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州“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

《西雙版納州“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已經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同意,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4月24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雙版納州“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4月24日
  • 發布單位: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前 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推動商務發展的關鍵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編制並有效實施《西雙版納州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西雙版納州緊抓重要戰略機遇期,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雲南省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在總結“十三五”西雙版納州商務工作成就基礎上,深入分析西雙版納州“十四五”時期商務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明確提出西雙版納州商務發展戰略、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一、“十三五”商務工作回顧“十三五”期間,面對複雜嚴峻的發展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衝擊,西雙版納州商務領域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促改革、謀發展,實現商貿流通、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引進外資、口岸建設“五個提升”。開放平台建設,電子商務、物流、會展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一)消費驅動作用顯著提升,商貿流通體系更加健全“十三五”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由2015年的189.19億元增至272.52億元,年均增長7.57%。圍繞步行街改造提升、夜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升級,策劃“樂享消費、美好生活”“誠信興商、質量強商”促消費活動,同步開展全國消費促進月等促銷活動,發放消費券帶動消費7648.88萬元。全州商貿流通網點驅動內需消費動能明顯,全州便利店、購物中心、網路購物等新興業態迅速發展,建成融創商業廣場等一批大型商業網點,告莊“星光夜市”等一批特色步行街,升級改造一批集貿市場。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鄉鎮集貿市場消費環境持續最佳化,基本解決農村居民“買難”“賣難”的問題。全州建成二手車交易市場9個、成立汽車拍賣企業11家,獲評中華老字號企業1家、雲南老字號企業5家、中國綠色飯店3家、3A級物流企業1家。(二)對外貿易能級持續提升,外貿重點項目迅速推進“十三五”期間,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15年的21.34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33.47億美元,年均增長9.42%。對老、緬、泰三國外貿進出口占全州外貿進出口總額的99.8%,全州獲得對外貿易經營權的企業戶數增至1650家。服務貿易收支保持平穩,服務貿易跨境收支總額923.53萬美元。全州參與服務貿易的主體不斷增加,組織開展旅遊服務貿易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申報,州傣醫研究所(州傣醫院)申報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項目。外貿重點項目推進成績顯著,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項目中老方向項目建設通過驗收,中緬方向試點境內項目有序推進。(三)對外投資合作大幅提升,實際利用外資穩步擴大“十三五”期間,累計對外直接投資10.42億美元,較“十二五”期間增長66.99%。到2020年,全州備案登記對外投資企業85家,投資涉及種植、養殖、進出口貿易、採礦、房地產、建築、農產品加工、木材加工、商務服務、食品製造等領域,投資項目分布於寮國、緬甸、荷蘭、俄羅斯、越南、泰國,境外罌粟替代種植模式有序開展。累計實際利用外資7964.35萬美元,比“十二五”末增加358.65萬元,95個外商投資企業來自韓國、澳大利亞及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投資涉及房地產、電力、旅遊開發、農業種植及加工、諮詢等項目和行業。(四)口岸對外開放程度顯著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十三五”期間,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從2015年的193.38萬噸增至2020年的618.6萬噸,年均增長26.18%;口岸進出口貨值總額從2015年的21.34億美元至2020年的33.47億美元,年均增長9.42%。口岸對外開放及擴大開放程度不斷提升,打洛公路口岸對外開放通過驗收,關累港口岸獲批對外開放,磨憨鐵路口岸、勐滿公路口岸已列入國家口岸開放審理計畫,磨憨鐵路口岸聯檢查驗設施規劃建設工作有序快速推進。西雙版納州已有5個國家級口岸,10個重要陸路通道,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也日趨完善。
(五)開放型平台建設成績顯著,會展產業發展加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西雙版納州獲國家、省批覆建設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第一批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內各項重點基礎設施及物流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穩步推進,開展圍網區招商引資,重點引進免稅購物、展示交易、倉儲物流、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項目,著力將圍網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商貿平台。會展產業發展成績豐碩,成功舉辦三屆西雙版納邊境貿易旅遊交易會、首屆寮國烏多姆賽·中國西雙版納邊境貿易商品交易會、首屆寮國波喬·中國西雙版納邊境貿易商品交易會、第九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商品交易暨舌尖上的西雙版納美食展銷。積極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南亞博覽會、中國(廣州)秋季國際茶業博覽會等重要展會,提升全州企業及特色產品在全國及國際的知名度。
(六)物流產業發展紮實推進,電子商務貢獻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全州快遞服務業務量增速顯著,從2015年的391.9萬件增至2020年的1455.56萬件,年均增長30%。全州物流產業硬體配套設施建設也在穩步推進,到2020年,全州完成2個縣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1個大型現代物流園基礎設施建設。磨憨鐵路口岸的國家級重點物流樞紐建設項目完成了項目初期規劃工作,並納入雲南省“十四五”物流規劃重點項目。2020年全州網路交易額163.74億元,網路零售額89.09億元,全省排名第3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對具備條件的國家級貧困縣實現全覆蓋,勐海、勐臘兩縣順利獲批實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勐海縣跨境電子商務興邊富民三年行動計畫通過驗收,積極申建中國(西雙版納)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十三五”期間,全州商務發展成效顯著。“十四五”時期加快商務高質量發展,還需克服西雙版納州區位優勢、平台優勢、資源優勢等還未充分發揮等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居民收入放緩削弱消費能力和意願,消費總量偏低結構不平衡,消費拉動經濟聚集效應和輻射能力不足。二是外貿發展受新冠肺炎疫情與負面準入清單影響,發展比較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邊民互市貿易發展一定程度受到制約。三是外資外經亟待轉型,吸收外資增長動力不足,層次低、對經濟的帶動能力弱,外貿體量偏小。四是口岸基礎設施滯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口岸交通和物流配套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制約口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五是物流和跨境交通發展滯後,物流產業發展規劃不夠完善、政策配套不全、人才匱乏,無跨境物流運輸試點企業,以公路運輸為主的物流成本偏高,周邊國家交通基礎設施普遍較為落後,通而不暢問題明顯。六是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發展緩慢,全州電子商務起步較晚,多數電商企業處於小、散、弱狀態,電商人才匱乏,“工業品下行”量大,“農產品上行”量小。
二、“十四五”時期的新形勢新要求
(一)發展機遇
一是國際形勢變化帶來商務發展新機遇,西雙版納州將成為我國南向開放的最前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進期,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數位化成為全球共識,雙邊、區域經濟合作勢頭上升,全球供應鏈重構帶來新機會。“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中國正式提出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帶動西雙版納州向外向型經濟發展。隨著泛亞鐵路中段通車,中老鐵路通車,中老經濟走廊、中老泰經濟走廊的建設,中老命運共同體、中緬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西雙版納州將成為我國南向開放的最前沿。
二是國家戰略轉向催生新布局與新任務,西雙版納州將形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連線支點”。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形成。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政策在雲南交匯疊加,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為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貿易創新發展、雙向投資最佳化提供新機遇。西雙版納州在培育和壯大內需市場上亟待加大力度,挖掘內需潛力尋求新的角色定位,提升消費的品質、特色、水平。藉助國家支持邊民互市創新發展政策,做強口岸城鎮,形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連線支點”。
三是科技革命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催生新動能,數位化將促進西雙版納州加快高質量發展。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處於集中迸發的關鍵時期,將推動產業組織和商業方式產生重大變革,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創新不斷湧現,商務經濟數位化特徵越來越明顯,全球進入數字驅動貿易的時代。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人臉識別和5G為代表的數字產業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商務發展模式,也將為西雙版納州商務發展數位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和發展動能。
四是雲南和西雙版納州發展轉型邁入新階段與新征程,“十三五”時期,雲南省經濟社會實現了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經濟總量、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民生補短板實現五大歷史性突破。經濟總量躍上2萬億元台階,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省綜合交通、產業基礎、資源條件、生態環境、改革創新等逐步形成協同效應,發展基礎更加厚實,動能更加強勁。西雙版納州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州,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加速推進,關累港獲批為國家級口岸,打洛公路口岸通過國家驗收,為商務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面臨挑戰
