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立
- 拼音:lì
- 五筆:UUUU
- 部首:立
- 鄭碼:SU
- 倉頡:YT
- 四角:00108
- 筆順:丶一丶ノ一
- 統一碼:U+7ACB
- 筆順讀寫:點橫點撇橫
詳細釋義
- 站:立正|立定|站立|坐立不安。
- 直立的:立櫃|立柱|立軸。
- 使豎立;豎起來:立竿見影|把電線桿立起來。
- 建樹;設立:樹立|立功|立志。
- 制定;訂立:立法|立字據|立個契約。
- 生存;存在:自立|獨立|並立。
- 指確定繼承地位:立皇太子|立嗣。
- 姓。
相關詞組
- 立法:名 規範國家權力機關創製、修改法律法規的各項制度的法律。包括立法許可權、立案程式、法律解釋等各項制度。
- 立決:動 立即處決(死刑犯)。
- 立刻:副 表示動作行為緊接著某個時刻;馬上:請大家~到會議室去∣同學們聽到這句話,~鼓起掌來。
- 立嗣:動 沒有兒子的人以別人(通常是本家族的同輩人)的兒子承繼;立繼承人。
- 立項:動 某些建設工程、研究課題等經有關部門批准立為項目。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又成也。《禮·冠義》而後禮義立。
又堅也。《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論語》三十而立。
又樹立也。《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又置也,建也。《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又存立也。《論語》己欲立而立人。
又速意也。《史記·平原君傳》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又直起也。《前漢·五行志》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
又《杜甫·朝獻太淸宮賦》四海之水皆立。《張翥詩》蝃蝀下飮湖水立。
又《趙孟頫詩》驥聞秋風雙耳立。
又赤立。《宋史·喬行𥳑傳》百姓多垂罄之寶,州縣多赤立之帑。
又闕立。《張衡·周天大象賦》闕立擬乎兩觀,水府司乎百川。
又立政,尚書篇名,周公作。
又車名。《後漢·輿服志》有立車。
又與粒通。《詩·周頌》立我烝民。《箋》立,當作粒。
又姓。漢有賢人立如子,唐有長興令立述。
又於貴切。同位。《石經春秋》公卽位,作公卽立。《周禮·春官》小宗伯掌神位。《注》故書位作立。鄭司農云:古者立位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