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宗)

李世民(唐太宗)

唐宗一般指本詞條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

生於武功別館(今陝西武功縣),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官至天策上將、司徒,封為秦王。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設立文學館,籠絡人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兒子,冊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退位後,正式即位,年號貞觀。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基本介紹

  • 本名:李世民
  • 別稱:唐太宗,天可汗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武功的別館(今陝西省武功縣
  • 出生時間: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
  • 去世時間:649年7月10日
  • 主要作品:《帝范》《貞觀政要》等
  • 主要成就:精簡政府機構;改革三省六部;開創貞觀之治
  • 在位時間: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年號:貞觀
  • 廟號:太宗
  • 諡號:文帝
  • 陵寢:昭陵
  • 朝代唐朝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晉陽起兵,四方征戰,玄武之變,貞觀之治,帝范教子,因病去世,為政舉措,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外交,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個人作品,書法,詩作,軼事典故,改名世民,箭術無雙,小鳥依人,房謀杜斷,一代楷模,親屬成員,家世,兄弟姐妹,后妃,子女,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相關爭議,出生年月,修改實錄,去世原因,史籍記載,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世民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說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別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采“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李世民畫像李世民畫像
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氏為妻。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世民參加雲定興的軍隊,去雁門關營救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
大業十二年(616年),父親李淵出任晉陽留守,李世民跟隨到太原並隨父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今山西省內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人的入侵。

晉陽起兵

義寧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
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進攻隋朝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於三王陵,擊敗隋將段達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為唐,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

四方征戰

唐朝建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親自參與四場大戰役。
其一,破薛舉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薛舉之子),剷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
其二,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
其四,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武德四年(621年)十月,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玄武之變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李淵建立唐朝後,立李建成為太子。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長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終不肯屈為人臣,而李世民也認為是自己奠下唐朝開國的基業,遂與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猜忌日深,兩派大臣之間互相傾軋。李建成曾經下毒謀害李世民。其中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衛士將領薛萬徹等追隨李建成、李元吉。
秦府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從李世民。宰相陳叔達、朝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餘將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李世民李世民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邊境,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在太子的東宮中擔任率更丞(主管計時的官員)職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買,成為李世民在東宮的眼線,他悄悄告訴李世民:“李建成想藉此控制秦王的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秦王。”於是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事後,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諸子,並將他們從宗籍中除名。李淵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下詔曰:“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

貞觀之治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導致人口銳減,使得武德年間、貞觀初只有200萬戶,李世民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嚀自我克制欲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李世民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軍事上,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
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帝范教子

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謀反之罪被廢,唐太宗遂將其第九子晉王李治立為太子,並對太子嚴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書以教戒太子李治,總結了他的施政經驗,同時自評一生功過。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將他撰寫的《帝范》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並對其告誡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為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為如果取法於上,只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於中,就只能僅得其下了。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因病去世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一說是服用天竺長生藥導致暴疾),醫治最終無效,命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
李世民雕像李世民雕像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諡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加諡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為政舉措

政治

任用人才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李世民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濟濟。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著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過科舉,吸納有才幹的庶族士人,用科舉代替門第。從而,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政壇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彝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唐太宗納諫圖》《唐太宗納諫圖》
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從諫如流
李世民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後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其中魏徵廷諫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陳皇帝的過失,在早朝時多次發生了使李世民尷尬、下不了台的狀況。又如王圭、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皆以極諫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國富民強,納諫的氣度不如初期,偶爾也發生誤殺大臣的遺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納言的風範。
河清海晏
貞觀時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會夜不閉戶,道不拾遺。貞觀四年(630年),全國判處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貞觀六年(632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這一年的歲末,李世民準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貞觀七年)633年)秋天再回來就死(古時秋天行刑)。貞觀七年(633年)九月,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回還,無一逃亡。那時的中國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不公平的現象較少,中國人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豐衣足食的人不會為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極端,因此犯罪的機率也就少之又少。

經濟

李世民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租庸調製,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貞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不歧視商業的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這進一步地體現了李世民將眼光放到很遠。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導下,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像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涼州。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自漢開闢的“絲綢之路” 一直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唐朝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克斯坦),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軍事

