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內容
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打造戰略科技力量
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推動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等平台加快建設,形成承接國家重大任務的能力。加快建設面向科技前沿的原始創新平台,高水平建設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套用數學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推進創建國家先進作業系統製造業創新中心,積極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國家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發揮其在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提升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中醫疫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爭取創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發揮重大創新平台“築巢引鳳”作用,聚集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團隊。
對標國家實驗室,以物質綠色創造與製造、自主可控信息系統、合成生物學、現代中醫藥、細胞生態等為重點領域方向建設海河實驗室,通過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的核心支點。通過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打造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源頭。
圍繞學科優勢,以海河實驗室、重點實驗室、交叉創新中心、前沿科學中心等重大戶紋鍵創新平台建設為依託,集中優勢資源,加強基礎學科、套用學科、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催生新領域新範式。發揮國家套用數學中心作用,凝練和解決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區域及產業發展重大需求中的數學問題,推動數學與工程套用、產業化的對接融通。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提升科技賦能能力
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在“保持現有優勢”“解決‘卡脖子’問題”“搶占未來戰略必爭領域”技術方向上強化布局。聚焦基礎軟硬體、先進通信、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及智慧型網聯汽車、現代中醫藥、合成生物技術、高端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採取揭榜掛帥、定向擇優、定向委託等方式,依託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推動重大專項項目、平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攻克一批對外高度依賴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占據世界科技前沿的優勢技術,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製造業立市強化科技賦能,著力推動以信創產業為突破口、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等為重點的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產出一批標誌性成果,打造創新套用場景,促進技術創新加速疊代和成果快速產業化規模化套用,支撐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強人工智舟拳擔能、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綠色製造等技術對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車工業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
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計畫,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與企業登記信息庫、智慧財產權資料庫等“多庫聯動”,按照遴選+入庫+培育+認定“四個一批”工作機制,引導人才、服務、政策、資本向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建立“雛鷹—瞪羚—領軍”梯度培育機制,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鼓勵其加大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投入,發揮其在打造戰略科技力量、承擔重大科技任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 建設科技創新標誌區
根據《規劃》,我市將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 圍繞“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推動從北京中關村到天津濱海沿線各區形成布局合理、要素密集、環境卓越、活力強勁的科技創新發展帶,加戲去快高校和科技園等重要節點的創新發展,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京津冀特色“細胞谷”、北辰京津醫藥谷等京津協姜永格同創新中心,支持東麗、津南、北辰、靜海等區打造京津微創新中心,輻射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深化“通武廊”科技合作。推動北京、天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聯動發展。
圍繞國家戰略和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依託各區、功能區,建立“創新平台+企業孵化+產業園區”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營造優良的產業創新生態,打造中國信創谷、生物製造谷、北方聲谷、氫能小鎮、中醫藥谷、先進計算大數據創墊譽辯悼新集聚區、智慧城市國家級標桿區、海洋科技創新集聚區、設計之都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一批有主題有靈魂的創新標誌區。
依託各區創新資源和稟賦基礎,著力打造一批科技要素富集、創新濃度豐厚、創新引領力和帶動力強勁的創新聚集區。依託南開區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騙檔辯拔合力打造啟航創新產業區。依託東麗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打造研發產業聚集區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深化海河教育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天津巴殼邀智谷”。圍繞科教資源基礎和技術創新優勢,推動紅橋、西青、北辰、寶坻等區打造區域特色的創新聚集區。
規劃全文
“十四五”時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創新型城市,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加快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依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本規劃。
第一章 全面開啟更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新征程
一、把握科技創新發展新態勢
(一)基礎與現狀
“十三五”以來,本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和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持續保持全國前列。2020年本市位列“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榜”第56位,“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第24位。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實現突破,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取得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酵母長染色體精準定製合成、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一批原創標誌性成果。以信息技術套用創新、工業機器人等為代表的人工智慧“七鏈”產業創新生態逐步完善。科技型企業發展形成“天津經驗”,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持續深化京津冀協同創新,部市會商、院市合作、區域協同取得積極進展。持續推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最佳化創新生態。創新型城市建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科技創新成為新舊動能轉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但對標新發展階段和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本市科技創新還存在著重大創新平台和頂尖科技人才數量不多,科教潛力發揮不充分,評價激勵機制還不健全,發展新動能“底盤”偏小等薄弱環節。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科技創新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嚴峻競爭局面。
(二)形勢與使命
一是以智慧型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改變經濟社會的形態。從微觀到宇觀各層次各領域新興技術和顛覆性創新不斷湧現,科技創新範式加速變革。人工智慧、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滲透,推動科技經濟社會各領域向智慧型化加速躍升。量子信息、腦科學等基礎前沿技術加快突破,增材製造、腦機接口等融合性技術不斷湧現,合成生物學、疫苗研發等生命健康領域科技快速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等技術正引發工業基礎變革。數據驅動和場景驅動成為新趨勢,新技術、新產品、新賽道、新業態不斷湧現。
