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名詞

名詞(英語:noun,縮寫n.),是詞類的一種,屬於實詞

名詞和動詞是人類語言中最早出現的、不可或缺的兩個基本詞類。從原則上說,任何語法範疇都可以通過名詞與動詞的結合得到表達。其中,名詞可分為本體名詞與附屬名詞。

不依賴任何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各種實體及其所代表的類,即本體名詞,專有名詞亦屬本體名詞的範疇,包括人名、國名、地名、神名、先人名等。附屬名詞的概念一般要依附於相應的本體名詞才得以存在,它包括表關係概念的抽象名詞,以及時間名詞、方位名詞。

名詞主要的語法功能,古今一致,即作各種類型的主語賓語(包括介詞賓語)、定語等,古漢語名詞則還能做狀語。名詞一般可以受數量詞或古指稱詞(一般所謂「指示代詞」)修飾。

名詞和動詞不僅相互對立,而且還相互轉化。動詞、形容詞有時也可以轉而指稱本體名詞。名詞亦可轉而作動詞使用。或有形式標記(如「者」「所」),或無形式標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名詞
  • 外文名:noun
  • 縮寫:n.
  • 類型:詞語類別
漢語的名詞,類別,語法,轉化,發展,英語的名詞,英文名詞形式,形容詞變名詞,動詞變名詞,指小詞,化學命名,陰性名詞,按意義分類,按是否可數分類,

