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姓

克姓

克,為我國眾多姓氏中較為生僻的一個,讀作kè(ㄎㄜˋ)。一般認為,其起源分三支:一支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夷王之臣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一支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克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還有一支源於蒙古族,出自古蒙古族克什克騰氏部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今河北省阜城縣,甘肅省民樂縣,河南滎陽、寶豐、項城以及黑龍江、上海 、江蘇等地,均有克姓族人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
  • 拼音:kè
  • 注音:ㄎㄜˋ
  • 淵源:7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克 瑩,克 勤,克令誥,

基本介紹

克[讀音作kè(ㄎㄜˋ)]
克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夷王之臣姬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克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西周早期,有一王室上卿叫“克”,他接受周夷王姬燮的命令,圓滿地完成了派他到各地巡察的任務,因而,周夷王賜給姬克一套青銅器皿,有“鎛”、“鼎”、“盉”、“罍”等,並命名其中代表其身份的青銅樂器“鎛”為“克鎛”。鼎,既是烹煮葷饈的用具,亦用以體現貴族身份,周禮所制:王九鼎,公七鼎,侯五鼎,伯三鼎,君一鼎;盉,用來溫酒和調和酒的濃淡;罍,是盛酒的容器,也可用來做盥洗用具。“克鎛”於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於陝西岐山扶風法門寺任村,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收藏家張翼購於北京琉璃廠。以後,“克鼎”、“克盉”、“克罍”等陸續出現在世人面前。其中的“克鎛”是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物,是研究周王朝政治制度、經濟特色和鑄冶技術的重要史料,目前被收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克鎛”是當今存世最古老的銅鎛,其形呈橢圓形,是大型單個打擊樂器。西周王朝的貴族在宴饗或祭祀時,常將它同編鐘、編磬相配合使用。其特點是環鈕、平口、器身為橢圓形或合瓦形。鎛頂有鈕,兩旁的扉棱用鏤空的夔紋裝飾,下連鎛側。鎛身飾頭部向下夔形龍紋飾,絆帶上間以方形乳釘,鎛身下部銘有金文十六行七十九字,記述了克的功績和這口鎛的來源。
在姬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克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克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吉林通志》記載:
⑴.滿族克哷氏,亦稱庚克勒氏,滿語為Kere Hala,以部為氏,世居尼亞滿(今遼寧新賓尼亞滿山),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何氏、克氏、熊氏等。
⑵.滿族克爾德氏,滿語為Kerde Hala,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以及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有冠漢姓為克氏者。
⑶.滿族克葉哷氏,滿語為Keyere Hala,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所冠漢姓中有克氏。
⑷.滿族崆果囉氏,亦稱孔果洛氏,滿語為Konggolo Hala,漢義“黃馬”,世居黑龍江兩岸,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孔氏、廣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克什克騰氏,以地為氏,世居巴岳特(今嫩江流域北部)等地,後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siketeng Hala。後有漢化稱克氏者。
⑵.蒙古族克勒德氏,亦稱克里葉特氏,漢義“烏鴉”,世居巴顏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lde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海氏、克氏等。
⑶.蒙古族克哩特氏,世居阿里瑪圖(今青海海東循化),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rit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克氏。
⑷.蒙古族克哷特氏,亦稱柯勒特氏,世居錫喇穆楞(今內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帶)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r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包氏、克氏等。
⑸.蒙古族克穆楚氏,世居庫昆果爾(今北京永定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mucu Hala。清朝中葉以後有冠漢姓為克氏者。
⑹.蒙古族崆克禮氏,亦稱崆格哩斯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ongkeri Hala。所冠漢姓中有克氏。
⑺.蒙古族克穆楚特氏,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mucut Hala。所冠漢姓中有克氏。
⑻.蒙古族克穆齊特氏,世居鄂爾勒克(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mukit Hala。所冠漢姓中有克氏。
⑼.蒙古族克什克騰氏,以地為氏,世居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地區)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siketeng Hala。所冠漢姓中有克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溫克族給力克氏,亦稱烏爾滾克勒氏,世居葛爾欽(今吉林和龍陰陽河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erk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何氏、克氏等。

第五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達斡爾族克音氏,滿語為Kein Hala,世居克音(今俄羅斯黑龍江下游右岸科奇河流域)、濟沁(今內蒙古扎蘭屯濟沁河流域)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in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何氏、秦氏、克氏等

第六個淵源

源於赫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赫哲族克依克哷氏,亦稱葛依克勒氏,著名的“依蘭三姓”之一,世居三姓(今黑龍江依蘭)、德新(今遼寧大連),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ykere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葛氏、克氏等。

第七個淵源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孔果爾氏,傳說是蒙古科爾沁郡王孔果爾之後,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廣氏、孔氏、鞏氏、克氏等。

