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江西省“十四五”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省“十四五”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
- 印發時間:2022年12月29日
- 印發單位: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檔案內容
江西省“十四五”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
畜牧業是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保障食物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加快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畜牧業在農業中率先實現現代化,根據《“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江西省“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等檔案,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形勢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間,全省畜牧業克服資源要素趨緊、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不利因素影響,生豬產能全面恢復,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畜牧業實現新突破,為“十四五”畜牧獸醫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畜產品供應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生豬產能實現了快速恢復,牛羊和家禽加快發展,畜產品市場供應得到有效保障。2020年,全省肉類總產量285.2萬噸,禽蛋產量61.2萬噸,鮮奶產量9.1萬噸,蜂蜜產量2.3萬噸,飼料總產量807萬噸,全省畜牧業產值再創新高,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25.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29.5%,比2015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每年我省生豬外調量穩居全國前列,為全國生豬市場供應作出了“江西貢獻”。
二是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受“十三五”非洲豬瘟疫情的巨大衝擊,我省生豬產能同全國一樣,出現大幅下降。各級黨委、政府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深入推進復產增養行動,出台落實扶持政策,實現了生豬產能的快速恢復。2020年,全省生豬存欄1569.9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44.4萬頭,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生豬出欄也達到2218.3萬頭,為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奠定了基礎。
三是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按照“穩豬、強禽、擴牛羊”的發展思路,加大畜牧業結構調整力度,持續實施草地畜牧業發展工程,推動省政府出台《關於推進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家禽和牛羊產業加快發展。2020年,全省家禽出欄5.68億隻,比2015年增長31.7%,禽肉產量84.5萬噸,比2015年增長40.7%。牛出欄135.1萬頭,比2015年增長18.7%,羊出欄158.4萬隻,比2015年增長51.2%,牛羊肉產量17.8萬噸,比2015年增長39.3%。禽肉產量占肉類總產比重達到29.6%,牛羊肉產量占比6.2%,比2015年分別提高了11.4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
四是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堅持生豬恢復生產和非洲豬瘟防控“兩手抓”,深入開展生豬屠宰、泔水餵豬、豬肉市場、生豬調運專項整治和生物安全提升行動,落實落細監測排查、檢疫監管、清洗消毒、應急處置等關鍵防控措施,非洲豬瘟防控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明顯提升,有5000餘家規模養殖場完成生物安全改造,建成社會化車輛洗消中心134個,4家企業通過國家首批非洲豬瘟無疫小區評估,建成動物疫病淨化示範(創建)場17個。應免畜禽強制免疫密度保持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豬瘟抗體合格率保持90%以上,2019年以來未發生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
五是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做到保供給與保生態並重,全力構建資源化利用組織保障、政策保障體系和工作機制,通過項目實施、培訓指導、監督檢查、考核問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水平明顯提升,在國家“十三五”期間4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考核中,我省3年獲評“優秀”等次。2020年,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5%以上;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體系穩步推進,已建成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場41個,日處理能力達327噸,病死豬無害化集中處理率達78%以上。
