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工藝學堂

北洋工藝學堂

北洋工藝學堂創辦於1903年,是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創辦的培養強國建設人才的學校,即今日的河北工業大學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1904年,北洋工藝學堂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堂。1929 年,直隸高等工業學堂改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洋工藝學堂
  • 外文名:The technical school
  • 創辦時間:1903年
  • 地址天津市
  • 首任總辦周學熙
  • 屬性:211工程
歷史前身,工業大學,

歷史前身

一九零二年 冬,直隸總督袁世凱接受直隸候補周學熙創建直隸工藝總局暨附設工藝學堂的建議,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籌建工藝學堂。
九零三年 2月,凌福彭呈文袁世凱,報告籌建工藝學堂情況:選定天津東南城角貢院東之草廠庵為堂址,招生30名,需開辦經費3萬5千兩(白銀),常年經費2萬3千兩,校名初定為北洋工藝學堂。 3月19日,北洋工藝學堂開學典禮。聘日本工學士藤井恆久為教務長,趙元禮為庶務長,單晉和為董事。 5月,藤井恆久率領19名學生赴日本參觀大阪博覽會,歷時2個月。 7月,周學熙就任學堂總辦。 9月,自2月籌建的東北樓房、化工廠和機器廠同時竣工,交付使用。 京旗練兵處咨送八旗學生37名附學。 11月,續招新生110名,在校學生總計177名。開始分科:以英文教授的機器科、化學科,以日文教授的化學製造速成科、圖繪科及預備科。 制訂“工藝學堂暫行章程”。 12月,周學熙辭職,薦毛慶潘繼任總辦。
一九零四年 3月,毛慶潘辭職,周學熙復任總辦。選拔30名學生赴日本實習。 9月,遵照學部1904年1月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北洋工藝學堂改“直隸高等工業學堂”。 直隸工藝總局內所設織工廠,確定為高等工業學堂附屬實習工場。
一九零五年 8月,北洋勸業鐵工廠所屬圖算學堂撤銷,其20名學生選送高等工業學堂,編為機器速成科。
一九零六年 2月,奉天(今瀋陽)派50名學生到高等工業學堂代培。 增設齋務長。 9月,選拔19名學生去日本西京大學所屬工廠實習造紙、製革、制鹼、染色、鐵工等工藝。
一九零七年 2月至9月,第一屆學生畢業。計:化學製造速成科13名,圖繪科14名,化學製造科13名,化學科10名,總計50名。其中,選出優等生14名送往日本國深造。 3月,聘英國頭等機器師德恩為機器教員。 5月,德恩率機器科試造3馬力考利嗯式汽機(外燃機);三個月完成後,繼試造6馬力汽機。 9月,報請直隸學務處,在天津河北窯窪孫家花園旁建築新校舍。該校舍於1908年6月竣工,7月遷入新址。 總辦周學熙辭職,孫多森繼任總辦。
一九零八年 1月,直隸總督楊士驤“奏監司總辦工藝成效昭著請給優獎折”為周學熙請獎,賞給三代正一品封典。 12月,直隸總督頒令學堂總辦改稱監督,孫多森轉任監督,同時令邢端任副監督。
一九零九年(宣統元年) 春,遵照學部章程,並參照歐、美、日各國工科大學的教學情況修訂教學計畫。 8月,附設2年制中學實科。 9月,監督孫多森辭職,副監督邢端升任監督。
一九一零年 8月,擴建化學實驗廠、理化實驗室、教室,1911年春建成使用。
一九一一年 1月,機器科甲班畢業,連同1910年10月畢業的套用化學科學生,經直隸提學司和學部複試合格,發給畢業證書並獎給“舉人”出身。 6月,學校接通活力電源。
一九一二年 7月,遵照民國政府教育部指示改訂章程,自暑假後以秋季為始業。 9月,根據教育部頒令“直隸高等工業學堂”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校,學堂監督改稱校長。 原設立機器正科改稱機械正科。
一九一三年 1月,校長邢端辭職;武淩源繼任校長。 3月,教育部批准,校名改為: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 4月,新建鑄造廠。
一九一四年 8月,直隸省府因財政困難,令機械科停招新生。 撤銷中學實科,在校學生併入南開中學續讀。 直隸染織學校撤銷,併入工業專門學校,改為染科和織科。將學生大膳廳改作化學製革廠,並新建天平室和藥料室。
一九一五年 8月,遵教育部章程,染科和織科改為“甲種職業”(相當今之中等專業)附屬於學校,並自本學年始招收“甲種預科”,學制兩年,畢業後可升甲種正科。
一九一六年 6月,直隸省教育廳批准,機械科恢復招生。 8月,學校各科成績在北京參加賽會,經教育部審查,均獲優秀,列為甲等,並發給一等獎狀。
一九一七年 9月,校長武浚源辭職,由楊育平繼任校長。
一九一八年 5月,《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校友會雜誌》出版,這是由校編輯出版的第一種刊物。
北洋工藝學堂
一九一九年 5月,爆發“五四運動”,在校學生帶頭回響。5月6日“天津中等以上學生臨時聯合會”成立,學校機械科3年級學生諶志篤被推舉為總幹事。 5月14日,“天津中等以上學生聯合會”正式成立,諶志篤被選為第一任會長,“學聯”有組織的展開集會、演講、遊行、示威等活動並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工業專門學校成為“五四運動”在天津的活動中心之一。 5月21日,“學聯”決定自23日起實行大罷課,工業專門學校學生率先回響。 5月24日,學生組成演講團在街頭宣傳。先後組織五次演講活動。 6月5日,該校200多名學生赴南開中學參加“學聯”組織的宣誓大會,宣布繼續罷課。當晚,直隸警察廳在該校及南開中學、北洋大學校門口設立“警棚”,監視學生不得隨意出入校門。 6月9日,諶志篤主持天津各界“六·九公民大會”,該校學生突破軍警的封鎖,全體赴會。 6月19日,諶志篤斷指血書“學生做事,純本天良,不為勢破,不為利誘”,以表示團結鬥爭到底的決心。 7月中旬,諶志篤在東馬路青年會會見周翔宇(即周恩來)並邀其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翔宇欣然應允。 9月12日,“全國聯合會”天津總幹事諶志篤、馬千里在“維斯禮堂”開會,組織第二次“晉京團”,該校學生黃愛(亦名黃正品)參團。 9月16日,天津“覺悟社”成立,諶志篤是發起人之一。 10月10日,該校學生參加“驅楊運動”(即驅逐警察廳長楊以德的鬥爭)。校長楊育平支持學生的正義行為。 12月10日,天津“新學聯”(即男生校與女生校組成聯合會)成立。諶志篤被選為評議部(即決策機構)委員長。 12月20日,該校全體學生參加查禁日貨“天津國民大會”,到會者10萬人,會後立即採取行動。活動持續到1920年1月26日。