得姓始祖

姬克。

遷徙分布

克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九十六位,以滎陽、張掖為郡望。
河北省阜城縣王盤莊,全村有一半人都姓克,阜城縣張會頭村也有幾十戶克姓人家,有春字輩、慶字輩、俊字輩、亞字輩、新字輩等。王盤莊大部分人都姓克,可在該村之外好像就張會頭有人姓克。因此,兩村的克氏人感到很孤獨和寂寞。歷史不詳,據傳也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來的。
甘肅省民樂縣有一克家莊,全村王氏居多,但都是由克氏改的。民樂縣洪水鄉也有幾百克氏人家集居。居考證是由克家莊搬遷至此的僅存的克氏人家,據傳也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來。有大小兩個家譜,但都是後來修訂內容不全。現知的有國字輩(民國時期,克輔國、克國、克定國,這是小家譜里的最早的一輩)、成字輩、積字輩、延字輩等,漢族。
河南省滎陽市劉河鄉分水嶺克家台全是克氏,有幾十戶人家,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唐山知縣克復禮因政見不和,隱居於此,現發展到十九世,多分布在河南滎陽、寶豐、項城。少數分布在鄭州、乃至山東、黑龍江、上海等。其家譜是1993年在文革前老家譜基礎上經後人努力修訂成的。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順河鎮順西村,有幾十戶人家,家譜記載不詳,但都是後來修訂內容不全。現知的有之字輩 文字輩 步字輩 錦字輩 秀字輩、等,漢族。
河南省永城市侯嶺鎮二十里舖村,有幾十戶人間。現知的有文字輩,體字輩等,漢族。

郡望堂號

郡望

滎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市。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部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滎陽縣,其時轄地今河南省黃河南部、滎陽縣至朱仙鎮一帶,包括今開封市、鄭州市在內的八縣。北魏時期移治到今滎陽縣。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改為成皋郡。隋、唐兩朝均為鄭州滎陽郡。
張掖郡:1954年,考古學家安志敏在張掖市山丹縣城南六公里發現距今約四千多年的四壩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馬家窯文化類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張掖黑水國”遺址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在張掖市民樂縣六壩鄉東北三公里的東灰山遺址,發掘出土大量磨製石器、陶器、炭化糧食籽粒及豬、牛、羊、鹿的齒骨等考古資料,由此證明,距今五千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張掖先民已在這裡從事原始農業生產和畜牧業,能用石球、石紡輪紡織、做衣服,製造彩色陶器,並開始使用青銅器。從《尚書·禹貢》的記載看,中華大地劃分為九州時,張掖雍州。漢朝以前,月氏國稱雄於敦煌祁連間,張掖為其屬地。西周時期,戎、狄兩族在這裡居住。春秋戰國時,烏孫月氏共居河西。其後,月氏逐烏孫而獨居。秦漢之際,北方的匈奴族強大起來,擊敗並趕走了月氏人,河西遂為匈奴右賢王的領地。黑河東、西分別由休屠王、渾邪王分領。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進軍河西,戰敗匈奴,渾邪、休屠二王率眾歸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張掖郡。此後,開始大規模徙民墾殖,戍兵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通和繁榮。“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張掖遂為絲綢之路的重鎮。西漢末年(公元前206~公元8年),竇融張掖屬國督尉時,注重發展農牧業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後漢書》記載:“竇融據河西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政亦寬和,上下相親,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饑荒者,歸之不絕。”東晉時期(公元317~420年),沮渠蒙遜張掖建立北涼國,都建康(今高台縣駱駝城),他採取發展農業,大興儒學,擴大同西域各國的文化交流,繼承發揚漢文化,推廣佛教,翻譯佛經,開鑿石窟,並以當地音樂、歌舞與龜茲樂相結合,創造新的音樂《秦漢伎》等措施,使張掖文化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成為北方中國佛教的中心,同時也使張掖成為中國內地與西域通使和商貿的中介。北魏時期(公元386~535年),《秦漢伎》傳入中原,稱《西涼樂》,成為北朝宮廷的“國伎”;張掖的佛教音樂傳入中原,稱《西涼州唄》,成為北朝佛寺的法樂。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隋朝時期(公元581~618年),張掖(甘州)商業發達,商賈雲集,張掖郡治所在地的張掖城已成為國際商業大都市。煬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圖記》獻煬帝。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時經大斗拔谷(今扁都口),農曆6月至張掖,登焉支山會見二十七國國王及使者,盛況空前。唐朝時期(公元618~907年),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河西的國際貿易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張掖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經,途徑張掖。詩人陳子昂奉旨視察張掖,寫有《上諫武后》。王維、高適、岑參、馬雲奇等駐足甘州時均留下著名詩篇。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傳入宮廷後,唐玄宗改制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後,成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唐末,張掖與中原、西域關係密切,通互市,發展貿易;僧侶往返,佛教文化得到進一步交流。北宋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擊敗甘州回鶻,建立西夏。繼承漢文化傳統繼續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興辦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朝時期(公元1279~1368年),置甘肅行省,張掖為省會。元世祖忽必烈親詔郎中董文用甘州之土為水田,仿寧夏之法種水稻。城內建甘肅最大的糧倉-扎渾倉,供應各路軍糧。甘州成為河西走廊的驛道中樞和茶葉外貿的轉口城市,商路四通八達,商品交易頻繁。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述了張掖的富庶、城市的規模以及宗教寺廟的宏偉。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張掖為陝西行都司及甘肅鎮的治所。明王朝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建設了一批學校、書院,使甘州自此進士、舉人、秀才輩出。從內地大量移民屯墾,大興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在甘州大興土木,修築長城等一大批軍事設施以鞏固邊防,形成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甘州仍然是西北軍事補給基地,河西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商業持續繁榮,成為西北最大的畜產品集散市場,晉商及陝西、山東、京師商人集團雲集甘州,建立會館。明政府利用山西、陝西商人運糧、茶至甘州,充實邊儲和開展茶馬交易。清朝時期(公元1644~1911年),張掖甘州府治所,甘肅提督統軍駐地,節制涼州、肅州、西寧、寧夏四鎮總兵。清王朝在西部的歷次軍事行動,均以甘州為軍事提調中心和後勤補給基地。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商人云集張掖(甘州),建立商幫會館,如山西會館陝西會館、直東(河北、山東)會館、涼州會館、鎮蕃(民勤)會館,兩湖會館、河南會館。各大商團貿易活動輻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廣大地區,甘州成為河西商業中心和日用雜品的中轉批發市場。清朝時期時,文化教育更加興盛。城鄉普設義學、社學、私塾;民間武學林立,百姓習武成風,在一百多年間出現了二十多名武進士和一百多名武舉人。清朝末年,張掖人王之佐留學日本時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鄉後宣傳革命主張,他的《致馬安良書》,公開支持武昌起義、擁護共和、廢除帝制,一時之間風靡甘肅全省。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
張掖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滎陽克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滎陽市劉河鄉分水嶺克家台村。
金郡克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甘肅省民樂縣克家莊。

