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

《平涼市“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已經平涼市政府同意,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1月19日印發 ,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涼市“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1月19日
  • 發布單位: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畜牧業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全面構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促進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和面臨的形勢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十三五”時期,按照“調結構、轉方式、優布局、保生態、增效益”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養殖結構調整,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大力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以牛為重點,豬、羊、雞並舉的畜牧業多元化發展格局,產業水平、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社會供給有效保障,畜牧業在推動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2020年,全市牛、豬、羊、雞存欄分別達到45.87萬頭、38.97萬頭、18.11萬隻、376.65萬隻;出欄分別達到35.59萬頭、43.71萬頭、15.23萬隻、291.94萬隻;肉類總產量7.23萬噸。
1.牛產業助推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三五”時期,市委、市政府將平涼紅牛產業確立為全市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一個產業一名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台、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依託產業扶貧、項目建設,狠抓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貧困戶養牛快速增加。累計扶持養牛貧困戶6.8萬戶,帶動27.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增收,為實現全市整體脫貧摘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2.畜牧業發展方式加速轉變。堅持走適度規模養殖之路,通過政策引導、招商引資、技術支撐等措施,積極引進和培育規模養殖場(合作社)。全市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733個,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規模養殖比重進一步提高。探索創新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形成“黨組織+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民眾”的莊浪模式、“國有平台公司+鄉鎮產業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和“託管代養”、“寄養代繁”等單一或相互合作的各具特色、靈活多樣的發展模式,為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良種繁育體系初步建立。大力實施以平涼紅牛為重點,兼顧靜原雞、八眉豬地方優良品種和甘肅黑豬地方培育品種的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了中國農科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和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通過組合配套、集成創新,平涼紅牛新品種(系)培育工作有序開展;成立了甘肅省畜牧獸醫研究所靜原雞種質資源保護擴繁基地,建有靜原雞專業孵化場3個;建設了國家級八眉豬保種場。
4.飼草料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深入推進糧改飼、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擴大飼用玉米、甜高粱及其它飼草種植面積。培育建成崇信綠源、莊浪綠亨、靜寧隴上草等一批飼草加工企業,開展以玉米秸稈為主的飼草商品化生產,人工種草和草產品加工步伐不斷加快。全市糧改飼面積達到53萬畝,年青貯玉米秸稈170萬噸,秸稈飼用率保持在80%左右。建成涇川正大、崇信正豐、莊浪大北農等飼料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到9萬噸以上。
5.品牌效應初步顯現。突出“甘味”農產品品牌培育提升,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支持和培育旭康、伊順祥、宏源等肉牛龍頭企業26戶,形成以熟牛肉及牛肉製品為代表的12大類100多個系列產品,引導支持市場主體創建企業品牌22個。2018年,平涼紅牛取得直供國家運動員“入場券”;2019年,成為“甘味”農產品家族中的“獨一份”“特中特”,並獲得自主直供港澳高檔活牛配額及活牛出口“通行證”;2020年,在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上,榮獲“品質特別獎”和“最具風味獎”兩項大獎。“靜原雞”被確定為甘肅省唯一的國家級地方優良肉雞品種。“靜寧燒雞”被授予“中華老字號”品牌和甘肅省“地方名優小吃”、“質量信得過產品”。
6.科技支撐體系愈加完善。積極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強交流與合作,建成中國農科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建立平涼紅牛院士工作站1個、專家工作站5個,舉辦“平涼紅牛產業發展戰略座談會”。按照“畜牧業+網際網路+”模式,充分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和手段,大力推進平涼紅牛基礎母牛育種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設,建成平涼紅牛良種中心,搭建起平涼紅牛品種培育科研體系和技術平台。在基層技術支撐方面,堅持引進與改良、示範與推廣相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凍配改良點189個,畜禽良種化率達到94%。
