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季載

冉季載

冉季載,即聃季載,本名姬載,為周朝諸侯國聃國開國君主,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周武王的幼弟,同母兄弟十人。冉季載被尊為冉姓始祖。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散聞軼事,家族世系,支派一,支派二,支派三,

人物生平

因冉季載年幼,周武王分封時,沒有封他。
周成王時代的三監之亂後,周公旦康叔封衛國,季載封在聃國,在今山東省定陶縣冉堌鎮一帶。並且以康叔為周司寇,冉季為周司空,輔佐成王。冉季載的後代就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為冉氏,世代相傳,是今天冉氏的最早起源。冉季載是黃帝的嫡系子孫。黃帝元妃嫘祖的長子少昊(玄囂)→蟜極帝嚳,帝嚳正妃姜嫄后稷(名棄),后稷生不窋(kū),不窟,鞠生公劉,公劉生慶節,慶節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毀隃,毀隃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亞圉,亞圉生公叔祖類,公叔祖類生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周太王娶太姜生三子:長子泰伯、次子虞仲、第三子季歷(即王季),季歷娶太妊生三子:長姬昌(即周文王)、次子虢仲、第三子虢叔
冉氏家族在歷史上的貢獻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在春秋戰國時代,冉氏先祖在儒學方面的貢獻。其二,中國歷史上最豪勇最傑出的英雄冉魏皇帝冉閔,在東晉末年對漢民族的延續作了歷史貢獻。

散聞軼事

在過去,人們根據儒家典籍和有關歷史記載,將儒家學派的先人這樣描述:最高層次的是孔子;第二層次的是四聖:顏曾思孟(其中,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孟子是子思的學生);第三層次的是十二哲: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冉仲弓、宰我、子貢、冉子有、季路、子游、子夏、曾參、子張,十二哲包括四聖中的兩聖,其實是孔子學生中最出色的,他們是儒家諸多典籍編寫的主要參與者。他們在文廟中列在孔子左右。第四層次的是二十四賢,也就是比較著名的儒家弟子,對儒家學說和儒家學派的發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分別被後世統治者追封過先賢某子的,比如子孺和子產被封為先賢冉子。這些人多被後世統治者追封為侯,比如,子孺被唐代追封為臨沂侯,明代追封為公爵。他們位列十二哲之後,居文廟東西廡。第五層次的是七十二人,其實近百人,分別在典籍中或歷史資料中提到名字的,其中包括四聖和十二哲。冉氏家族中有冉耕冉雍冉求、冉猛、冉烈等五人。
冉氏族譜跟孔氏族譜一樣,是至今保留最為完好的族譜之一,每一代男性後裔全部入譜,除了少數因戰亂遷徙或者因災避難無法取得聯繫的之外,沒有任何的間隔和遺漏,輩分一點不亂,並且明確規定冉氏後裔決不允許通婚,包括冉氏子孫因出繼他人而改姓的都有詳細記載。

