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姓氏源流
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
黃帝時期。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
姬昌。黃帝的後代
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
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
①南北朝時,
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後改姓周。《魏書·官氏志》記載:“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後改為周氏。”獻帝時,把北魏國拓跋氏分為七份,以七兄弟統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獻文帝的次兄一人,還有次兄統率的那一部分國人。周氏,是北魏國興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後代,有隋朝名將周搖。周搖(約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獻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後代。
②唐朝上元年間,少數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③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複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民族)變為周姓。
一是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唐玄宗名叫
李隆基,“姬”與“基”聲音相近,當時長安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
二是五代後梁,成油的子孫改姓周。成油(仙銳),是唐朝末年的荊南節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並未姓周,他是死後才被梁太祖朱溫賜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
泉州蘇姓改姓周。唐朝末年,蘇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孫昌盛,成為南方大族之一。蘇益的六代孫居住福建泉州卓源鄉新康里,因遭糧累,財產沒官,族人還受元朝官軍圍剿,各自逃難,其侄蘇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後,這支周氏族人繁衍,並遷移入台灣新竹縣。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見浚,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年)就藩長沙。第四代吉王稱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襲封,死後無嗣,吉端二子又襲封。明朝亡後,襲封的吉王逃往廣東,死於緬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鋌(yan延),封長沙郡王。朱翊鋌的庶子朱萬世,在明亡後,逃往寧鄉周家,為避禍,改姓周,其子孫一直姓周。
遷徙演化
周朝時期的遷徙
周姓最初發源於今
陝西渭河平原地區。周初,大規模分封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廣布於黃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區。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陝西向河南東遷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平王東遷洛陽後,周氏得到了大舉的繁衍,一度成為巨族。
戰國秦漢時期的遷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遷於中國北方的廣大地區,且以
河南、陝西為兩大中心。戰國秦漢時期,秦滅六國時對各國貴族的遷徙,以及秦末戰亂,為周姓的發展、擴散提供了條件。秦代的郡縣制、漢代的郡國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機會。這一時期,周姓遷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並在當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國周氏。兩漢時期 ,河南、山東一帶,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地區。從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業五年(609年),600年間,河南人口約占全國人口五分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遷徙
魏晉南北朝之時,因北方長年戰亂,出現了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周姓族人也隨從中原的士族大舉南遷。兩晉時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門三封,此後出現了周浚。周顫,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時期的遷徙
