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漢語上古音】ŋiuad skeŋ
【漢語中古音】ŋuad tsien
【日語音讀】げっし(gesshi)
【朝鮮彥文】대월지(wol ji)
【現代拼音】Yueh-chih、ㄩㄝˋ ㄓ”(yuèzhī)、ㄖㄡˋ ㄓ”(ròuzhī)、ㄖㄨˋ ㄓ”(rùzhī)
讀音考辯
古代記載中的“月支”、“禺氏”、“禺知”等,可能都是“月氏”的同音字或一聲之轉。《史記·
匈奴列傳》、《漢書·西域傳》以及《
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凡首見月氏名字的地方,月氏的“氏”都專門注出“氏,音支”。
由於“月”和“肉”的漢語上古音很近似,月是
疑母(ŋ-),肉是日母(n-),因此月讀rou是上古疑母細音與日母合流,讀yue是疑母脫落變零聲母。在上古音中,“月”的聲母為“疑”, 韻部為“月”,擬音為[ngod],即是說,“月”的輔音是舌根音,與[g]、[k]同屬一類。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根據古希臘史料,在裏海以東有一個強大的民族名曰
馬薩蓋特人(Massagatae),曾先後抵抗過
波斯帝國和
馬其頓帝國的入侵。在古希臘人眼中,馬薩蓋塔是屬於
斯基泰人(
西徐亞人)部落集團的,即漢文史料中的“
塞種人”,而大月氏人正與塞種有著深厚的淵源。歐洲學者亦在西方古文獻中搜求相當於月氏的記錄,如以為月氏即斯脫拉波(Strabo)《地誌》中的Asiani,但皆無確證。
起源
關於月氏的來源﹐中外史學家看法頗不一致。據中國學者王國維考證,月氏即《逸周書·王會解》 中的“禺氏”﹐《
穆天子傳》中的“禺知”或“禺氏”。歐洲學者也在西方古文獻中搜求相當於月氏的記錄,異說不下六七種。關於月氏的族屬,中國古籍如《
魏略》稱其為羌人,《
舊唐書》稱其為戎人。近百餘年來,學術界更加異說紛紜:有藏族說、
粟特族說、印歐族說、伊朗族說等。《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月氏“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說明月氏的語言很可能屬於
漢藏語系。
1980年起,塔里木盆地
羅布泊附近發現了21具
蒙古利亞人種和8具
歐羅巴人種的木乃伊。古代DNA測試表明,這些木乃伊的父系Y染色體是
原始歐羅巴人種的
單倍群R1a1和母系單倍群C4,高頻出現在
阿爾泰山區的
圖瓦人和Altaians-Kizhi人中。青銅時代塔里木人的C離始祖類型僅一步突變,而他們的類型為現代西伯利亞東南的
通古斯人群所共享,更為匹配的類型是中亞人群。
韓康信的體質人類學報告也顯示,塔里木木乃伊與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南西伯利亞阿凡納謝沃文化人群最接近。8具大約3千年八百年至1千年八百多年歷史的女性木乃伊可能就是月氏人。另外,越早的歐羅巴人種木乃伊與南西伯利亞的木乃伊越像。2007年
美國國家地理欄目的基因學家和人類學家斯潘塞·威爾斯(Spencer Wells)檢查了塔里木木乃伊的DNA,結果表明塔里木盆地是歐洲人、東亞人、中亞人和印度人等許多人種的聚居地,並非只有一個人種。塔里木盆地最古老的
小河墓地木乃伊的DNA檢測顯示歐亞人種的混血始自
銅器時代。距今3980年的小河墓地木乃伊的父系全部是西歐亞單倍群R1a1a-M17,70%的母系則來自南西伯利亞的C單倍群,還有少量的線粒體單倍群H和K。小河墓地附近距今2500年到3000年的
且末遺址乾屍的父系也同樣全部是西歐亞單倍群R1a1a-M17。這種不同民族混血時產生的最極端的性別偏向性可能是因為來自
烏拉爾地區的中亞父係為R1a1a的族群對南西伯利亞男性土著進行了種族滅絕,對女性進行父系征服。自西歐亞以R1a1為主要標的青銅文化人群首先遷徙於南西伯利亞地域並同這裡的以C等為主要標記的原著民族相互混合,並在其後南下進入中亞和塔里木地區,成為當地青銅文化人群之源。
公元前2世紀,月氏勢力強大,與蒙古高原東部的
東胡從兩方面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
頭曼單于約在公元前209年左右,把其子冒頓送至月氏為質,結果冒頓盜取月氏善馬逃回匈奴。月氏破
烏孫國,烏孫部眾逃至匈奴,匈奴單于收養了烏孫王出生不久的兒子
獵驕靡。
冒頓即位為單于後,約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間舉兵進攻月氏,月氏敗。於公元前174年前後(