六是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到2020年,累計創建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達到823家,生豬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7.8%,比2015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蛋雞規模比重達到75.9%,比2015年提高了8.2個百分點,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進一步提升。關停小型生豬屠宰場點323家,生豬屠宰企業壓減到195家。大力發展“公司%2B農戶”“公司%2B村委會”“訂單服務”等模式,帶動養殖場戶融入現代畜牧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鼓勵養殖、屠宰、加工、流通、銷售、電商服務一體化布局經營,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畜禽產業與餐飲業、文化業、旅遊業結合,品牌建設初見成效。
七是畜產品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強化源頭治理、過程管控、產管結合等力度,嚴格市場準入和監管,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深入推進獸藥二維碼追溯管理制度,廣泛開展科學安全用藥知識宣傳,倡導獸用抗菌藥減量化使用,嚴格落實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計畫,嚴厲打擊獸藥殘留超標和制售、使用假冒偽劣飼料、獸藥等違法行為,飼料、獸藥等投入品質量保持在較高水平。“十三五”期間,飼料、獸藥等投入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畜禽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生鮮乳違禁添加物保持“零檢出”。
(二)面臨挑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四五”時期畜牧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更加複雜,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穩產保供任務更加艱巨。未來一段時期,畜產品消費仍將持續增長,但養殖成本上升趨勢明顯,新冠肺炎疫情、非洲豬瘟疫情加上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產業發展不確定性還存在,肉、蛋等重要畜產品在高水平供應基礎上保持穩定增長難度加大。
二是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養殖及飼草料種植用地難問題突出,飼料糧供需緊張,影響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進程。部分地區生態環境容量趨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渠道不夠通暢,種養結合不夠緊密,糞肥還田利用質量較低,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任務依然較重,保護與發展矛盾仍然存在。
三是產業發展風險更加嚴峻。生產經營主體生物安全水平參差不齊,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動物疫病防控能力與畜禽飼養量不平衡,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的生物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動物疫病防控壓力大。“豬周期”困局尚未破解,玉米等飼料糧供需矛盾突出,豬肉價格起伏頻繁,市場風險加劇。
四是產業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產業結構不平衡,家禽和牛羊比重偏低,蜂、兔、鴿等特色畜禽發展不足。產業鏈發展不平衡,一產比重過大、二產增值太少、三產發展不足,加工流通體系培育不充分。畜產品品牌整體不響,市場競爭壓力大。區域間發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缺乏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
五是獸醫公共服務能力薄弱。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機構隊伍還不健全,獸醫實驗室建設滯後,疫病診斷和檢測能力不足,難以適應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屠宰監管等繁重工作任務。
(三)發展機遇
“十四五”時期我國重農強農氛圍進一步增強,推進畜牧業現代化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
一是畜牧業發展基礎夯實。以環保整治和非洲豬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推廣套用了生物安全、糞污處理、環境控制等先進工藝模式和自動化、智慧型化科技裝備,畜牧業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科技支撐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素質大幅提升,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政策環境進一步最佳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對畜牧業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我省畜牧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了重大機遇。近年來,我省出台落實了財政、金融、用地、環保等系列支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畜牧業穩產保供激勵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三是畜產品市場潛力較大。我省人均畜產品消費水平還不高,與已開發國家及國內發達省份還有較大差距。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水平提高,畜產品的消費需求將呈剛性增長,特別是消費需求不斷升級,肉蛋奶等動物蛋白需求顯著增加,牛羊肉等需求快速增長,綠色優質畜產品市場空間不斷拓展。