隋唐前後,周姓又有大規模發展,唐末五代連續幾十年的軍閥混亂,特別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與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這幾次大戰逼使河南、
山東一帶的中原周姓大量南遷,主要遷往福建、浙江、廣東。唐宋戰亂,中原周姓南遷閩浙粵,清初周姓進入了台灣地區。
當代分布
周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周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四川中部和江蘇東南部和上海,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達到10人以上,最高可達到14人以上;其次在四川大部、貴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安徽、山東東南、江蘇北部、浙江大部,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達到6—10人。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2.7%,周姓人口大約915萬;2—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6.4%,周姓人口大約1336萬;不足2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50.9%,周姓人口大約293萬。
周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周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周姓在西南地區和
長江流域地區中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周姓在沿長江的西部和中部,即四川、貴州、湖南地區,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2.8%以上,有的達到4.2%以上;而在長江的下游地區周姓在人群中的頻率一般在2.1%以上,江蘇南部和上海地區達到2.8%以上。以上的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8%。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華北、陝甘寧、閩台、海南、兩廣等地區,周姓分布頻率在0.7%—2.1%,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40.5%。其餘地區周姓人口比較少,周姓分布頻率不足0.7%,周姓分布的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7.7%。
得姓始祖
周姓是一個歷史悠久,姓源複雜的姓氏,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周姓源於姬姓,是黃帝的後裔。但是具體一點說,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戰國。周朝的王族並不姓周,而是姓姬。西周建立之後,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後人世襲周公爵位,到春秋時,周公黑肩因謀反被殺,周公世系爵位被廢,黑肩的後人以周為姓。秦朝統一中國,滅亡周朝,周朝王室後人以周為姓。所以,周姓可以以周文王或者周公為得姓始祖。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周姓大約有50多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7%,排在第30位。周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占全國周姓總人口的20%,占山東總人口的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江西、湖南、浙江,這四省周姓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57%;其次分布於江蘇、陝西、四川、河南,這四省的周姓又集中了22%。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周姓大約有210餘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2.3%,為明朝第9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周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周姓人口總增加率為320%,淨增加了150多萬。江西的周姓為第一大省,約占周姓總人口的23.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
浙江(20%)、
江蘇(16.6%),這三省周姓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60%;其次分布於
湖南、
湖北、
山東、
廣東、
四川、
福建和
安徽,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0%