一是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加,西雙版納州深入開展對外貿易及投資合作制約因素增多。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加,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愈演愈烈,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投資壁壘增多,貿易摩擦加劇,國際經貿格局更趨於碎片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區域化、本土化趨勢明顯。西方對我國經濟阻遏也在加大,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交織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增加地區經濟不確定性,周邊地緣政治複雜多變,緬甸局勢動盪,周邊區域內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對外開放合作面臨更加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
二是國內省內發展環境經歷深刻變化,西雙版納州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困難加大。“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處於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消費增長的收入基礎和中高端供給不足。雲南省經濟體量帶動作用不明顯,對外開放的規模和層次不高,社會消費增速放緩,外貿發展動力不強,外向型產業基礎薄弱,口岸、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國際大通道“通而不暢”。
三是全州商務發展對外和對內面臨新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持續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對西雙版納州經濟運行的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對沖,境外疫情輸入防控面臨更加嚴峻的風險和挑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動能不強,生態環保、民生保障、邊疆社會治理、強邊固防、安全生產等領域仍存在短板弱項,改革發展穩定面臨較大壓力,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縣域經濟發展不充分,對商務高質量發展帶了來挑戰。
三、“十四五”商務發展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加強黨對商務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努力建設成為世界旅遊名城、沿邊開放示範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牢牢把握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和全國發展大局為核心要義,以培育消費新動能,提高農村電商發展水平,擴大農村消費,推動鄉村振興,夯實國內大市場做強“內循環”。緊抓中老鐵路開通帶來的機遇,以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六個國家級口岸等開發開放平台為載體,強化口岸新基建完善服務新功能,發展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電商、跨境產能,連線國際市場融入“外循環”。確保實現消費、外貿、外資、對外投資、網路零售五個倍增,打造全省商務發展新標桿,推動西雙版納州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開放發展,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充分發揮西雙版納州區位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和雲南發展戰略,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國內區域合作,進一步發揮園區、口岸、會展等開放平台作用,主動服務和融入中老鐵路發展機遇,加大創新試驗力度,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構建內外並舉、區域協調、統籌推進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堅持創新發展,增強商務發展動能。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始終把創新擺在商務發展的核心位置,以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開放模式創新作為驅動商務發展的主動力,圍繞雲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利用西雙版納州區位及資源優勢,加快創新主體培育,加強新競爭優勢,培植新發展動能。
堅持協調發展,加快商務結構調整。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正確處理商務發展中的重大關係,推動貿易結構、資本結構、市場結構、要素結構以及空間發展結構的全方位最佳化,推動消費結構升級,促進內需和外需互動發展,最佳化對外貿易結構。注重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商務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堅持綠色發展,提高商務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戰略定位,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倡導綠色消費方式,擴大節能環保產品消費,引導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把西雙版納建設成生態美、環境美、城市美、鄉村美、山水美的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堅持共享發展,增強商務服務民生功能。把共享發展作為商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努力構建城鄉一體、惠及全民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滿足民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更好地踐行商務為民理念。
(三)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西雙版納州商務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成效顯著,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同全省商務發展目標一致,實現社會消費、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投資、網路零售五個倍增。到2025年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加突出。高質量市場體系基本建成,消費業態持續創新,消費環境不斷最佳化。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48.14億元。
——對外貿易驅動增長作用更加突出。外貿競爭力明顯增強,貿易模式創新取得明顯進展。全州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9%,到2025年,全州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80億美元。在跨境旅遊恢復的前提下,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均增長15%。
——雙向投資合作紐帶作用更加突出。利用外資量質齊升,對外投資步伐加快,外資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全州實際利用外資、直接對外投資年均增長15%,到2025年分別達到1359.68萬美元和2.61億美元。
——開放平台輻射引領作用更加突出。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雲南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提速,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加強聯動,口岸服務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流通體系循環帶動作用更加突出。現代流通體系更加完善,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持續提高,商務發展數位化程度不斷提升。網路交易額、網路零售額年均增長15%。
展望2035年,西雙版納州商品和服務消費品質更好滿足市場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商貿流通和物流產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輻射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貿易高質量創新發展躍上新台階,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合作規模和水平明顯提高。全州商務數位化、綠色、安全發展達到更高水平,主要經貿指標增速進入全省前列,完善的商貿流通體系全面建成,高質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設,現代化物流產業具備一定規模,高水平對外開放商務格局全面形成。
(四)行動計畫
1. 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畫,推進擴大內需戰略
發揮消費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打造強大消費市場。以新業態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發展,加快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持續激發消費活力,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 實施開放平台行動計畫,加強平台支撐能力
加大口岸建設力度,最佳化口岸布局,擴大口岸開放,完善口岸功能,持續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充分發揮西雙版納邊境貿易交易會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台作用,提升辦展質量和規模,推進西雙版納州特有品牌建設,增強特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雲南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建設和創新發展,充分利用兩大平台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西雙版納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形成“走出去、引進來”雙向開放新格局。
3. 實施區域合作行動計畫,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
發揮西雙版納州區位優勢、平台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最佳化對外開放布局。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瀾滄江經濟帶建設,努力把西雙版納州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開放的重要門戶。加快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積極和融入“一帶一路”合作倡議、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瀾湄合作機制等國家戰略,利用好RECP合作協定,中歐投資協定等國際協定的利好規則,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4. 實施三外聯動行動計畫,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加快構建境外行銷體系,繼續做大外貿規模,積極培育外貿出口基地,推動外貿結構持續最佳化。支持企業開展境外投資項目,推動與周邊國家產能合作、資源合作,帶動項目引進、商品出口,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建立境外投資考核激勵機制,推進境外罌粟替代產業轉型發展。立足周邊合作市場潛力及強大國內市場,積極吸引和利用外資,藉助外資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外資外貿外經聯動發展新格局。
5. 實施數字商務行動計畫,促進數字經濟新發展