漢語的名詞

類別

姚振武將漢語的名詞分為本體名詞與附屬名詞兩個範疇
(一)本體名詞
本體名詞是一個開放的類別,指稱不依賴任何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各種實體及其所代表的類,如動物、物品、建築物、農作物、人體、自然物等。例如:人、男、女、百姓、匹夫、鳥獸、馬、牛、犬、羊、兵甲、弓、刀、布帛、貝、舟車;宗、家室、門、戶、宅、寢,禾、黍、麥、田、身、耳、止(趾)、山川、火、水、雲、風、雷,侯、白(伯)、眾、俘等。
還有所謂專有名詞也屬本體名詞的範疇,包括人名、國名、地名、神名、先人名等,例如:王、方、齊國、東阿、師、帝、東母、岳、河、巫、上甲宰我等。
(二)附屬名詞、
附屬名詞的概念一般要依附於相應的本體名詞才得以存在。它包括:
(1)表關係概念的抽象名詞,這也是一個開放的類別,如「禍、害、災、尤、敗、疾、禮、德、福、性、父、母、兄、子」等:
(2)時間名詞,如「祀、年、秋、春、月、日、今、夕、旦、采、中日、甲子、乙丑」等:
(3)方位名詞,如「東、西、南、北、左、中、右、下、上、內、外、側、旁、西南、北西、北東」等。
漢語名詞這樣的分類格局基本保持不變,只是各類別的具體成員隨著時代的推移有所替換。例如:西周以後,隨著社會的變化和發展,本體名詞增加了「士、大夫、下民」等,附屬名詞增加了「禮、德、福、法、道、禮、性」等,方位名詞增加了「側、旁、前、後、間」等,專有名詞「上甲報乙、大丁、武乙、望乘」等則基本上看不到了。
周生亞則是將名詞分為五類,具體名詞抽象名詞專有名詞、方位名詞、時間名詞
  • (一)具體名詞
具體名詞是指表示具體的人或事物的詞。如:
①若之燎於,不可嚮邇。(《尚書·盤庚》)
②冉子為其母請。(《論語·雍也》)
油然作,沛然下,則薦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④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莊子·天地》)
⑤飛,騰。(《韓非子·難勢》)
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史記·蘇秦列傳》)
⑦卒然牛馬刀鐮。(《論衡·累害》)
兩漢以後,具體名詞仍盛行於世,沒什麼變化。如:
既死,其故活。(《搜神記》,卷五)
②華歆、王朗俱乘避難。(《世說新語·德行》)
矛戟斧鉞,布列左右。(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④阮小五見放來,拿著劃楸,翻筋斗鑽下里去。(《水滸傳》,第十九回)
⑤這包袱里是兩匹綢子。(《紅樓夢》,第四十二回)
  • (二)抽象名詞
抽象名詞是指表示思想、品德、道理或理念等內容的詞。如:
①非予自荒茲。(《尚書·盤庚》)
②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尚書·盤庚》)
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公冶長》)
④顏淵問。(《論語·顏淵》)
禮義由四賢出。(《孟子·梁惠王下》)
⑥我善養吾浩然之。(《孟子·公孫丑上》)
⑦夫小惑易,大惑易。(《莊子·駢拇》)
貫不亂。(《荀子·天論》)
⑨景公不知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①魏其、武安俱好儒術。(《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兩漢以後,抽象名詞在語言中也是大量存在的。如:
①(施續)有門生,亦有理意。(《搜神記》,卷十六)
②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世說新語·雅量》)
佛法難聞,善心難發。(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④賢人所以異於聖人,眾人所以異於賢人,亦只爭這些子境界,存與不存而已。(《朱子語類·訓門人》)
⑤不如聽咱勸你,認個自家悔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上古漢語前期,文獻中抽象名詞不是很多,到了上古漢語中期,即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古代哲學思想的發生、發展,產生了大量表達思想、理念的抽象名詞。如:
道、名、心、氣、根、鬼、神、穀神、上善、自然、玄同、玄德、天網(見《老子》)
本、道、仁、禮、義、利、和、德、文、命、性、天命、大倫、法度(見《論語》)
仁、義、利、孝、悌、忠、信、禮、志、氣、道、德行、邪說、仁政、心志、人性(見《孟子》)
性、道、德、精、神、情、志、禍、福、精神、道理、道術、道德、神明、仁義、禮教、陰陽(見《莊子》)
名、實、道、志、理、心、義、信、樞要、神明、權謀、志意、道義、正義(見《荀子》)
法、術、勢、理、德、魂魄、精神、仁義、廉恥、智術、法術、陰陽(見《韓非子》)
  • (三)專有名詞
專有名詞是指專門表示人、物、地域、山川、河流、職官、邦國等內容的具有專一稱謂的詞。如:
①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尚書·金滕》)
②誥告爾多方,非天庸釋有夏,非天庸釋有殷。(《尚書·多方》)
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尚書·顧命》)
季氏旅於泰山。(《論語·八佾》)
⑤三年春,曲沃武公,次於陘庭。(《左傳·桓公三年》)
⑥夏曰,殷曰,周曰。(《孟子·滕文公上》)
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莊子·天運》)
犯守,則有戰。(《史記·天官書》)
太歲,歲月之神。(《論衡·澗時》)
崑崙岷山。(《論衡·效力》)
例①④⑤⑦,「太王」「王季」「文王」「季氏」「武公」「丘」,皆人名。例②⑥,「有夏」「有殷」「夏」「殷」「周」,皆朝代名。例③,「太保」「太史」「太宗」,皆職官名。例④⑩,「泰山」「崑崙」「岷山」,皆山名。例⑤,「曲沃」「翼」「陘庭」,皆地名。例⑦,「詩」「書」「禮」「樂」「易」「春秋」,皆書名。例⑧⑨,「火」「角」「太歲」,皆星名。例⑩,「河」「江」,黃河、長江之專名。
兩漢以後,專有名詞也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我是伯夷之弟。(《搜神記》,卷十六)
右扶風臧仲英,為侍御史。(《搜神記》,卷三)
張天錫涼州刺史。(《世說新語·言語》)
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世說新語·文學》)
青州刺史博望侯之孫,廣武將軍鉅鹿侯之子。(唐·張鷟:《遊仙窟》)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為因身犯重罪,斷配滄州。(《水滸傳》,第八回)
⑦如今的牛黃都是假的。(《紅樓夢》,第八十四回)
  • (四)方位名詞
方位名詞是指表示人或物所處的方向、處所的詞。上古漢語的方位名詞出現得很早。其類別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表示方向的,一類是表示處所的。
1.表示方向的方位名詞
與表示處所的方位名詞相比,表示方向的方位名詞產生較早,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了。根據徐中舒所主編的《甲骨文字典》。如:
東土受年。(《合集》,9735)
②帝於西。(《前》,5.13.4)
③王於門逆羌。(《合集》,32036)
④辛亥卜,內貞:帝於方…(《合》,361》)
從上古漢語開始,在傳世的文獻中,這種方位名詞就更屢見不鮮了。如:
①一人冕,執戣,立於垂;一人冕,執瞿,立於西垂。(《尚書·顧命》)
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論語·子路》)
③東西南北,誰敢寧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④無,奭然四解,淪於不測。(《莊子·秋水》)
⑤尊長在西,卑幼在。(《論衡·四諱》)
⑥阮仲容步兵居道,諸阮居道。(《世說新語·任誕》)
⑦偷牛之時,在爾村不?(《百喻經·偷犛牛喻》)
⑧天地既不辯(辨)東西,昏闇豈知南北?(變文《破魔變》)
值得注意的是,從上古漢語中期開始,表方向的複音方位名詞就開始出現了,而兩漢以後,就更加普遍。對此,後面另有論述。
2.表處所的方位名詞
與表方向的方位名詞相比,表處所的方位名詞在發展中占有絕對優勢,且表達精準、細緻。如:
內/外 里/外
①王出,在應門之。(《尚書·顧命》)
②四海之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③唯聖人能外內無患。(《左傳·成公十六年》)
④當是時也,無怨女,無曠夫。(《孟子·梁惠王下》)
⑤除日無歲,無。(《莊子·則陽》)
⑥牆之,目不見也。(《荀子·君道》)
⑦將在,主令有所不受。(《史記·魏公子列傳》)
⑧累害自,不由其。(《論衡·累害》)
值得注意的是,上古漢語裡少用「里」「外」相對。如《左傳》就很少用「里」字,僅兩例。大約從中古漢語起,語言中常常「里」「外」相對。如:
①而二門之,兩不失雍熙之軌焉。(《世說新語·德行》)》
②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世說新語·德行》)
③傍邊愚人見其毒蛇變成真寶,謂為恆爾,復取毒蛇內著懷。(《百喻經·得金鼠狼喻》)
④爾時此人過在門。(《百喻經·說人喜瞋喻》)
⑤今潛來,裹頭隱在楊(卿)宅,令童子清涼將書來。(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⑥台頂獨秀,與碧天接連,超然出於眾峰之。(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⑦彼布袋有明珠。(變文《廬山遠公話》)
⑧善慶昨夜隨從阿郎入寺,隔在門,不得聞經。(變文《廬山遠公話》)
中/間
①雖在縲線之,非其罪也。(《論語·公冶長》)
②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論語·先進》)
③東閭之役,臣左驂迫,還於門,識其枚數,其可以與於此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④師出於陳、鄭之,國必甚病。(《左傳·僖公四年》)
⑤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二,國無偽。(《孟子·滕文公上》)
⑥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孟子·公孫丑上》)
⑦莊子行於山。(《莊子·山木》)
⑧孔子窮於陳蔡之,七日不火食。(《莊子·山木》)
⑨蓬生麻,不扶而直。(《荀子·勸學》)
⑩口耳之,則四寸耳。(《荀子·勸學》)
⑪臣有客在市屠,願枉車騎過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⑫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而窺其夫。(《史記·管晏列傳》)
⑬天行地,出入水乎?(《論衡·說日》》
⑭人生於天地之,其猶冰也。(《論衡·論死》)
兩漢以後,「中」「間」的使用情況同上古漢語也沒什麼不同。如:
①南人學問,如牖中窺。(《世說新語·文學》)
②每當至講時,輒竊聽戶壁。(《世說新語·文學》)
③經二宿,去鹽汁,內蜜。(《齊民要術·種梅杏》,卷四)
④豎枝於坑畔,置枯骨、礓石於枝,下土築之。(《齊民要術·安石榴》,卷四)
⑤過去有人,共多人眾坐於屋。(《百喻經·說人喜瞋喻》)
⑥世愚人,亦復如是。(《百喻經·醫治脊僂喻》)
⑦白騮璃瓶,有五粒舍利。(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⑧今此五月猶寒,花開未盛,六七月,花開更繁。(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左/右 前/後
①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尚書·顧命》)
②瞻之在,忽焉在。(《論語·子罕》)
手據膝,手持頤以聽。(《莊子·漁父》)
④虎狼在,鬼神在。(《韓非子·十過》)
⑤強弩在,錟戈在。(《史記·蘇秦列傳》)
⑥佩刀於,帶劍於。(《論衡·效力》)
兩漢以後,「左」「右」「前」「後」也是常見的表處所的方位名詞。如:
①此人宜在帝左右。(《世說新語·言語》)
②宣武與簡文、太宰共載,密令人在輿前後鳴鼓大叫。(《世說新語·雅量》)
炊,停則牙生。(《齊民要術·禾》,卷十)
左右僮豎,不能掩之。(《顏氏家訓·名實》,卷四)
⑤方其幼也,父母挈,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游則共方。(《顏氏家訓·兄弟》,卷一)
⑥鑄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萬斤,坐之宮門之。(《水經注·河水》,卷四)
⑦黃櫱作驢鞦,始知苦在。(唐·寒山子:《寒山詩·我見》,第一二五)
⑧行愛觀牛犢,坐不離左右。(唐·寒山子:《寒山詩·滿卷》,第一O七)
上/下
①將行,謀於桑,蠶妾在其,以告姜氏。(《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②王坐於堂,有牽牛而過堂者。(《孟子·梁惠王上》)
③桓公讀書於堂,輪扁所輪於堂。(《莊子·天道》)
④余登箕山,其蓋有許由冢雲。(《史記·伯夷列傳》)
⑤龐涓死於此樹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⑥使之完廩,火燔其;令人浚井,土掩其。(《論衡·吉驗》)
兩漢以後,「上」「下」也是常用的方位名詞。如:
①又床當有一大蛇銜筆。(《搜神記》,卷三)
有黃金一釜。(《搜神記》,卷十一)
③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有萬仞之高,有不測之深。(《世說新語·德行》)
④醫以酥塗,上下著板,用力痛壓,不覺雙目一時並出。(《百喻經·醫治脊僂喻》)
視禾根土,看桑樹頭。(唐·寒山子:《寒山詩·人生》,第一三五)
旁(傍)/邊/側/頭/次
大約從上古漢語後期開始,漢語表處所的方位名詞又增加了「旁(傍)」「邊」「側」「頭」「次」等新生形式。如:
①景帝入臥內,於後宮秘戲,仁常在。(《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②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有禳田者。(《史記·滑稽列傳》)》
③二帝之,必多賢也。(《論衡·本性》)
④離形更自為鬼,立於人。(《論衡·死偽》)
⑤母陳氏,隨鄴舍於亭居。(晉·王嘉:《拾遺記》,卷七)
⑥池有樹不?(《百喻經·偷犛牛喻》》
⑦觀者滿路,個是誰家子?(唐·寒山子:《寒山詩·董郎》,第一三七)
⑧樹在道而多子,此必苦李。(《世說新語·雅量》)
⑨溪有二女子,資質妙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
⑩爾村中有池,在此池共食牛不?(《百喻經·偷犛牛喻》)
⑪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也。(《史記·李斯列傳》)
⑫衛瓘在,欲申其懷,因如醉跪帝前。(《世說新語·規箴》)
⑬(魏武)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世說新語·容止》)
⑭楊卿使及李侍御不肯歸去,相送到長樂坡去城五里一店裡,一夜同宿話語。(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⑮王光祿遠避流言,明公蒙塵路,群下不寧。(《世說新語·言語》)
⑯見一丈夫牽牛渚飲之。(晉·張華:《博物志》,卷七)
⑰昨因侍從,而伍子胥見強牽過,卒不得捨去,煩勞至尊暴露水。(晉·葛洪:《神仙傳》,卷七)
上古漢語裡,方位名詞「側」「次」也有偶見者,但使用頻率確實不多。如:
①綿蠻黃鳥,止於丘。(《詩經·小雅·綿蠻》)
②昔者魯繆公無人乎子思之,則不能安子思。(《孟子·公孫丑下》)
③喜怒哀樂不入於胸。(《莊子·田子方》)
④趙王幽死,以民禮葬之長安民冢。(《史記·呂太后本紀》)
  • (五)時間名詞
時間名詞是指表示動作、行為發生、進行或結束所需用的時間的詞。漢語的時間名詞產生很早,商代的甲骨文里已大量使用。據徐中舒所主編的《甲骨文字典》。如:
①戊寅…□貞:今日不雨。(《前》,3.17.1)
中日大啟。(《甲》,1561)》
③貞:王其省盂田,湄日不雨。(《粹編》,929)
④丙辰卜,賓貞:於生八月飲。(《前》,1.46.5)
⑤壬辰卜,旅貞:今日亡禍,三月。(《人》,1618)
分析漢語時間名詞,應當把握住三點:
「側」
1.時間名詞和時點、時段
從上古漢語開始,漢語的時間名詞均可分為時點和時段兩類。時點表示時間名詞在時量計算上是確定的,是集中在某一點上。如:
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莊子·田子方》)
②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離居。(《莊子·山木》)
俄而王已睡矣。(《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④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史記·滑稽列傳》)
斯須之頃,氣絕而死矣。(《論衡·道虛》)
⑥三人登時仆地無氣。(《搜神記》,卷二)
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世說新語·言語》)
俄而雪驟。(《世說新語·言語》)
向時灌藥,我取服之,是故欲死。(《百喻經·倒灌喻》)
須臾,宮中皆慟哭。(唐·李朝威:《柳毅傳》)
①至漢邸,潛以足躡妃履,妃登時退閣。(宋·無名氏:《梅妃傳》)
②煩請二位義士同往小寨相會片時。(《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與時點時間名詞相對的就是時段時間名詞。表時段的時間名詞,其時量計算也是確定的,是表示一段時間,定量而不定時。如:
朝/晨/旦/曉
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往,寢門辟矣。(《左傳·宣公二年》)
③魏其與其夫人益市牛酒,夜灑埽,早帳具至。(《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④天晏暘者,星辰爛。(《論衡·佚文》)
夕(昔)/宿/暮/夜晚/暝/日夕/日暮
①及,子產聞其未張也,使速往,乃無所張矣。(《左傳·昭公十三年》)
②蚊虻噆膚,則通不寐矣。(《莊子·天道》)
③去何以不逕行而留三宿乎?(《論衡·刺孟》)
寒,臥炭下。(《論衡·吉驗》)
⑤昔有一人,語兒言:「明當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百喻經·與兒期早行喻》)
⑥私作都門,蚤閉開。(《世說新語·規箴》)
⑦簡文帝崩,孝武年十餘歲立,至不臨。(《世說新語·言語》)
⑧臣意複診之曰:「當旦日日夕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⑨捨棄而走,到於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來。(《百喻經·野乾為折樹枝所打喻》)》
明旦/朝旦/清旦
明旦,二主又朝而出,復見智過於轅門。(《韓非子·十過》)
②常朝旦問訊,郗家法,子弟不坐。(《世說新語·儉嗇》)
③兒聞語已,至明清旦,竟不問父,獨往詣彼。(《百喻經·與兒期早行喻》)
朝暮/朝夕/旦暮/旦夕
①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孟子·公孫丑下》)
②故朝夕賦斂而毫毛不挫。(《莊子·山木》)
③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④臣幸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養親。(《史記·刺客列傳》)
平明/平旦/日中/午時/午後/夜半/宵中
①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聽朝。(《荀子·哀公》)
②人之寐者,至平旦則寤矣。(《列子·力命》)
③妸荷甘日中爹戶而入,曰:「老龍死矣。」(《莊子·知北游》)
④明日午時,但至曲頭覓桂子,即得矣。(唐·蔣防:《霍小玉傳》)
⑤從前不許午後出寺,今不許犯鐘聲。(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⑥光武生於濟陽宮,夜半無火,內中光明。(《論衡·初稟》)
宵中樹忽呼龜曰:「勞乎元緒,奚事爾耶?」(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
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復命。(唐·袁郊:《甘澤謠》)
②至二更許,燈在床之東南,忽爾稍暗,如此再三。(唐·李景亮:《李章武傳》)
③其蕭禧只於廳上倚柱立地,屢遣人請喚,不肯下階習儀,直至三更二點,卻索歸位。(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唐·杜甫:《月》)
⑤公歸逆旅,其夜五更初,忽聞叩門而聲低者,公起問焉。(唐·杜光庭:《虬髯客傳》)
晝/旦晝/晝日/白日/終日/當日
①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伏。(《戰國策·秦策三》)
②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孟子·告子上》)
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世說新語·言語》)
④有參軍見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殺之。(《世說新語·德行》)
終日憂奔走,歸期未敢論。(唐·杜甫:《愁坐》)
當日夫人聞說,即時日夜堅持。(變文《歡喜國王緣》)
日/夜/晝夜
①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以繼。(《孟子·離婁下》)
②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莊子·秋水》)
③人晝夜居家,朝夕坐市,其實一也。(《論衡·詰術》)
晝夜想念,情不能已。(《百喻經·田夫思王女喻》)
昨暮/昨夜/今宵/今夕/明夜
昨暮月不宿畢乎?(《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昨夜聽殷王清言,甚佳。(《世說新語·文學》)
今宵花燭淚,非是夜迎人。(南朝陳·徐陵:《走筆戲書應令》)
④使人今夕當宿涿州。(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敘》,卷六)
⑤越越的哭得燈兒滅,慚愧啞,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風半窗月。(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官調》,卷七)
前日/昨/昔/昨日/今日/翌日(翼日)/明日/旦日/明旦/後日
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孟子·公孫丑下》)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唐·白居易:《贈夢得》)
③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莊子·外物》)
④是今日適越而至也。(《莊子·齊物論》)
⑤將軍昨日幸許過魏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⑥王翼日乃瘳。(《尚書·金鰧》)
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鹹聞呼萬歲者三。(《漢書·武帝紀》)
明日遂行。(《論語·衛靈公》)
⑨將軍旦日蚤臨。(《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⑪母顧明旦視白出水,即東走十里。(《論衡·吉驗》)
⑫當晚回復了西門慶的話,約定後日準來。(《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前年/去年/今年/明年
去年虎食吾夫,今年食吾子,是以哭哀也。(《論衡·遭虎》
明年壬寅,余又將殺段也。(《論衡·死偽》)
前年皇帝與良嗣握手曰:「我已許南朝燕京,便我得之亦然。」(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一)
日/旬/月/春/夏/秋/冬/歲/年/載/世
①子於是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②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而舉之。(《孟子·梁惠王下》)
③子在齊聞韶,三不知肉味。(《論語·述而》)
耕、耘、收、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荀子·王制》)
⑤容成氏日:「除日無,無內無外。」(《莊子·則陽》)
⑥三日不舉火,十不製衣。(《莊子·讓王》)
⑦九,績用弗成。(《尚書·堯典》)
⑧君子之澤,五而斬。(《孟子·離婁下》)
2.時間名詞和時制
漢語的時間名詞,從時間的表達上說,分為定時制和泛時制兩類。上述的時點時間名詞和時段時間名詞均屬於定時制時間名詞。定時制時間名詞,就是指其時量是確定的,而非泛化的。與此相對的就是泛時制時間名詞。泛時制時間名詞,就是指其時量是泛化的,不可量化的,是個大概值,不是確數。泛時制時間名詞,從大的時限來說,可以指明謂語動詞發生的時間是過去、現在或將來。
(1)表示過去時的泛時制時間名詞如:
昔/古/初/時/古者/昔者/昔日/古昔/昔古/宿昔/昔歲/昔年/曩者/曩時/向者/前日/從前/前時/前年/頃歲/當時
之人無聞知。(《尚書·無逸》)
②自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左傳·隱公元年》)
李元禮有盛名。(《世說新語·言語》)
古者易子而教之。(《孟子·離婁上)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莊子·齊物論》)
昔日月離其陰,故雨。(《論衡·明雩》)
⑧今有靈星,古昔之禮也。(《論衡·明雩》)
⑨曆日彌久,以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論衡·自紀》)
宿昔習弄,非直一再奏也。(《論衡·感虛》)
昔歲霍王小女將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萬錢。(唐·蔣防:《霍小玉傳》)
昔年過洛,見李公簡。(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二)
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子豈能毋怪哉?(《韓非子·說林下》)
曩時端莊,不復同矣。(唐·元稹:《鶯鶯傳》)》
⑮臣向者進說,陛下欣然無難意,謂即行矣,今寂無所聞。(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
前日更幣,以為輕。(《史記·循吏列傳》)
從前不許午後出寺,今不許犯鐘聲。(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前時遺策郎也。(唐·白行簡:《李娃傳》)
⑲上黨復有前年之禍。(《後漢書·馮衍傳》)
頃歲有李十八郎,曾舍於我家。(唐·李景亮:《李章武傳》)
㉑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世說新語·德行》)
(2)表示現在時的泛時制時間名詞如:
今/今日/今時/今者/今世/今朝/方今/當今/見(現)今/近者/今來
朕作大邑於茲洛。(《尚書·多士》)
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孟子·離婁下》)
今時韓、魏,與始孰彊?(《史記·魏世家》)
今者赤帝子斬之,故哭。(《論衡·紀妖》)
⑤長生家在會稽,生在今世,文章雖奇,論者猶謂稚於前人。(《論衡·超奇》)
⑥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
方今宰牧華夏,處殺戮之職。(《世說新語·政事》)
當今乏才,以爾為柱石之用。(《世說新語·規箴》)
⑨悟真在嶺南漕溪山法興寺,見今傳受此法。(唐·法海:《六祖壇經》)
近者,京都有數生會宴。(唐·皇甫氏:《京都儒士》)
今來北人稱以黃嵬大山分水嶺為界。(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一)
(3)表示將來時的泛時制時間名詞如:
後日/後歲/後世/後時/他日/向後/明日/後/今後/已(以)後
①自今至於後日,各恭爾事。(《尚書·盤庚》)
後歲,人或夢見伯有介而行。(《論衡·死偽》)
③如千世之後,讀經書不見漢美,後世怪之。(《論衡·須頌》)
④復於後時遇惡知識,惱亂不已,方還師所。(《百喻經·野乾為折樹枝所打喻》)
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⑥不知向後有數百人來。(唐·法海:《六祖壇經》)
⑦(梅)頤曰:「梅仲真膝,明日豈可復屈邪?」(《世說新語·方正》)
⑧汝當得好婦。(《搜神記》,卷十一)
⑨我今後更不叫汝。(宋·圜悟克勤:《碧岩錄》,卷一)
⑩若是此起不再商量定奪了當,已後終須難絕往復。(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泛時制時間名詞的時制問題,有時通過對比使用,更可以看出所表示的過去、現在或將來的時間概念。如:
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孟子·公孫丑下》)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孫丑下》)
③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問何謂也?(《莊子·知北游》)
也不怒而也怒,也虛而也實。(《莊子·山木》)
曩者曰車軛,又曰車軛,是何眾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⑦我失紆,欲覓取。(《百喻經·乘船失紆喻》)
例①一⑦,「前日」和「今日」,「昔者」和「今日」,等等,均用於過去時和現在時的對比。又如:
①臣知今日言之於前而明日伏誅於後,然臣不敢避也。(《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今日營此業,明日造彼業。(《百喻經·觀作瓶喻》)
例①②,「今日」「明日」均用於現在時和將來時的對比。
3.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
漢語時間名詞在發展中,有部分時間名詞是由方位名詞演變過來的。這種從空間意義到時間意義的轉換,是藉助詞義的引申來完成的。由方位名詞演變過來的時間名詞,在定時制和泛時制兩類時間名詞中都是存在的。如:
方位名詞→時點時間名詞
①立春之,百刑皆斷,囹圄空虛。(《論衡·寒溫》)
②其友應劭適往候之,語相告。(《搜神記》,卷三)
③為名利故,至七日,自殺其子,以證己說。(《百喻經·婆羅門殺子喻》)
④師看經,僧問:「和尚尋常不許人看經,為什摩卻自看經?」(《祖堂集》,卷四)
例①,「際」,《說文》:「際,壁會也。」段玉裁註:「兩牆相合之縫也。」引申之,兩物之間或交界之處也叫「際」。此「際」實為處所義。引申後,則為時間名詞,指前後相接的時點或時段。
例②④,「次」,《說文》:「次,不前不精也。」「不前不精」,恐非本義。次,古文作𦮏形,蓋象帳幕之形,是個名詞。因此,臨時搭建的帳幕叫「次」。《周禮·天官·掌次》云:「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重案。」鄭玄註:「次謂幄也。」引申之,停留或宿處均可叫「次」。再引申,短暫的停留之時也叫「次」。「語次」就是「語時」,「看經次」就是「看經時」。
例③,「頭」,本指人頭,引申之,可用於方位名詞,如「每歲時農收後,察其強力收多者,輒歷載酒肴,從而勞之,便於田頭樹下,飲食勸勉之,因留其餘餚而去」(賈思勰:《齊民要術·序》)。進一步引申,「頭」由方位義變為時間義,「七日頭」就是「七日時」。
方位名詞→時段時間名詞
①八年之,九合諸侯。(《左傳·襄公十一年》)
②七八月之旱,則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③三日之,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施政去賦。(《呂氏春秋·慎大》)
④至元和、章和之,孝章耀德,天下和洽。(《論衡·講瑞》)
⑤志誠奉使歡喜,遂半月中間,即至漕溪山。(唐·法海:《六祖壇經》)
⑥見說那狀元祖居西蜀,家住成都,三歲讀得書,五歲上屬得對。(《張協狀元》,第二十七出)
⑦(王冕)七歲死了父親,他母親做些針指,供給他到村學堂里去讀書。(《儒林外史》,第一回)
例①,「中」,《說文》:「中,內也」,指的是方位。甲骨文中是個氏族的旗幟,是個名詞,因此卜辭中多有「立中」之詞。「中」由一般名詞引申指方位義和時間義,甲骨文中已經開始。以下兩例亦采自徐中舒所主編的《甲骨文字典》:
⑧丁西貞:王作三師右左。(《粹編》,597)
日至墉兮啟。(《甲》,547)
例⑨「中日」即「日中」,相當於後代的午時。
例②,「間」,《說文》:「間,隙也。」段註:「隙者,壁際也。引申之,凡兩邊有中者,皆謂之隙。隙謂之間。間者,門開則中為際,凡罅縫皆曰間。」總之,「間」的本義是指兩扇門中間的縫隙,引申為方位義,表示中間;進一步引申為時間義,表示動作、行為實施中的片刻時間或一段時間。例⑤,「中間」,分析同。
例③,「內」,《說文》:「內,入也。」段註:「今人謂所入之處為內,乃以其引申之義為本義也。互易之,故分別讀奴答切,又多假納為之矣。」古「內」「納」同形。依《說文》義,「內」之本義為「入」,是個動詞,「內」之處所義,為其引申義。甲骨文有「內」字,只作貞人名。金文亦有「內」字,本義、引申義同時存在。以下兩例采自陳初生所編纂的《金文常用字典》:
⑩井白(伯)(入)右師虎即立中廷。(《師虎簋》)
⑪(攝)命於外之事。(《叔夷鐘》)
例⑩,「內」,義入,動詞。例⑪,「內」,方位名詞,與「外」相對。例③,「三日之內」,「內」當是由方位義引申而成的時間名詞。
例④,「際」,分析已見上。例⑥⑦,「」,甲骨文是個指事字,語法上當是方位名詞。後引申為時間義,是個表示時段的時間名詞。「三歲上」「五歲上」「七歲上」,「上」即「時」義。
方位名詞→泛時制時間名詞
①昔者孔子沒,三年之,門人治任將歸。(《孟子·滕文公上》)
②五帝之無傳人,非無賢人也,久故也。(《荀子·非相》)
③奮乎百世之,百世之聞之者,莫不興起,非聖而若是乎?(《論衡·知實》)
④足下則失鹹陽之約,又有彊宛之患。(《史記·高祖本紀》)
⑤千歲之,萬歲之,無以異也。(《論衡·實知》)
⑥夫神農以,吾不知已。(《史記·貨殖列傳》)
例①②,「外」,甲骨文無「外」字,金文「」之形,已用於方位義。如:
⑦厤自今,出入敷命於外。(《毛公鼎》)
例①②,「三年之外」即「三年之後」,「五帝之外」亦即「五帝之後」,「外」均是用於泛時義的時間名詞。例③,「上」「下」,甲骨文是指事字,方位名詞。引申為時間義,均用為泛時義的時間名詞。「百世之上「即「百世之前」,「百世之下」即「百世之後」。
例④一⑥,「前」「後」,《說文》云:「前,不行而進謂之前,從止在舟上」,又云:「後,遲也。」依《說文》解釋,「前」「後」本來都是個動詞。甲骨文已有「」「」兩字。依甲文形,或謂「履」字,以為足穿履行在路上,故有「進」義。「後」(後),依甲文形,「止」在「系」(繩)下,以表示世系在後之義。「前」「後」由動詞引申為方位名詞,進而又引申為時間名詞。如:
⑧瞻之在,忽焉在。(《論語·子罕》)
⑨故王不如速解周恐,彼得罪而後得解,必厚事王矣。(《戰國策·東周策》)