據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44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02%。從明朝600年中周姓人口由210萬激增到近2500多萬,增長了近12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周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這1000年中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ㄏ”形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湖北、江蘇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山東、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廣東和貴州,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3%。四川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5.3%,為周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3.4%。全國形成了沿長江的高比率周姓區域。
姓氏文化
郡望堂號
周姓的
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潯陽、臨川、陳留、沛國、
泰山、河南、淮南、
永安、
河間、臨汝、
華陰、河東、
清河、
江陵、
長安、
昭州、武功。周姓的堂號也很多,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愛蓮、細柳、篤祜等堂號,普遍使用的堂號為細柳堂。
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沛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
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廬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廬江西南。
泰山郡:治所在今山東
泰安東南。周氏尋根淮南郡 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
壽縣)。
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臨汝)。
清河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
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
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
主要堂號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設定。相當於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愛蓮堂:北宋哲學家
周敦頤在《
愛蓮說》一文中揭示:予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香遠溢清,亭亭淨植;蓮, 花之 君子者也。據此,周姓人起用堂號“愛蓮堂”。
其他堂號
自立堂號:世德、亦政、誦芬、清白、繼述、紹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敘、忠厚、敬愛、集賢、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敘倫、篤祐、篤親堂等。
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岐陽啟姓,絳邑封侯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族領袖古公亶父率族人東遷岐陽。下聯典指漢·
周勃,輔佐
劉邦建立西漢,後封絳侯。
奮身除害,決策破曹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晉
周處與
周蛟、周虎合稱“三害”,後毅然改過,斬蛟射虎,卒為善士。下聯典指三國吳·周瑜獨排眾議,勸吳主孫權決策破曹。
素貞守節,太妊思齊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鮑琨琳之妻周素貞以節孝聞名於時,矢志撫養孤兒成才。《詩·大雅·思齊》篇,歌頌
周文王之母太妊之德行。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五言通用聯
軍容推細柳,理學尚濂溪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周亞夫,下聯典出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
六言通用聯
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鶘之先鳴
全聯典用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魯迅(
周樹人)集屈原《
離騷》詩句。
七言通用聯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雪裡寒梅香不冷,春初早韭味常甘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南朝齊國
周顒,生活清貧淡泊,長年吃菜蔬而不喜肉食,文惠帝太子曾問他什麼味道最美,他答道:“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大白菜)。”
宗傳姬旦家聲遠,學紹濂溪道脈長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旌賜素絲,諫議名高瑣闥;風高細柳,將軍聲繼藍田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前句典指東漢·
周舉,後句典指西漢·周昌。下聯前句典指西漢·周亞夫,後句典指三國吳·
周魴。
緯武經文,細柳營中令肅;風光霽月,愛蓮池上名香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溪水長流,萬派千支歸一本;榜山高掛,雲龍鳳虎兆鰲頭
本聯採用江西省萍鄉縣
上栗區周代宗祠聯。聯中“雲龍”、“鳳虎”均為當地山名。