加快布局數位化消費網路,建立健全“網際網路+服務”、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提升電子商務、快遞進農村綜合水平,推動農村商貿流通轉型升級。推進供應鏈創新套用,開展農商互聯農產品供應鏈建設,提升農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構建完善的數字商務發展環境,持續提升產業服務能力與行業創新能力,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助力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
6. 實施商務惠民行動計畫,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行商務惠民工作,全面落實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邊貿促進鄉村振興、家政促進鄉村振興、對外勞務促進鄉村振興政策措施。拓展與上海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內涵和外延。
四、主要任務
(一)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
1. 打造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積極推動消費業態創新,鼓勵購物中心、大型百貨等調整業態布局,形成文化、藝術、教育、餐飲、娛樂、體驗和零售多業態聚合的新型複合消費業態。鼓勵和協助企業在景洪市區打造大型商業綜合體,促進縣域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拓展無接觸式消費體驗,鼓勵全州各縣、市辦公樓宇、住宅小區、商業街區、旅遊景區布局建設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智慧驛站、智慧書店。推動“傳統交易市場+直播平台”等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有序引導消費模式創新,引導西雙版納州企業利用“一部手機游雲南”等系列電子商務平台,個性化設計消費模式,通過電子消費券、短視頻推薦等模式,推動定製消費、智慧型消費等消費新模式。推動實體商業轉型升級,支持線下經營實體加快新理念、新技術、新設計改造提升,向場景化、體驗式、互動性、綜合型消費場所轉型。鼓勵傳統零售企業拓展線上業務,支持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完善網路行銷渠道。開展“雙品網購節”等活動,組織指導全州開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促銷活動。發展直播經濟,探索與企業合作在一市兩縣各建立一個直播基地,加強直播人才培養培訓。重點打造西雙版納“夜經濟”消費圈,創新多元化夜間消費模式,促進夜市、夜遊、夜秀、夜節、夜展等一體化融合發展。重點打造勐海濱河夜經濟圈、沙河小鎮、勐海鎮“星光夜市”、勐臘縣中心夜市等“夜經濟”地標。進一步規範、升級景洪市“星光夜市”,將“夜經濟”與邊民互市、邊貿旅遊相結合,營造具有民族風、時尚潮、西雙版納味的夜間經濟氛圍,鼓勵商家延時經營,便利居民夜間生活消費。將西雙版納州打造成為在東南亞片區具有影響力和獨特魅力的國際化“不夜城”,推動世界旅遊名城建設。改造提升步行街,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圍繞“熱、傣、水、邊”特色,高標準提升景洪市告莊西雙景、金鹿商業街以及勐海縣、勐臘縣重點商業步行街建設。在各市、縣培育一批富有民族特色、業態層次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商業步行街。結合“數字西雙版納”發展規劃,提升步行街消費環境的同時,積極發展“智慧街區”、“智慧商圈”。大力發展數字消費,通過“一部手機系列”平台,以發放西雙版納旅遊電子消費券、旅遊活動推介等形式大力發展智慧旅遊。利用物聯網和VR搭建健康、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台等方式,大力發展智慧康養消費,促進“銀髮消費”數位化、智慧化。
2. 最佳化市場供給提振消費需求
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以質量創品牌,以品牌帶市場,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提升產品品質,實現價值鏈升級,增加有效供給。以品牌化建設促進本土品牌與服務走出去。打造並推廣本土區域公共品牌,鼓勵企業開發區域公共品牌旗下子品牌。鼓勵有實力的文創企業,對西雙版納州進行形象設計,支持本土企業使用西雙版納州標識、推廣語。擴大本土品牌內銷渠道,持續培育一批具有中國馳名商標、雲南名牌農產品、雲南省“十大名品”和綠色食品“20佳創新企業”的本土企業。推動自有品牌入駐京東、天貓等官方旗艦店等電子商務平台,開設西雙版納館、西雙版納有機產品購物周等網銷活動,擴大西雙版納品牌市場覆蓋面。實施家政服務、餐飲服務、住宿服務提質計畫。建立完善西雙版納州家政服務業、餐飲服務、住宿服務規範發展機制,健全家政、餐飲、住宿服務標準體系,規範三類服務行業服務機制,健全從業人員職業化培訓體系,支持院校增設三類服務相關專業。
著力提振居民汽車消費熱情,推動加快建設新車及二手車交易園區,建立健全二手車交易流通市場監管體系,鼓勵汽車銷售企業到鄉鎮開展汽車促銷活動,鼓勵汽車銷售電商平台利用VR等新技術+試駕車下鄉等活動推廣“線上看車,線下試車”的購車模式,激發居民汽車消費熱情。支持建設新能源汽車市場,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推進新能源汽車配套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鼓勵各旅遊景點、居民聚集區、重點商圈布局充電基礎設施,激發居民購買新能源車的熱情。
擴大綠色智慧型家電產品銷售,鼓勵企業進一步擴大節能減
排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慧型化家電產品銷售。結合西雙版納州實際情況,制定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聯合大型家電銷售電商平台,開展全州居民家電“綠色升級”活動、“綠色家電下鄉”活動。引導健康的綠色消費,建設一批“綠色商場”、“節能市場”、“綠色飯店”,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持續推廣“光碟行動”“綠色餐飲”行動,鼓勵以節約食物為目標的餐飲行銷推廣,塑造餐飲綠色消費的形象。
3. 推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
完善“新型商業中心+新型集貿市場+新型農家店”多業態,加快集零售、餐飲、文化娛樂、配送等於一體的新型商業綜合體建設,推動新型批發市場和農集貿市場發展,升級農貿市場,打造一批集消費、代繳費、信息服務等功能的新型農村社區服務點(中心)。建設農產品現貨交易中心,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做好一個”的原則,分階段、分步驟有序推進普洱茶、有機蔬菜、野生菌、牛肉等特色農產品現貨交易中心建設。打造集現貨交易、電子交易、公共信息、倉儲、物流、結算等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探索構建既符合市場實際又能暢通對接國際市場的商品交易體系。擴展特色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數位化技術與服務在鄉村流通領域深化套用。推廣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項目。推廣郵快合作等方式,提速快遞物流進農村,健全必要的集配裝備和分撥倉、前置倉等流通倉儲設施。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著力培育地域農產品電商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與競爭力,加強“三品一標”等產品推介銷售力度。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抓手,每年組織西雙版納綠色食品企業參加全國相關展會和產銷對接活動。利用好雲南省與浙江省簽訂的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區域合作框架協定,鼓勵西雙版納農業企業與浙江企業合作,在江浙及東部沿海地區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大農產品消費促進鄉村振興,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體系。協助成立“農村電商協會”等公益性組織,進行線下統購統收,線上統銷,節約農戶包裝及物流成本。
4. 力促進文康商旅融合發展
推動旅遊業與多業態跨界聯動發展,鼓勵優質特色企業加入“一部手機游雲南”、“一部手機雲品薈”、“一部手機逛商圈”系列平台,用線上方式推廣西雙版納旅遊產品,支持數字文化企業參與傳統文化和旅遊業態改造提升。深度挖掘普洱茶全產業鏈價值,開展“普洱茶”主題旅遊活動,以普洱茶採摘、制茶體驗、普洱茶品鑑大賽等形式打造線上普洱茶話題流量,吸引持續客流到西雙版納旅遊、消費。打造多元化特色化旅遊消費產品,鼓勵發展特色民宿客棧連鎖企業及自駕車(房車)露營地,鼓勵外資投資西雙版納度假型半山酒店,推廣“傣寨客棧”等特色化旅遊形式;依託創建邊境旅遊試驗區的契機,以邊民互市、邊貿商業綜合體項目作為亮點,激發邊境旅遊消費熱情。加快餐飲業轉型步伐,將餐飲打造為西雙版納旅遊的另一強大賣點,實施特色菜品創新工程,培育壯大大眾餐飲、特色餐飲和少數民族傳統餐飲,利用好“小吃節”,“潑水節”等西雙版納民俗節慶,挖掘推廣當地名小吃。在大眾點評、美團、微信小程式、支付寶等訂餐平台首頁專門開設“西雙版納名小吃”單元。開拓健康消費、銀髮消費新市場,圍繞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搶抓國家和雲南發展大健康產業和養老服務業的機遇,充分挖掘州內獨特的飲食、傣醫藥文化及避寒養生、地熱溫泉等資源,圍繞傣藥南藥、天然藥物、生物技術藥、功效食療農產品等優勢特色領域,大力發展精準醫療、特色診療、康體保健、高端養生、異地養老、運動健身、健康管理等服務,打造具有西雙版納特色的健康養生產業。加快健康養生產業數位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同特色生物、旅遊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實現“吃、游、住、養”在西雙版納。
(二)健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1. 最佳化城鄉商業網點布局
開展商業網點規劃,將商業網點普查與規劃作為高質量市場和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商業網點科學布局。開展全州商業網點大普查,建設商業網點資料庫,並按年為時間單位更新。推動片區商業多元化、差異化發展,規劃如美食、潮流購物、休閒夜生活等不同主題的商業街區,引導商家按商業主題在不同街區聚集。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依託商業網點布局現狀基礎,以市場化方式推動各縣、市核心商圈提質升級,構建“規模適度、業態先進”的現代化商業網點體系,形成“層級分明、特色突出”的商業空間布局。推動現有商業模式不斷提檔、創新,改造和調整傳統零售業態,規劃建設連鎖超市、便利店,培育一批本土零售連鎖企業,無人超市,培育一批地域特色鮮明、基礎設施完備的創意商業街區。
2. 提升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
暢通“農產品+網際網路”流通渠道,打通農產品雙向流通“最後一公里”。切實降低農產品網上銷售的平台使用、市場推廣等費用,提高農村網際網路和信息化技術套用能力。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與郵政、供銷等既有網路對接合作,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快遞服務網路。引進專業農產品供應鏈機構,構建電子商務倉配體系,提高物流配送時效。促進農產品網路銷售,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與經營主體、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等建立多種形式的協作關係。提升社區便民服務點功能,打造“網際網路+社區”公共服務平台,統籌社區教育、文化、醫療、養老、育幼、家政、體育等生活服務功能,發展24小時社區便利店、社區配送和無人超市,持續推進景洪市“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項目,並向勐海縣、勐臘縣推廣。加快發展連鎖便利店,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擴大網點覆蓋面,將智慧型化、品牌化連鎖便利店納入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培育不少於2家便利店品牌,鼓勵便利店連鎖企業布局營業網點,同時引進成熟連鎖便利店品牌企業,加密便利店網點布局。
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流通”,推動流通業態轉型,利用先進現代技術、依託信息技術,實現智慧化、智慧型化的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完善信息匹配程度,實現商貿流通智慧化。加強網際網路企業與實體店合作,推動線上交流互動、引客聚客、精準行銷等優勢和線下真實體驗、品牌信譽、物流配送等優勢相融合,促進組織管理扁平化、設施設備智慧型化、商業主體線上化、商業客體數據化和服務作業標準化。鼓勵網際網路企業與實體店創新合作模式,引導企業嘗試和推廣國內一線城市線上行銷模式,提升西雙版納州商貿流通現代化、智慧型化水平。
3. 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