漢文帝初年),派
右賢王領兵西征,再次擊敗月氏,殺月氏王,以其頭骨製成飲器,迫使月氏西遷,遷至
伊犁河流域者為大月氏,留在南山者為小月氏。據冒頓單于於公元前174年致漢文帝
劉恆書中說:“故罰右賢王,使至西方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力強,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
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戰敗後,種類分散,其大部被迫逃至今
伊犁河流域,打敗了原居於當地的
塞種人,迫使“塞王遠遁”,留下的塞種部眾成為月氏人的臣僕。伊犁河流域原久為塞族所居住。《漢書‧張騫傳》:“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塞”字在古代韻書中列為入聲,在中古時代以前的漢語中發音為“Ssek”,學者們一般都認為,塞人應當就是西方史籍所記載的“薩迦人”。薩迦人(Saka或Shaka)為印度語及波斯語,希臘語為Sakai,是
斯基泰人的一支。月氏人大部西遷後,他們在河西地區的故地被匈奴
渾邪王和
休屠王部落占領。塞族即古伊朗碑銘及希臘古文獻中所載Sacae(Saka)。月氏既擊走塞族,塞族便向西南遷徙,跨過
錫爾河,到達
媯水(
阿姆河)以北的索格底亞那(Sogdiana)地區並在《後漢書》記載的監氏城建都,羽田亨認為此城即為坎塔城(Kanda),是為撒馬爾罕或馬爾乾達(Markanda)的縮寫。公元前128年,張騫訪問月氏時,司馬遷曾提及過他們。公元前130年, 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並服屬匈奴的
烏孫,在其王
獵驕靡的統領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族一樣離棄伊犁地區向西南遷徙,而烏孫便從此占領了他們的地方。
征服大夏
《
漢書.西域傳上》:“大月氏本行國也,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控弦十餘萬,故強輕匈奴。本居敦煌、祁連間,至
冒頓單于攻破月氏,而
老上單于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乃遠去,過大宛,西擊
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其餘子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
小月氏。”大月氏向西南遷徙的道路與塞種大致相同﹐過大宛西﹐越錫爾河到達河中地區﹐“遂都媯水北﹐為王庭”。媯水即今阿姆河,古希臘稱Oxus﹐
伊朗語稱Wakhsu﹐“媯水”即其譯音。又經過約20年﹐大月氏越過阿姆河﹐“西擊大夏而臣之”﹐並以大夏的巴克特拉(Bactra﹐即監氏城或藍氏城﹐今阿富汗Ba1kh北部之Bala-Hisar)為都城﹐使大夏成了屬國。至張騫於公元前129~前12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到達大月氏時,大月氏已占有澤拉夫尚(Zarafshan﹐唐代稱那密水)和媯水一帶﹐臣服大夏而王其地,“控弦者可一﹑二十萬”,“地肥饒”﹑“志安樂”﹐儼然已成為中亞一大強國。 《
後漢書.西域傳》:“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於大夏,分其國為休密、雙靡、
貴霜、肹頓、都密,凡五部翎侯。後百餘歲,貴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罽賓,悉有其國......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 這次遷徙的年代約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間。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少數塞人一樣,仍留住原地,服屬於烏孫,所以《漢書》說烏孫國內“有塞種、大月氏種雲”。 小月氏後散居今甘肅
張掖、青海
湟中等地,與當地各民族逐漸融合。《公元前2世紀,大月氏從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後又為同類烏孫所逐,南下吐火羅斯坦,遠涉北印度。唐代