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梁洛仁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
貞觀四年(630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師塞北,挑戰東突厥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唐軍在李靖的調遣下,滅亡東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諸國尊為“天可汗”。
平定突厥之後,太宗繼續經營西域,先後多次用兵。貞觀八年(634年),吐谷渾寇邊,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次年吐谷渾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後為國人所殺,太宗另立吐谷渾國王。
貞觀十三年(639年),太宗以高昌王麴文泰西域朝貢,遂命侯君集、薛萬徹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麴文泰病死,其子麴智盛繼位,投降唐朝。太宗於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安西都護府,西域各國皆到長安朝貢。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唐軍取得多次大勝,最終因為當地變冷早、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而且糧食將盡,所以班師還朝。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攻占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七萬人到中國,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隊,斬獲高句麗首級達到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800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士兵死了不到兩千人,唐軍還從高句麗繳獲了大量鎧甲、馬、牛等等。(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取得多次大勝,單是其中消滅高句麗的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的那次,唐軍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大量其他裝備。)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有利於之後繼續征高句麗,滅高句麗。
在這之後,唐太宗對高句麗發動了一些攻擊,削弱高句麗,唐軍也都取得了勝利。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牛進達、李勣、李海岸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李勣率軍渡過遼水,途經南蘇等數座城,高句麗兵多背靠城牆拼戰,李勣將他們打敗,並焚燒其外城後回師。牛進達、李海岸率軍進入高句麗境內,經歷一百多次戰鬥,戰無不勝,又攻克石城。進軍到積利城下,高麗兵一萬多人出城迎戰,李海岸將其擊敗,斬首二千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十二月,高句麗王讓他的兒子莫離支任武入朝謝罪。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古神感率唐軍渡海攻打高句麗,遇到高句麗軍步騎5000,唐軍在易山擊破了他們。當晚,1萬多高句麗軍襲擊古神感的船,再次被古神感擊敗。薛萬徹率唐軍渡過鴨淥,到達泊灼城,高句麗人害怕,放棄邑居而逃跑,大酋所夫孫抵抗,薛萬徹擊斬所夫孫,又擊破3萬高句麗援軍。
貞觀十九年(645年),薛延陀首領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朝大軍作戰。次年,唐軍反擊並打敗拔灼後,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出兵,將他殺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薛延陀滅亡。
貞觀二十年(646年),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建立了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

文化

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官員,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於內庫,以宮人掌管。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秘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晚年因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苛重。

民族

唐王朝建立之初,東有稽胡的擾邊,西有吐谷渾的威脅,北有突厥的侵襲,尤以奴隸主貴族統治的突厥武裝曾直逼唐廷首都長安(今西安)的近郊,成為當時的主要威脅。李世民即位後,經過三、四年的認真努力,國家的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好轉,政權得到一定的鞏固,便對突厥的騷擾從防禦轉入反擊。但是同時對它周邊的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
武德九年(626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說:“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貞觀元年(627年),又說:“朕以天下為家。”貞觀十八年(644年),又說:“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又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的這種認識和思想,顯示了處理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的仁和寬厚的胸懷。在這種思想和胸襟指導下,貞觀時期推行了十分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政策。
步輦圖步輦圖
貞觀四年(630年),唐朝滅亡東突厥汗國後,沒有採取歷史上慣用的分離肢解措施,而是採取了“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在東起幽州(今北京)西至靈州(今屬寧夏)一帶,設定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歸附突厥降戶,又在突厥原居地設定了定襄、雲中兩都督府對突厥留居民眾實施管理。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領擔任,可以世襲,創立了新的羈縻府州制度。開明友善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良好成效。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被回紇等族擁戴為“天可汗”,成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領,各族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條“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從此以後,“以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皆稱‘皇帝天可汗’。諸蕃渠帥死亡者,必詔冊立其後嗣焉”,形成了少數民族政權首領例由唐廷冊封的制度。唐太宗還實行了與吐蕃等少數民族政權和親的政策,以婚姻親情的方式協調強化與周邊各民族的關係。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長期實施,大大減少了漢族和少數民族間的隔閡,增強了各民族間的廣泛互補和血肉融合,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華民族新的代稱——“唐人”形成,奠定了現代中華民族的基礎。