語法

名詞主要的語法功能,古今是一致的,即作各種類型的主語賓語(包括介詞賓語)等。例如:
貞:其逐兜?獲。
——(《甲骨文合集》190正)
兮福之所倚,兮禍之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
癸亥貞:有禍?
——(《合集》34036)
貞:先不其獲
——(《合集》189正)
貞:御婦好於父乙
——(《合集》271正)
時間名詞、處所方位名詞也常作主語、賓語:
貞:東土受年?
——(《合集》9734)
貞:惠今二月宅東寢?
——(《合集》13570)
其禱雨於東方
——(《合集》30173)
自今至於庚不其雨?
——(《合集》12330)
弗其及今四月雨
——(《合集》9608正)
時間名詞、處所方位名詞還可作狀語。例如:
翌乙酉至於惠?
——(《合集》6939)
西逐禽?
——(《合集》28791)
白(伯)姜受天子魯休。
——(伯姜鼎,西周早期)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告?)於天。
——(何尊,西周早期)
子大夫日夜責寡人,不遺尺寸。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六章)
家不求而足,事君不因人而進。
——(《晏子春秋·內篇周上》第二十六章)
名詞的語法特點是,一般可以受數量詞或古指稱詞(一般所謂「指示代詞」)修飾。例如:
十五犬十五羊十五豚
——(《合集》29537)
豕二
——(《合集》190正)
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公孫丑上》)
名山三百,支川三千
——(《莊子·天下》)
貞:我將自茲邑?若。
——(《合集》13530)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莊子·逍遙遊》)