二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科技創新發揮更大作用。國際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產業鏈供應鏈要實現安全穩定,需要以科技自立自強支撐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以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技的高質量供給推動產業鏈向高價值攀升,為新發展格局夯實根基。堅持製造業立市,建設製造強市,更需要科技創新為產業賦能,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是科技創新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動力。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群創新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區域內創新廊帶節點、科學城、園區、街區等創新微中心形成發展新動力。國內新一輪區域創新格局正在加快調整,一批區域創新中心迅速崛起,一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大型科學基礎設施和國家實驗室等加快布局。
面對新態勢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在本市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自立自強,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提供更多高質量科技供給,塑造發展新優勢,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
二、確立科技創新發展新方向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堅持“自主創新、引領發展、人才為本、開放融合”的指導方針,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堅持以科技自立自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以提升創新能力和完善創新體系為主線,著力培育戰略科技力量、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深化開放和協同創新、引育高水平人才隊伍、營造優良創新生態,建設更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塑造發展新優勢,為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顯著進展,為建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以國家重大科技設施和創新平台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基本形成,海河實驗室布局初見成效。在重點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和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鏈供應鏈最佳化升級、科技賦能產業創新的效果更加明顯。
——創新體系效能整體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群體實現量質雙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在創新體系中的作用更加顯著。創新創業體系、技術創新平台體系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日益完善。
——京津冀協同創新和區域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入推進。“中國信創谷”、“細胞谷”、“生物製造谷”等一批創新聚集區和標誌區初步形成。科技對外開放合作層次不斷提升,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科技創新生態更加最佳化。高層次科技人才聚集效應明顯,人才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在重點領域形成一批攻堅克難的高水平人才團隊。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化,科技項目、基地、人才、資金等資源配置更加科學高效,科研學風作風更加優良,全民科學文化素養明顯提升。
(三)總體部署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加強科技創新和研發的精準布局,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聚焦以重大設施平台為牽引的戰略科技力量培育;聚焦以信創等重點產業為主攻方向的核心技術攻關;聚焦以孵化轉化為重要維度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升;聚焦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聚焦以開放協同創新為核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構建;聚焦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根本的創新生態營造,對未來五年科技創新重點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一是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打造戰略科技力量。積極融入國家創新戰略布局,全力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謀劃建設海河實驗室。積極承接國家基礎研究任務,推動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相互促進,構建具備源頭科學創新和前沿技術創造的創新策源能力。圍繞重點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技術創新平台建設,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二是堅持市場主導,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重大科研項目。強化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培育,打造“雛鷹—瞪羚—領軍”高成長企業接續發展梯隊。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創業,做大新動能底盤。
三是堅持以用立業,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面推動大學科技園建設,加強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等轉化產業化載體建設,加強套用示範和場景創新。完善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暢通成果轉化鏈條,推動技術要素市場化流動。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構建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撐服務體系。
四是堅持最佳化布局,提升創新體系效能。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積極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雄安新區創新發展,推動京津冀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圍繞“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最佳化科技創新空間布局,打造一批創新聚集區和標誌區。高水平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高質量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探索國際科技合作新模式、新路徑,深化“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
五是堅持人才為本,全方位引才育才用才。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集聚一批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打造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最佳化人才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全面激發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六是堅持深化改革,營造優良創新生態。加快科技管理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最佳化科技計畫體系和管理機制,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進一步完善科技法規和政策體系,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學風和作風建設,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完善科研誠信體系,推進全域科普向縱深發展,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第二章 聚焦重點研發領域方向
堅持“四個面向”,結合本市優勢學科領域,通過部署引領未來的套用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提供創新源頭供給;聚焦重點產業和技術領域,通過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占據科技前沿的新優勢,為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圍繞改善民生福祉的需求,通過加強技術研發、集成創新和轉化套用,為人民高品質生活提供科技支撐。
一、積極部署套用基礎和前沿技術
(一)重點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
強化科技前沿基礎研究布局,最佳化基礎研究發展機制和環境,支持開展基礎性、前瞻性的科學問題和前沿技術研究,努力實現“從0到1”的突破。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基礎研究的優勢學科、優勢領域、優勢團隊,自主布局基礎研究。圍繞本市重點產業技術創新的基礎需求,加快推動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等套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發,為產業技術進步提供源動力。鼓勵以企業為主體開展面向產業需求的套用基礎研究。
1.信息技術。重點探索網路空間安全理論體系與新技術,複雜網路化智慧型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理論、設計與最佳化,下一代工業控制系統體系,新型顯示與人機互動系統、拓撲量子計算、雲計算、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的關鍵技術等研究。
2.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重點探索精準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與核心理論,跨媒體智慧型、群體智慧型、人機增強智慧型等理論和算法,認知計算、邊緣計算晶片、智慧型核心算法等關鍵共性技術等方向。