武贈王公裔,裔固始分支淡水;功頌傅保終,終卓淵源移蘆山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台灣省台北市周氏大宗祠聯。全聯典指本支周代的遷徙。上聯“固始”,為今河南
固始縣;“談水”,為舊縣名,因談水河得名,日本占據時改為台北。下聯“蘆山”,一在今山東省,一在今四川省。
顧曲有閒情,不礙破曹真事業;飲醇原雅量,偏嫌生亮並英雄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三國吳·周瑜。
興周八百年歷代國祚,最長允稱西伯;賜姓億萬載千秋理學,創作首重敦頤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聯。
嘔心瀝血幹革命,殊勛蓋世間,無法磨滅;鞠躬盡瘁為人民,英名滿天下,有口皆碑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典用讚頌周恩來聯。
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 | 主修人 | 編纂時間與方式 | 藏地 |
---|
河北曲陽 | 銀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 (清)周斯億輯 |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曲陽官廨刻本 一冊 | 北京圖書館圖 |
河北 | 故城周氏族譜不分卷 鈔本 二冊 | | 河北故城縣檔 | |
山西代縣 | 周氏族譜六卷 | (民國)周玳 周士志等創修 | 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 一冊 | 美國 |
上海 | 嘉定周氏族譜不分卷 | (清)周鼎調等修 | 清康熙七年(1668)寫本 二冊 | 美國 蘇州大學 |
上海 | 周氏家世述不分卷 | (清)周琢新 周宗璜等修 |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修 愛蓮書屋鈔本 四冊 | 美國 |
江蘇 | 周氏世系傳不分卷 | | 民國間鈔本 二冊 | 日本 美國 |
江蘇豐縣 | 周氏家譜十八卷 | (民國)周蘭真纂 | 民國十年(1921)鉛印本 | 江蘇豐縣常店鄉常婁村郭莊 |
江蘇豐縣 | 周氏族譜六卷 | (民國)周胍盛重修 | 民國二十年(1931)石印本 | 江蘇豐縣博 |
江蘇泰縣 | 海陵丁巷周氏支譜一卷 | (清)周彝重修 | 清同冶六年(1807)重修本 | 江蘇泰縣圖書館 |
江蘇江都 | 周氏家譜六卷 | (清)周玉森 周文寬等纂修 | 清光緒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 江蘇泰州市圖書館 |
江蘇 | 江都周氏家譜六卷 | (民國)周玉秀 劉嵩泉纂修 | 民國十三年(1924)木刻本 六冊 | 北圖(二部) 河 江蘇江都縣塘頭鄉周樓村 |
江蘇江都 | 維揚江都周氏族譜四卷 | (民國)周慶沛等主修 陳興正編輯 | 民國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 四冊 | 吉林大學 |
江蘇鎮江 | 潤州周氏重修宗譜十卷 | (清)周瀛等重修 | 清道光七年(1827)承敬堂活字本 十冊 | 北京、上海圖書館 |
江蘇鎮江 | 潤州周氏重修宗譜十卷 | (清)周承景 周性生等重修 |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承敬堂活字本 十二冊 | 北京圖書館 吉林大學 |
江蘇鎮江 | 潤東洪溪周氏續修族譜六卷 | (清)周舜全主修 | 清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本 六冊 | 歷史所 |
江蘇鎮江 | 潤東周氏十二次重修族譜二十四卷 | (清)周玉府等修 | 清光緒二十四年(1908)刊本 二十四冊 | 美國 |
江蘇鎮江 | 潤東周氏族譜三十二卷 | (清)周玉府 周志篤等重修 | 清光緒十四年(1908)纂 清宣統元年(1909)刻本 二十二冊 | 哈爾濱師大 |
江蘇丹陽 | 雲陽周氏東分宗譜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 (清)周友松修 | 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 二十冊 | 中山大學 |
江蘇常州 | 蔣灣橋周氏續修宗譜十卷 | (清)蔣龍順纂修 | 清同治八年(1869)愛蓮堂活字本 十冊 | 吉林大學 |
江蘇常州 | 蔣灣橋周氏續修宗譜十二卷 | (清)周濟棠復修 | 清光緒十七年(1891)愛蓮堂木活字本 十二冊 | 日本 美國 |
江蘇常州 | 蔣灣橋周氏宗譜十四卷 | (民國)周履雲 周國梁等九修 | 民國四年(1915)愛蓮堂活字本 十四冊 | 北圖 人民大學 江蘇常州市圖(存五卷) 美國 |
參考資料:更多家譜來源於。 |
字輩排行
四川成都(現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輩:太祖應朝忠,永遠世代興,丕振仙仁月,長源玉厚坤。
益陽大泉周氏字輩:貴文祖志一,永興萬代天,仁學宏宗益,世守紹前賢,繼述聲名顯,由來達孝全,振起三以讓,令德慶悠綿。
重慶市永川區鄧家坳周氏(尚書公後裔)字輩:尚夢應康世,孫宗道仕友,子均仲忠萬,以自時大章,華先維繼述,裕後樂英賢。秩序本天定,彝倫在人全,謨烈由今紹,奕葉譜相傳,家乘恪遵守,祥發永綿延。
重慶市萬州區(四川彭州回民後裔)周氏字輩:文天國應全,忠孝乃成先,卓善(尚)方為寶,事業樂康年。
廣東普寧周氏字輩:開基宏遠猷,篤慶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範疇,合家宜睦順,守理重經修,奕世永繩武,千秋恆作裘。
廣東河源周氏字輩:汝南昭穆序,作述發其祥,奕世聲名煥,傳家福慶長,恩明聯統紀,誼美植綱常,允克紹先烈,萬年迪吉康。
廣東潮陽泗水周氏字輩:多士敬宏毓,英資衍芳緒,勤修昭厚德,翊贊耀明良,攸子崇伯欽,淑憲紹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運開祥。