轉化

名詞與動詞的同一性問題,是語言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動詞和名詞不僅相互對立,而且還相互轉化。對立,人所共知;轉化,卻歷來認識不夠。不明白轉化,就不可能認識名動關係的實質,從而也不可能真正認識名詞和動詞的對立。
  • 一、動—賓框架內的名詞—動詞關係
名詞和動詞是人類語言中兩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詞類,承擔著人類思維、交際中活動中指稱陳述這種最基本的方式和功能。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從一開始就是聯繫語法形式來研究哲學範疇的。他認為,每一個不是複合的(比如「白的人」)詞——即單一的詞,總是各表下列十個範疇中的一種,即:
範疇名稱
舉例
本體
人、馬
數量
二尺長、三尺長
性質
白的、懂法語的
關係
二倍、一半、較大
地點
在市場裡、在某個地方
時間
昨天、去年
姿態
躺著、坐著
狀況(具有)
穿鞋的。武裝的
動作
開刀、灼燒
遭受
被開刀、被灼燒
這十個範疇並不是並列的,其中「本體」占有特殊的位置,它指現度世界不依賴任何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各種實體及其所代表的類,其他範疇則只存在於本體之中,是本體的屬性,附屬於本體。
語言的結構(語法)反映了現實世界的結構,即本體表現為主語,本體的屬性(其他九個範疇)表現為謂語,從而構成一個判斷。因此,主語總是和名詞相聯繫,謂語總是和動詞、形容詞相聯繫。這就是傳統語法的基礎。
世界上其實只有本體,而語言中的「本體名詞」是對它的指稱,動詞、形容詞等謂詞則是對它的陳述。因此,動詞、形容詞有時也可以轉而指稱本體名詞即所謂「轉指」;相應,本體名詞有時也可以轉而表達陳述(也可稱為「轉述」),就是很自然的了。這是人類語言普遍的、必然的現象。
名詞與動詞的相互轉化,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語言,如印歐語,強烈傾向於加上形式標誌;有的語言則強烈傾向於不加,甚至完全沒有任何形式標誌,如殷商時代的漢語。沒有形式標記的「轉指」和「轉述」現象,體現了名、動關係的本質,將與語言本身相始終。」
有「形式標誌」的「轉指」和「轉述」則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也一定會在歷史發展中消失。在它存在期間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全覆蓋,總會有不用形式標誌的「馬腳」,這是名、動本質調系所決定的。
正如薩丕爾所言:「最簡單的,至少是最經濟的,表達某種語法觀念的方法,是把兩個或更多個詞排成一定的次序,聯結起來,而絕不改變這些詞本身。」「關係原先不用外表形式表達,只是暗含在順序和節奏里說出來。換句話說,關係是直覺地感到的,是從本身也在直覺平面上活動的動力因素里『泄漏出來』的。」「把詞序和音勢看做原始的、表達一切造句關係的方法,而把某些詞和成分的現有關係價值看做由價值轉移引起的後起情況,這樣的看法有貼冒險,但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空想。」
名詞、動詞的無標記相互轉化,是人類語言的普遍現象,也是理解名、動調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據姚振武考察,古代漢語,尤其是殷商時期漢語,也許是最能體現名詞、動詞上述本質關係的語言。
(1)轉指
所謂「轉指」,即動詞、形容詞有時也可以轉而指稱本體名詞。在殷商時期,動詞、形容詞發生轉指,是沒有任何形式標記的。例如:
:本為動詞,戍守之義,如「貞:勿呼雀?」(《合集》3227)後轉指衛戍者,如「其歸,呼踏,王弗每?」(《合集》27972)
射:本為動詞,射箭之義,如:「王其射?」(《合集》27902)後轉指射箭者,如「貞:令多射衛?」(《合集》33001)
——以上是轉指施事
:本為動詞,放牧之義,如「左告曰:□往芻自益,十人□二。」(《合集》137)後轉指為所放牧的牲畜,如「旬□二日乙卯,允□來自光,氏羌芻五十。」(《合集》94)
伐:殺伐之義,如「貞:王勿令□以眾伐邛方?」(《合集》28)後轉指所殺伐的人牲,如「貞:御於父乙,皿三牛、冊(上冊下口)三十伐、三十宀羊?」(《合集》886)
一一以上是轉指受事
西周以降,動詞性成分發生轉指,開始有了形式標記,這就是「者」和「所」。「者」附著於動詞性成分之後,而「所」附著於動詞性成分之前。具體規律是,如果「者」附著於單個動詞之後為「V者」,V是SVO句型的V,Subject(主語)、Verb(謂語)、Object(賓語),「V者」既可能指稱施事(主語),也可能指稱受事(賓語)。例如:
莫敖使徇於師曰:「諫者有刑!」
——(《左傳》桓公十三年)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詩經·唐風·綢繆》)
這是指稱施事的例子。又如:
初,武城人或有因於吳竟田焉,拘鄫人之漚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吳師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
——(《左傳》哀公八年)
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章)
這是指稱受事的例子,拘者即被拘束的人,縛者即被束縛的人。
如果「者」附著於動詞性詞組「VO」之後,則一定指稱施事。例如:
譖人者,亦已大甚。
——(《詩經·小雅·巷伯》)
女子,從人者也。
(《左停》僖公元年)
如果動詞性詞語是「SV」,其轉指如果要採用形式標記,則只能用「所」,形成「S所V」,不能用「者」。轉指的對象一定是「O」。例如:
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
(《尚書·盤庚上》)
神所憑依,將在德矣。
(《左傳》僖公五年)
事實上,「所」只能用於「SV」。只是其中的「S」有時期顯,有時隱。
動詞性成分轉化為名詞性成分,西周以降雖然有了形式標記,但不用形式標記而轉化的基本性質依然保留著,並延續下去。轉化的對象與用形式標記的完全相同。例如:
(1)惟我下民秉為,惟天明畏。
——(《尚書·多士》)
(2)朕不肩好貨
——(《尚書·盤庚下》)
(3)勿辯乃司民湎於酒。
——(《尚書·酒誥》)
以上例(1)是「SV」轉指受事「O」,「我下民秉為」即「我下民所秉為」之義。例(2)、(3)是「VO」轉指施事「S」,「好貨」即「好貨者」:「司民」即「司民者」。再如:
晏子怪而問之,以實對。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二十五章)
故明王之任人,諂諛乎左右,阿黨不治乎本朝。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十四章)
以上的「御」和「諂諛」,轉指從事該行為動作的人(施事)。即御者,駕御車馬的人,即車夫。諂諛即諂諛者,諂媚阿諛的人,即小人。
是則隱君之也。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二章)
民之無義,侈其衣服飲食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二十五章)
以上的「賜」和「飲食」,則轉指這種動作的受事。賜即所賜,賜予的物品。飲食即所飲食,喝的飲品,吃的食物。
有形式標記的轉指,都是名詞化了的轉指。沒有形式標記的轉指,分為兩種情祝,一是名詞化了,例如上面所列舉的殷商時期的「戍」、「射」、「芻」、「伐」等,其特點是可以受數量成分或指代成分的修飾,還可以收入辭典等。另一種只是臨時活用,尚未名詞化。例如:
(1)且古聖王畜私不傷行,斂不失愛。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一章)
(2)晏子對曰:「嬰腳拒不道,惡不祥。」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二章)
(3)文王慈惠殷聚,收恤無主
——(《晏子春秋·內篇問下》第十七章)
(4)刑無罪,夏商所以滅也。
——(《晏子春秋·內篇上》第十二章)
(5)上妄說邪,故好惡不足以導眾。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二章)
(6)晏子曰:“晏與君異。」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一章)
(7)既奪人,又禁其葬,非仁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一章)
(8)公日:「善乎!晏子之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八章)
(9)肆心傲聽,不恤民,非義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一章)
(10)修道以要利,得而返邪者弱。
——(《晏子春秋·內篇間上》第二十三章)
以上例(1)~(4)轉指施事,實現轉指的動詞與該動詞加上「者」性質是一樣的,如例(1)的「死」即「死者」,剩餘類推。例(5)~(10)轉指受事,實現轉指的動詞與該動詞加上」所」性質是一樣的,如例(5)的「好」、「惡」即「所好」、「所惡」,剩餘類推。
非名詞化的轉指與名詞化的轉指發生機理是一樣的,前者如果經常、反覆出現,得到了語言社會的廣泛認可.也就轉化為後者了。
(二)轉述
名詞轉而作動詞用,在迄今為止的漢語發展史中一直存在,且沒有產生任何形式標記。最早的例子,如:
目:本義為人眼。如「貞:王其疾目?」(《合集》456正)用為動詞,表監視義。如「貞:乎目邛方?」(《合集》6194)
魚:本為名詞,魚。如「癸卯卜,大+豕獲魚?其三萬不…」(《合集》10471)又用作動詞,義為捕魚(魚的動詞義後來分化出「漁」字)。如如「王魚?」「勿魚?」(《合集》667反)
黍:本義為黍子。如「貞:登黍?/勿登黍?」(《合集》235)又用作動詞,義為種黍子。如「貞:惠小臣令眾黍?」(《合集》12)
田:本義為農田。如「土方侵我田,十人。」(《合集》6057反)用為動詞,義為種田。如「丁亥卜,令眾□田,受禾?」(《合集》31969)
雖然沒有形式標記,但這並不意味著名詞性成分用如動詞,理論上有什麼特殊的限制。袁仁林《虛字說》曰:「凡實皆可虛,凡死皆可活,但有用不用之時耳。從其體之靜者隨分寫之,則為實為死,從其用之動者以意遣之,則為虛為活。」
袁氏所謂「實字」、「死字」,大致相當於今之名詞;「虛字」、「活字」大致相當於今之動詞。袁氏還舉例脫:「『耳』、『目』,體也,死實字也;『視』、『聽』,用也,半虛半實字也。『耳而目之』句,配以『而’』字『之』字,則死者活,實者虛矣。口中『耳目』,而意已『視聽』矣。」
袁氏進一步指出:「虛用活用,亦非修辭者勉強杜撰如此。蓋天地間虛實恆相倚,體用不相離,至靜之中而有至動之理,凡物皆然。」這是古人對名、動關係的表述,中國歷來有「體用」之說,與亞里士多德的「範疇說」大致相當。古今中外,都不約而同地用這樣的學說來解釋語言現象,只是由於所根植的語言「土壤」不同,二者側重點有所不同。或是側重於「分析」,或是側重於「綜合」。
名詞性成分用為動詞性成分,也可以表達廣泛的語義關係。
(1)體用。名詞用為動詞後,詞義轉為該名詞所表示的事物的用途:
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瑟耳。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恐王之變也,故以垣雍王也。
——(《戰國策·魏三》)
日,並天下者也。
——(《戰國策·趙三》)
(2).工具。表示以這種名詞作為工具進行的動作:
采菽采菽,之。
——(《詩經·小雅·采菽》)
公子怒,欲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從左右,皆之。
——(《左傳》成公二年)
將入門,其馬,曰:…
——(《論語·雍也》)
十七年,春,晉侯使郤克徵會於齊,齊頃公婦人使觀之。
——(《左傅》宣公十七年)
起行酒,至武安,武安席日:「不能滿觴。」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停》)
投之一骨,輕起相者,何則?
——(《戰國策·秦三》)
(3).處所。以動作發生的處所表示動作:
高祖被酒,夜澤中,令一人行前。
——(《史記·高祖本紀》)
大饗之禮,尚玄酒,而腥魚。
——(《史記·樂者》)
周諺有之,匹夫無罪,璧其罪。
——(《左傳》相公十年)
(4).方向。以動作的方向、趨向表示動作及其趨向:
思而不懼,其周之乎?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
——(《左傳》信公十五年)
公在乾侯,言不能內也。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於是左右既殺軻。
——(《史記·刺客列傳》)
(5).時間。以動作進行的時間表示助作:
古人有言曰:牝雞無
——(《尚書·牧誓》)
朝日,夕月,則揖。
(《史記·孝武本紀》)
右尹子革,王見之。
——(《左傳》昭公十二年)
公之未於齊也,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
——(《左傳》桓公六年)
(6).以結果表示動作:
王不聽諫,後三年吳其乎!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味之難,越亂,故楚南察瀨湖而江東。
——(《戰國策·楚一》)
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乎?
——(《左傳》昭公元年)
宋人皆之。
——(《左傳》莊公十二年)
(7).模凝。用這個名詞形象地類比跟這個名詞的特徵、用途、形狀等有關的動作: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而攻之而不勝。
——(《孟子·公孫丑下》)
湯湯洪水滔天,浩浩山。
——(《史記·五帝本紀》)
褚師出,公其手。
——(《左傳》哀公二十五年)
以山東之險,以河曲之利。
——(《戰國策·秦四》)
(8).方式。以動作行為的方式來表示這個動作:
夫子將有異志,不君矣。
——(《左傳》昭公十七年)
過其友曰,孟營君我。
——(《戰國策·齊四》)
若不朝夕見,誰能之。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以物名之。」]
如齊王之不信趙,而小人奉陽君也。
——(《戰國策·燕二》)
(9).以受事表示動作,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以受事表示動作及其受事:
——(《合集》667反)
王其
——(《合集》9516)
丁酉卜,爭貞:今春王勿
——(《合集》9518)
庶群自,腥聞在上。
——(《尚書·酒誥》)
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於幕上。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以霸。
——(《史記·項羽本紀》)
遂伐鄭,將納公子瑕,於桔柣之門,瑕覆於周氏之汪。
——(《左傅》僖公三十三年)
吳人曰:「宋百牢我,魯不可以後宋,且魯牢晉大夫過十,吳王百牢,不亦可乎?」
——(《左傳》哀公七年)「分析」
(靈公)三十八年,孔子來,祿之如魯。
——(《史記·衛康叔世家》)
譬如捕鹿,晉人之,諸戎掎之。
——(《左傳》襄公十四年)
[賓語「之」指鹿,而「角」是屬於鹿的。]
崔氏其宮而守之,弗克。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孔穎達《正義》:「謂新築女牆而守之。」
「魚」是捕獲的對象,於是就用它來表示捕魚的行為。「酒」是喝的對象,於是用它來表示喝酒。「黍」是栽種的對象,所以用它表示栽黍的行為。其餘例可類推。
第二種是以受事表示動作行為,語義上不包含受事,所以通常可以帶賓語。如:
使各居其宅,其田。
——(《說苑·貴德》)
(10).以行為標準來表示行為、動作:
君子謂宋共姬:「而不婦,女待人,婦義事也。」
——(《左傳》襄公三十年)
段不,故不言弟。
——(《左傳》隱公元年)
以上名詞性成分用為動詞性成分各項及例句,其分類雖或有可商,但已足以顯示名詞「活用」為動詞的常見性及其在語義類型上的廣泛性。在這個「活用」的過程中,有的名詞最終固定為動詞,這就是兼類詞。有的則半途而廢。這是同一進程中的正常現象。
名詞既然用為動詞,那么它也像真正的動詞一樣,具有了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的功能。
(1).使動用法
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詩經·小雅·信南山》)
今欲並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
——(《戰國策·秦一》)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之。
——(《韓非子·難一》)
齊桓公合諸侯而異姓。
——(《史記·晉世家》)
故扁鵲不能白骨。
——(《鹽鐵論·非鞅》)
(2).意動用法
余弗其婦侄子?
——(《合集》21065)
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盡心下》)
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之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爾欲吳王我乎?
——(《左傅》定公十年)
(3).為動用法
妣歲,亡尤?
——(《合集》22583)
坎坎我。
——(《詩經·小雅·伐木》)
與其戍周,不如之。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齊頃公婦人,使觀之。
——(《左傳》宣公十七年)
女死,必於殽之岩唫之下。我將女於是。
——(《轂梁傳》僖公三十三年)
「賓妣歲」,為妣歲舉行賓祭。「鼓我」,為我而擊鼓。「城之」,為之築城。「帷夫人」,為婦人拉帷幕。「屍女」,為你收屍。
漢語動詞性成分轉化為名詞性成分,因為有形式標記,所以是十分自由的;而名詞性成分轉化為動詞性成分缺乏形式標記,所以是不自由的。形式標記的這種不平衡分布,是完全正常的。沒有形式標記,應理解為「尚未出現」,而不是不能出現。就好比一個人,也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當工人或作軍人,但他穿上工裝就可以是工人,穿上軍裝就可以是軍人,因為它有這個潛質。古漢語中有「魚肉百姓」的說法,「魚肉」用作動詞。但似乎沒有「牛馬百姓」的說法,其中並沒有什麼一定之規,只能說是約定使然。如果有一天,發明出一種形式標記,標示在「魚肉」、「牛馬」一一類的名詞前,表示其動詞化,從而使它們獲得帶賓語的自由,這也是順理成章的。
在英語中就有名詞性成分動詞化的標記「ize」。例如:
woman(婦女)→womanize(追求女色)
sympathy(同情心)→sympathize(同情,表同情)
system(系統)→systemize(系統化)
organ(組織)→organize(組織起來)
上述名詞、動詞的互相為用,充分提示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難以想像,兩個只有對立,沒有統一的對象之間,會有這么密切的、成規律性的對應現象。然而過去學界關於這種現象的理論解釋卻極為薄弱。
  • 二、其他語法位置上的名—動轉化
「名—動」統一的一面不僅體現在「動—賓」框架內,在其他語法位置上也同樣可以體現。上面的例句中實際上已包含一些這方面的情況,下面再分別作一簡單的描述。
(一)名詞作謂語
(1).名詞作謂語表示與該名詞相關的動作行為
余又致我考我母令,琱生則堇圭
——(五年召伯虎簋,西周晚期)
古人有言日:牝雞無
——(《尚書·牧誓》)
公薨不,故也。隱之,不忍也。
——(《穀梁傳》隱公十一年)
「堇圭」常作為贈送的槽物,於是也用來表示贈送堇圭的行為。「雞」是早晨叫的,於是用「晨」來表示雞叫。「地」是事件發生的處所,於是用「地」來表示記載事件發生處所的行為。
(2).名詞作謂語表示與該名詞相關的狀態特徵
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棄諸堤下。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論語·雍也》)
且是人也,蜂目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
——(《左傳》文公元年)
有神人面鳥身若瑾,搤矢有苗之祥。
——(《墨子·非攻下》)
叔魚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豕喙鳶肩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遂不視。
——(《國語·晉語八》)
彼徒我,所遇又阨,以什共車,必克。
——(《左傳》昭公元年)
九土所資,或,或或漁,如冬,水舟陸車,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列子·湯問》)
北國之人鞨巾,中國之人冠冕而
——(《列子·湯問》)
天子雕弓,諸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
——(《荀子·大略》)
天子山冕,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章弁,禮也。
——(《荀子·大略》)
(3).名詞作謂語以說明與該名詞相關的性質
名詞的概念中本來就有「性質」的因素,例如父子,其概念不僅是血緣關係,還包含一套行為準則;士農工商,也不僅僅是不同的職業,還包含各自的行為規範。之為觚,是有其特定的式樣以及依附於此式樣的其他附加義的。所以,名詞有可能用來作謂語以說明性質。
名詞作謂語以說明性質,一種是主語、謂語為兩個相同的單音節名詞,並列出現,後一個說明前一個的性質。這種名詞多為父子、兄弟、君臣、夫婦之類,其否定式是將否定詞「不」加在作謂語的名詞之前,形成「N不N」。例如: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父。」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論語·顏淵》)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君、父、兄,一也;農、工,一也。
——(《荀子·王制》)
子日:「觚不觚,觚哉,觚哉!」
——(《論語·雍也》)
另一種是後一個名詞與其主語不同形,也不是並列出現,這種作謂語的名詞,其「性質」意一般比較明顯,無需與主語兩兩並列就可以彰顯。例如:
己酉卜:亞賓其唯
[己]酉卜:亞稱其唯
——(《合集》22301)
已,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朕攸濟。
——(《尚者·大誥》)
田車既好,四牡孔
——(《詩經·小雅·吉日》)
肉食者,未能遠謀。
——(《左傳》莊公十年)
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子南,也。
——(《左傳》昭公元年)
伍子胥父誅於楚,挾弓而去楚,以乾闔閭。闔閭曰:「之甚,勇之甚。」
——(《公羊傳》定公四年)
甲午,宋大災。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謂宋共姬:「而不婦,女待人,婦義事也。」
——(《左傳》襄公三十年)
作謂語的名詞,有的後來轉為了形容詞,例如「鄙」原是指“邊遠地區」,由此而有「粗俗」、「淺陋」義,用久了便成了形容詞。「阜」原意為「土山」,由此而有「高大」義,用久了也變成了形容詞。
古漢語名詞用如動詞缺乏形式標記,有時就用其他語法手段作為補充。這種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用如動詞的名詞通常並列出現,二是名詞之間經常加上連詞「而」或「且」等。其中並列出現是一個比較強勢的條件,它類似於一種強調和提頓,意在提醒對方:這裡的「名」用的是其概念中的「謂」的因素。例如,「毛」、「角」是生出的,所以可用來表示「生毛」、「長角」;「冕」和「裳」是供人穿戴的,所以可用來表示「戴冕」和「穿裳」,如此等等。
「而」、「且」等在句中幾乎是事門用來連線動詞的,用在名詞之間,其作用差不多相當於動詞化的形式標記。不過,無論是並列出現還是用連詞「而」、「且」,抑或二者同時使用,都沒有絕對的強制性。使用這些手段,動詞化的意味自然較為顯明些,但是不使用也不是絕對不可以。這從上面的例句中已可以看出。名詞的動詞化,必要條件是名詞要處於謂語的位置上,雖然這尚不是充分條件。其他條件都不是絕對必需的。
(二)名詞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是古漢語的一個特點,具體情況如下。
(1).比凝動作的狀態特徵,有「像(如、若、似)一樣」之義。如:
經始勿亟,庶民來。
——(《詩經·大雅·靈喜》)
立而啼。
——(《左傳》莊公八年)
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
——(《莊子·漁父》)
[「曲要」,曲腰。「磬折」,像石磐之形一樣折身。]
行而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
——(《荀子·非十二子》)
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戰國策·秦一》)
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爭天下。
——(《史記·南越列傳》)
丁壯號哭,老人啼。
——(《史記·循吏列傅》)
天下之士集,魚鱗雜遝,熛至風起。
——(《史記·淮陰侯列傳》)
痛哉言乎!人頭鳴。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右挈黿頭,躍而出。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章)
今之所謂「山呼海嘯」、「龍騰虎躍」也屬此類。
(2).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有「用(以)…」之意。如:
王呼內史駒命師全父。
——(師父鼎,西周中期)
晉、楚不務德而爭。
——(《左傳》宣公十一年)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列子·湯問》)
吳王出勞軍,即使人殺吳王。
——(《史記·吳王濞列傳》)
江南耨。
——(《史記·平準書》)
方言》:「戟謂之鏦。」「鏦殺吳王」,意即「以戟刺殺吳王」。「火耕水耨」,意即以火耕,以水耨。今之所謂「刀耕火種」、「車載斗量」也屬此類。
(3).表示動作行為的憑據,有「依照(按照)…」、「像對待…般地」一類意思。這一類狀語多由抽象名詞承擔。如:
吳越受令,荊楚惛憂,莫不服。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七章)
今有人於此.不人危城,不處軍旅。
——(《韓非子·顯學》)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交之。
——(《史記·魏公子列傳》)
失期,皆斬。
——(《史記·陳涉世家》)
[「法皆斬」,按法皆斬。]
齊將田忌善而待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客待之」,像待客一樣待他。]
(莊生)以廉直聞於國,自楚王以下皆尊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雨黥徒夾而食之。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史記·刺客列傳》)
(4).處所、方位、時間名詞作狀語,這些詞因與動作的關係更為密切,所以更常用作狀語。例如:
上古居而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
——(《周易·繁醉下》)
夫田氏,國門擊柝之家。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章)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教之,願以異日。
——(《戰國策·秦一》)
遷其民於臨洮,將軍死。
——(《史記·秦始皇本紀》)
王令呂伯曰:「以乃師比毛父。」
——(班簋,西周中期)
莊公終任勇力之士,西伐晉,取朝歌。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章)
狂者走,逐者亦走。
——(《淮南子·說山訓》)
享其名,臣利其實。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四章)
家不求而足,事君不因人而進。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十六章)
子大夫日夜責寡人,不遺尺寸。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六章)
大智不形,大器成,大音希聲。
——(《呂氏春秋·樂成》)
方位詞常與名詞結合構成表處所的短語以作狀語,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如:
孟譽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史記·孟嘗君列傳》)
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史記·汲鄭列傳》)
有時表示與動作行為有關的範圍。如:
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
——(《史記·孟嘗君列傳》)
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
——(《史記·商君列傳》)
有的名詞不帶方位詞作賓語也可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如:
袁盎刺絳候之驕矜。
——(《鹽鐵論·相刺》)
[「面刺」,當面批評。]
時間詞也可與其他成分構成名詞短語,以作狀語。如:
高祖是駕,入都調中。
——(《史記·高祖本紀》)
五月丙戌,地動,其蚤食時復動。
——(《史記·孝景本紀》)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史記·項羽本紀》)
以上各例的時間詞語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點。又如:
效不敢不萬年夙夜奔走揚公休。
——(效卣,西周中期)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論語·先進》)
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史記·項羽本紀》)
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
——(《史記·伍子胥列傅》)
以上各例表示動作行為延續的時段。
(5).數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次數。如:
變,藥亦變。
——(《呂氏春秋·察今》)
此所謂裂之道也。
——(《史記·張儀列傳》)
一死生乃知交情。富,乃知交態。賤,交情乃見。
——(《史記·汲鄭列傳》)
(6).名詞重疊作狀語。如:
項氏世世為楚將。
——(《史記·項羽本紀》)
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史記·項羽本紀》)
(三)名詞作定語
在古漢語裡,名詞作定語的情況相當豐富。名詞定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示人事物的狀態或性質
用一事物比擬另一事物。如:
眉。
——(《詩經·衛風·碩人》)
[(音秦),是一種像蟬似的小蟲,寬廣方正。]
且是人也,目而聲,忍人也。
——(《左傳》文公元年)
秦王為人,準,長目,摯鳥膺,聲,少恩而虎狼心。
——(《史記·秦始皇本紀》)
有使者色而形,光上照天。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用某器物所用的材料來表示其性質。如:
我姑酌彼罍。
——(《詩經·周南·卷耳》)
[「金罍」是青銅所制的酒器。古人凡金屬都可以叫「金」。]
裘蒙戎。
——(《詩經·邶風·旄丘》)
[「狐裘」,狐皮製作的襖。「蒙戎」猶蓬鬆,柔軟貌。]
用某器物所捕的對象來表示器物的性能。如:
肅肅罝。
——(《詩經·周南·兔罝》)
[「罝」,即罟,用以捕捉野生動物的網。「兔罝」就是捕兔的網。]
魚網之設。
——(《詩經·邶風·新熹》)
(2).表示身份、職業或人、事、物的時間、處所等。例如:
輿人之誦曰:…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子有軍事,人無乃不給於鮮?
——(《左傳》宣公十二年)
南越反,拜為樓船將軍。
——(《史記·酷吏列傳》)
臣有息女,願為季箕帚妾。
——(《史記·高祖本紀》)
以表時間的詞或短語作定語,表示人、事、物的時間特徵,這種用法漢以後漸多。如:
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
——(《史記·呂太后本紀》)
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史記·孟營君列傳》)
[「五月子」,指五月份生的孩子。]
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史記·項羽本紀》)
有時以處所詞或短語位於中心語前,表示人、事、物的特徵。如:
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
——(《史記·高祖本紀》)
公平生數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並斬若屬矣。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垣一方人」,牆那邊的人。]
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樹,死者相望。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傅》)
[「道樹」,道路邊的樹。]
3.表示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的領屬關係。例如:
臣不蔽,簡在心。
——(《論語·堯日》)
毋廢命。
——(《左傳》宜公十二年)
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
——(《史記·五帝本紀》)
以專名作定語,表示領屬關係的較多。如:
田氏祖於庭。
——(《列子·說符》)
王歸相國印,…齊兵必罷。
——(《史記·呂太后本紀》)
以地方專名作定語,既表領屬關係,也可表住所。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列子·渴周》)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列子·渴問》)
以地方事名修飾物品,表領闊關係同時表某地特產。如:
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布。
——(《史記·大宛列傅》)
烏孫馬好,名日「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
——(《史記·大宛列傳》)
[「汗血」修飾「馬」,「大宛」修飾「汗血馬」。]
表領屬關係,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常加「之」。如:
鄭國難,不可虞也。
——(《左傳》昭公四年)
君信蠻夷之訴以絕兄弟國。
——(《左傳》昭公十三年)
秦王知以己故而歸燕之十城,亦必喜。
——(《史記·蘇秦列傳》)
(四)動詞作主語、賓語
動詞能夠不經任何形式變化而直接作主語賓語,這是漢語尤其是古漢語的一個特點。動詞作主語、賓語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動詞語義不變,處在主語、賓語位置上,隨即指稱化,即指稱該動詞所代表的事件本身,這種指稱化稱為「自指」。動詞作這種主語、賓語很自由。例如:
(1)賦斂如攝奪,誅戮如仇讎。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二章)
(2)有益也,亦有損。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七章)
(3)不德而有功,必及君。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章)
(4)溺者不問,迷者不問路。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二十章)
(5)王曰:「何坐?」曰:「坐。」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章)
(6)使古而無,何如?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十八章)
(7)三者皆憂也,故不敢以侍坐。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九章)
例(1)~(3)是動詞作主語,其中例(3)的主語是不及物動詞。例(4)~(7)是動詞作賓語,其中例(6)、(7)的賓語是不及物動詞,例(7)是不及物動詞作介詞賓語。
另一種情況是,動詞在主語、賓語的位置上已轉而指稱該與動詞相關的對象,諸如施事、受事、與事、工具等。這種情況稱為「轉指」。轉指是動詞的一項基本功能。關於「轉指」,在「動—賓框架內的名詞—動詞關係」一節里已論及。
上述動詞、名之間種種無形式標記的相互轉化,從本質上說,屬於人類語言固有的現象,任何時期都不可避免。但從表面看,有的殷商、西周未見(或少見),而只見(或多見)於東周以後。這很可能是由於材料所限。從整體上看,殷商、西周時期的材料相對較少,句式也相對單調,所以體現豐富多彩的「動—名」相互關係的機會相對較少。例如同一個「子」,殷商時期只有意動用法,而東周以後既有意動用法,也有使動用法。這很可能是材料受限所致。殷商時期很可能既有意動用法,也有使動用法,只是殷商時期使動用法沒有反映出來。因此,在上面的論述中,往往沒有拘泥於表面材料的多寡而排列「歷時」順序,那樣做可能反而會掩蓋事情的實質。
與此相關,東漢以後的一些注家,對於先秦典籍中名詞、動詞互相轉化的現象往往加以注釋,孫良明據此認為至東漢時期這些相互轉化的現象已經消失少。對此我們不能認同。姚振武認為,隨著時代的不同,名詞、動詞互相轉化現象所表現的廣度和影響的深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具體用例在不同的時代會產生隔膜,需要注釋,是很自然的。不能以此證明這種轉化已消失。這種轉化即便在現代漢語中也未消失,而且具有能產性,何況古代。