四是畜牧業發展內生動力將持續釋放。畜牧業生產主體呈現明顯的規模化、集約化、智慧型化發展趨勢,畜牧業作為農業中社會資本投入最高的產業,隨著生產加快向規模主體集中,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集聚效應將進一步凸顯,產業發展、質量提升、效率提速空間巨大。
五是動物防疫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動物防疫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實行積極防禦、主動治理,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獸共患病防控。新修訂《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為畜牧獸醫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據和工作遵循。中央編辦、農業農村部出台了《關於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理順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制機制,強化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著力最佳化畜牧業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構建現代養殖、經營、加工流通和監管體系,不斷增強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多元化的畜禽產品消費需求,推進畜牧業在農業中率先實現現代化,為打造鄉村振興樣板之地,加快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產業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市場主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貫通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整合畜牧產業生產要素,暢通國內大循環,增強畜牧業發展活力。
二是堅持政策引導。更好發揮政府政策引導、市場調控、支持保護等作用,消除限制畜牧業發展的不合理壁壘,最佳化產業布局,強化政策協同,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堅持防疫優先。將動物疫病防控作為防範畜牧業產業風險和防治人畜共患病的第一道防線,著力加強防疫體系能力建設,落實政府、部門和市場主體的防疫責任,形成防控合力,強化生產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保障。
四是堅持創新驅動。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破解制約畜牧業發展的技術瓶頸,不斷提高畜禽良種化、標準化、智慧型化、信息化水平,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五是堅持綠色發展。統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能力,暢通種養結合路徑,協同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和環境保護,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增強,畜牧業產值穩步增長,增收效益持續提高。畜牧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更加健全,綜合生產能力和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現代加工流通體系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成效逐步顯現。
一是綜合生產能力增強。到2025年,肉類總產量400萬噸,年均增長7.0%;禽蛋產量75萬噸,年均增長4.2%;生牛奶產量12萬噸,年均增長5.7%;蜂蜜產量2.5萬噸,年均增長1.6%。工業飼料總產量1200萬噸,年均增長9.2%。實現畜牧業綜合產值3500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1500億元。
二是生豬生產穩定發展。到2025年,生豬存欄穩定在1700萬頭左右、年均增長1.6%,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在170萬頭左右,生豬出欄穩定在3200萬頭左右、年均增長7.6%,豬肉產量272萬噸、年均增長8.5%,生豬(含肉品)外調1000萬頭左右,生豬生產保持穩定發展,生豬主產省地位得到鞏固提升。
三是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到2025年,力爭牛出欄150萬頭、年均增長2.1%,羊出欄500萬隻、年均增長25.8%,牛羊肉產量30萬噸,年均增長11.0%;家禽出欄6.3億隻、年均增長2.1%,禽肉產量95.5萬噸,年均增長2.5%;蜂、兔、鴿、鵪鶉等特色畜禽保持較快發展。
四是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穩步推進,到2025年,生豬、蛋雞規模養殖比重保持80%以上,力爭肉雞、肉牛、奶牛、羊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78%、35%、40%、56%,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80%;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力爭達到90%,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7%以上;年產50萬噸以上的工業飼料企業數量達到10家,飼料工業產值450億元;年產值過億的獸藥生產企業達到6家,獸藥產業產值35億元;畜產品加工加快發展,全省標準化生豬屠宰能力達到2000萬頭以上,畜產品加工產值達到1000億元。