外交

中外關係方面也迅速出現了繁盛景況。貞觀後期,“四夷大小君長,爭遣使入獻見,道路不絕,每元正朝賀,常數百千人”。
  • 吐蕃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贊曾(即君長)松贊乾布的多次請求下,答應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入藏。松贊乾布聞訊大喜,親自從首都邏些(今西藏拉薩)來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禮接見李道宗。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相互學習,友好相處。
  • 印度
根據《大唐西域記·卷五》記載,貞觀年間唐僧陳玄奘在印度取經,遊學十餘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國王的注意,這位國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開創者,亦稱戒日王。
印度的戒日王對遠道而來的唐僧說起了自己所了解到的唐朝的信息:“聽說你們的天子叫秦王,少年時就見識非凡,長大後英明神武。先前天下大亂,國家分崩離析,戰爭頻仍,生靈塗炭。你們的秦王早就有了遠謀大略,興慈悲之心,救蒼生,平海內。其風俗教化和大德恩澤遍布海內外,四方仰慕稱臣。老百姓十分感激,於是演奏歌唱《秦王破陣樂》。我們這邊聽到關於他的讚頌,已經很久了,關於他的盛德聲譽,請問都屬實嗎?你所說的大唐國,就是指秦王的國家嗎?”
這番話透露出戒日王對隋唐時期的政治軍事形式還是有所了解的,他知道隋末天下大亂,也知道秦王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開創者之一,而且是年少時就起事,在隋末紛爭中,以自己的英明神武平定群雄,在創立大唐國的過程中居功至偉。更有趣的是,他還知道貞觀年間流行音樂排行榜上有一首叫《秦王破陣樂》的歌曲。當然,畢竟通訊手段有局限,戒日王對於李世民身份的認識,還停留在秦王這個封號上。
戒日王談起李世民的時候,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其實,李世民和戒日王還經常派使者互動。
晚年的李世民開始追求長生,服食丹藥。李世民對古印度方士的到來十分歡喜,厚禮相待,請至金飈門宮內配製丹藥。還命兵部尚書崔敦禮率一批人馬,協助古印度方士煉丹。