3.生命科學和醫學。重點探索工程生物學、化學生物學及先進分析生物技術,細胞治療、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分子藥物等方向。支持面向重大疾病、慢性病和流行病防控預警與診療的關鍵技術以及現代中醫藥理論和製劑等研究。
4.新能源新材料技術。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微納能源、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以及能源領域的新催化劑研究。探索新結構材料、複合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化學與環境材料、信息材料、極端條件的有機高分子材料、手性材料等方向。
5.智慧型製造技術。大力發展智慧型裝備性能穩定性機理、人—機互動與協同控制原理、智慧型化加工過程自律控制、不確定信息分析與精確預測、基於局部幾何場與全局物理場的耦合製造方法等理論與技術研發。
6.地球科學。大力發展地震精準預測的基礎理論與技術、海洋科學與技術及可持續發展、大氣污染過程與成因、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多維影響、“一帶一路”地區環境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等研究。
(二)推動交叉學科融合創新
深刻把握科學融合發展趨勢,積極推動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發展,推動基礎科學與套用技術融合創新,拓展科技創新新領域。
1.套用數學與交叉研究。重點探索隨機分析、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的數學理論,科學與工程計算理論,計算機數學與密碼學,存儲技術,網路與信息科學與安全中的數學理論與方法。
2.合成化學與交叉研究。大力發展功能導向新物質的前沿理論與方法、分子機器、綠色合成、仿生合成、結構多樣性合成、超高效手性催化劑和跨尺度手性合成、精準合成及功能調控、生物質轉化等研究。
3.物態調控與原子分子物理。大力發展物態調控,原子分子與團簇物理,時空多維度極端條件下新物理、新現象、新型光源,光學新材料與新器件,量子光學和冷原子分子物理等研究。
二、著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
以信創產業為突破口,加強前瞻性、引領性技術布局,搶占智慧型時代的戰略制高點,全面推進人工智慧、積體電路、基礎軟體、先進計算、先進通信、網路安全、區塊鏈、量子信息等技術突破,把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搭建高端自主創新平台,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信息技術創新生態體系,促進全市高質量發展。
1.人工智慧。研究大數據智慧型、群體智慧型、跨媒體智慧型、混合增強智慧型、自主系統、決策智慧型、類腦智慧型、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
2.積體電路。研究感測器等設計及開發技術。突破高性能通用計算晶片技術、專用領域加速計算晶片技術、硬體安全與可信計算技術等;研究特色工藝和封測技術,突破自主IP核等技術產品。
3.基礎軟體。研究作業系統和資料庫軟體技術,強化與基於國產處理器整機的適配。突破面向“雲大物移智”的支撐軟體技術,面向重點領域研發工業軟體以及嵌入式系統核心技術,發展多樣異構系統中間件技術。
4.先進計算。研究超級計算機、高通量計算機、異構及可重構計算、擬態計算、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推動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融合,建設人、機、物互通和智慧型套用為一體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5.先進通信。研究網路通信、光通信、移動通信等技術,重點支持5G、6G、百千級交換機等新一代通信技術攻關,加強物聯網相關技術研究。
6.網路安全。研究內生安全、信息安全與網際網路服務、網銀數據安全、數據安全、訪問控制、網路安全可視分析等技術。研究面向網路基礎設施設備、工業系統控制終端等的安全體系架構。
7.區塊鏈。研究智慧型契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散式系統等區塊鏈技術,構建自主的區塊鏈底層系統,面向物流、金融、數字貨幣、智慧政務、共享經濟等場景開展套用示範。
8.量子信息。研究量子計算理論、量子糾錯、量子計算系統、量子智慧型、量子通信等技術。
(二)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
面向人民健康需求、綠色可持續發展需求,推動藥物、醫療器械、生物製造、健康等領域持續創新,鞏固提升本市生物產業發展能級。
1.創新藥物。加強針對惡性腫瘤、重大慢性疾病、新冠肺炎等急性傳染病防治藥物、新型疫苗的新靶點發現及驗證、藥物精準設計,以及腫瘤免疫療法、核酸藥物、抗體藥物等創新藥物前沿關鍵技術的研究,開展特異性診斷試劑、治療性疫苗的研製開發。大力發展新藥、新抗體早期快速篩選、虛擬評價技術的研製與套用,進口替代、臨床急需的首仿藥、罕見病藥物及兒童藥的開發。推進新型關鍵技術的研製,創新藥物臨床研究以及再評價研究。
2.中藥。加快構建中藥新藥創製關鍵技術體系,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加強組分中藥創製平台建設和技術創新,加快處方篩選最佳化和新藥轉化,加強中藥製藥全過程智慧型控制技術平台和關鍵裝備研製,推動全流程智慧型製造技術創新。推動經典方藥、院製劑和組分篩選等途徑中藥新藥發現,持續推進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道地藥材道地性研究和瀕危貴重藥材替代研究。加強中藥飲片質量提升和保障技術研究,完善全流程追溯體系。
3.醫療器械與智慧型醫療。圍繞臨床需求,著力發展移動式醫學影像設備、智慧型感知互動手術機器人、人工智慧醫學輔助診斷等高端醫學設備關鍵技術和產品。發展微流控晶片、單分子檢測、新型醫用質譜、自動化核酸檢測等智慧型化體外快速檢測技術和產品。發展生物3D列印、(適於不同人群)心血管植入物、中樞神經修復材料、持久型人工器官等生物醫用材料關鍵技術和產品,重點推進可穿戴生理指標監測產品、康復機器人等監測康復關鍵技術和產品。創新“慢病管理網際網路+”模式。鼓勵醫工結合。
4.合成生物技術。重點發展新一代DNA合成、基因編輯、蛋白質元件人工設計、基因線路設計、數字細胞建模與模擬、底盤細胞設計最佳化、人工基因組合成與組裝等技術研究。設計構建高值化合物、天然產物等的生物合成途徑,重點支持基於合成生物技術的生物感測與環境修復、二氧化碳生物利用、重大疾病診斷治療、DNA信息存儲等技術開發。
5.細胞及基因治療。推動以細胞和基因編輯為基礎的生物治療相關產品的研發及其臨床套用研究,研究制定符合國際標準的細胞全鏈條工藝技術和質量控制體系。加快突破新一代基因編輯等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探索開展幹細胞、免疫細胞和基因治療的臨床研究。
6.生物製造。發展基於菌種計算設計、菌種自動化創建、超高通量篩選、高通量評價診斷、智慧型發酵、人工多酶催化等底層共性技術,發展新一代工業底盤菌種。圍繞工業發酵菌種、醫藥化學品、未來食品、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秸稈生物轉化等產業關鍵技術推動工業套用。
7.生物安全。支持生物威脅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檢測溯源、預防控制、應急處置等生物安全相關技術研究。
(三)裝備製造
立足打造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定位,以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為主攻方向,通過科技創新,加大智慧型製造重點企業培育力度,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裝備和核心零部件,攻克一批智慧型製造共性技術與軟體,推進新興技術和裝備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若干個典型套用場景,重點突破制約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技術瓶頸。
1.工業機器人。深入推進工業機器人高性能減速器、先進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本體研發、生產和集成套用,面向性能提升的功能與工藝軟體,基於5G、人工智慧、智慧型感知、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的新一代智慧型工業機器人等技術研究及產品套用。
2.智慧型終端。加快發展智慧型養老服務終端、智慧型醫療康復裝備、非傳統套用場景特種機器人、雷射精密加工設備、先進制造自動化生產線等技術及產品套用,突破高端製造裝備技術。
3.先進軌道交通。大力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富水地區新型建設技術及核心設備、先進軌道交通全自動無人駕駛技術、智慧型綜合監控平台技術、智慧型維修維護裝備及技術、先進軌道交通供電安全與控制技術、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捷運核心裝備及技術等研究及產品套用。
4.海洋工程裝備。深入推進海洋功能模組建造技術、海上自補償穩定平台裝備與技術、海上風電高效製造和安裝技術、高端船舶和特種船舶研究設計及修理改裝技術等研究與套用。加快突破深水水下採油特種裝備及集成技術、深海探礦、極地油氣開發等關鍵核心技術。
5.高端數控工具機。加快發展數控齒輪加工工具機、數控複合磨床、蒙皮拉形成套裝備、液壓伺服驅動全數控壓力機系統及自動化生產線、高精度伺服電主軸等裝備技術研究及套用。突破面向高端數控工具機的數控系統研發、工藝及產業化技術。
6.高端儀器儀表。加快發展新一代智慧型感測器、新型工業感測器,面向智慧型製造需求的現場智慧型儀器,高精度綜合性能檢測技術及儀器等研發及套用。突破面向高端儀器儀表的通用關鍵部件開發、儀器智慧型化與信息化開發、數據共享平台等關鍵核心技術。
7.工業軟體。加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仿真、智慧型工廠技術與系統、產業協同技術與平台等工業軟體產品研發及套用,強化安全可靠程度和綜合集成套用能力,推動工業技術軟體化,深入推進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四)新能源
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技術體系,加強光伏、風電等技術研發與規模化套用,大力發展氫能,突破儲能、智慧型電網等關鍵技術,提升傳統能源清潔利用、清潔能源消納及存儲能力,探索核能技術研發與套用,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與創新平台支撐能力。
1.氫能。研發高效低成本電解制氫、綜合供能燃料電池、副產氫高純化及套用、規模化氫能儲存與快速輸配技術裝備,研究氫能“制—儲—運—加”規模化集成技術。
2.光伏。研發新結構和新材料的高效晶矽電池、鈣鈦礦及其疊層電池和銅銦鎵硒薄膜電池製備技術及核心裝備,新型光伏材料與器件,先進光伏變換器;研究高效疊瓦及雙面組件技術。
3.風電。研發大功率風電機組及主控系統、葉片、齒輪箱等核心部件,海上漂浮式風電機組及核心部件;研究大功率風電機組系統設計、工程和智慧運維技術。
4.儲能。研發新型正負極等儲能電池關鍵材料,研究高安全、長壽命、低成本、規模化的先進儲能技術,研究大規模儲能系統集成技術、儲能電池容量衰退關鍵影響因素和壽命預測技術,研究數字智慧型化儲能系統監測與控制技術。
5.綜合能源利用。研究分散式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及併網主動支撐、智慧型配電網高效運行、智慧型微電網高效集成、多元用戶供需互動、能源網際網路數位化支撐等技術和裝備。
(五)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型網聯車