于闐王族“尉遲氏”,宋代西夏大姓“訛氏”,甘青藏族“窪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後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亞、南亞的格局,是在一個漫長的時期中,通過多次的遷徙活動形成的。
“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閒,及為匈奴所敗,乃遠去,過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遂都媯水北,為王庭。其餘小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自月氏王被匈奴所殺,大月氏西遷,月氏雖在伊犁河、
烏滸河流域立國,但其地距匈奴西部仍很近。大月氏在河西時曾與烏孫為鄰。公元前174~公元前161年間,匈奴老王單于協助烏孫西擊月氏,殺死月氏王。月氏無法在這裡立足,只得循塞人足跡再度西遷,越天山和
帕米爾西部,至媯水,即阿姆河(今
烏茲別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與
阿富汗之間的界河)流域,征服了當地的大夏人(巴克特里亞人)。留在河西地區的月氏人,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支。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聽到月氏王被殺這個訊息,立即傳詣召募能出使月氏的人,因為出使月氏必須經過匈奴。
張騫前來應募,他只帶了一百多人向西而去。 出了
隴西,果遇匈奴騎兵,張騫一行人全被活捉帶到了單于面前。單于得知張騫要出使月氏後惱怒地說:“月氏在我北邊,你們漢朝想遣使從我頭上過?我想出使南越,漢天子答應嗎?”於是單于將張騫扣留在匈奴十年,逼他取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志,但張騫始終記得他的使命。
終於有一天張騫趁看守不嚴逃了出來,翻山越嶺,向西走了幾十天,來到了大宛,大宛國王聽說了他的遭遇和中原的豐美富庶,非常高興,很想和漢朝通好,就派嚮導把張騫領到
康居,再轉程到月氏。可是此時的月氏國已經新立了一位夫人為國王,他們征服大夏國,已經不再有向匈奴報仇的心了。更何況他們覺得漢朝離他們太遠,更難幫助他們。張騫在月氏停留了一年,始終不能圓滿達成使命,只好回國。
西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約夾擊匈奴,未果。1世紀中葉月氏貴霜部落建立王國,魏明帝
太和四年(230)封其王為親魏大月氏王。5世紀時被
嚈噠所滅。
大月氏相傳是把
佛教帶入中國的民族。當時是公元前2年,有大月氏國王的使者伊存,把‘浮屠教’等口述經典傳入,buddha(
梵語)→bodo,boddo,boudo(大月氏語)→浮屠。不過,亦有人指這種說法比較草率。
與中國
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張騫及時地報導了與西北諸國往來的可能性;他暗示了與那些地區通商的潛在價值。他還指出了與像中國那樣反匈奴的其他民族結盟的好處。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漢武帝聽後十分驚喜,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打通從西南到大夏的官道,由官方參與商業貿易,擴大疆土。
武帝即封張騫為
博望侯,命其以
蜀郡(治所在成都)、踺為郡(治所在宜賓西南)為據點,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頭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數民族的阻攔未獲成功。武帝又從內地廣徵士卒,舉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國及許多部落。但由於封建統治者造成的民族隔閡太深,以及昆明、雋等族的頭人酋長為了壟斷豐厚的過境貿易而拚死抵抗,歷經十餘年,結果僅打通了從成都到
洱海地區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超過大理至保山一帶,只能通過各部族、印度作中介與大夏商人間接貿易。