五是重大動物疫情平穩。生產經營各環節生物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進一步增強,重大動物疫情形勢保持平穩,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
六是畜產品安全有保障。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監管能力大幅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能力有效增強,飼料、獸藥監管能力持續增強,為維護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提供堅強支撐。
江西省“十四五”畜牧獸醫行業發展指標 |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基期值 | 2025年目標值 | 年均增長(%) | 指標屬性 |
一、畜禽存欄 | |||||
1.豬存欄 | 萬頭 | 1569.9 | 1700 | 1.6 | 預期性 |
其中:能繁母豬 | 萬頭 | 144.4 | 170 | 3.3 | 預期性 |
2.牛存欄 | 萬頭 | 275.5 | 270 | 穩定 | 預期性 |
3.羊存欄 | 萬隻 | 123.5 | 500 | 32.3 | 預期性 |
4.家禽存欄 | 萬隻 | 24554 | 27000 | 1.9 | 預期性 |
二、畜禽出欄 | |||||
1.豬出欄 | 萬頭 | 2218.3 | 3200 | 7.6 | 預期性 |
2.牛出欄 | 萬頭 | 135.1 | 150 | 2.1 | 預期性 |
3.羊出欄 | 萬隻 | 158.4 | 500 | 25.8 | 預期性 |
4.家禽出欄 | 萬隻 | 56832 | 63000 | 2.1 | 預期性 |
三、畜禽產品產量 | |||||
1.肉類總產量 | 萬噸 | 285.2 | 400 | 7.0 | 預期性 |
其中:豬肉 | 萬噸 | 180.7 | 272 | 8.5 | 預期性 |
牛肉 | 萬噸 | 15.2 | 20 | 5.6 | 預期性 |
羊肉 | 萬噸 | 2.6 | 10 | 30.9 | 預期性 |
禽肉 | 萬噸 | 84.5 | 95.5 | 2.5 | 預期性 |
2.禽蛋 | 萬噸 | 61.2 | 75 | 4.2 | 預期性 |
3.生牛奶 | 萬噸 | 9.1 | 12 | 5.7 | 預期性 |
四、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 | % | 80 | >80 | / | 約束性 |
五、畜禽養殖規模化率 | % | 71 | 80 | / | 預期性 |
六、畜牧業綜合產值 | 億元 | 2500 | 3500 | 7.0 | 預期性 |
七、飼料工業產值 | 億元 | 265 | 450 | 11.2 | 預期性 |
八、畜禽產品抽檢合格率 | % | 98 | 98 | / | 預期性 |
九、工業飼料質量監管抽檢合格率 | % | 96 | 98 | / | 預期性 |
十、獸藥質量監管抽檢合格率 | % | 96 | 98 | / | 預期性 |
三、重點任務
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按照“作示範、勇爭先”的目標要求,圍繞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經營體系、加工流通和監管體系,持續推動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聚焦九大重點任務,突破關鍵環節,加快推進畜牧業現代化,為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板之地提供強力支撐。
(一)抓好重要畜禽穩產保供
堅持科技興牧、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興農,保持用地、財政、金融、環保扶持生豬等重要畜禽產品政策的穩定性、延續性、長效性,確保“菜籃子”有效供給。持續鞏固生豬產能,落實產能調控實施方案目標要求,緊盯能繁母豬、規模豬場保有指標,做好監測預警、分級調控、考核問效,推動生豬“保險+期貨”試點,加強風險防範,避免生產大起大落。貫徹落實省政府“牛羊十條”“家禽八條”高質量發展意見,大力實施牛羊產業建設、贛中南肉牛產業集群等項目,打造一批肉牛肉羊大縣,鞏固提升優質地方肉雞、水禽優勢產區,培育富硒禽蛋、白羽肉雞等特色基地,提高牛羊禽肉在肉類總產中的比重,夯實重要畜禽產品穩產保供基礎。因地制宜發展蜂、兔、鴿、鵪鶉等特色畜禽養殖,增加優質特色畜產品市場供應。
(二)提升畜牧業發展質量效益
依託部省共建江西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推動畜牧業綠色轉型,推廣套用綠色健康安全養殖技術、工藝、模式,提升畜產品供給質量。科學合理布局,養殖規模與環境承載力相匹配,養殖業與種植業相協調。堅持種養結合,組織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程,推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建設,加強畜禽糞污處理與利用設施改造,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質量效益。開展蜜蜂高效授粉試點示範,推進蜂業質量提升。
(三)建立現代畜牧業養殖體系
提升畜禽養殖集約化水平,堅持增量與提質相結合,推行全面標準化生產方式,提升養殖裝備水平,切實提高畜禽養殖勞動生產率、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資源利用率。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病死畜禽無害化、畜禽糞污資源化”的要求,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示範引導養殖場改造升級,推廣套用自動化、智慧型化、信息化設施設備,提升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建設一批智慧牧場。
(四)建立現代畜牧業經營體系
支持引進大型畜牧產業集團落戶,培育本土畜牧產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優做強。鼓勵畜禽養殖戶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健全完善管理機制,提高組織化程度。引導龍頭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全程服務、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發展“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堅持抓大不放小、以大帶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資金、技術、管理優勢,通過龍頭企業示範引領,盤活中小養殖場戶土地、欄舍、勞動力等資源,帶動中小養殖場戶發展規模經營,提升市場競爭力。