開展農商互聯農產品供應鏈建設,支持發展“農業企業+生產基地(合作社)+農戶”等生產經營模式,培育一批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供應鏈核心企業。與電商平台合作,打造集設計、採購、生產、加工、銷售、倉儲、配送和服務於一體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供應鏈體系。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提升農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鼓勵傳統流通企業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快農產品分撥、包裝、預冷等集配裝備和分撥倉、前置倉等倉儲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
(三)提高市場管控能力
1. 推進平安商務建設
創新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預防機制,把工作督查、格線巡查、企業自查有機結合,實施動態跟蹤監督,強化隱患發現、整改、驗收等各環節閉環管理。建立安全生產工作檯賬,對商務領域相關企業定期監督檢查,督促按照要求將安全隱患整改到位。加強假冒偽劣產品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減少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的衝擊,推動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滿足人們對安全、優質的要求。維護消費市場秩序,加大農村流通產品監督抽查覆蓋面,強化消費領域大數據在打擊假冒偽劣方面的套用,擴大農村對合格產品的消費使用。保障市場公平競爭,提升監管意識與監管能力、水平,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嚴厲打擊線上線下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發布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加大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治理力度。完善商品應急儲備體系,按照統一協調、分級負責、快速回響的原則,健全市場應急供應管理制度和協調機制,增強投放力量,合理規劃設定應急商品集散地和投放網點。健全突發事件市場應急保供預案,細化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情況下市場應急保供預案和措施,增強應急保供能力。
2. 推動商務系統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
提升口岸疫情防控,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結合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等要求,全面排查口岸現場疫情防控弱項和短板,制定整改措施並穩步推進實施。持續強化口岸“人物同防”,嚴格落實出入境人員、進出境運輸工具等檢疫措施,嚴防疫情疊加。實施動植物檢疫能力提升工程,持續提升口岸防疫能力,強化特殊物品監管,加快推進實驗室建設,鞏固提高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研究制定市場消費與生活物資保障相關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州匯總、問題會商和應急處置、政策措施落實督導工作制度,推動商務領域疫情防控督導檢查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配合做好冷鏈物流企業疫情風險排查,積極配合市場監管、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等部門單位,做好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拉網式排查,重點加強商超冷鏈食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督促超市嚴把冷凍食品進貨關。
3. 加強成品油經營市場監管
在充分考慮西雙版納州社會經濟發展態勢、城鄉統籌、國土空間規劃等因素,按照“總量平衡、保障供應,最佳化布局、統籌城鄉,引導創新、擴大消費,市場導向、公平競爭,節約資源、綠色生態”的原則,通過新建、改建和遷建等方式,提高加油站市場覆蓋率和供應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並細化本地成品油零售體系規劃指南及布點方案,對布局不合理、網點過密的加油站,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市場經濟規律,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合理調整或關閉。
(四)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1. 加快建設和發展重點物流樞紐
建設高效便捷的物流網,按照“通道+樞紐+網路+平台”
的要求,積極融入“昆蓉歐”國際班列,拓展多式聯運業務,重點推進西雙版納(磨憨)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景洪省級物流樞紐建設。加強磨憨、景洪等物流樞紐與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重慶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等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銜接。加快物流中心、分撥中心、配送終端聯網,搭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實現對外集輸與對內集配的聯動,完善物流支撐體系,促進物流、產業、市場融合。推動多式聯運無縫銜接,降低物流運輸成本。補齊物流樞紐基礎設施短板,緊抓中老鐵路建設契機,加快鐵路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公路交通運輸短板,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服務並融入構建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運營服務網路。加快景洪、磨憨、勐臘三個重要物流節點商貿物流園區、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加強與省內外重要物流樞紐間業務對接,促進樞紐間要素流動、信息互聯和標準協同。
推進物流園區高效發展,依託中老鐵路、西雙版納國際機場遷建,推進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合理布局新建物流園區、冷鏈物流園區、牛肉加工物流園,完善物流園內生產加工、倉儲、裝卸、包裝、配送和信息服務等綜合功能。
2. 增強市場主體競爭力
加快培育和引進龍頭商貿物流企業,推動龍頭商貿物流企業業務向綜合化發展,逐步由單一物流及貿易功能向集採購、貨運、配送、貿易、金融、信息等服務功能拓展。培育2家以上西雙版納現代化商貿物流企業,支持企業開展跨境物流業務,同時引入國內有實力的物流企業,鼓勵本地企業與引入企業合作運營。支持支線航空物流產業發展,依託西雙版納國際機場、中老鐵路、中老泰鐵路,建立完善的集分撥轉運、倉儲配送、交易展示、加工等功能於一體的支線航空物流基地。支持國際物流企業落戶西雙版納,加大物流領域開放力度,探索發展國際航空物流業務,提升國際物流業務能力,鼓勵企業在磨憨、打洛等口岸城鎮設立分公司開展物流業務。加快物流企業協同發展,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併、聯合、合資、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強。支持物流運營企業通過資源共享、功能聯合,採用市場化方式開展聯盟合作,形成優勢互補、業務協同的合作共同體。
3.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新業態
大力推動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健全覆蓋農產品產地採收、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冷鏈物流體系,打通冷鏈物流“最後1公里”。加大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支持建設“全溫控”自動化立體冷庫、移動式冷鏈加工廠等新型冷鏈基礎設施,鼓勵套用標準化冷鏈倉儲、運輸等設施設備。創新冷鏈物流運輸模式,推進冷藏貨櫃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發展。構建智慧物流平台,大力推廣智慧物流技術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協同運用,採用雲倉儲、路徑最佳化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創新發展供應鏈物流,充分整合物流資源,加快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促進產業要素快速流動和集聚,最佳化物資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的供應鏈全過程。加大多式聯運推進力度,推進西雙版納智慧型化多式聯運場站建設和運輸裝備升級改造,著力推進西雙版納物流樞紐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最佳化多式聯運設施與節點布局。
4. 創新推動跨境物流發展
重點培育優勢跨境物流企業,著力培育一批跨境物流龍頭企業,加快跨境第三方物流以及第四方物流等新業態培育發展。支持本地企業對接國際貨運樞紐,建立國際物流供應鏈和境外物流服務網路,支持企業辦理跨境物流資質,鼓勵本土物流企業到寮國、緬甸、泰國開設分支機構或成立分公司,做強做大針對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跨境物流業務。推動與周邊國家車輛等貨運物流技術服務標準對接,實現甩掛、換櫃銜接運輸一體化,積極推動中老緬泰多國聯運,推動中老緬泰多國聯運試點項目建設,著力降低跨境物流運輸成本。對在陸路邊境雙邊口岸限定區域內通行的跨境物流客貨運輸車輛實行臨時備案、便捷通關、直通放行等政策。提升對周邊國家重大項目物資設備進出口運輸服務水平,積極爭取我國與周邊國家合作建設的鐵路、公路、水利、水電、工業、商貿服務、農業開發等重大工程項目物資設備產品通過西雙版納州進出口,以“綠色通道”、“一項一策”、“一企一策”等政策便利形式予以運輸支持。
(五)推進數字商務發展
1. 加快電子商務創新發展
引導傳統商貿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和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和個人利用快手、抖音等電子商務新業態模式開展直播帶貨,強化產銷對接,進一步拓寬農產品上行規模。引導本土中、大型電子商務企業積極開展與全國知名大型電子商務企業的合作,通過合作共建的方式,樹立西雙版納產品形象,打造特色電商品牌。結合產業特色、民族文化特色、農產品特色,圍繞傳統產業,及優勢農特產品,建設農特產品網上交易平台。強化升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已建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樞紐作用,突出專業化公共服務屬性,強化縣、鄉、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業務聯動。整合郵政、商貿流通、農業、交通運輸、供銷等資源,建設“多站合一、服務同網”的集電子商務公共倉儲設施、快遞物流處理場地為一體的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支持企業加速鋪設“智慧型取餐櫃”、“智慧型取菜櫃”,並向鄉鎮社區推廣,為市民及鄉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和優質的生活服務。拓展數字商務套用場景,依託“一部手機雲品薈”、“一部手機逛商圈”等一部手機系列平台,重點打造西雙版納展會數位化平台、邊境貿易公共服務平台等在全國有影響的數字套用,讓傳統商業模式與以數位化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不斷探索出內容創新、效率提升、監管最佳化的新形態。加快培育電商市場主體,引導企業建設官方網站,鼓勵企業推廣“PC網站+手機網站+微網站+APP”全網行銷模式。支持知名電子商務運營企業到西雙版納設立區域運營中心、結算中心、客服中心、數據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分支機構,利用大平台提升全州電子商務發展水平。
2.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利用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力度,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程,實現全州各縣、市全覆蓋,紮實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推動成立州級政府電商辦,巨觀指導全州電子商務工作。建立州級電子商務大數據統計分析平台,開展農村電子商務數據採集工作,全面整合郵政、海關等數據資源,全面掌握全州電商企業分布、產品品類、銷售額等基礎數據,科學統計分析掌握市場需求並開展針對性指導,促進電商企業健康發展。加快特色農產品電商發展,挖掘整合各縣(市)特色農產品,豐富全州區域公共品牌產品體系,制定西雙版納州特色農產品行銷目標,主動融入“雲品”發展,分階段、有針對性打造特色電商農產品。