發展

關於名詞的發展,有四個問題:(
  • 一)單音名詞的複音化是名詞發展的核心內容
上古漢語的辭彙系統是一個以單音節詞為主的辭彙群體,這是無須用數據就可以證明的事實。雖說如此,但是從上古漢語一開始也產生了一定數量的複音詞,這也是事實。在這些複音詞中,屬於名詞的(主要是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占有很大分量。如:
①四罪而天下鹹服。(《尚書·堯典》)
黃鳥黃鳥,無集於桑。(《詩經·小雅·黃鳥》
③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④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貴為匹夫。(《荀子·大略》)
兩漢以後,這種情況也一直繼續下去。如:
①上書乞骸骨歸葬,帝許之。(《搜神記》,卷十六)
②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世說新語·德行》)
③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百喻經·愚人食鹽喻》)
④眼似流星,面如花色。(變文《伍子胥變文》)
⑤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了,又須識得他裡面骨髓方好。(《朱子語類·訓門人》)
⑥我是那提刑的女孩,須不比現世的妖怪。(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⑦兩個公人懷著鬼胎,各自要保性命。(《水滸傳》,第九回)
⑧這園子卻是像畫兒一般。(《紅樓夢》,第四十二回)
值得注意的是,從中古漢語開始,又產生了大量的三音節複音名詞。如:
安陽城百子池、北辰星、長安令、丞相府、墮馬髻德陽殿、蛾眉山、鱷魚池、服留鳥、方山冠高山君、孤竹城、函谷關、虎賁寺(見《搜神記》)》
曹夫人、謝太傅、丹陽郡、琢釘戲、外祖母、五石散、琉璃屏、華林園金華殿丹陽尹、曲阿湖、松樹子、三都賦、宣武場、道德經(見《世說新語》)
黑石蜜、阿羅漢、胡麻子兜羅綿、孔雀屎、摩羅國、緣事瓶、羅剎衣、金鼠狼、欽婆羅、三法衣、北天竺、南天竺、毒藥丸、歡喜丸(見《百喻經》)
南山郡、茶城村、盟津河、錫杖泉、白蓮池、崑崙山、香爐峰、別鄉關、吐渾王、定遠侯、西王母、開元寺、和尚庵、善法堂、崔相公(見《敦煌變文校注》)
漢語辭彙複音化的過程,不僅促進了漢語構詞法的發展,而且也由於單音節名詞詞義分化所帶來的交叉重組,又必然帶動新的複音詞的產生。而新的複音詞的產生,又必然促使古老的名動同形語言現象的分化,使漢語表達更加趨於精準化。請比較:
①神之吊矣,詒爾多。(《詩經·小雅·天保》)
②小信未孚,神弗也。(《左傳·莊公十年》)
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左傳·昭公十五年》)
④陛下聖德寬仁,敬承祖宗,奉順神祇,宜蒙福祐子孫千億之報。(《漢書·哀帝紀》)
例①,「福」,名詞,福氣。例②,「福」,動詞,賜福,福祐。例③,「福祚」,名詞,福氣,福運。例④,「福祐」,動詞,保佑。又如:
①雖執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
②公侍人賈舉而又近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③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吒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馬不能行十里,共故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④後槽牽過一匹快馬,備上了鞍轡,拿了鞭子,便出莊門。(《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例①,「鞭」,名詞,鞭子。例②,「鞭」,動詞,鞭打。例③,「鞭笞」,動詞,鞭打。例④,「鞭子」,名詞,趕車驅馬的工具。又如:
①口中無齒,食,女子為乳母。(《史記·張丞相列傳》)
②還,見狼之。(《漢書·張騫傳》)
③至渭橋,有女子浴於渭水,長七尺。(《搜神記》,卷四)
④漢丞相張蒼,偶得小術,吮婦人乳汁,得一百八十歲。(晉·葛洪:《抱朴子·至理》)
⑤牛產三日,…以腳二七偏蹴乳房,然後解放。(《齊民要術·養羊》,卷六)
⑥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三國志·魏書·袁紹傳》)
例①③,兩「乳」字均為名詞,一指乳汁,一指乳房。例②,「乳」,動詞,哺乳。例④⑤,「乳汁」「乳房」,均為名詞,是例①③名詞「乳」的複音化。例⑥,「哺乳」,動詞,是例②動詞「乳」的複音化。
  • (二)方位名詞的複音化、方位義的泛化及方位名詞的動用問題
1.方位名詞的複音化
在漢語名詞複音化的發展中,方位名詞的複音化問題是一個很值得單獨關注的問題。方位名詞中,表方向的方位名詞和表處所的方位名詞相比,前者複音化的時間較早,上古漢語中已經存在。表方向的方位名詞有兩類:一類是表基本方向的,如「東」「南」「西」「北」;一類是表中介方向的,如「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上古漢語中,表基本方向的「東」「南」「西」「北」,複音化中常常綴以「方」「邊」諸字。如:
①為壇於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書·金鰧》)
②若有事於東方,則可以逞。(《左傳·襄公十八年》)
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孟子·滕文公上》)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荀子·勸學》)
⑤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史記·滑稽列傳》)
⑥臣居匈奴中,聞烏孫王號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邊小國也。(《史記·大宛列傳》)
⑦故日出於東方,入於西方。(《論衡·說日》)
東邊直醜已之地,西邊直亥未之民,何為不得南北徙?(《論衡·難歲》)
而表中介方向的方位名詞,複音化的方式就是把相鄰的方向詞組合在一起。如
①侵鄭東北,至於蟲牢而反。(《左傳·襄公十八年》)
②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左傳·文公十六年》)
③一奏之,有玄雲從西北方起。(《韓非子·十過》)
④此皆巴蜀西南外蠻夷也。(《史記·西南夷列傳》)》
西北方高,東南方下,水性歸下,猶火性趨高也。(《論衡·說日》)
⑥海外西南有珠樹焉。(《論衡·說日》)
兩漢以後,方位名詞的複音化趨勢,不論是表方向者或表處所者,均得以繼承和發展。如:
①元帝以藩臣樹德東方。(《搜神記》,卷七)
②君北堂西頭有兩死男子。(《搜神記》,卷三)》
北邊坐人是北斗。(《搜神記》,卷三)》
④唯東北角如有人跡。(《世說新語·惑溺》)
⑤不能截斷,便在二婦中間,正身仰臥。(《百喻經·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
⑥須臾之間,忽聞內里調箏之聲。(唐·張鷲:《遊仙窟》)
⑦向北行十里,到大花嚴寺,人庫院住。(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⑧庭間有四櫻桃樹,西北懸一鸚鵡籠。(唐·蔣防:《霍小玉傳》)
⑨不利在家,宜出居東南某所,以取生氣。(唐·沈既濟:《任氏傳》)
⑩台頂東頭有高垖,名羅漢台。(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南頭置文殊像,騎雙師子;東頭置維摩像,坐四角座。(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⑫不但今夜所營去,前頭風火亦須湯。(變文《漢將王陵變》)
西邊是甚聲音?(變文《廬山遠公話》)
⑭緣為善慶,初伏事相公,不得入寺聽經,只在寺門外邊與他看馬。(變文《廬山遠公話》)
⑮召六宮彩女,發在左邊;命一國夫人,分居右面。(變文《破魔變》)
⑯你去東邊仔細看,石頭上坐底僧,若是昨來底後生,便喚他。(《祖堂集》,卷四)
北面是北界舊界,東面南面西面並是南朝見(現)今界至。(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⑱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十二)
2.方位義的泛化
方位名詞在發展中,由於詞義引申的結果,其方位意義存在泛化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有「上」「下」「中」「邊」四個詞。這種現象始於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較為普遍,而在近古漢語裡又基本消失了。如:
上=中/內/里上=邊/側/旁
①子在川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上:邊,側,旁。)
②井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孟子·滕文公下》)(上:邊,側,旁。)
③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莊子·秋水》)(上:中,內,里。)
④河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莊子·列禦寇》)(上:邊,側,旁。)
⑤靈王餓而死乾溪之。(《韓非子·十過》)(上:邊,側,旁。)
⑥武王伐紂,至河。(《搜神記》,卷八)(上:邊,側,旁。)
⑦太傅已醉,坐多客。(《世說新語·言語》)(上:中。)
⑧王謂廁亦下果,食遂至盡。(《世說新語·紕漏》)(上:中,內,里。)
⑨先令人扛抬珊瑚樹去園,開空閒閣子裡安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上:中,內,里。)
下=中/內/里下=邊/側/旁/前
①樂羊坐於幕而啜之,盡一杯。(《韓非子·說林上》)(下:中,內,里。)
②伯夷以將軍葬於首陽山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下:邊,側,旁。)
③久之,方聞屋裡有人言:「賓堂有人,不可進。」(《搜神記》,卷十九)(下:中,內,里。)
④見一少女從瓮中出,至灶燃火。(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五)(下:邊,前。)
⑤魏武嘗過曹娥碑,楊修從。(《世說新語·捷悟》)(下:邊,側,旁。)
⑥文帝兄弟每造其門,皆獨拜床。(《世說新語·方正》)(下:前。)
⑦南壁及東壁各有一大床,皆施絳羅帳。(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下:邊,旁。)
⑧讀書須是成誦方精熟,今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也。(《朱子語類·總訓門人》)(下:中,內,里。)
中=上 邊=中/內/里
①寧生而曳尾塗。(《莊子·秋水》)(中:上。)
②其兒耳有真金璫。(《百喻經·父取兒耳璫喻》)(中:上。)
③公於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還吐與二兒。(《世說新語·德行》)(邊:中,內,里。)
但是隨著語言發展,漢語方位名詞的方位義泛化問題又逐漸得到規範。如:
①王丞相過江,自說昔在洛水,數與裴成公、阮千里諸賢共談道。(《世說新語·企羨》)
②爾時河有一仙人,此二小兒淨之不已,詣彼仙所,決其所疑。(《百喻經·小兒爭分別毛喻》)
③廿八日,入平谷,西行卅里,巳時到停點普通院。(唐·[日]釋圓仁:《人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適會此日岳神在廟中闕第三夫人,放到店,夜至三更,使人娶之。(變文《葉淨能詩》)
⑤叵耐小獸,便意生心擾亂中原,如今殿有何理說?(變文《韓擒虎話本》)
⑥尊兄在樓,祿子在樓。(《張協狀元》,第二十四出)
⑦宋四公卻待要睡,又怕吃趙正來後如何,且只把一包細軟安放頭,就床上掩臥。(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⑧三尺曉垂楊柳岸,一竿斜刺杏花。(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3.方位名詞的動用問題
上古漢語裡,所謂的「詞類活用」問題,是人們經常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其中,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現象,更是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方位名詞和時間名詞相比,前者更容易用為動詞。時間名詞是表示動作、行為時間概念的,不容易用為動詞,但文獻中也能找到時間名詞動用的個別例子。如:
而果大亡其財。(《韓非子·說難》)
而方位名詞,不論表示方向的還是表示處所的,都與動作、行為的施向、位置有關,因此就很容易“活用”為動詞。這種動用的方位名詞,不論是作謂語,還是作狀語,其詞性都是用為動詞。如:
東/西/南/北
①歲二月,巡狩,至於岱宗,柴。(《尚書·堯典》)(東:作狀語,到東方。)
②齊侯執陽虎,將之。(《左傳·定公九年》)(東:作謂語,欲置陽虎於齊之東方。)
③齊侯不務德而勤遠略,故伐山戎,伐楚,西為此會也。(《左傳·僖公九年》)(北:作狀語,向北。南:作狀語,向南。西:作狀語,於西。)
④雲將游,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莊子·在宥》)(東:作狀語,到東方。)
⑤龐援揄兵而,則鄣盡矣。(《韓非子·飾邪》)(南:作謂語,自燕南返。)
⑥劫衛取陽晉,則趙不,趙不而梁不。(《史記·張儀列傳》)(南:作謂語,南下。北:作謂語,北上。)
⑦譬之湍水,決之東則,決之西則西。(《論衡·本性》)(東:作渭語,向東流。西:作謂語,向西流。)
上/下/中
①君子不欲多人,況敢陵天子乎?(《左傳·桓公五年》)(上:作謂語,凌駕。)
②其君能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左傳·宣公十二年》)(下:作謂語,居人下。)
③醜父使公,如華泉取飲。(《左傳·成公二年》)(下:作謂語,下車。)
④千歲厭世,去而仙。(《莊子·天地》)(上:作謂語,升,升天。)
⑤夫至人者,窺青天,潛黃泉。(《莊子·田子方》)(上:作狀語,向上。下:作狀語,向下。)
⑥有漁父者,船而來。(《莊子·漁父》)(下:作謂語,從船上下來。)》
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孟子·盡心上》)(中:作謂語,居。)
稱帝嚳,道齊桓,述湯武,以刺世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作狀語,對上。下:作狀語,對下。中:作狀語,居中。)
前/後/左/右
①子路從而。(《論語·微子》)(後:作謂語,落在後面。)
②事君,敬其事而其食。(《論語·衛靈公》)(後:作謂語,使…置於後。)》
③晉師移,上軍未動。(《左傳·宣公十二年》)(右:作狀語,向右。)
④孔子下車而。(《莊子·盜跖》)(前:作謂語,走向前。)
⑤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莊子·達生》)(左:作謂語,向左轉。右:作謂語,向右轉。)
⑥一進一退,一,六驥不致。(《荀子·修身》)(左:作謂語:向左。右:作謂語,向右。)
⑦寡人將立管仲為仲父,善者入門而;不善者入門而。(《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左:作謂語,站在左面。右:作謂語,站在右面。)
⑧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婦人復大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左:作謂語,向左轉。)
內/外
①今楚棄其民,絕其好。(《左傳·成公十六年》)(內:作狀語,對內。外:作狀語,對外。)
則父子,則君臣,人之大倫也。(《孟子·公孫丑下》)(內:作謂語,在內。外:作謂語,在外。)
③修行無有而其形骸,臨屍而歌,顏色不變。(《莊子·大宗師》)(外:作謂語,把…置之度外。)
④太子能為我應,而我攻其外,滅鄭必矣。(《史記·伍子胥列傳》)(內:作狀語,於內。)
「詞類活用」
總的來看,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多數使用在上古漢語裡,且以作狀語者居多。這種情況,兩漢以後雖然繼續存在,但已相當弱化,最終逐漸消逝。如:
①成都王之攻長沙也,反軍於鄴,內外陳兵。(《搜神記》,卷七)(內:作狀語,於內。外:作狀語,於外。)
②妾上下著白衣、青絲履,猶未朽也。(《搜神記》,卷十六)(上:作狀語,於上。下:作狀語,於下。)
③《春秋》之義,其國諸夏。(《世說新語·言語》)(內:作謂語,親近。外:作謂語,疏遠。)
④矢左右發,使者不敢進。(《世說新語·方正》)(左:作狀語,向左。右:作狀語,向右。)
⑤崟乘白馬而,鄭子乘驢而,人昇平之北門。(唐·沈既濟:《任氏傳》)(東:作謂語,向東行。南:作謂語,向南行。)
方位名詞作狀語之所以走上弱化,乃至消亡之路,自然同另種語法形式的興起有關。請比較:
①穿井出,不觸土害。(《論衡·吉驗》)(旁:作狀語,從旁。)
②日,火也,使在地之火,附一把炬,人從旁射之,雖中,安能滅之?(《論衡·感虛》)(從旁:介賓結構作狀語。)
①上嘗坐武帳中,黯奏事。(《史記·汲鄭列傳》)(前:作狀語,向前,走向前。)
②目連言訖更往前行,須臾之間,至一地獄。(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往前:介賓結構作狀語。)
③待我向前問他姓字。(《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向前:介賓結構作狀語。)
①此堯之所以面而守名,舜之所以面而效功也。(《韓非子·功名》)(南:作狀語,向南。北:作狀語,向北。)
②留思顧,涕漸漸兮。(《楚辭·九嘆·憂苦》)(北:作狀語,向北。)
③和尚欲得向南去,即向南遞去;欲得向北去,即向北遞去。(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向南:介賓結構作狀語。向北:介賓結構作狀語。)
由以上諸例對比可知,由介詞和方位名詞構成的介賓結構作狀語,就是取代方位名詞作狀語的另種新興語法形式。由此可知,語法形式的轉換,是歷史語法發展的重要內容。
  • (三)名詞詞頭、詞尾的產生和發展,是漢語名詞複音化作用下的直接結果
1.詞頭「阿」的產生和發展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詞頭「阿」的產生時間可定在戰國末期至秦漢之間。如:
①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山海經·海內經》,卷十八)
②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山海經·海內經》,卷十八)
舊傳《山海經》為禹、益所作,不可信。現在多數學者認為此書非一人一時之作,其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末期到秦漢之間。然而從更嚴謹的角度來說,認為詞頭「阿」產生於東漢時代,那是絕無問題的。潘允中認為,名詞詞頭「阿」字最早出現的資料當屬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二所引的《隸釋》漢《殽阬碑》文。
潘允中說:「《隸釋》漢《骰阬碑》陰云:『其間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劉興一阿興,潘京一阿京之類。』」《隸釋》,宋洪适撰,著所藏漢碑189種。這裡所說的《酸阬碑》,亦即《殽阬君神祠碑》。此碑陰刻文,人名加「阿」字者用例甚多,如劉奉/阿奉,劉興/阿興,潘京/阿京,楊明/阿明,楊陽/阿陽,張丙/阿丙,李賢/阿賢,等等。《殽阬碑》文為東漢時代作品。又楊天戈也認為,「阿」字作為純粹的「不再具備任何辭彙意義,變成了稱謂之前的一個附加成分,成了詞綴」的時間是東漢末,引用的資料是蔡琰的《悲憤詩》:「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詞頭「阿」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阿+親屬名詞】
「阿」加在親屬名詞之前,這一用法應出現得最早,體現這一用法的較早資料是東漢末年的蔡琰的《悲憤詩》和無名氏的《焦仲卿妻》。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漢·蔡琰:《悲憤詩》)
②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漢·無名氏:《焦仲卿妻》)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漢·無名氏:《焦仲卿妻》)
後來,這一用法在中古和近古時期也沿用下去。如:
阿母所生,遣授配君,可不敬從?(《搜神記》,卷一)
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世說新語·德行》)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木蘭詩》,其一)
④仙客謂鴻日:「阿舅、舅母安否?」(唐·薛調:《無雙傳》)
⑤又義陽殿皇后蕭氏,是今上阿娘。(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阿姨抱得弟頭,哽咽聲嘶,不敢大哭。(變文《伍子胥變文》)