瓊州周氏字輩:纘緒成德,經世安邦,家修朝獻,萬奕其昌。
雙賢堂周氏老班行:昌夢代玉培,錫澠以煥祖,思仲廷萬大,宗啟世文光。新班次:榮先維繼述,裕後樂英賢,秩序本天定,彝倫自人全,謨烈由今紹,功勳藉前傳,家乖恪遵守,祥發永綿延。
益陽周氏老派語:典雅思從,維治學文。續派:學文高尚志,習武建熏猷。新派語:德立家之本,名揚士以賢,詩書庭有訓,忠厚世其傳。
汝南堂周氏字輩:道啟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學慎修為,發榮良有以。原派語:必子尚一,士孔世維,令文宗正,永思志偉。
北文堂周氏創立派行:存伯念思大,惟濟顯宗方,萬年常鎮世,國泰永安康。續立派行:英才逢景連,良士應時昌,文經聊武緯,耀祖輔朝綱,忠孝傳家遠,詩書衍慶長,後人資積累,歷久愈榮光。
敦睦堂周氏新訂派語:世興錫本,立業敦誠,遠昭祖澤,大振家聲,賢能應連,忠孝余英,永聊宗誼,代會隆平。
至德堂金江周氏派行:文邦思有道,學士重才良,本化成家政,高明照國光,謙和常錫慶,敦敘自申祥,景連逢時泰,培之佑萬方。
福建南安岐山衍派字輩:大士文天,廷允國必,位祿名壽,祖宗功德,孝友傳家。
貴州思南汝南堂周氏字輩:子大國正天心順,世襲文武佐朝廷。
貴州思南周氏字輩:子世其昌永,文仁學仕廉,成興天向定,於慶復元年。
湖北黃岡蘄春周氏老世派:世民元應正之邦,國有大道景運康,家修廷獻存忠厚,受澤承恩慶顯揚。
山東即墨留村周氏字輩:保鐘豫居敦,丕尊(遵)學我同,啟迪成斯德,作述介爾功。
湖南安仁縣龍源村汝南堂周氏字輩:文振善孟季、恭寬信敏惠、仁聯一本勛、名顯萬邦濟、傳家詩禮崇、經國忠良繼、遠宗茂公學、長承元祖制,大和綿德澤、永定昌隆世。
安徽黃山市黃山區龍門鄉周氏字輩:國祖承公旦,天恩代有隆,惟期敦道義,益以衍嗣宗。
文物遺存
徽州 周氏祠堂(又名敬愛堂)始建於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七月戊子日。這是一座廊院式祠堂,也是一座最能體現徽州文化特色的大型建築。祠堂長37.5米,寬17.2米,共有木柱76根,每根木柱上都刻有對聯,建築面積1145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分為前、中、後三進。2004年10月被列入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南村周氏大宗祠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南村村蟠龍西街27號。當地人又稱“孖祠堂”,兩座祠堂並排在一起,規模形制基本相同。左邊一座為紀祀始祖周仕龍而建,右邊一座為紀祀三世祖周遂祿而建。2002年7月,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姓氏名望
歷史名人
朝代 | 姓名 | 備註 |
---|
| | 西漢官員 |
| 沛(今江蘇豐縣)人,西漢開國武侯,被 劉邦賜予列侯的爵位,時稱:“絳侯”。 |
| 著名將軍、軍事家,漢族,沛(今江蘇豐縣)人。名將 周勃次子。 |
| |
| | 吳國名將,安徽廬江人。聯合 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 曹軍。 |
| | 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南)人,是一位改惡從善的典型人物,官至 御史中丞 |
| | 原名項猛奴,陳朝將領 |
| | 鮮卑族,隋朝官員 |
| | 豫州安城人,為南朝時梁義、衡二州刺史, 武周時期官至宰相。 |
| |
| 京兆(今西安)人,著名的畫家,擅長於肖像、佛像畫。畫風“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
| | 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五代名將。 柏鄉之戰的頭號功臣,使得 梁晉爭霸的形勢發生了極大的逆轉。 |
| 句容(今屬江蘇省)人,南唐畫家,擅長於人物畫,尤以仕女為最,題材多取自宮廷生活。 |
| | 字子發,起弟。官 主客郎中。草書精熟,博學有法度,而真行不及 |
| |
| 著名詞人,浙江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
| | 政治家、文學家,南宋名相。 廬陵(今 吉安)人。“周必大刻本”被歷代名家奉為私家刻書的典範。 |
| | 著名音韻學家,江西 高安人。著有《 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人 |
| |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 明朝前期名臣,以善 理財知名,官至 工部尚書,諡號“文襄”。。 |
| 明末清初文學家、篆刻家、收藏家。字元亮(今江蘇南京)。崇禎十三年進士,官至浙江 道監察御史 |
| | 湖北荊門 掇刀區麻城鎮官堰村人,康熙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一。曾平定察哈爾和吳三桂叛亂。 |
| 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武進士。 |
| | 紹興人,筆名 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 現代文學奠基人,被譽為“ 民族魂”。著作有《 狂人日記》、《阿Q正傳》、《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 |
| 紹興人,魯迅二弟。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 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
| 紹興人,魯迅三弟。中國 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現代著名社會活動家、生物學家,有同名傳記。 |
| 江蘇清江浦人(今淮安清浦人),我國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京劇麒派創始人。 |
