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苑珠林
- 作者:道世
- 創作年代:唐總章元年(668)
- 別名:《法苑珠林集》
基本資料
內容篇名
《劫量篇》第一,卷一。《三界篇》第二,卷二、三。《日月篇》第三,卷四。《六道篇》第四,卷五、六、七。《千佛篇》第五,卷八、九、十、十一、十二。
本書撰述的宗旨,主要在於類鈔佛典,以便學者檢索。其感應緣,則用事實闡明罪福的因果關係,增強對於佛法的信念。
法苑珠林,凡百卷(嘉興藏作一二○卷)。唐總章元年(668)道世( ~683)所著又作法苑珠林傳、法苑珠林集。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三冊。本書為一切佛經之索引。...
《法苑珠林校注》是中華書局200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釋道世著周叔迦,蘇晉仁。...... 《法苑珠林校注》是中華書局200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釋道世...
《《法苑珠林》分類思想研究》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福秀。...
《中國佛教典籍選刊:法苑珠林校注(套裝共6冊)》成於唐總章元年(六六八),初著錄於道宣大唐內典錄卷五,至宋入藏。宋、元、明、清諸藏皆為百卷,唯嘉輿藏改...
纖塵不染是漢語辭彙,拼音xiān chén bù rǎn,出自唐·釋道世《法苑珠林》。...... 不染是漢語辭彙,拼音xiān chén bù rǎn,出自唐·釋道世《法苑珠林...
玩味,漢語辭彙,基本解釋為細心體會其中意味,詳細解釋為研習體味。最早出自《法苑珠林》卷三三。...
梵雲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是fàn yún,比喻佛法的庇佑,出自《法苑珠林》。...... 梵雲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是fàn yún,比喻佛法的庇佑,出自《法苑珠林》。...
懸駝就石,《法苑珠林》卷六六,出自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懸駝就石,《法苑珠林》卷六六,出自比喻用力多,得益少。中文名 懸駝就石 發音 xuán tuó ...
發笑是漢語辭彙,拼音:fā xiào,釋義:笑出聲來出自《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卷五六:“大眾見之,皆盡發笑,王亦發笑而語言。”宋文天祥 《生日和...
白衣大士神咒,載於《法苑珠林》,名隨願陀羅尼。來源《法苑珠林》一書成於唐初,顯然唐代以前,此咒已廣泛流傳,靈感非凡。
食次,拼音shí cì,漢語辭彙,是就食之時的意思,出自《法苑珠林》卷五三。...... 食次,拼音shí cì,漢語辭彙,是就食之時的意思,出自《法苑珠林》卷五三...
須陀:梵語的音譯,指甘露。《法苑珠林》卷六:“四天王天並食須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體,已轉成身。是須陀味園林池苑並自然生。”《大方便佛報恩...
鑽火得冰是一個成語,讀音是zuān huǒ dé bīng,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出自唐·釋道世《法苑珠林》。...
三頭八臂,讀音:sān tóu bā bì,漢語成語,釋義:神道的形狀。後比喻神通廣大,本領出眾。神話小說中,擁有三頭六臂的代表人物為哪吒。出處:《法苑珠林》...
發誓,是漢語辭彙,出自《法苑珠林》,解釋為發出誓言。... 發誓,是漢語辭彙,出自《法苑珠林》,解釋為發出誓言。 中文名 發誓 外文名 vow;pledge;swear 拼音 f...
本集蓋為便利於檢尋一切經而作,具有佛教百科辭典之性質。後來之《法苑珠林》則系擴大本書範圍而成。由於引用經論豐富,故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資料。 [1] 書名...
龍毛,龍鱗。《法苑珠林》卷五一:“人皆拾得龍毛,長三尺許,黃赤可愛。”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七二:“樹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溼龍毛。”...
毒熾是漢語辭彙,拼音為dú chì,出自《法苑珠林》卷六八。...... 毒熾是漢語辭彙,拼音為dú chì,出自《法苑珠林》卷六八。中文名 毒熾 拼音 dú chì 解...
於火葬所得的碎身舍利,《法苑珠林》認為: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為赤色。 [11] 《釋氏要覽》則提到佛舍利有五色並且不能被損壞。 [12] ...
瘢跡是漢語辭彙,讀音是bān jì,出自《法苑珠林》。...... 瘢跡是漢語辭彙,讀音是bān jì,出自《法苑珠林》。中文名 瘢跡 注音 ㄅㄢㄐㄧˋ 拼音 bān ...
《法苑珠林》卷八九:“此五法中名雖似狹義,該三毒,亦通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瞿秋白 《論文學革命及語言文字問題》:“我們這裡所說的‘新的文學’是...
迦葉佛名於現世界人壽,二萬隨行時,出世而成正覺,釋迦佛以前之佛也。過去七佛之一。見法苑珠林八,佛祖統紀三十。【又】菩薩名。涅槃經三曰:“爾時眾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