戰爭
班超降伏
莎車後,月氏以曾助東漢攻
車師有功,請求迎娶漢室公主,被班超拒絕。月氏王懷恨在心,於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派其副王謝率7萬大軍進攻班超。班超兵少,眾吏士十分恐慌。班超給大家分析:月氏兵雖多,但數萬大軍翻越蔥嶺,行程數千里來攻,軍糧必定接濟不上。他下令堅壁清野,固守城池。謝猛攻班超,不能取勝,派兵四處劫掠,又一無所獲,糧食很快將盡,只好派使者向
龜茲救援。班超早已料到,派伏兵半路截殺月氏使者,將首級送給謝。謝大驚,不敢再戰,急遣使向班超請罪,乞求生還。班超放月氏軍回國。從此月氏稱臣納貢。
此時北匈奴被東漢打敗,被迫西遷。月氏東進無功,也降服東漢,因而使龜茲、
姑墨、
溫宿等國失去了依靠,他們遂於永元三年(公元91年)投降班超。至此,西域大國中除
焉耆外,均已被班超平服。東漢政府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徐幹為長史。
大月氏貴霜
大月氏
「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於大夏,分其國為休密、雙靡、貴霜、駙頓、都密,凡五部臓侯。後百餘歲,貴霜臓侯丘就卻攻滅四臓侯,自立為王,國號貴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罽賓,悉有其國。丘就卻年八十餘死,子
閻膏珍代為王。復滅
天竺,置將一人監領之。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雲。」至公元前 1世紀﹐大月氏分為五翕侯(Yabghu)。據《漢書》記載﹐這五個翕侯分別為﹕休密翕侯﹐都和墨城﹔雙扉翕侯﹐都雙扉城﹔貴霜翕侯﹐都護澡城﹔肸頓翕侯﹐都薄茅城﹔高附翕侯(《後漢書》作都密)﹐都高附城。對於上述各翕侯的治所及其統治地區﹐考之者甚多﹐除高附似無疑為今阿富汗首都
喀布爾外﹐其餘皆無法確證。公元1世紀中﹐五翕侯中的貴霜翕侯﹐兼併了其它四翕侯﹐統一了大月氏﹐國勢慚強。從此西方歷史上便稱之為
貴霜王朝(Kushana)﹐中國文獻中一般仍稱之為大月氏。因此﹐有的學者稱之為貴霜-月氏。然而﹐五翕侯與大月氏族屬是否完全相同﹐學術界還有爭論。以斯特拉博《地理學》為主的希臘古文獻記載﹐滅亡大夏的主要是
吐火羅人(Tocharoi)﹔因此西方文獻自4世紀始稱貴霜治下的大夏故地為吐火羅 (Tocharestan)。與此同時﹐自東晉時起﹐中國亦稱該地為兜佉羅﹑吐呼羅﹑貨邏等﹐都是吐火羅一詞的異譯。「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則大夏,西則安息,北則康居也(大宛去長安萬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漢書西域傳上曰:「大月氏國,治監氏城,去長安萬一千六里。」玄應音義四曰:「月支國,薄佉羅國應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或雲月氏。」雜寶藏經七曰:「月氏國有王,名栴檀罽尼吒(कुषाण),聞
罽賓國尊者阿羅漢字祇夜多有大稱名,思欲相見,即自躬駕,與諸臣從,往造彼國。」 一世紀中葉,大月氏在阿姆河流域建立貴霜王朝,曾大倡佛教。曹魏明帝封其王為“親魏大月氏王。”
貴霜王國世系
根據《
魏書·西域傳》及近人考證,貴霜治地大概在《
大唐西域記》所載達摩悉鐵帝的都城昏馱多,位於Wakhan西部 Ab-j Panja 河左岸,處在阿姆河上游南岸及
克什米爾以北的狹長山區中。
丘就卻首先統一了周圍的四翕候,自立為貴霜王,進而西侵安息,占領高附(今喀布爾一帶),在其力量壯大後,又占領了此時可能已與韋蘇提婆失去了聯繫的濮達(Bactria)即原大夏,爾後又面下占領了罽賓,將原來的月氏王國盡為己有("悉有其國")。在丘就卻早期的鑄幣上,其稱號只是Yavugasa,相當於Jabga即
葉護、翕候,可見此時他還是月氏王屬下的一個將軍,而在公元38年,其稱號就改為大王(Maharaja)了。丘就卻在錢幣上稱為Kujula Kadphises,閻膏珍稱為Wema Kadphises,故或稱前者為迦膩色伽一世,稱後者為二世。
貴霜王朝即伽德菲塞斯王系事實上只有兩代,因為在其前後諸王中再沒發現號稱Kadphises的。貴霜王亦曾自稱月氏王,這種假說得到了證實。在Senavama的一個金筒銘文中,提到Senavarma為Odi之王,Odi應當是月氏的對音。銘文中提到Sadaskano是Kujula Kataphsa(即丘就卻)的兒子,號稱大王、王中王。此Sadaskano應為前文中的Senavarma即Wema Kadphises,為月氏之王。Sadaskano應為中文史料中閻膏珍的對音。銘文中還提到五個前月氏王:Bhadasena,Medisasena,Vasusena,Uttarsena,Ayidasena。此五王可能是