| 祖籍紹興,生於 淮安,共產黨創建人之一及核心領導成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及外交家,中國特色外交的奠基人。 |
| (1908~1979)湖南益陽人,著名作家,翻譯家。 |
| 湖南衡陽人,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前中國駐法國大使,前中國駐土耳其 |
| |
| 安溪縣虎邱鎮竹園村人。事跡被載入《當代名老中醫》、《中國醫學家薈萃》。 |
| 著名影星、歌星,演唱的《天涯歌女》、《何日君再來》、《夜上海》等歌曲,被翻唱多次。 |
| 江蘇宜興人,1928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和最高榮譽獎。中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 力學奠基人和 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 |
| 江蘇淮陰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現擔任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4年入選中科院“ 百人計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5年獲“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獎。 |
| |
| 中國上海人氏,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散文家、哲學家、作家,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 |
| 中國天津人氏。中國著名 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詩人、作家、書法家。是新中國紅學研究第一人、集大成者,被譽為當代“ 紅學泰斗”創立曹學,脂學,探佚學三大分支。其紅學代表作《 紅樓夢新證.》奠定了現當代紅學研究的堅實基礎。 |
| 江蘇常州人氏。中國著名經濟學、語言文字學家。被稱為中國 “漢語言拼音之父”。 |
| 北京人氏,祖籍山東,中國資深電影人、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理事、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家學會會員,中國導演 張藝謀、 陳凱歌的老師。被譽為 “中國電影界泰斗” |
| |
| 字玉山,號蘭溪,安徽建德(今池州市東至縣)人。創辦中國第一所武備學堂---- 天津武備學堂,助開 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和安徽公學,有功於教育。 |
| 字緝之,號止庵,安徽建德人,其父周馥。清末民初著名愛國實業家、政治家。山東大學首任校長。創辦 北洋工藝學堂(今河北工業大學)兼任校長。 |
| 字曼巴,號紫金,安徽阜陽人,祖輩是徽商著名商人,隨家族搬遷至皖北,少年博學多才,學時出國深造,致力於教育,醫療,慈善事業,被國人所知。 |
現當代政壇人物
姓名 | 籍貫 | 出生日期 | 出生地 | 職業/成就等 |
---|
| | 1898年3月5日 | 江蘇淮安 | |
| | 1938年11月 | 遼寧瀋陽 |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 |
| | 1948年1月 | 江蘇宜興 | |
| | 1960年4月 | 湖北黃梅 | |
| | 1949年12月 | 寧夏吳忠 | 高級經濟師,環境保護部部長 |
| | 1946年8月26 | 上海市 | |
| | 1947年11月20日 | 湖南瀏陽 | |
現當代工程院院士
姓名 | 出生年月 | 籍貫 | 備註 |
---|
| | 浙江省上虞市人 | |
| | 上海市人 | 中國工程院院長,院士,機械工程專家。 |
| | 出生四川成都 原籍北京朝陽區 | 光電子學與雷射技術專家。 |
| | | 信息技術專家。 |
| | | |
| | 浙江省鄞縣人 | 無機化工專家。 |
| | 湖南省長沙市人 | 材料表面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知名學者。 |
| | 出生吉林舒蘭縣 | |
周玉 | | 黑龍江五常市人 | 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 |
鼎甲狀元
朝代 | 姓名 | 籍貫 | 備註 |
---|
| | | 字幹濟,仕河中府尹,開元年間殿試取第一,擢吏部侍郎、仁同平章事 |
| | 大曆十四年(779)己未科進士第二,建中元年(780)武舉第一.歷任汝州襄城尉、長安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膳部員外郎、祠部郎中、守秘書少監致仕。 |
| | | 前蜀御史中丞周庠之子,考中狀元 |
| | | |
| | 宋寧宗 嘉定元年(1208),登武舉進士第一名,敕為 狀元。 |
周師望 | | 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年)己丑科武舉釋褐(恩科)狀元。 |
| | |
| | 宋 淳化四年(1244)甲辰科武狀元(該榜武狀元有三種說法,一為項桂發,載於《平陽縣誌》,一為呂廷彥,出於《廣信府志》,一為周夢雷據《東陽市志》今一併列,以供研究者考證)。 |
| |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己未科狀元。 |
| | | 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丙辰科狀元。六代 孫周應期萬曆二十三年(1595)中進士二甲一名。 |
| | 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武狀元。官職不詳。 |