(五)健全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
加大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力度,加強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擴大畜禽良種補貼範圍和規模,健全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和良種推廣網路,提升畜禽良種供應能力和良種覆蓋率。堅持政府政策引導、企業自主參與、多方技術支撐,採取從場入手、分步實施、示範帶動、合力推動等方式,以畜禽核心育種場和種公畜站為重點,加強種用動物健康管理,積極開展種畜禽場主要垂直傳播動物疫病淨化試點和示範,從源頭強化畜禽生產安全。
(六)建立現代畜牧業加工流通體系
大力發展畜禽屠宰加工業,最佳化產能布局,建設一批工藝先進、冷鏈完備、管理規範的現代化屠宰加工及精深加工企業、冷鏈物流體系,推動屠宰產業轉型升級。鼓勵和引導加工企業、飼料企業、獸藥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與養殖業融合發展。培植一批覆蓋畜禽養殖、飼料、獸藥生產、屠宰加工、物流配送、產品推廣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大企業。實施“網際網路+”現代畜牧業行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農村電子商務和基於網際網路的養殖、加工、物流、銷售新業態新模式。實施畜牧業品牌戰略,積極融入“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贛鄱正品”品牌推介行動,深入推進綠色、有機產品和地理標誌產品認證,提高畜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
(七)建立現代投入品監管體系
堅持源頭管控把好準入關口,全面執行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範和新版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大力實施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行動,規範獸用抗菌藥、飼料添加劑使用。圍繞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建立健全執法監管體系,完善監督舉報、檢打聯動、信息通報等制度,健全上下聯動、區域聯動、部門聯動的案件查處機制。深化飼料、獸藥“放管服”改革,最佳化審批流程,引導規範生產、經營和使用。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組織開展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督促指導生產經營使用主體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過程管控等制度,嚴格執行獸用處方藥管理和休藥期等規定。
(八)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組織開展動物疫病淨化與消滅工作,推動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無疫區和無疫小區建設、動物疫病淨化“三位一體”防控策略。加強聯防聯控,完善風險評估、宣傳干預、流通調運監管等人畜共患傳染病綜合防控策略。健全基層動物疫病防控機構和隊伍,強化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強化防疫應急制度、技術、物資儲備,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動物疫病檢測診斷和監測預警能力。實行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制度,紮實開展動物疫病監測和疫情預警,建立動物疫病風險評估制度。
四、產業布局
最佳化區域布局與產品結構,力爭至2025年,畜牧業綜合產值3500億元,其中,一產的目標產值達到1500億元,占綜合產值的42.9%;二三產的目標產值達到2000億元,占綜合產值的57.1%。
(一)生豬產業
發揮資源、技術、市場和區位等優勢,進一步鞏固提升“一片兩線”(贛中片和京九、浙贛沿線)生豬優勢產區。實施分類分區指導,南昌、九江、上饒、景德鎮等市確保生豬自給,其他設區市在保證自給的基礎上擴大外調規模,為保障全國生豬市場供應作出積極貢獻。
穩定發展進賢縣、南昌縣、新建區、東鄉區、餘江區、萬年縣、渝水區、豐城市、樟樹市、高安市、上高縣、袁州區、萬載縣、吉安縣、新幹縣、泰和縣、安福縣、定南縣、南康區、信豐縣、興國縣、會昌縣、全南縣、修水縣等傳統生豬調出大縣,進一步擴大調出量,鞏固提升生豬大縣地位。
加快發展瑞金市、贛縣區、安遠縣、大余縣、于都縣、蘆溪縣、湘東區、蓮花縣、南城縣、貴溪市、宜豐縣、永新縣、吉水縣、餘干縣、鄱陽縣、樂平市等優勢潛力養殖大縣,提升生豬供應能力,在保障自給的基礎上,擴大調出量。
(二)家禽產業
1.肉雞。以泰和烏雞、崇仁麻雞、寧都黃雞等優質地方肉雞優勢產區為核心,重點發展進賢縣、南昌縣、廣豐區、崇仁縣、資溪縣、萬載縣、吉安縣、泰和縣、永新縣、寧都縣、于都縣等縣(市、區)。
2.蛋雞。重點發展德安縣、修水縣、共青城市、南城縣、南昌縣、進賢縣、新建區、臨川區、東鄉區、豐城市、上高縣、宜豐縣、貴溪市、信豐縣、尋烏縣、吉安縣、泰和縣等縣(市、區)。
3.水禽。重點發展南昌縣、進賢縣、豐城市、樟樹市、吉水縣、遂川縣、吉安縣、永豐縣、萬安縣、興國縣、大余縣、餘干縣、鄱陽縣、永修縣、共青城市、蓮花縣等“沿江環湖”水禽優勢縣(市、區)。
(三)草地畜牧業
1.肉牛。重點發展贛中、贛中南肉牛優勢產區,兼顧發展贛北、贛南肉牛生產基地。主要包括高安市、豐城市、樟樹市、上高縣、萬載縣、渝水區、泰和縣、安福縣、吉安縣、吉州區、吉水縣、永豐縣、永新縣、蓮花縣、信豐縣、會昌縣、瑞金市、于都縣、樂安縣等縣(市、區)。
2.肉羊。重點發展贛西、贛西北、贛東北肉羊優勢產區。主要包括修水縣、瑞昌市、武寧縣、永修縣、上栗縣、湘東區、蘆溪縣、渝水區、廣豐區、鄱陽縣、樂平市、浮梁縣、袁州區、萬載縣、樟樹市、銅鼓縣、宜豐縣、遂川縣、贛縣區等縣(市、區)。