圍繞汽車強國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型網聯車等技術與裝備研發,加速突破新型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慧型化等關鍵核心技術,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探索無人駕駛社會治理與安全規範,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慧型化、網聯化方向發展。
1.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高性能高安全動力電池及控制系統、新體系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綠色高效回收及梯次利用技術,燃料電池及其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高效驅動電機、自動變速箱、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驅動系統技術,研發整車輕量化、控制、集成、測試評估與試驗驗證等技術及裝備。
2.智慧型網聯車技術。研究汽車雷達、攝像頭、紅外夜視、人機互動等融合感知技術,高精度定位導航、高精度地圖等定位導航技術,高階次智慧型駕駛、輔助駕駛等決策控制技術,研發車輛與外界、車路協同等車網融合技術,車載晶片、作業系統、信息安全等車載計算平台技術。
(六)新材料
圍繞本市新材料和石化產業的發展需求,在電子、結構、精細化工、功能等新材料方向強化布局,突破高純製備、缺陷控制、微合金化等技術,加快先進電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端合金、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等研究,推進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示範套用,打造自主創新能力強、技術優勢顯著的新材料技術創新體系,為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提供材料支撐。
1.戰略性電子材料。研究高純製備、微缺陷控制等技術,開展滿足先進制程的大尺寸矽單晶、寬禁帶和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晶片封裝材料、新型顯示材料、電子特氣、光刻膠、金屬靶材等研究。
2.結構與複合材料。研究輕量化、強韌化技術以及強度、韌性、耐腐蝕等性能協同提升技術。研究高端碳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高性能鋁/鎂/鈦材料、鎢鉬材料、高強度鋼、高溫合金、高端焊材等技術。
3.功能與智慧型材料。研究功能材料的跨尺度調控與性能複合技術,推動光功能晶體、超導材料、特種光纖、稀土永磁/光功能/催化材料、納米材料等技術。研究自清潔材料、阻燃材料等智慧型材料。
4.石油與化工材料。推動石油化工產業綠色化、精細化發展,研究特種工程塑膠、高端催化劑、特種環氧樹脂、高端潤滑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醯亞胺、抗氧化劑、光引發劑、有機矽、有機氟等技術。
5.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高通量材料光譜表征新裝備、材料高通量製備的成分與組織結構控制方法、高通量計算方法及軟體平台、計算與實驗數據關聯分析等技術,開展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示範套用。
(七)航空航天
圍繞航空產業鏈串起創新鏈,立足已有無人機產業整合創新資源,瞄準航天優勢技術重點梳理突破“卡脖子”和戰略必爭技術。力爭本市航空航天領域形成更高水平的技術研發、智慧型製造、測試驗證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國際領先的航空航天高端製造承載區、國內外知名的航空航天產業城。
1.無人機與直升機。研究無人機結構、動力、集群控制、實驗測試等關鍵技術,開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與無人機設計、製造、套用技術的融合研究。
2.民用航空及配套。研究輕型航空發動機設計與製造、特種航空材料等技術,推動更多大飛機總體及零部件的關鍵技術研發和生產在津布局,超前部署民航配套技術。
3.航天技術及套用。圍繞國家航天重大項目,推動太空飛行器機構設計、仿真測試技術、光電材料、特種晶片、國產適配軟體等研發。發展空間科學新方法、新技術,提升探索、利用空間能力。
(八)現代服務業
開展協同化、智慧型化、綠色化設計技術的研發及套用,搭建一批共性技術服務平台。開展智慧型化、無損化、快速化檢測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增強檢驗檢測服務供給能力,提升發展質量。發展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影視、出版、文娛、新媒體等行業套用示範,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
三、推動民生技術創新與集成套用
(一)現代農業
緊緊圍繞本市現代都市型農業綠色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科技需求,構建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撐。
1.現代種業。重點發展小站稻、蔬菜、畜禽、水產等領域生物育種技術、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優異種質基因挖掘等基礎性和公益性技術,加強新品種選育及改良技術,推進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
2.農產品精深加工及保鮮。重點發展農產品及食品的精深加工新工藝新技術、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監控技術、功能性食品加工技術、均衡營養與個性化營養新型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機械裝備、貯藏保鮮及冷鏈物流等技術研發。
3.食品安全。重點發展食品加工過程安全監測與控制技術、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技術、以簡潔化智慧型化數位化為特徵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高通量高精準定量檢測技術、非定向檢測技術、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溯源與安全控制技術。
4.農業生物製造。創新農業生物學研究新技術新方法,重點發展生物獸藥、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基因工程疫苗、植物生長調節劑、生物基材料等農業生物製品研發。
5.智慧農業。建立農業大數據平台,重點發展農業智慧型化生產、智慧型農機裝備、農業作業機器人、智慧型化LED植物照明工廠、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技術,推動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發展。
6.綠色節水節能生態農業。重點發展農業節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綠色宜居村鎮、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等關鍵技術研究和示範套用。
7.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推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推動“星創天地”雙創平台、農業科技園區及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著重推動集成示範套用。
(二)資源與環境
面向綠色發展和美麗天津建設的基本需求,圍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風險控制與生態安全的核心任務,以及對傳統的環保治理和監管,以全過程污染防治技術體系為支撐,促進創新鏈、產業鏈的雙向深度融合。
1.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發展區域霧霾和光化學煙霧防治、業務化大氣複合污染多模式集合預報與預警綜合分析平台技術、重點污染源和高污染行業多污染物協同控制與全過程控制耦合技術,精準實施大氣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及工程示範。
2.水污染防治領域。重點發展水體污染源動態識別與污染模擬分析、河道底泥清淤與淤泥處理處置、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功能恢復、智慧水務等關鍵技術,集成研製大型化、移動式、多功能、成套化的處理裝備和智慧化平台。
3.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復。重點發展重金屬污染深度穩定化、原位熱脫附抽提與化學氧化及合成藥劑強化預處理、污染土壤的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建立不同污染程度和複合污染土壤關鍵和共性修復技術,科學謀劃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及工程示範。
4.固體廢物治理與資源化。重點發展生活垃圾綜合利用、危險廢物安全處置、電子廢物資源化、有機廢棄物生產沼氣等關鍵技術,搭建棄物智慧型綠色交易平台,推動廢物資源化技術工程示範及產業化。
5.海洋環境保護。重點發展渤海灣污染物溯源、海源污染物治理、近岸海域污染負荷削減、入海污染物綜合調控關鍵技術,建立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開展近岸海域立體監測及污染治理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
6.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點發展濱海濕地的保護和退化濕地生態修復、城區景觀河道和居住區景觀水體水質保持、基礎性生態空間的生態功能整體提升等關鍵技術,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治理科技示範工程。
7.碳達峰碳中和。支持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重點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推廣套用,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儲能技術結合,促進各能源系統間資源優勢“合併”,以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為抓手,重點發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關鍵技術及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發展碳捕獲碳儲存技術,實現高碳行業和領域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三)城市建設與公共安全
聚焦綠色節能、智慧城市、社會治理、應急預警、生產安全等領域,創新思路、尊重民意,全方位保障城市安全有序。
1.綠色節能。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築工業化產業的創新技術、綠色建材製造技術、綠色建築節能技術等,推動以建築標準件為基礎的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生產基地的形成。
2.智慧城市。結合本市城市管理髮展需求,開展基於氣象預報預警的智慧供熱技術、城市節水節能技術、城市運行感知技術等智慧城市建設套用技術研究。