3. 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
加快推進“三品一標”安全優質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加速農產品上行,建立農產品電商企業產品標準化建設準入機制,開闢電商企業標品綠色通道,鼓勵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解決申請相關商標和認證證書,帶動全州特色產品規範化、標準化,品牌化。成立第三方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線下生產和線上銷售的農產品開展第三方檢測與認證,提高農產品電商公信力。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物流配送終端智慧型化建設,完善跨地區、跨行業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設,規範合理布局物流倉儲設施。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園,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園區產業鏈向上下游縱深發展,加快電子商務服務業主導產業的聚集,帶動電子商務行業高端化發展,加快申建電商綜合示範區。建設電子商務統計監測體系,以建立電子商務大數據中心為基礎,建立並持續完善電子商務統計監測體系,探索建立並發布“西雙版納州電子商務行業性數據報告”,開展電子商務統計監測試點。利用專業團隊加強運營,引進有電子商務大型團隊運營經驗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建立電子商務運營服務平台,為本地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專業的運營團隊及外包服務。加強專業人才支撐,鼓勵大中專院校開展電子商務、物流等專業學科建設。在景洪市設立電商人才培訓中心,培養電商運營管理型人才,在各縣、鄉開設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培養運用型、實操型電商人才。組織全州優秀電商企業負責人、農村電商代表到杭州、深圳等城市參加電商平台的培訓課程,加速全州電商專業人才成長。
4.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建設
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園的規劃建設,圍繞磨憨口岸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推進綠色食品、旅遊文化等優勢產業與製造生產、電子商務平台、倉儲物流、郵政快遞、金融信保、風險防控服務等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打造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完善跨境物流服務網路,鼓勵和支持物流企業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加強合作,在南亞東南亞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建設境外物流倉儲配送、集散中心。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線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圍繞B2B、B2C等多種跨境電子商務模式,實現公共服務平台與各職能部門數據交換和互聯互通,支持海外倉備貨出口、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建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試點建設,探索政策突破和業務模式創新,積極鼓勵本地外貿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和自營平台直銷產品。加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龍頭企業。大力引進國際物流快件、跨境支付等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培育壯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國際合作,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建設海外倉和邊境倉,鼓勵和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加強與境外企業合作。
5. 推動數字商務平台建設
實施數字商務新基建工程,整合最佳化現有各類商務數據平台,打通商務系統數據資源共建共享路徑,加快建設雲南省商務大數據中心,實現商務數據“一張網”管理。實施電子商務示範工程,鼓勵工業園區以“園中園”形式建設電商產業園,支持有條件的園區申報國家級或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拓展數字商務套用場景,打造西雙版納特色板塊,融入“一部手機雲品薈”、“一部手機逛商圈”、“南博會數位化平台”、“邊境貿易公共服務平台”4個在全國有影響的數字套用,讓傳統商業模式與以數位化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
(六)推進對外貿易跨越發展
1. 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
夯實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鞏固提升基礎較好的茶葉、橡膠、糧食、蔗糖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優勢明顯的熱帶水果、綠色有機蔬菜、鮮食玉米、傣藥南藥、區域性冬繁良種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新型貿易方式,構建“網際網路+”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與貿易有機融合。創新特色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推動傳統出口產品柔性、智慧型、精細化升級,培育一批具備較強實力的跨境電商及物流供應鏈服務企業。加快品牌培育,強化品牌研究、品牌設計、品牌定位和品牌交流,完善品牌管理體系,打造特色出口農產品、特色商品區域公共品牌,加強商標、地理標誌品牌建設,提升外貿品牌影響力。推動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相互促進,加快物流運輸、技術轉讓、研發設計、集散分銷和電力輸出等服務的出口,做大做強文化、傳媒傳統服務貿易,著力培育金融、通信、諮詢等現代服務貿易。在促進跨境金融、跨境旅遊、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執法合作、人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開展創新,促進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2. 做大做強對外貿易
擴大外貿規模,圍繞打造“綠色能源牌”,拓寬貿易領域,深化能源、資源和原材料等傳統貿易合作,鼓勵礦產品、成品油、肉牛和特色農產品和資源型產品進口,優先布局進口能源資源加工轉化利用項目。推動建材、輕工產品和通訊設備等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積極擴大工程機械、成套設備和汽車汽配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出口,構建產業規劃與要素供給緊密結合的產業發展支撐體系,面向東南亞培育一批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範基地。利用口岸開放優勢,磨憨陸路口岸獲批為進境糧食、進境植物種苗和進境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原檢驗檢疫指定口岸),探索拓展相關產品進口品類、數量。利用勐龍、勐滿獲批為國家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優勢,逐年加大屠宰用肉牛進口數量,做大做強肉牛屠宰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利用關累口岸獲批為肉類進口指定口岸優勢,擴大冰凍肉類、冰凍雞副產品進口。最佳化國際市場布局,利用好RCEP協定帶來的外貿出口政策性利好,逐步提高RCEP協定成員國在西雙版納對外貿易中的占比,擴大與周邊國家貿易規模。綜合考慮市場規模、貿易潛力、消費結構、產業互補、國別風險等因素,引導企業開拓一批重點市場。最佳化經營主體,鼓勵企業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逐步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以市場為導向,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龍頭企業,引導企業創新對外合作方式,最佳化資源、品牌和行銷渠道。增強中小企業貿易競爭力,開展中小外貿企業成長行動計畫,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走國際化道路,在高原特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行業,鼓勵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小巨人”企業。
3. 推動邊貿轉型升級
推動互市商品由“穿岸而過”變為“落地加工”,落實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政策,積極引導互市產品落地加工,堅持“前岸、中區、後廠”發展模式,在“口岸+加工”方面,鼓勵邊民互助組與所在縣轄區設立的加工生產企業簽訂供貨協定,推動形成以加工擴大貿易、以貿易帶動加工的產業鏈。探索開展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減輕互市加工企業的稅負。加快建設邊民互市市場,加快推進邊民互市場地、查驗、物流貿易區和農副產品出入境除害處理場基礎設施建設,引入有實力的網際網路企業開發運營“數字邊貿”項目。加快全州各邊民互市市場標準化建設,推進邊民互市貿易二、三級市場建設。完善和發展邊民互助組(合作社),提升邊民互市組織化程度,構建“大邊貿格局”。積極引導邊民組建互助合作組織,以集體組織的形式開展互市貿易。積極吸收更多邊民參與互市貿易、進入加工企業就業和開設互貿免稅商品展銷店等,引導邊民參與產品加工環節,升級為產業工人,使當地民眾共享更多的紅利,幫助邊民增加收入。
4. 推動貿易可持續發展
推動貿易與雙向投資有效互動,持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鼓勵外資投向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充分發揮外資對產業升級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支持關係民生的產品進口,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境外消費回流。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和完善重點外貿外資企業聯繫服務機制,發揮貿促機構、行業協會商會作用,推動成立西雙版納“中老邊貿商會”、“中緬邊貿商會”,推動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完善外貿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依託研究院所、專業服務機構和外貿龍頭企業,搭建研發、檢測、行銷、信息、物流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平台,加大對重點市場宣傳推介力度,及時發布政策和市場信息。發展綠色貿易,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設計和製造,構建綠色技術支撐體系和供應鏈,並採用國際先進環保標準,獲得節能、低碳等綠色產品認證,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內外貿一體化,便利企業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降低出口產品內銷成本,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多渠道搭建內銷平台。
5. 推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積極申報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大力發展文化旅遊、中醫藥、建築、金融、物流等服務貿易,培育和建設文化、旅遊、中傣醫藥服務出口基地。支持文化企業爭創省級和國家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引進和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完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積極開發具有比較優勢的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教育服務項目,擴大來州留學生規模,以職業技術培訓為導向,加速線上教育發展,提升國際教育服務貿易合作。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鼓勵企業擴大諮詢、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保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出口。鼓勵企業對周邊國家提供畜牧養殖技術、種植技術的服務貿易出口。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加大對西雙版納州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支持。探索發展信息技術外包,培育一批州級服務外包示範園區、龍頭企業。推動設計外包、醫藥研發外包、業務運營服務外包和在岸、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