7.綜合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建立市、縣、鄉、村四級動物防疫體系,改造提升七縣(市、區)基層鄉鎮畜牧獸醫站基礎設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村級防疫員報酬。健全完善動物防疫冷鏈體系,市級建成動物疫苗冷藏庫和冷凍庫,縣級建成疫苗冷藏庫,全市102個鄉鎮獸醫站配備了冰櫃,1456個自然村配備了冰櫃,實現了疫苗全程冷鏈運輸保存;動物疫病監測水平顯著提升,市疫控中心新建了410平方米病原學獸醫實驗室,各縣(市、區)獸醫實驗室基本形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動物疫病監測網路體系,監測預警能力明顯增強,有效保障畜牧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產業化水平不高。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飼養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程度不高,養殖效益體現不充分;輻射帶動能力強、典型示範效應明顯的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大部分仍停留在出售初級加工產品和原料生產者的狀態,“獨一份”、“特中特”產品數量少,市場占有率低;品牌效應不突出,產業鏈條不完整,產加銷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織化程度不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
2.科技推廣深度不夠。畜牧技術推廣體系基本健全,但市縣兩級技術人員整體年齡偏大,知識結構普遍老化,缺乏系統培訓和繼續深造,加之近年來進人渠道有限,高層次院校畢業生選擇多元化,致使人才斷檔,不能滿足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3.畜牧業發展要素短缺。我市勞動成本低廉的優勢已經失去,高素質從業者群體尚未形成,“誰來養畜”的問題日益突出;養殖用地緊缺的狀況日益凸顯,發展空間有限;畜牧業投入資金不足,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舊存在;先進實用技術的套用和信息服務等與生產實際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4.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毒株不斷變異,非洲豬瘟、小反芻獸疫、牛結節性皮膚病等外來動物疫病不斷傳入,布病、結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出現反彈,新病未滅,舊病復發,時刻威脅著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動物疫病防控形勢異常複雜。
(三)發展潛力。平涼市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傳統的畜牧養殖基地和畜禽交易集散地,具有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潛力,主要表現在:
1.區位地理優勢明顯。平涼是古“絲綢之路”東端的交通要塞,是甘肅東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重鎮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氣候適宜,環境良好,畜牧獸醫體系基本健全,適宜發展農區現代畜牧業。
2.政策環境持續最佳化。從2017年開始,全市建立了“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設立了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著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新工藝、新裝備,建立新機制、新模式,整合各類資源、資產、資本,推行資本化運營、公司化運作,有效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依託項目資金和市縣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著力推動建立種、養、加、銷全產業鏈運作模式,提升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經營水平,為現代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3.種質資源較為豐富。受平涼特定的飼養傳統、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形成以平涼紅牛、靜原雞、八眉豬、甘肅黑豬為代表的種質資源。平涼紅牛肉質細嫩,脂肪沉積豐富,香味醇厚濃郁,共軛亞油酸含量豐富,優質肉塊和高檔肉塊產量指標優秀,是我國獨特的地方優質肉牛種質資源,主要分布於7縣(市、區)。靜原雞是黃土高原耐高寒乾旱氣候的優良蛋肉兼用雞種,具有頭頸高舉,尾羽聳立,胸部發達,背寬而長,跖粗壯有力、耐粗飼、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等特點,主要集中在靜寧縣。八眉豬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品種,具有適應性強、耐粗放飼養管理、產仔多、性狀遺傳穩定等優點,主要集中在靈台縣。甘肅黑豬是甘肅隴東地區特有的地方品種,具有繁殖力強、抗逆性強、肉質好等特點,主要集中在崆峒區。
4.飼草料資源充足。平涼是西北地區重要的農林產品基地,具有豐富的飼草資源。全市人工種草保留面積194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129萬畝、紫花苜蓿留床面積60萬畝、豆禾混播種植面積5萬畝,年產優質青乾草約9.6萬噸,可利用飼草資源總量約280萬噸;全市現有飼料生產企業4家,年生產飼料16萬噸。
5.發展空間不斷拓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畜禽產品的多元化需求明顯增加,優質的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越來越受到大眾青睞。全市依託平涼紅牛、靜原雞等優質資源,採用優良的屠宰工藝和製作工藝,形成了旭康、伊通牛肉,惠子、靜寧燒雞,景興、金江牛骨髓油茶等多個品牌,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需求。畜牧產業功能不斷拓展,逐步向三產融合轉變,產業鏈不斷延伸,利益紐帶不斷拉緊,聚集效應逐步顯現。
二、“十四五”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3659”發展思路,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建設現代畜牧業為方向,以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驅動,著力育良種、夯基礎、建基地、強龍頭、補鏈條、創品牌,全力以赴做強產業鏈、打造循環鏈、融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構築創新鏈,構建以平涼紅牛產業為重點,豬、羊、雞產業並舉的畜牧業多元化發展格局,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建設綠色開放興業安寧幸福新平涼提供堅實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主體,政策引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消費結構升級帶動產業升級,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增強畜牧業發展活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佳化發展環境,強化政策支持,加快補齊畜牧業發展的短板和弱項,推動畜牧業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