3.社會治理。重點發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大數據安全防護、網路安全防線、網路安全執法等網路安全治理技術,推動高效安全的執法裝備和技術研發。
4.應急預警。重點發展危化品事故處置裝備、通用類救援裝備、應急救援訓練裝備、智慧型化戰創傷模擬訓練系統,涉及事故搶險處置、自然災害救援、公共醫療救助等應急救援裝備技術。
5.生產安全。結合本市港口安全運行和各行業安全生產需求,開展高危場所的火災監測預警與防控技術、滅火救援現場信息集成與指揮決策技術、新一代滅火救援技術與裝備、火災應急仿真演練技術、基於物聯網與雲計算的消防安全管理技術等研究。
(四)傳染病防治、中醫傳承創新與臨床醫學
以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為目標,強化常見重大疾病、慢性病和傳染病監測、防治技術創新與套用,推動保健和智慧醫療技術融合發展,著力構建健康社會。
1.重大疾病及傳染病防治。重點發展重大慢病和常見多發病臨床診斷和治療技術,突發傳染性疾病的實時快速檢測、診斷、醫療救治、監測預警技術和裝備。
2.健康與智慧醫療。重點發展智慧型化中醫診療設備、檢驗醫學和影像醫學技術,移動醫療、遠程醫療及個性化健康管理相關產品及服務,無創檢測,穿戴式監測,生物感測,健康危險因素干預,行為/心理干預,老年常見疾病防控和康復護理,醫療與照護支持等技術和裝備開發。推動康復治療、評定、預防等康復醫學技術和產品開發。
第三章 著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積極融入國家創新戰略布局,全力推動重大科研設施和創新平台建設,高標準籌建海河實驗室,培育戰略科技力量。聚焦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
一、打造戰略科技力量
(一)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和基礎設施
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推動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等平台加快建設,形成承接國家重大任務的能力。加快建設面向科技前沿的原始創新平台,高水平建設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套用數學中心等平台,積極爭取創建合成生物、新能源轉化與存儲、功能晶體材料與器件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手性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推進創建國家先進作業系統製造業創新中心,積極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國家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發揮其在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提升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中醫疫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爭取創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發揮重大創新平台“築巢引鳳”作用,聚集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團隊。
(二)籌建海河實驗室
對標國家實驗室建設海河實驗室,並根據國家實驗室布局情況和實際工作進行推動。通過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的核心支點。通過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打造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源頭。通過促進各類創新要素聚集,最佳化配置科研力量,建設科技資源共享的開放平台。通過完善科技評價機制,擴大科研自主權,探索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全新範式。
二、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一)依託重大創新平台加強基礎研究
圍繞學科優勢,以海河實驗室、重點實驗室、交叉創新中心、前沿科學中心等重大創新平台建設為依託,集中優勢資源,加強基礎學科、套用學科、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催生新領域新範式。整合優勢資源,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力爭腦機互動、手性科學、套用數學、合成生物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搶占基礎前沿制高點。發揮國家套用數學中心作用,凝練和解決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區域及產業發展重大需求中的數學問題,推動數學與工程套用、產業化的對接融通。做強做優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實驗室聚焦重大前沿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力爭在戰略必爭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提升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源頭供給能力。
(二)促進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融通
以解決重點產業技術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目標,構建從產業發展實踐中凝練基礎科學問題的機制,實現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相互促進,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源頭和底層理論。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引導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勵企業、社會力量以聯合出資、捐贈等多種途徑設立套用基礎研究基金,落實基礎研究的相關稅收優惠。
(三)推進科技基礎平台建設和共享
加快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探索為京津冀地區綠色協調發展提供重要決策建議和科學解決方案。對接國家科技文獻基礎設施,面向全市各類科技創新主體,建設安全可靠的科技信息資源發現服務平台。加強面向科技信息數據挖掘和情報分析等技術的攻關,提升數據深度加工和信息深度整合能力。完善多方聯動、開放協同的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工作體系,加強京津冀優質科技資源有效集成。
三、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一)加強核心技術攻關能力
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在“保持現有優勢”、“解決‘卡脖子’問題”、“搶占未來戰略必爭領域”技術方向上強化布局。聚焦基礎軟硬體、先進通信、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及智慧型網聯汽車、現代中醫藥、合成生物技術、高端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爭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等重大任務在津實施。採取揭榜掛帥、定向擇優、定向委託等方式,依託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推動重大專項項目、平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攻克一批對外高度依賴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占據世界科技前沿的優勢技術,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二)提升科技創新的賦能能力
圍繞製造業立市強化科技賦能,著力推動以信創產業為突破口、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等為重點的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產出一批標誌性成果,打造創新套用場景,促進技術創新加速疊代和成果快速產業化規模化套用,支撐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強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綠色製造等技術對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車工業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
第四章 著力完善創新體系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加強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培育,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創新創業孵育平台服務效能,擴大科技創業群體規模。提升高校院所創新實力,支持建設研究型大學。著力引聚國家級大院大所。
一、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一)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計畫
按照“保存量、促增量、育幼苗、引優苗、建生態”思路,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與企業登記信息庫、智慧財產權資料庫等“多庫聯動”,按照遴選+入庫+培育+認定“四個一批”工作機制,引導人才、服務、政策、資本向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堅持破解高新技術企業難題導向,實施精準找苗育苗行動,構建高新技術企業聚集的產業創新鏈,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創新生態主力軍。
(二)大力推動高成長企業梯度培育
建立“雛鷹—瞪羚—領軍”梯度培育機制,加強獨角獸企業培養,在套用場景、數據支持等方面分級分類加強精準支持。建立企業榜單定期發布機制,通過第三方定期發布,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源支持企業發展。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鼓勵其加大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投入,發揮其在打造戰略科技力量、承擔重大科技任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創業
加強市、區聯動,高水平建設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海外人才創新型載體等孵化載體。繼續辦好“雙創周”、創新創業大賽、“創客中國”等賽事,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熱度”和“濃度”。發揮大企業平台化資源連結和整合作用,著力推動企業開放式創新、裂變式創業。大力推動高校院所前沿技術創業,推動顛覆性技術和產品疊代,加強套用示範和場景創新,孵育新產品、新企業、新業態。