迦膩色伽一世以前的月氏王,由於迦王一世、胡維什卡、韋蘇提婆是當時人所共知的三個月氏王,故不再提及。sena或同ska,為稱號、族名或姓氏,故五王名字後都有此詞。在其他銘文中,還提及Rajula,Sodasa父子,其稱號為州長、大州長,此父子或與Kujula,Sadaskano父子為一。可能丘就卻父子親兼馬土臘這一重地的州長,迦膩色伽一世也有大州長的稱號。
月氏與漢王朝一直有良好的關係,因為雙方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強敵-匈奴。閻膏珍繼承了月氏的這一傳統,在西域多次支持漢西域長史班超,助其平定
疏勒,擊破
莎車。閻膏珍自恃為大國之君,且有功於漢,欲求娶漢公主以結盟好,但在班超眼裡,月氏(貴霜)不過同西域屬國一樣,應當是漢朝的藩屬,不應同漢室分庭抗禮,於是斷然拒絕了閻膏珍的請求。此事大大刺傷了閻膏珍的自尊心,於是派副王謝(Sahi)率精兵七萬於公元90年來攻班超,結果敗歸求和,自此年年向東漢王朝貢獻。這一事件打擊了貴霜帝國的實力,更為嚴重的是損害了閻膏珍大國之君、王中之王的形象,使其中亞強國的地位受到動搖。對於閻膏珍晚年的統治情況難於悉知,但其處境似乎不佳。在他死後,伽德菲塞斯王系即貴霜王朝即告終結。繼閻膏珍而立的月氏王應為韋西什卡,他是來自小月氏的推翻貴霜王朝並重建月氏王統的新月氏王。
小月氏
留在河西地區的月氏人有一部分逃入祁連山,與當地的羌族雜處,後來被稱為“小月氏”。漢武帝擊匈奴時歸附漢朝,與今青海
湟水兩岸和甘肅張掖一帶漢人共處,從而有湟中月氏胡、義從胡等名稱。「敦煌西域之南山中,從婼羌西至蔥領數千里,有月氏餘種蔥茈羌、白馬羌、黃牛羌,各有酋豪,北與諸國接,不知其道里廣狹。傳聞黃牛羌各有種類,孕身六月生,南與白馬羌鄰。」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將
霍去病擊敗匈奴,獲取河西地,開通湟中(今青海湟水兩岸),一支小月氏歸附漢朝,移居於張掖一帶,號為“義從胡”。小月氏遷居祁連山以南﹐長期與青海羌人(見羌)雜居﹐又稱湟中月氏胡。漢代開發河西﹑湟中地區﹐小月氏又向東北遷徙﹐遊牧於湟中﹑令居(今甘肅
永登)一帶。在這裡他們有17個部落﹐勝兵9000餘人;在張掖一帶﹐也有幾百戶﹐被稱為義從胡。河西及
金城(今甘肅蘭州)一帶諸守將部下﹐多有小月氏士兵。久之﹐小月氏蓋已融入羌人之中。 他們被漢人叫做羌虜,在那裡生活了很久,直至東漢末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還見於史冊。居住在匈奴人中間的月氏人,漸漸地與匈奴本族融入,被稱為匈奴別部
盧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
後涼漢官
段業為主,在現甘肅地區建立
北涼。後
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為北涼主。後被
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所滅。 據《魏書·西域傳》載:“小月氏國,都富樓沙城。其王本大月氏王
寄多羅子也。寄多羅為匈奴所逐,西徙後令其子守此城,因號小月氏焉。”另有巴基斯坦的小月氏國。
吐火羅人
吐火羅人這個叫法是希臘人的他族命名,入侵巴克特里亞的希臘人把帕米爾以西的人稱作吐火羅(Τόχαροι),因為突厥語裡吐火羅人所說的語言叫做twgry,即
吐火羅語。根據美國愛達荷大學吐火羅語學者道格拉斯·亞當斯教授(Douglas Adams)的研究,吐火羅人可能自稱akni,在吐火羅語裡是“
邊境者(borderer, marcher)”的意思。
月氏人征服大夏後,吐火羅人又指月氏人。「吐火羅國 在安息東北。漢為大月氏國。《西域傳》:大月氏治監氏城,去長安萬一千六百里,南與罽賓接。其初本行國也。隨畜遷徙,居敦煌、祁連間。後為
冒頓所破。乃遠去,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其餘小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有五翎侯:一曰休密翎侯,治和墨城;二曰雙靡翎侯,治雙靡城;三曰貴霜翎侯,治護澡城;四曰肸頓翎侯,治薄茅城;五曰高附翎侯,治高附城。五翎侯皆屬大月氏。其後為吐火羅國,或曰吐豁羅,或曰睹貨羅。元魏謂之吐呼羅,居