2.堅持綠色發展,安全保障。堅持綠色生態、優質安全導向,暢通種養結合循環鏈,協同推進農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推動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和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建立畜禽產品從養殖到餐桌的質量追溯體系,構建綠色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3.堅持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強化科技引領和支撐作用,加強源頭創新和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積極推進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和產業化開發利用,充分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和效益。聚集產業鏈薄弱環節和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探索多類型融合方式,提高畜牧業發展水平。
4.堅持利益聯結,富民強業。建立合作互助、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長效發展機制,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應鏈,打造廣泛聯結、緊密互動、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鏈條,促進畜牧業各節點企業的價值增長、效益增多,多方共贏。
(三)發展目標。到2025年,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增長,產業結構更加最佳化,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種質資源保護水平與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現代加工流通體系加快形成,畜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形成布局合理、產業融合、高端高效、生態友好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建成平涼紅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國重要的特色優質肉品供應基地和農區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區。
1.生產總量穩定增長。到2025年,全市牛、豬、羊、雞存欄量分別達到60萬頭、74.49萬頭、23萬隻、400萬隻;出欄量分別達到40萬頭、108.2萬頭、20萬隻和300萬隻;肉類總產量15萬噸;畜牧業總產值達到275.46億元。
2.供應保障能力最佳化提升。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有效提高優質、綠色、特色、安全、營養的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牛肉自給率穩步提升,豬肉自給率保持在130%以上,雞肉和雞蛋實現完全自給。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畜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3.良種體系最佳化提升。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建立與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創建平涼紅牛國家級核心育種場,顯著提昇平涼紅牛種業核心競爭力。建立健全靜原雞、八眉豬等遺傳資源保護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和保種措施,提升保種數量與質量。
4.發展質量最佳化提升。強化科技創新驅動的引領作用,引導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校投入到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當中,發展精準飼養、精深加工、現代行銷、品牌創建,帶動畜牧業專業化、標準化、綠色化生產,推動畜牧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全市豬、牛、羊、雞規模化養殖比重分別達到60%、60%、40%和90%,良種化程度分別達到95%、95%、88%和99%,規模以上屠宰企業屠宰量占比超過80%,畜牧業科技貢獻率達到70%。
5.循環發展最佳化提升。以實施好糧改飼示範市建設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為抓手,大力推廣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綠色發展模式,提高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匹配度。到2025年,全市糧改飼面積達到80萬畝,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規模養殖場廢棄物處理設施設備配套率達到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
三、產業布局
充分利用資源稟賦條件和畜牧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加快推進種養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提升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水平,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有效構建聯農帶農機制,使畜牧業成為平涼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
(一)肉牛產業。強化政策扶持推動、龍頭企業帶動、機制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牽動,以健全“八大體系”為重點,以實施平涼紅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為抓手,大力實施強龍延鏈、良種培育、擴繁增量、秸稈變肉(奶)、品牌提升、機制創新“六大工程”,著力打造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的現代肉牛產業體系。
(二)生豬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大力推廣豬沼肥一體化生態養殖模式。堅持增量與提質相結合,引進培育一批實力強、規模大、起點高的龍頭企業,擴大養殖規模,提升機械化水平,促進生豬產業規模化、綠色化、標準化發展。到2025年,生豬良種繁育、動物疫病防控、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體系進一步完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生豬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0%,形成產業結構最佳化、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的現代生豬產業基本框架。