(四)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加大技術創新和服務平台在企業中的布局力度,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整合資源組建共性技術平台或科技創新基地,加強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服務)和產業鏈培育。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引導企業家參與科技決策、開展創新研究和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加大企業研發投入扶持力度,落實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政策。落實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稅收政策。推動構建企業主導的融通創新生態,支持領軍企業統籌行業上下游創新資源,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
二、提升高校院所創新能力
(一)著力提升高校創新能力
堅持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三位一體,深入最佳化高校科研體系布局,支持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支持高校建設科研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校企聯合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平台,承接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重大科技任務,力爭在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形成競爭新優勢。鼓勵高校面向學科發展趨勢開展跨學科協同攻關,圍繞重點領域部署建設一批交叉創新中心。引導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建立人才培養、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聯動機制,把科研和人才優勢轉化為區域發展新動能。
(二)著力增強科研機構創新實力
鼓勵中央駐津科研院所加強院地合作和資源整合,建設重大創新平台,引育頂尖人才隊伍,承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打造一批一流的科研機構。著力引聚國家級大院大所,推進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在津建立分支機構,引進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調查中心等一批科研機構。深化市屬科研機構改革發展,建立健全科研院所分類評價制度,擴大科研機構自主權,推動套用類、轉制類科研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科研院所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鼓勵科研機構對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協定工資、項目工資等多元分配機制。鼓勵各類企業、高校院所獨資或合作建設多種形式的新型研發機構,構建需求導向、自主運行、獨立核算、不定編制、不定級別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三、最佳化科技創新平台體系布局
(一)推動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堅持需求導向與學科導向相結合,開展市級實驗室最佳化整合,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對優秀市級重點實驗室的支持力度。圍繞重大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建成多層次、寬領域、特色優勢明顯的實驗室體系。圍繞構建和完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支持建設一批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形成梯次發展、多元協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平台體系。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參與全球科技創新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聯合實驗室,支持企業建立海外研發中心。最佳化技術研究、檢驗檢測、質量標準、大型儀器等公共科技服務平台體系,提高基礎支撐和共享服務能力。
(二)完善科技創新平台建設體制機制
通過加強部市共建、央地合作、區域合作、區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整合創新優勢資源推動各類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建立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相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健全績效導向、動態調整的分類評估機制。
第五章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及支撐體系建設
堅持“以用立業”,加強大學科技園、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等成果轉化產業化載體建設,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完善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打通成果轉化中的堵點難點,推動技術要素市場化流動。
一、加強成果轉化產業化載體建設
(一)全面推動大學科技園建設
全面落實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天津市大學科技園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天津市大學科技園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21—2023年)。發揮高校和所在區“雙主體”作用,推動“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城市社區”三區聯動,探索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創新。依託高校學科優勢,結合所在區發展定位和產業布局,以“一校一園”、“一校多園”和“多校一園”等模式建設大學科技園,在高校資源密集的區建設有區域特色的大學科技園。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所自建科技園或參建大學科技園。支持京冀高校在本市建設大學科技園分園。支持濱海新區與高校加強合作,推動“雙城”建設。使大學科技園成為高校成果轉化“首站”、區域創新創業“核心孵化園”和新興產業“策源地”。
(二)著力推動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
加強市、區聯動,進一步發揮各區建設主體作用,圍繞主導產業和技術需求,推動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資源與各區產業緊密對接,發揮產業技術研究院在聚集資源、技術供給、轉化孵化、人才輸送等方面的功能,實現共建共享共贏。支持向社會提供關鍵共性技術、產品樣機、生產工藝、裝備等技術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推動產業技術研究院內部創業,衍生孵化一批科技企業。
(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支撐區域經濟發展
推動國家級、市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打造成果轉化政策高地,以點帶面促進區域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區域科技資源和產業資源優勢,通過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可示範推廣的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加快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形成服務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構建專業化服務體系,打通國內外技術、人才、資源下沉渠道,引入中國科協創新資源,服務重點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二、提升成果轉化產業化服務能力
(一)打通成果轉化政策落實堵點難點
深入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建立有利於促進成果轉化的績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院所全面落實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試點賦予成果完成人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稅收政策落地。落實盡職免責制度,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的人員不作負面評價。
(二)構建高水平技術轉移體系
以市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為核心,發展區域、高校院所、行業、服務等四類技術轉移機構,構建與國內外技術市場互聯互通的技術轉移網路。建立科技成果庫和企業技術需求庫,打造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供需對接、成果融資等科技成果市場化流動平台,推動技術要素市場化流動。開展“科技成果俏津門”品牌活動。建立多層次的轉移人才培訓體系,推動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高校建設概念驗證中心,發揮企業科技特派員作用。鼓勵企業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熟化基地,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示範企業。
第六章 強化以京津冀為引領的開放協同創新
發揮先進制造研發基地作用,圍繞各類科技創新要素集聚和互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雙鏈融合,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打造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最佳化科技創新空間格局,圍繞各區科教、產業及區位優勢,打造一批科技創新聚集區和主導產業突出的創新標誌區。統籌推進區域科技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和“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推動形成開放協同創新格局。
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
