道。初發心的菩薩,明其理謂之解悟;在日常生活當中朝此方向走,等到了行與證的悟境時,即不再六道輪迴,而已脫離生死。
△ 世間苦難最多的時候,即有菩薩應化在人間,在應化期間決不表明身份,如表明身份,對眾生弊多利少。凡是在五濁惡世自稱為某某菩薩應化世間,必定是冒充的,不可信以為真。若是宣布自己來歷或承認是某某菩薩的化身,宣布以後即要馬上辭世,不作片刻停留,如寒山、拾得之往事。尤其在亂世,時時都有佛菩薩照顧世人,佛菩薩對於世人平等視之,無有差別之相,佛的清淨願是不帶任何條件的,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無有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