(七)穩定擴大利用外資
1. 擴大利用外資規模
降低生產要素使用成本,加大對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旅遊文化產業、信息產業、物流產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食品與消費品加工製造業和“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等重點領域外商投資項目生產要素的支持力度,降低外商投資成本,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的水、電、氣等生產要素需求。強化外資項目用地保障,對外商投資企業與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並可使用劃撥土地的能源、環境保護、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項目,除可按照劃撥方式供應土地外,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
2. 提高引資質量效益
強化利用外資產業導向作用,鼓勵外資投向實體經濟、高新技術產業、新經濟、節能環保和現代服務業。引導外資加大在西雙版納州旅遊、物流、特色現代農業中的投入,促進西雙版納重點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嚴格落實“一把手”帶頭招商,切實使用好招商引資保障資金。主動對接已開發國家招商,瞄準世界500強、行業500強開展定向招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鼓勵已落地或擬落地西雙版納州的外資企業通過業務往來、產業鏈合作、技術協同等方式,吸引上下游外資企業來西雙版納州投資。
3. 著力提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落實國家擴大外資準入工作,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採礦業、製造業開放的外資準入政策。建立健全外商投資服務體系,完善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功能、項目跟蹤服務和投訴工作機制,按照便利、高效、透明的原則,為外商投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高效便捷的外商投資事中事後監管與服務體系。依法保護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為外資企業提供規範、便利、高效的服務,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機制,規範處理程式提升處理效率。
(八)推進口岸開放和通關便利化
1. 進一步推進口岸開放及擴大開放
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切實推動磨憨鐵路口岸規劃建設,推動磨憨鐵路、公路口岸協同一體化發展,推動景洪港勐罕作業區實施擴大開放提升改造,爭取納入國家口岸開放審理計畫。爭取中老雙方順利開通貨運專用通道。加快勐滿公路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申報開放及驗收進程,加快推動勐滿通道開放為國家級陸路口岸。加快勐龍(240界碑)通道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勐龍通道納入國家規劃新開口岸,進一步推進口岸開放。口岸擴大開放方面,探索“一地兩檢”試點,加強兩國間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軟聯通”,建立符合西雙版納實際的跨境快檢體系。推動西雙版納機場航空口岸增開國際客運航線,適時開通國際貨運功能,有效縮短航線輻射區域內企業的物流周期,助力企業提升航空物流品質與生產服務效率,推進航空物流發展。
持續探索“一口岸多通道”監管創新模式,對通道進行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推進口岸附屬通道向特色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形成“一條通道一類特色產品”的分工運轉體系,減輕口岸通道過貨壓力,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將曼莊通道、新民通道、磨憨貨運專用通道納入磨憨口岸管理。將布朗山、巴達通道納入打洛口岸管理。將有條件的通道納入縣域行政區相關口岸範圍實現區域內口岸及通道規範、統一、有效監管,建立通道升級、退出機制、適時進行微調。
2. 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推動國門提升改造,加大國門形象和口岸基礎設施整治投入力度,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使用,改善口岸設施、國門形象和通關條件。籌集資金全力加快“人防、技防、物防相融合”的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夯實完善物理邊防隔離,築牢境外疫情輸入防線。加速推進磨憨口岸國門通道提升改造重點工程,新建磨憨口岸國門建築及擴寬國門前後兩側道路,增加出入境專用道、擴建停車場、平整口岸場地、加快國門通道綠化亮化工程落實落地。加強國門生物安全實驗室與國門安全實物資源庫建設,加大實驗室環境設施建設和儀器設備、國家標準樣品配置力度。最佳化口岸核心區內部市政設施建設,完善和最佳化消防、環衛設施,提升口岸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口岸國門及周邊區域交通及周邊環境有效整治,加強中國大國形象。高質量完成磨憨口岸亮化美化提升改造工程;進一步最佳化打洛口岸國門區域綠化景觀,升級夜間國門亮化景觀,拓寬貨運通道。加快勐滿口岸聯檢樓項目的規劃修訂及後續落地施工及勐龍(240界碑)通道國門聯檢樓建設項目,同步推進口岸出入道路的拓寬和升級。最佳化提升口岸聯檢查驗基礎設施建設,對標國家口岸查驗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有計畫有步驟完善西雙版納州各口岸公路、鐵路、航空口岸聯檢查驗設施建設。提高陸路口岸查驗基礎設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及查驗基礎設施使用效率。加強口岸邊境自助查驗設施及智慧型化設備建設,提高口岸查驗和物流倉儲作業智慧型化水平,擴大並增強作業現場無線網路信號覆蓋面,加大貨櫃非侵入查驗設備和現場查驗移動終端配置,推動口岸監控指揮、全程可視化物流監控體系建設。加大對沿邊國家口岸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援建力度,優先打通瓶頸和關鍵路段,幫助沿邊國家提升口岸產品通關查驗能力建設,提升邊境口岸毗鄰國家口岸通行能力,有效解決“邊梗阻”問題。
3. 持續最佳化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
創新口岸監管模式,加強綠色通關、預檢通關等服務舉措,完善一次性報關報驗,“一站式”通關服務,加強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功能運用,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實現跨部門合作,加強口岸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共用,進一步最佳化監管執法流程,對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實施“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新模式。持續推進“一口岸多通道”監管,充分發揮磨憨口岸、打洛口岸及邊境通道優勢資源,將曼莊通道、新民通道、磨憨貨運專用通道納入磨憨口岸管理,將布朗山、巴達通道納入打洛口岸管理。在磨憨鐵路口岸和勐龍陸路口岸獲批開放後,探索將“一口岸多通道”監管模式在兩個新增口岸的管理中推廣套用。最佳化口岸通關作業流程,鼓勵建立集海關監管、商品檢疫、地面服務一體化的貨物進出境快速處理機制,簡化審批手續,實行申辦手續電子化和一站式服務,降低貨物運輸和裝卸成本,提高內外貿貨物的中轉能力。提升口岸綜合服務功能,實現與周邊國家口岸設施功能銜接、信息互聯,做好口岸貨場改造及車輛智慧通關係統最佳化升級工作,促成中老邊境磨憨—磨丁口岸開通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落實通關便利化相關政策。最佳化口岸營商環境,圍繞口岸簡政放權,減少進出口環節審批監管事項,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最佳化監管證件辦理程式。完善口岸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管理制度。加強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引導口岸經營服務企業誠信經營、合理定價。大力提升中老鐵路貨運班列通關便利化水平,提升磨憨鐵路口岸智慧型化查驗設施設備及信息化系統開發運用,加大“運抵直通”、“兩段準入”、“鐵路快通”等通關業務改革模式運用。
4. 推進口岸經濟區建設
依託各指定監管場地(原檢驗檢疫指定口岸)發展特色產業,加快推進勐滿、勐龍國家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周邊加工、冷鏈倉儲、跨境物流等相關園區的建設,做大做強肉牛進口及牛肉加工產業。在關累港口岸周邊加快布局以雞副產品及肉類加工、物流、銷售相關的綜合性產業園區,積極培育西雙版納本土肉類加工企業在園區內聚集。在磨憨陸路口岸周邊布局與生鮮水果加工、生物科技產品生產、加工、物流相關的綜合性園區。利用好各指定監管場地(原檢驗檢疫指定口岸)的政策利好,做大做強相關產業。加快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項目建設及完善,加快跨境動物疫病區域試點項目的檢疫場、實驗室等硬體設施的竣工,加快推動項目運營。發展口岸貿易促進跨境消費,依託磨憨鐵路、陸路口岸和打洛口岸,打造一批國際商品展示交易和流通集散中心,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繁榮口岸物流和商貿流通。探索集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多元文化體驗、國際娛樂休閒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口岸經濟新模式。推動口岸城鎮建設,依託口岸及西雙版納獨特少數民族文化,培育一批特色小鎮,打造口岸特色小鎮和民族團結示範小鎮、邊境旅遊小鎮、康養小鎮。通過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口岸特色的傳統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建設充滿活力的特色小鎮。
(九)提高對外經濟合作水平
1. 深化境外國際區域合作
深化優勢領域合作,鞏固與寮國、緬甸等國家在礦產開發、過境貿易、農業科技、商務服務、客貨運輸等領域的合作。推動構建跨境產業鏈,繼續加大政府與泰北、老北部地區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健全雙邊互訪機制,積極搭建合作平台,支持企業以東南亞為主要市場、加快構建跨境金融、跨境物流、數字經濟、紡織和農產品食品加工等跨境產業鏈。提升“走出去”企業發展能力,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注重對西雙版納州“走出去”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的管理和支持,重點選擇具有一定規模實力、品牌優勢的企業,加強技術培育、人才培養、設備提升,培育打造一批符合國際標準的本土跨國公司。持續推動對外援助項目建設,積極拓展對外援助項目,滿足周邊國家多樣化援助需求,豐富對外援助項目內涵,強化本地人才培訓和後期運營。大力發展對外工程承包,支持企業對外承包工程,鼓勵各類商品和成套設備出口,形成內外產業良性互動發展新局面。規範發展國際勞務合作,暢通國際勞務合作信息發布渠道,以擴大專業型、技術型勞務輸出為目標,加強勞務培訓,推動外派區域多元化、外派工種多樣化。
2. 推動對外投資水平邁上新台階
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投資,圍繞新基建、農業、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整合國內外先進技術裝備,打造系統性集成解決方案,不斷提升對外投資規模和質量。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在傳統設施聯通等基礎上,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針對5G、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積極拓展海外投資。深化農業投資合作,加強與寮國、緬甸開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領域合作並拓展至泰國,加大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力度,鼓勵西雙版納州企業走出去,帶動國內優良品種、農機設備等出口。鼓勵“國有+民營”、“州內+州外”對外投資,積極融入境外產業園建設,加大與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產能合作,嫁接各類對外投資項目,鼓勵“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抱團出海,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境外產業園為平台,嫁接各領域對外投資項目,推動企業“攜手走出去”。完善境外投資監督與服務,積極對接雲南省境外投資項目庫,聯動雲南境外商務合作代表處,開展境外市場研究。對接省對外投資貿易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境外投資合作指南、國別發展信息和海外投資風險預警等支撐服務。