(一)融入京津冀科技創新體系
積極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雄安新區創新發展,共建國家創新基礎設施和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共建一批產業技術聯盟、產業技術創新平台和公共服務平台,承接北京基礎研究和原創成果在本市套用轉化。推動京津冀高校院所、創新型領軍企業最佳化整合創新資源,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共建創新型產業集群。推動科技創新政策協同互動,強化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科技創新券互認和大型科研儀器共享等機制。促進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建立京津冀科技數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共享機制。
(二)推動建設區域創新網路
與北京市、河北省技術轉移機構實現互聯互通,發揮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作用,成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用好國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吸引國家級大院大所高水平成果來津轉化,推動技術要素跨區域融通合作。積極融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合作,帶動產學研用各類創新主體的跨區域跨領域協作攻關。
(三)推動區域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圍繞“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推動從北京中關村到天津濱海沿線各區形成布局合理、要素密集、環境卓越、活力強勁的科技創新發展帶,加快高校和科技園等重要節點的創新發展,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等京津協同創新中心,支持東麗、津南、北辰、靜海等區打造京津微創新中心,輻射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深化“通武廊”科技合作。推動北京、天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聯動發展。
二、打造創新空間新格局
(一)建設科技創新標誌區
圍繞國家戰略和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依託各區、功能區,建立“創新平台+企業孵化+產業園區”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營造優良的產業創新生態,打造一批有主題有靈魂的創新標誌區。
(二)打造科技創新聚集區
依託各區創新資源和稟賦基礎,著力打造一批科技要素富集、創新濃度豐厚、創新引領力和帶動力強勁的創新聚集區。依託南開區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合力打造啟航創新產業區。依託東麗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打造研發產業聚集區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深化海河教育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天津智谷”。圍繞科教資源基礎和技術創新優勢,推動紅橋、西青、北辰、寶坻等區打造區域特色的創新聚集區。
(三)高質量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聚焦國務院賦予的“創新主體集聚區、產業發展先導區、轉型升級引領區、開放創新示範區”定位目標,推進高成長、高技術、高價值企業集聚,構建以信創產業為首位度產業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台,匯聚高端產業創新人才,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探索“雙自聯動”發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深化對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鞏固濱海高新區法定機構改革成果,進一步深入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創通票”等創新政策體系,打造宜居宜業宜創的一流營商環境。
(四)高標準推動人工智慧試驗區建設
加快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研發,以自主算力引擎、智慧港口、車聯網套用為重點,推動城市管理、智慧型交通、自主算力、車聯網重大套用場景落地,打造智慧城市建設的國家級標桿區、自主算力引擎的國家級領航區、智慧港口的國家級示範區和車聯網套用的國家級先導區,建成一批人工智慧新地標,促進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三、加強國內外開放創新
(一)統籌推進區域科技合作
圍繞本市產業創新需求,促進區域間園區結對共建、項目聯合攻關、平台協同聯建、資源開放共享。深化部市、院市、校市合作。支持國內知名企業和高校院所在津設立研發平台。鼓勵本市企業和高校院所牽頭組建、參與跨區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重大創新平台創新運行機制,與外地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科研合作。加強對新疆、西藏、甘肅等地的科技對口支援和幫扶。
(二)強化國際科技創新合作
推動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徑,深化“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深化與北歐在智慧型製造、創意設計、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合作,加強與俄羅斯、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依託世界智慧型大會、夏季達沃斯論壇等國際高端論壇引聚全球創新資源,促進科技人文交流。鼓勵科技領軍企業等加強全球研發布局,設立海外研發推廣中心和中外聯合研究中心。鼓勵具備優勢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承擔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和國際援助項目。依託各類戰略科技力量構建國際技術協作網路,鼓勵有實力的機構參與實施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工程。
第七章 構築人才聚集高地
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打造海河英才行動計畫升級版,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加大傑出人才、產業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培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強人才與教育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
一、加快集聚高端人才
(一)大力引聚海內外高端人才
堅持長期聘用和柔性引進相結合,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圍繞高端緊缺人才目錄和科技創新人才圖譜,聚集高端創新人才和團隊。打造“海河英才”行動計畫升級版,暢通青年和緊缺人才引進通道,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急需人才推廣“企業提名單、政府接單辦”模式。支持濱海新區建設人才特區,推動建立外事審核審批直通車制度,深入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支持和鼓勵外籍高端人才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打造國際人才集聚區。
(二)加強多層次人才培養
深入實施傑出人才培養計畫,重點遴選培養一批院士後備人才,選拔培養千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促進更多高校畢業生留津發展。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博士後工作站,吸引更多博士來津集聚。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和人才評聘制度,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更多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加強產業領軍人才培養,加快推進無人機和新材料等十大產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工作。加強“海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具有鮮明時代特徵、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企業家隊伍。
二、充分激發人才活力
(一)創新人才評價方式
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賦予用人單位、行業組織人才評價主體地位。拓寬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渠道。實施代表作評價等評價方式,適當延長基礎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評價周期。
(二)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
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以市場價值為導向,強化人才激勵,以科研項目為紐帶、以產業協作為橋樑,促進科技人才雙向流動,支持科研人員離崗創業、企業研發人才高校任職,實現人才資源共享共用、有序流動和良性循環。
三、持續最佳化人才環境
支持人才團隊攜帶項目“帶土移植”,推行“項目+團隊”服務模式,為人才團隊提供個性化服務。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培育一批獵頭、管理諮詢、服務外包領域人力資源服務龍頭企業,為用人單位和人才提供高端人才尋訪、甄選推薦、引進培訓等定製化服務。建立專業化人才服務專員隊伍,提供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和延伸服務,完善配套服務保障措施,幫助解決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人才關切的實際問題,讓天津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實現夢想的熱土。
第八章 營造優良創新生態
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加快科技管理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完善項目管理和投入,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和應急機制。強化科技創新的法治保障,加強智慧財產權和技術標準套用。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加強學風和作風建設,完善科研誠信體系,推進全域科普向縱深發展,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一、完善科技巨觀管理體系
