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4年

公元284年

公元284年是農曆甲辰年(龍年);西晉太康五年。

11月20日——戴克里先加冕為羅馬皇帝。戴克里先(245年-312年,拉丁文: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原名為狄奧克萊斯(Diocles),羅馬帝國皇帝,於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其結束羅馬帝國的第三世紀危機(235年—284年),建立四帝共治制,使其成為羅馬帝國後期的主要政體。其改革使羅馬帝國對各境內地區的統治得以存續,最起碼在東部地區持續了數個世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 284年
  • 外文名:284 A.D.
  • 紀年甲辰年(龍年);西晉太康五年
  • 大事記:廢九品正制等
紀年,大事記,行政記事,去世,

紀年

甲辰年(龍年);西晉太康五年。

大事記

尚書左僕射劉毅請廢九品正制
初,陳群以吏部不能審核天下之士,故令郡國各置中正,州置大中正,皆取本士之人任朝廷官,德充才盛者為之,使銓次等級以為九品,有言行修著則升之,道義虧缺則降之,吏部憑之以補授百官。行之浸久,中正或非其人,奸敝日滋。
劉毅上疏曰:“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榮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威,公無考校之負,私無告訐之忌,用心百態,營求萬端,廉讓之風滅,爭訟之俗成,臣竊為聖朝恥之!蓋中正之設,於損政之道有八;高下逐強弱,是非隨興衰,一人之身,旬日異狀,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一也。置州都者,本取州里清議鹹所歸服,將以鎮異同,一言議也。今重其任而輕其人,使駁違之論橫於州里,嫌仇之隙結於大臣,二也。本立格之體,為九品者,謂才德有優劣,倫輩有首尾也。今乃使優劣易地,首尾倒錯,三也。陛下賞善罰惡,無不裁之以法,獨置中正,委以一國之重,曾無賞罰之防,又禁人不得訴訟,使之縱橫任意,無所顧憚,諸受枉者,抱怨積直,不獲上聞,四也。一國之士,多者千數,或流徙異邦,或取給殊方,面猶不識,況盡其才!而中正知與不知,皆當品狀,采譽於台府,納毀於流言,任己則有不識之蔽,聽受則有彼此之偏,五也。凡求人才者,欲以治民也,今當官著效者或附卑品,在官無績者更獲高敘,是為抑功實而隆空名,長浮華而廢考績,六也。凡官不同人,事不同能。今不狀其才之所宜而但第為九品,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長,以狀取人,則為本品之所限,徒結白論而品狀相妨,七也。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各任愛憎,以植其私,天下之人焉得不懈德行而銳人事,八也。由此論之,職名中正,實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損。古今之失,莫大於此!愚臣以為宜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敝法,更立一代之美制。”
太尉汝南王司馬亮、司空衛瓘亦上疏曰:“魏氏承喪亂之後,人士流移,考詳無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為一時選用之本耳。今九域同規,大化方始,臣等以為宜皆盪除末法,鹹用土斷,自公卿以下,以所居為正,無復縣客,遠屬異土,盡除中正九品之制,使舉善進才,各由鄉論,則華競自息,各求於己矣。”始平王(司馬瑋文學江夏李重上疏,以為:“九品既除,宜先開移徙,聽相併就,則土斷之實行矣。”司馬炎雖善其言而終不能改也
塞外匈奴胡太阿厚帥部落來降
284年,塞外匈奴胡太阿厚帥部落二萬九千三百人來降,帝處之塞內西河
戴克里先加冕為羅馬皇帝
戴克里先(245年—312年,拉丁文全名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原名為狄奧克萊斯(Diocles),羅馬帝國皇帝,於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他結束了羅馬帝國的第三世紀危機(235年—284年),徹底廢除了元老院的權力,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為羅馬帝國後期的主要政體。其改革使羅馬帝國對各境內地區的統治得以存續,最起碼在東部地區持續了數個世紀。