人物評價

總評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歷代評價

舊唐書》:“臣觀文皇帝發跡多奇,聰明神武。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志業則鹹盡其才。所以屈突、尉遲,由仇敵而願傾心膂;馬周、劉洎,自疏遠而卒委鈞衡。終平泰階,諒由斯道。嘗試論之:礎潤雲興,蟲鳴螽躍。雖堯、舜之聖,不能用檮杌、窮奇而治平;伊、呂之賢,不能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抉目剖心,蟲流筋擢,良由遭值之異也。以房、魏之智,不逾於丘、軻,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時也。況周發、周成之世襲,我有遺妍;較漢文、漢武之恢弘,彼多慚德。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新唐書》:“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傳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興之業。湯有天下,傳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號稱三宗。武王有天下,傳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與昭宣之功,其餘無所稱焉。雖《詩》《書》所載,時有闕略,然三代千有七百餘年,傳七十餘君,其卓然著見於後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嗚呼,可謂難得也!”
劉文靜:“此非常人,豁達類漢高(劉邦),神武同魏祖(曹操),年雖少,命世才也。”
吳兢:“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亘古而來,未之有也。”
戒日王:“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昔先代喪亂率土分崩,兵戈競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平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氓庶荷其亭育,鹹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
杜甫:“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白居易:“聖人有作垂無極!”
周世宗柴榮:“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嘗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歐陽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
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為太宗乎?及其成功,復歸於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司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蘇軾:“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太宗之從諫近乎聖。”
蘇轍:“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
曾鞏:“法度之行,禮樂之盛,田疇之制,詳序之教,擬之先王未備也;躬親行陣之間,戰必勝,攻必取,天下莫不以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萬古所不及以政者,莫不服從,天下莫不以為盛,而非先王之所務也。”
何去非:“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禍亂,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謂固天下之勢,以遺諸子孫者,蓋未立也。於是乎藉兵於府,置將於衛,據關而臨制之。處兵於府,則將無內專之權;處將於衛,則兵無外擅之患。然猶以為未也,乃大誅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渾,平高昌,滅焉耆,皆俘其王,親駕遼左而殘其國。凡此者,非以黷武也,皆所以立權而固天下之勢者也。”
程祁:“太宗舉兵五年,定海內,率天下於仁壽富庶之域者,亦以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而已。任於仇讎,起於疏遠,委之以政,責之以功,諫無不從,謀無不獲。且太宗之才,固非天下之所及,然而不以此驕天下之士,惴惴然常若有所不逮,此所以能為千百年之基也。”
呂祖謙:“當時之治,不唯貞觀而已,雖並隆於堯、舜可也。”
真德秀:“後世人主好學者莫如唐太宗,貞觀之規模不可以不復。”
范成:“汝不及生在貞觀中,粟米數錢無兵戍!”
胡寅:“兩漢盛時,太宗所可及也。禹、湯、文、武之業,豈不在所希慕乎!”
陸九淵:“太宗富有天下,貴為天子,功業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聽拂逆之辭於疇昔所惡之臣。嗚呼!此其所以致貞觀之治,庶幾於三代之王者乎?”
郭思貞:“二帝三王之治,後世莫能及者,順人之道,盡乎仁義也。唐太宗以英武之資,克敵人如拉朽,所向無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成吉思汗:“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吳澄:“三代以後享國之久唯漢與唐,唐之可稱者三君而已。太宗文皇帝身兼創業守成之事,納諫求治勵精不倦,其效至於米三錢,外戶不閉,故貞觀之盛有非開元元和之所可及,而太宗卓然為唐三宗之冠。”
戈直:“至於後世之君,莫不列之講讀,形之論議,景仰而效法焉。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兩漢之賢君六七作,何貞觀之政獨赫然耳目之間哉?”“夫太宗之於正心修身之道,齊家明倫之方,誠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矣。然其屈己而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用,寬厚而愛民,亦三代而下,絕無而僅有者也。後之人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豈不交有所益乎!”“禹以本固邦寧為難,湯以時沈克終為難,太宗身兼創業、守成之事,不以其已能者自滿,而以其未能者為懼,其致貞觀之治也哉!”
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朱棣:“若唐文皇帝,倡義靖難,定天下於一。躬擐甲冑,至履弘堂而登睿極。其思患也,不可謂不周,其慮後也,不可謂不遠,作《帝范》十二篇以訓其子,曰飭躬闡政之道在其中。”“昔唐太宗撥亂反正,貞觀盛世,自古罕論,求其故,盡忠於國,雖仇必賞,心懷異謀,雖親必誅。”
朱見深:“三代以後,治功莫盛於唐,而唐三百年間,莫若貞觀之盛。”“太宗在唐為一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
張大齡:“三代以下英雄之主獨稱漢高祖、光武、唐太宗,然而高祖起義之年六八,光武興復之歲三九,皆生長民間周曆世故,未有出於縱垮裙展之中,發於孩提韶之始,而具凌駕四海之氣,抱震撼八荒之才,如太宗者也。 太宗自秦王以上比跡湯武,自登極以後庶幾成康,腐儒輩猶以尺寸瑕瑜之何異蝦度神龍乎?”
《明季歷代論書彙編》:“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謙虛納諫,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儉愛民,後世人君之德未有過焉者也……後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後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趙弼:“傳三百載之唐柞哉,太宗在位朝有賢良之宰輔,內有長孫之賢后,致治之美庶乎?成康秦漢以來皆莫及也。實天之時,四夷入仕及朝貢者數百人皆痛哭剪髮勢面割耳流血灑地,非有得於華夷之心而能然乎.?史臣曰:‘秦漢以來功德兼隆一人而已’。”
愛新覺羅·玄燁:“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於至治。”
曾國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勒內·格魯塞:“由於唐太宗的豐功偉績,一個不可預知的中國,一個英雄史詩的中國,並改寫了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著的文明史。”
毛澤東:“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成本俊:“漢與唐為吾國民族歷史上最光榮燦爛之時期。太宗乘天下鼎沸,叱吒風雲,蕩平群寇,修齊庶政,然後南征北討,收服四裔,威令所行,東綜日本海,北逾西伯利亞,西被底格里斯河,南極印度及海洋洲,國勢之盛,且超漢代而上之。太宗誠自古未有之民族英雄也!”
柳克述:“假如中國歷史上沒有李世民這樣一位卓越的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華夏民族究竟會演變到怎樣的境地?綜數百年華夷亂離黑暗之局,成大一統的民族復興與新局面的開創,其版圖西至蔥嶺以東,南至中南半島,東臨大海,北被大漠。而國計民生之康裕,學術藝事之發達,典章制度之昭明,思想文化之融匯與創導,至使倭人販其餘緒以立國,歐西各國嚮往而慕化。其氣魄之大、業績之偉,無可媲美。推崇功業,數典不忘,我們豈能忘掉李世民!”
鈕先鐘:“唐太宗在我國歷史中是一位非常偉大的人物,其文治武功,固不待言,尤其是有超人的天才,而且又能好學好問,真可以說是天縱之聖。從《問對》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一位天才皇帝的智慧和風度。在戰略思想中,他的地位遠超過拿破崙。”
柏楊:“李世民大帝是中國最傑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國,不久就為中國開創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個黃金時代。”“自從盤古開天闢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國帝王中最初一個被中國人真心稱頌崇拜的人物,固由於他的勳業,也由於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國家的一言一行,成為以後所有帝王的規範。”
張緒通:“整箇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朝代,即漢代與唐代奉行道的哲學。這兩個帝國是當時全部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運、最先進的國度。監獄是空的,遺落在街道上的貴重東西沒有人撿,所有國民充滿自信。這是因為這兩個朝代的政府達到了禮制與正義政府的水準。歷史學家把這兩個朝代稱為中國的黃金時代。”
李敖:“唐太宗是歷史上最有‘奇情’氣質的英雄人物,柔情俠骨,一應俱全。在打天下的政治鬥爭中,當然他有和人一樣的霹靂手段,但在這些政治性的‘俗情’以外,他有許多‘奇情’,使江山多彩,為人類增輝。”
劍橋中國隋唐史》:“對後世的中國文人來說,太宗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國家由一個精力充沛但聰明而謹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著他的帝國,同時又一貫謙虛耐心地聽取群臣,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見。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於它的成就,而且由於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另外還由於它表現了君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