(一)健全科技創新決策與協調機制
落實“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要求,加快科技管理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增強定戰略、定方針、定政策和創造環境、搞好服務的科技治理能力。加強巨觀決策機制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智庫作用,完善科技情報、科技統計等服務機制。完善科技創新統籌協調機制,加強各部門在規劃制定、政策推動、項目實施等方面的協同。通過市科技局與各區人民政府共建工作機制等方式強化市、區聯動,形成合力推進重大任務實施。發揮企業、高校、協會學會等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作用,形成多元參與、協同高效的科技管理新格局。
(二)深入推進科技評價改革
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落實科研單位評價改革主體責任。推動科研活動的分類評價,深化基礎研究、套用研究、技術開發類項目的跟蹤和分類評價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鼓勵高質量科技成果產出。改革完善科技獎勵制度,建立公開提名等機制。推動科研院所依法依規實施章程管理,賦予科研院所和領軍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權。鼓勵新型研發機構在運行機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方面探索制度突破。
(三)強化科技監督體系
不斷增強科技監督的規範性和科學性,建立事前承諾、事中監督和事後績效評估的監督管理機制,強化法人主體責任,建立隨機抽查和專項評估制度,加強對科技項目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最佳化科研監督管理。
二、完善科技項目管理機制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組織方式
遵循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規律,深化科技計畫管理改革,適應不同研究任務目標和組織範式需求,形成項目分類管理機制。綜合運用公開競爭、定向委託等方式,探索新型項目組織形式。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的科技項目遴選機制,探索最佳化項目團隊遴選方式,健全穩定支持與競爭性經費相結合的科技投入模式,完善符合科研規律的績效管理機制。發揮第三方專業機構在項目過程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
(二)構建技術攻堅和應急機制
在推動科技研發布局和技術攻關過程中,完善和探索技術攻堅和應急機制。對重大科技專項等戰略任務,實行“揭榜制+里程碑”等管理方式。對面向企業需求的科研任務,完善“企業出題、高校院所破題、政府助題”競賽、科研眾包等模式,探索“懸賞制激勵”、“賽馬爭先”等任務管理方式。聚焦公共衛生、重大災害等重大應急科技需求,建立面向重大突發事件科技攻關的快速回響和應急支持機制,完善平戰結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機制和組織體系。
(三)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
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最佳化支出結構,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和激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引導全社會科技投入向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傾斜,提高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重。拓展社會投入科技創新渠道。
三、最佳化科技創新環境
(一)完善法規政策體系
健全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根據新形勢適時修訂製定相關科技創新法規。貫徹落實國家和本市關於科技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學普及等法律法規,加大宣傳普及力度。推動科技創新領域的依法行政,維護和保障科技創新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強科技、工信、教育、人社、國資等各部門政策協調和銜接。
(二)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
形成資本聚集活躍的股權投資體系。設立天使母基金、鼓勵有實力的高校、院所、園區建立創業投資基金,形成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專項投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產業投資”股權投資體系。實施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工程,與深交所、上交所、新三板等聯合設立天津基地,推動更多科技企業登入資本市場。建立融資便捷高效的科技信貸體系。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建立面向科技企業的專營機構,創新金融產品,縮短審批流程,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加大科技擔保支持力度,探索開展科技保險、科技租賃、智慧財產權、應收債款質押融資,拓寬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套用和適用範圍。打造區域科技金融服務品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一批專業化科技金融對接服務平台,開展特色化科技金融培訓、對接路演等服務。
(三)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技術標準套用
推進智慧財產權高質量創造,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推進智慧財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加強智慧財產權的運用,支持濱海新區、東麗區高水平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試點城區,推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促進更多創新成果轉化套用。充分發揮中國(天津)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和中國(濱海新區)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的作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牽頭或參與各類標準的起草和修訂,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標準體系。
(四)加強學風作風建設
加強學風和作風建設,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好科學家故事。營造尊重創新、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寬容失敗的良好創新文化氛圍。全面加強新時代科技創新宣傳,提升全社會對天津科技創新發展的認識。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完善科研誠信信息系統建設,強化科技界聯合懲戒機制,完善與市級信用信息平台以及其他社會領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科研環境。
(五)推進全域科普向縱深發展
堅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推進全域科普向縱深發展。實施全域科普全領域協同行動,進一步完善全域科普法規政策體系,健全全域科普工作機制,持續開展好重點科普活動,打造專業科普品牌。提升科普資源供給能力,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普產品徵集、審核、發布、評價機制。落實全域科普屬地責任,大力實施科普惠民工程,提升基層科普陣地建設整體水平和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加強科普場館、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啟動天津科技館新館建設,完成天津市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進一步推動科普全媒體智慧傳播,不斷豐富科普傳播渠道。大力培養科普人才隊伍,實施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全面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第九章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一、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強化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和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全面推進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技創新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落地見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全面提升科技系統黨的建設質量。
二、加強組織協調
在市科技領導小組統籌組織下,發揮好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科技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等科技議事協調機構職能。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密切協調配合,完善工作機制,精心組織實施,加強協同推進,推動形成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
三、最佳化運行機制
增強規劃對科技任務布局和資源配置的引領作用,構建規劃、任務一體化有效銜接機制。加強年度計畫和規劃部署的有機銜接,將主要指標和任務納入年度工作重點。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根據監測評估結果及時對規劃指標和重點任務進行調整,把監測評估結果作為最佳化資源配置、改進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
印發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經天津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天津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照此執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