3.奶牛。重點發展進賢縣、于都縣、寧都縣、吉州區、蘆溪縣、東鄉區、奉新縣等縣(市、區)。
(四)畜禽屠宰產業
科學規劃畜禽屠宰產業布局,綜合考慮各地國土空間規劃、畜禽養殖規模、市場消費水平、屠宰生產加工能力、冷鏈配送服務能力、交通運輸條件等因素,統一設定和布局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按照“主產區集中屠宰、全鏈條冷鏈配送、主銷區冷鮮銷售”的原則,引導畜禽屠宰產能從主銷區向主產區轉移。合理控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數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到2025年,在全省32個生豬養殖大縣,每縣至少建成1個年屠宰生豬30萬頭以上的標準化屠宰企業,在贛中片和京九、浙贛沿線生豬優勢產區加快建設一批標準化屠宰加工企業,促進主產區出欄生豬就近屠宰。積極發展畜禽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一體化企業,對在同一地市範圍內年出欄肉豬20萬頭以上的大型養殖企業,新建屠宰自養生豬的產加銷一體化、標準化屠宰企業,不受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設定數量限制。
五、重點工程
圍繞重點建設任務,以最急需、最關鍵、最薄弱的環節和領域為重點,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財政資金,積極引導帶動地方和社會投入,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實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基礎。
(一)生豬穩產保供工程
加快良種繁育與推廣。健全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一批核心育種場。實施生豬良種補貼,引導種公豬站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擴大優質種群規模,推廣優質種公豬精液。
強化生豬產能保護。建立生豬基本產能保護制度,落實生豬產能調控措施,建設一批高水平、現代化的產能調控基地,發揮穩產保供重要基礎支撐作用,保持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加強生豬養殖場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擴大規模豬場數量,增強生豬市場供應保障能力。完善生豬穩產保政策保障和責任考核體系,開展生豬產能調控工作考核,推進用地、環保、保險、信貸等扶持政策有效落實,並保持政策的延續性、穩定性、長效性。
加強市場調控。強化生豬生產信息化管理,做好監測預警、信息發布,引導養殖場戶合理生產經營保持生豬生產穩定發展。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加快“調豬”向“調肉”轉變。
(二)牛羊擴群增量工程
擴大牛羊改良覆蓋面,提高良種供給能力和質量。發展適度規模母牛養殖戶,擴大母牛基礎,提升犢牛自給率。因地制宜改良天然草地,合理利用草山草坡、農閒田和農副產品資源,種植優質飼草,促進草畜配套。實施牛羊大縣建設戰略,依託牛羊產業建設、肉牛肉羊提質增量、贛中南肉牛產業集群等項目,打造一批肉牛、肉羊養殖大縣,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牛羊養殖基地。將肉牛保險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範疇,建設肉牛標準化屠宰場,培育打造江西肉牛品牌。實施奶業振興整縣推進行動,提升智慧型化養殖水平,打造休閒觀光牧場。
(三)家禽提質增效工程
加強地方家禽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建立健全家禽良繁體系,培育家禽新品種、新品系。以優質地方肉雞和水禽為重點,提升崇仁麻雞、寧都黃雞、泰和烏雞等地方雞產業集群和“沿江環湖”特色水禽養殖基地,培育宜春、贛州富硒蛋雞和資溪白羽肉雞等特色養殖基地。著力培育家禽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家禽屠宰加工,加快推進集中屠宰、冷鏈流通、冰鮮上市,開發特色深加工產品,加強品牌培育和宣傳推介,推動家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四)現代畜禽種業提升工程
全面開展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推動江西省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建設,新改建一批種質資源庫(場、區)。開展種業聯合攻關,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扶持種業企業發展,建設一批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和繁育基地,加強地方畜禽遺傳資源的開發利用,培育一批畜禽新品種、新品系。地方畜禽遺傳資源有效保護率超過70%,基本建成現代畜禽良繁體系,主要畜禽良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
(五)動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
以全面提高動物疫病風險控制能力作為主攻方向,加強動物保護能力建設,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和獸醫公共衛生安全。
壓實防疫主體責任。指導從業者改善動物防疫條件,健全防疫制度,落實免疫消毒、疫情報告等措施,提升防疫主體責任意識。加快推進強制免疫疫苗“先打後補”改革,到2023年,實現規模養殖場“先打後補”全覆蓋。
強化疫情監測預警。加強動物疫情監測和預警預報體系建設,省市縣三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分病種設立18個省級動物疫情測報站,加強10個國家級動物疫情測報站建設,配足充實獸醫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建立一支流行病學調查專業隊伍。加強應急處置保障體系建設,按照各級負責原則,加強省市縣三級動物防疫物資應急儲備庫建設,構建網路健全、隊伍穩定、保障有力、處置高效的應急處置保障體系。推進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淨化示範場和無疫小區建設。
