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生鮮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研究》是2017年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生鮮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研究
- 作者:徐靜
- 出版社:江蘇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8406413
《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生鮮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研究》是2017年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靜。
《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生鮮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研究》是徐靜、姚冠新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11月。全書共9章,整合了供求理論、蛛網理論、價格理論、供應鏈理論和商品流通理論,立足供應鏈視角,從造成中國生鮮農產品供給...
《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生鮮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研究》是2017年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靜。內容簡介 本書從我國生鮮農產品供給問題的根源出發,整合產品供求理論、蛛網理論、供應鏈管理及商品流通等相關理論,套用博弈論建模、神經網路預測和非線性規劃等方法從供給數量、質量和物流過程保障三個層面對我國的...
《基於物聯網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集成系統研究》是2019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到農業供應鏈系統中,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與方法,採用物聯網、雲計算、利用大數據理論與技術以及Web Services和中間件技術,建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物聯網集成套用系統,形成“平台 套用”的整體架構,從而...
二 政府監管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三 奶農預期利潤的影響因素 四 本節 小結 第四節 基於銷售商利潤的生鮮食品最優變異度分析 一 模型建立 二 最優變異度 三 數值算例 四 本節 小結 第五節 以肉類農產品供應鏈關鍵環節 為視角的質量安全防治有效性分析 一 肉類農產品的防治模型 二 數值算例 三 本節 小結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六大建議 編輯 語音 一、加大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持續推動農業穩定發展1.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首先要穩住糧食生產,確保不出現滑坡。要切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繼續開展糧...
設施農牧業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畜產品流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力求通過完善相關制度,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向“地”和“水”要產量、要效益;規定了糧食種植、畜牧業發展、肉牛肉羊生豬生產、奶業、羊絨業、飼草產能建設等內容,力求保障和促進擴大農畜產品生產數量,不斷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畜產品有效供給能力。
農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揚州生鮮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對策建議 徐靜 姚冠新 汪思婷 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蘇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路徑研究——基於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的視角 韓宏華 邵紅寧 魏清 陸建飛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張林煥 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模式與經驗——基於江蘇省部分革命老區的實地調查 高功步 長江經濟帶水稻...
53.姜啟軍,胡珂. 基於核心企業的乳製品供應鏈食品安全誠信管理研究[J]. 中國乳品工業,2017年4月 54.胡彭鵬,姜啟軍. 宣城市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分析[J]. 華東經濟管理,2017年第5期 55. 虞嘉雯,姜啟軍. 基於社會共治的生鮮農產品電商的質量安全監管[J]. 上海農業學報,2017年第5期 56.劉楊,姜啟軍. ...
碳標籤標識以圓形標誌為基礎以及綠葉組成的圖案,代表著保護或無限,並搭配CO2化學符號以及在標誌中標示產品碳足跡排放量數字。 [19]碳標籤側重從源頭治理方面推動減污降碳,幫助企業碳減排、建設綠色產業供應鏈的有效工具,是一種政策、方法以及環境管理工具,更多是一種鼓勵消費者和生產者支持和保護環境的方式 [22],...
(2)加工配送區,依託北京新發地成熟的綠色直通車物流保障系統,結合市場內農副產品的有效供給以及現代化的冷鏈物流系統實現農副產品的檢測、分揀、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全過程加工配送體系,保障京津冀地區內機關團體、企業單位、賣場超市的需求供應。(3)冷鏈物流區,項目確立了以傳統農產品交易市場向國際現代化冷鏈...
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強與縣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在符合要求前提下,探索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盤活存量低效用地。做好項目策劃,爭取省重大產業項目帶帽土地指標。強化資金保障,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面向服務業企業創新信貸產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比例,降低融資成本...
探索有效的國有金融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及實現方式,推動國有金融資本更好服務雲南產業發展。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全面發展信貸市場,培育發展資本市場,加快發展保險市場,穩妥發展外匯市場,提高全省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提高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主動運用貸款承諾、信貸限額、循環...
健全糧食儲備體系,保持合理儲備規模,規劃建設一批區域性農產品應急保供基地。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監測預警,建立健全重要農產品供需分析機制和信息發布平台,完善價格調控機制,提升儲備管理能力、市場監測預警能力、加工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保障市場供應充足和價格平穩運行。大力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有效降低糧食生產、儲存、運輸、...
13. 強化流通環節金融有效供給。支持金融機構圍繞乳業、牛羊業、馬鈴薯等優勢特色農牧業的加工、銷售、運輸、儲存環節制定專項金融服務方案,引導商業銀行對生鮮農畜產品運銷、加工龍頭企業提供差異化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基礎上,保障流通企業在採購、儲存、加工、銷售、運輸等環節的融資需求。支持...
