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侯(乾侯),中國古代地名。周定王時期,黃河下游改道東移,始於黃河故道置乾(乾)侯(在今成安縣境東部)邑,言其地水常涸也,與旱乾之乾音義同。春秋時屬晉地,其地處晉魯邊界,為晉魯間交往的重要城邑。《春秋》載“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公如晉,次於乾侯”,即指其地。 西晉杜預注曰:“乾侯,在魏郡斥丘縣,晉境內邑。”《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記載:魯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出使晉國,曾多次在此留宿。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年),魯昭公避亂,病逝於乾侯,後歸葬魯國。
乾侯(乾侯)古城邑於春秋期間存在約一百多年。戰國初城邑廢,其故址在今河北省成安縣城東南三十里。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封功臣唐厲為斥丘侯,於乾侯故城改置斥丘城,作為治所。漢武帝改為斥丘縣,北齊更名為成安縣,縣治移於今治,縣名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乾侯(乾侯)
- 政區類別:城邑
- 所處年代:春秋
- 所屬地區:晉國
- 地理位置:今河北成安縣東南三十里
乾侯考釋
乾侯地名釋義

乾侯的正確讀音
乾侯的正確寫法
典籍記載
《春秋左傳》
【經】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於鄆,齊侯使高張來唁公。公如晉,次於乾侯。夏四月庚子,叔詣卒。秋七月。冬十月,鄆潰。
【經】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夏六月庚辰,晉侯去疾卒。秋八月,葬晉頃公。冬十有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羽奔楚。
【傳】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不先書鄆與乾侯,非公,且征過也。
【經】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季孫意如會晉荀躒於適歷。夏四月丁巳,薛伯谷卒。晉侯使荀躒唁公於乾侯。秋,葬薛獻公。冬,黑肱以濫來奔。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經】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取闞。夏,吳伐越。秋七月。冬,仲孫何忌會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衛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十有二月己未,公薨於乾侯。 【傳】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內,又不能用其人也。夏,吳伐越,始用師于越也。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吳乎!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秋八月,王使富辛與石張如晉,請城成周。天子曰:“天降禍於周,俾我兄弟並有亂心,以為伯父憂。我一二親昵甥舅,不遑啟處,於今十年,勤戍五年。
餘一人無日忘之,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懼以待時。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馳周室之憂,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則餘一人有大願矣。昔成王合諸侯,城成周,以為東都,崇文德焉。今我欲徼福假靈於成王,修成周之城,俾戍人無勤,諸侯用寧,蝥賊遠屏,晉之力也。其委諸伯父,使伯父實重圖之。
俾我一人無征怨於百姓,而伯父有榮施,先王庸之。”范獻子謂魏獻子曰:“與其戍周,不如城之。天子實雲,雖有後事,晉勿與知可也。從王命以紓諸侯,晉國無憂。是之不務,而又焉從事?”魏獻子曰:“善!”使伯音對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於諸侯。遲速衰序,於是焉在。”
冬十一月,晉魏舒、韓不信如京師,合諸侯之大夫於狄泉,尋盟,且令城成周。魏子南面。衛彪徯曰:“魏子必有大咎。乾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詩》曰:‘敬天之怒,不敢戲豫。敬天之渝,不敢馳驅。’況敢幹位以作大事乎?”己丑,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恤,物土方,議遠邇,量事期,計徒庸,慮材用,書餱糧,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書以授帥,而效諸劉子。韓簡子臨之,以為成命。
十二月,公疾,遍賜大夫,大夫不受。賜子家子雙琥,一環,一璧,輕服,受之。大夫皆受其賜。己未,公薨。子家子反賜於府人,曰:“吾不敢逆君命也。”
大夫皆反其賜。書曰:“公薨於乾侯。”言失其所也。
《史記》
季氏與郈氏鬥雞,季氏芥雞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會偽讒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難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請曰:“君以讒不察臣罪,誅之,請遷沂上。”弗許。請囚於鄪,弗許。請以五乘亡,弗許。子家駒曰:“君其許之。政自季氏久矣,為徒者眾,眾將合謀。”弗聽。
二十六年春,齊伐魯,取鄆而居昭公焉。夏,齊景公將內公,令無受魯賂。
申豐、汝賈許齊臣高齕、子將粟五千庾。子將言於齊侯曰:“群臣不能事魯君,有異焉。宋元公為魯如晉,求內之,道卒。叔孫昭子求內其君,無病而死。不知天棄魯乎?抑魯君有罪於鬼神也?願君且待。”齊景公從之。
二十八年,昭公如晉,求入。季平子私於晉六卿,六卿受季氏賂,諫晉君,晉君乃止,居昭公乾侯。二十九年,昭公如鄆。齊景公使人賜昭公書,自謂“主君”。昭公恥之,怒而去乾侯。三十一年,晉欲內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因六卿謝罪。六卿為言曰:“晉欲內昭公,眾不從。”晉人止。三十二年,昭公卒於乾侯。魯人共立昭公弟宋為君,是為定公。
《漢書》
《水經注》
《元和郡縣圖志》
濁漳水,西自滏陽縣界流入。
斥丘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本春秋時乾侯邑,漢以為斥丘縣。《左傳》曰:“公如晉次於乾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