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加強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動物防疫檢查站、動物檢疫申報點、動物運輸指定通道建設,全面推進動物檢疫無紙化出證,推進養殖場、屠宰場和販運戶賦碼工作,實現“一場一碼”,強化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
加強獸醫實驗室建設。繼續實施基層獸醫防疫體系建設項目,做到畜禽主產縣全覆蓋,擴建和改建縣級獸醫實驗室,完善鄉鎮動物防疫檢疫服務機構設施設備。
加強獸醫隊伍建設。組織實施官方獸醫五年培訓計畫,開展執業獸醫、鄉村獸醫專業素質再教育工作,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獸醫向執業獸醫發展,促進城鄉獸醫資源有序流動。推進實施動物防疫專員特聘計畫。創新獸醫社會化服務,鼓勵龍頭企業、動物診療機構及其他市場主體開展專業技術服務。
(六)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質工程
促進種養結合。堅持種養結合,統籌考慮種養布局和規模。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活動,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大力推廣節水節料、高床漏糞、自動清糞、生物發酵等先進工藝、技術、裝備。因地制宜推廣“畜-沼-果(菜、稻、草)”等農牧結合和第三方集中處理模式,促進糞肥就近就地還田合理利用,鞏固和提升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質量。
強化服務監管。按照“誰產生、誰負責”原則,嚴格落實養殖場(戶)主體責任。指導養殖場(戶)建立糞污處理和利用台賬,種植戶建立糞肥施用台賬,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推行養殖場(戶)付費處理、種植戶付費用肥,健全覆蓋各環節的全鏈條管理體系。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畜禽養殖業發展,完善農業農村部門業務指導與生態環境部門監督執法協同機制,加強日常監管。
強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最佳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規劃布局,完善病死畜禽轉運中心和鄉鎮暫存點建設,健全無害化處理體系,實現全省無害化處理全覆蓋。
(七)畜禽屠宰行業轉型升級工程
最佳化產能布局。堅持屠宰與養殖布局相匹配,引導優勢屠宰產能向養殖集中區布局,實現畜禽就近屠宰加工。最佳化畜禽養殖屠宰加工產業鏈,支持大型養殖企業、屠宰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開展養殖、屠宰、加工、流通、銷售一體化經營。
推進轉型升級。支持和引導畜禽屠宰企業完善屠宰加工、檢驗檢測、冷鏈運輸、清洗消毒、質量追溯、環境保護等設施設備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生產工藝先進、質量管控體系完備、防疫及環保設施健全、企業管理規範的標準化屠宰加工企業,創建一批部級和省級生豬屠宰標準化示範廠。加大對屠宰加工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把屠宰加工作為我省農產品加工優先發展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促進冷鏈發展。加快肉品冷鏈配送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覆蓋屠宰加工、儲運運輸及肉品銷售整個環節的冷鏈,引導和支持肉品冷鏈配送設施和冷鮮肉配送點建設,提升流通效率,拓展銷售網路。
(八)綠色健康安全養殖工程
做強現代飼料工業。立足現有飼料飼草資源和畜牧產業結構,服務全省畜牧業發展需要。突出供給結構最佳化,開展省內飼料資源調查,多渠道開發飼料原料,提高飼料原料保障能力,穩定豬飼料、家禽飼料產量。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新技術、新成果轉化套用,大力發展寵物飼料、牛羊精補飼料。合理開發天然牧草資源,大力發展優質牧草種植,推行草田輪作,增強飼草料供應能力。鼓勵重點龍頭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加強資源整合,組織聯合攻關,開發生物飼料產品,研發推廣新型無抗日糧和安全高效飼料添加劑,推動飼料生產專用化、自動化、智慧型化、高效低耗、綠色環保、安全衛生。
推動獸藥產業轉型升級。嚴格執行新版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引導中小企業採取兼併重組、合資合作等形式擴大企業規模,提升獸藥供應保障能力,淘汰落後產能。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建設企業間、院企間、校企間研究共享平台。最佳化獸藥產業和產品結構,引導企業加快中獸藥產業發展,加強中獸藥飼料添加劑、安全新型獸藥和新工藝研發,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品質創新,創響“好獸藥、江西造”品牌。
推進投入品高效安全使用。強化宣傳引導,加大獸藥分類管理制度實施力度,規範獸用處方藥使用行為。組織開展動物源性細菌耐藥性監測,以藥敏試驗結果指導養殖科學用藥。深入推進養殖環節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到2025年末,50%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實施養殖減抗行動,總結推介一批減抗技術、模式和替抗產品。嚴格執行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範,開展豆粕減量替代配合飼料試點和低蛋白日糧和豆粕替代技術攻關,推動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逐年下降。進一步完善獸藥質量監督抽檢、殘留監控和風險監測工作機制,排查安全風險隱患,保障畜牧業綠色健康發展。
(九)畜牧業信息化建設工程