蔥嶺烏墅河之南。《魏史》:古大夏國也,本在大宛西南,居媯水之南。大月氏分其地,居媯水北,地肥饒,少寇。後並為吐火羅國。太武時入貢。
杜佑曰:一名土壑宜,都蔥嶺西五百里,在烏墅河南。烏墅河,即媯水也。唐貞觀十五年,
西突厥擊吐火羅,滅之。
龍朔二年,於吐火羅國所治遏換城,置
月氏都督府雲。翎、翕同。」
昭武九姓(粟特)
月氏人在河西及遷居伊犁河流域時﹐都以遊牧為主﹐自南下大夏後﹐大部分逐漸定居和從事農業﹐並有比較發達的水利灌溉系統。大月氏王國城市和商業也很繁榮,特別是由於
絲綢之路在西域的南北兩道﹐越過蔥嶺均進入大月氏境內。因此,大月氏曾是古代溝通歐亞經濟文化聯繫的咽喉要道和中轉站,對中西經濟文化交流起過重要的中介作用。
貴霜帝國衰亡之後,至隋唐時,其故地之北的
康居出現了所謂“
昭武九姓”,“昭武”之名來源於河西走廊的昭武城,原為月氏國都,其人西遷,國都之名亦隨之西移。昭武本義即京城。《
新唐書·西域下》曰:“康者……君姓溫,本月氏人。始居祁連北昭武城,為突厥所破,稍南依蔥嶺,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尋、曰戊地、曰史,世謂「九姓」,皆氏昭武。”昭武九姓胡擅長經商,也多擔任唐朝的軍隊要職。
安祿山原為康國人,後改姓安。
哥舒翰則父為突厥,母為九姓胡。史思明亦出自
史國。
康——《隋書·西域傳》言:“康國者,康居之後也”。《大唐西域記》曰颯秣建國。《新唐書·西域傳》言“康者,曰薩未鞭,亦曰颯蒜建,元魏所謂悉萬斤者”。
安—— 《隋書·西域傳》言:“安國,漢時安息國也”。《大唐西域記》曰捕喝國。《新唐書·西域傳》言“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所謂忸密者也”。
東安—— 《大唐西域記》曰喝捍國。《新唐書·西域傳》言:“東安,或曰小(疑脫‘安’字)國,曰喝汗,在 那密水之陽,東距何二百里許,西南至大安四百里”。
曹—— 《隋書·西域傳》言:“曹國,都那密水南數里,舊是康居之地也”。
西曹——《新唐書·西域傳》言:“西曹者,隋時曹也,南接史及波覽,治瑟底痕城”。
東曹—— 《隋書·西域傳》作蘇對沙那。《大唐西域記》作率堵利瑟那國。《新唐書·西域傳》雲“東曹, 或曰率都沙那、蘇對沙那、劫布咀那、蘇都識匿,凡四名”。
中曹——《新唐書-西域傳》言:“中曹,居曹東,康之北。王治
迦底真城”。
史—— 《隋書·西域傳》言:“史國,都獨莫水南十里,舊康居之地”。《大唐西域記》曰羯霜那國。《新唐書·西域傳》言:“史,或曰怯沙,曰羯霜那,居獨莫水南康居小王蘇薤城故地”。
那色波——《隋書·西域傳》作那色波國。《新唐書·西域傳》言:“那色波,亦曰小史,蓋為史所役屬”。
米—— 《隋書·西域傳》言:“米國,都那密水西,舊康居之地也。無王,其城主姓昭武,康國王之支庶,字閉拙”。《大唐西域記》曰弭秣賀國。《新唐書·西域傳》言“米,或曰彌米,曰弭秣賀。北百里距康”。
何—— 《隋書·西域傳》言:“何國,都那密水南數里,舊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國王之族類,字敦”。《大唐西域記》作屈霜你迦國。《新唐書·西域傳》言“何,或曰屈霜你迦,曰貴霜匿,即康居小王附黑城故地”。
石——《隋書·西域傳》言:“石國,居藥殺水,都城六十餘里。其王姓石,名涅”。《大唐西域記》作赭時國。《新唐書·西域傳》言“石,或曰拓支,曰拓析,曰赭時,漢
大宛北鄙也。去京師九千里。王姓石,治拓折城。故康居小王窳匿城地”。
烏那曷—— 《隋書·西域傳》言:“烏那曷國,都
烏滸水之西,舊安息之地也。王姓昭武,亦康國王之種類,字佛食”。
穆—— 《隋書·西域傳》言:“穆國,都烏滸水之西,亦安息故地,與烏那曷為鄰。其王姓昭武,亦康國王之種類”。
鈸汗—— 《隋書·西域傳》言:“鈸汗國,都蔥嶺之西五百餘里,古渠搜國也。王姓昭武,字阿染”。《大唐西域記》作怖捍國。《新唐書·西域傳》言“寧遠者,本拔汗那,或曰鈸汗,元魏時謂破洛那”。
火尋—— 《大唐西域記》作貨利習彌伽國。《新唐書·西域傳》言:“火尋或曰貨利習彌,曰過利,居烏滸水之陽”。
戍地—— 《大唐西域記》作伐地國。《新唐書·西域傳》康國條文為戍地,安國條文又言:“東至東安,西南至畢”,是知戍地又為畢。
嚈噠人
嚈噠人擁有大月氏人的血統,語言屬印歐語系東伊朗語支,最初居住在
鄂爾多斯一帶,戰國末年主部徒居河西走廊。公元前2世紀上半葉西徙至