家族世系

支派一

(一)冉耕支系
25世祖 帝嚳(名,又名,蟜極長子)
24世祖 后稷(又名,帝嚳之子)
11世祖 季歷:亶父之子,追謚王季,或稱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9世祖 冉季載: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封於(國都在今山東定陶),以國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 冉羽:一作“冉羽叔
7世祖 冉貞
6世祖 冉托
4世祖 冉猛:生二子冉輝、冉煌
3世祖 冉輝:奔晉,居汾州(今山西孝義),其後不詳,僅知:冉輝裔孫有冉宗聖、冉廷宗,冉宗聖生三子冉從、冉紳、冉剛,冉剛生冉會、冉監
3世祖 冉煌:奔魯,居(後改為,今山東鄒平)
2世祖 冉勝:冉煌之子
冉子:冉耕,長子,字伯牛,故又稱冉伯牛,生二子:冉興、冉志
1世孫 冉志:字子博,魯大夫,春秋從祀
2世孫 冉辛
4世孫 冉御:魯大夫
6世孫 冉阮:中大夫
7世孫 冉噲:字名成
9世孫 冉謨:漢大夫
10世孫 冉斐
11世孫 冉亨
12世孫 冉謹
13世孫 冉鎡:字漢玉,博務識古,徵聘不受
14世孫 冉遂
15世孫 冉康:字楚寧
16世孫 冉乘:字子由
17世孫 冉舒
18世孫 冉戒
19世孫 冉本:字淵泉,清雅有學
20世孫 冉展:字好枝,通曉詩文,引進後學,以孝悌聞,舉有道不起
21世孫 冉列:字武功
22世孫 冉魯:字惟一,學本淵源,敦尚氣節
23世孫 冉勤:字公敏
24世孫 冉商:字量裁
25世孫 冉盛:字雲龍
26世孫 冉價
27世孫 冉芾:字盛分
28世孫 冉秉乾:字純如,制行端謹,學文淵源
29世孫 冉西楚:字洛白
30世孫 冉恭寬:字得眾
31世孫 冉洪緒:字元復
32世孫 冉建業:字斯皇,性謹厚,不與人爭,鄉人化之
33世孫 冉之儀:字振恆,德行學問,足為世范,甘貧樂道
34世孫 冉允若:字盧虛
35世孫 冉奇之:字足法
36世孫 冉雲之:字仲未
37世孫 冉命與:字天篤
38世孫 冉成月
39世孫 冉道可
40世孫 冉必友
41世孫 冉世英:字右俊
42世孫 冉師周:字克生,四世同居,鹹敦孝悌
43世孫 冉行果:字舒常
44世孫 冉叔謙:字心服,歲貢,文雅有學,勤於訓誨
45世孫 冉永安:字奕安,歲貢
46世孫 冉連惠:字五美,配季氏
47世孫 冉尚德:字澤久,孝聞鄉里
48世孫 冉興宗:字要年,員外郎
49世孫 冉國璘
50世孫 冉育智
51世孫 冉效祖
52世孫 冉箕
53世孫 冉宜:字貴來,宋末元初移居顏村冉馬莊
54世孫 冉就:字魯瞻
55世孫 冉忠:字良弼,永樂三年歲貢,仕山西太原府通判,為政寬平,民安其化;永樂七年歸守祖廟,主奉祀事
56世孫 冉通:字紹文,繼述父志,主奉祀事,精潔有加
57世孫 冉靜:字定國,主奉祀事
58世孫 冉浩:字說初,主奉祀事
59世孫 冉慶:字昌府,主奉祀事
60世孫 冉思真:字古風,配王氏,主奉祀事,以齒德重於鄉,有司編匾,榮以壽官冠帶;長子冉希孟、次子冉希賜
61世孫 冉希賜:字秀川,因長支(冉希孟)無後,以次嫡主奉祀事
62世孫 冉魁:字望圖,主奉祀事;心性耿直,以理律身,宗族鄉黨以孝悌稱
63世孫 冉士朴:字和軒,號懷素,主奉祀事;清雍正二年恩詔為先賢冉子伯牛設立博士,經山東巡撫岳濬查明,冉士朴委系嫡裔,於雍正十三年奉旨授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64世孫 冉養尼:字衍公,因患癱症未襲
65世孫 冉廷硯:字佑臣,乾隆十六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66世孫 冉傳科:字振里,乾隆六十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67世孫 冉繼楷:字貢培,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支派二