一九二〇年 1月,“新學聯”組織向省長公署活動(該校150餘人參加),遭持槍軍警毆打。該校學生夏文蒸等50餘人受重傷,隨後,馬千里等共24名天津各界聯合會的骨幹被捕。此次事件被稱為“九一念九”流血慘案。從此,新學聯活動轉入地下。(註:九一念九指中華民國九年一月廿九日) 3月1日,諶志篤組織該校學生堅決執行地下“新學聯”的決議,“繼續散學,絕不複課”,以聲援“九一念九”被捕代表的獄中鬥爭。 4月28日,諶志篤和鄧文淑(即鄧穎超)共同組織該校和女子師範學生,為營救“九一念九”被捕代表,與“全國學聯”採取同步行動,即日起再次舉行罷課。 7月17日,“九一念九”被捕代表獲釋。 9月16日,天津“覺悟社”宣布自動解散,社員與社友分散活動。其後聯繫,採用代號,諶志篤為“武陵”。諶志篤畢業後回原籍貴州省;社友黃愛未畢業,於1920年初去上海參加《新青年》出版工作,旋即去長沙組織工人運動,於1922年1月17日被舊軍閥趙恆惕殺害。 下半年,向直隸教育廳請款,新建織場和染廠。
一九二一年 12月,該校與8箇中等以上學校學生會籌備恢復“天津學聯”。該校學生會會長路蔭檉被選為交際員(“學聯”負責人)。
一九二二年 3月12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天津支部成立,該校學生呂一鳴當選為出版部主任,並於5月5日代表天津赴廣州出席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一九二三年 5月4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天津支部該校禮堂組織紀念“五四運動”四周年公開講演大會。蔡和森作“發揚五四精神”的學術報告。
一九二四年 3月9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該校學生餐廳舉行。該校學生李廉祺當選為執行委員;盧碩棠當選為候補委員,主持地委日常工作;該校支部書記為楊風樓(學生)。當時有團員5人,4月即轉為中共黨員。 秋,盧碩棠(也名盧紹亭)在下瓦房耦耕里創辦“平民學校”,發展裕元紗廠工人司成祥等入黨,並組織紅色公會。 11月24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該校支部組織百餘名學生參加迎接孫中山先生北上歡迎大會。
一九二五年 6月,自4日起,該校學生參加“五卅運動”,回響“學聯”緊急會議決定,立即罷課。 6月7日,“學聯”第九次代表大會在該校物理化學實驗室召開,28所大中學校的80餘名代表到會。 6月9日,該校學生在《益世報》上發表“高工後援會宣言書”以聲援滬案;並派代表16人去省長公署。 6月30日,楊風樓等組織該校全體學生參加天津“各界聯合會”組織的“六三〇總示威”,以追悼滬、漢、湘、粵慘死同胞。 8月16日,直隸警務當局懸重賞緝捕學生領袖楊風樓等“各界聯”骨幹。
一九二六年 9月,校長楊育平調察哈爾省任教育廳長,魏元光繼任校長。
一九二八年 9月,直隸省改稱河北省,該校隨之改稱為“河北省立專門學校”。 10月,河北省府因財政困難令將該校撤制。為此,校長魏元光動員校內外校友奔走呼號,幾經周折,得張宗昌撥款始保住學校。
一九二九年 5月,河北省府令將該校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魏元光任院長。 同時,將“河北省立第一職業學校”定為工業學院附屬學校。學院部設化學製造、機電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三個學系,學制四年。 6月,健全行政組織機構,學院管理步入正軌。 7月,著手制訂“河北省立工業學院規則”,年底審定並編印成冊。 10月,成立“河北省立工業學院周刊社”,並籌備出版《工業周刊》。自10月第3周創刊至1937年7月止,共出版306期。1947年2月16日復刊改為“半月刊”,至1949年天津解放時,共出版27期。

工業大學

由北洋工藝學堂發展而來的河北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建設的河北省屬骨幹大學。學校坐落在天津市,並在河北省廊坊市設有分校。
在百餘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治學嚴謹,教學管理嚴格規範,形成了“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和學風,是我國最早培養工業技術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之一,創辦了我國高校最早的校辦工廠,具有“工學並舉”的辦學傳統和鮮明特色,已先後培養了10萬多名畢業生。我國現代工人運動先驅黃愛、陝西渭華起義領導人盧紹亭、抗日英雄佟麟閣、毛主席親書輓聯的楊十三、冀東暴動領導人趙觀民,以及教育家魏元光,中國汽車、內燃機專家潘承孝,核工業專家、學部委員姜聖階,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柯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等均為在學校不同時期工作和學習的傑出校友代表。而更多地是工作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幹部,他們以“敬業和奉獻精神強”,“基礎知識紮實、動手能力強,有創新精神”,深受社會的好評和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校占地3400餘畝,建築面積80餘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8億元,圖書文獻217萬冊,其中電子圖書70萬冊,實現了文獻信息管理及服務的計算機網路化,各校區實現了網路互聯。總面積2500畝的新校區已有33萬平方米建築竣工投入使用,1.5萬餘名學生在此學習、生活。學校有62個本科專業;設有15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直屬教學部和3個教學管理學院,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4個省特色專業;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省強勢特色學科,9個省級重點學科,13個校級重點學科,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3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權、1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權、5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並具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授予權。