行政記事

罷寧州入益州,置南夷校尉
寧州,即今雲南省華寧縣寧州鎮。據道光《雲南志抄·地理志》載為“漢益州郡地”。蜀漢後主劉禪時,丞相諸葛亮於公元225年分東、中、西三路南征,平定南中,調整郡縣,廢益州郡,改置建寧興古、雲南、永昌、朱提越西牂牁七郡。東晉成帝司馬衍分興古郡立梁水郡,設梁水縣。梁水縣屬梁水郡七縣之一,縣轄地除盤溪稱毋單縣屬建寧郡外,大致相當華寧解放前管轄區域。當時梁水郡、縣兩級政權機構均設在今江川縣的舊州。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618),置南寧州,梁水縣屬南寧州。七年(624)析南寧州分置西寧州,西寧州僅領二縣:梁水縣和絳縣(江川龍街)。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八年(639)改為黎州,地號浪廣,隸屬戎州都督府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五年(737),支持南詔皮羅閣統一了六詔,黎州為步雄部徒蠻所據。五代時,後晉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937),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絡三十七部首領,率眾10萬進兵大理,討滅原南詔權臣楊乾貞的“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設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將府、郡部封給有功大臣及當地部族首領。寧州始為步雄部,後屬東爨酋,為寧部。大理國後期(南宋末年),東爨首阿幾以浪廣割與寧部酋豆圭。
元憲宗蒙哥三年(1253),蒙哥命同母弟忽必烈率十萬大軍征雲南,以兀良合台總督軍事,從臨洮(在甘肅省)進兵,過大渡河、金沙江,同年12月破大理國,殺大理相高祥,國主段興智逃往押赤城(昆明)被執投降。次年(1254)春,忽必烈班師北還,留兀良合台繼續征服雲南未平之地,共平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此時,寧部酋豆圭已逝,其長子普提附元。又次年(1255),兀良合台在原大理國政權行政區劃基礎上,將雲南分為19個萬戶府,下設千戶、百戶,以便軍事統治。任普提為寧部萬戶,領習峨(峨山)千戶和馬籠(新平)千戶,並在西沙(華寧下村)築城。至元十一年(I274)元世祖忽必烈派親信大臣回回人賽典赤來雲南建立行省。十三年(1276),賽典赤把兀良合台軍事統治時期所設立的萬戶、千戶、百戶改為府、州、縣,改寧部萬戶為寧海府,普提為寧海府土知府,其弟普永為土知州,準許世襲,從此,寧州建立了土司制度。為了籠絡民族上層,還封普提長子阿農為臨安路土同知,次子阿只為阿博路(峨山一帶)軍民總管。同年,改寧海府為寧州,華寧史稱寧州即始於此。寧州領三縣:“通海、習峨和剛在下村仁善坊內新建立的西沙縣,隸屬臨安路。元英宗碩德八刺至治二年(1322),撤西沙縣併入寧州,州僅領通海、習峨兩縣。
洪武十五年(1382),改路為府,將通海、嶍峨二縣劃出。寧州始為與縣平級的行政區,直隸臨安府。清襲明制,華寧仍稱寧州,隸臨安府。據《雍正志》記載:“寧州城,州治在浪廣,元至正年間遷今地。”宣統《寧州志·僑寓帳恭傳》說得更具體:“至正二十八年自浪廣遷州至於西沙。”就是說寧州由浪廣搬到華寧。民國元年(1912)廢州改縣,寧州改稱寧縣。因與甘肅省寧縣同名,遂於2年 10月改稱黎縣(以唐代曾設黎州而名)。21年(1932)4月再改稱華寧縣(縣城緊靠西北面之華蓋山,山上有寧壽寺,又曾稱寧州,取華蓋山、寧壽寺首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一直沿稱華寧縣。1958年10月,華寧縣與杞麓縣合併稱通海縣。1959年10月華寧縣從通海縣分出,恢復華寧縣建置。建國後一直隸雲南省玉溪地區。

去世

杜預(222-285),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歷官曹魏尚書郎河南尹度支尚書鎮南大將軍、當陽縣侯,官至司隸校尉。功成之後,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被譽為“杜武庫”。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