(二)冉雍支系
25世祖 帝嚳(名,又名,蟜極長子)
24世祖 后稷(又名,帝嚳之子)
11世祖 季歷:亶父之子,追謚王季,或稱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9世祖 冉季載: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封於(國都在今山東定陶),以國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 冉羽:一作“冉羽叔
7世祖 冉貞
6世祖 冉托
4世祖 冉猛:生二子冉輝、冉煌
3世祖 冉輝:奔晉,居汾州(今山西孝義),其後不詳,僅知:冉輝裔孫有冉宗聖、冉廷宗,冉宗聖生三子冉從、冉紳、冉剛,冉剛生冉會、冉監
3世祖 冉煌:奔魯,居(後改為,今山東鄒平)
2世祖 冉勝:冉煌之子
冉雍:仲弓,生二子冉孟、冉季[冉季生冉穆,冉穆生冉三貴,冉三貴生冉仲孫(焚書坑儒時被坑殺)]
1世孫 冉孟
2世孫 冉昭:生二子冉元貴、冉再貴[冉再貴生冉其真,冉其真生冉承乾(焚書坑儒時被坑殺)]
3世孫 冉元貴
4世孫 冉其德:生二子冉曜、冉厚
5世孫 冉曜:生一子冉栗
5世孫 冉厚:居高唐,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被坑殺,育有一子冉性
6世孫 冉栗:居濟陽,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被坑殺,育有一子冉夢樓
6世孫 冉性:生三子冉兆東、冉夢東、冉在東[秦始皇焚書坑儒時,這三人皆遷河北臨漳(後屬魏郡)]
7世孫 冉夢樓:秦始皇焚書坑儒時,遷居河北臨漳,生一子冉思魯
7世孫 冉兆東:生一子冉紹孔
8世孫 冉思魯:冉夢樓之子,生一子冉崇聖
9世孫 冉崇聖
10世孫 冉通靈:生二子冉岐文、冉岐武
11世孫 冉岐文
12世孫 冉相國
13世孫 冉聖起:生二子冉文、冉橫
14世孫 冉文
15世孫 冉仲達
16世孫 冉季友:前213年,遷居武陵(今湖南省敘浦縣)
17世孫 冉叔祖:冉季友之子
18世孫 冉同吳
19世孫 冉大周
20世孫 冉建文
21世孫 冉明宇
22世孫 冉德量
23世孫 冉選:生二子冉種、冉趣(遷居陝西三原縣)
24世孫 冉種
25世孫 冉劉超:生二子冉世恩、冉世亮
26世孫 冉世恩
27世孫 冉統:生二子冉祿、冉張
28世孫 冉祿:漢元帝初元年間,遷居河南安陽(黎陽),生二子冉弘、冉璆(酋)
29世孫 冉璆:西漢建始年間拜授車騎將軍、河南都督;元始五年,兵戈四起,遂隱居不仕;生二子冉重光、冉漢
30世孫 冉重光:生二子冉玉珍、冉玉瑞
31世孫 冉玉珍:生二子冉崇義、冉崇忠
32世孫 冉崇義:生三子冉勛、冉質、冉獻
33世孫 冉勛:生二子冉恩、冉俊
34世孫 冉恩:生二子冉溢、冉洋
35世孫 冉溢:生三子冉超、冉培、冉介
36世孫 冉超:生二子冉應蛟、冉應鳳
37世孫 冉應蛟:生二子冉大興(興邦)、冉大夏
38世孫 冉大興
39世孫 冉宗國
40世孫 冉興班:生二子冉國瑞、冉國安
41世孫 冉國瑞
42世孫 冉隆:西晉初年,由黎陽外黃(屬魏郡,今開封杞縣);元康二年(292年)授鎮西將軍,領魏州刺史,且是一支流民軍首領,率所部流民軍投乞活義軍統帥陳午;永嘉四年(310年),後趙破晉,敗死黎陽,其子冉瞻被俘
43世孫 冉瞻:299年生於魏郡(今安陽內黃),陳午部將;310年帥所部流民在河內劉聰石勒作戰,被趙帝石勒所俘,所部流民降勒,被勒徒於蘭陵郡;年僅12歲,少年有力,長而勇悍,善騎射,臨弓矢不退;趙帝石勒愛他少年英雄,乃侍太子石虎(季龍)左右,並招冉瞻為石虎養子,易姓為石,名石瞻;石虎即位,拜石瞻為積射將軍,封西華侯;東晉太寧元年(323年)在石勒攻凶奴前趙的戰爭中,石瞻陣亡;生一子石閔(即冉閔)
44世孫 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生於蘭陵郡;自幼果銳,及長,身長八尺,善謀略,勇力絕人,攻戰無前;趙帝深愛其才;少時任蘭陵郡游擊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338年參與昌黎之戰,功名大顯,升任北中郎將,修成侯;晉永和六年(350年)推翻石趙,自立為王,改元永興,國號,史稱冉魏;自此復冉姓;追尊祖父冉隆為元皇帝,追尊父親冉瞻為高皇帝,尊母王氏皇太后,妻董氏為皇后,長子冉智太子,餘子皆封;冉閔在世時,自謂為中土英雄(中華英雄);東晉永和八年(352年)農曆6月1日,冉閔被鮮卑王慕容俊斬於遏陘山,董氏、冉智、冉明、冉裕同時被俘,與冉閔同被殺害;誰知冉閔一死,遏陘山山石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北方從6月直至12月皆不下雨,慕容俊大懼,遣使者祀之,謚曰武悼天王,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冉魏滅亡,次子冉胤被京都守將蔣乾扮做庶民帶出都城,逃到晉國首都倉垣投晉;冉閔後邑冉華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帝[魏平帝];西南一帶冉姓(包括土家族的冉土司系)皆為冉閔後裔;據正史記載,冉閔有六子:冉智(皇太子)、冉胤(太原王)、冉明(彭城王)、冉裕(武興王)、冉操、冉睿(海冥縣侯)。