⑦那個阿哥不在這裡。(《水滸傳》,第三回)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宋時代,「阿+親屬名詞」之前還可以加上人稱代詞或其他修飾語。如:
①天子雖則尊貴,是我阿耶冊立之也。(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②行至大富長者家門前,有一黑狗出來,捉汝袈裟,銜著作人語,即是汝阿娘也。(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③阿耶若取得計(繼)阿娘來,也共親阿娘無二。(變文《舜子變》)
④師曰:「汝婀爺姓什摩?」(《祖堂集》,卷三)
我阿兒歸報,與娘行知會。(《張協狀元》,第三十齣)
詞頭「阿」字之前又出現人稱代詞(含第一人稱代詞),這說明「阿」徹底語法化了。
【阿+普通名詞/人名(含小字)】
「阿」的這一用法雖始於《山海經》和漢《殽阬碑》,但大量使用還是在中古魏晉南北朝時期。如:
阿紫,狐字也。(《搜神記》,卷十八》
②(魯)肅拊蒙背曰:「非復吳下阿蒙。」(《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阿源有德有言。(《世說新語·賞譽》)
例①,「阿紫」,狐名。例②,「阿蒙」,指呂蒙。例③,「阿源」,指殷淵源。
「阿」也可加在字或小字之前。如:
阿壽故為不負我也。(《宋書·劉敬宣傳》)
阿平若在,當復絕倒。(《世說新語·賞譽》)
阿螭不作爾。(《世說新語·簡傲》)
例①,「阿壽」,指劉敬宣,字萬壽。例②,「阿平」,指王澄,字平子。例③,「阿螭」,指王恬,小字螭虎。這一用法到了中古唐五代仍沿用下去。如:
①娘子適以親情事言於阿郎。(唐·薛調:《無雙傳》》
②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橫秋。(唐·李商隱:《無題》)
阿郎不賣,萬事絕言。(變文《廬山遠公話》)
值得注意的是,中古、近古時期,「阿」前還可以加姓。這樣一來,原來的「阿」字組合又成了人名的一部分。如:
④又指一緋衣小女,曰:「姓石,名阿措。」(唐·段成式:《崔玄微》)
⑤同縣顧阿秀,兄弟以操舟為業。(明·李禎:《剪燈余話》,卷四)
【阿+稱謂名詞】
這一用法主要使用在中古漢語後期,如唐五代的變文里就用得極為普遍。「阿+稱謂名詞」,其中的名詞又多為單音節詞。如:
①不棄人微同千載,便與相逐事阿郎。(變文《董永變文》)
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賓(濱)。(變文《破魔變》)
阿翁自往看之。(變文《降魔變文》)》
④桑蠶織絡,以事阿婆。(變文《秋胡變文》)
例①,「阿郎」,指男主人,即東家。例②,「阿奴」,女子自指。例③,「阿翁」,牧牛小子對須達的尊稱。例④,「阿婆」,秋胡妻對婆母的稱呼。
【阿+數詞】
「阿+數詞」表示排行,這種用法主要使用在南北朝及隋唐時期,到了宋元時代就較少用了。在現代方言裡,如吳語和粵語仍用這種方法表示排行,但北方的方言裡卻用「老」不用「阿」。「阿+數詞」這種組合,其中的數詞一般都是「十」以內的基數,如:
①帝始知非仗,大悅,謂曰:「阿六汝生活大可。」(《南史·臨川靖惠王宏傳》)
②嶷曰:「阿五常日不爾,今可謂仰藉天威。」(《南齊書·高帝十二王傳》)
③上數與同坐,呼為阿三。(《隋書·滕穆王瓚傳》)
例①,「帝」指梁武帝,「阿六」指文帝第六子。例②,「阿五」,指武陵昭王蕭曄,南齊太祖第五子。例③,「上」指隋高祖,「阿三」指高祖母弟滕穆王瓚,時稱「楊三郎」。
【阿+代詞】
「阿+代詞」這種用法比較特殊,也較難理解。這可能是由「阿+名詞」這種用法擴展而成。這種用法,主要有以下幾類:
阿+誰
「阿誰」出現較早,漢代的古詩里已經使用了。如:
①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古詩《十五從軍征》
②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古詩《十五從軍征》)
後來,這一用法也一直沿用下去,直到近古也是如此。如:
①向者所論,阿誰為失?(《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②我婦已死,汝是阿誰?(《百喻經·婦詐稱死喻》)
③汝今悲泣,更有阿誰憂吾不知去處在?(唐·法海:《六祖壇經》)
④山神曰:「今日是阿誰當直?」(變文《廬山遠公話》)
⑤師示眾曰:「王老師要賣身,阿誰買?」(《祖堂集》,卷十六)》
⑥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宋·張實:《流紅記》)
值得注意的是,中古漢語後期和近古漢語前期,語言中也可用「阿那」或「阿那個」來代替「阿誰」。如:
①五千步卒逢狂虜,此苦從來阿那經?(變文《李陵變文》)》
②相公問昨夜西院內,阿那個家人念經之聲?(變文《廬山遠公話》)
阿那個闍梨主人公?(《祖堂集》,卷六)
④且道達磨是觀音,志公是觀音,阿那個是端的底觀音?(宋·圜悟克勤:《碧岩錄》,卷一)
⑤師問洛浦:「從上來,一人引棒,一人行喝,阿那個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臨濟義玄禪師》)
阿+那/那邊/那裡
這種用法也主要出現在變文里。如:
①南北東西行七步,問阿那盤陁石最平?(變文《八相變》)
②亦(一)入城來人總喜,問太子如今在阿那邊?(變文《八相變》)
祖堂集》里也有這種用法。如:
③祖曰:「生緣在阿那裡?」(《祖堂集》,卷三)
阿+沒/莽/堵
「阿+沒/莽/堵」用於疑問代詞,也主要是使用在變文里。如:
①更被枷禁不休,於身有阿沒好處?(變文《燕子賦》一)》
②嘍我阿莽孽(蒡)斫?(變文《燕子賦》一)》
例①②,「阿沒」「阿莽」義同,意指什麼、怎么。「沒」「莽」也可單用,指什麼。如:
③緣不攢身入草,避亂南歸?(變文《李陵變文》)》
④佛是誰家種族,先代有家門?(變文《降魔變文》)
⑤今受困危天地窄,更向何邊投人?(變文《捉季布傳文》)
例③,「緣沒」,因為什麼。例④,「有沒」,有什麼。例⑤,「投莽人」,投什麼人。
至於「阿+堵」,只能用為指示代詞。「堵」義同「這」「這個」「這些」。如:
①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世說新語·巧藝》)
②(王)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世說新語·規箴》)
③少頃,卻要突燃炬,疾向廳事,豁雙扉而照之,謂延禧輩曰:「阿堵貧兒,爭敢向這裡覓宿處?」(唐·皇甫枚:《卻要》)
例①,「阿堵」猶言「這」,指代「目精」。例②,「阿堵物」猶言「這物」,「阿堵」指代錢。例③,「阿堵」猶言「這些」,「阿堵貧兒」即這些貧兒。
阿+你/儂
「阿+你/儂」,這種用法也主要是使用在變文里。如:
①茶為(渭)酒日:「阿你不見道:男兒十四五,莫與酒家親。」(變文《茶酒論》)
阿你逋逃落籍,不曾見你膺(應)王役。(變文《燕子賦》一)】
後來《祖堂集》里也有這種用法。如:
③有一人不受戒而遠生死,阿你還知也無?(《祖堂集》,卷四)
至於「阿儂」,中古漢語中期就使用在語言裡。這個詞很特別,自稱、對稱均可用「阿儂」。如:
①吳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製衣裳,自呼阿儂,語則阿傍。(《洛陽伽藍記·景寧寺》楊注,卷二)
②何世天子無要人,但阿儂貨主惡耳。(《南齊書·東昏侯記》)
例①,「儂」,我,「阿儂」仍指我。例②,「儂」,你,「阿儂」仍指你。
【阿+複音詞/詞組】
「阿+複音詞/詞組」,這種用法也主要使用在變文里。其中也有幾種情況:
阿+複音親屬名詞/詞組
①弟一把(火)是阿後娘,續得瞽叟弟二。(變文《舜子變》)》
②曠大劫來有何罪,如今孤負阿耶娘。(變文《伍子胥變文》)
阿+複音普通名詞
①更有諸都統、毗尼、法師…尼眾、阿姨師等,不及一一稱名。(變文《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二)
②宮人抱出阿孩兒,相貌端嚴,世所希有。(變文《太子成道變文》三)
例①,「阿姨師」或稱「阿姨」,均指尼姑。
阿+複音代詞/詞組
①人生百歲尋常道,阿那個得七十身不妖(天)?(變文《解座文匯抄》)
②自家縫綻由(猶)嫌拙,阿那個門蘭(闌)肯索伊?(變文《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一)
③亦(一)入城來人總喜,問太子如今在阿那邊?(變文《八相變》一)
④所吃飲食,滋味都無,只憂身命片時,阿那裡有心語話?(變文《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一)
⑤水為(謂)茶酒曰:「阿你兩個,何用忽忽,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變文《茶酒論》)
例①,「阿那個」猶言「阿誰」,問人物。例②,「阿那個」猶言「哪個」,問事物。例③④,「阿那邊」「阿那裡」猶言「哪邊」「哪裡」,問處所。例⑤,「阿你兩個」猶言「你們兩個」,指「茶」與「酒」。「兩個」猶言「兩家」,指爭辯雙方。
2.詞頭「老」的產生和發展
《說文》「老」「考」轉注互訓,同在老部。《說文》:「老,考也」,又說:「考,老也。」假如遠古漢語或上古漢語存在複輔音的話,「老」「考」最初也許是同形同源。二字德甲骨文,正象彎腰佝背,依杖而行之狀。「老」最初應當是個名詞。甲骨文中,「老」有作名詞的用例。如:
①貞:勿乎多老舞。(《前》,7.35.2)
例①,「多老」,依《甲骨文字典》解,為職官名。在上古漢語的傳世文獻中,「老」用作名詞,也不乏其例。如:
②不慭遺一,俾守我王。(《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③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④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其蔑以復矣。(《左傳·昭公元年》)
例②,「老」,老年人。例③,「老」,老年。例④,「老」,上卿。
形容詞「老」當由名詞「老」引申而成。如:
夫灌灌,小子驕驕。(《詩經·大雅·板》)
②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農。」(《論語·子路》)
③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寧夫人,而焉用臣?(《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詞頭「老」當是由形容詞「老」虛化而成。
周法高認為詞頭「老」(周氏稱之為「名詞前附語」)產生於漢代,引用的例證是《方言》中的「老鼠」一詞。揚雄《方言》卷八云:「蝙蝠,自關而東謂之服翼,或謂之飛鼠,或謂之老鼠,或謂之仙鼠。」這裡「老鼠」和「飛鼠」「仙鼠」對舉,顯然是個詞組,不是詞。「老鼠」即「老的鼠」,成仙成精。即便到了唐代,「老鼠」也未必是詞。如唐代王度的《古鏡記》說:「有一老鼠,亦無毛齒,其肥大可重五斤」,顯然,這裡的「老鼠」仍是「老的鼠」的意思。
向熹認為「六朝以後,『老』才虛化為詞頭」。其中引用的資料,時代最早的為晉代張華的《列異傳》:「及費長房知是魅,乃呵之,即解衣冠叩頭,乞自改變為老鱉,大如車輪。」「大如車輪」是形容「老鱉」之大,「老」顯然是個形容詞,不是詞頭。
周生亞主張:詞頭「老」產生在唐代,但真正成熟而又得到廣泛套用,是宋代以後的事。
詞頭「老」加在名詞前,主要有以下兒種形式:
「老+動物名詞」,這類名詞出現得最早。如:
老鼠入飯瓮,雖飽難出頭。(唐·寒山子:《寒山詩·寄語》,第二六九)
②心無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見倒斷也。(宋·大慧普覺禪師:《答呂郎中》
③只見貓兒拖老鼠。(《張協狀元》,第二出)
④天那,我要告這劉衙內,誰想正投在老虎口裡。(元·無名氏:《陳州糶米》)
⑤天下老鴰一般黑。(《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老+稱謂名詞
①大丈夫豈當以老姊求名?(《晉書·郭奕傳》)
②王老師要賣身,阿誰買?(《祖堂集》,卷十六)
③書畫奇物,老弟近年視之不啻如糞土也。(宋·蘇軾:《與蒲傳正書》)
④我怎么是你的老婆?(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⑤不瞞老師說,門生少孤,奉事母親在鄉下住。(《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
老+姓/名
①此是老石機杼,聊以奉贈。(《北齊書·儒林傳》
②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唐·白居易:《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③快誦老坡《秋望賦》,大千風月一毫端。(宋·范成大:《寄題永新張教授無盡藏》)
④這潑魔這般眼大,看不見老孫。(《西遊記》,第二回)
例①,「老石」,指石曜。例②,「老元」,指元稹。例③,「老坡」,指蘇東坡。例④,「老孫」,指孫悟空。
老+數詞
詞頭「老」加在十以內的基數前表示排行,這種用法出現得最晚,在近古漢語後期才廣泛套用。如:
①那開米店的趙老二,扯銀爐的趙老漢,本來上不得台盤。(《儒林外史》,第六回)
②那老六跌跌撞撞,作了個揖,就到廚下去了。(《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如果排行第一,不說「老一」,而說「老大」。如:
③那薛老大也是「吃著碗裡瞧著鍋里」的。(《紅樓夢》,第十六回)
綜合上述,可知詞頭「阿」產生於上古漢語後期而通行於中古漢語,詞頭「老」產生於中古漢語後期而盛行於近古漢語,兩者在語法上有明顯的互補作用。為比較兩者用法之異同,作成下表,供參考。
名詞
詞頭「阿」「老」用法比較表
說明:①古代「阿」有加在動物名詞前的,是作人名用,非動物名。如「阿鶩」,三國魏荀攸妾名(見《三國志·魏書·朱建平傳》);「阿鼠」,子文名(見《法苑珠林·漁獵篇》)。現代方言仍有這類用法,如「阿貓」「阿狗」之類。②詞頭「老」不能加在代詞前。宋劉克莊《賀新郎·送黃成父還朝》有「老我伴身惟有影」句,「老」是形容詞,非詞頭。
3.詞尾「子」的產生和發展
漢語名詞詞尾「子」和「頭」「兒」相比,「子」產生最早。詞尾「子」是由表示小稱的名詞「子」虛化而來的。「」本來就是個名詞,指小兒。甲骨文的字形,正象幼兒頭有毛髮、兩肢舞動之形,與甲骨文地支「巳」形同,那是「」字假「子」為之,因為「子」「巳」古音十分相近:「子」,上古屬精母,之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tsio];「已」,上古屬邪母,亦之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zi)。
王力說:「要把詞尾『子』字和非詞尾『子』字區別開來是相當困難的。就現代國語來說,鑑定詞尾的主要標準是輕聲,但是古代的史料並沒有把輕聲記錄下來。現在我們只能憑意義來看它是不是詞尾」,並提出有六種「子」不該認為是詞尾。這六種「子」是「兒子的『子』」、「作為尊稱的『子』」、「指禽獸蟲類的初生者」、「指鳥卵」、「指某種行業的人」和「指圓形的小東西」。
王力提出的標準很管用。但是,實踐中仍有些似是而非的例子難以辨別。如:
①如我死,則必大為我棺,使吾二婢子夾我。(《禮記·檀弓下》》
②今野人晝見喜子者,則以為喜樂之瑞。(漢·桓譚:《新論》)
③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漢·無名氏:《焦仲卿妻》)
例①,《禮記》是禮經中後起之書,一般認為成書於漢代。「婢子」,鄭玄註:「婢子,妾也。」因此「婢子」之「子」,也可認為是指人的名詞。例②,《新論》,東漢桓譚作。「喜子」是指很小的蜘蛛,此「子」和「蟲類的初生者」又何以區別?例③,《焦仲卿妻》,東漢末無名氏之作,「珠子」之「子」亦可認為是「指圓形的小東西」。
由以上引例可知,詞尾「子」不會產生在漢代。周生亞認為,詞尾「子」產生於魏晉時代,成熟於南北朝,而廣泛套用於唐宋。如:
①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豈能就齧之乎?」甲曰:「他踏床子上齧之。」(魏·邯鄲淳:《笑林》)
②(秦女)即命取床後盒子開之。(《搜神記》,卷十六)
甘子正熟,三人共食致飽。(《搜神記》,卷十七)
例①,「床子」,物非圓形,體積也不小。例②,「盒子」,形非圓形,亦非小物。例③,「甘子」,「甘”即「柑」,橘屬,形雖圓,但形體亦非「小東西」。由此斷定,「床子」「盒子」「甘子」的「子」是詞尾,不是詞。
又《爾雅·釋木》「杻」條,郭注云:「(杻)似棣,細葉,葉新生可飼牛,材中車輞,關西呼為杻子,一名土橿。」又《方言》卷五「㼚瓭」條,郭璞注亦云:「今江東亦呼甖為瓬子。」「嬰」是「㼚瓭𤮢䍃」等瓦器的通語詞,「甖」今簡作「」。「𤮢」是周魏之間的方言詞。郭璞是東晉時人,由此亦足證詞尾「子」在晉代已經產生。至中古漢語中期,即南北朝時代,詞尾「子」已比較成熟。如:
①預前多買新瓦盆子容受二斗者。(《齊民要術·醴酪》,卷九)
②若有粗毛,鑷子拔卻。(《齊民要術·葅綠》,卷八)
③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南齊書·袁彖傳》)
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企喻歌》,其一)
到了唐宋時期,詞尾「子」已廣泛套用,其使用情況,大約有以下幾類:
日常器物名十子
①忽見自門拋一斑犀鈿花合子,方圓一寸余。(唐·蔣防:《霍小玉傳》)
②並亂絲一絢,文竹茶碾子一枚。(唐·元稹:《鶯鶯傳》)
③是夜明燭,半宵之後,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飄飄然如相擊於床四隅。(唐·裴鉶:《聶隱娘》)
④十娘日:「暫借少府刀子割梨。」(唐·張鷟:《遊仙窟》)
⑤道士一見慘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輸矣。」(唐·杜光庭:《虬髯客傳》)
⑥於是淨能懷中取筆,便於瓮上畫一道士,把酒盞飲,帖在瓮子上。(變文《葉淨能詩》)
⑦有一日,其道者提籃子摘梨。(《祖堂集》,卷十六)
⑧又出玉束帶、玉篦刀子及馬一匹,付三寶奴獻上。(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城下奉使錄》,卷二十九)
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衲僧不仁,以自己為臘月扇子。(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⑩若下一句語,如鐵橛子相似。(宋·圜悟克勤:《碧岩錄》,卷一)
織品、衣物名+子
①更取滑州小綾子一匹,留與桂心、香兒數人共分。(唐·張鷺:《遊仙窟》)
②此清涼山五月之夜極寒,尋常著綿襖子。(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③著石榴裙,紫榼檔,紅綠帔子。(唐·蔣防:《霍小玉傳》)
④後節度使必遣人搜殿,見此汗衫子,必差人進來。(變文《葉淨能詩》)
人物名+子
妹子雖不端正,手頭裁縫最巧。(變文《醜女緣起》)
小娘子眉奇(齊)龍樓,身臨帝闕。(變文《破魔變》)
③什摩人為伴子?(《祖堂集》,卷十八)
④初到澧州,路上見一婆子賣油糍。(宋·圜悟克勤:《碧岩錄》,卷一)
人體部位名+子
①下官不忍相看,忽把十娘手子而別。(唐·張鷟:《遊仙窟》)
舌子芬芳,頰疑鑽破。(唐·張鰲:《遊仙窟》)
③十指纖纖如露柱,一雙眼子似木槌離(梨)。(變文《醜女緣起》)
④「三經」是賦、比、興,是做詩的骨子。(《朱子語類》,卷八十)
動物名+子
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北史·王黑傳》)
②於時,忽有一蜂子飛上十娘面上。(唐·張驁:《遊仙窟》)
燕子被打,可笑屍骸。(變文《燕子賦》一)
④師於窗下看經時,蠅子竟頭打其窗,求覓出路。(《祖堂集》,卷十六)
植物、水果、食物名+子
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恐永無棟樑日耳。(《晉書·孫綽傳》)
②南國傳椰子,東家賦石榴。(唐·張鷟:《遊仙窟》)
③阿娘見後園果子,非常最好。(變文《舜子變》)
④路邊有一個樹子。(《祖堂集》,卷五)
⑤自過鹹州,至混同江以北,不種穀麥,所種止稗子。(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敘》,卷四)
⑥正如吃饅頭只撮個尖處來吃,下面的餡子許多滋味都不見。(《朱子語類·訓門人》)
建築物名+子
①遂命酒饌,即令小玉自堂東閣子中而出。(唐·蔣防:《霍小玉傳》)
②乃一小版門子,扣之,有應者。(唐·杜光庭:《虬髯客傳》)
③某已得從良,客戶有一小宅子,販繒為業。(唐·薛調:《無雙傳》)
④一似人家蓋房子,使椽柱瓦木蓋得是好,卻須是住房子底人做主,防水火盜賊。(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山川河流、自然之物名+子
雹子變成珍珠。(變文《破魔變》)
②適值渡一小澗子,臣括與耶律壽先過。(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③分水嶺自轉向南,下去白草鋪,望古長城,只是平川,何處有嶺子?(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④未免借一條小路子行。(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到了近古漢語中後期,「子」用得更加普遍、純熟,與現代漢語幾乎沒什麼區別。下面只引例詞說明之。如:
器物名+子
繩子、箱子、刀子、轎子、釘子、梯子(見《元曲選》)
金子、銀子、珠子、車子、盒子、盞子、帘子、桌子、凳子、梆子、盤子、酒望子(見《水滸傳》)
鞭子、幌子、碟子、椅子、扇子、茶爐子(見《紅樓夢》)
衣物名+子
褲子、被子(見《元曲選》)
袖子、襖子、衫子、裙子(見《水滸傳》)
褂子、褥子、絹子、靴子(見《紅樓夢》)
人物名+子
嬸子、妮子、叫化子(見《元曲選》)
小子、漢子、嫂子、兒子(見《水滸傳》)
姑子、婆子、馬販子(見《紅樓夢》)
人體名+子
肚子、嗓子(見《水滸傳》)
腰子、身子、膀子、脖子(見《紅樓夢》)