| | 丙辰(1556)科兵部會試武舉第一,曾建狀元坊於省城(杭州)北關門內大街 |
| |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癸丑科狀元。 |
| | 明末周太僕都尉周國輔之子,後考上狀元(恩科狀元),選為崇禎之女 長平公主(朱媺娖)的駙馬。 |
| | | 1730年(清雍正八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 |
當代人物
姓名 | 籍貫 | 職業/榮譽/評價 |
---|
| | |
| | 演員及導演、編劇、監製、製片人、出品人。有華語“ 喜劇之王”之稱。其代表作品有《大話西遊》、《長江七號》、《逃學威龍》、《功夫》、《少林足球》、《喜劇之王》、《西遊降魔篇》等等。 |
| | 1974年10月18日生於浙江省衢州市,中國內地女演員。 |
| | 主持人,央視大型節目中心副主任。 |
| | |
| | 藝名 薩頂頂。中國大陸女音樂人。曾獲得BBC世界音樂獎亞洲第一歌手大獎。代表作有《萬物生》、《天地合》等等。 |
| | |
| | 1970年8月5日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中國大陸男演員。 |
| | 1973年5月27日生,中國電視節目著名主持人。 |
| | 1960年12月22日生於香港西營盤,祖籍廣東汕頭市潮南區,台灣創作歌手、音樂人。 |
| | 音樂製作人。被稱為“ 情歌教父”、“唱作俱佳的歌手”。 |
| | 1969年8月22日出生於北京市東城區,內地演員、歌手、原零點樂隊主唱。 |
| | 1966年12月6日出生於中國香港,香港影視女演員。1985年參選香港小姐落選,同年參加無線第一期藝員訓練班出道 。 |
| | 1967年4月22日生於上海市黃浦區,祖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海派清口創始人、主持人、演員。 |
| | 愛在路上發起人,不想走品牌創始人,《LOVE IS A CIRCLE》作者。 |
| | 華語女歌手、詞曲創作人、演員、Begins品牌主理人兼設計總監,1985年7月26日出生於湖南長沙。2005年獲超級女聲全國亞軍出道。 |
| | 1967年11月10日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女歌手、演員。被稱為“玉女”掌門人。 |
| | 浙江湖州長興人,浙江女排主力隊員,前中國女排國家隊隊員。2003年世界盃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季軍,2002、2006、2010年三屆亞運會冠軍。 |
| | 1986年4月19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化藝術系,在韓國發展的中國籍男歌手、演員、主持人,男子演唱團體Super Junior-M成員之一。 |
| | 1992年1月31日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國大陸女演員。201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11級本科班。 |
| | 1977年3月26日出生於台灣高雄,台灣流行歌手。 |
| | |
| | 1970年10月4日生於湖北黃岡, 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奇酷CEO和知名天使投資人。 |
| | 1991年2月22日生於河北省唐山市,2010年擔任湖南衛視2010《快樂男聲》全國總決賽12進10 的評審。2011年擔任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火炬手。 |
| | 1985年6月6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舞者。 |
| | 1982年8月26日出生於中國貴州,中國模特、演員。 |
| | 1985年5月22日出生於廣東潮州。中國香港女演員,模特。 |
| | 1986年5月12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中國內地戲劇女演員。 |
| | 1967年9月4日生於台灣,中國台灣著名女歌手 |
| | 1986年4月7日出生於安徽省,中國內地女演員, |
| | 1998年12月16日出生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 |
研究考證
中國的周姓源遠流長,據《
姓氏考略》的記載,黃帝有一位大將叫做周昌,商代也有一名太史叫做周任。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分散在汝南、廬江、潯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等地。
據《
通志》記載:“周氏,姬姓。黃帝之苗裔,后稷棄之後。邰,今武功縣南八里。邰之總名曰‘周’,故國號周。”又據《元和姓纂》記載:“帝嚳生后稷,至太王,邑於周,文王以國為氏。”當時周國就在的陝西岐山一帶,到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時,終於滅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周家父子取得天下後,國都設在鎬(陝西西安西)。到懿王時國都又遷往槐里(陝西興平東南)。
另據《姓源》所載,東周時期,周平王將國都東遷洛邑(河南洛陽),他把兩個兒子分封到汝河的上游和下游,形成把守東南門戶的防線。其中少子姬烈,被封於下游的汝南,其族人和後代被人們謂之周家,子孫後代都以周為姓。這一支通常被人們認為是周姓的主要來源。
另據《
通志》所載:“唐先天中,避明皇名嫌,改為周氏。”唐玄宗叫李隆基,因“基”與“姬”同音,為避其名諱,先天年間,很多姬姓人被迫改為周姓。到了南北朝時期,也有周姓改為姬姓的。所以,民間有姬、周一家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