(三)雞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最佳化產業布局,突出特色優勢,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充分滿足市場多元化和優質化的需求,保障民生供給,帶動特色旅遊產業發展。
(四)羊產業。開展舍飼養殖,鼓勵“自繁自育”,提高肉羊繁殖成活率,推進飼料的商品化供給,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重點任務與建設項目
(一)做好“平涼紅牛”育種和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按照“保種打基礎、育種上水平、供種提質量、引種強監管”的要求,加快推進以“平涼紅牛”育種為重點的現代畜禽種業體系建設。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和國內高層次科研專業團隊,組建平涼紅牛核心群和育種群,建立國家級平涼紅牛種質培育中心。開展平涼紅牛性能測定,最佳化遺傳評估技術,挖掘其特有的優異基因資源,構建平涼紅牛種質培育體系和技術平台。大力支持八眉豬、靜原雞,兼顧甘肅黑豬保種工作,充分發揮保種場的輻射帶動作用,保護利用地方品種。
(二)加大畜禽良種擴繁基地建設。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以生產優質牛、高端肉為目標,運用全基因組選擇等技術進行育種群優秀種公牛選育,加快育種進程,提高制種供種能力,健全平涼紅牛繁育體系,完善基層人工授精服務網路,有計畫地組織開展雜交生產,促進平涼紅牛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進展,提高養殖效益。推進種公畜站建設,改造提升設施設備,提高良種供應保障能力。加強院企合作,建立靜原雞孵化基地,鼓勵“鄉(鎮)產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靜原雞養殖規模。
(三)加強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按照“因地制宜、自繁自育、適度規模”的原則,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場為基礎,充分發揮政策引領、項目帶動、招商引資作用,著力扶持、培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提升規模養殖機械化水平。在具備數字農業套用推廣條件的縣區,開展覆蓋肉牛養殖場自動化精準環境控制系統、數位化精準飼餵管理系統、數位化智慧型繁育管理系統、肉牛健康與疫病監測預警系統和軟體管理平台與項目管理控制中心的數字農業系統集成套用,打造肉牛養殖數字農業示範樣板。
(四)加快飼草料供給保障體系建設。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原則,繼續組織實施糧改飼、秸稈綜合利用、高產優質苜蓿示範推廣等項目,在穩糧基礎上,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最佳化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擴大糧改飼玉米、高產優質苜蓿等優質牧草種植面積,為生產特色優質肉牛提供飼草保障。積極推廣養殖場、專業化青貯飼料生產企業流轉土地自種、訂單生產等種養緊密結合的組織生產方式,大力推進玉米秸稈青貯工作,提升飼草料品質和種養效益。通過招商引資、入股參股、個人獨資等形式,扶持新建和擴建一批專業化飼草料收貯、加工企業,推動飼草料生產向產業化、專業化和商品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種、收、貯、用綜合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五)提升屠宰加工能力和水平。積極引進國內知名肉牛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平涼紅牛交易中心聚集優勢,建設吸納周邊地區,輻射西北五省西雜牛等其他肉牛的屠宰加工生產線。培育牛副產品綜合利用龍頭企業,推進皮、毛、骨、血、內臟等副產品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力推進畜禽屠宰企業標準化建設,對現有平涼紅牛屠宰加工龍頭企業、生豬屠宰企業提檔升級,提升畜產品屠宰加工能力。加快構建畜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鼓勵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冷鏈物流配送中心。
(六)開展市場行銷與品牌建設。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作用,依託生態環境、產業特色等優勢,加強“平涼紅牛”“靜寧燒雞”等畜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宣傳推介,在全國省會城市和計畫單列市設立“平涼紅牛”“靜寧燒雞”行銷視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平涼紅牛交易中心建設,建立健全集活畜交易、綜合展銷、雲平台、市場大數據於一體的線上線下交易平台。培育直播帶貨等模式,推進產銷對接,降低交易成本,暢通銷售渠道。依託平涼市紅牛產業聯合會(聯盟),加強與淘寶、京東、美團等電商平台合作,開設網上店鋪、代銷點,擴大銷售覆蓋面。
(七)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基本原則,加大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擴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建設覆蓋面,提升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設備裝備水平,建設區域性糞污處理中心。以“畜—沼—果(菜)”、“畜—肥+”等循環利用為方向,探索“種養結合、農牧互促”的循環畜牧業發展之路,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總量。扶持有條件的縣(市、區)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養殖密集區域建立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加快畜禽糞污肥料化生產,推動全市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再上新台階。
(八)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強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依託已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和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等,組建平涼紅牛產業技術體系。以平涼紅牛為重點,兼顧豬、雞,在科學飼餵、凍配改良、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等各個環節,積極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逐步構建科學化、特色化科技創新體系,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和農戶專業素養。加強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和鄉村獸醫的培養,舉辦形式多樣的培訓和實訓,強化基層防控力量,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