個人作品

書法

李世民酷愛書法,其書法以隸書見長,並且酷愛書法名品《蘭亭序》,親自寫《晉書·王羲之傳贊》。
唐太宗手跡唐太宗手跡
貞觀十四年(640年),李世民將自己的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嘗謂朝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又云:“吾臨古人之書,殊不能學其形勢,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勢自生耳。”

詩作

李世民詩
入潼關
出獵
冬狩
臨洛水
首春
度秋
喜雪
賦得李
詠雪
月晦
望雪
守歲
除夜
春池柳
芳蘭
詠桃
賦簾
琵琶
詠飲馬
詠弓
詠小山
賜蕭瑀

詠雨
《過慈恩寺》
《五言延慶殿集同賦花間鳥》
《賜李白藥詩》
《送魏徵靈座》
采芙蓉
威鳳賦
元日
賦尚書
詠風
詠雨
宴中山
得李》

軼事典故

改名世民

據兩唐書的太宗本紀,李世民曾經於四歲時與父親李淵郊遊時,見一識相術之士,其相士先贊李淵為貴人,又贊世民,說其“凡二十歲,必能濟世安民”。李淵後遍尋相士不獲,並將其改名為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並非李世民)。

箭術無雙

史書記載,李世民年輕時力大無比,隨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張兩米長的巨闕天弓。
李世民有次與敵對戰前,僅率領一名騎兵一起充當偵查工作。途經一處草原高地,因為太累與士兵一起睡著,被敵人發現,本來意欲圍殺李世民。此時突然有一條蛇追老鼠,奔到騎兵臉上,驚醒騎兵,才發現身邊都是敵人,於是李世民與騎兵上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開弓,百發百中,終於逃出追擊。
虎牢關之戰時,李世民對尉遲恭說:“我拿著弓箭,你手持馬槊相隨,即使有百萬大軍又奈我如何!”足見他對自己箭術的自信。
李世民繼位前曾任天策上將,設天策府。李世民繼位後在苑囿內狩獵,有一群野豬奔了出來。李世民四箭射殺了四隻,但還是有一頭雄壯的公野豬衝到近前。吏部尚書唐儉慌忙下馬,與之搏鬥。李世民拔劍砍死野豬,笑著對唐儉說,“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耶?何懼之甚!”原來唐儉曾任天策府長史。唐儉當即回答道:“漢祖以馬上得之,不以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豈復逞雄心於一獸!”李世民覺得唐儉說得有理,於是停止了狩獵。