字輩排行

河北阜城克氏字輩:“……春慶俊亞新……”。
甘肅民樂克氏字輩:“……國成積延……”。

歷史名人

克 瑩

(公元1930~今),女,山東平度人。著名戲劇教育家。1949年畢業於遼寧白山藝術學校。現為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副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老舍研究會會員,曾歷任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北京市老舍研究會理事。主要論文有《老舍的戲劇創作道路》、《人民藝術家老舍》、《老舍戲劇創作留給我們的啟迪》、《老舍話劇的現實主義成就》、《在友朋與孩子們心目中老舍與胡青》等。重要名人採訪錄有《老舍在美國曹禺訪問》、《陽翰笙談老舍》、《馬彥祥談老舍》、《防癌抗癌一線的燦爛星光徐光煒、宋琳琳教授》等。主要著作有《老舍的話劇藝術》、《老舍話劇藝術世界》、《患難情緣老舍和胡青》;長篇《芳草斜陽》;影視文學創作四集電視連續劇《風雨白鴿》、十二集電視連續劇《一二九風雲》,電影文學劇本《八方風雨》,另有《老舍文學詞典》等。

克 勤

(公元1935~今),四川省邛崍市鎮漁箭村人。著名根雕藝術家。從事根雕藝術的研究、創作十餘年。現為世界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根藝美術學會會員、根藝美術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四川分會會員;四川省僑光東方文化科技研究院研究員;四川省根雕奇石協會會員;四川省農民詩書畫藝協會創作研究員;成才市民間文藝這協會會員。
1995年5月在成都民間藝術“三絕”展演比賽會上,首次對外參展作品,獲得“絕藝”獎,其中《卓文君與司馬相如》被淬為精品之作,《成者晚報》、《成都商報》、省、市電視台、《四川美術家通訊》、《苡苑求索》和《巴蜀風》等傳媒相繼報導。部分作品還被“四川音像出版社”選為專題錄像,傳播到國內外。
1997年7月應邀赴北京參加第六屆中國根藝美術作品展,獲“劉開渫”根藝銅獎。同年11月在成都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藝術節獲銀獎,文化部原副部長王濟夫看了展品後,欣然命筆題詞“巧奪天工”四個大字贈我,還受到省委副書記楊崇匯的新切接見。他讚揚說“真是個也不起的農民根藝家”。在展期中,成都電視台對其作了人物專訪專題報導。
1998年7月,在成都舉辦的1998年西部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大展,再次獲得銀獎。

克令誥

(公元1944~今),河南滎陽人。著名現代教育家。1969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現在河南財經大學經貿職業學院任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