(九)加強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堅持“內防外堵、以防為主,管控結合、保障安全”原則,全面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抓好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牛結節性皮膚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規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強化與周邊省市縣(區)間的協調聯動,健全完善動物疫病聯防聯控機制,營造畜牧業安全發展環境。強化動物檢疫,把好動物源性食品質量安全關,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深入開展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強化全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改善基礎條件,壯大防疫隊伍,完善保障機制,提高服務能力。強化市級獸醫實驗室技術引領,加快縣級獸醫實驗室改造提升,提高動物疫病監測預警能力和水平。
(十)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平涼市紅牛產業聯盟的組織功能和橋樑紐帶作用,廣泛吸納品種選育、養殖、加工、銷售、餐飲及相關行業的企業、科研院校、政府及有關事業單位加入,著力加強機制創新,切實承擔起服務產業發展、推進產業提質增效、提升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智庫核心作用。建立綜合信息管理平台,集政策發布、信息交流、動態分析、技術共享、產品行銷等功能為一體,促進產業聯盟、行業協會、龍頭企業、養殖場戶信息互聯互通,以信息化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縣各級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畜牧業發展的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市負總責、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壓實穩產保供主體責任。縣級政府要結合實際,圍繞畜牧業發展制定本縣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認真細化落實方案,統籌開展工作。
(二)完善監測評估。建立規劃監測信息系統,開展規劃實施監測。在規劃實施的中期階段,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對規劃任務的實際完成情況及後期實施進度進行調查、統計、分析、預測,並據此提出規劃調整意見。在規劃實施期滿時,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終期評估工作。
(三)加大政策支持。充分運用各類扶持政策,積極健全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現代畜牧業政策框架體系。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重點對龍頭企業基地建設、良種繁育、糞污治理、產業融合以及屠宰企業升級改造等給予支持,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加大金融保險政策保障力度,強化對種畜禽場、規模場、屠宰加工廠的信貸投放,創新畜禽養殖保險品種,推進政策性保險全覆蓋。加大養殖用地等政策保障力度,鼓勵養殖戶利用荒山、荒溝和原有養殖設施用地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展畜禽養殖和屠宰加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入社會資本投入養殖業,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
(四)強化科技保障。鼓勵圍繞畜禽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優勢畜禽育種技術、智慧型化養殖技術、重大疫病防控技術、廢棄物處理工藝等關鍵技術集中攻關。支持平涼肉牛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與平涼紅牛產業聯盟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新技術、新設施、新工藝的集成示範套用。加快引進養殖舍建設、品種選育、智慧型化養殖和疫病防控等先進技術,努力提升畜禽養殖技術水平和綜合生產力。
(五)加強人才保障。建立平涼市畜牧產業專家技術團隊,對產業發展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幫助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技術難題。建立技術專家人才庫,開展技術攻關和課題研究,保證產業持續發展。鼓勵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養殖、屠宰企業聘用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指導。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全面開展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縣鄉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農民收入增加。
(六)拓寬資金渠道。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和各類支農資源要素的聚合效應,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相關部門立項,解決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全方位拓寬金融支農渠道,爭取國債和政策性銀行信貸支持,利用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以及大型商業銀行的多種金融服務,建立多元化的農業融資渠道,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充足。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合作,落實招商引資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對產業層次高、科技含量高、投資力度大、就業帶動強的項目,在土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保障供電、供水、供熱和交通等要素服務。

解讀

平涼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平涼市“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和《平涼紅牛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背景和依據