動植物名+子
驢子、葉子(見《元曲選》)
蠅子、林子(見《水滸傳》)
騾子、蚊子(見《紅樓夢》)
食物名+子
棗子、榛子、餡子(見《水滸傳》)
豆子、包子(見《紅樓夢》)
建築名+子
亭子、房子、堂子(見《元曲選》)
城子、閣子、窗子(見《水滸傳》)
屋子、宅子、園子、夾道子(見《紅樓夢》)
綜合上述,詞尾「子」的用法已相當靈活。值得注意的是,大約從宋代起,「動詞+子」的現象已經出現了。如:
①石門拈起拂子。(《祖堂集》,卷十四)
②青布簾大寫著「員夢如神」,紙招子特書個「聽聲揣骨」。(《張協狀元》,第四出)
又如「篩子」(見《元曲選》),「刷子」(見《水滸傳》),「拐子」「探子」(見《紅樓夢》)
4.詞尾「頭」的產生和發展
詞尾「頭」也是由名詞「頭」虛化而來的。《說文》:「頭,首也,從頁,豆聲。」「首」就是人頭。先秦典籍中「頭」已有用為人頭義者。如:
①荀偃癉疽,生瘍於。(《左傳·襄公十九年》)
②(孔子)據軾低,不能出氣。(《莊子·盜跖》)
③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手臂之扦目而覆胸腹也。(《荀子·議兵》)
④是歲人有自死,以其獻者。(《韓非子·內儲說上》)
「頭」的人頭義,進一步引申,表示物體的一頭或頂端。如:
①視之,舌頭、半舌猶在。(《搜神記》,卷二)
②後人有見此狸出坑頭,掘之,無復尾焉。(《搜神記》,卷十八)
③帝自捉刀立床頭。(《世說新語·容止》)
④高高山頭樹,風吹葉落去。(《紫騮馬歌辭》,其三)
例①,「舌頭」,舌尖。例②,「坑頭」,坑口,洞口。例③,「床頭」,坐榻的一頭。例④,「山頭」,山頂。
「頭」的頂端義進一步引申,表示方位義。如:
①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漢·無名氏:《陌上桑》)
②三間瓦屋,士龍住東頭,士衡住西頭。(《世說新語·賞譽》)
「頭」的方位義,進一步引申,就虛化為純粹的名詞詞尾。王力認為詞尾「頭」產生於南北朝時期,從發展上看,詞尾「頭」和「子」相比,不如「子」用得那么普遍、自然。南北朝時代,由於「頭」還處於初始階段,所以用例不是很多。如:
①水中有物,如三四歲小兒,鱗甲如鯪鯉,射之不可入。七八月中,好在磧上自曝,厀頭似虎,掌爪常沒水中。(《水經注·沔水》)
②諺日:「鋤頭三寸澤」,此之謂也。(《齊民要術·雜說》
前頭看後頭,齊著鐵鉅鋅。(《企喻歌》,其三)
④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例②,「鋤頭三寸澤」,句意為如能經常鋤草、鬆土,可以抵得上濕度三寸的降雨量。此「鋤頭」為農具無疑。《齊民要術》有兩篇《雜說》,一居《序》後,一在卷三。例②所引,為《序》後《雜說》。繆啟愉認為,此篇《雜說》非賈氏所作,乃唐人偽托,而有的著作卻引此例作為「六朝時期開始不帶『頂』『端』義的虛化的『頭』」,爭議如此,錄以備考。
到了唐宋時代,詞尾「頭」的虛化已徹底完成。如:
①十個指頭,刺人心髓。(唐·張鷟:《遊仙窟》)
②台東頭有供養院,人院吃茶。(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③明日午時,但至曲頭覓桂子,即得矣。(唐·蔣防:《霍小玉傳》)
前頭失卻桅,後頭又無柁。(唐·寒山子:《寒山詩·如許》,第二三二)
外頭有一僧,善有妙術,不感(敢)不報。(變文《韓擒虎話本》)
⑥詞理若乖,便為弟子,牢把繩頭,莫交(叫)失手。(變文《廬山遠公話》)
⑦妹子雖不端正,手頭裁縫最巧。(變文《醜女緣起》)
⑧你去東邊子細看,石頭上坐底僧,若是昨來的後生,便喚他。(《祖堂集》,卷四)
⑨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祖堂集》,卷五)
⑩趙州和尚尋常舉此話頭,只是「唯嫌揀擇」。(宋·圜悟克勤:《碧岩錄》,卷一)
⑪客長在下頭,它(他)在上頭打拳。(《張協狀元》,第八出)
⑫從三更直立到日頭出。(《張協狀元》,第四十九出)
到了近古漢語中後期,詞尾「頭」用得更加普遍,下面只引例詞說明之。如:
人物、人體名+頭
小鬼頭、眉頭、指頭、舌頭(見《元曲選》)
心頭、口頭、骨頭(見《水滸傳》)
丫頭、舌頭、手指頭(見《紅樓夢》)
心理、事物名+頭
日頭、雲頭(見《元曲選》)
念頭、木頭、石頭、座頭(見《水滸傳》)
想頭、興頭(見《紅樓夢》)
食物、器物名+頭
饅頭(見《元曲選》)
枕頭、鋤頭(見《水滸傳》)
枕頭(見《紅樓夢》)
方位名十頭
後頭、裡頭(見《元曲選》)
前頭、後頭(見《水滸傳》)
裡頭、外頭(見《紅樓夢》)
同詞尾「子」一樣,有的詞尾「頭」也可加在動詞後面,這是發展。動詞加「頭」,就變成名詞。如「問頭」(見《碧岩錄》),「撅頭」「望頭」(見《元曲選》),「念頭」(見《水滸傳》),「想頭」「來頭」(見《紅樓夢》),等等。
5.詞尾「兒」的產生和發展
和詞尾「子」「頭」相比,「兒」產生得最晚,這同「兒」音的歷史演變有極大關係。詞尾「兒」也是由名詞虛化而成的。「兒」繁體作「兒」。《說文》:「兒,孺子也,從兒,象小完頭囟未合。」段註:「子部曰:『孺,乳子也』。乳子,乳下子也。」由段注可知,「兒」的本義就是指嬰幼兒。「兒」的甲骨文,作正象小兒頭大而囟門未合之形。先秦文獻中,「嬰」「兒」多連用,指的就是嬰兒或幼兒。如:
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老子》第二十章)
②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戰國策·秦策一》)
③安禽獸行,虎狼貪,故脯巨人而炙嬰兒矣。(《荀子·正論》)
④夫嬰兒相與戲也,以塵為飯,以塗為羹。(《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嬰」「兒」如單用,依《玉篇》解,當是「男曰兒,女曰嬰」。但兩漢後,「兒」多單用,或指嬰兒,或指幼兒。如:
①孔子東遊,見兩小辯鬥。(《列子·湯問》)
②公於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世說新語·德行》)
③乳母抱在中庭,見充喜踴。(《世說新語·惑溺》)
「兒」由小兒義,引申後可用於人或事物的小稱義或愛稱義,應當說這就是詞尾「兒」虛化的詞義基礎。如:
①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北朝民歌·無名氏:《折楊柳枝歌》,其二)
②已而有娠,而生敬兒,故初名狗兒;又生一子,因狗兒之名,復名豬兒。(《南史·張敬兒傳》)
③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其一)
④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唐·金昌緒:《春怨》)
例①,「孫兒」之「兒」,指嬰兒。例②,「狗兒」「豬兒」,均是初生兒的乳名。例③④,「魚兒」「黃鶯兒」都不是什麼龐然大物,顯然具有小稱義。尤其例④,「兒」不僅占一個音節,而且又是韻腳字,顯然具有實體義。
總之,周生亞不太贊成詞尾「兒」產生於六朝或唐代的說法。對詞尾「兒」發展的考察,周生亞認為應分為三個時期:產生期、套用期和成熟期。
(1)產生期(宋代)。
詞尾「兒」產生於宋代或宋金時代。由於是剛剛產生,所以這一時期的「兒」套用不是很廣。說它產生於宋或宋金時代,最有力的證據是從意義上看,「兒」可以用在無生命的名詞之後,並且這些名詞所表示的東西也並非小物。如:
①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宋·李清照:《聲聲慢》)
②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宋·李清照:《永遇樂》)
③漾人葫蘆水上游,葫蘆兒沉後我共伊休。(《張協狀元》,第十六出)
④先來小生心兒悶,見貧女又嫁。(《張協狀元》,第十六出)
(2)套用期(蒙元時期)。
蒙元時期屬近古漢語中期。詞尾「兒」在元代文獻中,尤其在元曲里得到較廣泛的套用。如:
一般事物名+兒
①俺父親做官,專好唱《醉太平》的小曲兒。(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
②你這般沙糖般甜話兒多曾吃。(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二折)
③交左右人將狗皮兒來了。(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
④忠心報母世間希,美名兒動省驚台。(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三折)
衣物、器物名+兒
①慢惚惚胸帶兒頻那系,裙腰兒空閒里偷提。(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二折)
②哥哥,這被兒原是我的來。(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
③哥哥,我寄著這包袱兒在這裡。(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
④我這眼則是琉璃葫蘆兒。(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
人體、人物名+兒
①我好俊臉兒,要搽胭脂。(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
②我好心兒搭救了你。(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③竇秀才留下他這女孩兒與我做媳婦兒。(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④但是我的性命全虧他這爺兒兩個救的。(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動植物、水果名+兒
①子弟每是個茅草崗、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元·關漢卿:《不伏老》
②婆婆,我無事也不來,你許下這狗兒,我特來取那。(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三折)
③盡把恩情,悄似梧葉兒一片輕。(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齣)
④您兩個孩兒偷出小荳,客人處換梨兒吃。(《元典章·前集刑部)
數量詞名+兒
①小姐,那兩個人拿過一張兒紙來,不知寫甚么,小姐看咱。(元·白仁甫:《牆頭馬上》,第一折)
②如今兩籠兒硃砂,都是我的了。(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
③老夫人,有熱酒篩一鐘兒我吃。(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三折)
④兩門親便走一遭兒成。(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三折)
(3)成熟期(明清時代)。
明清兩代屬近古漢語中後期。詞尾「兒」的發展,已進入成熟期。所謂「成熟」,這不僅是指「兒」套用廣泛並具有極強的構詞能力,而且還指語音上er這一特殊韻母已經形成並促成兒化詞的產生。兒化詞和詞的兒化應當是兩個概念。
詞的兒化,即詞的附綴化,是從詞尾「兒」產生的那天起就存在著。也就是說,當詞尾「兒」最初產生的時候,「兒」是有聲母的,連同後面的韻母,它仍是一個獨立的音節,只是從意義上判斷,它已虛化,是個詞尾。這就是「詞的兒化」。
而「兒化詞」,是指er韻產生之後,雖然文字上「兒」仍是獨立的音節,但語音上er韻已與前一個音節融為一體。依王力的《漢語語音史》,在宋代,「兒」屬日母、資思韻,擬音為[rɿ];在元代,屬耳母、支思韻,擬音為[rʅ];在明清時代,屬影母、支思韻中的兒韻,擬音為[ɚ]。王力於《漢語語音史》中講的「明清音系」,是以明徐孝的《等韻圖經》為準的。王先生說:「『兒而耳爾二貳』等字原屬日母,在元代讀[ʅ],到明清時代轉入影母(零聲母),讀[ɚ]。《等韻圖經》把『爾二而』放在影母下,可以為證。」由此可知,到明代,r韻已正式形成。再加上元代時入聲韻已徹底消失,分別轉入支思、齊微、魚模、皆來、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和尤侯九個陰聲韻中,這樣就為詞尾「兒」和前面音節的融合徹底掃清了障礙,使」兒化詞」得以大量產生和廣泛套用。
明清時代的兒化詞,從意義上看,主要有:
一般事物名+兒
①那婦人只得假意兒謝了,眾人各自散了。(《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②我最喜歡聽撕的聲兒。(《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③況且一個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④凡有大小事兒,仍是照著老祖宗手裡的規矩。(《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衣物、器物名+兒
①掀起笠兒,挺著朴刀,來戰丘小乙。(《水滸傳》,第六回)
②這小猴子提了籃兒,一直望紫石街走來。(《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③這的帽兒也做的中中的。(《朴通事》)
④跟他的小丫頭子小吉祥兒沒衣裳,要借我的月白綾子襖兒。(《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人體、人物名+兒
①老身錢鎖兒的母親,今年七十三歲了。(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②這馬是四個主兒的,各自有數目。(《老乞大》)
③誰知趙姨奶奶招手兒叫我。(《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④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動植物、水果名+兒
①那一個大蟲門前,汪汪地有狗兒吠。(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②這小猴子打那虔婆不過,一頭罵,一頭哭,一頭走,一頭街上拾梨兒。(《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③我是屬牛兒的,今年四十也。(《老乞大》)
④難道那些蚊子、屹蠶、蠓蟲兒、花兒、草兒、瓦片兒、磚頭兒,也有陰陽不成?(《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如果從語法上看,明清時代的兒化詞主要有:時間、方位名+兒
①到寺里燒香隨喜之後,卻到湖心橋上玉石龍床上,坐的歇一會兒。(《朴通事》)
②那錢物則由那幫閒的人支使,他則妝孤,正面兒坐著,做好漢。(《老乞大》)
③你明兒見了他,好歹賠釋賠釋。(《紅樓夢》,第十六回)
昨兒進的京,今兒太太帶了姑娘進宮請安了。(《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數量詞+兒
①我將這一碗兒漿水、一陌紙錢,就這鋪里先祭他一祭咱。(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②你說老實價錢,則一句兒話還你。(《老乞大》)
③你饋我淘一遍兒。(《朴通事》)》
④你這小蹄子兒,要掂多少過兒才罷?(《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動詞、動賓結構+兒
①拿著取燈兒,到那一個人家裡,舌尖兒潤開了窗孔,吹起火來。(《朴通事》)
②恰好武大歸來,挑著空擔兒進門。(《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③姑娘站了半天,乏了,這太陽地里歇歇兒罷。(《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④石頭冷,這是極乾淨的,姑娘將就坐一坐兒罷。(《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形容詞+兒
①不瞞太公說,貧僧是胎里素,自幼兒不吃葷。(《西遊記》,第十九回)
②老婆子們不中用,得空兒吃酒鬥牌。(《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③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姊妹兩個一處長得這么大,比別的姊妹更不同。(《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④你們看他可憐見兒的。(《紅樓夢》,第三十八回)
至此,對漢語名詞詞尾「子」「頭」「兒」的產生、發展都作了比較全面的論述。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應引起注意,即大約從元代起,詞尾「子」「頭」「兒」就有複音化的趨向。從結構上分析,這種複音化現象是有層次的,並非詞尾的簡單連用。如:
①似這一個布,經緯都一般,便是魚子兒也似勻淨的。(《老乞大》
②咱們九個心裡孝順,只是不象那蹄子兒嘴巧,所以公公婆婆只說他好。(《紅樓夢》,第五十四回)
例①②,「魚子兒」「蹄子兒」,是「子」化後再「兒」化,結構層次應是〔(魚子)+兒)、〔(蹄子)+兒)。又如:
①說得他美甘甘枕頭兒上雙成,閃得我薄設設被窩裡冷。(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三折)
②我的話頭兒過去了也。(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三折)
③老叔,我愛吃的是羊舌頭兒。(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
④還有一件事,裡頭床頭兒上有個小荷包兒,拿了來。(《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例①一④,「枕頭兒」「話頭兒」「羊舌頭兒」「床頭兒」,它們的結構層次是〔(枕頭)+兒)、〔(話頭)+兒)、〔(羊舌頭)+兒)和〔(床頭)+兒)。
又如:
①你不過是幾兩銀子買來的小丫頭子罷咧。(《紅樓夢》,第二十回)
②仍命小丫頭子墜兒送出去了。(《紅樓夢》,第二十六回)
例①②,「丫頭子」,其結構層次是〔(丫頭)+子)。
  • (四)名詞的疊用及其語法意義的表達
一般說來,名詞是不能重疊的,古今漢語都是如此。但是也確有部分名詞是可以疊用的,並因此而帶來一些語法變化。請注意,這裡說的是詞的重疊,而不是疊音詞。疊音詞是構詞問題。在上古漢語,名詞一般是不能疊用的。如: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詩經·邶風·燕燕》)
兮,何德之衰?(《論語·微子》)
③騅不逝兮可柰何,兮柰若何!(《史記·項羽本紀》)
例①,毛亨傳:「燕燕,也」。毛亨這裡認為「燕燕」是一個詞,所以釋之以「鳦」。而朱氏《集傳》云:「燕,也。謂之『燕燕』者,重言之也。」當以朱熹說為是。例②③,兩「鳳」兩「虞」字,被語氣詞「兮」隔開,這不是名詞疊用,而是修辭上講的反覆辭格。
總體上看,大約從上古漢語後期,即從漢代開始,有部分名詞可以疊用。名詞疊用後帶來的語法意義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普通名詞重疊。
普通名詞疊用後,有逐指意義,並表示人或事物眾多。如:
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漢·無名氏:《焦仲卿妻》)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漢·宋子侯:《董嬌饒》)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唐·李白:《秋浦歌》,其十)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唐·白居易:《買花》)
⑤舊遊一別無因見,嫩葉如眉處處新。(五代·徐鉉:《柳枝詞》)
(2)時間名詞重疊。
單音節時間名詞重疊後,也有逐指意義,並表示時間盈餘。如:
①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漢·無名氏:《焦仲卿妻》)
朝朝見雲歸,夜夜聞猿鳴。(南朝宋·鮑照:《擬古》,其八》
月月望君歸,年年不解蜒。(南朝宋·鮑令暉:《古意贈今人》)
④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北朝民歌·無名氏:《折楊柳枝歌》,其二)
⑤天邊雨露年年在,上苑芳華歲歲新。(五代·徐鉉:《柳枝詞》)
(3)名量詞重疊。
此類詞疊用後,除含有逐指意義,表示數量眾多外,仍有計量意義。如:
枝枝相覆蓋,葉相交通。(漢·無名氏:《焦仲卿妻》)
翩翩新來燕,雙雙人我廬。(晉·陶淵明:《擬古》,其三)
③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世說新語·黜免》)
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庾信:《昭君辭應詔》)
⑤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
(4)名詞對應性重疊。
這類疊用現象多由並列式名詞詞組構成。其語法意義,除含有同類事物的概括意義外,也可表示事物眾多或主觀上的欣喜意義。如:
①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列子·湯問》)
②夫家同受其祚,子子孫孫鹹享其榮。(晉·傅玄:《秦女休行》)
③海棠一株春一國,燕燕鶯鶯作寒食。(金·元好問:《題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圖》)
④你有錢時待朋友,每日家花花草草;你今日無錢也,便這般煩煩也那惱惱。(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二折)
例③,「燕燕鶯鶯」,喻嬌妻美妾。例④,「花花草草」,喻風流快活之事。