持續推動18個原深度貧困鄉鎮鄉村振興,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範樣板。按照“一高、兩低、三薄弱”標準,確定17個發展基礎薄弱鄉鎮,開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鼓勵各區縣根據自身實際,確定一批重點幫扶村、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第三章 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毫不放鬆抓好...
(一)提高農業供應鏈服務質量。1.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以農產品主產區、重要集散地和主銷區為基礎,立足各地特色產業,提升產地初加工、批發和零售等環節功能,完善跨區域產銷鏈條,促進流通節點有效銜接。鼓勵大型電商、郵政、快遞和商貿流通企業開展市場化合作,建立完善農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務規範和運營機制,以縣...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產地冷鏈配送中心,打造農產品物流節點,發展農超、農社、農企、農校等產銷對接的新型流通業態。鼓勵發展生鮮農產品新零售。支持冷鏈物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大型流通企業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下沉供應鏈,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五)鄉村新型服務業。鼓勵社會資本發展休閒觀光、鄉村民宿、創意農業...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以機制體制創新激發消費新活力,以改善消費環境和規範市場秩序釋放消費新空間,以產品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消費新需求,挖掘釋放消費潛力。在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數字消費、智慧型消費等方面著力,培植消費新熱點,必然催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業態,帶動家政、...
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利用信息網路技術,開展市場信息、農資供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機作業、農產品初加工、農業氣象“私人定製”等領域的農業生產性服務,促進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便民化。3.增強農業農村數字創新能力 整合農業科教系統數據資源,推動農業科研數據共享,增加農業科技服務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科技協作攻關。發揮...
制定數據資源管理制度,探索數據流通規則制度,實現同一標準採集數據、同一源頭提供數據、同一系統共享數據,有效破除數據壁壘和“孤島”,打通傳輸套用堵點,提升消費信息數據共享商用水平。依託平台型供應鏈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鏈條,強化大數據開發套用。——著力培育“軟體+硬體”智慧型套用產品。支持...
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梯次推進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脫貧地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有效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生豬產能鞏固提...
充分利用好現有6萬公頃水庫(5.13萬公頃水電站庫區、0.87萬公頃水庫)開展生態養殖和休閒漁業,解決電站(水庫)庫區移民生計及發展問題,促進漁業發展;通過池壩塘改造和提高水產養殖技術增加單產等措施開展3667公頃池壩塘健康養殖,保證水產品有效供給;逐步改造9000公頃稻田繼續推進稻漁綜合種養,解決基本農田保護與...
堅持科技興牧、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興農,保持用地、財政、金融、環保扶持生豬等重要畜禽產品政策的穩定性、延續性、長效性,確保“菜籃子”有效供給。持續鞏固生豬產能,落實產能調控實施方案目標要求,緊盯能繁母豬、規模豬場保有指標,做好監測預警、分級調控、考核問效,推動生豬“保險+期貨”試點,加強風險...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為主要目標,以提高...
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穩定糧食生產。深入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保障全市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129萬畝,產量穩定在53萬噸。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創新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積極發展優質稻、雙低油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
加強假冒偽劣產品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減少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的衝擊,推動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滿足人們對安全、優質的要求。維護消費市場秩序,加大農村流通產品監督抽查覆蓋面,強化消費領域大數據在打擊假冒偽劣方面的套用,擴大農村對合格產品的消費使用。保障市場公平競爭,提升監管意識與監管能力、水平,...
發展引導:完善農產品流通加工、冷庫及冷鏈運輸等設施設備,提供生鮮電商、冷鏈倉儲、中央廚房、冷鏈共同配送和食品安全溯源等服務,鼓勵申報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壯大上饒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集群;以沿海發達地區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產供銷合作,健全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聯合建設一批糧油、肉類、蔬菜、水產、茶葉和水果等...
從新發展格局看,戰略基點是擴大內需,邏輯起點是供應充足穩定,尤其是糧食、豬肉等農產品要做到有效供給。“十三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農產品保供提出明確要求,農業農村部對各省(區、市)下達了糧棉油糖肉奶等重要農產品保障目標。我省畜產品總體自給水平較低,豬肉自給率40%、牛羊禽肉34%、禽蛋27%...
最佳化區域布局,東部區域以確保糧食有效供給為重點,按照現代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著力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玉米產業基地,延長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承接京津冀主要農產品生產功能。西部區域積極發展小雜糧等特色農業生產,擴大抗旱、高產的“張雜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