2020年,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十四五”市級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平政辦發電〔2020〕25號)下發後,為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推動全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我局堅持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為指導,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1號)《甘肅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畫(2021—2023年)》《平涼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年)》等檔案精神,開展了《平涼市“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平涼紅牛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編制工作。
二、編制過程
為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工作,我局抽調專門力量,並聘請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團隊,組成規劃編制組,共同開展編制工作。在編制過程中,重點把握了三個方面:一是深入學習調研,增強針對性。認真系統學習了國家和省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相關精神和行業相關政策,多次深入縣(市、區)開展調研,及時全面蒐集、整理相關資料,同時加強上級部門的溝通對接,確保兩個《規劃》目標定位、項目建設等與國家、全省畜牧業發展規劃保持一致,爭取將更多項目納入國省“十四五”規劃盤子,做到規劃編制工作“一盤棋”。二是廣泛徵求意見,增強科學性。兩個《規劃》初稿形成後,先後多次組織市直畜牧獸醫系統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規劃編制專家團隊,以視頻會、座談會形式,進行全面討論和修改,在此基礎上,廣泛徵求各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及國家、省市畜牧獸醫行業相關專家、市內相關企業負責人等意見建議,並對照縣(市、區)、部門及相關專家等意見,進行了認真修改完善,力求規劃從設計的高度、廣度、深度等方面兼具科學性。三是反覆論證完善,增強可行性。兩個《規劃》經過多次徵求意見後,我們分別召開了專家論證評審會,進行評審。對《平涼紅牛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我們先後在北京、平涼進行了兩輪專家評審論證,根據專家評審論證意見,進行了再修改再完善。特別是市委五屆黨代會之後,依據《平涼市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平發〔2021〕19號),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行鏈長制“六個一”的工作思路,對規劃內容進行了再次全面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審議稿。
三、主要內容
(一)《平涼市“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發展基礎和面臨的形勢。主要包括“十三五”產業發展成就回顧,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及問題分析,產業發展機遇潛力梳理。
第二部分: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建設現代畜牧業為方向,以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驅動,著力育良種、夯基礎、建基地、強龍頭、補鏈條、創品牌,全力以赴做強產業鏈、打造循環鏈、融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構築創新鏈,構建以平涼紅牛產業為重點,豬、羊、雞產業並舉的畜牧業多元化發展格局。基本原則是堅持市場主體,政策引導;綠色發展,保障安全;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利益聯結,富民強業。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主要畜產品產能和質量水平穩步增長,牛、豬、羊、雞存欄量分別達到60萬頭、74.49萬頭、23萬隻、400萬隻,出欄量分別達到40萬頭、108.2萬頭、20萬隻和300萬隻,年產肉15萬噸。初步構建現代畜牧業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建成平涼紅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國重要的特色畜產品供應基地。
第三部分:產業布局。按照“牛擴量,豬穩供,保雞穩羊畜牧興”重點發展肉牛、生豬、雞、羊4個產業。肉牛產業,依託平涼紅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大力實施強龍延鏈、良種培育、擴繁增量、秸稈變肉、品牌提升、機制創新“六大工程”,在崆峒區建設國家級平涼紅牛種質培育中心和平涼紅牛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涇川、靈台、崇信縣建設平涼紅牛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華亭、莊浪、靜寧縣(市)建設平涼紅牛循環農業產業園。生豬和靜原雞產業,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人民民眾消費需求為目標,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引進培育實力強、規模大、起點高的龍頭企業,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保障產業平穩較快發展。羊產業,開展舍飼養殖,鼓勵“自繁自育”,提高肉羊繁殖成活率,推進飼料的商品化供給,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四部分:重點任務與建設項目。主要包括十個方面:一是做好“平涼紅牛”育種和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二是加大畜禽良種擴繁基地建設;三是加強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四是加快飼草料供給保障體系建設;五是提升屠宰加工能力和水平;六是開展市場行銷與品牌建設;七是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八是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九是加強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十是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組織領導、監測評估、政策支持、科技保障、人才保障、資金投入六個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