英語的名詞

英文名詞形式

很多名詞在拼寫上沒有明顯的特別之處,但有些名詞有特殊的結尾。

形容詞變名詞

比如後綴-ty、後綴-ity、後綴-ance可以把形容詞變成抽象名詞。
形容詞變為名詞
形容詞
名詞
詞源
safe(安全的)
safety(安全)
拉丁語-tas(賓格-tatem),和希臘語-tes同源
rapid(迅速的)
rapidity(迅速)
reliable(可靠的)
reliability(可靠性)
possible(可能的)
possibility(可能性)
veracious(真實的)
veracity(真實性)
abundant(大量的)
abundance(大量)
希臘語陰性名詞結尾-a
existent(存在的)
existence(存在)
accurate(準確的)
accuracy(準確)
jealous(妒忌的)
jealousy(妒忌)
inert(不活潑的)
inertia(不活潑)
bankrupt(破產的)
bankruptcy(破產)
warm(溫暖的)
warmth(溫暖)
英語本土抽象名詞後綴,和拉丁語-tas同源
hard(堅硬的)
hardness(堅硬)
英語本土抽象名詞後綴
coward(懦弱的)
cowardice(懦弱)
拉丁語-itia
free(自由的)
freedom(自由)
與doom同源

動詞變名詞

有些後綴可以把動詞變為名詞。其中有一部分是動詞的直接的名詞化,還有一部分是表示施動者,還有一部分是表示動作的結果產物、狀態、性質。
動詞的直接的名詞化
動詞
名詞
詞源
exist(存在)
existence(存在)
拉丁語用作形容詞的現在分詞結尾加後綴-ia
accept(接受)
acceptance(接受)
bestow(授予)
bestowal(授予)
拉丁語形容詞後綴-alis的中性複數形式-alia
fight(戰鬥)
fighting(戰鬥)
英語本土動名詞後綴,對應希臘語-sis和拉丁語-entia
cover(報導)
coverage(新聞報導)
拉丁語-aticum,過去分詞派生形容詞的中性形式
employ(使用)
employment(使用)
拉丁語-mentum
verify(證實)
verification(證實)
拉丁語抽象名詞後綴-io(賓格-ionem)
realize(實現)
realization(實現)
correct(改正)
correction(改正)
alter(改變)
alteration(改變)
criticize(批評)
criticism(批評)
希臘語-ismos
fail(失敗)
failure(失敗)
拉丁語-ura
advocate(提倡)
advocacy(提倡)
希臘語陰性名詞結尾-a
表示施動者
動詞
名詞
詞源
cheat(欺騙)
cheater(騙子)
拉丁語
saw(用鋸鋸)
sawyer(鋸工)
visit(參觀)
visitor(參觀者)
動作的結果產物、狀態、性質
動詞
名詞
詞源
coin(創造新詞)
coinage(新創造的詞和詞語)
拉丁語-aticum,過去分詞派生形容詞的中性形式
build(建造)
building(建築)
英語本土動名詞後綴,對應希臘語-sis和拉丁語-entia
err(犯錯誤)
error(錯誤)
拉丁語
demean(使表現)
demeanour(舉止)

指小詞

有些後綴用以構造指小詞。
指小詞
原詞
指小詞
詞源
kitchen(廚房)
kitchenette(小廚房)
拉丁語
flower(花)
floweret(小花)
cloud(雲)
cloudlet(小片雲)
cat(貓)
catling(小貓)
英語本土後綴
lamb(羔羊)
lambkin(小羔羊)
荷蘭語
animal(動物)
animalcule(小動物)
拉丁語,與-ling有關

化學命名

化學命名
名詞
名詞含義
後綴含義
詞源
selenite
亞硒酸鹽
亞……酸鹽
拉丁語過去分詞名詞化
phosphate
磷酸鹽;磷酸酯
……酸鹽;……酸酯
maltase
麥芽糖酶
希臘語-sis,對應拉丁語-entia和英語-ing
sodium
元素
拉丁語形容詞中性
oxide
氧化物
化合物
拉丁語
methane
甲烷
-

陰性名詞

陰性名詞
原詞
陰性名詞
詞源
host(主人)
hostess(女主人)
希臘語-issa
signor(紳士)
signora(女士)
-
czar(沙皇)
czarina(女沙皇)
-

按意義分類

表示具體的人,事物,地點,團體或機構的專有名稱(第一個字母要大寫)。 例:China(中國)、Asia亞洲)、Beijing北京)、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Sunday(星期日)等。
注意,星期的每一天也屬於專有名詞。
專有名詞如果含有名詞短語,則必須使用定冠詞the。如:the Great Wall長城)。
姓氏名如果採用複數的形式,則表示該姓氏一家人(複數含義)。如:the Greens(格林一家人)。
表示某些人,某類事物,某種物質或抽象概念的名稱。例如:teacher老師、tea茶、reform改革。
普通名詞又可進一步分為五類:
(1)個體名詞(Individual Nouns):表示單個的人和事物。如car(汽車)、room(房間)、 fan(風扇)、photo(照片)
(2)集體名詞(Collective Nouns):表示一群人或一些事物的名稱。如 people(人們)、family(家庭)、army(軍隊)、government(政府)、group(集團)
(3)複合名詞(Compound Nouns):兩個或兩個以上名詞連在一起構成的名詞。如passer-by(過路人)、brother-in-law(內兄)
(4)物質名詞(Material Nouns):表示物質或不具備確定形狀和大小的個體的物質。如 fire(火)、steel(鋼)、air (空氣)、water(水)、milk(牛奶)
(5)抽象名詞(Abstract Nouns):表示動作,狀態,品質或其它抽象概念。如 labor( 勞動)、health(健康)、life (生活)、friendship(友情)、patience(耐力)

按是否可數分類

名詞又可分為可數名詞(Countable Nouns)和不可數名詞(Uncountable Nouns)
不可數名詞是指不能以數目來計算,不可以分成個體的概念、狀態、品質、感情或表示物質材料的東西;它一般沒有複數形式,只有單數形式,它的前面不能用不定冠詞a / an。抽象名詞,物質名詞和專有名詞一般是不可數名詞。如 milk(牛奶),bread(麵包),coffee(咖啡)等。
可數名詞是指能以數目來計算,可以分成個體的人或東西,因此它有複數形式。如cup(杯子),cat(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