3. 不斷深入推進替代種植轉型發展
實現替代種植寬領域發展,深化與緬、老農業合作,最佳化替代產業結構,探索新區域、新品種種植,因地制宜開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投資合作,推動加工、研發等領域發展。積極爭取替代種植政策支持,協助完善替代種植管理辦法、返銷進口審批管理、專項資金管理及核查審核等管理制度辦法,爭取農產品替代種植返銷配額提升,更好規範替代企業(項目)運行,防範化解風險矛盾。做好替代種植核查工作,繼續做好替代企業在境外運行情況、禁毒成效、契約協定的有效性及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確認等核查工作。推進重點區域替代發展示範項目建設,支持替代發展示範項目建設,對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跟蹤督促,對履行禁毒、環保、民生、公益等方面責任開展監督問效,進一步鞏固禁毒成效。在緬甸北部、寮國北部等地區新增替代種植項目,爭取實施一批大型罌粟替代種植綜合示範項目,全面提升與緬甸北部、寮國北部等地區禁毒替代種植合作水平。
4. 深化中老鐵路沿線經濟合作
加強中老鐵路沿線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景洪產業園區、浙商產業園、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鼓勵精製茶加工、橡膠製造等企業總部和研發、檢測、結算機構落戶園區。推動滬企、浙企、湘企等入州進園,以“飛地經濟”或“園中園”的形式,爭取上海松江、浙江麗水、江蘇如皋在西雙版納建立產業園區。探索發展“中老班列+跨境電商”模式,支持海外倉備貨出口、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建設一批境外展示中心、分撥中心、批發市場和零售網點等,引導企業在展示銷售、轉運加工、售後服務等領域延伸拓展海外倉功能,探索在寮國、泰國等建立跨境電商直播基地,開展農特產品宣傳推介。支持州內物流企業為中老國際班列提供優質便捷服務,支持企業到州外和境外設立物流公司或分支機構,布局物流服務網路,為中老國際班列提供優質便捷服務。
(十)推動開放平台高質量發展
1. 最佳化提升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
落實好《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將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打造成為中老命運共同體的示範樣板,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生產空間。重點推動進出口加工業規模化發展,利用寮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豐富的橡膠木、熱帶水果及其他農產品資源,探索並推動合作區橡膠木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構建完善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體系。紮實推進合作區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引導重點物流企業向綜合性商企轉型,延長物流服務產業鏈。鼓勵支持重點物流企業通過合資等方式到寮國磨丁設立分支機構,加快完善跨區域物流服務網路建設。通過大力發展物流產業,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匯集合作區,促進中老兩國貿易快速增長。加快推進合作區重點區域招商引資工作,圍繞商貿物流、文旅康養、金融商務、倉儲物流、加工製造等合作區主導產業,探索引進免稅店、大宗商品展示、紡織品加工、大型機械展示及組裝加工等產業,採取邊建設邊招商的形式,著力將圍網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商貿平台。推動合作區物流樞紐工程建設,以雲南磨憨跨境綜合現代物流園為主體,重點規劃建設大宗商品倉儲中心、集貨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孵化園、金融結算服務中心等板塊,全力打造金融+貿易+物流+園區的全鏈條供應鏈業務模式,引導支持物流企業打通國際物流運輸業務的各環節,做大做強跨境供應鏈服務模式。
2. 完善升級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
落實好《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雲南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批覆》,著力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投資貿易合作,發展外向型產業,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努力把試驗區建設成為中老戰略合作的重要平台、聯通我國與中南半島各國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沿邊地區重要的經濟成長極、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和睦鄰安鄰富鄰的示範區。探索加快中老商品自由流動新舉措,利用好RCEP框架下協定國“商品原產地雙重互認”條款,推動試驗區內加工出口企業數量及貿易質量,推動園區內加工貿易與全省各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產業對接。大力促進人員與車輛運輸自由流動,在園區內特殊政策背景下,保障區內勞動者入境、定居權、就業、市場進入和職業培訓等權利,實現區內人員自由流動。推動針對涉外投資合作項目項下的人員、異地從事商貿活動人員及團隊遊客經試驗區出入境綠色通道制度的完善。保障雙邊跨境運輸車輛牌證互認機制的高效實施,降低我國進口商品陸運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 主動承接服務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
落實好《關於開展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工作的函》(雲自貿組辦函〔2020〕13號),發揚“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自貿精神,著力推動制度創新,探索形成一批具備原創、體現沿邊跨境特色的創新案例。複製推廣雲南自貿試驗區改革措施,把複製推廣雲南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作為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發展的首要任務,大力複製推廣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創新舉措,重點複製推廣營商環境最佳化、政府職能轉變、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與開放、綜合監管等領域的制度創新成果。加大園區聯動創新合作,加強同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在跨境商事服務、跨境產能合作、跨境電商發展、跨境物流通道聯通、教育醫療旅遊、人才交流、服務貿易發展、跨境園區建設等8個方面的聯動創新合作。加強同省外園區在海外物流倉、貿易、物流、通關、跨境支付結算等方面的合作。探索產業聯動機制與模式,加強雲南自貿試驗區與聯動創新區上中下游產業布局協調,推動形成共生互補的產業鏈。充分發揮雲南自貿試驗區與聯動創新區各自優勢,建立重大項目綜合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協作承接國家重大產業項目,培育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探索建立產業人才交流、技術交流機制,合作開展產業鏈核心技術攻關。
4. 提升會展國際化水平
提升舉辦展會能力和水平,學習借鑑國際國內大型展會辦會經驗,加強會展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辦好西雙版納邊境貿易旅遊交易會、寮國烏多姆賽·中國西雙版納邊境貿易商品等各類推介會、交易會等活動。加強與大理、麗江、普洱等省內旅遊城市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及行銷網路,探索合作辦展。培育國際貿易展會品牌,挖掘和發展面向寮國、緬甸兩國的邊境貿易交易會,利用接壤的地緣和人文優勢搭建與全方位、多層次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加大會議會展軟硬體配套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支持,協助規劃建設西雙版納州會展場館。拓展展會開放交流功能,提升會議的多邊外交、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功能,帶動會展產業高端化、國際化、信息化發展。探索“產業+會展”融合發展模式。促進旅遊產業與商貿經濟的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會展旅遊。大力培育會展主體,強化會展業中的企業的主體地位,突出市場需求導向,充分發揮政府在戰略、規劃、政策及相關行業標準上的引導作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有效促進會展企業發展。引進外資展會企業參展,組織和支持西雙版納企業積極參與GMS六國商品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國內外大型展會,加強招商推介,擴大多邊合作項目和西雙版納國際知名度。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對商務工作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商務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營造幹事創業、求真務實、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規劃實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強化政策保障
加強部門間政策協調,營造良好的商務發展環境。利用好各類商務發展專項資金,促進財政資金在商務領域效用更加積極有為。強化法治建設保障,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保障企業主體合法權益。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加大與中信保合作,鼓勵持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改善商務發展金融生態。保障各項商務惠企、惠民政策落地不打折扣,加強公平公正公開和開放寬鬆的政策環境營造,最佳化對商務經營主體的管理和服務。
(三)強化人才保障
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強商之基、競爭之本、轉型之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商務人才隊伍。落實好乾部標準,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商務幹部隊伍,支持基層商務幹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商務幹部隊伍學習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自覺、行動能力和專業水平。
(四)強化項目保障
發揮好重大項目對規劃落實的支撐作用,重點抓好商貿流通、利用外資、對外投資、電子商務、口岸通關等領域重大項目的跟蹤落實。健全重點項目儲備庫制度,加強項目策劃、生成和滾動管理,做好事中事後監管。
(五)強化風險防控
樹立底線思維,統籌考慮疫情防控、產業安全、經濟安全、供應鏈安全等各類安全工作,防範化解商務領域風險,築牢商務發展安全螢幕障。建立應急防控機制,著力防範化解商貿領域安全風險,做好商貿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加快建立儲備充足、反應迅速、抗衝擊能力強的應急保供機制。加強企業海外利益保護和風險預警防範,引導企業加強合規經營,防範跨境投資合作風險。
(六)加強商務宣傳聯動
建立主要領導聯繫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制度,切實推動項目的引進實施,加強商務主管部門與企業、公眾的溝通交流,全州商務主管部門要組織媒體利用多渠道進行宣傳報導,及時將商務領域所做成果進行宣傳,讓民眾了解商務對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推動商務事業蓬勃發展。

解讀

為便於各部門更好的理解,現就《西雙版納州“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如下解讀:
一、背景依據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推動商務發展的關鍵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編制並有效實施《西雙版納州“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西雙版納州緊抓重要戰略機遇期,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雲南省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在總結“十三五”西雙版納州商務工作成就基礎上,深入分析西雙版納州“十四五”時期商務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明確提出西雙版納州商務發展戰略、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二、任務目標
“十四五”時期,西雙版納州商務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成效顯著,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同全省商務發展目標一致,實現社會消費、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投資、網路零售五個倍增。
(一)2035年遠景展望
展望2035年,西雙版納州商品和服務消費品質更好滿足市場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商貿流通和物流產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輻射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貿易高質量創新發展躍上新台階,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合作規模和水平明顯提高。全州商務數位化、綠色、安全發展達到更高水平,主要經貿指標增速進入全省前列,完善的商貿流通體系全面建成,高質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設,現代化物流產業具備一定規模,高水平對外開放商務格局全面形成。
(二)2025年發展目標
——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加突出。高質量市場體系基本建成,消費業態持續創新,消費環境不斷最佳化。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48.14億元。
——對外貿易驅動增長作用更加突出。外貿競爭力明顯增強,貿易模式創新取得明顯進展。全州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9%,到2025年,全州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80億美元。在跨境旅遊恢復的前提下,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均增長15%。
——雙向投資合作紐帶作用更加突出。利用外資量質齊升,對外投資步伐加快,外資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全州實際利用外資、直接對外投資年均增長15%,到2025年分別達到1359.68萬美元和2.61億美元。
——開放平台輻射引領作用更加突出。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雲南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提速,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加強聯動,口岸服務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流通體系循環帶動作用更加突出。現代流通體系更加完善,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持續提高,商務發展數位化程度不斷提升。網路交易額、網路零售額年均增長15%。
三、主要內容
(一)“十三五”商務發展回顧
1.消費驅動作用顯著提升,商貿流通體系更加健全
“十三五”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由2015年的189.19億元增至272.52億元,年均增長7.57%。
2.對外貿易能級持續提升,外貿重點項目迅速推進
“十三五”期間,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15年的21.34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33.47億美元,年均增長9.42%。對老、緬、泰三國外貿進出口占全州外貿進出口總額的99.8%,全州獲得對外貿易經營權的企業戶數增至1650家。服務貿易跨境收支總額923.53萬美元。
3.對外投資合作大幅提升,實際利用外資穩步擴大
“十三五”期間,累計對外直接投資10.42億美元,較“十二五”期間增長66.99%。累計實際利用外資7964.35萬美元,比“十二五”末增加358.65萬元。
4.口岸對外開放程度顯著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十三五”期間,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從2015年的193.38萬噸增至2020年的618.6萬噸,年均增長26.18%;口岸進出口貨值總額從2015年的21.34億美元至2020年的33.47億美元,年均增長9.42%。
5.開放型平台建設成績顯著,會展產業發展加速發展
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跨境經濟合作區重點基礎設施及物流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穩步推進,會展產業發展成績豐碩。
6.物流產業發展紮實推進,電子商務貢獻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全州快遞服務業務量增速顯著,從2015年的391.9萬件增至2020年的1455.56萬件,年均增長30%。2020年全州網路交易額163.74億元,網路零售額89.09億元,全省排名第3位。
(二)“十四五”時期10項主要任務
1.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
(1)打造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業態模式創新、實體商業升級、夜經濟、數字消費)
(2)最佳化市場供給提振消費需求(品牌引領、餐飲家政、汽車家電、綠色消費)
(3)推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城鄉一體業態、農產品交易、流通渠道)
(4)大力促進文康商旅融合發展(跨業態聯動、多元化產品、銀髮消費)
2.健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1)最佳化城鄉商業網點布局(網點規劃、商業模式創新)
(2)提升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流動渠道、便民服務點、連鎖便利店、網際網路合作)
(3)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
3.提高市場管控能力
(1)推進平安商務建設(風險防控、市場監管、公平競爭、應急儲備)
(2)推動商務系統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口岸防控、常態化防控、冷鏈物流篩查、成品油監管)
4.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1)加快建設和發展重點物流樞紐(物流網、基礎設施、物流園區)
(2)增強市場主體競爭力(龍頭物流企業、航空物流產業、國際物流爭取)
(3)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新業態(物流體系、冷鏈物流、智慧物流、多式聯運)
(4)創新推動跨境物流發展(跨境物流企業、國際貨運樞紐、國際標準對接、服務水平提升)
5.推進數字商務發展
(1)加快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公共服務體系、數字商務套用場景、市場主體培育)
(2)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鄉村振興、特色農業電商)
(3)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品牌建設、物流支撐、電子商務產業園、統計監測、團隊運營)
(4)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建設(電商產業園、跨境網路、試點建設、國際合作)
(5)推動數字商務平台建設(新基建工程、示範工程)
6.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
(1)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產業基礎、新型貿易方式、貨物服務貿易促進發展)
(2)做大做強對外貿易(擴大外貿規模、最佳化市場布局、增強主體競爭力)
(3)推動邊貿轉型升級(爭取落地加工、邊民互市市場、邊民互助組)
(4)推動貿易可持續發展(雙向投資互動、外貿服務平台、內外貿一體化)
(5)推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服務外包)
7.穩定擴大利用外資
(1)擴大利用外資規模(降低要素成本、強化用地保障)
(2)提高引資質量效益(強化導向、拓寬渠道)
(3)著力提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擴大準入、投資服務體系、合法權益保護)
8.推進口岸開放和通關便利化
(1)進一步推進口岸開放及擴大開放(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開放)
(2)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口岸核心區市政設施、口岸聯檢查驗)
(3)持續最佳化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創新口岸監管模式、最佳化口岸通關作業、最佳化營商環境)
(4)推進口岸經濟區建設(依託監管產地發展特色產業、跨境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口岸貿易、口岸城鎮)
9.提升對外經濟合作水平
(1)深化境外國際區域合作(優勢領域、跨境產業鏈、企業走出去發展、對外援助、對外工程承包)
(2)推動對外投資水平邁上新台階(重點領域、基礎設施投資、農業合作、監督服務)
(3)不斷深入推進替代種植轉型發展(寬領域發展、政策支持、示範項目建設)
(4)深化中老鐵路沿線經濟合作(加強中老鐵路沿線園區建設、探索發展“中老班列+跨境電商”模式、支持物流企業發展、布局物流服務網路)
10.推動開放平台高質量發展
(1)最佳化提升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落實方案、進出口加工、現代物流、招商引資、物流樞紐)
(2)完善升級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落實批覆、商品自由流動、人車自由流動)
(3)聯動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落實內容、聯動創新、複製推廣)
(4)提升會展國際化水平(會展品牌、開放交流、培育會展主體、擴大交流合作)
四、涉及範圍
《規劃》是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推動全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內容涉及商務發展的方方面面。
五、執行標準
《規劃》是相關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市場主體行為的導向,是全州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行動綱領。
六、注意事項
專項發展規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定領域為對象制定的規劃。
七、關鍵字詮釋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企業(單位)通過交易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
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實際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總金額,可以反映一個地區對外貿易方面的總規模。
服務貿易進出口額:以服務作為商品進行跨國交換的經濟活動產生的總金額。服務貿易越來越成為貿易強國的本質特徵與核心衡量指標。
口岸進出口總額:由海關統計的口岸實際進出的貨物總金額。
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規模: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電商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從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西雙版納州商務局
2022年5月3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