伊犁河流域,後徙居阿姆河以北地區並向阿姆河以南發展。自5世紀後半葉開始為中亞霸主,其一支東進塔里木盆地,為當地的統治民族。自6世紀上半葉開始,淪為前突厥汗國的附庸。塞北嚈噠人至晚自6世紀上半葉便開始了突厥化的進程,自8世紀末開始成為回鶻汗國的統治民族。維吾爾族、裕固族、烏孜別克族等諸多現代民族中都融有嚈噠人的成分。
烏孫人
烏孫人當時是定居“敦煌、祁連間”的坐地戶,換言之,春秋時期的烏孫國占居著整個河西走廊。月氏人要在此地定居生活下去,就要從烏孫人手中奪取這塊牧場以求生存。兵戎相見的結果是月氏人將烏孫王難兜靡暫殺於馬下。烏孫王雖有王兒昆莫,但還在襁褓中,並不能領兵迎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烏孫人抱著王兒投奔了北方的匈奴人。月氏人占領了整個河西走廊,在今天的張掖建立昭武城,成為月氏國的都城。據史,在吐火羅語中的“昭武”二字,其實就是“張掖”的另一個稱謂。“昭武”與“張掖”就是吐火羅語中的王郡。
貿易
月氏人所占地域大,人口眾多,畜牧業和農業都發展很快,尤其畜牧業更為突出。生產發展了,有了剩餘產品,必然會有互補餘缺的要求,一定會發生交換。這種交換可分兩種:一種是部族聯盟內部的,一種是外部的。無論哪一種,只要是交換,用自己剩餘的產品,換來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或者借他人之物,換來自己所需之財物,這都屬於商業貿易。
月氏以畜牧為主的經濟發展了,氏族成員有較多的產品,氏族酋長有更多的產品,就要求在氏族與氏族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進行交換。月氏人的部落聯盟已具有國家的功能,部落聯盟的酋長,或者說,初步進入奴隸社會的奴隸主,已擁有更多的剩餘產品。他們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同時也為了滿足生活上的奢侈和生產上的需要,更迫切要求產品交換。月氏人的周圍有其他氏族或部落聯盟,月氏下層民眾,也會和他們發生交換。作為外部交換來說,這僅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是作為月氏整體的最高聯盟和外界的交換。這種外部交換是否有?月氏鼎盛在公元前3世紀中葉。先舉同時代匈奴族的交換貿易為例。公元前3世紀前後匈奴墓葬出土物中,有大批的漢族文物,還有希臘人的繡幕;匈奴與統治區內的烏桓、羌、東胡等族都有交換和貿易;月氏與匈奴為鄰,無疑也與月氏有交換。比月氏後進的匈奴,物物交換和貿易已較發達,比匈奴先進和強盛的月氏,物物交換的商業貿易更會頻繁。只不過在這種交換中,政治上的強弱反映在經濟交換貿易上也不平等;強者帶有掠奪性,弱者帶有被壓迫被奴役性。匈奴與東胡的貿易就是顯例。
月氏人的外部交換和貿易,如果何秋濤先生對《逸周書·王會篇》的觀點正確,那么,月氏人最早的外部交換,要算公元前11世紀,禺知(月氏)向
周成王獻駒馱——張掖出產的一種野馬了;如果
岑仲勉教授對《穆天子傳》的看法有理,那么公元前10世紀禺知(月氏)人蒯柏綮向西遊到“焉居、禺知之平’(今
山丹、張掖)的
周穆王敬獻豹皮10張,良馬12匹,周穆王回贈“束帛加璧”,就是月氏人和中原王朝最早的物物交換了。這就是說,可能在周代前期,月氏(禺知)人和中原王朝已有物物交換。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阿育王(與
秦始皇同時代)祖父時的一部書里,已提到中國的絲織品。
梵語中“成捆的絲”(cinapatta) 、“絲織衣服”(cinasuka)等詞中,都有Cina(支那,秦字的古音快讀,指中國)作詞根。中國的絲綢已遠銷希臘,當時的歐洲稱中國為“支那”,希臘故稱中國為“賽力斯國”。“賽力斯”在希臘語中即“絲”之意,也就是希臘稱中國為絲國的原因。這些銷往印度和希臘的絲綢,很可能是由河西月氏人轉銷的,尤其是銷往希臘絲綢的時間,正是月氏將發展到鼎盛的前夕。月氏在地理上的樞紐地位,決定了它在貿易上十分突出的中介轉輸作用。
有學者說,月氏就是秦時住在天水附近的鷂諸(一作綿諸),曾在隴西和秦國發生物物交換。後受秦國幾次攻擊,“西遷河西走廊西部”。據此文之意,鷂諸就是月氏,它是由天水附近的鷂諸遷去的,在西遷之前,曾與秦國貿易。這是月氏來源的又一說。此說恐與史實不符。秦國的西面是義渠,秦國和義渠的鬥爭時緊時松,因為秦國的主要精力用在對付東面的六國上。西面的義渠只要不攻擊它,秦國就對它緩和;否則就鬥爭激烈。義渠的西南面是月氏。月氏與秦國隔遠,月氏沒有攻擊過秦國,秦國也未西攻過月氏,月氏與秦國未直接交往過,所以秦國的歷史上未發現有月氏的記載。相反,鷂諸與秦與鄰,秦厲公六年(前471),曾向秦求援;二十年(前457),秦厲公曾伐鷂諸;