現有在職教職員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300餘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84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50餘人,博士生導師84人,碩士生導師450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團隊4個;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2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國家和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河北省“燕趙學者”2人,河北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選14人;有70餘人擔任省級以上專業學會或協會的正副理事長、秘書長。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其中本、專科生1.5萬餘人,研究生5000餘人。另有成人本專科教育學生1.5萬人。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予以確認、依託河北工業大學創立的獨立二級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成立於2001年,現設有49個本科專業,涵蓋工、理、經、管、文、法六大學科門類,在校生1.5萬人。
學校堅持本科教學中心地位,強化質量生命線意識,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本科教學建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3年以來,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1項;共有1005人次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649項;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比例保持在30%左右,畢業生平均就業率超過98%。學校現有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7個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32個校級實驗室(中心)。學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形成了一套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育人計畫。學校在2002年和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從而成為在同一評估體系下連續兩次獲得優秀的為數不多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名博士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3名博士後被評為河北省(天津市)優秀博士後;6篇博士論文被評為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8人分獲國家、河北省(天津市)博士後科學基金或選派赴歐培訓考察及開展合作研究資金資助。2009年學校成功招收第一批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330人、第一批EMBA學生61人、第一批碩博連讀研究生11人,其中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EMBA招生數位居省內高校首位。
北洋工藝學堂
在辦學定位的服務面向上,學校始終堅持以服務冀津及環渤海區域經濟建設為主,積極輻射全國,為沿海強省建設和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學校現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10個。自2005年以來,共承擔科研課題1748項,國家級課題123項,其中包括國家02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等重大在研課題及有較大套用價值在內的科研成果20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85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項;獲科研成果295項,授權發明專利345項;到校科技經費呈現穩定和持續的增長態勢,自2007年以來學校科技經費均超過億元。2005年學校被評為河北省十大優秀髮明創造單位之一。由學校主持的“極大規模積體電路平坦化工藝與材料”項目,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3000餘萬元資助,成為承擔此類項目的唯一一所地方高校。
在科技成果轉化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方面,該校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準確把握行業科技發展趨勢,設有校外實習基地113個,與唐鋼、保定天威等80多個省內大型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與全國數百家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技術合作與成果推廣,創直接經濟效益55億元,其中以河北工業大學為技術依託的寧晉單晶矽高科技園區,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矽生產基地。特別是在2009年學習實踐活動中,學校以“環渤海行”活動為載體,先後與省內8個設區市以及30餘家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與唐山市聯合成立了“河北工業大學曹妃甸工業區循環經濟與新能源發展研究院”,先後在唐山市秦皇島市邯鄲市邢台市遷安市建立了河北工業大學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園區,“一園多區”成為在全國大學科技園中的獨特模式。遷安市、冀州市辛集市等市也先後與該校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實現了“環渤海行”活動向縣級市的拓展。
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成為教育部2008年國家級立項建設教學團隊,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被確定為2009年國家教學團隊。學校教師隊伍中湧現出了一批以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等為代表的先進模範,學校為有著名實業家周學熙、著名教育家魏元光、著名音樂家李叔同等曾經擔任學校教職的校友而自豪。