小鳥依人

成語小鳥依人出自唐太宗之口:
褚遂良唐朝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博採眾長,變化多姿,自成一家。因為精通書法,被魏徵推薦給唐太宗,並受到太宗的賞識。
李世民坐像李世民坐像
唐太宗任命褚遂良擔任起居郎一職,專門記載皇帝的言行起居。有一次,唐太宗問褚遂良:“你每天記載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以看看嗎?” 褚遂良回答說:“如今設立起居郎的職務,如同古代的史官,善行惡行都要記錄在案,以督促皇帝不犯錯。我從未聽說皇帝本人要看這些內容的。”唐太宗又問道:“如果我有不好的言論、行為,你也要記下來嗎?”褚遂良回答說: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您的一言一行,我都要記下來。”
不久之後,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我今天要當面評論你們的功過得失,引以為鑑,使你們警惕。說者沒有過錯,聽者自己改過。”說完他就看著長孫無忌說:“你善於避嫌、隨機應變,但是領兵打仗不是你的長項。高士廉博覽群書,悟性很高,臨危受難不變節,做官也不拉幫結派,但是缺少直諫的勇氣。”唐太宗將朝中大臣評論一番,最後說到了褚遂良。唐太宗說褚遂良在學問方面大有長進,性格很剛直,對朝廷忠心,對我很有感情,平時一副飛鳥依人的模樣,我很是憐愛他啊!”

房謀杜斷

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說:唐太宗同房玄齡研究國事的時候,房玄齡總是能夠提出精闢的意見和具體的辦法,但是往往不能作決定。這時候,唐太宗就必須把杜如晦請來。而杜如晦一來,將問題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齡的意見和辦法。房、杜二人,就是這樣一個善於出計謀,一個善於作決斷,所以叫做“房謀杜斷”,形容他們各具專長而又各有特色。

一代楷模

成語一代楷模是李世民誇讚李靖的話:
李靖覺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勞不小,受到的封賞也不少,應該急流勇退,早點解甲歸田,免生後患。所以趁唐太宗派他去訪察民俗的機會,說自己的腳有毛病,奏請退休歸家。唐太宗見他的奏書寫得十分懇切,便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派中書侍郎牟岑少去傳他的旨意說:“我看自古以來,身居富貴而能知足的非常少,不論是愚人還是智者,都莫能自知。有些人沒有什麼才能,卻硬是要占據官職;就是有了病。也勉強留著不肯辭官,李靖能識大體,實在可嘉。我如今批准你的請求,不僅是成全你的志向,還想把你作為一個時代的模範人物。”

親屬成員

家世

①父族
高祖:李天賜
曾祖李虎西魏隴西襄,追尊唐太祖
曾祖母:梁氏,追尊景烈皇后
祖父李昞北周仁公,追尊唐世祖
祖母:獨孤氏,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第四女,追尊元貞皇后
父親:李淵,唐高祖
②母族
母親竇氏,追尊太穆皇后,即唐高祖李淵皇后
外祖父竇毅北周神武郡公(肅公)。
外祖母:宇文氏,北周襄陽長公主(其父:宇文泰,西魏安定郡公(文公),追尊北周文帝
外曾祖父竇岳

兄弟姐妹

兄弟: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智雲、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禮、李元嘉、李元則李元懿李元軌、李鳳、李元慶李元裕、李元名、李靈夔、李元祥、李元曉、李元嬰。
姐妹:長沙公主、襄陽公主、平陽公主、高密公主、長廣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廬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李澄霞、真定公主、衡陽公主、丹陽公主、臨海公主、館陶公主、安定公主、常樂公主。

后妃

皇后
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名不見載。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13歲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爭取李淵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親自勉慰諸將士。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被冊封為皇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冊封為皇后。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後為皇帝誕下三子四女。貞觀十年崩。諡號文德皇后。上元元年,加諡號為文德順聖皇后。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嘗著有《女則》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僅存《春遊曲》一首。幼子即唐高宗。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雕像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雕像
妃嬪
姓名
子女
備註
韋珪
紀王李慎、定襄縣主、臨川公主
楊貴妃
不詳
趙王李福
貴妃之位是否為追封待考
不詳
越王李貞
江王李囂
貞觀元年封賢妃,十八年封德妃
不詳
無子
徐惠
不詳
才人,再遷充容;追封為賢妃
不詳
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隋煬帝女
不詳
齊王李佑
後被貶為嬪
不詳
不詳
韋昭容
不詳
初嫁王世充長子王玄應
蕭美人
不詳
不詳
武才人