秦惠公五年(前395),秦又伐鷂諸。以後再不見有關鷂諸的記載,也不見有到河西的記載,可能已被秦消滅。而義渠則滅亡在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秦國的
宣太后誘殺了曾與其通姦的義渠戎王於甘泉宮,隨即滅其國,將其地置為
北地郡,郡治在義渠(今
寧縣西北)。於此,鷂諸滅亡後120多年,義渠才滅亡。秦國與月氏之間,始終隔著義渠。鷂諸要遷到河西走廊西部,怎么能越過義渠?即使能越過,這時的月氏已很強大,月氏怎能容忍鷂諸占了它滅烏孫後而獲得的西部?由上面所述種種情況推斷:鷂諸不是月氏,到隴西和秦國進行區別輕重緩急物物交換的是鷂諸,不是月氏。那么月氏與秦國是否有過物物交換的貿易往來?肯定有,轉手的絲綢貿易就是東從秦國來的。但這種物物交換的貿易,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雖然間接,但月氏人亦脫離了以物易物的原始形態,而發展到買與賣較高級的商業貿易了。
月氏在古代絲路東段的十字路口上,交換和貿易很頻繁。它為東西方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作出過不朽的貢獻。
社會組織
古史文獻對月氏族記載簡略,故難知曉其氏族血緣組織與初期國家行政、軍事組織緊密結合的具體情形。然據《史記》和《漢書》說大月氏“行國也,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當可推知月氏亦存在氏族血緣組織與初期國家行政、軍事組織“三位一體”的宗法統治。
學者們對月氏西遷的時間和路線尚無一致意見,但對大月氏遷徙經過伊犁河、楚河流域及阿姆河流域等地似乎沒有太大的意見分歧。值得注意的是,大月氏“三位一體”的宗法統治似乎並沒有隨其遷徙異域而解體,而是不同程度地殘存下來。《史記·大宛列傳》謂:“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國,與月氏同俗。國小,南羈事月氏,東羈事匈奴。”有的學者認為,“康國等昭武姓國家中,王族是月氏人,臣民當系
粟特人土著”。果此則作為遊牧民族的月氏的王族曾對征服地居民實施過軍事行政統治,這在其後渡過阿姆河及征服大夏諸國的過程中表現得似乎更為明顯。
宗法統治
大夏人(Asii,Tochari,Gasiani,Sacarauli)原來亦為騎馬遊牧民族,只是進人Bactria以後才逐轉向農耕和定居,“其上層貴族無疑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頑固地保持著舊的習俗,下層牧民‘土著’化的過程只要條件具備也不是不可逆轉的。至於張賽所見畏戰、善賈市的土多,當然包括若干已定居的Asii,Tochari人,但絕大部分應該是原希臘
巴克特利亞王國的居民,須知張賽所傳大夏國已是被大月氏征服了的大夏國”。張騫西使時,大月氏雖已征服了大夏國,其王也常巡歷媯水南,但其王庭畢竟尚在地水北。換言之,地水南邊的原大夏國都城監氏城可能仍為大夏人的活動中心,故《史記·大宛列傳》仍為大夏立了專條。但是,學者們對大月氏與大夏的關係,亦頗存異說。
然至《漢書·西域傳》頌描述的年代,大月氏已定居如水南,其國土、國都似與原大夏國已基本相同,故《漢書·西域傳》取消了“大夏國”專條而附列其事於“大月氏國”條之後。日本學者桑原騭藏認為,直到公元前150年左右希臘—巴克特利亞王國滅亡前Sogdiana仍在該國版圖之內,說明大月氏西遷前的Sogdiana屬於大夏。故《史記》所載大月氏“過宛,西擊大夏而臣之”,表明大月氏首先征服的是當時屬於大夏的Sogdiana。至於《漢書》的“大月氏國”,則應包括《史記》的大月氏國和大夏國。余太山先生對此已有否證,他認為《大唐西域記順載的“覩貨邏故地”並不包括Sogana,因此《史記》所謂“西擊大夏”不能認為是大月氏西擊Sogdiana。
楊建新先生認為,玄類所說的“覩貨羅國故地”與“覩貨邏故國”是由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建立的兩個政權。《大唐西域記》中所說蔥嶺以西的“覩貨邏國故地”是指5~6世紀中曾經占據吐火羅斯坦並以
巴爾赫為都的厭噠-—吐火羅王國;《大唐西域記》所說的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的“覩貨邏故國”是指統一的貴霜王國破滅後(公元3世紀20年代至4世紀30年代),其一部分包括大月氏人的遺民東遷到
尼雅河至安得悅河一帶所建立起來的、隸屬於繕善的小政權。