45世孫 冉胤:冉閔被殺時,冉胤被京都守將蔣乾扮做庶民帶出都城,逃到晉國首都倉垣投晉,晉帝深愛其才,拜直閣將軍,封諸城侯;東晉元興三年(404年)朝政不綱,冉胤遂隱居不仕;生一子冉弘烈
46世孫 冉弘烈
47世孫 冉承憲
49世孫 冉續
50世孫 冉定:倉垣人,生二子冉道周、冉道傳
51世孫 冉道周:任平南將軍,假節鉞信州諸軍事,封雎陽公,始居信州(今夔州忠州);生一子冉軫
52世孫 冉軫:仕梁,為太子左衛,授荊州刺史,封巴東郡公;生一子冉黎
53世孫 冉黎:仕梁,為假節鉞雲麾將軍、湖州刺史,襲封巴東郡公;生一子冉安昌
54世孫 冉安昌:除開封府儀同三司,隋末據巴東,唐高祖即位加柱國蜀國公,兼山南道大行將軍總管,信州刺史,奉命招安黔州,開拓思夷等州,肇基世業,卒贈十八州都督,加謚端肅公;生一子冉仁才
55世孫 冉仁才:字徵文,隋恭帝義寧二年封金紫光祿大夫,拓土聚民,功績丕著,貞觀六年詔遷澧州刺史,十三年改袁州刺史,尋除江州刺史,高宗永徽二年入朝優詔,封上柱國;卒於永州,年五十八,謚果公,敕葬萬州威鳳山(今萬州東關外紅砂溪);生一子冉實
56世孫 冉實:字茂實,攫進士第,贈國賓司馬,遷使持節河州知營,使兼理諸軍事,敕葬河南定鼎縣;生三子冉顯宗、冉顯朝、冉顯邦
57世孫 冉顯宗:贈國賓
58世孫 冉某:冉顯宗之子
59世孫 冉某:冉顯宗之孫
60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曾孫
61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玄孫
62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5世孫
63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6世孫
64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7世孫
65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8世孫
66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9世孫
67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10世孫
68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11世孫
69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12世孫
70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13世孫
71 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14世孫
72世孫 冉某:冉顯宗的15世孫,生三子:冉守忠、冉守孝、冉守時
73世孫 冉守忠:冉顯宗的第16世孫,酉陽始祖;宋徽宗宣和元年,授郎官聚制、誥總制御前兵馬使,仍令鎮洞守,諸洞夷獠便宜行事,苗獠率服,改塞為州;元順帝至元間加封宣慰使,後升沿邊溪洞都元帥府宣慰使司;生三子冉文炳、冉文燦、冉文獻
73世孫 冉守孝:遷居貴州沿河司
73世孫 冉守時:遷居石柱司
74世孫 冉文炳:世襲酉陽宣慰司,生三子冉世榮、冉世昌、冉世華
74世孫 冉文燦:元朝時,遷居建始縣田峽口
74世孫 冉文獻:遷居成都川西
75世孫 冉世榮:生二子冉勝宗、冉勝祖
76世孫 冉勝宗:生一子冉維義
77世孫 冉維義:生一子冉思通
78世孫 冉思通:生一子冉貴遷
79世孫 冉貴遷:生一子冉萬友
80世孫 冉萬友:生一子冉載朝
81世孫 冉載朝:生八子冉如龍、冉如彪、冉如豹、冉如虎、冉如狼、冉如蛟、冉如璋、冉如鶴
82世孫 冉如彪:任酉陽宣慰司
82世孫 冉如龍:明朝時,遷居思州衛都會壩(今利川縣)
82世孫 冉如豹:洪武時,遷居大田所千戶職(今鹹豐縣)
82世孫 冉如虎:遷居夔府萬縣
82世孫 冉如狼:遷居貴州務川縣
82世孫 冉如蛟:遷居彭水縣龍潭
82世孫 冉如璋:遷居河南定鼎縣
82世孫 冉如鶴:遷居貴州麻兔司

支派三

(三)冉求支系
25世祖 帝嚳(名,又名,蟜極長子)
24世祖 后稷(又名,帝嚳之子)
11世祖 季歷:亶父之子,追謚王季,或稱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9世祖 冉季載: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封於(國都在今山東定陶),以國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 冉羽:一作“冉羽叔
7世祖 冉貞
6世祖 冉托
4世祖 冉猛:生二子冉輝、冉煌
3世祖 冉輝:奔晉,居汾州(今山西孝義),其後不詳,僅知:冉輝裔孫有冉宗聖、冉廷宗,冉宗聖生三子冉從、冉紳、冉剛,冉剛生冉會、冉監
3世祖 冉煌:奔魯,居(後改為,今山東鄒平)
2世祖 冉勝:冉煌之子
冉求:子有,又稱冉有,生二子冉魁、冉孺
1世孫 冉魁:生二子冉點、冉烈
3世孫 冉點:生一子冉希東
3世孫 冉烈:生一子冉五福
3世孫 冉熙:生一子冉四錫
4世孫 冉希東:生一子冉遵先
4世孫 冉五福:生一子冉東景
4世孫 冉四錫:生一子冉際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