貞觀十一年,封為五品才人
崔才人
不詳
不詳
蕭才人
不詳
不詳
王氏
不詳
蔣王李惲

子女

兒子
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后,貞觀十七年謀反按律應賜死,因太宗不捨,最後只廢為了庶人,後卒於黔州
楚王李寬:母不詳,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
吳王李恪:母隋煬帝楊妃
魏王李泰:母長孫皇后,爭奪皇位被貶後,又重新進封為濮王。永徽三年,逝於鄖鄉縣
齊王李佑:母陰妃,貞觀十七年發動叛亂。事敗,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
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後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巴州
蔣王李惲:母王氏,妃元氏。誣告謀反,惶懼自殺。
越王李貞:母燕德妃。參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唐高宗李治:母長孫皇后
紀王李慎:母韋貴妃,妃陸氏
江殤王李囂:母燕德妃,貞觀六年薨
代王李簡:母不詳,貞觀五年薨,無後,國除
趙王李福:母楊貴妃,貴妃之位是否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間,因為和廢太子李賢通謀,降封零陵王,貶至黔州。都督謝佑逼李明自殺。玄武門之變後,巢刺王妃居於宮內撫養李元吉庶女歸仁縣主。歸仁縣主生母去世,太宗親寫詔令安慰縣主。
女兒
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蕭銳永徽二年薨,陪葬昭陵
汝南公主:第三女,母不明,早亡
南平公主:母不明,先嫁王敬直,王敬直獲罪流放嶺南,改嫁劉玄意,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竇逵。逵死,又嫁王大禮,陪葬昭陵
長樂公主:名麗質,母長孫皇后,下嫁長孫沖,貞觀十七年薨,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下嬪,長孫皇后養,下嫁唐義識,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因“房遺愛謀反案”,永徽四年賜死,顯慶中追贈比景(北景)公主,立廟於墓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陪葬昭陵
東陽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
臨川公主:第十二女,字孟姜,母韋貴妃,下嫁周道務,永淳元年薨,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李敬,字德賢,母不明,下嫁程懷亮,薨麟德元年,陪葬昭陵
蘭陵公主李淑,字麗貞,母不明,下嫁竇懷悊,卒年不晚於顯慶四年;墓誌為第十九女,與新唐書不符,陪葬昭陵
晉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韋思安,又嫁楊仁輅,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獨孤謀,陪葬昭陵
新興公主:母不明,下嫁長孫曦,陪葬昭陵
城陽公主:母長孫皇后,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誅,又嫁薛瓘鹹亨二年薨,陪葬昭陵
高陽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遺愛,因“房遺愛謀反案”,永徽四年賜死,顯慶中追贈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亡
晉陽公主:字明達,小字兕子,母長孫皇后,皇后病逝後,由太宗親自撫養,惜十二歲早亡。
常山公主:母不明,未及下嫁,薨顯慶時
新城公主:母長孫皇后,初封衡山公主,下嫁長孫詮,長孫詮顯慶四年獲罪流放巂州,改嫁韋正矩龍朔三年暴亡,陪葬昭陵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影視形象

相關爭議

出生年月

關於李世民的出生日期,主要由以下三種說法:
1、《貞觀政要》記載: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丑;《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未。
2、據《舊唐書》記載:李世民卒年五十二歲,生於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3日)。
3、據《新唐書》李世民卒於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年五十三歲,則李世民的出生年月為隋開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598年1月28日)。
已故中國歷史學家胡如雷經過考證認為:根據李世民同母弟李玄霸十六歲時死於大業十年,而倒推出李玄霸生於開皇十九年,所以若李世民生於開皇十八年十二月,則李玄霸最遲生於開皇十九年十二月,兩兄弟生辰過近,不太可能。