學校緊緊跟蹤行業、產業、 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進行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學結合、道藝兼修”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此基礎上,各專業探索了特色鮮明的“學工交替”、“頂崗實習”、“訂單式培養”等工學結合育人模式。據有關資料顯示[2],學校先後有8個教育部教改試點專業,3個專業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示範專業,2個專業被河北省確定為省級示範專業,其中石油化工生產技術等5個專業為國家級示範重點支持建設專業。學校有省級以上精品課程23門,其中國家精品課程10門。學校教師主編出版國家級和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36部,4部教材榮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32部主編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選題。
學校重視產學研結合工作,積極探索校企合作,促進工學結合,1996年成立了以企業一線技術專家為主的產學研合作教育委員會(專業教學委員會)。200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了共建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協定。斯倫貝謝、大唐國際、中石油銷售等多家公司分別在學校設立獎學金聯合育人。學校建設了專業覆蓋面齊全、軟硬體配套的校內實驗實訓基地群,部分實驗實訓教學技術裝備在國內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學校建有汽車維修檢測等實訓基地27個,生產性實訓基地5個;有校外實訓和產學合作基地145個。學校是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試點單位、全國創業培訓試點院校,建有中央職業教育數控技術實訓基地,河北省職業教育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實訓基地、PLC套用技術實訓基地,承德市創業培訓基地,汽車維修專業是教育部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學校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取得顯著成效。學生曾獲全國化工職業技能競賽個人全能一等獎、“一汽——大眾奧迪專業雙杯競賽總決賽”全國總冠軍等多種獎項。
學校積極提供社會服務,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學校為地方企事業單位和各大石油公司開展了各類非學歷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共約50多種,累計培訓20000餘人次。學校具有較強的科技服務能力,承擔市廳級以上教、科研課題160多項,52項獲市級以上成果獎;取得國家專利15項。學校面向石油及地方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合作與服務,與多家企業合作共同組建研究與開發機構,學校主辦的“河北省儀器儀表工程研究中心”通過省級驗收。據有關資料顯示,學校先後為100多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技術支持與服務,“塔里木油田泥頁岩理化性能研究”、“數控切割系列設備研製”等為石油和地方企業解決了重大技術難題。學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是全國首批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學校公開出版的《學報》是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並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石油行業、河北省部分職業院校和西部地區的6所院校簽訂了合作協定,並被聘為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據有關資料顯示,學校先後與加拿大凡紹學院、韓國韓京大學、日本佐世保工業高專等7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學校先後派出教師120多人次赴美國、德國等國家進修、訪問或進行合作研究,每年均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到校任教。
學校重視文化建設,挖掘百年辦學積澱,確立了“努力做得更好”的大學精神,頒布了學校章程,制定了形象識別系統。學校設立科技文化節、藝術文化節、體育文化節,組織學生參加國家及省級各種科技、文藝、體育競賽,曾獲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一等獎、電子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河北省大學生運動會團體冠軍等多種獎項。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特色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畢業生以職業道德素質優秀、基礎知識紮實、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和普遍好評。據有關資料顯示,學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連續5年名列河北省同類院校前列。平均一次就業率在95%以上,學生就業質量逐年提高。
學校黨建工作、文明建設和師德建設成績突出。學校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6年被評為“全國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據有關資料顯示,2003年以來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後授予“全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河北省先進集體”、“全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學校“雷鋒公司”事跡引起較大社會反響,《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紛紛予以報導。
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萬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湧現出一大批技術能手和基層管理骨幹,其中有中科院資深院士柯俊教授等三位院士,有黑龍江省副省長安振東、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張永一等領導幹部,有曾任玉門石油局局長的田玉軍、RH國際公司董事長的王海榮等一大批企業家,有著名全國勞動模範耿玉亭等模範人物,為國家經濟社會和石油工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