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利用數位技術全方位、全形度、全鏈條賦能畜牧產業,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完善數據監測網路,依託大數據、物聯網、網際網路技術,打造省級畜牧獸醫信息平台,縱向對接直聯直報、獸醫衛生綜合信息平台等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信息管理平台,橫向對接贛服通、江西政務服務網等政務服務平台,推動大數據互聯互通,實現畜牧業信息資源有效整合、監測監管一體化閉環管理和一體化政務服務,不斷提升行業監管與服務水平。推動智慧畜牧業建設,大力支持智慧型感測器、智慧型化養殖裝備、機器人、無人機等現代信息化技術裝備在畜牧業中的套用,提高圈舍環境調控、精準飼餵、動物行為智慧型分析、疫病監測、畜產品質量追溯等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創建一批現代化智慧牧場。構建企業大數據平台,引導養殖場(戶)建立健全電子養殖檔案,利用物聯網智慧型系統等實現畜牧業生產管理、獸醫遠程監管與智慧型預警,全面推行信息直聯直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生豬穩產保供領導小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指揮部、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領導小組組織協調作用,協同推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形成工作合力。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生產主體責任,將穩定生豬等重要畜禽產品生產、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重點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考核體系,強化績效考核評價。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形成溝通順暢、配合有力的工作機制,推動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切實抓好支持畜牧業發展的用地、財政、環保、金融、保險等扶持政策落地見效。實施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動物防疫補助、信貸支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性保險等政策,深入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牛羊產業發展等項目實施,不斷完善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激勵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創新金融支持畜牧業新產品、新模式,探索活體、期貨倉單等抵質押貸款新機制。全面落實畜牧業保險政策,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探索“保險+期貨”模式,提高畜禽生產風險保障能力。
(三)提高科技水平。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依託畜牧獸醫現代產業技術體系、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大型龍頭企業的科研力量,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集中攻關研發,加強良種繁育、標準化規模養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高效低殘留獸用抗菌藥替代產品、飼草料資源開發利用等核心技術和設施裝備研究,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強基層畜牧獸醫行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強化從業人員培訓,提升服務能力。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高素質農民等培訓,提高畜牧業生產科技水平。
(四)強化法治保障。認真貫徹落實畜牧法和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等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提高依法治牧、依法治疫水平。完成《江西省動物防疫條例》《江西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修訂工作,不斷完善地方畜牧獸醫法規體系。加強對畜牧、獸醫、飼料、獸藥、屠宰等行業行政監管,組織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堅持問題導向,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整頓行業生產經營秩序。加強執法培訓,推進行政監管與行政執法有效銜接,密切配合農業綜合執法部門,嚴厲打擊畜牧獸醫領域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五)加強產業服務。大力發展獸醫社會化服務,按照專業化、市場化、多元化的原則,鼓勵養殖龍頭企業、動物診療機構、第三方獸醫實驗室及其他市場主體成立動物防疫服務隊、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機構,創建供給充足、靈活多樣的獸醫社會化服務方式。落實生產經營者動物防疫主體責任,推動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自主免疫,散養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予以解決。強化產業協會服務職能,依託現代畜牧產業體系、行業協會等專家組,開展畜牧業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切實發揮其在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增強企業交流、加快產業融合,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