修改實錄

李世民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記錄皇帝的言行的《起居注》。初時褚遂良不許,後來他再要求房玄齡,房應允並與許敬宗將《起居注》刪定為《高祖實錄》、《今上實錄》,於貞觀十七年七月癸巳日獻予太宗,但唐太宗終歸未能得觀《起居注》。
參讀武德年間所著《大唐創業起居注》(不曾被官方修改),以及訂正詳實的《資治通鑑考異》(同時記錄了《實錄》、野史、物證等考據》),再考查《舊唐書》等(以《實錄》為藍本)相關記載,不同之處僅存於三個方面:其一,太原起兵的發起人是誰;二是,隱太子李建成在攻取長安時的戰功;再有,李淵宮闈禁中的是否檢點。而上述三個方面皆以“玄武門之變”為中心而展開,其餘初唐歷史事件,各史料中所載(包括不受官方干預的稗官野史)竟保持高度一致。由此可知,除“玄武門之變”外,其它的初唐歷史事件並無唐太宗參與刪改杜撰的可能。
因此,歷來學者都將目光聚焦於“玄武門之變”,史書也記載李世民對“玄武門之變”的關注,要“削去浮,要求直書其事”。史家對此有不同看法:一些學者認為李世民此舉使自己親殺兄弟的事實在史書中保留了下來,如王夫之從道德的角度批判李世民,認為直書其事是不知羞恥,“至於自敕直書,而太宗不可複列於人類矣”;一些史學家則認為,直書其事其實是唐太宗公然指使臣下在“玄武門事變”的相關記載中美化自己;但更多的學者,能夠在“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下,坦然的接受認可這次皇家宮廷政變和太宗之舉。

去世原因

李世民年輕時正遇到隋末嚴重大亂,李世民親自指揮、參與了多次決定性的大戰,結束了隋末嚴重大亂,但是對李世民的身體、精神消耗很大,年輕時可能還看不出來,但是到了50歲左右就表現出來,導致李世民重病。李世民是病死的,並不是死於吃丹藥。
李世民晚年重病,在吃其他藥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才吃丹藥,但是李世民吃的丹藥沒有任何效果,既沒有好的效果、也沒有壞的效果,“服竟不效”,“竟無異效”。李世民是病死的。《舊唐書·天竺傳》《舊唐書·郝處俊傳》記載唐太宗吃丹藥都是沒有任何效果,“服竟不效”,“竟無異效”,既沒有好的效果、也沒有壞的效果。李世民是病死的,並不是死於吃丹藥。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王玄策大敗中天竺帝那伏帝國,王玄策帶回的眾多俘虜中有一個方士那羅邇婆婆寐,自稱有兩百歲,有長生之術。唐太宗命令其造丹藥。但是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方士那羅邇娑婆寐根本就沒有造出藥,“”藥竟不就”。唐太宗沒有吃方士那羅邇婆婆寐的丹藥。
而李蕃說唐太宗死於吃丹藥,並不可信。李蕃是太宗死後百年的人,情況比郝處俊還糟糕,李蕃完全不了解唐太宗的死因。而唐太宗的近親、近侍、近臣這些了解情況的人是沒有認為太宗因為丹藥死亡的。
李蕃、郝處俊都是作為諫官勸諫皇帝遠離丹藥的,有其特殊立場、特殊目的,本身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唐朝沒有文字獄。魏徵說過進諫近乎誹謗也是值得原諒的,因為言辭激烈才能引起別人注意,唐高宗說進諫的人說的是假的也無罪,“其變苟實,言之者何罪?其事必虛,聞之者足以自戒……此不足以加罪”。所以李蕃所謂的胡僧的丹藥導致唐太宗死亡,並不可信。而且,根據《資治通鑑》記載,胡僧那羅邇娑婆寐根本就沒有造出丹藥,沒有造出任何藥。而郝處俊說的是唐太宗吃了丹藥沒有任何效果,沒有說丹藥促死,沒有說丹藥導致唐太宗死亡。
舊唐書里李蕃、郝處俊這兩個人的說法本身矛盾。另外新舊唐書還記載了多年服食丹藥而身體狀況良好的人。

史籍記載

《舊唐書·太宗本紀》
《新唐書·太宗本紀》
資治通鑑·唐紀》

後世紀念

主詞條:唐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於鹹陽禮泉縣九嵕山,是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昭陵開始營建於貞觀十年(636年),是為埋葬臨終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墳墓的長孫皇后而開鑿。陵墓依山而建,開創了代帝王陵寢依山為陵的先例。陵前的陪葬墓群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諸王、公主的墓葬,以及魏徵李靖、李世勣、房玄齡尉遲恭等功臣陪葬墓。著名的“昭陵六駿”浮雕原置於陵園北面祭壇司馬門內東西兩廡,現有四駿陳列於西安碑林,另外二駿流落美國。1979年昭陵博物館建成。昭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